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的基本特点和影像诊断学
合集下载
骨关节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学

完全性骨折,要注意骨折断端的移位。确定移位 时,在长骨以骨折近段为准,借以判断骨折远段 的移位方向和程度
骨折端可发生内外或前后移位,上下断端亦可相 错重迭或分离,重迭时必然有内外或前后移位。 骨折端还可有成角,即两断端纵轴形成大小不等 的交角。此外,骨折还可发生旋转移位,断端围 绕该骨纵轴向内或向外回旋
正常骨关节影像
骨骼形态: 1、管状骨:长管状骨如股骨等、短管状 骨如指骨等 2、扁平骨:胸骨,髂骨,颅盖骨等 3、不规则骨:脊椎骨 关节形态:平面、球形、椭圆、髁状、滑 车、枢轴、鞍形等 关节名称:肩肘腕、髋膝踝等
骨关节基本病理改变与影像表现
骨密度的改变 骨大小与形态的改变 骨膜改变 周围软组织的改变 关节肿胀 关节破坏 关节退行性改变 关节强直 关节脱位
骨关节外伤
脊柱骨折
X线表现 椎体压缩呈楔形,前缘骨皮质嵌压。由于断端嵌入,所 以不仅不见骨折线,反而可见横形不规则线状致密带 有时,椎体前上方有分离的骨碎片。其上下椎间隙一般 保持正常。严重时常并发脊椎后突成角、侧移,甚至发 生椎体错位,由于压迫脊髓而引起截瘫 常并发棘间韧带撕裂,使棘突间隙增宽,也可并发棘突 撕脱骨折。横突也可发生骨折
骨关节外伤
肱骨髁上骨折 指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发生的骨折。 多发于10岁以下儿童 肱骨干肘线与肱骨髁肘线之间有30度— 50度的前倾角。因此容易发生骨折 多发生于运动伤、生活伤和交通事故 系间接暴力所致,根据暴力来源及方向 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
肱骨髁上骨折
扩展阅读--骨折的移位
骨良性肿瘤
良性成骨性骨瘤:分为骨软骨瘤(外生骨疣)及骨瘤 骨软骨瘤多发生于膝关节及踝关节附近,起源于软骨内化 骨的骨骼,包括骨及软骨组织,表现为骨端肌腱附着处的 骨性突起 骨瘤为疏松型、致密型和混合型,多发生于额、筛窦、颅 骨外板,成分主要是分化良好的成熟骨组织,如向骨松质 或髓腔内生长叫做“骨岛”或“骨斑” 骨巨细胞瘤:潜在恶性骨肿瘤,发现多核巨细胞为病理诊 断标准,良性者邻近肿瘤的骨皮质变薄、膨胀,形成菲薄 骨壳,生长活跃者可穿破骨壳而长入软组织中,可恶变 骨血管瘤:先天血管发育异常,错构性血管畸形 骨囊肿:单发性骨的瘤样病变,好发于青少年,长骨干骺 端,尤以股骨及肱骨上端更为多见
骨关节系统病变影像检查方法选择及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参考PPT

降钙素——血钙升高时,降低血钙浓度使 其保持平衡。
其它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素、甲 状腺素,性激素等。
骨关节系统病变影像检查方法 选择及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d、维生素:
维生素D(促进小肠对钙重吸收)—— 催化成骨过程。
维生素C(保持骨基质的正常生长和碱 性磷酸酶的正常含量)——促进成骨。
维生素A(影响骨骺板软骨细胞的变形 过程),过多影像检查方法 选择及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a、骨内动脉:营养动脉(髓腔及皮质 内2/3);骨髓动脉;干骺动脉;骨 膜动脉(皮质外1/3)。
b、骨内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
骨关节系统病变影像检查方法 选择及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骨的生理:
成骨与破骨的作用,以及钙磷代谢。
够的对比度。
骨关节系统病变影像检查方法选 择及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骨关节系统病变影像检查方法 选择及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常规X线平片较好的空间分辨率以及对 骨质结构细微改变的观察,使其仍为 骨关节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能对大 多数病变作出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
骨关节系统病变影像检 查方法选择及基本病变
的影像表现
CT扫描能避免解剖结构的重叠,对
常规X线无法显示的骨质改变及邻近
软组织改变显示良好,使其成为重
要的补充。
