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系统安全

合集下载

会计信息系统安全

会计信息系统安全

会计信息系统安全在当前数字化时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成为了企业管理层和会计从业人员关注的焦点。

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的保障,不仅关系到企业的财务稳定和经营正常运行,也涉及企业的商业机密和客户隐私的安全。

本文将讨论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保障措施。

一、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性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性在于保障财务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首先,完整性是指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防止数据被篡改或意外修改。

其次,保密性是指对财务数据进行合理控制和权限管理,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敏感信息。

最后,可用性是指确保财务系统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及时提供所需的财务信息,以支持企业的决策和管理。

这些因素都对企业的财务健康和运营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保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的措施1. 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保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包括身份验证、权限管理和审核追踪。

首先,通过强制身份验证,确保只有经过认证的用户可以访问系统。

其次,根据用户的角色和职责,进行权限的细分和分配,确保用户只能访问其职责范围内的数据和功能。

最后,建立审计日志记录和追踪系统,对用户的操作进行监控和跟踪,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2. 数据备份和恢复数据备份和恢复是防止数据丢失和灾难恢复的重要手段。

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包括主数据库和系统配置文件等,将备份存储在安全的地方,以防止因硬件故障、自然灾害或恶意攻击等原因导致的数据丢失。

此外,建立定期的数据恢复测试计划,以确保备份数据的可用性和完整性。

3. 网络安全会计信息系统通常基于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存储,因此网络安全是确保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方面。

应采取防火墙、加密协议、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措施,保护网络通信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同时,及时更新和修补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漏洞,以减少被黑客攻击的风险。

4. 员工培训和意识提高员工是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的一环,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政策的遵守程度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安全性。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护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护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护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与此同时,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三个方面阐述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护。

一、物理安全会计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是指对计算机硬件、网络设备以及存储介质等物理资产的保护。

健全的物理安全措施可以有效防范设备被盗或损坏的风险,确保会计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理安全措施:1. 机房安全:建立严格的出入控制制度,对机房进行保护,确保安全门禁系统的运行。

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机房。

2. 设备锁定:采用物理锁和安全设备,将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固定在安全的位置,防止被盗窃或非法拆卸。

3. 视频监控:安装监控摄像头,全天候对机房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4. 火灾防护:安装自动灭火装置和烟雾探测器,以防止火灾对设备的损坏。

二、网络安全会计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是指对网络通信过程中的数据传输和信息流转进行安全保护的措施。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在于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窃取或遭到黑客攻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网络安全措施:1. 防火墙:建立网络边界,使用防火墙检查和过滤进出网络的流量,保护会计信息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2. 加密技术:对网络通信过程中的敏感信息进行加密,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3. 安全认证:使用强大的密码策略、双因素身份验证等方式,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和使用会计信息系统。

4. 更新和维护:及时修补和更新系统补丁和安全补丁,防范已知的漏洞和安全隐患。

三、数据安全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是指对会计数据的保护,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在于防止数据丢失、泄露或被篡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安全措施:1. 数据备份:定期对会计数据进行备份,并存储在安全的地方。

备份数据可以在数据丢失或系统崩溃时进行恢复。

2. 访问权限控制:建立精细的权限管理系统,根据员工的职责和需要授予不同层次的访问权限,确保敏感数据只被授权人员访问。

会计信息安全制度(3篇)

会计信息安全制度(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会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保障会计信息的安全、完整和保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安全技术基本要求》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会计信息处理、传输、存储和使用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会计信息安全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安全可靠,高效便捷;3. 责任明确,分工协作;4. 法律法规,严格规范。

第四条本单位应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明确会计信息安全责任,加强会计信息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会计信息安全意识。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成立会计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会计信息安全工作。

第六条会计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1. 制定会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2. 组织实施会计信息安全检查;3. 研究解决会计信息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4. 定期向单位领导报告会计信息安全工作情况。

第七条会计信息安全管理员负责具体实施会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1. 负责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配置和管理;2. 监督和检查会计信息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3. 处理会计信息安全事件;4. 定期向会计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工作情况。

第三章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第八条会计信息系统应采用符合国家信息安全标准的硬件和软件产品。

第九条会计信息系统应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访问控制: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访问权限管理,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2. 身份认证: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确保用户身份的真实性;3. 数据加密:对传输和存储的会计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数据泄露;4. 日志记录:记录系统操作日志,便于追踪和审计;5. 安全审计:定期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安全审计,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

