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发展史
比特币发展史(doc7页).docx

2008年11月1日,一个自称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一个隐秘的密码学讨论组上贴出了一篇研究报告,报告阐述了他对电子货币的新构想——比特币就此问世!讨论组的老鸟们曾未听说过他,有关他的信息也寥寥无几,还都隐晦不明甚至自相矛盾。
网上简介显示他在日本居住,他的电子邮箱地址来自德国的一个免费服务站点,万能的谷歌上也没有他名字的任何相关信息,显然,“中本聪”是个假名。
不过即便中本可能已经成为谜团,他的发明让一个困扰密码学十年的难题“灰飞烟灭”。
自互联网诞生以来,电子货币因其方便和难以追踪性,并能脱离政府和银行的监管,而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上世纪90年代,一个名为“密码朋克”的密码破译组织就致力于创建电子货币,但付出的努力没收到任何成效。
同样在90年代早期,密码破译者大卫·乔姆创建了一个匿名系统——“电子现金”,也失败了,部分原因是依赖于政府和信用卡公司的现有基础设施。
之后各种电子货币尝试者不断涌现——比特金(bit gold),RPOW,b钱(b-money)……,但无一例外的失败了。
设计电子货币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是重复支付问题。
倘若电子货币仅仅只是信息,摆脱了纸张和金属有形化的局限之处,那该怎么阻止大家像复制文本一样,轻易地复制粘贴,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呢。
传统解决方案是应用中央票据交换所,所有交易汇总成实时总账,这样,如果有人刚用掉一个电子货币,他就不能再重复使用了。
实时总账让骗子无机可乘,但它还需要有信誉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管理。
比特币用公开分布总账摆脱了第三方机构的制约,中本聪称之为“区域链”。
用户乐于贡献出CPU的运算能力,运行一个特殊的软件来做一名“挖矿工”,这会形成一个网络共同来维持“区域链”。
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会生成新货币。
交易也在这个网络上蔓延,运行这个软件的电脑争相破解不可逆密码难题,这些难题包括好几个交易数据。
第一个解决难题的“矿工”会得到50比特币奖励,相关交易区域会加入链条。
比特币发展历程

比特币发展历程比特币是一种加密数字货币,创始人是中本聪,比特币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08年。
比特币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本聪在2008年发表的一篇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
这篇论文描述了比特币的工作原理和优势,引发了广泛的兴趣和讨论。
在2009年1月,中本聪发布了比特币的第一个版本,并在同年创造了第一笔比特币交易。
起初,比特币的交易很少,而且只有少数人知道和使用它。
然而,比特币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逐渐赢得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它的去中心化的特点引起了人们对于如何绕过传统金融机构进行交易的兴趣。
随着比特币的使用和接受度不断增加,其价格也逐渐上升。
2010年,比特币经历了一次代表性的交易事件。
当时一名比特币用户用1万个比特币购买了两张披萨。
这被认为是比特币历史上的第一次实物交易,并且在当时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2011年,比特币进一步增加了用户数量和交易活动。
然而,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
比特币的安全性和匿名性被用来进行一些非法活动,这引起了政府和监管机构的关注。
2013年,比特币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市场波动。
比特币的价格从几美元飙升到历史最高点,一度超过了1,000美元。
然而,这次价格上涨也导致了比特币的价格崩盘,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和争议。
2014年,比特币的价格再次出现了较大波动。
该年,一个有影响力的比特币交易所MT.GOX因为技术问题破产,损失了大量用户的资金。
这次事件进一步加强了对于比特币监管和安全性的关注。
随着时间的推移,比特币逐渐成为一种越来越被认可和接受的数字货币。
越来越多的商家接受比特币作为支付方式,而且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开始探索使用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来改善金融体系。
2017年,比特币再次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热议。
比特币的价格一度突破了20,000美元。
