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创新方案 第七章 第二讲 城市化
新型城市化2

第一节 城市体系的形成和功能
一、城市体系的形成 1、城市的形成和内涵 2、城市化的基本涵义 (1)城市化的前提条件、运作机理、外在表征、演进形 态 (2)与城市化研究有关的几个问题 城市、建制镇与集镇的区分 判断城市化水平的指标
二、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功能 1、基本功能 2、作为增长中心的城市的功能 3、作为增长点的小城镇的功能
五、城市经营中的政府功能定位与行为原则 1、城市经营的对象、方式及条件 2、城市经营与企业经营的根本区别 3、我国城市经营中政府行为的矛盾分析 4、城市经营中政府功能定位与行为原则
三、中国城市化的几个问题 1、现状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坚持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从 此,揭开了我国城镇建设发展的新篇章。到2008年底,全国城市 总数达到655个,比1991年增加176个,增长36.7%,平均年增加 11个。城镇人口比1991年增加90.3%,平均每年增长5.6%。城 市化率提高到45.68%,比1991年提高19个百分点。 2、问题 (1)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不协调 (2)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利益未得到根本保障 (3)“土地城市化”大于“人口城市化”
三、不同规模城市的发展战略 1、适当发展大城市,强化大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龙头作 用。 2、积极发展中小城市,重点提高其功能档次。 3、有重点地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
四、推进我国新型城市化需要解决的若干突出问题 1、改革和完善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和就业制度。 2、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解除农民进城的后顾之 忧。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解决城市建设土地紧缺 问题。 3、改革住房、社会保障、教育等体制。 4、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第四节 我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2《城市化》优质课件 (共34张PPT)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62021/8/6August 6,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62021/8/62021/8/62021/8/6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晚,发展 快;城市化水平比较低;由于城市化与 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一些国家有 “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如南美国家) 一些国家有 “滞后城市化”的现象(如 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
虚假城市化与滞后城市化
2.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显 著拉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 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1987年— 2002年,我国城市化水平由17.9%上升到39.1%。
人口 向城市地区集聚
1. 概念 乡村 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 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思考:城市化过程中除了地域转变,还有哪些 转变? 如:人口转变(由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
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转变(由第一产业转 移到第二、三产业)
2、标志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6.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
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
可能降低的是( A )
A.稻田Biblioteka B.鱼塘C.果园D.菜地花圃
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水圈的影响: 水污染 城市地表径流增加
2、对大气圈的影响: 大气污染 热岛效应、雨岛效应
《城市化》课件预案.ppt

阿gh,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14 学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2021/4/8
阿gh,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15 学
70%
30%
城市化 阶段
水平
发展 地域扩展趋
速度
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 阶段
25%-30%以下,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2021/4/8
中心 城区
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 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阿gh,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17 学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的过程: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2021/4/8
中心 城区
部分人口转向近郊区
阿gh,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18 学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项目 起步
发达国 家
早
发展中 国家
晚
速度 慢 快
水平 其他特 点
高
逆城市 化现象
低
2021/4/8
阿gh,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24
对照图 2.18和 2.19, 分析右 图回答 下列问 题。
1、城市化的开始时间有什么不同? ①发达国家城市化开始时间__早___,如:英__国___于1800 年,_美___国__于1825年;
2021/4/8
《城市化》课件7(人教版必修2)

凤凰城91.673.715.1
3.3
图2—2—13是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________________, 城市人口数量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趋势。
(2)该城市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城和________________ 区,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
5.美国大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而欧洲城市高层 建筑多建在市中心以外的地区,原因是( )。
A.地理环境不同 B.发展历史不同 C.政府作用不同 D.发展程度不同
图2—2—5是我国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甲、乙、丁所代表的功能分区最可能是( )。 A.甲——绿化用地、乙——住宅区、丁——商业区 B.甲——商业区、乙——住宅区、丁——绿化用地 C.甲——住宅区、乙——商业区、丁——绿化用地 D.甲——绿化用地、乙——商业区、丁——住宅区
