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对等网络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5章 网络互联技术

向量-距离路由选择算法的基本思想是:路由器周期性地向 其相邻路由器广播自己知道的路由信息,用于通知相邻路由 器自己可以到达的网络以及到达该网络的距离(通常用“跳 数”表示),相邻路由器可以根据收到的路由信息修改和刷 新自己的路由表。
向量-距离路由选择算法的最大优点是算法简单、易于 实现。
第5章 网络互联技术
项目1 双机互连对等网络的组建
【学习目标】
熟练掌握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路由选择算法。 掌握常用的路由选择协议RIP和OSPF。 掌握路由器的配置方法。
5.1 路由器概述
路由器是互联网的主要节点设备。 路由器通过路由决定数据的转发。转发策略称为路由
选择(Routing),这也是路由器名称的由来(Router, 转发者)。
但是,由于路由器的路径变化需要像波浪一样从相邻 路由器传播出去,过程非常缓慢,有可能造成慢收敛 等问题,因此,它不适合应用于路由经常变化的或大 型的互联网网络环境。
另外,向量-距离路由选择算法要求互联网中的每个路 由器都参与路由信息的交换和计算,而且交换的路由 信息需要与自己的路由表的大小几乎一样,因此,需 要交换的信息量较大。
2. RIP协议
RIP协议是向量-距离路由选择算法在局域网上的直接实现。 RIP通过广播UDP报文来交换路由信息,每30秒发送一次路由
信息更新。
RIP用跳数作为尺度来衡量路由距离,跳数是一个数据包到达 目的网络所必须经过的路由器的数目。
如果到达相同目的网络有二个不等速或不同带宽的路由器, 但跳数相同,则RIP认为这两个路由是等距离的。
② 默认路由。
默认路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当路由表 中没有指定到达目的网络的路由信息时,就 可以把数据包转发到默认路由指定的路由器。
第5章无线局域网

802.11网络的基本元素——BSS
基本服务集BSS:Basic Service Set,将无线局域网进行结构化的 划分后,每个单元称为一个BSS
5.1.3 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1. 基本服务集和无线局域网的设备类型
Stations (STA):任何的无线终端设备 AP (Access Point):一种特殊的STA SSID:Service Set ID 服务集识别码
常见有PCI接口、Mini PCI接口、PCMCIA接口、 USB接口。
2.无线路由器的选择
(1)采用的无线网络标准 IEEE 802.11b:家庭用户以及各种小型局域网用户
适用 IEEE 802.11g:兼容IEEE 802.11b IEEE 802.11n等
(2)有效传输距离 对于无线网络设备而言相当重要,影响联网效果。 实际应用应看重信号穿透能力,可采用天线或其它提高发 射功率的方法。
ESS (Extended Service Set):是采用相同的SSID的多个BSS 形成的更大规模的虚拟BSS
2. 对等无线网络
WLAN有两种主要的拓扑结构 对等无线网络:无基础设施拓扑结构 结构化无线网络:有基础设施拓扑结构,基础设施
是指用户已经建立的有线局域网或无线基站。
对等无线局域网又称为临时结构网络或特定结构网络(Ad Hoc Networking),这是因为无线站点之间的连接都是临时 的、随意的、不断变化的,它们在互相能到达的范围内动态 地建立并配置它们之间的通信链路。这种拓扑结构对于小型 无线网络来说,是一种最方便的连接方式,最适用于需要临 时搭建网络的场合,如运动会、展览会、抢险救灾等。
(3)红外线技术 红外线是一种光线,具有普通光的性质,可以以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题库第5章 无线通信网

第5章无线通信网练习【试题1】:在 802.11 定义的各种业务中,优先级最低的是(57)。
(57)A.分布式竞争访问 B.带应答的分布式协调功能C.服务访问节点轮询 D.请求 / 应答式通信【试题2】:设置计算机的无线网卡,使该计算机与实验室的无线访问点LabAP之间的通信能够受密码保护,指定密钥为2350AD9FE0,则下图中应设置(43)。
(43)A.SSID为LabAP,网络验证为开放式,数据加密为WEPB.SSID为2350AD9FE0,网络验证为开放式,数据加密为WEPC.SSID为LabAP,网络验证为WEP,数据加密为开放式D.SSID为2350AD9FE0,网络验证为WEP,数据加密为开放式【试题3】 802.11g工作在全球通用的(62) ISM频段,最高数据速率可达(63)。
(62)A.1GHz B.2.4GHz C.5GHz D.10GHz(63)A.1Mbps B.11Mbps C.54Mbps D.100Mbps【试题4】 802.11标准定义了3种物理层通信技术,这3种技术不包括(27)。
(27)A.直接序列扩频B.跳频扩频C.窄带微波 D.漫反射红外线【试题5】 802.11标准定义的分布式协调功能采用了(28)协议。