这次价格上涨被广泛解读为对比特币的认可和投资者对于加密货币的兴趣。
尽管比特币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但它作为一种数字货币的地位和影响力逐渐增强。
世界各国对比特币的主要观点及各方评论

世界各国对比特币的主要观点及各方评论编者按:比特币是一种由开放源代码的P2P软件产生的电子货币,从创造至今4年多里时间内,发从最早的无人问津到现在的每枚BTC(Bitcoin)价值900多元展态势迅猛,在全球范围内初具规模。
现将世界各国对比特币持有的观点及评论整理如下,供参考。
一、比特币发展史2009年1月3日,中本聪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挖出了第一批比特币50个。
2010年5月21日,第一次比特币交易:佛罗里达程序员Laszlo Hanyecz用1万BTC购买了价值25美元的披萨优惠券。
这项交易诞生了比特币第一个公允汇率。
2010年7月16日,经过为期5天的10倍暴涨,BTC价格从0.008美元升值0.08美元,第一次价格的剧烈波动,显示新生事物的崛起。
2010年7月17日,第一个比特币平台成立。
2010年10月28日,第一个比特币卖空交易发起。
2010年12月7日,第一次便携设备到便携设备的交易在NOKIA900上实现,交易量为0.42BTC。
2011年1月27日,最大数字的比特币交易产生:三个来自津巴布韦的账单在Bitcion-otc上以每4个BTC换100万亿津元2011年2月9日,价格首次达1美元,与美元等价。
BTC与美元等价的消息被媒体大肆报道后引发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新用户大增。
2011年4月16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关于比特币的文章,《福布斯》的“加密货币”报导问世。
2011年5月29日,瑞典海盗党的创始人Rickard Falkvinge 宣布将自己所有的财产都换成了BTC,此外他还借了很多钱大量囤积BTC。
2011年6月19日,黑客从感染木马的电脑上盗用了用户的MT.Gox证书,6万个用户数据被泄漏,进而黑客生成了大量0.01美元订单自己买入,而当时市价为17.51美元。
相当于8750000美元的帐户受到影响,短期的异常价格被MT.Gox宣布无效,MT.Gox被迫关闭交易7天以便修复系统,此后数月多加平台被黑。
比特币最早开始的价格趋势

比特币最早开始的价格趋势
比特币最早开始的价格趋势可以追溯到2009年,当时比特币的初始价格非常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在2010年初,比特币价格开始出现波动,最高达到约0.39美元。
随后,在2011年和2012年,比特币价格经历了一系列的波动,最高达到了约31美元。
然而,随着一些负面新闻以及恶意攻击的出现,比特币价格大幅下跌,最低降至约2美元左右。
自2013年开始,比特币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此期间,比特币价格开始稳步上升,尽管仍然波动较大。
最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底到2014年初,比特币价格迅速攀升,最高达到了1200美元的历史峰值。
然而,由于一系列负面消息和监管问题的出现,比特币价格再次暴跌。
自2014年底开始,比特币价格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波动范围较小,大致维持在200-500美元之间。
直到2017年底至2018年初,比特币价格再次经历了爆炸性的增长,最高达到了约2万美元。
然而,随后比特币价格再度下跌,波动较大。
总的来说,比特币最早的价格趋势展现了极大波动的特点。
从初始的几美分到几万美元的历史峰值,比特币价格经历了多次的上涨和下跌。
这种波动性使得比特币市场具有很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比特币在中国的发展史

比特币在中国的发展史比特币(Bitcoin)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因其安全性和匿名性而备受关注。
在中国的发展史中,比特币经历了起伏和转折,为数字货币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比特币的引入:比特币最早是由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在2008年提出的,2009年正式发布。
它基于区块链技术,通过数学算法实现交易的验证和生成新的比特币。
2.中国比特币的爆发:比特币在中国的发展始于2013年,当时比特币价格快速攀升,吸引了大批投资者。
中国的投资者在比特币上投入巨额资金,推动了比特币在全球范围内的价格上涨。
3.中国央行的干预:2013年底到2014年初,中国人民银行(PBOC)和其他监管机构开始对比特币交易进行限制和审核。
央行明确表示比特币不是法定货币,并关门搜查了几家比特币交易平台。
这些干预导致比特币价格暴跌,市场信心受到极大破坏。
4.比特币的再度崛起:尽管中国对比特币的限制和监管措施,比特币在中国仍然有大量的用户,并逐渐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
