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MRI解剖和常见损伤类型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58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59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60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61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62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63页
Summary
肌腱观察次序 外、后、内、前
韧带观察位置 联合韧带: 胫腓前韧带、胫腓后韧带在
轴位和冠状位上观察 侧副韧带: 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
于小腿、足和踝部前面。轴位、矢状位观 察。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9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30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31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32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33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34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35页
肌腱
外侧 腓骨长肌腱、腓骨短肌腱 后方 跟腱 内侧
肌腱表面走行,然后分成四条肌腱分别止 于第2-5 远节底。轴位、矢状位观察。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2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3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4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5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6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7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8页
前群肌腱
肌腱
外侧 腓骨长肌腱、腓骨短肌腱 后方 跟腱 内侧
腱 前方
腱、第三腓骨肌腱 除跟腱外,全部肌腱都有腱鞘包绕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48页
踝关节韧带 3,3, 3
联合韧带 胫腓前韧带、胫腓后韧带、胫腓 横韧带
侧副韧带 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跟腓 韧带
踝关节病变的MRI诊断

关爱卓越健康和谐
传承创新弘扬正骨医术 关爱生命创造健康人生
三、踝关节正常M R I 表现 2、骨与软骨
关爱卓越健康和谐
透明软骨于T1WI上呈低信号, T2WI上呈高信号
起于胫骨脊后侧,止于外踝后缘;连接外踝前、后面,与胫骨前、后结 节,起支持作用
胫腓横韧带 :位于胫腓后韧带前下方,可视为下胫腓后韧带的一部分,后外踝延伸至胫骨关
节面后缘,恰好位于内踝的外侧
骨间韧带:由骨间膜远端增厚形成,由胫骨向腓骨斜行,由内上向外下,止于踝关节上方
传承创新弘扬正骨医术 关爱生命创造健康人生
踝关节损伤以内翻损伤最多见,因为外踝比 内踝长而低,可阻止距骨过度外翻
MRI对踝关节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尤其在运动医学中更加重要,对关节韧带、 软骨、骨髓等均有较高的敏感性
关爱卓越健康和谐
传承创新弘扬正骨医术 关爱生命创造健康人生
一、正常踝关节解剖 2、肌 腱
踝关节肌腱: 强壮、灵活、复杂
胫骨后肌腱
趾长屈肌腱 拇长屈肌腱
传承创新弘扬正骨医术 关爱生命创造健康人生
一、正常踝关节解剖 2、肌 腱
关爱卓越健康和谐
踝关节肌腱--内侧:胫骨后肌腱 、趾长屈肌腱 、踇长屈肌腱
胫骨 后肌 腱
趾长 屈肌 腱
胫骨后 肌腱
胫骨 后肌 腱
踇长 屈肌 腱
趾长 屈肌 腱
踇长 屈肌 腱
踇长 屈肌 腱
趾长 屈肌 腱
前后胫腓,前后距腓,三角韧带
冠状位:三角韧带,跟腓韧带 矢状位:跟舟韧带 注意:三角韧带在冠状位上有时显示信号不均;
胫腓和胫距韧带斜向走行,需连续分析几个横断面。
踝关节正常解剖和损伤性病变的影像表现

❖ 正常韧带在MRI所有序列上均 表现为低信号
❖ 轴位和冠状位能显示其全貌 ❖ 韧带在MRI上表现为纤维索条
样改变
精品PPT
踝关节韧带损伤MR表现
直接征象 韧带形态学上改变:韧带走行、宽厚度异常;韧
带边缘不光整;韧带连续性部分或完全中断 韧带信号异常改变
辅助征象 韧带周围结构改变:脂肪间隙及关节腔异常变化 其他邻近组织或结构的异常改变,包括:骨、软
CT 平扫、三维重建(MPR、VR)
MRI 常规MRI、增强MRI、关节腔造影
精品PPT
平片、CT、MRI在踝关节损伤中的合理应用
三者各有优缺点,互为补充。了解三种检查各自的特点,根据病情合理使 用。 首选X线平片 优点:平片对骨结构的空间分辨力最高。
显示病灶整体(定位定性),为CT、MR扫描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 缺点:软组织层次显示差,骨性结果为重叠影像。
精品PPT
踝关节解剖
踝关节的支持结构包括关节囊、内侧和外侧韧带 以及骨间韧带。
内侧三角韧带顶端附着于内踝。分为表层和深层 纤维,并呈扇形向远端延伸,向前止于足舟骨粗 隆,其余的纤维止于载距突和距骨。
外侧韧带复合体包括三条韧带。距腓前韧带最薄 弱,容易损伤。距腓后韧带比距腓前韧带强壮, 自外踝后方横行或水平走行。跟腓韧带自外踝几 乎垂直走行延伸至跟骨外侧面。
精品PPT
常规X线平片———正位
❖ 显示内、外踝,距骨上面及胫骨 关节面的影像:踝关节间隙显示 清晰,呈八字形或鞍形,顶部横 行,中部微凹,两侧斜行部,分 别为内、外踝关节间隙,整个关 节间隙连续不中断。
❖ 远端胫、腓骨关节面,外踝与距 骨是重叠的
精品PPT
常规X线平片——侧位
❖ 清晰显示后踝以及距骨的前 面的影像
踝关节解剖和损伤MRI影像表现

检查)
踝关节损伤—影像学检查方法
➢ T1WI及PDW能清楚显示踝关节解剖,T2WI及STIR对 显示病变有更大帮助
➢ 横断面及冠状面能显示大多数的韧带,应首先考虑行 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矢状面作为适当补充
MR上较好显示韧带/肌腱位置
三角骨
三角骨综合征
踝关节损伤—其他损伤
➢ 足底腱膜炎(跖腱膜炎) ✓ 足底腱膜是一个多层纤维腱膜,由内层、中间层、外层构成 ✓ 足底腱膜通常指较大的中间层,起自跟骨内侧结节然后向前延伸,附着