(28)A.CSMA/CD B.CSMA/CA C.CDMA/CD D.CDMA/CA【试题6】校园网的部分区域采用了无线网络,请根据无线网络的技术原理回答以下问题:1、校园网在部署无线网络时,采用了符合802.11g标准的无线网络设备,该校园网无线网络部分的最大数据速率为(6)。
(6)A.54Mb/s B.108 Mb/s C.11 Mb/s D.33 Mb/s2、在学校学术报告厅内部署了多个无线AP,为了防止信号覆盖形成的干扰,应调整无线AP的(7)。
(7)A.SSID B.频道 C.工作模式D.发射功率【试题7】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 802.11i提出了新的TKIP协议来解决(66)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组建对等局域网

2.1 安装网卡驱动程序
Windows 2000自带的网卡驱动程序可以 自带的网卡驱动程序可以 自动被识别并完成安装。 自动被识别并完成安装。我们将已经安装好了 的 RTL8029(AS)PCI 网卡驱动程序重新安装一 遍。 (1)右击桌面上【我的电脑】图标,在快捷菜 )右击桌面上【我的电脑】图标, 单中选择【属性】命令,弹出【系统特性】 单中选择【属性】命令,弹出【系统特性】对 话框,选择【硬件】选项卡。 话框,选择【硬件】选项卡。 (2)单击【设备管理器】按钮,弹出【设备管 )单击【设备管理器】按钮,弹出【 理器】窗口, 网卡】 理器】窗口,在【网卡】项下面列出了已经成 功安装好的网卡硬件及其驱动程序,名为 功安装好的网卡硬件及其驱动程序, “Realtek RTL8029(AS)PCI Ethernet Adapter”。 。
2.2 添加协议
图4.25 【网络拨号连接】窗口 图4.26 本地连接属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2 添加协议
图4.27 选择网络组件类型
图4.28 选择网络协议
2.3 配置TCP/IP协议
Windows 2000虽然默认安装了 虽然默认安装了TCP/IP协议, 协议, 虽然默认安装了 协议 协议一般都需要经过配置才能使用。 但TCP/IP协议一般都需要经过配置才能使用。配 协议一般都需要经过配置才能使用 置方法如下。 置方法如下。 属性】 (1)【网上邻居】 → 【属性】 → 【网络和拨号 ) 网上邻居】 连接】 本地连接】 属性】 连接】 → 【本地连接】 → 【属性】 → 【本地连 属性】 如图4.29所示。 所示。 接 属性】。如图 所示 协议(TCP/IP)】 → 【属性】 → 属性】 (2)【Internet协议 ) 协议 】 协议(TCP/IP)属性】,如图 属性】 如图4.30所示。 所示。 【Internet协议 协议 属性 所示 地址】 地址】 (3)【使用下面的 地址】 → 【IP地址】 ) 使用下面的IP地址 地址 “192.168.0.1” →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子网掩码】 , 其他栏目不用填写。 其他栏目不用填写。 (4)【确定】 ) 确定】
5.1 计算机网络基础

光波在光纤中的传播
光缆
光 多根光纤 保护层 防止光泄漏的吸收外壳 起保护作用的防护层 外绝缘层 纤 保 护 层
13
5.1.3 计算机网络的 工作模式与网络服务
14
计算机网络的2种工作模式 计算机网络的 种工作模式
资源:硬件、软件、 资源:硬件、软件、数据都是计算机的资源 网络中的计算机可以扮演2种不同的角色: 网络中的计算机可以扮演 种不同的角色: 种不同的角色
网络管理员(超级用户 的职责: 网络管理员 超级用户) 的职责: 超级用户
为用户建立账号(开户 、分配资源使用权限、 为用户建立账号 开户)、分配资源使用权限、撤销账 开户 销户)、 号(销户 、维护网络正常工作和保证信息安全 销户
19
网络应用软件
群件: 群件:支持工作组成员的协同工作 工作流软件: 工作流软件:传递文件
误码率(error rate) 误码率
指数据传输中规定时间内出错数据占被传输数据总数的比例
端-端延迟(end-end delay) 端延迟
指数据从信源传送到信宿所花费的时间。 指数据从信源传送到信宿所花费的时间。
9
(复习)网络通信的基本技术 复习)
调制解调技术 多路复用技术 交换技术
10
传输介质的类型与特点
信道带宽(也称为信道容量 信道带宽 也称为信道容量, bandwidth) 也称为信道容量
一个信道允许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数字信号) 一个信道允许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数字信号) 信道带宽与采用的传输介质、传输距离、多路复用方法、 信道带宽与采用的传输介质、传输距离、多路复用方法、调制解调方 法等密切相关