7.若该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的主导风向可能是( )。 ①东风 ②西风 ③西北风 ④ 东南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图2—2—6为某城镇多年平均风频图,读 图回答8—9题。
8.该城镇可能位于( )。
A.我国东南沿海 B.印度半岛境内
C.地中海沿岸
D.西欧平原
9.如果在该城市布局一座火电厂,从环境保护的角
后期阶段 高
慢或 停滞
继续 扩大
大城市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 (有些国家推行再城市化)
2、空间差异
1800年 1825年
1940年
1890年 1910年
几个国家的城市化过程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创新教程(新课标)2016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二章第2讲城市化课时作业湘教版必修2

【创新教程】(新课标)2016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二章第2讲城市化课时作业湘教版必修2对应学生用书课时冲关(十八)第363页1.(2013·安徽文综)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回答下题。
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解析:图中信息显示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镇人口比重在35%到45%之间,且城市化速度较快,据此可判断出安徽省城市化处于中期阶段。
答案:B2.读下面的201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回答问题。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解析:城市化初级阶段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中心区;城市“空心化”现象是逆城市化的表现,人口由城市迁向农村或其他城市,材料仅反映城市内各圈层的人口迁移,不能判断为逆城市化;也无法判断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故可判断为郊区城市化。
答案:B(2015·石家庄一模)读下面的2005~2012年河北省城镇化率示意图,回答3~4题。
3.2005年以后,河北省的城市化处于( )A.初级阶段B.加速阶段C.逆城市化阶段D.再城市化阶段4.河北省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有( )①地处环首都、环渤海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②国家“十二五”规划将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纳入国家战略,有政策支持③城镇体系不完善,大城市带动能力弱④城市功能不完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第3题,从图上可以看出,2005年河北省的城镇化率为37.7%,到2012年城镇化率为46.80%,说明河北省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逆城市化是出现在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的现象;再城市化是城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
第4题,河北省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城镇体系不完善,大城市带动能力弱;城市功能不完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第二讲 城市化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2. 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区别:①郊区
城市化:指城市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 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②逆城市化:是
指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迁移的现象。③再城市化:发达
国家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 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复兴 计划,使大城市出现再城市化的现象。
第二讲
城市化
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城市化、城 市化水平、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城市化初期 关键术 阶段、中期加速阶段、后期成熟阶段、合理的城市 语 化、过快的城市化、生态城市、节能建筑、绿色交 通、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协调、良性循环 (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分初期缓慢发展阶段、中期 加速阶段和后期成熟阶段。 关键规 (2)世界城市化空间的差异,表现在发展中国家与 律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时间、速度、城市化水平及所 处阶段的不同。
很快 ,市区出现了城市化问题 城市化推进_______
C: 后期阶段 _________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 缓甚至停滞
3.地区差异 C 填字母)阶段。 (1)大部分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的 __( 或B 填字母)阶段。 (2)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的 A _____(
1.影响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原因 求提高,郊区基础设 人口增长快,农村劳 施完善 动力过剩
1. 城市化水平高低与城市化速度快慢不同。城市化水
平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反映,百分比越高,城市化水 平越高;城市化速度是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 如发达国城市化水平高,但目前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相 反。
有起步晚、速度快的特点,对应着图中的丁折线;世界平均
城市化(公开课)ppt课件

人口迁移方向 城市人口变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乡村向城市
市区向郊区 城市向乡村小城镇
增加
减少
29
逆城市化现象
30
2000年世界人口最多的十个城市
发展中城国市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人,口(中万小)
1.东京(日本)
2880
2.墨城西哥市城发(展墨缓西哥慢),人聚集于少数大城17市80。
3.圣保罗(巴西) 4.孟买(印度) 5.纽约(美国)
45
4、噪声污染
项目
噪声污染
来源 危害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人体健康
46
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
47
讨论:说明城市的什么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香港的笼屋
48
下列图文说明什么问题: 南京市就业获得巨大成就,每年有28万人多获得就
业,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每年失业率虽不断下降,但失业 人口却在不断增加。
2、城市化的表现
城市等级升级 城市数量不断增多
城市人口 占总人口的比重 ? 上升
城市用地 规模
? 扩大
城市化标志
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10
下面是几个同学的观点,你赞成哪一个?