于趾短屈肌腱下方 ✓ 足底腱膜于中足底分为五束,分别附着于第五趾骨的远节趾骨 ✓ 足底腱膜在MR上表现为2-4mm带状结构,在所有的序列上为低信号 ✓ 足底腱膜炎是导致足底疼痛的最常见原因(多晨起疼痛)
踝关节解剖及损伤
Part 01
踝关节解剖
踝关节解剖—骨性结构
踝关节的骨性结构由胫骨、腓骨远端与距骨组成,踝穴容纳距骨体 冠状面:外踝较内踝低1cm左右 矢状面:外踝较内踝偏向后1cm,后踝较前踝更向下延伸,限制距骨后移
①内踝:顶端分成两个钝性突起(前丘前结节、后丘后结节),有三角韧带 附着,其后侧有一沟,胫后肌腱由此经过 ②外踝:位于胫骨前后结节构成的切迹中,胫腓骨之间没有关节面,但两者 之间有一定的活动度
信号增高,跟腱断裂/撕裂 ➢ 跟腱近端回缩,跟腱边缘磨损,呈螺旋状形态
踝关节损伤—跟腱损伤
急性损伤
踝关节损伤—跟腱损伤
腱围炎
跟腱下囊 跟腱后囊
跟后滑囊炎(注:跟腱后囊正常无积液,若积液提示异常)
踝关节损伤—跟腱损伤
完全撕裂
踝关节损伤—胫骨前后肌腱损伤
踝关节磁共振影像读片

报告日期: 报告出具的 日期和时间
报告内容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年龄、性
别等
影像描述:关节 结构、软组织、
韧带、骨骼等
检查部位:踝关 节
检查方法:磁共 振成像(MRI)
诊断结果:根据 影像分析,给出
诊断结论
建议:治疗方案、 康复建议等
报告注意事项
仔细阅读影像 报告,确保报 告内容准确无 误
01
结合临床症状 和病史,综合 分析影像报告
踝关节磁共振影 像分析
正常影像特征
关节面:清晰可见,表面光滑 关节间隙:正常宽度,无狭窄或增宽 软骨:正常厚度,无磨损或退行性改变 韧带:正常形态,无撕裂或松弛 肌肉:正常信号,无水肿或萎缩 骨髓:正常信号,无水肿或坏死
常见病变影像特征
关节病变:关节 炎、关节脱位、 关节软骨损伤等
血管病变:血管 狭窄、血管瘤等
踝关节磁共振影像读片
演讲人
目录
01. 踝关节解剖结构 02. 磁共振成像原理 03. 踝关节磁共振影像分析 04. 踝关节磁共振影像报告
踝关节解剖结构
骨骼结构
01
胫骨:位于小腿前侧, 是踝关节的主要承重骨
02
腓骨:位于小腿外侧, 与胫骨共同构成踝关节
03
距骨:位于踝关节前方, 与胫骨和腓骨形成关节
04
跟骨:位于踝关节后方, 与距骨形成关节
05
舟骨:位于距骨下方, 与距骨形成关节
06
骰骨:位于跟骨上方, 与跟骨形成关节
关节结构
踝关节:由胫骨、 腓骨:位于小
腓骨和距骨组成, 腿外侧,与胫
是下肢关节中最 骨共同构成踝
大的关节
关节
01
03
关节囊:包裹 踝关节,起到 保护作用
踝关节功能解剖、损伤和恢复

在关节分类中,与膝关节等并列概念是足关节。
足关节包括踝关节、驸骨间关节、驸趾关节、跖zhí骨间关节、跖趾关节和趾骨间关节。
一:踝关节的功能解剖分析1、踝关节解剖学分析踝关节又称距小腿关节,或是距上关节。
有胫骨下关节面和胫、腓骨的内外踝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的屈戌关节。
关节囊的前后壁薄而松弛,距骨滑车的关节面在形状上前宽后窄。
内、外踝在高度上不一致,内踝高于外踝。
导致了:内翻大于外展,同时踝关节屈时内外翻的幅度小于伸时。
2、踝关节的辅助结构内侧韧带:位于踝关节内侧强韧的三角韧带,起自胫骨内踝,呈扇形向下止于距骨、跟骨、足舟骨的内侧,限制足过度外翻。
外侧韧带:有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均较为薄弱,有防止小腿移位和限制足过度内翻的功能。
3、运动踝关节的主要肌肉运动踝关节的主要作用肌,有小腿后面的屈肌和小腿前面的伸肌。
它们均起自小腿骨或股骨内、外上髁,肌腱跨越踝关节止于足骨上。