对等( 对等(peer-to-peer,简称 ,简称P2P)模式 ) 客户/服务器( 客户 服务器(Client/Server,简称 服务器 ,简称C/S)模式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习题答案整理人:夏海生苏磊一、填空题1、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通信线路和设备通信资源共享2、资源与服务控制资源与服务;3、硬件;4、通信子网;5、介质;6、通信设备传输;7、C/S 网络;8、对等网模式;9、语法语义时序;10、系统软件;11、资源通信;12、局域网广域网;13、C/S;14、星型树型;15、环型;16、中心节点;17、点线;18、双绞线双绞线;19、网络管理软件客户端软件;20、对等网;21、物理媒体有线网络;22、体系结构;23、7 4;24 2;25、接口;26、网络应用服务;27、数据通信数据通信;28、并行;29、全双工;30、基带传输;31、频带传输调制解调;32、信号;33、传输速率传输速率;34、多路复用;35、数据传输链路拆除;36、专用的物理链路储存;37、链路不同;38、逻辑链路;39、链路建立数据传输链路拆除;40、虚电路二、选择题1-5、AC B D B D 6-10、D B C B B11-15、D D C A C 16-20、A ABD ABD B D三、简答题1、计算机网络的内涵是什么?答:计算机网络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利用通信线路和设备,在网络协议和网络软件的支持下相互连接起来,进行数据通信,进而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功能?答: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除此之外还有负载均衡、分布式处理和提高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
3、简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答: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网络软件等部分,其中网络软件根据软件的功能可分为网络系统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两大主类。
4、什么是通信子网,什么是资源子网,它们的功能是分别是什么?答: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网卡、集线器、交换机)、通信线路(传输介质)和相关软件的集合,主要负责数据传输和转发等通信处理工作。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名词解释,4个*5分简答,4个*5分论述2个*15分分析应用,材料做题,2个*15分●第一章1.新传播革命的本质(p2)答:第四次传播革命将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通过“自我赋权”落到实处。
互联网赋予公民以传播权力,实现传播的权利向传播权力的转移,这是新传播革命的本质内涵。
①信源蜂窝式高速膨胀,保障知情权回归②“自媒体”即时化传播,促进表达权回归③全面信息监管失效,“权利”上升为“权力”2.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p4)答:“去中心化——再中心化”,是第四次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
“去中心化”,是指互联网技术本质上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技术,具有天然的反中心取向。
“再中心化”是指网络信息离散后又重聚的特征。
①意见领袖阶层崛起,重塑思想中心②社会关系洗牌,重构行动中心③话语空间拓展,重建舆论中心3.新传播革命带来的挑战(p7)答:①传媒新业态,新闻生产经营大变革;由报纸、广播、电视引领百年的传媒业态正在经历重大转型。
②双重舆论场争鸣,舆论极化难控制;就传播媒介构建的舆论场来看,中国正从曾经的传统媒体一元空间、固定渠道的单向传播,走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双重话语空间并存、复杂多向的传播格局。
③多元思潮涌现,主流意识形态受冲击;多元思潮的泛滥使得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造成当前“噪声四起”的局面,也使得政府的执政环境复杂化。
④全新执政环境,争夺传播主导权;新传播革命带来执政环境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政府处在了全民全时空的“全景化围观”中。
●第二章1.新媒体的概念和基本特征(p17)答:概念:新媒体,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以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主要支撑,以数字化、交互性、超时空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新媒体形态。
基本特征:①数字化是新媒体的显著技术特征②交互性是新媒体的本质传播特征③超时空是新媒体的外部效果特征2.新技术的发展趋势(p27)答:①数据化:数字技术走向大数据时代;数字化是互联网的关键支撑技术,也是新媒体的显著技术特征。
