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复杂地质条件下大面积基坑支护方案QC

合集下载

(QC成果)提高超深软土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质量

(QC成果)提高超深软土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质量

基坑四周位移过大
30
基坑四周沉降过大
26
支撑梁轴力过大
10
支撑结构局部破坏
6
基坑局部坍塌
2
合计
74
40.5 35.1 13.5 8.1 2.8 100
表4 累计频率(%)
40.5 75.6 89.1 97.2 100.0
制表人: 史祝兰
制表时间:2017年3月17日
根据上述频数统计表,绘制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质量问题排列图如下:
QC小组情况简介表 成立时间 2017-3-1
注册日期 2017-3-1
课题活动次数
职务
组内职务
课题类型
表1 现场型
注册编号
BYQC04-2017
42次
组内分工
TQC教育
1、本QC小组成员
参加TQC知识培训
,平均学时达52.
3h;
2、本次QC活动出
勤率:98.3%
11
制表人:史祝兰
制表日期:2017年3月1日
7
测量仪器未定期检测
制表人:史祝兰
经现场调查,各管理部门均上墙了岗位 职责,但未建立对应的考核制度,工作责 任性未能得到有效的监控,工作质量无 法进行可靠评估 全站仪、经纬仪、钢卷尺等主要测量设备 均按要求做了检测校验,并处在有效期 内
现场调查 、分析
顾明亮
是要因
现场调查 顾明亮 非要因 制表日期:2017年3月31日
八、制定对策
针对确认下来的三个要因,小组成员展开积极的分析与讨论,制定了对策表
分析、归纳、总结,绘制关联图如下。
通过对关联图分析,共有7个末端原因,分别为:
1、混凝土强度有不满足要求的现象;2、交底不到位;3、地质勘察资料不全面;4、

大型深坑支护专项方案

大型深坑支护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拟开挖的大型深坑位于市区某地块,坑深达17.15米,坑底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

考虑到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及施工安全等因素,特制定本专项方案。

二、支护设计原则1. 确保支护结构安全可靠,满足设计要求;2. 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3. 节约成本,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4. 保障施工人员安全。

三、支护结构设计1. 支护形式:采用钢支撑加锚杆的复合支护形式。

2. 钢支撑设计:- 支撑间距: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确定钢支撑间距为1.5米;- 支撑截面:选用Q345B钢,截面尺寸为H300×300;- 支撑长度:根据坑深,确定支撑长度为17米;- 支撑节点:采用焊接连接,确保节点强度。

3. 锚杆设计:- 锚杆类型:采用砂浆锚杆;- 锚杆直径:φ25mm;- 锚杆长度: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锚杆长度为6米;- 锚杆间距: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确定锚杆间距为1.5米;- 锚杆锚固深度: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锚固深度为6米。

4. 土钉墙设计:- 土钉墙厚度: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土钉墙厚度为1米;- 土钉直径:φ25mm;- 土钉长度: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土钉长度为8米;- 土钉间距: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确定土钉间距为1.5米;- 土钉锚固深度: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锚固深度为8米。

四、施工步骤1. 施工准备:完成基坑周边环境调查、地质勘察、施工方案编制等工作。

2. 支护结构施工:- 土钉墙施工:采用人工挖孔或钻孔方式,将土钉植入土体,然后进行注浆锚固;- 钢支撑施工:在土钉墙施工完成后,进行钢支撑安装,确保支撑间距和节点连接符合设计要求;- 锚杆施工:在土钉墙施工完成后,进行锚杆钻孔和注浆锚固。

3. 挖土施工:在支护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挖土作业,注意控制挖土速度和范围,避免对支护结构造成影响。

4. 验收:完成支护结构施工后,进行验收,确保支护结构满足设计要求。

深基坑施工进度的控制QC成果

深基坑施工进度的控制QC成果

深基坑施工进度的控制河南省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基坑支护QC小组一、工程概况拟建的新合鑫.睿达广场位于郑州市金梭路与木兰里路交叉口东南角。

该工程总建筑面,建筑高度 m,主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本次课题涉及的深基坑特点是:场地东西长281m,南北宽74 m,平面上基本呈矩形,基坑开挖深度,地下水位高,场地地下水位埋深 m~ m,近年最高水位 m,周围道路与建筑物分布较多。

