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811细胞生物学2011年真题

中南大学811细胞生物学2011年真题
中南大学811细胞生物学2011年真题

中南大学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811细胞生物学

注意:1、所有答案(含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作图题等)一律在答在专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点一律不给分。

2、作图题可以在原试题图上作答,然后将“图”撕下来贴在答题纸上相

应位置。

3、考试时限:3小时;总分:1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信号识别颗粒

2、亲核蛋白

3、管家基因

4、多聚核糖体

5、细胞凋亡

6、Active transport

7、cytoskeleton

8、细胞同步化

9、电子传递链

10、微管组织中心

二、单项选择题

1、ABO血型的不同主要是由它们()不同决定的。

A、肽链

B、糖链

C、脂类

D、脂肪酸

E、蛋白含量

2、以下哪项不是受体的特征()

A、特异性

B、饱和性

C、高亲和性

D、可溶性

E、可逆性

3、核小体的组成是()

A、H2A H2B H3H4

B、核心颗粒和缠绕的DNA

C、H1H2A H2B H3 H4

D、8聚体

E、以上都不是

4、下列有关弹性蛋白的描述错误的是()

A、弹性蛋白是弹性纤维的主要成分

B、主要存在于脉管壁及肺的基底膜

C、弹性蛋白是高度亲水的糖基化蛋白

D、由两种短肽构成,构象呈无规则卷曲状态

E、通过Lys残基相互交连成网状结构

5、人体中具有增殖潜能但暂不增殖的细胞称为()

A、G0期细胞

B、G1期细胞

C、G2期细胞

D、S期细胞

E、M期细胞

6、构成微丝的基本成分是()

A、肌动蛋白

B、肌球蛋白

C、肌钙蛋白

D、肌丝蛋白

E、四者均有

7、下列有关线粒体DNA(mtDNA)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一般是双链环状分子,裸露,不与蛋白质结合

B、分子量和长度比核DNA小,30%的信息用于rRNA和tRNA,70%信息编码约10种蛋白质

C、编码的密码子不能与核密码子通用

D、基因排列紧凑,几乎没有非编码的碱基

E、复制仅在细胞周期的S期进行

8、与哺乳动物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家族相对应的线充凋亡基因是()

A、ced-3

B、ced-9

C、ced-2

D、ced-8

E、rpr

9、核膜与哪一种细胞器在形态结构上有联系()

A、Golgi complex

B、Endoplasmic reticulum

C、Lysosome

D、Mitochondrion

E、Centrosome

10、真核细胞的核外DNA存在于()

A、核膜

B、线粒体

C、内质网

D、核糖体

E、高尔基复合体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用T表示,错误用F表示)

1、周边蛋白附在膜的内外表面,共价结合在镶嵌蛋白上。

2、异噬作用是指溶酶体消化水解吞饮体或吞噬体。

3、与肌动蛋白纤维相连的锚定连接包括粘合带和粘合斑,与中间纤维相连的锚定连接包括桥粒和半桥粒。

4、线粒体、溶酶体、核糖体均属细胞中的膜性细胞器。

5、人类体细胞的端粒比生殖细胞的端粒短,与年龄呈负相关。

6、核纤层亚单位lamin B通过与染色质的一个或几个部位相连,从而保证染色质在细胞间期核中的有序排列。

7、矽肺是溶酶体膜受损导致的。

8、P53蛋白是一种转录因子,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

9、cAMP是特异性地活化蛋白激酶G后再激活其他的靶酶而产生生物学效应的。

10、在生理情况下,胆固醇对膜脂流动性的影响在于增加膜脂有序性,降低膜脂流动性。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生物膜的两个重要特性是和。

2、N-连接寡糖的糖基化在中进行,O-连接寡糖糖基化主要在中进行。

3、核仁的功能主要是和。

4、哺乳动物细胞中诱导凋亡信号转导通路有三条,分别是介导、介导和内质网介导的凋亡信号转导通路。

5、线粒体中外膜的特征酶是,膜间隙的特征酶是。

6、细胞骨架在形态结构与其他细胞器有着明显不同,具有弥散性、和特点。

7、捕鱼笼式核孔复合体结构模型由、、辐和中央栓组成。

8、能抑制微管蛋白聚合的抑制剂是,能使微丝解体的物质是。

9、在间期核中,染色质可分为和。

10、直接取材于有机体组织的细胞培养成为培养。当该培养成功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和细胞不断分裂,需重新接种到另外的培养容器内再进行培养,称为培养。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以外输性分泌蛋白合成过程为例,阐明细胞的膜转化过程及意义。