第1次作业答案

《局域网组网工程》第1次作业答案第1章至第7章注:作业中的“操作题”,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完成。
第1章局域网概论一、填空题1.在局域网中,信息的传播距离范围约为________。
[10km]2.如果再按照使用传输介质的方式,局域网又可进一步分为_________与__________两类__________。
[共享介质局域网,交换局域网]3.局域网具有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高质量数据传输环境。
[高数据传输速率、低误码率]4.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扑结构、传输介质、介质访问控制方法]5.局域网在基本通信机制上选择了_________或_________方式。
[共享介质、交换] 6.局域网在网络拓扑结构上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结构。
[总线型、环型、星型、树型]7.局域网在网络传输介质上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8. 无线局域网的主流技术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
[蓝牙、红外线、扩展频谱]9. 发展高速局域网的三种解决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
[提高Ethernet 数据传输速率、用网桥或路由器将若干个小型局域网连接成一个大型局域网、将“共享介质”方式改为“交换”方式]二、选择题1.关于对等网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A.网络中只有两台计算机B.网络中的计算机型号是完全一样的C.网络中不存在具有特殊功能的计算机,每台计算机都处于平等地位D.网络中的计算机总数不超过10台2.关于C/S局域网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D]A.客户机可以与服务器通信B.客户机也可以与其他客户机通信,而无需服务器参与C.服务器与客户机之间以主从模式工作,而客户机之间则为对等网的工作模式D.客户机程序和服务器程序不能运行在同一台计算机上3.虚拟网络是以( )为基础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11
5.2 用Windows 2000组建对等网
(2)添加NetBEUI协议和IPX/SPX协议
在【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如图4.5所示)中,单击【安装】按钮打 开【选择网络组件类型】对话框,选 中网络组件列表中的协议项(默认项 是【客户】,如右图所示),然后单 击【添加】按钮,打开【选择网络协 议】对话框。选中所要添加的协议 【NetBEUI Protocol】,点击【确定】, 返回到【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看到NetBEUI协议已经安装。 如果要安装IPX/SPX协议,在选择网 络协议选项中选择【NWLinkIPX/SPX/NetBIOS Compatible Transport
组建对等网络成本较低。组成对等网络的计算机来源于客户,无 需配置较高的服务器,免去了服务器管理以及外设(如空调、UPS 电源等)成本。
对等网络可以使用人们所熟悉的操作系统来建立,如Windows 9x/ME/XP/2000。
对等网络具有更大的容错性。在对等网络中,单台机器出现故障 不会影响到整个网络运行,但在B/S、C/S结构中,一旦服务器出 现故障网络中相应服务都会停止。
第五章 对等网络
本章主要内容: 对等网络概述 组网模式概述 网卡驱动程序及协议安装 对等网配置 对等网络共享资源的设置和使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1
5.1 组网模式概述
三种组网模式:对等网模式、客户机/服务 器(C/S)模式和浏览器/服务器(B/S) 模式。
❖ 对等网模式:指网络中没有专用的服务器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3
5.1 组网模式概述
C/S示意图
B/S示意图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4
5.1 组网模式概述
1.对等网络的优点
对等网络相对比较容易组建与操作。对等网络由一组装有网络操 作系统(如Windows 9x/ME/XP/2000)的客户计算机组成,建立一 个对等网络只需获得安装局域网最基本的网络设备,如集线器或 交换机、网线、网卡等设备。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5
5.1 组网模式概述
2.对等网络的缺点
共享资源的可用性不稳定。如果某台机器关机则网络上的其他用 户将无法使用该机资源。