骨关节系统病变影像检查方法选 择及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骨关节系统病变影像检 查方法选择及基本病变 MRI多平面的成影像,像极高表的现分辨力,使其
在关节病变、软组织改变及骨髓改变方 面具重要价值,但对骨质病变及钙化不 及X线平片及CT。
异状骨:脊椎、颞骨、腕骨、跗骨
含气骨:上颌骨、额骨
骨关节系统病变影像检查方法 选择及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层板骨:
其它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素、甲 状腺素,性激素等。
骨关节系统病变影像检查方法 选择及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d、维生素:
维生素D(促进小肠对钙重吸收)—— 催化成骨过程。
维生素C(保持骨基质的正常生长和碱 性磷酸酶的正常含量)——促进成骨。
维生素A(影响骨骺板软骨细胞的变形 过程),过多影像检查方法 选择及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a、骨内动脉:营养动脉(髓腔及皮质 内2/3);骨髓动脉;干骺动脉;骨 膜动脉(皮质外1/3)。
b、骨内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
骨关节系统病变影像检查方法 选择及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骨的生理:
成骨与破骨的作用,以及钙磷代谢。
够的对比度。
骨关节系统病变影像检查方法选 择及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骨关节系统病变影像检查方法 选择及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常规X线平片较好的空间分辨率以及对 骨质结构细微改变的观察,使其仍为 骨关节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能对大 多数病变作出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
骨关节系统病变影像检 查方法选择及基本病变
的影像表现
CT扫描能避免解剖结构的重叠,对
常规X线无法显示的骨质改变及邻近
软组织改变显示良好,使其成为重
要的补充。
骨关节系统病变影像检查方法选 择及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骨关节系统病变影像检 查方法选择及基本病变 MRI多平面的成影像,像极高表的现分辨力,使其
在关节病变、软组织改变及骨髓改变方 面具重要价值,但对骨质病变及钙化不 及X线平片及CT。
异状骨:脊椎、颞骨、腕骨、跗骨
含气骨:上颌骨、额骨
骨关节系统病变影像检查方法 选择及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层板骨:
骨关节炎影像学诊断标准

骨关节炎影像学诊断标准
骨关节炎的影像学诊断标准主要包括X线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
1. X线检查是骨关节炎诊断的“金标准”,表现为受累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及(或)发生囊性变化,关节边缘骨质增生。
2. CT检查主要用于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其影像学结果与X线类似,表现
为病变关节间隙变窄,受累关节软骨下骨质硬化、囊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
3. MRI检查可以观察关节软骨、关节内及周围软组织,有助于骨关节炎的
早期诊断。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医学影像诊断学》儿童骨关节发育畸形及股骨头骨骺缺血坏死PPT

右髋关节间隙增宽,骨骺变扁,骨骺边缘新月征
进展期:骨骺变扁,增生硬化,骺板不规则增宽干骺 端增粗,骨骺及干骺端见囊变,左髋关节间隙增宽
男,3.5岁。 MSCT多平面冠 状重组图像显 示左股骨头骨 骺变扁、变小、 碎裂,并向外 上移位;干骺 端囊变,表面 粗糙,左良,骨骺出现较 晚,耻骨与坐骨间骨骺 线宽且联合晚,闭孔较 对侧小
X线测量方法: Perkin方格 Shenton线 髋臼指数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Perkin方格
髋臼指数小于30度
Shenton线圆弧形抛物线
CT表现