2017年,比特币价格再次飙升,甚至一度超过了黄金的价值。
这引发了一波比特币炒作热潮,吸引了更多的中国投资者。
5.中国政府的再次介入:面对比特币价格的剧烈波动和市场的不稳定性,中国政府再次加强了对比特币的监管和限制。
2017年底,中国禁止了比特币交易所的运营,迫使一些交易所关闭或转型。
6.区块链技术的重视:与比特币的炒作热潮相伴随的是中国政府对区块链技术的重视。
政府明确表示将支持和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多个区块链研究中心,并鼓励相关企业和机构进行区块链应用的研发和实践。
这一政策措施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7.数字货币试点:2020年,中国央行正式推出了数字人民币试点,这是中国政府推动数字货币发展的新措施。
数字人民币使用区块链技术作为底层技术支持,通过与传统货币的兼容性,为数字货币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总结:比特币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起伏和多次干预,但其作为一种先进的数字货币,仍然在中国有一定的用户基础和应用场景。
比特币的历史与发展

比特币的历史与发展比特币,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全球关注。
它的历史和发展不仅承载了加密货币领域的发展轨迹,也反映出金融科技和社会变革的多重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比特币的历史和发展,带你走进这一数字时代的金融革命。
**比特币的起源**比特币的故事要从2008年开始,一个化名为中本聪的神秘人物发布了一篇题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的白皮书。
这一文献提出了一种新型数字货币的构想,旨在解决现有金融体系的弊端。
随后,中本聪在2009年创造了比特币,并采用了区块链技术,这一技术后来成为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的基础。
**初期发展**比特币的初期发展并不容易。
在刚开始的几年里,它在非常有限的社区中传播,仅被少数技术爱好者和狂热分子所采纳。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认识到比特币的潜力,投资者纷纷涌入,推动了比特币的价格上涨。
2011年,比特币的价格首次突破1美元。
**比特币的应用**除了作为数字货币,比特币还具备其他多种应用。
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特性使其能够被应用于众多领域,如智能合约、供应链管理、选举系统等。
比特币的成功鼓励了更多人探索区块链技术的可能性,这一技术逐渐渗透到金融、医疗、物流等各行各业。
**比特币的波动性**比特币的历史充满了波动性。
它经历了多次价格大幅波动,从几美元涨到几千美元,然后又回落。
这种波动性引发了对比特币的争议,一些人视其为金融泡沫,而另一些人则看到了其长期潜力。
这种价格波动背后的原因复杂,包括市场心理、投资者兴奋和担忧,以及法规变化等。
**比特币的合法地位**比特币的合法地位因国家和地区而异。
一些国家鼓励比特币的使用,将其视为一种合法的支付方式,而其他国家则对其持保留态度,甚至禁止使用。
这种不确定性增加了比特币的风险,也影响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
然而,一些国家正逐渐采纳比特币,并试图建立相关法规来管理和监管这一领域。
**比特币的未来展望**比特币的未来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比特币行业发展历程

比特币行业发展历程比特币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08年,当时一个名为“中本聪”的人(或者一个团队)发布了一篇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
这篇论文详细描述了一种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系统,以及该系统如何确保安全性和匿名性。
在2009年,比特币正式问世,并开始流通。
最初,比特币的价值非常低,人们对其认知和接受度也很有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比特币的潜力,市场逐渐形成。
2010年,第一个比特币交易所Mt.Gox成立。
该交易所成为比特币的主要交易平台之一,并帮助推动了比特币的发展。
这一年,人们开始用比特币购买真实商品和服务,比特币的用途逐渐扩大。
在2013年,比特币价格开始快速上涨,一度达到每枚比特币超过1000美元。
这一涨势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和媒体关注,并使比特币成为热门话题。
然而,比特币也遭遇了一系列的挑战。
2014年,Mt.Gox交易所遭受黑客攻击,导致大量比特币被盗。
这一事件引发了对比特币安全性和监管的担忧。
此后,一些国家开始对比特币进行监管,并限制其在金融系统中的使用。
