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发热待查诊断PPT课件

发热的病因
• (二)、病因的分布和构成:
10% 20%
30%
感染性疾病
40%
结缔组织-血管性
疾病
肿瘤性疾病
原因不明
发热的病因
• 1、感染性疾病: • (1)成人FUO前4位感染性病因依次为:结核、伤寒、局
灶性脓肿、败血症,占64.7%。 • (2)老年人FUO感染性病因依次为:局灶性脓肿、结核、
• (3)夏季低热:多见于幼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 善,夏季身体虚弱、且多发生于营养不良者或脑发育不全 者。特点是:低热仅发生在夏季,秋凉后自行退热,每年 如此反复出现,连续数年后多可自愈。
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和步骤
• (三)、区分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发热 • 1、 感染性发热特点: • 起病较急,伴有寒战或无寒战; • 常有感染中毒症状; • 常有感染的定位症状和体征; • 常伴有外周血像异常改变,白细胞计数增高或减低; • 四唑氮蓝试验(NBT):如中性粒细胞还原NBT超过20%,提
发热相关因素与疾病病因的关系
• (2)、热型: • ①稽留热:伤寒、斑疹伤寒、大叶性肺炎 • ②弛张热:伤寒缓解期、出血热、败血症、脓毒
血症、肝脓肿、严重肺结核、风湿热 • ③间歇热:疟疾、肾盂肾炎、布鲁菌病 • ④波状热:布鲁菌病 • ⑤消耗热:败血症 • ⑥马鞍热:登革热 • ⑦回归热:回归热、何杰金病 • ⑧不规则热:结核病、感染性心内膜炎、流感、
症、结核病、兔热病、弓形虫病、HIV感染, 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结缔组织病等 • 局部淋巴结肿大:局灶性感染、恶性淋巴 瘤、恶性肿瘤转移等
体格检查的几个要点和要求
• ①养成全面、系统、反复地“从头到脚”细致地检查的 习惯。
• ②不放过任何可疑体征;不放过任何部位; • ③疑是感染性疾病时应注意检查具有和外界相通的部位。
《发热待查诊断思路》课件

如有发热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情况。
对于特定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和身体虚弱的人 来说,预防措施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预后评估与随访建议
预后评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病情、治疗方式等进行预后评估。
通过定期的医学检查和观察,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
预后评估与随访建议
• 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以便更好地制定 后续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沉、 C反应蛋白等,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 感染情况、免疫状态等。辅助检查包括X 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患 者体内可能的病变部位和性质。
诊断性治疗与观察
总结词
在排除了其他可能的病因后,医生可能会采取诊断性治疗的方法,对患者的发热待查进行诊断。
详细描述
医生需要询问患者的发热情况,包括发热时间、体温变化、 伴随症状等,同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生命体 征、皮肤、淋巴结等状况,以寻找可能的异常表现。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
总结词
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是诊断发热待 查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血液、尿液、 影像学等方面的检查,可以进一步明 确病因。
Hale Waihona Puke 细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扁桃体 炎等,通常有明显的细菌 感染症状,如高热、白细 胞升高、咳黄痰等。
寄生虫感染
如疟疾、阿米巴病等,通 常有明显的寄生虫感染症 状,如寒战、高热、腹痛 等。
非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 疮等,通常有自身免疫性 疾病的症状,如关节痛、 皮疹、口腔溃疡等。
非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原则
对症治疗
支持治疗
针对非感染性疾病的症状,可给予适 当的对症治疗,如抗过敏药、止痛药 等。
发热待查FUO精品医学课件

发热待查fuo精品医学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发热待查概述 • 发热待查的鉴别诊断 • 发热待查的治疗方法 • 发热待查的预防与护理 • 发热待查的病例分享 • 总结与展望
01
发热待查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发热待查是指患者发热超过2周,体温≥38.5℃,但在临床上 无法确诊病因的疾病。
分类
根据病因不明的时间长短,可分为急性发热待查(<1个月) 和慢性发热待查(≥1个月)。
