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危险化学品的最大储存量与临界量
危险化学品储存及仓库建设安全规范

危险化学品储藏及库房建设安全要求1一般要求危险化学品不得露天寄存。
危险化学品库房防火间距应切合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厂区化学品库房, 应距民用建筑、明火或散生气花地址米,与厂房的间距达到米, 于主要道路间距10 米, 次要道路 5 米)。
建筑构造危险化学品库房的墙体应采纳砌砖墙、混凝土墙及钢筋混凝土墙。
危险化学品库房应设置高窗,窗上应安装防备铁栏,窗的外边应设置遮阳板或雨搭。
窗户上的玻璃应采纳毛玻璃或涂白色漆。
库房门应为铁门或木质外包铁皮,采纳外开式。
有爆炸危险的危险化学品库房应设置泄压设备。
泄压设备采纳轻质屋面板、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等,不得采纳一般玻璃。
危险化学品库房应独立设置,为单层建筑,其实不得设有地下室。
储藏禁忌依据危险化学品特征分区、分类、分库储存。
各种危险化学品不得与禁忌化学品混淆储存。
危险化学品储藏禁忌见附录A。
安防举措危险化学品库房应设置防爆型通风机。
危险化学品库房内、外应设置视频监控设备。
危险化学品库房设置的灭火器数目和种类应切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的要求。
库房总面积大于500 ㎡的危险化学品库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安防)控制室及红外报警系统。
储藏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的危险化学品库房应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
电气安全面积小于50 ㎡的危险化学品库房内不得设置照明装置;面积大于50 ㎡的危险化学品库房内可设置照明装置。
照明装置应使用防爆型低温照明灯具。
库房内电气设备应为防爆型。
配电箱及电气开关应设置在库房外,并安装防雨、防潮保护设备。
危险见告储藏的危险化学品应有中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全标签。
2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小型公司的危险化学品储藏量不得大于表2-1 中危险化学品的最大储存量。
表 2-1 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危险化学品储存限量表危险化学品类型危险化学品最大储存量第 2 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50 瓶第 3 类易燃液体 3 吨第 4 类易燃固体、自燃物件和遇湿易燃物 1 吨品第 5 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吨第 6 类有毒品吨第 8 类腐化品10 吨大中型公司的危险化学品储藏量不得大于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要危险源辨别》中所列的危险化学品临界量的 50%。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控要求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控要求1 定义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其中临界量,是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其中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本要求所称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由《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标准辨识得到,以下所称重大危险源均指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1.2 危险化学品单位,是指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和使用的单位。
2 职责要求2.1 单位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并保证安全投入满足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的需要。
2。
2 各厂部是区域内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
各厂部应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责任制度,明确所属2013年12月2日发布2013年12月2日实施各部门和有关人员对重大危险源日常安全管理与监控职责,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实施重大危险源的日常监控检查.2。
3 安全保卫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要求,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确认并公布重大危险源清单,组织开展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工作,对厂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控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
3 登记建档与安全评估3.1 (关键控制活动)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装置、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并记录辨识过程与结果;确认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并对确认结果负责。
危险化学品存在(在线)量按照数量最大原则进行辨识,重大危险源根据其危险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为最高级别。
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由《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附件1)列示3.2 (关键控制活动)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厂部(以下统称重大危险源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安全评价机构和安全保卫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每三年一次。
化工危险化学品的最大储存量与临界量

化工危险化学品的最大储存量与临界量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化工危险化学品的最大储存量与临界量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1、依据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表,可以确认:甲基三氯硅烷、液氨、甲醇、乙酰氯为危险化学品辨识的物质。
2、辨识指标A、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B、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q1/Q1+q2/Q2+……+q n/Q n≥1式中:q1、q2、……、q 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有量,吨;Q1、Q2、……、Q n——与各危险化学品对应的临界量,吨。
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厂区内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根据上述原则,对所列危险化学品进行辨识,列表如下: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采用LEC法(格雷厄姆—金尼法),它是由美国人格雷厄姆()提出的,是作业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进行作业时的一种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
他们认为影响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因素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L、E、C的分值分别见表1、表2、表3。
用这三个因素的乘积D=L×E×C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见表4)。
D值越大,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越大。
表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值L表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E表3 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C表4 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公司内各单元操作及安装、维修、高处作业等共有13种潜在危险性,根据LEC法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见表5。
表5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结果。
化工危险化学品最大储存量与临界量关于