文件管理散乱。由于缺少中心存储器或局域网资源统一组织,因 此在对等网上给用户信息获取带来了麻烦,用户无法知道哪里存 储了什么信息。
安全性能难以保证。对等网络中的安全性通常是通过ID和口令验 证用户身份以及资源的访问权限。由于一般用户很少精通网络安 全管理技术,所以很难保证网络上每个用户的安全
(2)在弹出窗口【系统特性】对 话框中,选择【硬件】标签打开 【硬件】选项卡,如右图所示。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8
5.2 用Windows 2000组建对等网
(3)在【硬件】选项卡中,单击 【硬件向导】按钮,打开【添 加/删除硬件向导】对话框,如 右图所示。
(4)根据网卡制造商和型号进行 设备驱动程序的安装。将存有 网卡驱动程序的软盘或光盘放 入驱动器,单击【从磁盘安装】 按钮,系统将读取网卡驱动程 序,并把它们安装到特定的文 件夹下。
(Server)、每一台计算机的地位平等、每一台计算机 既可充当服务器又可充当客户机(Client)的网络工作 模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2
5.1 组网模式概述
❖ C/S(Client/Server)与B/S(Browser/Server) 模式
网络中的计算机被分为服务器与客户机两种,服务器负责为全体 客户提供有关服务(如WWW服务、邮件服务、FTP服务等),而客 户机是一种单用户工作站,它负责向服务器发送服务请求并处理相关 的事务。C/S模式中用户请求的任务由服务器端程序与客户端应用程 序共同完成的,不同的任务要安装不同的客户端软件。而B/S模式中, 客户端只需安装浏览器(如IE浏览器),用户通过浏览器向服务器发 送请求,然后服务器接收并处理相应请求将结果返回给浏览器显示。 互联网上一个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一个网站(实际是访问WWW服务 器,它为全球用户提供WWW服务)即是一种标准的B/S模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6
5.1 组网模式概述
3.对等网络的结构
1、两台计算机的对等网 2、三台计算机的对等网 3、多于三台计算机的对等网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7
5.2 用Windows 2000组建对等网
5.2.1 硬件的连接与安装 5.2.2 软件的安装与配置
1.安装网卡驱动程序
( 1 ) 选 择 【 开 始 】|【 设 置 】|【 控 制面板】命令,在【控制面板】 中双击【系统】图标。
(5)按照系统提示重新启动计算 机,完成安装。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9
5.2 用Windows 2000组建对等网
2.检查网卡是否正常工作
单击【设备管理器】按钮,从【设备管理器】对话框中单击设备目录 树中【网卡】对应的节点“+”号,将其展开,找到已安装的网卡, 如右下图所示。 如果刚才安装的网卡出现在【网卡】的目录下且有 一绿色的网卡图标,表明网卡驱动程序已成功安装,可以继续进行 后面的网卡配置。如果网卡图标 上有一带黄色圆圈的“!”符号则 说明系统找到了网卡,但网卡 不能正常工作;如果网卡前面 有一红色“×”符号则说明系统无 法识别出网卡。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10
5.2 用Windows 2000组建对等网
3. 安装协议 (1)检查TCP/IP协议是否安装
右击桌面【网上邻居】,在弹出的快捷菜单 中选择【属性】,打开【网络和拨号连接】 窗口,如右上图所示。右击【本地连接】, 在弹出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在弹出的 【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中检查TCP/IP协议 是否已经选中,如右下图所示;如果没有,选 择即可,不必重新启动系统。
Protocol】, 如果要安装其他协议选择【从磁盘安装】。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12
5.2 用Windows 2000组建对等网
4. 配置TCP/IP协议
NetBEUI与IPX/SPX协议安装之后无需设置即可使用。TCP/IP协议安 装之后一般要进行配置,具体方法如下。 在【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中,选择【Internet 协议(TCP/IP)】 选项,单击【属性】按钮,弹出【Internet 协议(TCP/IP)属性】 对话框,如图所示。在【Internet 协议 (TCP/IP)属性】对话框中设置相应的IP 地址、子网掩码。如果IP地址采用自动分 配,可以选择【自动获取IP地址】选项。 以上配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无需重新启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