2、举例说明胚胎诱导对细胞分化的影响。

3、简述细胞外基质的主要功能。

六、综合题

细胞增殖的调控因素有哪些?简述各调控因素在细胞周期中的作用。

中南大学有机化学试卷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A ) 2006— 2007学年 上 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时间110分钟 有机化学 课程 64 学时 4 学分 考试形式: 闭 卷 专业年级: 05级化工专业 总分100分 占总评成绩 70 %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分,单选题14题,每题1分;多选题2题,每题3分) 1、单选题(共14题,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错、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 沸点最高的是( )。 A :丁酸 B :丁醛 C :丁醇 D :2-丁酮 E :1-丁烯 2. 某烷烃的分子式为C 5H 12,只有二种二氯衍生物,那么它的结构为( )。 A :正戊烷 B :异戊烷 C :新戊烷 D :前A 、B 、C 均可 E :不存在这种物质 3. 下列化合物不具有芳香性的是( )。 A :[18]轮烯 B :环庚三烯正离子 C : D : E : 4. 下列化合物与AgNO 3的乙醇溶液作用,产生沉淀最快的是( )。 A : B : C : D : E : 5. 可用于鉴别CH 3C ≡CH 和CH 3CH=CH 2的试剂是( )。 A :Lucas 试剂 B :Ag(NH 3)2NO 3 C :CuSO 4 D :酸性KMnO 4 E :Br 2/H 2O 6. 下列化合物加热后形成内酯的是( )。 A :β-羟基丁酸 B :乙二酸 C :δ-羟基戊酸 D :α-羟基丙酸 E :己二酸 7. 下列化合物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 )。 A :对甲基苯酚 B :苄醇 C :2 -戊酮 D :丙酮 E :环己醇 8. 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 )。 A :苯酚 B :2,4-二硝基苯酚 C :对硝基苯酚 D :间硝基苯酚 E :对甲基苯酚 9. 下列化合物碱性最强的是( )。 A :苯胺 B :苄胺 C :吡咯 D :吡啶 E :对硝基苯胺 10. 将CH 3CH=CHCHO 氧化成CH 3CH=CHCOOH 选择下列哪种试剂较好?( ) A :酸性KMnO 4 B :K 2Cr 2O 7 + H 2SO 4 C :Tollens 试剂 D :HNO 3 E :以上试剂都不能 11. 苯①、氯苯②、甲苯③、苯酚④、苯甲醛⑤发生硝化反应活性顺序是( )。 A :⑤>④>③>②>① B :④>③>②>①>⑤ C :④>③>①>②>⑤ D :⑤>②>①>③>④ E :③>②>①>④>⑤ C(CH 3)3H 3C a. b. c. d.3)3CH 33)3H 3C C(CH 3)3CH 312. 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abcd B :dacb C : cbad D :dcab E :adcb S N CH 2CH 2Br CH 2Br CHCH 3Br CHCH 3 CH 3Br

大学生物化学习题-答案

生物化学习题 蛋白质 —、填空题 1. 氨基酸的等电点(pl)是指—水溶液中,氨基酸分子净电荷为0时的溶液PH值。 2. 氨基酸在等电点时,主要以_兼性一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的溶液中,大部分以负/阴离子形式存在,在pH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公路与桥梁检测技术(专科) 》在线作业三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在线作业及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1. 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一般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 )以内。 (A) 4% (B) 5% (C) 6% (D) 8% 参考答案: (C) 2. 通过( )试验,得出橡胶支座的应力应变曲线,并据此求出支座的抗压弹性模量。 (A) 中心受压 (B) 小偏心受压 (C) 大偏心受压 (D) 中心受拉 参考答案: (A) 3. 钢筋电弧焊接接头的强度检验试验结果,至少有( )个试件呈塑性断裂。 (A) 1 (B) 2 (C) 3 (D) 4 参考答案:

4. 预应力钢绞线应成批验收,每批由同一钢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制造的钢绞线组成,每批不超过( )吨。 (A) 60 (B) 65 (C) 70 (D) 75 参考答案: (A) 5. 应力波反射法检测钻孔灌注桩完整性是属于动力检测法中的( )检测。 (A) 高应变(B) 瞬态激励(C) 稳态激励(D) 随机激励 参考答案: (B) 6. 直径大于等于( )的钻孔灌注桩为大直径桩。 (A) 1.8m (B) 2.0m (C) 2.5m (D) 3.0m 参考答案: (C) 7. ( )是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施工时,为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固定在张拉台座(或设备)上的临时性锚固装置。 (A) 锚具 (B) 夹具 (C) 连接器 (D) 套具 参考答案:

8. 目前,常用的钻孔灌注桩质量的检测方法有:钻芯检验法、振动检验法、射线法以及( )检验法。 (A) 超声脉冲 (B) 锤击 (C) 敲击 (D) 水电效应 参考答案: (A) 9.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的拉伸试验应从每批成品中切取( )个试件进行试验。 (A) 6 (B) 3 (C) 4 (D) 5 参考答案: (B) 10. ( )的检测项目主要有原材料性能、底板几何形状及尺寸。 (A) 标志底板 (B) 标志顶板 (C) 标志面 (D) 波形梁护栏 参考答案: (A) 11. 桥梁扰度观测测点一般布置在( )。 (A) 桥跨中位置 (B) 桥支座位置 (C) 桥中轴线位置

《高等有机化学》试题(A卷)

化学专业函授本科 《高等有机化学》试卷 A 题号 一 二 总分 统分人 复核人 得分 一. 回答下列问题(每题4分,15题,共60 分): 1. 下列分子哪些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哪些能形成分子内氢键? A 、 NO 2COOH B 、 N H C 、F OH D 、 F OH 2. 举例说明由sp 2杂化方式组成的碳—碳三键。 3.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最稳定构象: a. OH CH(CH 3)2 H 3C H H H b. FCH 2 CH 2OH 4. 利用空间效应,比较下列物质消除反应的速率大小。 得分 阅卷人 系 专业 层次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A、OH B、 OH C、 OH D、 OH 5. 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酸性大小。(1) A、COOH NO2B、 COOH OCH3C、 COOH OCH3D、 COOH NO2 (2) A、OH NO2B、 OH OCH3C、 OH OCH3D、 OH NO2 (3)

