电磁波期末小论文 -

合集下载

哈工大 电磁场与电磁波 大作业 小论文

哈工大 电磁场与电磁波 大作业 小论文

关于孕妇防辐射服作用的探究班级:学号:姓名:易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健康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孕妇防辐射服的市场蓬勃发展,款式价格层次不齐的孕妇防辐射服玲琅满目,已然成为了准妈妈们的标配之一。

然而对于孕妇防辐射服的效果很多人也提出了质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通过查阅各类相关的资料,我将在本文就孕妇防辐射服功效以及是否有必要穿着等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并给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首先,我将结合学到的相关知识以及查阅到的相关资料介绍一些关于孕妇防辐射服的背景知识,然后再进行接下来的探究。

辐射相关背景知识辐射辐射指的是能量以波或是次原子粒子移动的型态传送。

辐射之能量从辐射源向外所有方向直线放射。

一般可依其能量的高低及电离物质的能力分类为电离辐射或非电离辐射。

一般普遍将这个名词用在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具有足够的能量可以将原子或分子电离化,非电离辐射则否。

辐射活性物质是指可放射出电离辐射之物质。

电离辐射主要有三种:α、β及γ辐射(或称射线)。

电离辐射或非电离辐射皆对生物有害,而且可影响自然环境。

电离辐射拥有足够高能量的辐射可以把原子电离。

一般而言,电离是指电子被电离辐射从电子壳层中击出,使原子带正电。

由于细胞由原子组成,电离作用可以引致癌症。

一个细胞大约由数万亿个原子组成。

电离辐射引致癌症的机率取决于辐射剂量率及接受辐射生物之感应性。

α、β、γ辐射及中子辐射均可以加速至足够高能量电离原子。

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一些电离辐射主要有医院里用的X光、CT,实验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居家中用的某些石材或者地面有氡气泄漏等。

显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电离辐射的种类和机会是非常少的。

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非电离辐射的一种。

非电磁辐射主要有中子辐射,电磁辐射和黑体辐射等。

其中,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同时也是我们主要担心的就是电磁辐射。

因此重点讨论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对人体有所危害,主要表现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两大方面。

其中热效应是由于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

电磁波的原理及应用论文

电磁波的原理及应用论文

电磁波的原理及应用引言电磁波是一种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波动现象。

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各个领域,电磁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电磁波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应用。

原理电磁波是由振荡的电磁场传播而成的,这种传播以光速进行,并且能够通过真空和其他介质。

电磁波可以分为不同的频率和波长,包括电磁谱范围内的射频、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

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的产生通常是由于电荷的振荡或加速运动所引起的。

当电荷载体发生振荡时,电场和磁场会相互变化,继而形成电磁波。

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性: - 频率:电磁波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个点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

- 波长:电磁波的空间周期性,指电磁波在一个周期内所占据的长度,单位为米(m)。

- 能量:电磁波具有能量传递的能力,能够通过电磁场的变化将能量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

- 传播速度: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光速,约为每秒30万公里。

应用领域电磁波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通信无线通讯是电磁波最常见和广泛的应用之一。

电磁波的载波特性使其成为传输信息的理想选择。

无线电、微波和红外线通信都是基于电磁波的原理工作的。

医学影像电磁波在医学影像领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X射线和γ射线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如X射线照片和CT扫描。

同样,核磁共振和超声波成像也利用了电磁波的性质进行医学图像的获取。

无线能量传输电磁波的特性可以用于无线能量传输,这对于一些特定的应用非常有用。

例如,无线充电技术通过电磁波传输能量,使电子设备免于使用传统的有线充电方式。

遥感电磁波在地质勘探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遥感应用非常广泛。

卫星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吸收和散射特性,获取地球表面的数据,用于气象预报、环境分析等。

安全检测电磁波在安全检测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金属探测器利用电磁波的通过特性来检测金属物体。

同样,机场安检中所使用的X射线机器也利用电磁波来扫描行李和人体。

电磁场电磁波论文

电磁场电磁波论文

电磁场与电磁波论文电磁波已经结课将近一个月了。

现在整体总结一下我在课堂上学的知识,以及谈谈我对电磁场的认识。

提到电磁场,麦克斯韦方程组首先涌入我的脑筋。

麦克斯韦方程组可以说是电磁场理论的基础。

本书结构从简到易,首先讲解了一些电磁场的基本规律。

真空中电荷周围电场的规律,以及电流周围磁场的基本规律。

接着是静态电场的边界条件,即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电场强度的切向分量是连续的;当两种媒质的分界面上存在自由面电荷,电位移矢量的法向分量是不连续的。