化工危险化学品的最大储存量与临界量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1、依据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表,可以确认:甲基三氯硅烷、液氨、甲醇、乙酰氯为危险化学品辨识的物质。
2、辨识指标A、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B、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q1/Q1+q2/Q2+……+q n/Q n≥1式中:q1、q2、……、q 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有量,吨;Q1、Q2、……、Q n——与各危险化学品对应的临界量,吨。
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厂区内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根据上述原则,对所列危险化学品进行辨识,列表如下: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采用LEC法(格雷厄姆—金尼法),它是由美国人格雷厄姆(K.J.Graham)和金尼(G.F.Kinney)提出的,是作业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进行作业时的一种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
他们认为影响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因素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L、E、C的分值分别见表1、表2、表3。
用这三个因素的乘积D=L×E×C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见表4)。
D值越大,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越大。
表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值L表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E表3 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C表4 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公司内各单元操作及安装、维修、高处作业等共有13种潜在危险性,根据LEC法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见表5。
表5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结果。
30%盐酸重大危险源临界量2018

30%盐酸重大危险源临界量2018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
30%盐酸作为一种强酸,其在化工、制药、金属清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与此同时,30%盐酸的重大危险源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围绕30%盐酸重大危险源临界量2018,探讨盐酸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措施,以提高大家对盐酸安全的认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重大危险源的概念。
重大危险源是指在生产、储存、使用过程中,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危险物质。
30%盐酸作为一种高度危险的化学品,其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评估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我国相关标准,2018年盐酸重大危险源临界量规定如下:30%盐酸储存量为1000吨,生产线最大用量为100吨。
当实际储存量或生产线用量超过这一临界量时,企业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全管理。
为了确保盐酸重大危险源的安全,企业应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2.定期对盐酸储存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施完好。
3.加强盐酸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环节的安全监控,确保全过程安全可控。
4.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此外,我国政府在盐酸重大危险源管理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法》等。
企业应严格遵守这些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
总之,30%盐酸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对保障我国化工行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甲基丙烯酸甲酯 储存临界量

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由于其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性质,因此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
本文将介绍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储存临界量及其相关安全知识。
一、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基本概述甲基丙烯酸甲酯,化学式为C5H8O2,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制造塑料、涂料、胶水、染料等化工产品中。
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危险性质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性质,因此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
以下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主要危险性质:1.易燃:甲基丙烯酸甲酯易燃,遇到火源或高温会发生燃烧,产生大量有毒气体。
2.易爆:甲基丙烯酸甲酯易爆,遇到火源或高温会发生爆炸,产生大量碎片和有毒气体。
3.有毒: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毒,吸入或接触皮肤会引起刺激、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长期接触可能导致中毒。
三、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储存临界量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储存临界量是指在一定的储存条件下,能够安全储存的最大量。
储存临界量的大小取决于储存场所的容积、通风条件、防火措施等因素。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储存临界量如下:1.在一般储存场所,储存量不得超过1吨。
2.在专用储存场所,储存量不得超过10吨。
3.在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量不得超过50吨。
四、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储存安全措施为了确保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储存安全,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储存场所应符合安全要求,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2.储存容器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
3.储存场所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如消防器材、灭火器、喷淋系统等。
4.储存场所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吸烟、明火等行为。
5.储存场所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发现的安全隐患。
五、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应急处理措施在甲基丙烯酸甲酯发生泄漏、火灾等事故时,需要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措施:1.立即停止泄漏源,切断电源和气源,迅速疏散人员。
危险化学品储存及仓库建设安全规范222