A 、NH 2NO 2 B 、 NH 2 OCH 3 C 、NH 2 OCH 3D 、NH 2 NO 2 (4) A 、 CH 3 NO 2 B 、 CH 3 OCH 3 C 、CH 3 OCH 3 D 、CH 3 NO 2 6. 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弱的是? OH NO 2 OH NO 2 OH NO 2 OH A B C D 7. 下列醇与卢卡斯试剂反应活性最高的是? A CH 3CH 2CH 2CH 2OH B CH 3CH(OH)CH 2CH 3 C (CH 3)2CHCH 2OH D (CH 3)3COH 8. 下列物种中的亲电试剂是: ;亲核试剂 是 。

生物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121.胆固醇在体内的主要代谢去路是(C) A.转变成胆固醇酯 B.转变为维生素D3 C.合成胆汁酸 D.合成类固醇激素 E.转变为二氢胆固醇 125.肝细胞内脂肪合成后的主要去向是(C) A. C. E. A.胆A.激酶 136.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D) A.转运外源性脂肪 B.转运内源性脂肪 C.转运胆固醇 D.逆转胆固醇 E.转运游离脂肪酸 138.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纯合子的原发性代谢障碍是(C)

A.缺乏载脂蛋白B B.由VLDL生成LDL增加 C.细胞膜LDL受体功能缺陷 D.肝脏HMG-CoA还原酶活性增加 E.脂酰胆固醇脂酰转移酶(ACAT)活性降低 139.下列哪种磷脂含有胆碱(B) A.脑磷脂 B.卵磷脂 C.心磷脂 D.磷脂酸 E.脑苷脂 )A. D. A. E. A. 谢 A. 216.直接参与胆固醇合成的物质是(ACE) A.乙酰CoA B.丙二酰CoA C.ATP D.NADH E.NADPH 217.胆固醇在体内可以转变为(BDE) A.维生素D2 B.睾酮 C.胆红素 D.醛固酮 E.鹅胆酸220.合成甘油磷脂共同需要的原料(ABE)

A.甘油 B.脂肪酸 C.胆碱 D.乙醇胺 E.磷酸盐 222.脂蛋白的结构是(ABCDE) A.脂蛋白呈球状颗粒 B.脂蛋白具有亲水表面和疏水核心 C.载脂蛋白位于表面 D.CM、VLDL主要以甘油三酯为核心 E.LDL、HDL主要的胆固醇酯为核心 过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 230、写出胆固醇合成的基本原料及关键酶?胆固醇在体内可的转变成哪些物质?

答:胆固醇合成的基本原料是乙酰CoA、NADPH和ATP等,限速酶是HMG-CoA还原酶,胆固醇在体内可以转变为胆汁酸、类固醇激素和维生素D3。231、简述血脂的来源和去路? 答:来源:食物脂类的消化吸收;体内自身合成的 2、 (β-[及 胰岛素抑制HSL活性及肉碱脂酰转移酶工的活性,增加乙酰CoA羧化酶的活性,故能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及脂肪酸的氧化。 29、乙酰CoA可进入以下代谢途径: 答:①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分解为和O,产生大量

有机化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有机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碳正离子,最稳定的是 ( ) A. B. C. H 2C CHCHCH 3 H 2C CHCH 2CH 2 (CH 3)3C D. 2.含有伯、仲、叔和季四种类型的碳,且分子量最小的烷烃是 ( ) A B C D.(CH 3)3CCH 2CH 3(CH 3)3CCHCH 3CH 3 (CH 3)3CCHCH 2CH 3CH 3 (C 2H 5)3CCHCH 2CH 3 CH 3 3.下列化合物中,具有芳香性的是 ( ) A B C D 4.下列化合物中,所有的原子可共平面的是 ( ) A. B. D.C.H 2C C H 2C C CH 2 CH 3CH 2C CH C CH 2 C 6H 5CH CHC 6H 5CH 3CH 3 5.下列化合物中,烯醇式含量最高的是 ( ) A B C D CH 3COCH 2COOC 2H 5CH 3COOC 2H 5 CH 3COCH 2COCH 3 C 6H 5COCH 2COCH 3 6.下列化合物不属于苷类的是 ( ) 2H 52H 5 2OH D.A. B. C. HOH 2N NH O O 7.下列烷烃,沸点最高的是 ( ) A B C CH 3CH 2CH 2CH 2CH 3 CH 3CHCH 2CH 3 CH 3 CH 3CCH 3 CH 3 CH 3 8.下列负离子,最稳定的是 ( ) A B C D O H 3C O O 2N O Cl O H 3CO 9.受热后脱水、脱酸生成环酮的是 ( ) A.丙二酸 B.丁二酸 C.戊二酸 D.己二酸 10.下列化合物,属于(2R ,3S )构型的是 ( )