在不同磁介质的分界面上一般都存在磁化面电流,在分界面磁感应强度的法向分量是连续的,当分界面上不存在自由面电流时,磁场期间昂度的切向分量是连续的。

之后教材带我们正式带进电磁场的世界,为我们讲述了电磁波在无界空间中的传播,以及均匀平面波的反射与投射等相关问题。

以下谈谈我对电磁场、电磁波的认识:电磁场由相互依存的电磁和磁场的总和构成的一种物理场。

电场随时间变化时产生磁场,磁场随时间变化时又产生电场,两者互为因果。

在电磁现象的某些量子特征可以被忽略的范围内,由电场强度E、电通密度D、磁场强度H和磁感应强度B四个相互有关的矢量确定的,与电流密度和体电荷密度一起表征介质或真空中的电和磁状态的场。

在电磁学里,电磁场是一种由带电物体产生的一种物理场。

处于电磁场的带电物体会感受到电磁场的作用力。

电磁场与带电物体(电荷或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用麦克斯韦方程和洛伦兹力定律来描述电磁场是有内在联系、相互依存的电场和磁场的统一体和总称随时间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两者互为因果,形成电磁场。

电磁场可由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引起。

也可由强弱变化的电流引起,不论原因如何,电磁场总是以光速向四周传播,形成电磁波。

电磁场是电磁作用的媒递物,具有能量和动量,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电磁场的性质、特征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由麦克斯韦方程组确定。

时变电磁场与静态的电场和磁场有显著的差别,出现一些由于时变而产生的效应。

电磁波测量技术论文(2)

电磁波测量技术论文(2)

电磁波测量技术论文(2)[作者简介]熊淑平(1971-),女,湖北黄冈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子技术应用维修。

电磁测量技术论文篇二电磁波检测【摘要】当今无线通讯技术迅猛发展,如何对变电所及输电线与移动电话基地台所产生的电磁场强度进行评估,便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作。

本文通过分析电磁波特征,论述了对这些电磁波辐射设施所产生的电磁场强度检测的方法。

【关键词】电磁波;辐射;检测意大利的马可尼在1895 年成功以自制火花放电发报机在实验室里传送无线脉波,并于1901 年将无线脉波传越过大西洋,顺利的在英国和加拿大间进行通讯,从此便正式开启了无线通讯的时代。

短短几十年,无线电波随即被大量的应用在广播及军事用途。

1 电磁波电磁场是一种物理场,由相互依存的电磁和磁场的总和构成。

电磁和磁场两者互为因果形成电磁场,磁场随时间变化时产生电场,电场又随时间变化时产生磁场。

电磁波是在高频电磁振荡的情况下,部分能量以辐射方式从空间传播出去形成的电波与磁波的总称,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

在低频的电振荡中,磁电之间的相互变化比较缓慢,其能量没有辐射出去,几乎全反回原电路。

而在高频率的电振荡中,磁电互变甚快,随着电场与磁场的周期变化,电能、磁能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出去,能量不可能全部反回原振荡电路。

电磁波为横波。

电磁波的行进方向及电场、磁场三者相互垂直。

电磁波的传播有从空中传播的空中波,还有沿地面传播的地面波。

波长越长的地面波,越容易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其衰减也越少。

空中波有中波或短波等,其传播是靠围绕地球的电离层(电离层在离地面50~400公里之间)与地面的反复反射。

振幅其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沿传播方向的垂直方向作周期性交变,波本身带动能量,速度等于光速(每秒3 ×1010厘米),任何位置之能量功率与振幅的平方成正比。

光波就是电磁波,无线电波和光波有同样的特性。

当它通过不同介质时,也会发生折射、绕射、反射、吸收及散射等。

电磁波实际应用论文

电磁波实际应用论文

电磁波在实际中的应用电磁波无所不在,不可不知电磁波〔又称〕是由同相振荡且彼此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移动,其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与磁场组成的平面,有效的传递能量和动量。

电磁辐射可以依照频率分类,从低频率到高频率,包括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和等等。

人眼可接收到的电磁辐射,波长大约在380至780纳米之间,称为可见光。

只如果本身温度大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可以发射电磁辐射,而世界上并非存在温度等于或低于绝对零度的物体。