危险化学品储存及仓库建设安全要求一般要求1.1危险化学品不得露天存放。
1.2危险化学品仓库防火间距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厂区化学品仓库,应距民用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25.0米,与厂房的间距达到12.0米,于主要道路间距10米,次要道路5米)。
1.3建筑结构1.3.1危险化学品仓库的墙体应采用砌砖墙、混凝土墙及钢筋混凝土墙。
1.3.2危险化学品仓库应设置高窗,窗上应安装防护铁栏,窗的外边应设置遮阳板或雨搭。
窗户上的玻璃应采用毛玻璃或涂白色漆。
1.3.3仓库门应为铁门或木质外包铁皮,采用外开式。
1.3.4有爆炸危险的危险化学品仓库应设置泄压设施。
泄压设施采用轻质屋面板、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等,不得采用普通玻璃。
1.3.5危险化学品仓库应独立设置,为单层建筑,并不得设有地下室。
1.4储存禁忌根据危险化学品特性分区、分类、分库贮存。
各类危险化学品不得与禁忌化学品混合贮存。
危险化学品储存禁忌见附录A。
1.5安防措施1.5.1危险化学品仓库应设置防爆型通风机。
1.5.2危险化学品仓库内、外应设置视频监控设备。
1.5.3危险化学品仓库设置的灭火器数量和类型应符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的要求。
1.5.4仓库总面积大于500㎡的危险化学品仓库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安防)控制室及红外报警系统。
1.5.5储存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的危险化学品仓库应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
1.6电气安全1.6.1面积小于50㎡的危险化学品仓库内不得设置照明装置;面积大于50㎡的危险化学品仓库内可设置照明装置。
照明装置应使用防爆型低温照明灯具。
1.6.2仓库内电气设备应为防爆型。
配电箱及电气开关应设置在仓库外,并安装防雨、防潮保护设施。
1.7危险告知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应有中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全标签。
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2.1小型企业的危险化学品储存量不得大于表2-1中危险化学品的最大存储量。
化工危险化学品的最大储存量与临界量

化工危险化学品的最大储存量与临界量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化工危险化学品的最大储存量与临界量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1、依据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表,可以确认:甲基三氯硅烷、液氨、甲醇、乙酰氯为危险化学品辨识的物质。
2、辨识指标A、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B、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q1/Q1+q2/Q2+……+q n/Q n≥1式中:q1、q2、……、q 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有量,吨;Q1、Q2、……、Q n——与各危险化学品对应的临界量,吨。
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厂区内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根据上述原则,对所列危险化学品进行辨识,列表如下: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采用LEC法(格雷厄姆—金尼法),它是由美国人格雷厄姆(K.ey)提出的,是作业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进行作业时的一种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
他们认为影响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因素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L、E、C的分值分别见表1、表2、表3。
用这三个因素的乘积D=L×E×C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见表4)。
D值越大,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越大。
表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值L表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E表3 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C表4 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公司内各单元操作及安装、维修、高处作业等共有13种潜在危险性,根据LEC法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见表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危险化学品的最大储存量与临界量
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1、依据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表,可以确认:甲基三氯硅烷、液氨、甲醇、乙酰氯为危险化学品辨识的物质。
2、辨识指标
A、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B、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q2/Q2+……+q n/Q n≥1
式中:q1、q2、……、q 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有量,吨;
Q1、Q2、……、Q n——与各危险化学品对应的临界量,吨。
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厂区内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根据上述原则,对所列危险化学品进行辨识,列表如下:
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采用LEC法(格雷厄姆—金尼法),它是由美国人格雷厄姆()和金尼()提出的,是作业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进行作业时的一种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
他们认为影响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因素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L、E、C的分值分别见表1、表2、表3。
用这三个因素的乘积D=L×E×C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见表4)。
D值越大,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越大。
表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值L
表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E
表3 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C
表4 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
公司内各单元操作及安装、维修、高处作业等共有13种潜在危险性,根据LEC法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见表5。
表5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