2017年,比特币价格再度大幅上涨,一度达到每枚比特币超过2万美元。
这一次涨势引发了更大规模的关注和投资。
许多新的比特币交易所和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相继成立,为比特币的交易和流通提供更多的机会。
随着比特币的市值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区块链技术,并将其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除了比特币之外,许多其他加密货币也开始兴起,形成了多样化的数字货币市场。
到了2021年,比特币的市值已超过1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之一。
比特币也逐渐被一些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接受,包括PayPal、微信和Square等。
而且,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探索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以便更好地适应这个新兴的数字经济。
总的来说,比特币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冷清到火爆的发展历程。
它的出现引发了对去中心化、自由、安全和匿名交易的关注。
虽然比特币一直面临着挑战和争议,但它也为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影响了整个金融行业的未来。
比特币的由来及前景分析

比特币的由来及前景分析1. 引言1.1 比特币的起源比特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8年,由一位化名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神秘人物提出。
中本聪在一篇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白皮书中详细描述了比特币的工作原理和构想。
比特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其核心思想是去中心化、匿名性和安全性。
中本聪的目的是创建一种无需第三方机构(如银行或政府)进行交易验证的货币系统,从而实现更快速、低成本的交易方式。
比特币的发行和管理是通过挖矿这一过程进行的,挖矿者通过计算复杂的数学问题来验证交易并创建新的比特币。
比特币的诞生标志着金融领域的一场革命,它打破了传统金融体系的壁垒,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支付方式。
比特币的问世引发了人们对数字货币的兴趣,也推动了区块链技术的发展。
比特币的起源代表着一种对传统金融体系的挑战,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货币的认识,也为未来金融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2 比特币的意义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特性使得其不受任何中央机构或政府控制,从而可以避免通货膨胀、资金冻结和政府干预等问题。
这为用户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和安全性。
比特币的交易速度快、手续费低,使得其成为一种便捷的支付工具。
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跨境支付,而不必受到传统银行系统的限制。
比特币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也为其赢得了信任。
所有的交易记录都被永久记录在区块链上,确保了交易的安全和可靠性。
比特币的意义在于重新定义了货币的概念,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便捷和去中心化的支付方式,促进了金融体系的创新和进步。
随着比特币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其意义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2. 正文2.1 比特币的技术原理比特币的技术原理主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记录了所有比特币交易的信息。
比特币的核心概念是公共账本和密码学。
在比特币网络中,每个交易都被记录在一个区块中,这些区块按时间顺序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篡改的数据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11月1日,一个自称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一个隐秘的密码学讨论组上贴出了一篇研究报告,报告阐述了他对电子货币的新构想——比特币就此问世!讨论组的老鸟们曾未听说过他,有关他的信息也寥寥无几,还都隐晦不明甚至自相矛盾。