电磁波是的一种形态。

可说是一体两面,电流会产生,变更的磁场那么会产生电流。

转变的和转变的磁场组成了一个不可别离的统一的[1],这就是电磁场,而转变的电磁场在的传播形成了电磁波,电磁的变更就犹如轻风轻拂水面产生水波一般,因此被称为电磁波,也常称为。

实际生活和军事等领域对电磁波的应用及其普遍,以下按波的长短举出假设干例子。

1.无线电波进展调制后就载有各类信息,用来通信.无线电波。

无线电播送与电视都是利用电磁波来进展的。

在无线电播送中,人们先将声音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然后将这些信号由高频振荡的电磁波带着向周围空间传播。

而在另一地址,人们利用接收机接收到这些电磁波后,又将其中的电信号恢复成声音信号,这就是无线播送的大致进程。

而在电视中,除要像无线播送中那样处置声音信号外,还要将图像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然后也将这两种信号一路由高频振荡的电磁波带着向周围空间传播,而电视接收机接收到这些电磁波后又将其中的电信号恢复成声音信号和光信号,从而显示出电视的画面和喇叭里的声音。

2.微波是波长较无线电波短的电磁波,传播时直线性好用来作为雷达波红外线用于遥控、热成像仪、导弹.雷达(radar)原是“无线电探测与定位〞的英文缩写。

雷达的根本任务是探测感兴趣的目标,测定有关目标的距离、方问、速度等状态参数。

雷达主要由天线、发射机、接收机〔包括信号处置机〕和显示器等局部组成。

雷达发射机产生足够的电磁能量,通过收发转换开关传送给天线。

电磁场与电磁波论文

电磁场与电磁波论文

电磁场与电磁波—电能的无线传输姓名:***班级:电科1101班学号:********引言电能的传输长期以来主要是由导线直接接触进行传输,随着用电设备对供电品质、可靠性、方便性等要求的不断提高,还有特殊场合、殊地理环境的供电,使得接触式电能传输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家电对快捷方便地获取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因此,无线电能传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被美国《技术评论》杂志评选为未来十大科研方向之一。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最早由著名电气工程师(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提出,就是借助于电磁场或电磁波进行能量传递的一种技术。

按照电能传输原理的不同,无线电能传输分为:电磁感应式、电磁共振式和电磁辐射式。

通过该项技术可以实现以探讨将远程无线功率传输系统做成电子式互感器,研究其在高压测量方面的应用,还可以探讨更远的距离使将来室内电器实现无线化,所有室内电器设备都装有无接触功率传输系统,电气设备通过无接触功率接收装置远距离高效率的接收电能工作,而电能发射装置是可以装在墙壁内或者地板下的,使电气设备摆脱电线插座的束缚。

此外,无线输电技术在特殊的场合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例如可以给一些难以架设线路或危险的地区供电;可以解决地面太阳能电站、风力电站、原子能电站的电能输送问题。

深入了解其无线传输电能的意义和方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电能无线传输技术的简介1.1电能无线传输的现状1.1.1电能无线传输的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较早,早在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就出现了无线电动牙刷,随后发布了几项有关这类设备的美国专利。

20世纪90 年代初期,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对感应耦合功率传输技术(ICPT)进行研究,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该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已经获得重大突破。

研究主要集中在给移动设备,特别是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设备的供电问题,如电动汽车、起重机、手提充电器、电梯、传送带、运货行车,以及水下、井下设备。

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论文

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论文

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摘要:电磁波为横波,可用于探测、定位、通信等等。

生活中的无线电广播与电视都是利用电磁波来进行的;微波炉在我国广泛应用。

那么你了解电磁波的本质吗?关键词:调幅广播调频广播微波炉生活原理引言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凡是能够释出能量的物体,都会释出电磁波。

正像人们一直生活在空气中而眼睛却看不见空气一样,人们也看不见无处不在的电磁波。

电磁波就是这样一位人类素未谋面的“朋友”。

页脚.正文一、微波炉利用微波炉中的微波来烹调食物现在已经很普及,由于微波烹调具有加热快、节能、不污染环境、保鲜度好等优点,因此微波炉在我国被广泛推广应用.(一)微波炉工作原理微波炉由电源,磁控管,控制电路和烹调腔等部分组成。