本基坑为一级基坑,临时性支护。

基坑支护合同工期50天。

二、小组简介制表人:李文勇制表时间:2014年3月10日三、选择理由从近些年来看,深基坑施工已较为普遍。

河南省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及兄弟单位施工的一些工程来看,基坑施工安全性普遍较好,但其施工进度均不甚理想。

新合鑫.睿达广场基坑支护水位较低,春季将至,地下水位有增高趋势且降雨增多也不利于基坑施工。

从地质勘查报告中看土质,自上而下为:杂填土—砂质粉土—粉砂—夹粉砂—砂质粉土。

基坑面积较大,工种穿插施工多,如何把各工种有效协调配合,及消除地质中的不利因素,把深基坑施工进度控制在工程需要的进度范围内是我们小组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因此我们选择了“深基坑施工进度控制”作为我们河南省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基坑支护QC小组本次公关的课题。

四、目标设定与可行性分析春季临近,结合工程整体工期情况,我们小组把目标设定为45天完成基坑支护制制表时间:2014五、原因分析究竟哪些因素是影响基坑施工进度的因素,我们QC小组对此展开了调查后,汇总如下关联图:制图人:李文勇制表时间:2014年3月12日六、要因确认制表人:李文勇制表时间:2014年3月12日七、制定对策制表人:李文勇制表时间:2014年3月13日八、对策实施实施一技术负责人许俊朋会同项目经理杨强于2014年3月14日制定了流水施工进度计划,将整个施工现场分为3个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全体QC小组成员讨论后通过,年月日召开总分包会议,基坑施工阶段所有涉及工种参加,将进度计划分发至各班组长,并强调各进度节点的控制时间。

某大型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实例

某大型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实例

目录第一章设计方案的综合说明 (1)1.本工程的特点和关键技术分析 (1)2.工程承包范围、内容和承包方式 (2)3.编写说明 (2)4.编制依据 (3)第二章基坑工程深化技术设计 (3)1.护坡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 (3)2.基坑边坡支护方案的确定 (4)3.地下水处理设计 (4)4.边坡支护设计 (6)5.槽中井封井措施 (8)6.基坑监测方案 (9)第三章验收要求 (11)1.资料管理 (11)2.土方开挖质量检验标准 (11)3.降水和排水质量检验标准 (12)4.锚杆质量检验标准 (13)5.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 (13)6.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 (13)第一章设计方案的综合说明1.本工程的特点和关键技术分析1.1工程简况1.1.1工程条件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基础埋深见下表工程内容土石方开挖、止水、护坡及地基处理投标保证质量工程质量按国家颁布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进行检验评定,均要求情达到合格安全指标杜绝重大伤亡和火灾事故,按国家颁布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进行检验评定文明施工指标达到“标化工地”要求,让业主满意楼号±0.00 室内外高差基底标高实际挖深1# 776.25 -2.50 -11.22 8.72 -1.87 -11.77 9.90 -2.27 -12.22 9.952# 776.25 -3.05 -7.15 4.103# 775.75 -2.52 -6.92 4.404# 775.30 -1.92 -11.12 9.205# 775.30 -1.82 -11.12 9.30详见勘察报告1.1.3水文地质条件1.2基坑围护体系的特点本工程围护设计方案应遵循的原则: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可行、快速高效。

我们在保证边坡稳定和安全的前提下,本着对业主负责的态度,选择经济可靠的基坑围护设计方案。

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招标要求等,本工程有如下特点:1.2.1本工程施工工序多,既有降水、止水、土钉墙、护坡桩、预应力锚杆、土方挖运工程,又有深层搅拌桩工程,任务重,工期紧,各工法之间必须密切配合方能保证顺利施工。

