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六章国民生产总值总需求和总供给1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第6章+总需求与总供给习题

宏观经济学第6章+总需求与总供给习题

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一、名词解释题1.扩张性财政政策 3.扩张性货币政策5.总供给 7.交易动机 8.投机动机 11.自生支出13.边际支出倾向 15.流动性偏好17.IS曲线19.工资粘性21.菲利普斯曲线23.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二、单项选择1.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是由于()。

A、实际资产效应B、跨期替代效应C、开放替代效应D、以上三项都是3.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不具备弹性的条件下短期总供给曲线是()。

A、垂直的B、水平的C、向上倾斜的D、向下倾斜的5.在古典模型的长期均衡中,当货币供给增加时()。

A、均衡的就业水平和产出不受影响B、均衡的产出和均衡价格水平不受影响C、均衡的价格水平,货币工资不受影响D、均衡就业量和均衡货币工资不受影响7.变动时不会导致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A、公众的预期B、价格水平C、宏观经济政策D、汇率9.“滞胀”理论不符合()观点。

A、货币主义B、凯恩斯主义C、理性预期学派D、实际经济周期11.假设可支配收入增加50元,消费支出增加45元,那么边际消费倾向为()。

A、0.05B、0.10C、0.90D、1.0013.按照凯恩斯的观点,人们需要货币,是出于()。

A、交易动机B、预防动机C、投机动机D、以上三项15.一般地说,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

A、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B、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C、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D、产品需求小于产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17.IS曲线向左方移动的条件是()。

A、总支出增加B、总支出减少C、价格水平下降D、价格水平上升19.IS曲线为y=500-2000 r,下列哪一个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组合不在IS 曲线上()。

A、r=0.02,y=450B、r=0.05,y=400C、r=0.07,y=360D、r=0.10,y=30021.计划总支出曲线()。

A、是向上倾斜的B、是向下倾斜的C、是垂直的D、是水平的23.如果总存货等于计划存货,那么()。

国内生产总值总需求和总供给

国内生产总值总需求和总供给

国内生产总值总需求和总供给一、国内生产总值总需求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某国家或地区生产出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GDP的构成包括总需求和总供给。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GDP的总需求部分。

GDP的总需求是指支撑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各个需求来源总和。

总需求主要分为四个方面: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1.消费支出(C):消费支出是指个人和家庭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

包括食品、衣物、住房、教育、医疗等消费品和服务。

消费支出通常是GDP的最大组成部分,因为个人和家庭的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2.投资支出(I):投资支出是指投资者为了购买资本设备、建筑物和用于生产的其他物品而支付的费用。

投资支出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它可以增加生产力、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

3.政府支出(G):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了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而进行的支出,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国防等。

政府支出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取决于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和支出的规模。

4.净出口(X-M):净出口是指出口减去进口的差额。

正值表示净出口,负值表示净进口。

净出口的增加可以促进国内生产和就业,对国内生产总值产生积极影响。

总需求的计算公式为: GDP = C + I + G + (X-M)二、国内生产总值总供给总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所有生产者所产出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总供给受到生产要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和科技进步。

1.劳动力:劳动力是指经济中用于生产的人力资源,包括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

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直接影响着生产的规模和质量。

劳动力的增加和提高素质可以促进生产的扩大和提高效率。

2.资本:资本是指用于生产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建筑物、设备、机器等。

资本的增加和更新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和产出水平。

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对于资本的形成和积累起着重要作用。

第六章++总供给一总需求模型

第六章++总供给一总需求模型

第六章总供给一总需求模型二、内容结构三、重点和难点1.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在每一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描述这一函数关系的曲线被称为总需求曲线。

由于实际资产效应、跨期替代效应和开放替代效应等因素,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反方向变动关系。

可以从简单的凯恩斯模型和IS—LM模型中推导出总需求曲线。

2.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

总供给函数表示国民收人(总产出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数量关系。

描述这一函数关系的曲线就是总供给曲线,可以用来表示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各种不同组合。

总供给曲线可以根据总生产函数、劳动需求函数和劳动供给函数以及货币工资曲线推导而得到。

由于总供给是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量,而产出量是由生产函数决定的,因此,在短期,当资本存量既定时,总产出量就取决于劳动者的总就业量。

总就业量决定于劳动市场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的均衡。

把劳动力需求函数和劳动力供给函数结合起来就可以确定均衡的实际工资率水平和劳动力就业水平。

但是,由于西方学者各自依据的假设条件不同,因而对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存在不同看法。

按照古典理论,货币工资和物价有完全灵活性,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供求量会始终保持在充分就业水平,国民收入不会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而提高,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的垂直线,这条垂直线被称为古典的或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与古典总供给曲线不同,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在短期内,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向下刚性,但具有完全的向上伸缩性,从而提出了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这条曲线在达到充分就业产量时则成为一条垂线。