近固定收缩时,可使踝关节完成屈、伸运动。
A、使踝关节屈(跖屈)的主要肌群: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拇长屈肌、趾长屈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近固定收缩,踝关节屈,如绷脚动作。
远固定收缩,使小腿在踝关节处屈,完成提踵和蹬地动作。
这里主要讲一下,小腿三头肌。
小腿三头肌位于小腿后面皮下,特别发达,使小腿后部隆起。
它包括浅层的腓肠肌、深层的比目鱼肌。
有三个头,腓肠肌两个头为双关节肌;比目鱼肌为羽状肌单关节肌。
小腿三头肌是构成小腿形态的主要肌肉,也影响另小腿维度的重要因素;在行走、跳跃中,是足关节蹬伸的主要肌肉。
起点:腓肠肌的内外两个头分别起于股骨的内外侧髁后面;比目鱼肌起于胫骨后面的比目鱼肌线和腓骨上部的后面。
止点:3头会合,在小腿上部形成膨隆的肌腹,向下移行为跟腱,止于跟结节。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使足在踝关节处屈,腓肠肌还能使小腿在膝关节处屈;远固定收缩时,使小腿在踝关机处屈,或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防止人体向前倾倒,维持人体直立姿势。
踝关节正常MRI解剖图谱

后组包括跟腱和跖肌腱。跖肌腱正常人约 有10%缺如,当它存在时行于跟腱内侧一起 插入跟骨。
小腿肌肉
前群:胫骨前肌、趾长伸肌、第三腓骨肌(肌 腹常和趾长伸肌融合)、坶长伸肌。
外侧群: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后群:
浅层:小腿三头肌(腓肠肌、比目鱼肌)形成 跟腱。 深层:国肌、趾长屈肌、坶长屈肌、胫骨后 肌。
踝关节横断面MRI
踝关节矢状位正常MRI
踝关节冠状位正常MRI
踝关节正常MRI解剖 图谱
踝关节的韧带连接
踝关节的韧带连接包括胫腓韧带连接、内侧副韧带和 外侧副韧带。
胫腓韧带连接包括骨间膜和前后胫腓韧带。梅宗衲夫 氏骨折(内踝合并腓骨近端骨折)常合并胫腓韧带损伤。
内侧副韧带或三角韧带是由三个浅层、二个深层韧带 构成。浅层为起自内踝尖延伸至舟骨结节(胫舟韧带)、 跟骨载距突(胫跟韧带)、距骨内侧结节(胫距韧带)呈扇 形分布的一个韧带。深层韧带从内踝前后界延伸至距 骨前后侧的胫距前后韧带。
外侧副韧带包括由前至后的三个独立韧带:前距腓韧 带(外踝前侧至距骨颈)、跟腓韧带(外踝外侧至跟骨外 侧面)、后距腓韧带(外踝后侧至距骨外侧结节)
踝关节的肌腱
踝关节的肌腱分前内外后四组,除后组外 的其他三组均包绕腱鞘。
前侧组由内向外、由前至后为:胫后肌腱、 趾长屈肌腱和坶长屈肌腱。
踝关节mri ppt课件

拇长 屈肌
跟 腱
拇长 屈肌
跟 腱
胫骨前 肌腱 跟 腱
跗骨窦
趾长 伸肌
拇长 伸肌
内侧副韧带(三角韧带)
• 浅层部分:胫舟韧带、胫跟韧带和胫距 韧带组成
• 深层部分:胫距前韧带和胫距后韧带组 成
胫跟 韧带 跗骨窦
胫距后韧带
胫跟韧带 趾长屈肌腱
距腓前韧带
胫距后韧带
胫跟韧带 趾长屈肌腱 拇长屈肌腱
同的特点; • MRI可以早期发现病变;脂肪抑制像比
同位素扫描更为敏感;
七、肿瘤性病变
骨软骨瘤
骨软骨瘤
骨软骨瘤
骨软骨瘤
纤维瘤
跖痛症
• 跖骨头挤压跖神经引起的跖部疼痛症, 多发在第2/3、3/4趾蹼之间;
• 长期反复机械性压迫摩擦作用,足内侧 肌劳损萎缩,使第2/3、3/4趾下垂挤压 足底神经;
• MRI:跖骨头突起的低到中等信号肿块, 神经瘤在T2WI呈高信号(Morton Neuroma);
Tarsal coalition
其他病变
足底筋膜炎
• 足底筋膜炎常见原因是反复外伤或重复 压迫;
• 运动员和肥胖人多见; • 筋膜及筋膜周围组织炎性变化;