QC成果-攻克16米深基坑止水帷幕施工难点

QC成果-攻克16米深基坑止水帷幕施工难点

确认内容
成桩钻进过程垂 直度监控监测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2013年1月15日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规范》 陈有生、魏晓彬 (GB50202-2002)
中的监测管理,每组(幅)止水帷幕桩(墙)之间接缝质量等控制指标必须符合设计及
规范的要求,因此成桩进钻过程垂直度监控不严是我们重点控制的环节。
天津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成桩进钻过程 垂直度监控不严
测量定位误差
技术交底针对性不强
进钻速率监督不到位
垂直度过程 监控偏差
人员操作不当
成桩下沉速度快
未订立奖惩制度
止水帷幕 成桩垂操作不当
责任心不强 止水帷幕接缝 处理不到位 水泥土配合比不合格 提钻喷浆速率过快
桩机就位未复核
调查分析
确认内容
技术交底班前教育 落实情况
确认标准
是否按照国家标准工艺 执行 验证情况:
确认人
李颖、于灏
确认时间
2013年1月26日
对保存的技术交底及施工方案进行检查, 并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调查,发现通过交底 及培训,施工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符合施工 要求,技术交底及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本工程 施工特点进行编制,并且通过班前交底能够 将技术交底的内容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
天津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QC小组在组长的主持下,召开了分析会,按要因确认计划表规定的
内容,对关联图出现的11条末梢原因逐一进行了分析论证。
确认一:成桩进钻过程垂直度监控不严
确认方法
现场调查
验证情况: 成桩钻进垂直度直接影响到止水帷幕成桩质量精度。如果止水帷幕垂直度超偏,其 接缝部位极易出现渗漏,影响整体基坑安全,止水帷幕垂直度关键控制点在于成桩过程

复杂地质环境中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分析

复杂地质环境中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分析

复杂地质环境中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分析【摘要】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支护施工难度比普通支护大很多,为保证施工质量,需要综合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

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探讨合理采用施工工艺,做出具备挡土围护止水功能的基坑支护体系。

文章对施工重难点问题如设计、土方开挖、基坑降水等做出重点阐述,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供同类工程作参考。

【关键词】基坑支护;搅拌桩;降水;施工监测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大力发展,为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出现越来越多的地下使用空间,遇到的施工条件也越来越复杂。

在这种背景下,深基坑设计和施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出现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工艺。

深基坑设计和施工,必须确保周围边坡稳定及施工安全,处理好和周围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关系,并保证在地下水位之上进行施工作业。

做好排水降水等措施,为施工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1、工程概况在25~32m深度段主要为硬塑状粉质黏土、中密/可塑状黏质粉土夹粉质黏土,再深一点主要是砂质粉土。

32m深度到勘探孔之间,大部分为中密砂质粉土和粉砂构成,该层作为桩基的持力层。

暗浜7~18m宽,浜底深度在3.5~4.7m范围内。

地下水深度平均为—0.5m,为潜水。

2、基坑支护施工2.1围护挡土止水结构沿着基坑周边的外侧挖0.9m的土方,按照1∶0.8进行放坡到圈梁顶标高位置为止,并且在基础筏板和基坑底四周间设置一层素混凝土传力带,传力带厚300mm。

围护挡土止水结构采用的是smw工法,即φ850mm三轴搅拌桩加插h型钢,基坑局部位置加固采用φ700mm双轴搅拌桩进行,具体情况参见图2所示。

坡道位置加固结构采取双轴搅拌桩+土钉形式,搅拌桩为700mm双轴,土钉长7.5m,间距双向1000mm,顺着坡道改变搅拌桩的长度,在深坑位置补打1~ 2道土钉。

混凝土喷射分成2次进行,首先喷射30mm厚混凝土,再喷射70mm厚混凝土,混凝土强度为c20。

smw搅拌桩施工流程如下:测量放样→沟槽开挖→导向定位型钢设置→搅拌机就位,校正复核桩机水平和垂直度→拌制水泥浆液,开启空压机,送浆至桩机钻头→钻头喷浆、气并切割土体下沉至设计桩底标高→钻头喷浆、气并提升至设计桩顶标高→h型钢垂直起吊,定位校核→h型钢垂直插入→型钢固定→型钢施工完毕→型钢回收。

某住宅楼工程深基坑施工QC

某住宅楼工程深基坑施工QC

某住宅楼工程深基坑施工QC1. 引言本文档旨在对某住宅楼工程深基坑施工质量控制〔QC〕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深基坑施工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对于工程的质量和平安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充分的质量控制措施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的监测和控制、施工后的验收等方面进行阐述,以确保深基坑施工过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顺利进行。

2. 施工前准备工作2.1. 深基坑设计审查在深基坑施工之前,需对相关设计文件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审查的重点包括基坑结构设计、支护方案、排水方案等。