第十条会计信息系统应定期进行安全评估,评估结果应作为改进措施的重要依据。

第十一条会计信息系统发生安全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护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护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护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信息系统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中。

然而,与此同时,会计信息系统也面临着来自黑客、病毒、网络攻击等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本文将探讨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以及可采取的保护措施,并提供相应的步骤和建议。

一、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风险1.黑客入侵:黑客通过入侵企业的计算机网络,窃取、篡改或破坏会计信息。

2.病毒攻击:恶意软件感染会计信息系统,造成数据丢失、系统崩溃等问题。

3.内部人员滥用权限:内部人员滥用其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访问权限,进行数据篡改、盗窃等活动。

4.网络攻击:企业会计信息系统通过互联网与外部系统进行通信,可能存在被网络攻击的风险。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保护措施1.加强系统访问控制:a.建立合理的访问权限和角色分配机制,限制用户只能访问其所需的信息。

b.设置强密码策略,要求用户定期更换密码,并禁止共享密码。

c.使用双重身份验证方法,提高系统登录的安全性。

2.加密保护数据:a.通过数据加密技术,保护数据的传输和存储安全。

b.合理选择合适的加密算法,并定期更新加密技术以应对新的安全威胁。

3.建立完善的审计跟踪机制:a.记录和审计系统的操作日志,及时发现和响应异常行为。

b.建立异常检测和报警机制,及时发现并阻止潜在的攻击行为。

4.定期备份和灾备策略:a.定期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备份,并在可靠的离线设备上存储备份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

b.建立完备的灾备策略,包括备用数据中心、冗余设备等,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5.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a.组织定期的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b.教育员工远离社交工程陷阱,并警惕钓鱼邮件、网络诈骗等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

三、保护会计信息系统的步骤和建议1.评估风险和弱点:a.对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和弱点进行评估,了解安全威胁和潜在漏洞。

b.通过安全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发现并修复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与风险管理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与风险管理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与风险管理概述会计信息系统是组织内部重要的信息系统之一,它的安全与风险管理对于保护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以及如何进行风险管理。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着多种安全威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安全威胁:未经授权的访问、数据泄露、数据篡改、数据丢失等问题可能导致信息不准确、财务损失等后果。

2. 网络安全威胁:恶意软件、网络攻击、网络钓鱼等可能导致系统瘫痪、数据丢失等问题。

3. 内部操作风险:员工利用权限滥用、盗取财务信息等行为可能对会计信息系统造成重大威胁。

4. 物理安全威胁:设备丢失、设备损坏、自然灾害等因素可能导致会计信息系统数据的不可用。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措施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保障措施:1. 访问控制:采用访问控制策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可以访问系统,并通过身份验证机制验证用户身份。

2. 数据加密:对存储和传输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非法获取。

3. 强化网络安全:建立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范系统,及时发现和应对网络攻击。

4. 定期备份:制定备份策略,定期备份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或设备损坏时无法恢复。

5. 员工培训: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信息系统安全的认知,减少内部操作风险。

三、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管理方法:1. 风险评估:对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评估,识别并评估可能导致信息系统风险的各种威胁。

2. 制定安全策略: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和控制措施,明确责任、权限和监控措施。

3. 定期检查与监控:建立系统监控机制,定期检查和审计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措施和运行情况。

4. 应急响应与演练: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响应风险事件,进行应急处理,并定期进行演练以提高应对风险事件的能力。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与风险管理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与风险管理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与风险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在现代企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帮助企业组织进行财务数据的记录和处理,同时也承担着保护这些数据的责任。

然而,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信息系统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风险。

本文将探讨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并提供一些管理这些风险的建议。

第一,数据安全是会计信息系统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为了保护敏感的财务数据,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首先,企业应该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和修改系统中的数据。

其次,加密技术也是一种可行的手段,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可以有效防止未经授权的权限人员窃取数据。

此外,企业还应定期备份数据,并建立紧急恢复计划,以防止数据丢失或系统崩溃。

第二,网络安全也是会计信息系统不可忽视的方面之一。

由于大部分会计信息系统都依赖于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交流,因此网络攻击是一个常见的威胁。

为了保护系统免受网络攻击,企业应该建立强大的防火墙来监控网络流量,并使用入侵检测系统来及时发现并阻止潜在的入侵行为。

此外,企业还可以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及时修补系统中存在的漏洞,以防止黑客利用这些漏洞入侵系统。