发热待查的病因
1 2
感染性疾病
如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等引起的感染。
非感染性疾病
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
3
诊断性治疗失败
部分患者经过针对常见病原体的经验性治疗后 仍无法确诊。
发热待查的诊断标准
病史
详细描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可累及全身各系统,包括皮肤、关节、肾脏、心脏、肺 等。在SLE的病例中,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往往 反复出现,难以控制。此外,患者还可能表现出皮疹、 关节疼痛、肾脏损害等症状。SLE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 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证据。治疗 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以及针 对具体症状的对症治疗。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初 步诊断,给予经验性抗 感染治疗,观察治疗效 果以明确诊断。
02
发热待查的鉴别诊断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诊断标准
面部蝶形红斑、盘状红斑等皮肤表现,口腔溃疡、关节炎、浆膜炎等关节和 肌肉表现,肾脏病变、血液系统病变、神经系统病变等内脏表现。
鉴别点
与发热待查的鉴别主要依靠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 可能的发热原因,如感染、肿瘤等。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发热待查概述 • 发热待查的鉴别诊断 • 发热待查的治疗方法 • 发热待查的预防与护理 • 发热待查的病例分享 • 总结与展望
01
发热待查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发热待查是指患者发热超过2周,体温≥38.5℃,但在临床上 无法确诊病因的疾病。
分类
根据病因不明的时间长短,可分为急性发热待查(<1个月) 和慢性发热待查(≥1个月)。
发热待查的病因
1 2
感染性疾病
如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等引起的感染。
非感染性疾病
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
3
诊断性治疗失败
部分患者经过针对常见病原体的经验性治疗后 仍无法确诊。
发热待查的诊断标准
病史
详细描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可累及全身各系统,包括皮肤、关节、肾脏、心脏、肺 等。在SLE的病例中,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往往 反复出现,难以控制。此外,患者还可能表现出皮疹、 关节疼痛、肾脏损害等症状。SLE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 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证据。治疗 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以及针 对具体症状的对症治疗。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初 步诊断,给予经验性抗 感染治疗,观察治疗效 果以明确诊断。
02
发热待查的鉴别诊断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诊断标准
面部蝶形红斑、盘状红斑等皮肤表现,口腔溃疡、关节炎、浆膜炎等关节和 肌肉表现,肾脏病变、血液系统病变、神经系统病变等内脏表现。
鉴别点
与发热待查的鉴别主要依靠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 可能的发热原因,如感染、肿瘤等。
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PPT课件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7
• 根据症状与体征的特点做出相应的诊断,阴性症状也 需记录,可起到鉴别诊断的作用。
• 获取所有外院相关检查结果 根据病史询问的病程进展, 观察辅助检查结果动态变化。
• 了解相关病史 患者的既往史与个人史非常重要,特 别是一些流行病学史对于感染性疾病意义重大,往往是诊 断的关键。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2
诊断与鉴别诊断思路
• ①鉴别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②感染性疾病的定 位,常见感染部位包括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肠道感染、 胆道感染等,多具有对应的局部症状,尤其不要遗漏感染 性心内膜炎、结核病、局灶感染等;③非感染性疾病分为 肿瘤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及其他类疾病,多为全身累及, 少局部定位表现,需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推 论。根据可能的诊断,进入第二阶段特异性检查。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8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9