2.2. 施工方案编制根据深基坑设计文件和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开挖方式、施工工序、检测控制措施等。

施工方案的编制要充分考虑施工平安、效率和质量要求。

2.3. 施工设备与材料准备根据施工方案,准备好所需的施工设备和材料,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同时,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 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3.1. 开挖工作的质量控制在深基坑的开挖过程中,需要对开挖面的稳定性进行监测和控制。

采用适宜的支护方式,确保开挖面的稳定性和平安性。

同时,对开挖面进行定期巡查,并记录开挖面的变化情况。

3.2. 支护系统的质量控制支护系统是保证深基坑施工质量的关键。

在支护系统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支护材料的质量和施工工艺。

同时,对支护效果进行监测,确保支护系统的强度和稳定性。

3.3. 地下水位的监测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的控制非常重要。

需要对地下水位进行定期监测,及时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以确保基坑内的地下水位处于可控范围内。

3.4. 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工序都需要严格控制质量。

包括土方开挖、支护施工、排水工程、回填工程等。

要确保各个工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3.5. 平安措施的执行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平安问题是最重要的。

葛洲坝基坑支护QC最终

葛洲坝基坑支护QC最终

1
2
质量意识
创新精神
65
70
95
90
3
4 5
QC知识
团队精神 解决问题的能力
70
80 77
93
98 95
32
2.计划 通过此次QC活动的开展,我们对该活动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和 认识,对QC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也更加明晰,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
管理创新和优化,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我们下一个目标是:
如何解决楼梯踏步棱角的成品保护QC活动。
29
十、现场检查效果
累计沉降值(mm)
观测点 编号 开始开 挖土方 Z1 Z2 Z3 Z4 0.0 0.0 0.0 0.0 下挖至-1.05m (冠梁) -0.1 0 0 -0.1 下挖至-4.55m( 第二道锚杆) -0.2 -0.1 -0.1 -0.2 下挖至-9.45m( 第三道锚杆) -0.4 -0.3 -0.5 -0.5 下挖至-14.65m (槽底) -0.7 -0.9 -0.7 -0.9 边坡支护施 工完成至今 -1.0 -1.1 -1.3 -1.3
4
基坑南侧为地铁14#线施工单位办公场地,其办公楼为3层 L型彩钢板临建用房,距离基坑上口开挖线最近处仅为1.5m, 长度约为10.0m; 基坑西侧为拟建地铁,地铁距离基坑上 口线约为11.0m,地铁隧道顶面绝对标高为 23.21m,基坑西侧槽底绝对标高为20.4m和 21.9m;基坑西南角为地铁龙门架及竖井,最 近的龙门架立柱距离基坑上口开挖线仅为 2.5m。
10
三、选题理由
理由之三: 基坑支护设 计方案中, 在有集水坑 位置设计了 5道预应力 锚杆 下部3 道锚杆间距近,锚杆施工俯角为 25°,相对偏 大;锚杆长度为 13.5m,与地铁设计中的隧道壁相距 仅为 1.4m ;上部第 2 道锚杆在隧道上方 4.3m距离处通 过隧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后方案:PHC管桩+桩顶拉锚支护结构体系,
角部采用PHC管桩+钢筋混凝土内撑支护
施工程序: ①.定点、测量放线
②.PHC管桩施工
③.开槽、清理表层障 碍物至冠梁顶面标高
④.锚管施工
⑨.基坑回填
⑧.承台及地下 室底板施工
⑦.基坑封底、 填槽垫层施工
⑥.土方开 挖至坑底
⑤.冠梁及支撑 施工、养护
①. PHC管桩施工工艺 简单,质量易控制。
日期:2009年6月1 日
PHC管桩+
桩顶拉锚
最终
支护结构
方案
体系
6、制定对策
6月1日,小组在项目部会议室召开会议,针对选
定初步设计图及主要节点草图经过业主同意报请设计
院设计出施工图。确定了整个工艺流程并制定对策表。
对策表
表5
序号
实施 步骤
对策 (what)
目标 (why)
措施 (how)
地点 完成时间 负责人 (where) (when) (who)
方案评估表
表4
综合评价
结论
序号
方案
经济 投入
工期
环境
实施 难 度
原设计方案
悬臂式H型钢+桩顶护坡支护 结构体系
6
5
7
9 不选
优化后方案
PHC管桩+桩顶拉锚支护结构 体系
7
8
8
10 选择
说明:各项满分10分,最低分3分进行打分,3~4分为差,5~6分为合格,7~8为良
好, 9~10为优秀
制表人:陈可漳
②.依靠φ(48mm) 钢管锚固段与土体的 摩阻力,来加固现场 土体或限制PHC管桩 顶部变形,减小基坑 外地面沉降变形。
有利 因素:
③.施工速度快, 工期短。
④. PHC管桩+桩 顶拉锚支护结构体 系应用在复杂地质 条件下大面积基坑 支护实施具有在施 工工期较长时,基 坑变形相对较小。
优化后方案设计简图如下:
土和杂填土,有可能出现坍塌现象,坑
底淤泥会产生流沙、流泥现象。该高大
深基坑属重大危险源。
调查 分析
由于地下室周边1#、2#、3#、7#、8#、12#、13#各栋 号工程的建筑边线与地下室基坑边线距离仅在500mm~ 4500mm之间,在深厚淤泥层长时间进行地下室结构的施 工,由于地表水和雨水的作用必将使基坑内淤泥土层发生一 定的变形,如果基坑变形超过周边各栋号工程预应力管桩所 承受的水平剪应力必将使周边各栋号工程桩基的质量受到影 响。所以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务必严格限制基坑变形限 值,即支护结构水平、垂直位移报警值控制在40mm;同时 支护结构出现裂缝或钢筋应力超过钢材设计强度的70%均设 为警界值。
原设计方案:悬臂式H型钢+桩顶护坡支护结构 体系, 局部挖深较大部位采用H型钢地锚支护
①.泥土搅拌桩工作量 大施工产生泥浆废液和
拌水泥浆污染环境;
②. H型钢市场供应 紧张,拨出H型钢对 室外地面破坏大;
不利 因素:
⑤.造价较高。
③.施工工期长, 基坑变形大;
④.止水帷幕没作 用,设计三排泥土
搅拌桩不经济;
吴崇永
5 与基坑回 挖,随挖随 移或出现坑 量开挖深度及 施工现场 7月28日 张是凤