中南大学软件测试技术考试试卷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11 -- 2012 学年上学期时间110分钟软件测试技术课程 48 学时 3 学分考试形式:闭卷 专业年级:软件09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 注: 1)本试卷不做答题用,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 2)请在答题纸上写明学号、班级和姓名 3)考试结束后,试卷、答题纸、草稿纸折叠好一起交监考老师 一.单项选择题(15题,2分/题) 1.软件文档按照其产生和使用的范围可分为开发文档、管理文档和用户文档。其中开发文 档不包括(B)。 A .软件需求说明 B .可行性研究报告 C .维护修改建议 D .项目开发计划 2.软件维护成本在软件成本中占较大比重。为降低维护的难度,可采取的措施有D A .设计并实现没有错误的软件 B .限制可修改的范围 C .增加维护人员数量 D .在开发过程中就采取有利于维护的措施,并加强维护管理 3.测试用例是测试使用的文档化的细则,其规定如何对软件某项功能或功能组合进行测 试。测试用例应包括下列(B )内容的详细信息。 ①测试目标和被测功能 ②测试环境和其他条件 ③测试数据和测试步骤 ④测试记录和测试结果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在进行软件编码规范评测过程中需要围绕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以下描述中不属于编码 规范评测内容的有(D )。 A .源程序文档化检查,包括符号名的命名、程序的注释等规范性检查 B .数据说明检查,包括数据说明次序、语句中变量顺序检查 C .程序结构检查,程序应采用基本的控制结构、避免不必要的转移控制等 D .程序逻辑检查,阅读源代码,比较实际程序控制流与程序设计控制流的区别

高等有机试题与答案

高等有机2009~2010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一. 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每小题1分,共20分) 1. 2. CF 2 3. 4. + CF 3OF CFCL 5. 6. O NBS /CCL 4 7. + C H 3Ph Ph Ph Ph C H 3CH 3 Ph Cl Cl H 8. O Br CH 3 CH 3 C 6H 6, r.t.( ? ) OH C H 3CO 2H 3 POCl py ridine

O O + CH 3OH Amberly st - 15 9. S MgBr O O 3 CH 3 CH 3+ S O 3 CH 3CH 3TsOH 10. 11. 12. 13. 14. COCl NH + N O LiAlH 15. 16. ( ? )O +SO 2-H 2N + H 2NaOH/EtOH + + ( ? )( ? )OH ( ? ) t-BuOOH, AcOH CuCl Et 3N,-60 C ( ? ) ( ? ) O CH 3 O CH 3 OH O CH 3 CH 3

2H 2H 17. Na 2S + Cl NH 2 18. Br 19. C H 3CH 3 O + H 2NNHT S 20. CH 3 H 5C 6 N N N N Cl C 6H 5K 2CO 3,丙酮 H 5C 6 N N H 2 C 6H 5 C 6H 6 2d 二. 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条件(每小题1分,共20分) 1. n_C 8H 17(?) n_C 8H 18 2. O (?) 3. OH + ( ? ) OH CH 2I 2 4.

生物化学答案

《生物化学》思考题part1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肽键: --氨基脱水缩合而形成的共价键(酰胺 键—CO —NH —) 亚基:每条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 等电点:当溶液处于某一pH 值时,蛋白质分子不解离,或解离成正负离子趋势相等,即净电荷为零、呈兼性离子,此时溶液的pH 值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氨基酸 有何结构特点?L 型-氨基酸(除甘氨酸)、α-氨基酸(除脯氨酸) 什么是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维系各级结构的作用力都是什么? 蛋白质作为胶体有什么特点?亲水、稳定、不能透过半透膜 维持胶体稳定的因素?有何应用? 蛋白质亲水稳定的两个因素: ① 分子表面同种电荷(排斥) 应用举例:透析 ② 颗粒表面水化膜(阻隔) 结构 一 二 三 四 维持力 肽键 氢键 疏水键、离子键、氢键和 范德华 力等。 主要是疏水作用,其次是氢键 和离子键 解释 蛋白质分子中,从N-端到C-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多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列,不涉及R 侧链的构象。 二级结构的基础上,整条多肽链中所有原子的三维空间排布,包括主链和R 侧 链。 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亚基),通过非共价键相互聚合而成的大分子蛋白质的空间结 构。

什么叫蛋白质的变性? 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 影响变性的因素有哪些?举例说明变性的应用。 变性引起因素: 物理因素: 加热、高压、震荡、搅拌、超声波、紫外线、 X射线等; 化学因素: 强酸、强碱、重金属离子、尿素、有机溶剂等。 应用举例:临床医学上的消毒灭菌(利用变性);保存生物制剂(如疫苗等) (防止变性) <核酸结构与功能> 核酸的一级结构: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从5’到3’的排列顺序; RNA分子中核糖核苷酸从5’到3’的排列顺序 DNA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解开成单链的过程。 Tm:DNA双链解开50%时的温度,称为解链温度或熔点,其大小与G+C含量成正比。请比较DNA与RNA分子组成的异同 RNA(核糖核苷酸)腺苷一磷酸 AMP 鸟苷一磷酸 GMP 胞苷一磷酸 CMP 尿苷一磷酸 UMP DNA (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腺苷一磷酸 dAMP 脱氧鸟苷一磷酸 dGMP 脱氧胞苷一磷酸 dCMP 脱氧胸苷一磷 酸dTMP 简述DNA二级结构的特点。RNA分为哪几类?各类RNA分子空间结构有何特点? (1)逆向平行双螺旋 (2)特定的碱基配对:A=T; G C (3)稳定因素:氢键(横向)、疏水性碱基堆积力(纵向)