电源向磁控管提供大约4000伏高压,磁控管在电源激励下,产生微波,然后将微波照射到六面都用金属组成的空箱(又叫谐振腔)中,食物放在箱中,微波在箱壁上被来回反射,同时从各个方向穿到被烹调的食物中去,对食物进行加热,箱壁不吸收微波,只有箱中的容器和食物被加热,因此效率高、速度快.由于加热速度快,因此对食物营养的破坏很少1.什么是微波微波是一种频率为 300MHZ~300GHZ 的电磁波,它的波长很短,具有可见光的性质,沿直线传播。

由于微波的频率较高,它的传输需要用高导电率的波导管来传输。

(二)微波加热原理当微波辐射到食品上时,食品中总是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而水是由极性分子组成的,微波通过食物时,微波的电场就对水分子产生作用力,令水分子的正负两端急剧的扭转震动。

这震动就引致摩擦生热,使水温升高,因此,食品的温度也就上升了。

用微波加热的食品,因其部也同时被加热,使整个物体受热均匀,升温速度也快。

它以每秒24.5亿次的频率,也是使水分子振动的最有效频率,深入食物5cm进行加热,加速分子运转。

1.微波器具微波一碰到金属就发生反射,金属根本没有办法吸收或传导它;微波可以穿过玻璃、瓷、塑料等绝缘材料,但不会消耗能量;而含有水分的食物,微波不但不能透过,其能量反而会被吸收。

电磁场与电磁波论文

电磁场与电磁波论文

电磁场与电磁波论文电磁场与电磁波论文院系:电子信息学院班级:电气11003班学号:201005792序号:33姓名:张友强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应用摘要:磁是人类生存的要素之一。

地球本身就是一个磁场,由于地球自身运动导致的两极缩短、赤道拉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原因,地球的磁场强度正逐渐衰减。

外加高楼林立、高压电网增多,人为地对地球磁力线造成干扰和破坏。

所以,现在地球的磁场强度只有500年前的50%了,许多人出现种种缺磁症状。

科学家研究证实,远离地球的宇航员在太空中所患的“太空综合症’’就是因缺磁而造成的。

由此可见磁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磁场疗法,又称“磁疗法”、“磁穴疗法”,是让磁场作用于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使磁力线透人人体组织深处,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磁疗的作用机制是加速细胞的复活更新,增强血细胞的生命力,净化血液,改善微循环,纠正内分泌的失调和紊乱,调节肌体生理功能的阴阳平衡。

关键词:磁疗、电磁生物体、生物磁场、磁疗保健电磁场与电磁波简介: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

电与磁可说是一体两面,电流会产生磁场,变动的磁场则会产生电流。

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这就是电磁场,而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形成了电磁波,电磁的变动就如同微风轻拂水面产生水波一般,因此被称为电磁波,也常称为电波。