砌。
内滑坡。 回填高度。
陈可漳
防止地表水
6
排水施工
现场实施
流入或渗入 基坑、及时 排水便于施
采用三道明沟 浅井集水法进
行抽排。
施工现场
7月8日
刘宜友 陈梅秋
工。
7
监测
对水平、垂 直位移监测
关键部位基 坑边坡稳定, 水平、垂直 位移<40mm。
组长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制表日期:2009年5月25日
三、PDCA循环 P阶段(Plan)
1 、课题选择
1、支护工程施工需要45天工期,无法
满足基础总工期要求。

2、土方开挖将严重影响周围建筑物桩

基工程的质量,严格控制基坑变形限,

该方案预计基坑变形偏大。

3、地下室开挖范围内土体的为粉质粘
通过活动前后进行对比,经统计计算节约的直接经济效益是21.76万元。
永南佳园地下室基坑支护工程费对比汇总表 表6
序号
项目名称
1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 单计价合计
2
措施项目清单计价 合计
3
其他项目清单计价 合计
4
规费
5
税金
6
合计
制表人:陈可漳 日
原设计方案 (元) 3803444
124245
198349 142142 4268180
土方开挖过程中存在电梯井 深基坑处前方预留后挖反压土带, 带宽10米左右,待周边基底封底 后集中力量快速施工,减小基坑 变形值。
局部电梯井按分层面放坡开 挖,即时挖土及时采用加厚 480mm砌砖地模施工,内部加钢 管水平支撑。
分层开挖
实施六、 排水施工:
1、地表排水:在基坑外侧地面设置环状排水沟,排水沟截面为300×400,并 在坑外设置若干个集水井,防止地表水流入坑内。 2、坑内排水:坑内采用明沟浅井集水法进行抽排。基坑底四周设置明沟排水 ,明沟采用人工挖土沟,沟宽为300mm,沟深300~500mm,流水方向每隔15m设 置集水坑,坑尺寸为600~1000 mm,深度1m,,每个集水坑备一台潜水泵(或 污水泵),坑内集水抽水之用。 3、防渗措施:为了稳定,在放坡的 坡面上喷射50厚C20的混凝土,并在 基坑坡面设置两排φ50@3600、 L=1000泄水管。
优化后方 节约成本 案(元) (元) 3549477 253967
201863 -77618
174293 24056 124903 17239 4050536 217644
日期2009年10月18
4、基坑变形控制在限制范围内:
根据监测报告可知:塔吊基础处、周边建筑的管桩工程及 危险性较大的部位实现了支护结构及坡顶的变形限值的规 定,同时也保证了周围建筑物桩基的质量。
基坑影响范围内主要土层及参数取值为:
土层
杂填土 粉质粘土
淤泥 粉质粘土
平均厚度 (m)
1.35 1.56 13.71 9.22
制表人:陈可漳
重度 (KN/m3)
C(Kpa)
18.0
5.0
17.8
15.39
15.2
8.0
18.0
15.0φຫໍສະໝຸດ º)10 6.266 12
日期:2009年5月28日
2、课题确定
2.支护安 全
目标
3.基坑变形 控制在限值