除了数据和网络安全外,员工安全意识培养也是保护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一环。

虽然现代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安全风险,但人为因素仍是造成数据泄露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培养他们对数据保密的重要性的认识,并且要求员工遵守相关的安全政策和程序。

此外,企业还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培训,使他们能够及时发现和报告潜在的安全威胁。

最后,企业还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安全审核机构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定期的安全审核。

这样可以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此外,企业还可以与其他同行企业进行信息共享,以了解最新的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从而保持自身系统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和风险管理是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研究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研究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研究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企业的财务管理越来越依赖于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不仅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还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环境的日益复杂,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如何保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成为了企业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的重要性会计信息系统中存储着企业大量的财务数据和机密信息,如资金流动、成本核算、利润分析等。

这些数据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战略规划以及与外部合作伙伴的交流至关重要。

如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数据被非法窃取、篡改或泄露,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

例如,竞争对手可能获取企业的核心财务数据,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黑客攻击可能导致企业资金被盗用,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可靠性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关键因素。

如果系统经常出现故障、错误或数据丢失,将严重影响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导致财务报表的延误和错误,进而影响企业的决策制定和合规性。

此外,不可靠的会计信息系统还可能引发内部员工对数据的不信任,降低工作效率和管理效果。

二、影响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性的因素1、网络攻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攻击成为了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

黑客、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可能通过网络入侵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窃取敏感数据或破坏系统功能。

例如,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可以使系统瘫痪,从而无法正常处理业务。

2、内部人员风险内部员工的不当行为也是影响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员工可能因疏忽大意泄露登录密码,或者故意窃取、篡改财务数据以谋取私利。

此外,内部人员对系统操作不熟悉或违规操作,也可能导致系统出现安全漏洞。

3、系统漏洞会计信息系统自身可能存在软件漏洞或硬件故障。

如果这些漏洞未及时被发现和修复,就会被攻击者利用。

同时,系统更新不及时、缺乏有效的安全防护机制也会增加系统的安全风险。

会计信息系统安全

会计信息系统安全

会计信息系统安全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则关系到公司的财务和商业机密的保护。

在当今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时代,保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已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随着企业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着各种安全威胁。

其中包括:计算机病毒和恶意软件的攻击、网络入侵与黑客攻击、身份盗窃和数据泄露、内部员工的不当行为等。

这些安全威胁对企业的财务安全和声誉造成了巨大威胁,因此保护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

二、保护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的措施为保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强大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反病毒软件等,及时发现和阻止网络攻击。

同时,及时升级软件补丁和及时备份数据,以应对可能的系统故障和数据丢失。

2.设立严格的权限控制和访问控制:通过设定不同层级的用户权限,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和操作会计信息系统。

同时,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3.加密和保护数据传输:对重要的财务数据进行加密传输,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泄露和被篡改。

同时,加强对数据库的管理和审计,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操作。

4.建立完善的安全审计机制:定期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安全审计,检查系统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或漏洞,并及时修复和加强控制措施。

5.外包安全服务:对于一些小型企业而言,外包安全服务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委托专业的安全团队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安全管理和维护,帮助企业降低安全风险。