续表3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0
全面的体格检查
• 体温监测应保证每天至少4次, 考虑中枢性系统发热时,可同时测量 多部位体温。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1
• 需每日观察评估一次患者的一般情况,检 查皮肤、甲床、淋巴结、五官、心、肺、肝、 胆囊、脾、外阴及肛门、脊柱与四肢及神经系 统等。对新出现的尤其是一过性的症状和体征, 一定要引起重视。
• 不推荐PET-CT/PET-MRI作为所有发热待查的常规筛 查手段。
精选2021最新课件
37
精选2021最新课件
38
续表11
精选2021最新课件
39Βιβλιοθήκη 4、发热待查的治疗原则• (1)体温控制
•
体温≤39 ℃的发热 对于体温≤39℃的发热,建议维持水、
发热待查ppt课件

遵医嘱治疗
观察病情
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注意药物剂量和使 用方法。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伴随症状等,如有异 常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
不宜过度使用退热药物
退热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宜过度使用 ,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
不宜盲目使用抗生素
发热不一定是细菌感染所致,盲目使用抗生 素可能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不宜忽视伴随症状
发热待查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发热的常见原因 • 发热的诊断流程 • 发热的治疗方法 • 发热的预防与护理 • 案例分析
引言
01
目的和背景
目的
通过本次PPT,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发热待查的相关知识,提高对发热待查的 认识和诊断能力。
背景
发热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而发热待查则是临床医生面临的常见难题。由于 发热原因复杂多样,诊断困难,因此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 床经验。
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发热,X线 检查有助于了解肺部病变情况。
CT检查
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病变部位 和范围,对于诊断肺部、腹部等脏器 疾病有重要价值。
MRI检查
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发热,MRI 检查有助于了解脑部病变情况。
其他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核素扫描等,针对特定病因 进行检测。
特殊检查
内窥镜检查
发热时伴随咳嗽、呼吸困难、呕吐等症状时 ,应及时就医检查。
不宜忽视病情变化
如发热持续不退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就医检 查,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案例分析
06
案例一:长期低热不退
详细描述:患者长期出现低热症状,体温持续 在37.5-38℃之间,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伴随其
发热待查ppt课件

疾病
肿瘤性疾病
原因不明
7
发热的病因虽极为复杂 但如能详细询问病史 进行详尽的体格检查以及 必要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绝大多数的发热病因可以查明
8
详细采集病史的重要性
热型
热程与 热度
伴随症 状
是否发热
病史线 索
9
药物或毒物接触史 蜱接触史 动物接触史 肌痛
头痛 神志异常
心血管异常 干咳
眼痛或视力异常 消耗
HIV抗体阳性病人:体温大于38.3℃超过4周,其中住 院病人热程超过3天仍不能明确病因者。
颗粒细胞缺乏者:外周血有核细胞计数小于500×106 /L,体温大于38.3℃超过3天且培养阴性2天以上。
老年患者:除病者为老年人外,其他标准同经典FUO。 住院病人:因非感染性疾病入院的病人发热大于3天病
布氏杆菌病、亚急性心内膜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一过性动脉炎、化脓性颈静脉炎
10
体格检查常是诊断的关键
应全面而细致-甲床、各淋巴结区、 外阴、肛门 等均不要遗漏
要重视新出现的尤其是一过性的症状 和体征
11
面部疼痛 鼻窦炎
牙龈脓肿
淋巴结肿大 淋巴瘤 TB CMV
静脉插管 败血症
恶液质 TB、CA
HIV 系统性血管炎
18
发热待查常见病因分析
19
一、感染性疾病
结核病
许多地方,结核病已在感染性长期发热的病 因中上升至首位。
其中肺外结核远较肺内结核为多,病变可波 及肝、脾、骨、肾、脑膜、腹膜、心包等。
发热可能是最初唯一的临床表现 正确评价结核菌素试验
20