4、可行性论证
业主的大力支持及公司的重 视,在人员、资金、材料物 资等方面给予很大的协助。
原设计方案没有考虑工期短
等因素,拟选择合理方案,

降低工程成本投入,可缩短
工期,提高安全性能。 行
对于边坡不稳定,专项讨论 研究,并制定相关方案,可
实现目标 。
5、提出方案,确定最佳方案
抗拔力 ≥60KN
接击入法并 随打随注, 采用2次注浆
施工现 场
7月1日
张延斌 陈梅秋 许文泉
工艺
技术指标应 沉降与水平 严禁超挖,机
4
冠梁 角撑施工
符合《混凝 土结构设计
位移在允许 范围内且无
械不得在冠梁 后方及支撑结
施工现场
7月1日
张是凤 许文泉
规范》
结构裂缝
构上施工
土方开挖 分层分段开 无工程桩推 施工员现场测
经过QC小组的攻关,以及项目部人员的不懈努力, 深基坑的施工保证了进度、安全、实现了严格控制基坑 变形的要求,并且创造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 了预设的目标。为公司及项目部赢的了良好的声誉,也 向外界展示了公司“团结、开拓、务实、创新”的精神。
基坑坡顶沉降 监测、深层土 体位移监测、 冠梁水平位移
监测。
施工现场
7月8日
郑振新 吴崇永 陈可漳
制表:陈可漳
日期:2009年9月2日
D阶段(DO)
实施一、方案优化设计:
PHC管桩+桩顶拉锚支护结构体系,角部采用PHC管桩+钢筋混凝土内撑支护
实施二、PHC管桩:
1.材料:采用PHC500-125-AB型管桩,管桩砼强度为C80。 2.放样:先放出建筑物地下室结构外轮廓线,然后进行桩位放 样。 3.PHC管桩采用静压法施工工艺。桩间距为1.2M,桩长15M。 终止压桩标准均以设计桩长和桩顶标高控制,支护桩施工严格 按照工艺标准,减少沉桩的挤土效应。桩顶标高误差±15mm 以内,桩位偏差≤50mm,经检查全部合格。 4.管桩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身质量,检测数量为122根, Ⅰ、Ⅱ类桩为100%。
四、合理化建议
一、工程概况(Project Overview)
永南佳园工程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福峡路东侧、胪雷路北侧,由16幢高层拆迁 安置房与1幢3层幼儿园组成,局部设一层地下室。工程造价2.545亿元,总建筑面 积为18.29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为2.37万平方米。基坑开挖深度为3.7m、 4.2m、5.2m。开挖土方量共约13万立方米。基础底板均落在淤泥层中。本基坑属 于复杂地质条件下大面积地下室基坑工程。
如果没有有效处理 好基坑支护问题, 因土方工程量大支 护使用时间长坑内 於泥遇水软化,基 坑周围变形大,基 坑开挖将严重影响 周围建筑物桩基工 程的质量及支护结 构安全,必将影响
工程进度。
最终确定本 次QC活动课 题为:“复 杂地质条件 下大面积基 坑支护方 案”。
3、确定目标
1.缩短工期 30日历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