免疫学基础练习题标准

《免疫学基础》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免疫 2. 医学免疫学 二、填空题 免疫功能包括__免疫防御功能__、__自身耐受功能___、___免疫监视功能__。 免疫防御功能异常,表现为___超敏反应__、_自身缺陷病____、__肿瘤___。 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___抗原性异物___以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 三、选择题 1.免疫的概念简单表述是(A) A.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和杀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C.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 D.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 2.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高可导致( E) A.严重感染 B.自身免疫病 C.肿瘤 D.免疫缺陷 E.超敏反应性疾病 3.机体免疫系统排斥或杀灭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 )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防御 D.免疫识别 4.关于免疫应答正确的说法是( C ) A.对机体有利 B.对机体有害 C.通常情况下有利,有时有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为( C)(2002年医师真题) A免疫应答、免疫记忆、免疫监视 B.免疫防御、免疫记忆、免疫监视 C.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D.免疫应答、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第一章免疫系统 一、选择题 1.T淋巴细胞在以下那个器官发育成熟( A )A胸腺B骨髓C脾D淋巴结 2.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 A ) A、胸腺和骨髓 B、淋巴结和脾脏 C、淋巴结和胸腺 D、骨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3.艾滋病的特征性免疫学异常是( A )A.选择性T细胞缺乏,CD4/CD8比值下降B.迟发性皮肤超敏反应减弱或丧失C.血清IgG升高 D.血清IgG下降 4. TC细胞(CTL)表面具有鉴定意义的标志是( B ) A、CD4分子 B、CD8分子 C、CD29分子 D、CD80分子 5.Th细胞具有鉴定意义的标志是(B) A、CD8分子 B、CD4分子 C、CD29分子 D、CD80分子 6.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不包括(D) A 皮肤黏膜上皮细胞 B 吞噬细胞 C NK细胞 D T细胞 7.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不包括( B) A、T细胞 B、NK细胞 C、 B细胞 D、树突状细胞 8. B淋巴细胞在以下那个器官发育成熟( B )A胸腺B骨髓C脾D淋巴结 9.下列选项不属于淋巴细胞的有( B ) A、自然杀伤细胞 B、单核吞噬细胞 C、B细胞 D、T细胞 10.下列选项不属于T细胞表面标志的是( D ) A、CD8分子 B、CD4分子 C、CD3分子 D、CD40分子 11.HIV侵犯的主要靶细胞是( A )(2001执业医真题) A.CD4+T细胞 B.CD8+T细胞 C.B细胞 D.红细胞 12.巨噬细胞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A )(2001执业医真题) A.IL-1 B.IL-2 C.IL-4 D.TNF

中南大学机械工程技术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实 验 报 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时间:2018-5-12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优点。 二、实验仪器 应变传感器实验模块、托盘、砝码、数显电压表、±15V、±4V电源、万用表 三、实验原理 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式中Δ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组件,如图1-1所示,四个金属箔应变片分别贴在弹性体的上下两侧,弹性体受到压力发生形变,应变片随弹性体形变被拉伸,或被压缩。 图1-1

图1-2全桥面板接线图 通过这些应变片转换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如图1-2所示,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只应变片接到电桥的对边,不同的接入邻边,当应变片初始值相等,变化量也相等时,其桥路输出 Uo= E(1-1) E 为电桥电源电压,R 为固定电阻值,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应变传感器已安装在应变传感器实验模块上,可参考图1-1。 2.差动放大器调零。从主控台接入±15V 电源,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i 短接并与地短接,输出端Uo2 接数显电压表(选择2V 档)。将电位器Rw4 调到增益最大位置(顺时针转到底),调节电位器Rw3 使电压表显示为0V。关闭主控台电源。(Rw3、Rw4 的位置确定后不能改动)。3.按图3-1 接线,将受力相反(一片受拉,一片受压)的两对应变片分别接入电桥的邻边。 4.加托盘后电桥调零。电桥输出接到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i,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预热五分钟,调节Rw1 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中南大学无机化学实验预习题

一、是非判断题: 1.粗氯化钠必须用称量纸称量。(非) 2.溶解粗氯化钠时,加入的20ml蒸馏水需要很精确。(非) 3.用玻璃棒搅拌溶解氯化钠时,玻璃棒不应该碰撞烧杯壁。(是) 4.可以把粗氯化钠溶液配制成饱和溶液。(非) 5.粗氯化钠溶液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必须先将不溶性杂质过滤除去。(是) 6.可以用无毒的CaCl2代替毒性很大的BaCl2除SO42- 。( 非) 7.BaSO4刚沉淀完全就应该立刻过滤。(非) 8.待过滤的溶液都应该冷却至室温再过滤。(非) 9.除去SO42-、Mg2+、Ca2+、K+离子的先后顺序可以倒置过来。(非) 10.氯化钠溶液在蒸发结晶过程中可以不搅拌,直到蒸干为止。(非) 实验五硫酸铝的制备 一、是非判断题: 1. NH4HCO3的作用是为了调节溶液pH值,以便生成Al(OH)3沉淀。( 是) 2. Al2(SO4)3的结晶水合物只有Al2(SO4)3·18H2O一种。( 非) 3. 在生成Al(OH)3 的过程中要加热煮沸并不断搅拌。( 是) 4. 硫酸铝加热至赤热分解成SO3和Al2O3。( 是) 5. 停止减压过滤时,操作不当会导致自来水溢入吸滤瓶。( 是) 二、选择填空题: 1.在Al3+溶液中加入茜素的氨溶液,生成( A )色沉淀。 A.红色B.白色C.蓝色D.黑色 2.Al2(SO4)3易与碱金属M I(除Li以外)的硫酸盐结合成(B )。 A.配合物B.矾C.混合物 3.在蒸发皿中制备硫酸铝晶体时,加热浓缩至溶液体积为原来的(A )左右,在空气中缓慢冷却结晶。A.1/2 B.1/3 C.2/3 D.2/5 4.硫酸铝可作净水剂,是因为与水作用所得的(B )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 A.结晶水合物B.氢氧化铝C.Al2(SO4)3胶体 5.下面Al3+形成的配合物中,哪一个是错误的。(D) A.[AlF6]3- B.[Al(C2O4)3]3- C.[Al(EDTA)]- D.[AlBr6]3-