三维重建显示股骨头与髋臼的关系及股骨颈前倾角和 髋臼窝深度,还可以观察关节囊挛缩,圆韧带肥厚及 纤维脂肪垫肥厚。
T2加权高信号的病理特征是骨和骨髓的坏死引起的 修复反应,以骨髓水肿、局部充血,渗出等急性炎 症病理改变为主要特征。T1加权为低信号。 T2加权为混合信号,高信号为炎症充血,水肿,低 信号为纤维化,硬化骨。 T1加权为新月形边界清楚的不均匀低信号,T2加权 像显示中等稍高信号,周围不均匀稍低信号环绕, 则呈典型的双线征。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
髋臼与股骨头对位关系失常,导致两者与周围软组 织发育不良。
家族史;发病率在1‰左右,女多于男6:1,左侧约 为右侧的2倍,双侧约占35%。
新生儿期腹股沟皮肤皱纹不对称,肢体不等长,行 走后,单侧脱位出现跛行,双侧脱位腰椎生理前突 ,步态摇摆呈鸭步。
《医学影像诊断学》
骨骼肌肉系统
儿童骨胳与肌肉
正常和异常影像表现:
发育阶段(骨骺、骺板、骺线、干骺端、二次 骨化中心、临时钙化带、骨龄) 小儿骨特点:水分多、无机盐少,不易骨折, 易变性;干骺端血供缓慢,易发骨髓炎。 小儿先天畸形、感染、外伤多见。
骨关节(医学影像)

第二节 CT检查(Computed
tomography)
CT密度分辨力高,可清楚显示出病 灶,确定其部位、范围、形态和结构。 增强扫描对确定病变的范围和性质有 较大帮助 CT对某些骨关节早期病变和脊柱、 骨盆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平片检查
CT 显 示 椎 体 和 骨 盆 的 病 变 有 明 显 优 势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
• (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骨关节系统的各种组织结构各自具 有不同强度的MR信号,在MRI上能明显 的区别出脂肪、纤维软骨、透明软骨、 韧带、肌肉和骨髓
骨皮质 脂肪 骨皮质
骨髓 肌间脂肪
骨髓
肌肉
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各自具有不同 强度的MR信号,在MR上有明显影像差别
椎 间 孔
椎 间 隙
棘突 上关节突
椎 板
下关节突
椎板
下关节突
上关节突 椎弓根
横突
正 中 短 箭 头 示 棘 突
椎间隙
椎弓根
椎 间 孔
椎 间 隙
脊髓
蛛 网 膜 下 腔 脑 脊 液
椎 间 盘
思考重点:
1. 什么是骨质疏松?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于哪些 疾病? • 2. 什么是骨质软化?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于哪些 疾病? • 3. 什么是骨质硬化增生?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于 哪些疾病? • 4. 什么是骨质破坏?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于哪些 疾病? • 5. 什么是骨质坏死?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于哪些 疾病? • 6. 骨膜反应是怎样产生的?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 于哪些疾病? • 7. 为什么骨病变时必须观察其周围软组织有无改变?
(七)骨内和软骨内钙化
表现为环形或半环形、颗粒状或斑片 状无结构致密影,分布局限,见于软骨类 肿瘤、结核及骨梗塞
骨关节正常及基本病变-骨关节影像诊断学可修改文字

窄; – 病变累及关节面骨质时,出现关节面骨质破坏
及缺损; – 破坏严重时可引起关节脱位和变形。
• 常见于各种急慢性关节感染、肿瘤及痛 风等。
3、关节退行性改变
• 概念:关节软骨变性坏死,逐渐被纤维 组织取代,引起不同程度的关节间隙狭 窄。随着病变进展,可累及软骨下的骨 质,导致骨性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关 节面凹凸不平。
(三)四肢骨关节的X线解剖
1、概述 (1)成人管状骨的X线解剖
成人管状骨分为骨干、骨端。 1)骨干:分骨膜、骨皮质、骨松质与骨 髓腔。骨皮质为密质骨,致密度较高。 2)骨端:由骨松质组成,皮质很薄。
(2)关节的X线解剖
1)关节间隙:两个骨端的骨性关节面之 间的透亮间隙,包括关节软骨、关节囊、 半月板、关节腔和少量滑液。X线上关节 间隙不等于解剖学上的关节间隙。 2)骨性关节面:边缘光滑锐利的线样致 密影,相距匀称,间隙清晰。 3)关节囊 4)韧带 5)关节内外脂肪层。
5、骨的发育:包括骨化和生长成形两过程。 (1)骨化