在得到向上倾斜的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之后,西方学者将该曲线进一步简化,即把向上倾斜的曲线部分当作一条水平线,称为反L形的总供给曲线。

第6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习题《宏观经济学》

第6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习题《宏观经济学》

第6章总需求与总供给习题
1、设某一两部门的经济由下述关系式描述: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函数为i=150-6r ,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r,设P为价格水平,货币供给为M=150。

试求:
(1) 总需求函数。

(2) 若P=1,均衡的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3) 若该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AS=800+150P,求均衡的收入和价格水平。

2、如果消费需求C=100+0.8Yd,投资需求I=150-6r,税收T=50,政府支出G=40
(1)求解产品市场均衡时的IS方程;
(2)如果经济的名义货币供给为150,货币需求为L=0.2Y-4r,分别求解当价格水平P=1、1.2和1.5时的LM方程;
(3)分别求解当价格水平P=1、1.2和1.5时使产品和货币市场同时到达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

(4)如果在P=l的价格水平下,名义货币供给从150 下降到125和100,货币市场与产品市场的均衡有何变化?
3、设总供给曲线为Ys=2000+P,而总需求曲线为Yd=2400-P
(1)求供求平衡点
(2)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左平移10%,求新的平衡点并与
(1)比较指出当时的经济状态。

(3)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右平移10%,求新的平衡点并与(1)比较指出当时的经济状态。

(4)如果总供给曲线向左平移10%,求新的平衡点并与(1)比较指出当时的经济状态
(5)本题中的总供给曲线具有何种形状?属于何种类型?。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 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 习题答案

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总供给曲线:表明了价格与产量的相结合,即在某种价格水平时整个社会的厂商所愿意供给的产品总量。

2、总需求曲线:描述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时,产量(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组合。

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将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考察价格变化的原因以及社会经济如何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4、古典总供给曲线:不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位于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5、粘性工资模型:即阐述粘性名义工资对总供给影响的模型。

6、利率效应:物价水平的变化将引起利率水平的变化,从而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化的现象。

7、税收效应:物价水平的变化将引起税收的变化,从而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化的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DCAAB DCCBD D1.D.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主要有:实际余额效应、利率效应、汇率效应以及税收效应。

2.C.价格的变化不影响IS曲线的位置,而价格下降会导致实际货币余额增加,利率下降,投资需求增加从而收入增加,所以LM曲线向右移。

3.A.在凯恩斯条件下,由于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扩张的财政政策会使价格不变但国民收入y将增加。

y增加,则对货币的需求将增加,当货币供给不变时利率提高;当处于古典区域时,由于产量已达到了充分就业时的最大产出,所以y不会变,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会使得价格上涨,从而实际货币余额将减少,利率提高。

4.A.劳动需求函数为Nd=Nd(WP),WP指实际工资,劳动需求与实际工资成反向关系,因此价格水平越低,名义工资不变,则实际工资上升,因而劳动需求下降。

5.B.劳动的供给函数为Ns=Ns(WP),W指名义工资,P为价格水平。

在短期内,实际工资率越高,劳动的供给越多,因此呈现正斜率。

6.D.古典学派假设工资和价格水平可以迅速自行调节,从而使得经济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因而此时古典供给曲线存在。

7.C.8.C.A、B、D三选项均属于潜在产出的短期决定因素,技术是长期决定因素。

习题6-1-1 第六章 国民生产总值、总需求和总供给

习题6-1-1 第六章 国民生产总值、总需求和总供给

第六章国民生产总值、总需求和总供给1.(265).三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的表达式为()。

A . 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B . 总需求=消费+储蓄+税收C . 总需求=消费+投资D . 总需求=消费+政府支出+出口答案:A2.(261).在下列情形中,应该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

A . 去年生产而在今年销售出去的汽车B . 当年生产的汽车C . 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汽车D . 某汽车生产商当年计划在明年生产的汽车答案:B3.(268).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

A . 经济决定理论B . 价格决定理论C . 宏观决定理论D .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答案:D4.(266).三部门经济中,收入的恒等关系可以表示为()。

A . I+S=G+TB . I+G=S+TC . I+G+X=S+T+MD . I=S答案:B5.(264).个人收入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差额是()。

A . 个人所得税B . 间接税C . 公司未分配利润D . 折旧答案:A6.(263).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净值的差额是()。

A . 直接税B . 间接税C . 公司未分配利润D . 折旧答案:D7.(262).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

