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特色畜牧业
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条例

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07.31•【字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号•【施行日期】2023.09.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畜牧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六号)2023年7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条例》,现予公布,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2023年7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条例(2023年7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粮食和重要农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工作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牢把握党中央对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坚持农牧业农村牧区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牧业强区,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第四条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应当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农牧业转型发展,推进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经营方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牧业,扩大农牧业优质资源数量,增加绿色农畜产品产量,提高农牧业发展质量,构建现代化农牧业发展新格局。
第五条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应当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立足本地区农牧业资源优势,优化布局和生产结构。
第六条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应当坚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行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市场导向的工作机制。
天津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畜牧兽医与水产养殖天津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陈鹏,张蕾,张明亮(天津市农村经济与区划研究所,天津300192)摘要:针对天津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天津畜牧业现状的数据调查,提出构建天津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必须积极推进科技进步、畜牧产业化经营、疫病防控与畜禽产品安全体系建设、高端品牌创立和畜牧业循环经济新模式创建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畜牧业;现状;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326.3文献标识码:A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4.006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in Tianjin CHEN Peng ,ZHANG Lei ,Z H ANG Ming-liang(Tianjin Institute of Rural Economy and Agricultural Regional Planning ,Tianjin 300192,China )Abstract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i ndustry ,some suggestions were given with data in Tianjin.The way was promo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ctively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ialization ,epidemic disease control and setup safety system of animal products ,found high end brand and built recycling economy of animal husbandry.Key words:animal husbandry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2013,19(4):25-28天津农业科学Tianjin Agricultural Sciences 收稿日期:2013-01-20;修订日期:2013-01-30基金项目:全国农业区划办课题《2012年天津市农业资源区划报告》作者简介:陈鹏(1980—),男,天津宁河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经济和农业区划研究。
无锡市高效畜牧业的目标、重点与措施

良家 禽 品种 , 年 初 已 通 过 省 级 畜 禽 新 品 种 认 定 。 目前 , 去 无 锡 市 祖 代 鸡 场 为全 国唯 一 一 家 太湖 鸡 种 鸡 场 , 存 栏 太 湖 草 现
的市 场 需求 不 断 增 加, 售 价 比其 他 肉 猪 高 3 其 0~ 5 0元 / 0k , 有 较 好 的 市 场 前 景 。该 项 目重 点 布 局 发 展 江 5 g具
阴和宜兴市。
1 总体 目标
推 进 我 市 高 效畜 牧 业 规模 化要 坚 持 适 度 规 模 、 理 布 局 合 的原 则 , 循 动 物 健 康 要 求 、 疫 要 求 、 境 容 量 要 求 , 索 遵 防 环 探
鸡种鸡 2万套 , 年可 向 市场 提供 太 湖草 鸡 苗鸡 2 0多 万 每 0 羽 。该品种特色鲜 明, 肉质好 , 味道美 , 营养价值 高, 在荒 山、
林 地 、 园等 处 开 展太 湖 草 鸡 生 态 养 殖 , 五 谷 杂 粮 , 鸡 自 果 喂 让 由觅 食 昆虫 野 草 。这 种 养 殖 方 式 投 资 少 , 益 高 , 术 易 于 效 技
新 农 村 建 设 的重 要 内容 , 增 强 无 锡 市农 业 竞 争 力 的 重 要 途 是 径 , 促进 农 村 稳 定 、 业 增 效 和 农 民 增 收 具 有 重 要 作 用 。 对 农 为贯彻落实 20 0 6年 中央一 号文件 和省 农村 工作会 议精 神 , 提 高 我 市 畜 牧业 经济 运行 质量 , 升 畜 牧 业 在 农 民增 收 中 的 提 基 础 作 用 , 合 无 锡 市 发 展 现 状 , 一 步 明确 了 发 展 目标 、 结 进 重 点 项 目和 实 施措 施 :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3.03.16•【字号】黔农发〔2023〕10号•【施行日期】2023.03.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黔农发〔2023〕10号各市(州)、县(市、区、特区)农业农村局,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扎实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持人民至上,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国发〔2022〕2号文件、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省委1号文件、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巩固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建设。
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长4%左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
(牵头单位:发展规划处,各市(州)、各县(市、区、特区)农业农村局,以下各项责任分工均含各市(州)、各县(市、区、特区)农业农村局,不再列出)二、坚决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一)抓实粮食生产。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贵州省2023年粮油生产工作方案》,紧盯目标任务,稳面积、提单产,确保全省粮食面积稳定在4157万亩以上(其中大豆面积355万亩)、粮食产量在1095万吨以上。
张掖市优质天然畜产品及生产体系可持续发展论文