生物化学答案

第一章 三、简答题 1、写出a-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并根据其结构通式说明其结构上的共同特点。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20种,除甘氨酸(无手性C原子)外都是L型氨基酸,就是都有一个不对称C原子,具有旋光性。羧基和氨基连在同一个C原子上,另外两个键分别连一个H和R基团。脯氨酸是亚氨基酸。 2、在PH6.0时,对Gly,Ala,Glu,Lys,Leu和His混合电泳,哪些氨基酸移向正极?哪些移向负极?哪些不移动或接近原点? 3、什么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其生物功能有何关系? 答:RNASE是一种水解RNA的酶,由12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肽链蛋白质,其中含有4个链二硫键。整个分子折叠成球形的天然构象。高浓度脲会破坏肽链中的次级键。巯基乙醇可还原二硫键。因此用脲和巯基乙醇处理RNaSe;蛋白质三维构象破坏,肽链去折叠成松散肽链,活性丧失。淡一级结构并未变化。除去脲和巯基乙醇,并经氧化形成二硫键。RNaSe重新折叠,活性逐渐恢复。由此看来,在一级结构未改变的状况下,其生物功能仍旧发生变化,说明是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 (1)一级结构的变异与分子病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与生物功能密切相关,一级结构的变化往往导致蛋白质生物功能的变化。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其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中的一个核苷酸的突变导致该蛋白分子中β-链第6位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这个一级结构上的细微差别使患者的血红蛋白分子容易发生凝聚,导致红细胞变成镰刀状,容易破裂引起贫血,即血红蛋白的功能发生了变化。 (2)一级结构与生物进化同源蛋白质中有许多位置的氨基酸是相同的,而其它氨基酸差异较大。如比较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一级结构,发现与人类亲缘关系接近,其氨基酸组成的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远差异越大。 4、以细胞色素C为例简述蛋白质一级结构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一级结构与生物进化同源蛋白质中有许多位置的氨基酸是相同的,而其它氨基酸差异较大。如比较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一级结构,发现与人类亲缘关系接近,其氨基酸组成的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远差异越大。 5、试述维系蛋白质空间结构的作用力。 6、血红蛋白有什么功能?它的四级结构是什么样的?肌红蛋白有四级结构吗?简述其三级

2014中南大学《测试技术》复习资料(含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4中南大学《测试技术》复习资料(含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概念题 1.测量方法的种类?P3 2.熟悉仪器的动静态指标及概念:准确度、精度、灵敏度、线性、分辨率等 P46 3.掌握压电效应(正压电效应、逆压电效应)、霍尔效应的概念 压电效应P145 霍尔(Hall )效应:金属或半导体薄片置于磁场中,当有电流流过薄片时,则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方向的两侧面上将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产生的电位差称为霍尔电势。 霍尔效应产生的机理(物理本质):在磁场中运动的电荷受到磁场力 F (称为洛仑兹力)作用,而向垂直于磁场和运动方向的方向移动,在两侧面产生正、负电荷积累。 应用举例:电流的测量,位移测量,磁感应强度测量,力测量;计数装置,转速测量(如计程表等),流量测量,位置检测与控制,电子点火器,制做霍尔电机—无刷电机等。 4.掌握激光多普勒流速仪的工作原理(激光多普勒效应)P181 当激光照射到跟随流体一起运动的微粒上时,微粒散射的散射光频率将偏离入射光频率,这种现象叫做激光多普勒效应。当光源和反射体或散射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与入射声波频率存在差别的现象称为光学多普勒效应,是奥地利学者多普勒于1842年发现的。当单色光束人射到运动体上某点时,光波在该点被运动体散射,散(反) 射光频率与人射光频率相比,产生了正比于物体运动速度的频率偏移,称为多普勒频移。 转速测量 1.数字式转速表 测量原理:数字式转速测量系统由频率式转速传感器、数字转换电路和数字显示器等部分组成。首先由传感器把转速转变成频率信号,再通过测量信号的频率或周期来测量转速。2频率法测转速 把被测转速转换成脉冲信号 5.掌握卡门涡街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卡门涡街原理)P224 二.简答题: 1.掌握系统误差、过失误差和随机误差的概念及特点P7 P11 P34 P36 2.熟悉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方法:冷端恒温法、冷端温度校正、补偿导线、热电偶冷端补 偿器。P71 3.由A 和B 材料组成的热电偶,测试某一温度T ,参考端温度为T0,而电位计E 接入到热电极B 答:T1=T2可以正确的测量热电动势 原因,中间导体定律P72 4.掌握热线风速仪的工作原理(恒流式、恒温式) P172 5.如果使用霍尔传感器测量小电流,请简述原理或给出 测量示意图。 是霍尔元件在聚集磁路中检测到与原边电流成比 A T