• 小明:我们中国的城市人口有5亿多,城 市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很高。城市人口增加
• 小王:澳大利亚是发达国家,但城市的土 地面积较少,占国土总面积比例小,所以 澳大利亚的城市化水平很低。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化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 经济 发展
农业发展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剩余劳动力 城
工业发展
市 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化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PPT课件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3.中国的城市化
(2)实质:既是乡村—城市的转型过程,又是城 市不断提升的过程。
(3)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具体要求 ①城市化必须与 工业化 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②合理利用 自一然、资城源市概,述切实保护人文资源,全 面实施 可持续发展 战略。 ③统筹城乡建设,完善 城镇体系 ,大中小城 市协调发展。 ④以人为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 善 人居环境 。
速度。其原因是我国实行了控制人口的计划生育 政
策,人口增长速度减缓,而同时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城市化速度加快。
高中同步新课标·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2)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与第
三次人口普查时的城市化水平相比,提高了约 15
个百分点。
(3)由图可知我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城市化 水平较低,但推进速度较快 。
高中同步新课标·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思考]为什么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 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提示:城市化包含了人口城市化和地域城市 化两个方面。但无论一、是城产市业概述上的由农业向非农业 转移,还是空间上的由乡村到城市的转移,均是 以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变为根本的。
高中同步新课标·地理
[答案] (1)B (2)D
高中同步新课标·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1.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 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 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所示:
一、城市概述
高中同步新课标·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2.城市化的空间差异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发达国家 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明显(如下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城镇化水平已处于较高阶段
D.农民工大多举家在城镇生活
2.表格中数据反映突出的问题是( )
A.城镇人口增长过快
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
C.城镇土地扩张过快
D.环境污染逐步加剧
解析:第 1 题,表中显示我国城镇化率年均增长为 3.01%,举家迁移比率为负值,说明个体城镇化快于家庭 城镇化;而户籍人口比率年均增长为 2.38%,说明户籍人 口城镇化率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则人口城镇化快于人 口市民化;举家迁移比率只有 20%左右,说明农民工大多 举家在农村生活。第 2 题,表中城市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 5.78%,大于城镇化率的 3.01%,说明城市的建成区面积 增长大于城镇人口的增长,则表明城镇土地扩张过快。
3.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 城市化
B.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 人口增多
C.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 有效抑制
D.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 城区集聚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 人口都出现负增长,表明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A 正确;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中心城区人口 呈减少趋势,B 错误;Ⅳ阶段后,费城市中心城区人口 增长率由正转负,说明其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减少,C 错 误;从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大 致由-0.8%变为-0.3%,只能说明巴尔的摩市中心城区 人口迁出的数量变小,而不是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获取和解读信息] [答案] (1)B (2)D
本题易错之处在于对第一、二、三产业比重的判 读,尤其是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在短柱的中间,必须 看长度,而不能简单地以上界或下界进行判断。从图 中看第二产业比重虽然比第三产业增长的慢,但仍然 是上升的。
答案:1.A 2.D
题组二 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2012·浙 江 高 考 )美 国东 北部 大城 市带 (亦 称波 士 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 带。下图为 1970~2008 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 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 图。据此回答 3~4 题。
题组一 城市化的内涵及表现 (2015·郑州模拟)下图为我国乡村和城市人口占总 人口的比重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 1~2 题。
1.由图中信息可知( ) A.1980~2010 年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 B.1950~2010 年我国城市人口出生率一直大于 乡村地区 C.在甲时间点,我国城市与乡村的人口自然增长 率相同 D.房地产开发是我国城市人口比重上升的直接原 因
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特点
原因
起步晚,发 二战后,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城
展快
市化进程快
亚非国家水平低;乡村人口基数大,人
总体水平 口增长快,城市化进程落后于经济发展
低,且不平 和工业化进程,城市人口比重不足 40%
衡 南美洲国家水平高;城市化水平超过经
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
城市发展 不合理
农民、自家宅基 地、握手楼楼房密 集,采光条件差
吸引外来人口 租住,增加自身 收入
[解析] 第(1)题,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用地规模 不断扩大,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农业用地规模缩小, 土地价格上涨;人口增多,住房紧张,房租上涨,农 民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建楼房以供出租。第(2)题,城 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导致住房紧张,房 租上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达度好的中心城市的 房租尤其昂贵,城市周边地区房租相对廉价,更适合 低收入人群的需求。