三、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挑战在保护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的过程中,企业可能面临以下挑战:1.技术更新和维护的成本:为了保持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企业需要及时进行技术更新和维护,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2.内部员工的威胁:内部员工可能通过滥用权限、盗窃账户信息等方式危害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内部安全管理,设立监控机制,并对员工进行信息安全培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 1)法律管理是根据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对信息系统主体及其与外界关联行为的规范和约 束。 2)制度管理是信息系统内部依据系统必要的国家、团体的安全需求制定的一系列内部规章 制度。 3)培训管理是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的前提。
信息安全的保护机制- 5重屏障
1、物理屏障:场地设备安全,含警卫、监控等 2、技术屏障: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 3、管理屏障:人事、操作、设备等 4、法律屏障:民法、刑法等 5、心理屏障:全民国防意识
▪ 为降低进而消除对系统的安全攻击,对安全有一个统一的评价,各国引用或制定了一系列安 全标准。
▪ TCSEC标准 ▪ CC标准
安全标准简介(续) 信息安全标准的发展历史
可信计算机系统评测标准
▪ 1985年美国国防部(DoD)正式颁布《 DoD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标准》(简称TCSEC或 DoD85) ➢ TCSEC又称桔皮书 ➢ TCSEC标准的目的 提供一种标准,使用户可以对其计算机系统内敏感信息安全操作的可信程度做评 估。 给计算机行业的制造商提供一种可循的指导规则,使其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敏感 应用的安全需求。
▪ 国内
➢ 2000年3月6日,中国某家知名的全国性网上连锁商城开业3天惨遭黑客暗算,网站 全线瘫痪,页面被修改,数据库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攻击,交易数据破坏严重。 (黑客攻击)
▪ 国内
➢ 2004年6月至2005年8月期间,上海乐购超市真北店资讯组组长方元设计非法软件程 序,伙同收银员,每天将超市销售记录的20%自动删除,上述赃款由收银员上交后 ,再按比例分成,涉案人员各得赃款数千元至数十万元不等。这伙成员达43人的超 市内部高智商犯罪团伙,通过分工合作,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侵占了超市营业款 397万余元。(人为操作)
▪ 以上安全事件都应如何防范?
讨论
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的风险
▪ 不适当的系统开发; ▪ 会计流程变化引起的错误; ▪ 会计人员分工不合理导致的数据无人负责或多人修改; ▪ 会计档案存储方式的改变,使会计数据易丢失和被人篡改; ▪ 未经授权的应用软件调用和修改; ▪ 应用系统缺乏对不合理业务的识别能力; ▪ 自然灾害、火灾、偷盗、停电、软硬件故障、病毒、黑客攻击。
会计信息系统安全
▪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 ▪ 信息系统安全体系 ▪ 信息系统安全标准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
会计信息系统安全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
▪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威胁+脆弱性 ➢ 威胁:是指对信息系统功能造成某种损坏的潜在可能。如:自然灾害、停电、火灾、偷 盗、硬件损害、人为操作等。 ➢ 脆弱性:是指信息系统自身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如:硬件的脆弱性、操作系统的脆弱性、 数据库的脆弱性、网络的脆弱性、应用软件的脆弱性等。
机构的设置分为三个层次: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 岗位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机关根据系统安全需要设定的负责某一个或某几个安全事务的职 位 人事机构是根据管理机构设定的岗位,对岗位上在职、待职和离职的雇员进行素质教育、 业绩考核和安全监管的机构。
管理体系
管理是信息系统安全的灵魂。信息系统安全的管理体系由法律管理、制度管理和培训管理 三个部分组成。
可信计算机系统评测标准(续)
▪ R4 文档(Documentation) R4.1 安全特性用户指南(Security Features User's Guide) R4.2 可信设施手册(Trusted Facility Manual) R4.3 测试文档(Test Documentation) R4.4 设计文档(Design Documentation)
CC(续)
CC(续)
▪ CC评估保证级划分
评估保证 级
EAL1 EAL2 EAL3 EAL4
EAL5
定义
TCSEC安全级别(近似相当)
表示该级不提供对该指标的支持; 表示该级新增的对该指标的支持; 表示该级对该指标的支持与相邻低一级的 等级一样; 表示该级对该指标的支持较下一级有所增 加或改动。