膜化骨:盖骨、面骨 软骨内化骨:颅底、躯干骨和四肢骨 下颌骨和锁骨兼有两种形式的骨化
(2)骨的生长和成型
(二)关节的解剖和生理
1、间接连接:即滑膜关节 (1)关节软骨 (2)关节囊 (3)关节腔 (4)滑液囊 2、直接连接 (1)纤维连接 (2)软骨连接 (3)骨性结合
2. X线表现
– 软组织肿胀:周围软组织影膨隆,脂肪垫和 肌肉间脂肪层移位变形或模糊消失,整个关 节区密度增高。
– 关节腔积液:关节间隙增宽
• 常见于炎症、外伤和出血性疾病。
2、关节破坏
• 概念:关节软骨及其下方的骨质为病理 组织所侵犯、代替。
• X线表现 – 病变仅累及关节软骨时,X线上仅关节间隙狭
及缺损; – 破坏严重时可引起关节脱位和变形。
• 常见于各种急慢性关节感染、肿瘤及痛 风等。
3、关节退行性改变
• 概念:关节软骨变性坏死,逐渐被纤维 组织取代,引起不同程度的关节间隙狭 窄。随着病变进展,可累及软骨下的骨 质,导致骨性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关 节面凹凸不平。
(三)四肢骨关节的X线解剖
1、概述 (1)成人管状骨的X线解剖
成人管状骨分为骨干、骨端。 1)骨干:分骨膜、骨皮质、骨松质与骨 髓腔。骨皮质为密质骨,致密度较高。 2)骨端:由骨松质组成,皮质很薄。
(2)关节的X线解剖
1)关节间隙:两个骨端的骨性关节面之 间的透亮间隙,包括关节软骨、关节囊、 半月板、关节腔和少量滑液。X线上关节 间隙不等于解剖学上的关节间隙。 2)骨性关节面:边缘光滑锐利的线样致 密影,相距匀称,间隙清晰。 3)关节囊 4)韧带 5)关节内外脂肪层。
5、骨的发育:包括骨化和生长成形两过程。 (1)骨化
膜化骨:盖骨、面骨 软骨内化骨:颅底、躯干骨和四肢骨 下颌骨和锁骨兼有两种形式的骨化
(2)骨的生长和成型
(二)关节的解剖和生理
1、间接连接:即滑膜关节 (1)关节软骨 (2)关节囊 (3)关节腔 (4)滑液囊 2、直接连接 (1)纤维连接 (2)软骨连接 (3)骨性结合
2. X线表现
– 软组织肿胀:周围软组织影膨隆,脂肪垫和 肌肉间脂肪层移位变形或模糊消失,整个关 节区密度增高。
– 关节腔积液:关节间隙增宽
• 常见于炎症、外伤和出血性疾病。
2、关节破坏
• 概念:关节软骨及其下方的骨质为病理 组织所侵犯、代替。
• X线表现 – 病变仅累及关节软骨时,X线上仅关节间隙狭
简述骨关节的结构特征

简述骨关节的结构特征
骨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构成。
关节面是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通常为一凸一凹,表面覆盖有一层关节软骨,它可以减少摩擦、吸收冲击和保护关节。
关节囊是附着于关节面周缘的结缔组织囊,将相邻的骨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关节囊分为外层的纤维层和内层的滑膜层,纤维层提供了关节的稳定性,滑膜层则可以分泌滑液,润滑关节,减少摩擦。
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包裹形成的密闭腔隙,其中含有少量滑液,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使关节运动更加灵活。
除了以上基本结构外,骨关节还可能包括其他辅助结构,如韧带、关节盘、半月板等,它们分别起到增强关节稳定性、分隔关节腔、缓冲关节压力等作用。
骨关节的结构特征是为了实现关节的运动和稳定性,以适应人体各种复杂的运动需求。
骨骼和肌肉系统影像诊断学[可修改版ppt]
![骨骼和肌肉系统影像诊断学[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cf2ff76ef121dd36a32d82d9.png)
• 应当包括周围软组织,四肢长骨要包括邻近的 关节,胸椎摄片应包括下胸椎,以便计数
• 对诊断有困难的部位,应用同一技术条件摄两 侧,以便对照观察
膝关节正侧位
腰椎正侧位
血管造影
• 用于肢体血管疾病及良恶性骨肿瘤的诊 断
下肢动脉造影
CT检查
• 平扫
–尽量将病变部位与其对侧部分同时扫描,扫 描层厚一般用5~10mm,常规扫描软组织窗及 骨窗
–向内外或前后移位 –上下端重叠或分离 –骨折端成角 –旋转移位
• 骨折端的嵌入: 嵌入性骨折
• 儿童骨折
–骨骺分离 –青枝骨折
• 骨折的愈合
–愈合良好(从骨折至骨痂形成,对位、对线 良好)
• 骨折的并发症
–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骨折畸形愈合 –外伤性骨折疏松 –骨关节感染 –骨缺血坏死 –关节强直 –关节退行性变 –骨化性肌炎
骨骼和肌肉系统影 像诊断学
骨骼、关节的影像学检查的方 法,主要以X线检查为主,在此基础上选 择性应用CT、MRI检查,能不断提高疾病 诊断的符合率。