一、感染性疾病
伤寒和副伤寒:
国内伤寒和副伤寒仍是发热待查的重要原因。 不典型者多见,相对缓脉与典型玫瑰疹少见 肥达反应的诊断价值
发热待查的鉴别诊断PPT课件

感
变态反应及结缔组织病 多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结节性
染
脂膜炎、成人Still病等
性
实体肿瘤
肾癌、肾上腺癌、肝癌、肺癌等
发
理化损伤
热射病、大的手术、创伤及烧伤等
热
中枢性发热
脑出血、脑干伤、植物神经功能紊 乱等
其他
甲亢、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痛风
一、感染性疾病
感染仍是FUO最常见、最重要的原因 常见的疾病有:
但伤寒早期血沉一般不加快,有助于和败血症鉴别
•骨髓穿刺
•对于感染性疾病价值大(涂片发现疟原虫、真菌孢子;培养阳 性率高于血培养) •碱性磷酸酶积分有助于鉴别感染与血液性肿瘤 •应多部位、多次复查
血培养标本采集要求
① 应尽可能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于畏寒、寒 战期多次采血;
②采血量应在8 ml以上,兼顾厌氧菌及 L-型细 菌;
4、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多肌痛
可以表现为低热,偶而亦可高热,这类 病人在发热的同时,也会有关节炎、关节畸形 或肌痛的症状。
二、结缔组织病
5、系统性血管炎
如大动脉炎初期常有发热,与此同时,病 人伴有因相关的血管炎症而引起的血流障碍的 症状和体征。例如,大动脉炎患者的病变部位 的动脉搏动减弱和呈现血管性杂音;
张热
歇热 状热 留热 鞍热
湿热、败血症、脓毒血症、肝脓肿、严重 肺结核等 疾、肾盂肾炎、布鲁菌病等 鲁菌病 叶性肺炎、斑疹伤寒、伤寒高热期 革热
临床诊断步骤
(2)仔细追问病史
包括: 伴随症状
用药史 外科手术史 输血史 动物接触史 职业史 业余爱好史 旅游史
翁心华,张婴元主编.传染病学.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应选用特异性强、疗效确切及安全性大的药物 ,剂量充足并完成整个疗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腔体温至少3次>38.3°C(或至少3次体温在1 天内波动>1.2°C),既往无免疫缺陷相关疾病 史、无免疫抑制药物应用史,经过至少1周在 门诊或住院的系统全面的检查仍不能确诊。
最新 PPT
• 全面系统的检查应包括:血常规、尿 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肝功能、肾功能、 电解质、血培养(3次不同部位不同时间抽 取)、胸片和腹部B超(肝、胆、脾、胰、 肾)。
最新 PPT
• (2)记录热程 热程长短对发热待查的病因分类诊断具 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一般来说,热程短(数周),有乏力、 寒战等毒性症状者,在抗菌药物应用、病灶切除、脓肿引 流后发热即终止,全身情况也随之改善,有利于感染性疾 病的诊断。如热程中等(数月),呈渐进性消耗、衰竭者, 以肿瘤多见。热程长(数年),无毒性症状,发作与缓解 交替出现,有利于结缔组织病的诊断。
现;最后,慎重鉴别少见疾病的少见临床表
现。
最新 PPT
2、第一阶段初筛
• 完善病史的采集需包括完整的热程记 录、热型分析、伴随症状、外院检查结果 及详细的病史。
最新 PPT
病史采集
• (1)判断是否为持续发热 患者必须同时 满足发热待查定义中热程和体温变化的要求, 发热应该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与疾病进程密 切相关。有些患者虽病程长,但发热仅为一 次,不能以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来考虑。
最新 PPT
诊断与鉴别诊断思路
• ①鉴别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②感染性疾病的定 位,常见感染部位包括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肠道感染、 胆道感染等,多具有对应的局部症状,尤其不要遗漏感染 性心内膜炎、结核病、局灶感染等;③非感染性疾病分为 肿瘤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及其他类疾病,多为全身累及, 少局部定位表现,需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推 论。根据可能的诊断,进入第二阶段特异性检查。
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
最新 PPT
2017发热待查诊治共识 • 统一将“fever of unknow”命名为“发热待查”。 • 将发热待查分为经典型发热待查、住院患者的发
热待查、粒细胞缺乏患者的发热待查和HIV感染者的 发热待查4类。
最新 PPT
最新 PPT
一、经典型发热病因归类
• 1、感染性 • 细菌性、真菌性、寄生虫性、其它 • 2、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 • 自身免疫性、自身炎症性 • 3、肿瘤性 • 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实体恶性肿瘤、良性肿瘤 • 4、其它 • 包括药物热、肉芽肿性疾病、栓塞性静脉炎、溶血发作、
最新 PPT
• (3)判断热型 随着临床上解热镇痛药、糖 皮质激素及抗菌药物的普遍应用,典型的热型 例如: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等已 很少见,但仍需仔细询问发热规律。一一些特 殊热型有一定的诊断提示意义。