中南大学仪器分析经典习题总结

中南大学仪器分析各章节经典习题 第2章气相色谱分析 一.选择题 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保留值保留值) 2.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 D ) A 保留时间 B 保留体积 C 半峰宽 D 峰面积 3. 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 其效果最好? ( A ) A H2 B He C Ar D N2 4. 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浓度型检测器) 5. 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最合适? ( D ) A H2 B He C Ar D N2 6、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 D )的差别。 A. 沸点差, B. 温度差, C. 吸光度, D. 分配系数。 7、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 C )原则。 A. 沸点高低, B. 熔点高低, C. 相似相溶, D. 化学稳定性。 8、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调整保留值之比)。 9、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 B )要求进样量特别准确。 A.内标法; B.外标法; C.面积归一法。 10、理论塔板数反映了(柱的效能。 11、下列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 B ) A.热导池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B.火焰光度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C.热导池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D.火焰光度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12、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主要可进行如下哪种(些)操作?( D ) A.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 B. 改变载气的种类和流速 C. 改变色谱柱的柱温 D. (A)、(B)和(C) 13、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变宽)。 14、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D ) 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C.固定液的沸点。 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15、分配系数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D ) A.与温度有关; B.与柱压有关; C.与气、液相体积有关; D.与组分、固定液的热力学性质有关。 二、填空题 1.在一定温度下, 采用非极性固定液,用气-液色谱分离同系物有机化合物, 低碳数的有机化合物先流出色谱柱, _____高碳数的有机化合物____后流出色谱柱。 2.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对归一化法要求的最主要的条件是试样中所有组分都要在一定时间内分离流出色谱柱,且在检测器中产生信号。 3.气相色谱分析中, 分离非极性物质, 一般选用非极性固定液, 试样中各组分按沸点的高低分离, 沸点低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沸点高的组分后流出色谱柱。 4.在一定的测量温度下,采用非极性固定液的气相色谱法分离有机化合物, 低沸点的有机化合物先流出色谱柱, 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后流出色谱柱。 5.气相色谱分析中, 分离极性物质, 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 试样中各组分按极性的大小分离, 极性小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 极性大的组分后流出色谱柱。 6、在气相色谱中,常以理论塔板数(n)和理论塔板高度(H)来评价色谱柱效能,有时也用单位柱长(m) 、有效塔板理论数(n有效)表示柱效能。

中南大学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实验报告 学号:0801130801 学生: 俞文龙 指导老师:邓春萍

实验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及工艺 一、实验目的 通过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实验,了解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工艺和检查方法及应变片在测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验原理 电阻应变片实质是一种传感器,它是被测试件粘贴应变片后在外载的作用下,其电阻丝栅发生变形阻值发生变化,通过阻桥与静动态应变仪相连接可测出应变大小,从而可计算出应力大小和变化的趋势,为分析受力试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QJ-24型电桥、万用表、兆欧表、电烙铁、焊锡、镊子、502胶、丙酮或酒精、连接导线、防潮材料、棉花、砂纸、应变片、连接片。 四、实验步骤 1、确定贴片位置 本实验是在一梁片上粘贴四块电阻应变片,如图所示: 2、选片 1)种类及规格选择 应变片有高温和常温之分,规格有3x5,2x4,基底有胶基箔式和纸基箔式。常用是3*5

胶基箔式。 2)阻值选择: 阻值有120欧,240欧,359欧,500欧等,常用的为120欧。 3)电阻应变片的检查 a.外观检查,用肉眼观察电阻应变是否断丝,表面是否损坏等。 b.阻值检查:用电桥测量各片的阻值为配组组桥准备。 4)配组 电桥平衡条件:R1*R3 = R2*R4 电桥的邻臂阻值小于0.2欧。 一组误差小于0.2% 。在测试中尽量选择相同阻值应变 片组桥。 3.试件表面处理 1) 打磨,先粗打磨,后精细打磨 a. 机械打磨,如砂轮机 b. 手工打磨,如砂纸 打磨面积应大于应变片面积2倍,表面质量为Ra = 3.2um 。应成45度交叉打磨。因为这样便于胶水的沉 积。 2)清洁表面 用棉花粘积丙酮先除去油污,后用酒精清洗,直到表面干净为止。 3)粘贴。涂上502胶后在电阻应变片上覆盖一薄塑料模并加压,注意电阻应变片的正反面。反面涂胶,而正面不涂胶。应变片贴好后接着贴连接片。 4)组桥:根据要求可组半桥或全桥。 5)检查。 用万用表量是否断路或开路,用兆欧表量应变片与被测试件的绝缘电阻,静态测试中应大于100M欧,动态测试中应大于50M欧。 6)密封 为了防止电阻应变被破坏和受潮,一般用AB胶覆盖在应变片上起到密封和保护作用,为将来长期监测做好准备。 五实验体会与心得 本次亲自动手做了应变片的的相关实验,对应变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贴应变片组成电桥,认识并了解了应变片的粘贴工艺过程,以及对应变片在使用之前是否损坏的检查。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了应变片在试验中的作用,同时也锻炼了自身的动手能力。