网上简介显示他在日本居住,他的电子邮箱地址来自德国的一个免费服务站点,万能的谷歌上也没有他名字的任何相关信息,显然,“中本聪”是个假名。
不过即便中本可能已经成为谜团,他的发明让一个困扰密码学十年的难题“灰飞烟灭”。
自互联网诞生以来,电子货币因其方便和难以追踪性,并能脱离政府和银行的监管,而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上世纪90年代,一个名为“密码朋克”的密码破译组织就致力于创建电子货币,但付出的努力没收到任何成效。
同样在90年代早期,密码破译者大卫·乔姆创建了一个匿名系统——“电子现金”,也失败了,部分原因是依赖于政府和信用卡公司的现有基础设施。
之后各种电子货币尝试者不断涌现——比特金(bit gold),RPOW,b钱(b-money)……,但无一例外的失败了。
设计电子货币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是重复支付问题。
倘若电子货币仅仅只是信息,摆脱了纸张和金属有形化的局限之处,那该怎么阻止大家像复制文本一样,轻易地复制粘贴,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呢。
传统解决方案是应用中央票据交换所,所有交易汇总成实时总账,这样,如果有人刚用掉一个电子货币,他就不能再重复使用了。
实时总账让骗子无机可乘,但它还需要有信誉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管理。
比特币用公开分布总账摆脱了第三方机构的制约,中本聪称之为“区域链”。
用户乐于贡献出CPU的运算能力,运行一个特殊的软件来做一名“挖矿工”,这会形成一个网络共同来维持“区域链”。
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会生成新货币。
交易也在这个网络上蔓延,运行这个软件的电脑争相破解不可逆密码难题,这些难题包括好几个交易数据。
第一个解决难题的“矿工”会得到50比特币奖励,相关交易区域会加入链条。
随着“矿工”数量的增加,每个迷题的困难程度也随之提高,这使每个交易区的比特币生产率维持约在10分钟一枚。
此外,每达到21万个区域,奖励就减半,从50比特币减到25,再从25到12.5,一直持续下去。
这样到2140年,比特币将达到预定的2100万枚上限。
中本聪的论文于2008年发表,当时政府和银行管理经济的能力遭到各方质疑,信用降入谷底。
美国政府向华尔街和底特律汽车公司注入大笔资金,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政策,本质上就是大量印美钞刺激经济,金价上涨。
比特币不需要政治和金融(就是它们搞垮了经济)保障——只依据中本聪的巧妙算法。
比特币的公开总账看起来不仅使欺诈者无处藏身,还靠业已决定的发行量而使比特币供应处在可控范围内,这保证了像无限印钱的中央银行和魏玛共和国似的通胀悲剧,不会在比特币身上上演。
2009年1月3日,中本聪成为挖到比特币的第一人——他从创世区挖到50枚比特币。
约一年左右时间,他的发明只局限在一小撮尝鲜者中。
但渐渐地,比特币的名气超越了密码界这座孤岛。
它得到了之前研究电子货币“前辈”的赏识。
伟戴(Wei Dai)——b钱发明者,称它“具有划时代意义”;尼克·萨博——比特金发明者,称赞它“是对世界的伟大贡献”;哈尔·芬尼——RPOW幕后的杰出密码破译者,认为比特币有“改变世界的潜力”。
数字隐私倡导者电子前沿基金会最终开始接受比特币的捐赠形式。
初期比特币使用者小团队开源软件工程。
新英格兰编码员加文·安德烈森花50美元买入10,000比特币并创建了名为“比特水龙头”的网站,毫无理由地向人们散发比特币,纯粹为了好玩。
佛罗里达程序员拉斯勒·豪涅茨,他是第一个在真实世界使用比特币的人,他花10,000比特币在“棒约翰”叫了两块匹萨外卖。
(他把比特币发给英格兰的一个志愿者,然后收到一份来自大西洋彼岸的信用卡订单)。
马萨诸塞州一位叫大卫福斯特的农民在卖羊驼毛袜时开始接受比特币付款。
当他们不忙着挖矿时,比特党就试图揭开中本聪的神秘身份。
在一个比特币聊天频道里,有人自负地认为“Satoshi”在日语中是“智慧”的意思,其他人则怀疑这是四家科技公司名字的“拼盘”——三星(Samsung)、东芝(TOSHIba)、中道(NAKAmichi)和摩托罗拉(MOTOrola)。
甚至连他的国籍也受到质疑,因为他的英语太地道了,简直毫无瑕疵。
有人暗示,或许中本聪不是一个人,他代表一个有着未知目的的神秘组织——谷歌的一个团队或是国家安全局。
豪涅茨说:“我和自称松本智的家伙通过几封电邮”,豪涅茨曾有一段时间是比特币核心开发成员。
“我总认为他不是真实存在的人,我大概每两周收一次回信,就像有人偶尔检查邮箱一样。
比特币的设计非常棒,不像是靠一个人就能完成的。
”中本聪很少透露自己的信息,他在网上谈论的话题只限于源代码技术讨论。
2010年12月5日,在比特币使用者开始要求维基解密接受比特币捐赠后,原本言谈简洁只聊业务的中本聪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参与到讨论中。
“不,不要这样做。
”他在比特币论坛里发帖说,“这个项目需要逐步成长,这样软件才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
我呼吁维基解密不要接受比特币,它还是一个萌芽阶段的小型测试社区。
在这个阶段,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只会毁了比特币。