最新 PPT
• (4)按系统顺序询问伴随症状 ①常见全身症状:畏寒、寒战、出汗、 消瘦、皮疹、皮肤颜色改变;②呼吸系统:咳嗽、咳痰、咯血、气急、 胸闷、胸痛;③消化系统:纳差、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呕血、口腔 及肛门溃疡、咽痛、腹胀、腹痛、腹泻、便秘、黑便;④循环系统:心 悸、早搏、水肿;⑤泌尿生殖系统: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尿量、 排尿困难、腰背酸痛、月经、生殖器溃疡、生殖器水肿;⑥内分泌系统: 多饮、多食、多尿、生长发育、毛发生长、男性乳头发育;⑦血液系统: 瘀点、瘀斑、淋巴结肿大;⑧运动系统:肌肉酸痛、骨痛、肌无力、关 节疼痛、关节僵硬;⑨神经系统:头痛、头晕、癫痫、意识丧失。
最新 PPT
最新 PPT
特殊临床表现可提供的诊断线索
• (1)伴皮疹 :感染性疾病,如 EB病毒感染、伤寒、 感染性心内膜炎等;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如SLE、皮 肌炎、成人still病等;肿瘤,如淋巴瘤等;其他, 如药物热等。
• (2)伴淋巴结脾肿大 临床上将脾脏肿大分为轻、中、高 度肿大。肋缘下刚触及至肋下3cm以内属轻度肿大,3 cm至脐水平位置为中度肿大,超过脐水平则为高度肿大 或称巨脾。引起脾大的机制有感染性、充血性、免疫反应、 血液系统疾病、局部占位5类。
最新 PPT
•
体温不超过38.3°C为低热待查。低热
待查与发热待查病因不同,部分年轻女性
低热待查患者,病程可长达数年,一般情
况良好,多次检查未发现阳性结果,可能
为植物神经功能。
最新 PPT
•
在做病因寻找时,先考虑常见疾病的常
见临床表现;其次,考虑常见疾病的少见临
床表现;再次,考虑少见疾病的常见临床表
最新 PPT
最新 PPT
• 建议第一阶段筛查项目需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粪便 常规+隐血、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外周血涂片、甲状 腺功能、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血糖、血培养三套(需 氧瓶+厌氧瓶)、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降钙素原、弥散 性血管内凝血全套、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铁蛋白、 免疫固定电泳、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群分类、自身抗 体谱、肿瘤标志物、HIV、梅毒RPR和TPPA、标准心电图、 腹部B超、全身浅表淋巴结超声、胸部CT平扫。
最新 PPT
续表3
最新 PPT
全面的体格检查
• 体温监测应保证每天至少4次, 考虑中枢性系统发热时,可同时测量 多部位体温。
最新 PPT
• 需每日观察评估一次患者的一般情况,检 查皮肤、甲床、淋巴结、五官、心、肺、肝、 胆囊、脾、外阴及肛门、脊柱与四肢及神经系 统等。对新出现的尤其是一过性的症状和体征, 一定要引起重视。
最新 PPT
• 根据症状与体征的特点做出相应的诊断,阴性症状也 需记录,可起到鉴别诊断的作用。
• 获取所有外院相关检查结果 根据病史询问的病程进展, 观察辅助检查结果动态变化。
• 了解相关病史 患者的既往史与个人史非常重要,特 别是一些流行病学史对于感染性疾病意义重大,往往是诊 断的关键。
最新 PPT
隐匿PT
续表2-1
最新 PPT
续表2-2
最新 PPT
• 1、判断是否属于经典型发热待查 • 2、第一阶段初筛 • 3、第二阶段特异性检查 • 4、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及诊断性治疗)
最新 PPT
1、判断是否属于经典型发热待查
• 经典型发热待查:发热持续三周以上,口
最新 PPT
• 全面系统的检查应包括:血常规、尿 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肝功能、肾功能、 电解质、血培养(3次不同部位不同时间抽 取)、胸片和腹部B超(肝、胆、脾、胰、 肾)。
最新 PPT
• (2)记录热程 热程长短对发热待查的病因分类诊断具 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一般来说,热程短(数周),有乏力、 寒战等毒性症状者,在抗菌药物应用、病灶切除、脓肿引 流后发热即终止,全身情况也随之改善,有利于感染性疾 病的诊断。如热程中等(数月),呈渐进性消耗、衰竭者, 以肿瘤多见。热程长(数年),无毒性症状,发作与缓解 交替出现,有利于结缔组织病的诊断。
现;最后,慎重鉴别少见疾病的少见临床表
现。
最新 PPT
2、第一阶段初筛
• 完善病史的采集需包括完整的热程记 录、热型分析、伴随症状、外院检查结果 及详细的病史。
最新 PPT
病史采集
• (1)判断是否为持续发热 患者必须同时 满足发热待查定义中热程和体温变化的要求, 发热应该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与疾病进程密 切相关。有些患者虽病程长,但发热仅为一 次,不能以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来考虑。
最新 PPT
诊断与鉴别诊断思路