免疫学期末试题

一、名词解释: (1)1、异嗜性抗原 2、McAb 3、ICC 4、CDR 5、MAC (2)1、TD-Ag 2、HVR 3、免疫耐受4、MHC 5、TCR复合体 (3)1. APC 2. ADCC 3. HLA 4. CK 5. 抗原决定簇 二、填空: 1.免疫的功能包括免疫防御、_______和_______。 2.抗原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特性。 3.补体裂解片段C3a、C5a具有趋化作用和____________作用。 4.T细胞识别的抗原决定簇是__________。 5.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主要激活物质是__________。 6.位于HLA-Ⅱ类基因区,其编码产物参与内源性抗原加工递呈的基因是LMP和____。 7.根据TCR种类的不同,可将T细胞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个亚群。 8.NK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标志为_______和CD16。 9.HLA复合体的遗传特点有单倍型遗传、共显性遗传、__________和________。

10.新生儿溶血症属于_______型超敏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_______型超敏反应。 11.动物免疫血清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重性。 12.B细胞识别的抗原决定簇是__________。 13.补体替代激活途径的C5转化酶是_____________。 14.HLA复合体位于第____染色体。 15.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____和______。 16.T细胞的协同受体为_______和_______。 17.在I型超敏反应中,新合成的介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血小板活化因子、细胞因子。 18.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有关的是____和____型超敏反应。 19.半抗原是指具有_________性,不具有___________性的物质。 20.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_______,在局部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Ig 是_____。 21.具有趋化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有C3a、_____、________。 22.经典的HLA-Ⅱ类抗原由DP、___、____基因编码。

中南大学物理化学考试试卷 和答案

中南大学研究生考试试卷 2009— 2010学年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时间110分钟 界面化学课程 32 学时 2.0 学分考试形式:开卷 专业班级:矿物加工工工程姓名学号 095611057 卷面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卷面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液体表面最基本的特性是( A ) A.倾向于收缩 B.倾向于铺展 C.形成单分子吸附层 2.若将液体与毛细管壁间的接触角近似看作0°,则液体在毛细管中的液面可以看作(C) A.凹型 B.凸型 C.球面 3.下列方程均为计算液a/液b界面张力γab的经验公式,其中Fowkes公式为( C ) A.γab =γa -γb B.γab =γa + γb -2(γaγb)1/2 C.γab =γa + γb -2(γa dγb d)1/2 4.吊片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时,要求尽可能采用表面粗糙的吊片材料,其目的是( A ) A.改善液体对吊片的润湿使θ接近于0° B. 改善液体对吊片的润湿使θ接近于90° C.改善液体对吊片的润湿使θ接近于180° 5.溶液中溶剂记为1、溶质记为2,则吸附量Γ2(1)的含义为(C) A.单位面积表面相与含有相等总分子数的溶液相比较,溶质的过剩量 B.单位面积表面相与含有等量溶质的溶液相比较,溶剂的过剩量 C.单位面积表面相与含有等量溶剂的溶液相比较,溶质的过剩量 6.C12H25SO4Na(1)、C14H29SO4Na(2)、C16H33SO4Na(3)三种物质在水表面吸附达到饱和状态时,三种物质分子在表面所占面积a m存在下列关系( B ) A. a m,1> a m,2> a m,3 B. a m,1≈a m,2≈a m,3 C. a m,1< a m,2< a m,3 7.苯在水面上先迅速展开后又自动收缩成为小液滴漂浮在水面上,用于描述苯液滴形状的表化专业术语是( C ) A.二维液膜 B.多分子层 C.透镜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任何液面都存在表面张力 B.平面液体没有附加压力 C.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方向合力指向曲率中心 D.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曲率中心 9.运用过滤手段进行溶胶净化的目的是( C) A.除掉反应过程中过量的副产物 B.除掉过量的电解质 C.除掉溶胶体系中的粗离子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1)

生物化学试题(1)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1.氨基酸 2.肽 3.肽键 4.肽键平面 5.蛋白质一级结构 6.α-螺旋 7.模序 8.次级键 9.结构域 10.亚基 11.协同效应 12.蛋白质等电点 13.蛋白质的变性 14.蛋白质的沉淀 15.电泳 16.透析 17.层析 18.沉降系数 19.双缩脲反应 20.谷胱甘肽 二、填空题 21.在各种蛋白质分子中,含量比较相近的元素是____,测得某蛋白质样品含氮量为15.2克,该样品白质含量应为____克。 22.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____,它们的结构均为____,它们之间靠____键彼此连接而形成的物质称为____。 23.由于氨基酸既含有碱性的氨基和酸性的羧基,可以在酸性溶液中带____电荷,在碱性溶液中带____电荷,因此,氨基酸是____电解质。当所带的正、负电荷相等时,氨基酸成为____离子,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____。 24.决定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和生物学功能的是蛋白质的____级结构,该结构是指多肽链中____的排列顺序。25.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____构象,多肽链的折叠盘绕是以____为基础的,常见的二级结构形式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 26.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是____,它们是在肽键平面上的____和____之间形成。 27.稳定蛋白质三级结构的次级键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等。 28.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____种,除____外都有旋光性。其中碱性氨基酸有____,____,____。酸性氨基酸有____,____。 29.电泳法分离蛋白质主要根据在某一pH值条件下,蛋白质所带的净电荷____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还和蛋白质的____及____有一定关系。 30.蛋白质在pI时以____离子的形式存在,在pH>pI的溶液中,大部分以____离子形式存在,在p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