A . 有形的产品B . 无形的产品C . 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D . 供以后的生产阶段作为投入的产品答案:C8.(267).净出口是指()。

A . 出口减进口B . 出口加进口C . 出口加政府转移支付D . 进口减出口答案:A9.(477).在理解国内生产总值时要注意()。

A .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最终产品的总值B .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值C . 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D .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上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答案:ABCD10.(478).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主要有()。

A . 支出法B . 收入法C . 平衡法D . 动态法答案:AB11.(479).在国民收核算中,除了国内生产总值之外还有另外几个重要总量,它们是()。

国民生产总值总需求和总供给概述

国民生产总值总需求和总供给概述

国民生产总值总需求和总供给概述一、国民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的概念和意义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它代表了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的计算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进行。

二、国民生产总值总需求的组成国民生产总值总需求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各部门或主体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的需求总和。

具体来说,国民生产总值总需求由私人消费支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个方面构成。

2.1 私人消费支出私人消费支出是指居民和家庭购买消费品和服务的支出总和。

这些消费品和服务包括食物、衣物、住房、交通、教育、医疗等。

2.2 投资投资指的是企业和个人购买资本货物和固定资产以增加生产能力的支出。

这些资本货物和固定资产包括机械设备、厂房、房地产、研发和创新等。

2.3 政府支出政府支出是指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总和。

政府支出包括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国防等。

2.4 净出口净出口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总值减去进口总值。

如果净出口为正值,说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外部需求超过了国内需求;如果净出口为负值,说明国内需求超过了外部需求。

三、国民生产总值总供给的组成国民生产总值总供给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各产业和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值总和。

具体来说,国民生产总值总供给由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各个产业的价值增加总和构成。

3.1 农业农业是指农作物种植、畜牧业和渔业等。

农业的供给包括粮食、蔬菜、水果、禽畜产品等。

3.2 工业工业是指制造业和采矿业等。

工业的供给包括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化学制品、石油、煤矿等。

3.3 建筑业建筑业是指建筑和房地产业。

建筑业的供给包括住宅、商业楼宇、公共设施等。

3.4 服务业服务业是指零售、餐饮、金融、教育、医疗、旅游等行业。

服务业的供给包括零售商品、餐饮服务、金融服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等。

经济学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经济学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经济学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 引言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分析工具之一。

它用于研究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我们理解经济体整体的运行和调整机制。

本文将介绍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基本概念、假设、模型结构以及对经济政策的启示。

2.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基本概念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指在宏观经济中,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相互作用的力量决定价格和产量水平的模型。

总需求包括个人消费、政府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等方面的需求。

总供给则由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等决定。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旨在分析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和调整过程。

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假设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基于一些简化的假设,以简化分析过程。

以下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基本假设:•全面竞争市场:假设市场上不存在垄断或垄断竞争,所有价格都是由市场交互决定的;•稳定价格水平:假设在短期内价格是固定不变的,即不考虑通货膨胀对模型的影响;•外部条件不变:假设除了价格和产量之外的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化,如技术水平、政府政策等;•供给弹性:假设生产者可以灵活调整产品数量以响应需求变化;•市场清算:假设市场可以实现所有商品和服务的完全清算。

4.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结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可以分为短期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和长期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短期模型通常假设价格固定,重点分析经济波动对产量和就业的影响。

长期模型则考虑价格的灵活性,着重研究价格和产量水平的长期均衡。

4.1 短期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短期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主要由以下要素构成:•总需求曲线:表示不同价格水平下总需求的数量,通常呈现负斜率;•总供给曲线:表示不同价格水平下总供给的数量,通常呈现正斜率;•短期均衡点: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相交的点,决定了价格水平和产量水平的短期均衡。

4.2 长期总需求总供给模型长期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相对复杂一些,主要由以下要素构成:•长期供给曲线:表示长期内总供给的数量,通常呈现正斜率;•长期需求曲线:表示长期内总需求的数量,通常呈现负斜率;•长期均衡点:长期供给曲线和长期需求曲线相交的点,决定了长期价格和产量水平的均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可突然,天才们同时嚎啕大哭:闹了半天我 们什么也没有得到,却白白的吃了两堆狗屎!他们 怎么也想不通,只好去请他们的导师,一位著名的 经济学泰斗给出解释。
听了两位高徒的故事,没想到泰斗也嚎啕大哭 起来。好容易等情绪稳定了一点,只见泰斗颤巍巍 的举起一根手指头,无比激动地说:“1个亿啊!1个 亿啊!我亲爱的同学,我代表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 ,你们仅仅吃了两堆狗屎,就为国家的GDP贡献了1 个亿的产值!
种棉
棉花
15
15
纺纱