CC
▪ CC ➢ 提出国际公认的表述信息技术安全性的结构 ➢ 把信息产品的安全要求分为: ➢ 安全功能要求 ➢ 安全保证要求
▪ CC文本组成 ➢ 简介和一般模型 ➢ 安全功能要求 ➢ 安全保证要求
安全标准简介(续)
▪ TCSEC/TDI标准的基本内容 ➢ TCSEC/TDI,从四个方面来描述安全性级别划分的指标 ➢ 安全策略- R1 ➢ 责任- R2 ➢ 保证- R3 ➢ 文档- R4
可信计算机系统评测标准(续)
▪ R1 安全策略(Security Policy) R1.1 自主存取控制 (Discretionary Access Control,简记为DAC) R1.2 客体重用(Object Reuse) R1.3 标记(Labels) R1.4 强制存取控制(Mandatory Access Control,简记为MAC)
信息资源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统计
安全技术名称 反病毒软件
防火墙 基于服务的访问控制技术
入侵检测系统 数据传输加密 帐户与登录口令控制 入侵防御系统 文件加密技术 卡片认证与一次性密码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系统 生物特征技术
普及率(%) 99 98 71 68 64 56 45 42 35 30 11
信息系统安全标准
可信计算机系统评测标准(续)
▪ B2级 ➢ 结构化保护 ➢ 建立形式化的安全策略模型并对系统内的所有主体和客体实施DAC和MAC。 ➢ 经过认证的B2级以上的安全系统非常稀少
可信计算机系统评测标准(续)
➢ 典型例子 操作系统 ➢ 只有Trusted Information Systems公司的Trusted XENIX一种产品 标准的网络产品 ➢ 只有Cryptek Secure Communications公司的LLC VSLAN一种产品 数据库 ➢ 没有符合B2标准的产品
技术机制
1)加密 2)数字签名机制 3)访问控制机制 4)数据完整性机制 5)鉴别交换机制 6)通信业务填充机制 7)路由选择控制机制 8)公证机制
技术管理 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技术机制,以实现信息安全目标。
组织机构体系
组织机构体系是信息系统安全的组织保障系统,由机构、岗位和人事三个模块构成一个体 系。
TCSEC/TDI安全级别划分(续)
➢ 四组(division)七个等级 D C(C1,C2) B(B1,B2,B3) A(A1)
➢ 按系统可靠或可信程度逐渐增高 ➢ 各安全级别之间具有一种偏序向下兼容的关系,即较高安全性级别提供的安全保护要
包含较低级别的所有保护要求,同时提供更多或更完善的保护能力。
可信计算机系统评测标准(续)
▪ B3级 ➢ 安全域。 ➢ 该级的TCB必须满足访问监控器的要求,审计跟踪能力更强,并提供系统恢复过程。
可信计算机系统评测标准(续)
▪ A1级 ➢ 验证设计,即提供B3级保护的同时给出系统的形式化设计说明和验证以确信各安全保 护真正实现。
TCSEC/TDI安全级别划分(续)
TCSEC/TDI安全级别划分 ▪ TCSEC/TDI安全级别划分
安全级别 A1 B3 B2 B1 C2 C1 D
定义 验证设计(Verified Design) 安全域(Security Domains) 结构化保护(Structural Protection) 标记安全保护(Labeled Security Protection) 受控的存取保护(Controlled Access Protection) 自主安全保护(Discretionary Security Protection) 最小保护(Minimal Protection)
可信计算机系统的系统均归于D组 ➢ 典型例子:DOS是安全标准为D的操作系统 DOS在安全性方面几乎没有什么专门的机制来保障
可信计算机系统评测标准(续)
▪ C1级 ➢ 非常初级的自主安全保护 ➢ 能够实现对用户和数据的分离,进行自主存取控制(DAC),保护或限制用户权限的 传播。
▪ B2以上的系统 ➢ 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 ➢ 应用多限于一些特殊的部门,如军队等 ➢ 美国正在大力发展安全产品,试图将目前仅限于少数领域应用的B2安全级别下放到商 业应用中来,并逐步成为新的商业标准
可信计算机系统评测标准(续)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可信计算机系统评测标准(续)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关系模型
威胁
利用
脆弱性
抗击 安全措施
增加
增加
降低
风险
暴露 信息资产
满足
引出
增加 拥有
安全需求
价值
国外安全事件
1994年4月到10月期间,任职于俄国圣彼得堡OA土星公司的弗拉基米尔·列·列文从本国操 纵电脑,通过Internet多次侵入美国花旗银行在华尔街的中央电脑系统的现金管理系统,从 花旗银行在阿根廷的两家银行和印度尼西亚的一家银行的几个企业客户的帐户中将40笔款 项转移到其同伙在加里福尼亚和以色列银行所开的帐户中,窃走1000万美元。 (信息窃取)
▪ 国内安全事件
➢ 1997年1月到3月,宁波证券公司深圳业务部的工作人员曾定文多次通过证券交易网 络私自透支本单位资金928万元炒股;而吴敬文则利用两个股东帐号私自透支本单位 资金2033万元炒股。 (人为操作)
▪ 国内
➢ 2000年春天,有人利用普通的技术,从电子商务网站窃取到8万个信用卡号和密码, 标价26万元出售。 (信息窃取)
可信计算机系统评测标准(续)
▪ R2 责任(Accountability) R2.1 标识与鉴别(Identification & Authentication) R2.2 审计(Audit)
▪ R3 保证(Assurance) R3.1 操作保证(Operational Assurance) R3.2 生命周期保证(Life Cycle Assuran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