接下来,就像他的神秘出现一样,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中本聪又消失了。
格林威治时间12月12日6点22分,就在他发帖争辩给维基解密捐赠比特币7天后,中本聪在论坛发了最后一个帖子,贴中谈到软件最新版本几个无关紧要的细节,他的电邮回复也变得更加不稳定,最后完全终止了。
曾是核心开发者的安德烈森是少数几个和中本聪联系的人。
4月26号,安德烈森告诉编码员:“今天早上,中本聪建议我们在公开谈论比特币时应淡化‘神秘创始人’的话题。
”最后,中本聪甚至连安德烈森的邮件也不再回复了。
比特党对他的离开感到悲伤和不解。
但不管怎样,他的发明已焕发出勃勃生机。
布鲁斯·瓦格纳说:“比特币爱好者就像福音传播者,他们看到了这项技术的魅力,这是一场巨大的运动,或者称之为一种宗教信仰也不为过。
在论坛上,你会看到这种精神,与自我无关,大家都在为改良比特币而努力。
”比特币的忠实信徒瓦格纳7月的一个清晨,50岁的瓦格纳有着与年龄不符的黑发,像个精力旺盛的小伙。
他正坐在自己OnlyOneTV公司办公室里,这是一家位于曼哈顿的网络电视公司。
短短几个月时间,他成为比特币主要的布道者。
他主持了《比特币秀》这档节目,宣传这个新生货币并采访比特币世界的知名人物。
他还负责一个比特币聚会团体,并打算在8月举办第一届比特币“世界大会”。
瓦格纳说:“我被它给迷住了,五天五夜不吃不睡,像打了兴奋剂,脑中全是比特币,比特币……”瓦格纳毫不掩饰他对比特币的痴迷,他认为比特币是既因特网后最激动人心的发明,“eBay是一只巨型吸血公司”,言论自由是“当代神话”。
他预测比特币的未来时一脸兴奋:“我知道这不是股票,它不会有跌涨,它会一直涨下去的”。
有一段时间,他是对的。
2009到2010年初,比特币毫无价值,2010年4月开始交易的头半年,1比特币的价值低于14美分,2010年夏天比特币交易开始进入黄金时期,由于供远小于需,网上交易价值开始上升。
到11月初,比特币在29美分处沉寂多日后窜升至36美分。
2011年2月,继续升值,和美元的兑换率达到了1:1,此后比特币稳定在87美分上下,也曾涨到过1.06美元。
今年春天,比特币价格实现“大爆炸”式增长,《福布斯》报道的《加密货币》是刺激因素之一。
4月初到5月末,从86美分升到8.89美元。
接着,在6月1号,一周内窜至3倍,达到1比特币兑换27美元。
整个比特王国市值约为1.3亿美元。
一个自称MB骑士(KnightMB)的田纳西州人,持有371,000个比特币,价值超过1000万美元,是比特王国最富有的人。
豪涅茨买匹萨花的10000个比特币,如今价值272,329美元。
“我觉得没啥,那些匹萨的确好吃。
”,豪涅茨说。
比特币获得了通常只有硅谷IPO和苹果新品发布会时才有的关注。
在自己的网络脱口秀上,记者兼企业家贾森卡拉坎尼斯称之为“一次根本转变”和“近20年在科技商业史上见到最有趣的事。
”知名风险投资家弗雷德·威尔森认为互联网下一项大事件是“社会剧变”,他举了四个例子——维基解密,破解PS,阿拉伯之春和比特币。
编码员安德烈森接受CIA的邀请来到弗吉尼亚州兰利总部,介绍比特币相关情况。
瑞典海盗湾创始人里克·洛克文奇表示要把全部积蓄换成比特币。
比特币的未来看起来充满希望。
马克·萨普斯,这位能从ebay购买零件在布鲁克林阁楼组装一台热核反应堆的主儿,在弄到一台旧ATM机后将它改装成用于现金兑换比特币的设备。
在秘密互联网上(必须使用Tor匿名软件才能访问),灰色市场“丝绸之路”允许比特币参与交易;在这里,从止痛药到机关枪,都可以买到。
一个年轻比特币使用者——现代柏拉图,用摄影博客的形式记录了自驾车跨国旅行,他在旅途中只用比特币。
比特党中的钱币爱好者开始憧憬可回收比特币,想知道罕见的“创世区”比特币到底价值几何。
由于价格蹿升,挖矿变得越来越流行,竞争者也随之增多,效益开始减少。
电脑配置的“军备竞赛”开始了,矿工纷纷为计算机寻找更先进的显卡。
第一批挖矿者使用的是自己现有的电脑,新一波矿工则购买配有高速GPU的廉价电脑,制冷用吵闹的风扇,24小时开机挖矿。
这波浪潮掀起了晒装备热潮。
就像之前淘金热潮一样,人们争相传颂一个个匪夷所思的故事。
阿拉斯加一个名叫达伦(Darrin)的“矿工”称一只熊闯进了他的车库,但谢天谢地没有毁坏他的设备。
另一个“矿工”则据说因电费飙升,警察突袭了他的屋子,怀疑他在种大麻。
从顶峰走下神坛一派欣欣向荣的气氛中,灾难的种子开始孕育。
比特币始于开源P2P软件和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公共利益精神,还借鉴了奥地利经济学派的思想。
但由于真实货币危在旦夕,比特币价值的戏剧性上升带来了不同的反应,人们视比特币为投机商品。
中本聪之前担心媒体的过度关注会带来严重后果,如今终于逐渐变成现实。
美国参议员查尔斯·舒默举行记者招待会,呼吁毒品管理局和司法部关闭“丝绸之路”,他称其为“我们所见过最明目张胆的网上贩毒行为”,并形容比特币是“一种网上洗钱形式”。
与此同时,对中本聪的个人崇拜开始萌芽,一些人开始销售“我是中本聪”的T 恤。
比特党要求将比特币的最小单位命名为“聪”,还推出了中本聪的同人小说和漫画。
有人推测他已经死了,一些则认为他的真实身份是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更多的人认定他就是加文·安德烈森。
还有一些人认为,他一定是“老一辈”加密货币的倡导者——芬尼、萨博或是戴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