20
5
织布

30
10
制衣
成衣
45
15
销 售 成 衣 售 卖 50
5
13
§8-1 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讨论: GDP 不能反映的内容
GDP 不能反映出未经过市场交易的产出。 (1)有许多经济活动并不是用来交换的。如家 务劳动,子女对父母的照顾,等等; (2)物物交易活动,没有以货币作为等价物的 市场价格; (3)地下经济、黑市交易等逃避了官方的统计; (4)企业投资带来的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
发现前面的草地上有一堆狗屎。甲就对乙说,如
果你能把它吃下去,我愿意出五千万。五千万的
诱惑可真不小,吃还是不吃呢?乙掏出纸笔,进
行了精确的数学计算,很快得出了经济学上的最
优解:吃!于是甲损失了五千万,当然,乙的这
顿加餐吃的也并不轻松。
6
两个人继续散步,突然又发现一堆狗 屎,这时候乙开始剧烈的反胃,而甲也有 点心疼刚才花掉的五千万了。于是乙说, 你把它吃下去,我也给你五千万。 于是, 不同的计算方法,相同的计算结果——吃! 甲心满意足的收回了五千万,而乙似乎也 找到了一点心理平衡。
(1)研究的对象:整个社会经济 (2)解决的问题:资源利用 (3)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4)研究方法:总量分析 (5)基本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 能力(且应该)调节经济,纠正市场经济的缺陷。
4
案例导入:
我国GDP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
但人均GDP只处于世界110位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持了年均9.6%的经济增长速
度,经济总量增长了11倍。到2005年,我国GDP达到
2235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从1978年的1.8%
提高到2005年的约5%,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
位居世界第四。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虽
然已是全球的一个经济大国,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
国。2005年我国人均GDP仅为1700美元,位居世界
110位,仅相当于美国的1/25,日本的1/21和世界平
均水平的1/4,大体上与刚果、乌克兰、摩洛哥相当

5
1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笑话一则:有两个非常聪明的经济学天才青
年,他们经常为一些高深的经济学理论争辩不休。
一天饭后去散步,为某个数学模型的证明两位杰
出青年又争了起来,正在难分高下的时候,突然
❖ 现实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实际发生的国内生 产总值。
16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总产出等于总收入
新增价值是由该生产环节中所投入的生产 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所共 同创造的。
企业使用要素必须支付代价;要素的报酬 等于它们在生产中所作出的贡献。
增值即被转化为要素提供者的收入。
17
表8-2 要素所有者收入与纺纱企业产出
8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s)
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在其领土范围内, 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全部最终物品和 劳务的市场价值总额。
9
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s)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本 国居民在国内国外生产的所有物品和劳务的市 场价值总额。
10
注意点(1) :
(1)厂商生产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 劳务称为最终产品;用于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称 为中间产品。GDP计算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
(2)厂商的产品价值与该企业从别的企业购 进的原材料、能源等投入的价值之间的差额称为价 值增值。我们说一个企业某年的产出,是指价值增 值。
(3)GDP 计算的是当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 总值。不包括以前生产的产品的价值。
(2)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为什么产量有时高 有时低? “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问题。
(3)商品社会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对“大炮与黄 油的矛盾”所引起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影响很大。 “通货膨胀(紧缩)”(Inflation,Deflation)问题。
3
复习:宏观经济学(之一)
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 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 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收 入(支)ຫໍສະໝຸດ 工资和薪金 20000利息
15000
地租
5000
利润
10000
总计收入 50000
产 出(收)
生产出成品(纱)
200000
减:购买原料(棉花) 150000
产出(增值)
50000
18
§8-1 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总产出等于总支出 最终产品的销售收入,就是最终产品 购买者的支出。 对于当年生产但未销售掉的产品价值, 就被看作是本企业在存货方面的投资,称 为存货投资。
第六章 国内生产总值、总需求与总供给
1
复习: “大炮与黄油的矛盾”
大炮 A
O
H BC
D
G
生产可能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
E F
黄油 2
复习:资源利用
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 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
(1)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充分就 业”(Full Employment)问题。
11
注意点(2) :
(4)GDP 是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5)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 值,是流量变量,而非存量变量。
流量是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 存量是在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6)GDP 的大小取决于价格变动和最终 产品数量的变动。
12
表8-1 价值与增值举例
工 序 产 品 价 值增 值
14
❖ 即问即答 ❖ 在下列三种产品中应该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
值的是:( ) ❖ 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 ❖ B、居民买来自己食用的面粉 ❖ 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
15
❖ 潜在的GDP和现实GDP ❖ 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当资源得到充分利
用时一国经济能够生产的总产值,它反映了 长期内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资源的最大 生产潜力。又叫充分就业国内生产总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