足底筋膜炎MRI表现
• 足底筋膜炎厚度增加呈梭形(正常为 3.22mm +/- 0.44mm );
距腓后韧带
踝关节横断解剖主要结构示意图
胫骨前 肌腱
胫骨后肌 趾长屈肌 拇长屈 肌及肌 腱
拇长伸 肌腱
趾长伸 肌腱
腓骨 长短 肌腱
外侧副韧带
• 距腓前韧带 • 跟腓韧带 • 距腓后韧带
跗骨窦(sinus tarsi)示意图
跗骨窦(sinus tarsi)MR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踝关节解剖
一、软骨软化
长期运动导致关节软骨过度磨损, 软骨细胞脱落,骨质增生,关节 间隙狭窄一系列病理变化。 软骨信号层次变模糊,其内简斑 片状或囊状异常信号,T1WI呈低 信号,于 STIR呈高信号;严重时 软骨全层不同程度缺如,软骨下 骨质明显增生、硬化。
二、骨软骨损伤
联合韧带:胫腓前韧带、胫腓后韧带、胫腓 横韧带
外侧副韧带: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跟腓 韧带
跟腓韧带
距腓前韧带撕裂
距 腓 后 韧 带 撕 裂
跟腓韧带撕裂
三角韧带:胫距前韧带、胫距后韧带、胫跟 韧带、胫舟韧带
三角韧带撕裂
五、三角骨综合症
三角骨是距骨后端二次化中心,由软骨桥相连接 病因:距骨三角骨急性骨折或慢性应力性骨折,胫骨后部 或附近肌腱韧带反复撞击、压迫三角骨,引起踝关节囊后 部级相邻的韧带和拇长屈肌腱的炎症。 MRI显示三角骨内骨髓水肿,邻近关节囊积液,软组织水 肿级炎症,拇长屈肌腱水肿、腱鞘积液。
六、足底腱膜炎
足底腱膜是一个多层的纤 维腱膜,由内层。中间层、 外层构成,常说的腱膜通 常指中间层,在MR上表现 为2-4mm带状结构,在所 有序列上为低信号 足底腱膜炎是导致足底疼 痛最常见的原因
足底腱膜炎MRI表现: 腱膜增厚呈梭状,通 常累及近侧部分并延 伸至足跟附着处 近侧足底腱膜信号增 高,临近脂肪垫、软 组织水肿,可有跟骨 内侧结节局限性水肿
踝关节MRI解剖和常见损伤类型
踝关节(ankle joint),由胫、腓骨下端的关节面 与距骨滑车构成,故又名距骨小腿关节。胫骨的下 关节面及内、外踝关节面共同形成的“冂”形的关 节窝,容纳距骨滑车(关节头),由于滑车关节面 前宽后窄,当足背屈时,较宽的前部进入窝内,关 节稳定;但在跖屈时,如走下坡路时滑车较窄的后 部进入窝内,踝关节松动且能作侧方运动,此时踝 关节容易发生扭伤,其中以内翻损伤最多见,因为 外踝比内踝长而低,可阻止距骨过度外翻。
好发于距骨前外侧、后内侧,尤其是后内侧,与内 翻损伤相关。 MRI表现为软骨下骨质内斑片状或囊状T1WI低信 号、STRI高信号影,伴或不伴小骨软骨碎片的分离、 移位。
三、肌腱损伤
1、跟腱损伤 急性损伤:表现为跟腱增粗、肿胀并附着处信号异 常。 腱围炎(无腱鞘),可伴有跟后滑囊炎:MRI表现 为跟腱周围见斑片状STIR高信号包绕。伴有跟后滑 囊炎时,可见跟腱后方见囊状长T1长T2信号。 跟腱断裂:巨大外力撞击或慢性炎症导致,表现为 跟腱信号不连续,断断信号异常。
足底腱膜炎伴跟 骨内侧结节局限 性水肿
七、踝管综合征
踝管解剖 踝管起自内踝后下方,止于 跟骨 屈肌支持带与内踝、跟骨内 侧面之间构成踝管
七、踝管综合征
• 又称为跗管综合征 • 创伤是最常见的可 确切引起踝管综合 征的原因。后足骨 折及屈肌腱创伤性 腱鞘炎、腱鞘囊肿 引起踝管内压力增 高。
跟腱增粗、信号异常
跟腱断裂
腱围炎
跟后滑囊炎
四、韧带撕裂
急性韧带撕裂:
连续性中断 附着处分离 增粗伴T2WI韧带内
• 慢性韧带撕裂:
• 继发征象消失 • 韧带增粗或变细, 呈波浪状轮廓
信号升高(提示水肿 或出血) 关节腔积液 临近软组外侧副韧带 三角韧带 距跟韧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