量下降
染、光污染、辐射污染等
城市交 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
通问题
繁;公共交通发展缓慢;停车场紧张
城市住 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
宅问题 破损;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窟
城市社 会问题
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 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 加;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内城经济衰退
全,交通 便捷
(3)标志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是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它体现了社会经济 发展水平。
(4)意义 ①带来了 聚落形态 的变化。 ②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 变化。 ③是区域 社会经济发展 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 的表现。 [温馨小贴士]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城市 化的标志,而城市人口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 交通条件的改善等都是城市化的表现。
答案:B
考点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重要程度:★★☆☆☆]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 不利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
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 环境质量 下降,甚至出
现 环境污染 问题
不合理城市化表现
环境问题Biblioteka 生物的多样性 减少 ;水质、水量 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废渣影 响土地质量;出现城市“ 热岛 ” 现象,影响日照、风速、风向
1.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特点
原因
起步早
产业革命早
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力大大提高,
水平高 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人口比
重在 70%以上
一些大城市 ①市中心的居住环境恶化,人们对环境质量
出现逆城市 要求提高;②交通条件改善,城市边缘地带
化现象 发展快,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后
表 现
人口由乡村 迁往城市,农 村地域转化 为城市地域
人口由市区 迁往郊区
人口由市区迁 往农村和小城
镇
人口迁回 市区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成 因
城市的拉 力和乡村
的推力
市区人口激 为追求更
增,地价上涨, 好的生活
交通拥挤
环境
再城市化 开发中心 区,高科技 产业、第三 产业的发展
图 解
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从城市化进程来看,郊 区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而逆城市化 则出现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从距离上看,郊区城 市化是居民和企业迁往郊区,逆城市化是居民及工商 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或小城镇;从城市自身发展 上看,郊区城市化使城市面积扩大,人口增多,逆城 市化使整个大城市人口减少。
命题角度 城市化的表现和进程 [例] (2013·安徽高考)下图表示安徽省 1985~2010 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1)~(2)题。
(1)2005 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表现在( )
(3)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 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使城市 景观尽可能的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
命题角度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例] (2014·全国高考新课 标卷Ⅱ)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 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 地上建起了“握手楼”(如图)。 据此完成(1)~(2)题。
2.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一般表现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 稍被拉平的“S”形 曲线。 (2)世界城市化进程规律
(3)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发达国家 起步早,水平高,进入 后期 阶段 发展中国 起步晚,水平低,大部分处于 初期 阶
家
段或 加速 阶段,速度快
[温馨小贴士] 一般来讲,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 水平是相适应的,但并不绝对。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一 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也可能比较高。如南美洲的一些 国家,受历史因素影响,城市化水平比较高;西亚、北非 的一些产油国,受自然条件影响,城市化水平也比较高。
答案:1.B 2.C
(2)户籍人口比率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拥有城 镇户籍(市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举家迁移比率即农村举家迁移到城镇的家庭数 ÷农村拥有城镇化迁移人口的家庭总数×100%,它反映 了家庭城镇化水平。
1.2002~2012 年间,我国( )
A.人口城镇化慢于人口市民化
B.个体城镇化快于家庭城镇化
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涌入,城市的压 力增大;工业生产和城市拓展对生态造
成破坏;中小城市发展缓慢
3.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 区别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时 间
19 世纪~20 世纪
20 世纪 50 年代~70 年
代
20 世纪 70 年 代~80 年代
20 世纪 80 年代以
[答案] (1)D (2)B
本题易错之处是对“握手楼”的理解,“握手 楼”指的是楼与楼之间的间距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距离太近的楼房。有人形容:相邻两栋楼的同层住户, 打开窗户便可以握手。握手楼存在着不利于采光、绿 化、消防安全等弊端。
题组一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5·银川模拟)下表是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
(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区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再扩大
[获取和解读信息]
获取信息
推断结论
珠江三角洲某中 心城市
城市规模大,城市化发展速度 快 ,城市人口不断 增加 , 城市中心房价 昂贵
考点一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重要程度:★★★★☆]
1.城市化 (1)城市化的三大表现 ① 人口向城镇集聚。 ②城市范围不断扩大。 ③ 乡村变为城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