张掖市优质天然畜产品及生产体系可持续发展张掖市畜牧业在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单产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畜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成为新的增长点和农民脱贫致富的突破口。
要使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科学的发展观,保证畜牧业向天然、优质、高效、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这既是我市畜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积极推进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提升畜产品竞市场争力的重要途径。
为此,战略上应考虑如下几项措施。
一、加大扶持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作用,强化政府监督服务引导作用1.要增加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对农牧民发展畜牧业的扶持力度,增强牲畜良种繁育、疫病防治和技术推广体系的服务功能,出台更直接、更有效、更有力的政策,加快我市牲畜良种的繁育推广,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畜产品质量,促进粮食生产与畜牧业的同步发展,进一步发挥畜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的作用。
2.要坚持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主的生产方式加快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建设步伐。
要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确保养殖小区的养殖用地。
要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养殖小区和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的建设。
3.针对我市畜牧养殖以农牧户分散为主体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农牧户的组织化程度,密切产销关系。
加大对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开展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落实支持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专项资金,对龙头企业的技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围绕龙头企业,建设生产基地,为农牧户提供培训,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畜禽产品质量。
4.政府要发挥其监督引导作用,结合扶贫开发,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补助。
同时也要发挥基层技术部门的服务功能,及时为农牧民提供技术服务,包括养殖技术等,逐步建立起集约化经营的畜牧业生产体系。
二、畜牧业生产体系的建立,促进了畜牧业优质化发展进程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是通过规范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然途径和重要保证。
贵州“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案例分析

贵州“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案例分析【摘要】贵州是中国山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为高效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独特优势。
本文首先通过对贵州农业现状的分析,探讨了贵州山地农业的发展优势。
随后对贵州山地高效农业模式进行了探讨,探讨了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贵州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成果。
文章还介绍了政策支持措施对贵州山地农业的促进作用。
结论部分总结了贵州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贵州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贵州、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案例分析、农业现状、优势、高效农业模式、政策支持、发展成果、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拥有丰富的山地资源和农业潜力。
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等因素,贵州农业一直以来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水平,贵州政府大力推动“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
在过去的几年里,贵州不断探索和推广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领域的创新模式,逐步形成了以山地农业为特色的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这些模式在提高农产品产量、品质和效益的也有助于保护和利用山地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贵州“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不仅可以为其他山区地区提供借鉴,也为贵州未来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贵州的征程中,贵州将继续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推动山地农业向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贡献力量。
1.2 问题意义贵州是一个地形复杂,以山地为主的省份,农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传统的农业模式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难以实现高效生产,农民收入不高,农业增效速度较慢,农业发展不尽人意。
如何在山地地区实现农业的高效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贵州“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问题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解决农业生产困难:山地地形复杂,土地资源有限,气候条件多变,传统的农业模式难以适应当地的生产环境。
河北省发展特色畜牧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河北省发展特色畜牧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吴梦婷,徐 癑,霍晓明,王 洁(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071000)摘 要:河北省作为畜牧业发展大省,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畜牧业并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
通过对河北省11个地级市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各自优势的深入分析,揭示出其发展存在存栏量连续下降,不同地区的畜牧业养殖缺乏特色产业,规模化养殖程度低缺乏竞争力,养殖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各地应发展特色畜牧业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河北省;畜牧业;特色产业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19.07.037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8GL051);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奶牛产业经济与发展研究(编号:HBCT2018120301) 引言畜牧业在河北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畜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目前,河北省畜牧业发展形势严峻,存栏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从养殖户自身经营角度看,规模化养殖程度低,养殖成本上升,导致自身收益降低。
从畜牧业发展角度看,畜牧业产业链分配不平衡以及进口畜产品的冲击,养殖户缺乏议价权。
发展特色畜牧业不仅是优化畜产品产业结构的需求,也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养殖户收益的重要手段。
因此,如何推动河北发展特色畜牧业,提高畜产品的竞争力,是河北省亟需解决的问题。
河北省不同地区发展特色畜牧业优势分析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畜牧兽医工作要点》的通知:“积极发展特色畜牧业。
编制发布《全国马产业发展规划》。
开展奶山羊、驴、兔、水禽等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研究[1]。
”2019年3月,农业农村部在《以质量兴牧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中指出:“不断增强品牌竞争力,加强政策引导、公共服务和监管 保护,营造适于畜牧业品牌建设的制度环境[2]。
”特色畜牧业的发展可以调整畜牧业产品结构,提高不同地区畜牧业的品牌竞争力,增强养殖户的议价权。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高原特色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高原特色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3.18•【字号】青政办〔2021〕20号•【施行日期】2021.03.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高原特色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青政办〔2021〕20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31号),推进我省高原特色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经省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创建为契机,以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目标,加快畜牧业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强科技支撑、政策支持和法治保障,强化动物防疫和加工流通建设,不断提升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形成高原特色现代生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绿色发展。
围绕“生态青海、绿色农牧”,加快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坚定走人草畜协调平衡、生态生产生活共赢的绿色发展路子。
坚持市场主导。
立足产业基础,把握省内、省外两个市场,尊重和发挥市场在特色畜牧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消除发展壁垒,蓄积内生动力,释放产业活力,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能力。
坚持防疫优先。
始终将动物疫病防控作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和人畜共患病防治的“前沿关口”,履行防疫主体责任,形成防控合力,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坚持政策引领。
围绕特色农牧业区域布局,落实畜牧业政策,强化政府对防灾减灾等重大公益性事务的支持,强化示范引领效应。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省畜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供应能力和质量稳步提升,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