• ①鉴别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②感染性疾病的定 位,常见感染部位包括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肠道感染、 胆道感染等,多具有对应的局部症状,尤其不要遗漏感染 性心内膜炎、结核病、局灶感染等;③非感染性疾病分为 肿瘤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及其他类疾病,多为全身累及, 少局部定位表现,需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推 论。根据可能的诊断,进入第二阶段特异性检查。
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
最新 PPT
2017发热待查诊治共识 • 统一将“fever of unknow”命名为“发热待查”。 • 将发热待查分为经典型发热待查、住院患者的发
热待查、粒细胞缺乏患者的发热待查和HIV感染者的 发热待查4类。
最新 PPT
最新 PPT
一、经典型发热病因归类
• 1、感染性 • 细菌性、真菌性、寄生虫性、其它 • 2、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 • 自身免疫性、自身炎症性 • 3、肿瘤性 • 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实体恶性肿瘤、良性肿瘤 • 4、其它 • 包括药物热、肉芽肿性疾病、栓塞性静脉炎、溶血发作、
最新 PPT
• (3)判断热型 随着临床上解热镇痛药、糖 皮质激素及抗菌药物的普遍应用,典型的热型 例如: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等已 很少见,但仍需仔细询问发热规律。一一些特 殊热型有一定的诊断提示意义。
最新 PPT
• (4)按系统顺序询问伴随症状 ①常见全身症状:畏寒、寒战、出汗、 消瘦、皮疹、皮肤颜色改变;②呼吸系统:咳嗽、咳痰、咯血、气急、 胸闷、胸痛;③消化系统:纳差、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呕血、口腔 及肛门溃疡、咽痛、腹胀、腹痛、腹泻、便秘、黑便;④循环系统:心 悸、早搏、水肿;⑤泌尿生殖系统: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尿量、 排尿困难、腰背酸痛、月经、生殖器溃疡、生殖器水肿;⑥内分泌系统: 多饮、多食、多尿、生长发育、毛发生长、男性乳头发育;⑦血液系统: 瘀点、瘀斑、淋巴结肿大;⑧运动系统:肌肉酸痛、骨痛、肌无力、关 节疼痛、关节僵硬;⑨神经系统:头痛、头晕、癫痫、意识丧失。
最新 PPT
最新 PPT
特殊临床表现可提供的诊断线索
• (1)伴皮疹 :感染性疾病,如 EB病毒感染、伤寒、 感染性心内膜炎等;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如SLE、皮 肌炎、成人still病等;肿瘤,如淋巴瘤等;其他, 如药物热等。
• (2)伴淋巴结脾肿大 临床上将脾脏肿大分为轻、中、高 度肿大。肋缘下刚触及至肋下3cm以内属轻度肿大,3 cm至脐水平位置为中度肿大,超过脐水平则为高度肿大 或称巨脾。引起脾大的机制有感染性、充血性、免疫反应、 血液系统疾病、局部占位5类。
最新 PPT
•
体温不超过38.3°C为低热待查。低热
待查与发热待查病因不同,部分年轻女性
低热待查患者,病程可长达数年,一般情
况良好,多次检查未发现阳性结果,可能
为植物神经功能。
最新 PPT
•
在做病因寻找时,先考虑常见疾病的常
见临床表现;其次,考虑常见疾病的少见临
床表现;再次,考虑少见疾病的常见临床表
最新 PPT
最新 PPT
• 建议第一阶段筛查项目需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粪便 常规+隐血、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外周血涂片、甲状 腺功能、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血糖、血培养三套(需 氧瓶+厌氧瓶)、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降钙素原、弥散 性血管内凝血全套、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铁蛋白、 免疫固定电泳、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群分类、自身抗 体谱、肿瘤标志物、HIV、梅毒RPR和TPPA、标准心电图、 腹部B超、全身浅表淋巴结超声、胸部CT平扫。
最新 PPT
续表3
最新 PPT
全面的体格检查
• 体温监测应保证每天至少4次, 考虑中枢性系统发热时,可同时测量 多部位体温。
最新 PPT
• 需每日观察评估一次患者的一般情况,检 查皮肤、甲床、淋巴结、五官、心、肺、肝、 胆囊、脾、外阴及肛门、脊柱与四肢及神经系 统等。对新出现的尤其是一过性的症状和体征, 一定要引起重视。
最新 PPT
• 根据症状与体征的特点做出相应的诊断,阴性症状也 需记录,可起到鉴别诊断的作用。
• 获取所有外院相关检查结果 根据病史询问的病程进展, 观察辅助检查结果动态变化。
• 了解相关病史 患者的既往史与个人史非常重要,特 别是一些流行病学史对于感染性疾病意义重大,往往是诊 断的关键。
最新 PPT
隐匿PT
续表2-1
最新 PPT
续表2-2
最新 PPT
• 1、判断是否属于经典型发热待查 • 2、第一阶段初筛 • 3、第二阶段特异性检查 • 4、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及诊断性治疗)
最新 PPT
1、判断是否属于经典型发热待查
• 经典型发热待查:发热持续三周以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