电磁场与电磁波在实的电流进行控制,达到控制运行目的。

“常导型”磁悬浮列车的构想由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于1922年提出。

“常导型”磁悬浮列车及轨道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完全相同。

只是把电动机的“转子”布置在列车上,将电动机的“定子”铺设在轨道上。

通过“转子”,“定子”间的相互作用,将电能转化为前进的动能。

我们知道,电动机的“定子”通电时,通过电磁感应就可以推动“转子”转动。

当向轨道这个“定子”输电时,通过电磁感应作用,列车就像电动机的“转子”一样被推动着做直线运动。

2.电磁泵利用磁场和导电流体中电流的相互作用,使流体受电磁力作用而产生压力梯度,从而推动流体运动的一种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z 技术从产生到探测都离不开超快激光技术,所以设备庞大,价格昂贵。要想THz 技术应用到气体检测、环境监测、医疗设备等方面,就必须使其小型化,低廉化、逐渐发展的纳米技术等有可能使其从学术阶段过渡到工业应用方面。
3.2成像技术
太赫兹辐射对于电介质材料具有较强的穿透效果,除了可测量由材料吸收而反映的空间密度分布外,还可通过位相测量得到折射率的空间分布,获得材料的更多信息。
4展望
太赫兹光谱和成像技术仍然处于研究和发展之中,尽管目前已有一些方面得到了应用,但是就整体水平来看,太赫兹技术还刚刚起步,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都还在不断地完善和不断地发展着。现有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及成像系统的设备不仅价格昂贵,信息处理过程也很复杂,有待于进一步实用化。为了在现场应用太赫兹技术,还要使太赫兹系统向微型化发展。特别是在国内,关于太赫兹技术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有大量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地开展。
太赫兹成像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透过成像样品(或从样品反射)的太赫兹电磁波的强度和相位包含了样品复介电函数的空间分布。将透射太赫兹电磁波的强度和相位的二维信息记录下来,并经过适当的处理和分析,就能得到样品的太赫兹图像。THz 辐射频率介于红外与微波之间,能量较低,1THz 频率光子的能量只有4meV,不会对人体组织产生伤害。而且THz 辐射可以轻易穿透织物、纸张、卡片等物体,对于塑料、陶瓷又可以很清晰地成像。
2微波技术发展简史
从19世纪末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发现并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后,对电磁波的研究便迅速展开。对微波直到20世纪初期对微波技术的研究又有了一定的进展。到了20世纪30 年代,高频率的超外差接受器和半导体混频器的出现为微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使得微波技术的发展取得的一定的进步。
我国开始研究和利用微波技术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首先是在连续微波磁控管的研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大功率磁控管的研制成功,为微波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先决条件。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生产微波炉,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有家用微波炉、工业微波炉等系列产品,产品质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微波技术的研究向着更高频段──毫米波段和亚毫米波段发展。
3.3通信与雷达技术
太赫兹波是很好的宽带信息载体.因此在网络通信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太赫兹波的频率是目前手机通信频率的1000倍左右,利用太赫兹波进行无线电通信,可以极大地增宽无线电通信网络的频带,使无线移动高速信息网络成为现实。太赫兹波比微波能做到的宽带和迅道数多得多,尤其适合作为卫星间、星地间以及局域网的宽带移动通讯,太赫兹通讯时代可望到来;另外,用光子能量约为可见光光子能量的1 / 40 的太赫兹波作信息载体,比可见光或近中红外光能量效率高得多。从技术上,太赫兹雷达技术可以探测比微波雷达更小的目标和更准确的定位,并且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强的保密性,有望在军事装备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贾燕,李宁等.太赫兹光谱和成像技术在毒品识别和检测方面的应用[J],现代学仪器,2006,2:41-44.
[2]韩元,周燕.太赫兹技术在安全领域中的应用[J],现代科学仪器,2006,2:45-47.
江苏科技大学
电磁场与电磁波小论文
题目名称
微波技术发展方向与前景概述
学院(系)
电子工程学院
专 业
物理电子学
学生姓名
李名
学 号
15205002
2015

11

17

微波技术发展与前景展望
李明
(江苏科技大学电工学院,江苏,镇江)
1引言
微波技术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最重要的科学技术之一,从雷达到广播电视、无线电通信再到微波炉,其波长约在1米到1毫米之间,可被进一步细分为分米波,厘米波和毫米波,。随着现代微波技术的发展,波长在1毫米以下的亚毫米波也被视为微波的范畴,这相当于把微波的频率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更高的频率。因此,有的文献里也把微波的频率范围定义为300MHZ-3000GHZ本文介绍了微波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微波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两种探测方法有各自的特点。光导天线探测太赫兹波时由于产生光电流的载流子寿命较长胆是ZnTe 晶体在5.3THz 处存在横向声子吸收,因此其探测带宽较窄。电光取样技术的时间响应只与所用的电光晶体的非线性性质有关,有较高的探测带宽。目前用电光取样探测到的频谱已超过37THz。同时这种探测方法具有光学平行处理的能力和好的信噪比,使它在实时二维相千远红外成像技术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这种方法光路的调节比较麻烦。
3.1太赫兹波的应用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是国际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研究技术。它利用物质对THz 频带的不同特征吸收谱分析研究物质成分、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太赫兹时域光谱有很高的探测信噪比和较宽的探测带宽,探测灵敏度很高,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样品的探测。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分为透射型和反射型,既可以做透射探测,也可以做反射探测,还可以在泵浦- 探测的方式下研究样品的时间动力学性质。对于不同的样品、不同的测试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探测装置。
3微波技术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进入21 世纪,微波技术继续在广播、有线电视、电话和无线通信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其他领域如计算机网络等应用中也崭露头角。在广播电视方面,当前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逐步走向数字化。在通信领域,微波与卫星和光缆并列为现代通信传输的三大支柱。微波通信可作为干线光纤传输的备份及补充,解决城区内铺设有线资源困难的问题。此外,诸如微波单片集成、全数字化处理、数字专用集成电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