第一章 骨骼系统
第一节 检查技术
• X线检查 • CT检查 • MRI检查 • 超声成像检查
X线检查
X线平片:摄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任何部位都要摄正侧位,必要时还要照斜位、 切线位及轴位等
• 必须结合临床及实验室的检查,综合分 析
X线平片
• 骨骼系统的正常X线表现
–骨的结构与发育
• 骨的结构:密质骨、松质骨、骨髓 • 骨的发育:包括骨化与生长。骨化:膜内化骨
(颅骨、面骨),软骨内化骨(躯干、四肢、颅底 骨、筛骨),骨化中心
–长骨
• 小儿长骨:骨干、干骺端、骺和骺板
–骨干:骨皮质(密质骨)、骨髓腔 –干骺端:骨松质(骨小梁彼此交叉呈海绵状) –骺:骨骺(二次骨化中心) –骺板(骺盘):骨骺与干骺端之间横行的半透
• 对诊断有困难的部位,应用同一技术条件摄两 侧,以便对照观察
膝关节正侧位
腰椎正侧位
血管造影
• 用于肢体血管疾病及良恶性骨肿瘤的诊 断
下肢动脉造影
CT检查
• 平扫
–尽量将病变部位与其对侧部分同时扫描,扫 描层厚一般用5~10mm,常规扫描软组织窗及 骨窗
–向内外或前后移位 –上下端重叠或分离 –骨折端成角 –旋转移位
• 骨折端的嵌入: 嵌入性骨折
• 儿童骨折
–骨骺分离 –青枝骨折
• 骨折的愈合
–愈合良好(从骨折至骨痂形成,对位、对线 良好)
• 骨折的并发症
–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骨折畸形愈合 –外伤性骨折疏松 –骨关节感染 –骨缺血坏死 –关节强直 –关节退行性变 –骨化性肌炎
骨骼和肌肉系统影 像诊断学
骨骼、关节的影像学检查的方 法,主要以X线检查为主,在此基础上选 择性应用CT、MRI检查,能不断提高疾病 诊断的符合率。
第一章 骨骼系统
第一节 检查技术
• X线检查 • CT检查 • MRI检查 • 超声成像检查
X线检查
X线平片:摄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任何部位都要摄正侧位,必要时还要照斜位、 切线位及轴位等
• 必须结合临床及实验室的检查,综合分 析
X线平片
• 骨骼系统的正常X线表现
–骨的结构与发育
• 骨的结构:密质骨、松质骨、骨髓 • 骨的发育:包括骨化与生长。骨化:膜内化骨
(颅骨、面骨),软骨内化骨(躯干、四肢、颅底 骨、筛骨),骨化中心
–长骨
• 小儿长骨:骨干、干骺端、骺和骺板
–骨干:骨皮质(密质骨)、骨髓腔 –干骺端:骨松质(骨小梁彼此交叉呈海绵状) –骺:骨骺(二次骨化中心) –骺板(骺盘):骨骺与干骺端之间横行的半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X线检查
骨骼密度高,同周围软组织有良好的自然 对比。其本身结构中也有鲜明的对比,所以, X线检查能使骨关节及其病变清楚显影 • 根据病变显示的影像特征、范围和程度, 有可能作出定性诊断 • 不少疾病的X线表现比病理改变和临床 表现出现晚,因此,不能单凭初次检查未发 现异常就否定早期病变的存在
骨皮质 透明软骨
关节积液 纤维软骨
病变椎体
正常椎体
椎间盘
MRI显示病变椎体(T6、T7、T8、T10、T11)信 号与正常椎体信号明显不同
思考重点:
1. 正常骨组织在X线片上可分为哪两种?简述其 X线表现。
2. 小儿骨骼有何特点?简述小儿长骨的X线表现。
3. 解释下列名词: 干骺端 临时钙化带
椎
间
孔
椎
间
隙
棘突
上关节突
椎 板
下关节突
正
中
椎板
短
下关节突
箭
上关节突
头
椎弓根
示
横突
棘
突
椎间隙
椎弓根
椎
间
椎
隙
间
孔
脊髓
蛛 网 膜 下 腔 脑 脊 液 椎 间 盘
思考重点:
1. 什么是骨质疏松?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于哪些 疾病? • 2. 什么是骨质软化?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于哪些 疾病? • 3. 什么是骨质硬化增生?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于 哪些疾病? • 4. 什么是骨质破坏?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于哪些 疾病? • 5. 什么是骨质坏死?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于哪些 疾病? • 6. 骨膜反应是怎样产生的?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 于哪些疾病? • 7. 为什么骨病变时必须观察其周围软组织有无改变?
二
次
骺
骨
板化ຫໍສະໝຸດ 中心骨 髓 腔
干骺端
骨 干
骺软骨内的二次骨化中心
骺 线
临时(先期)钙化带
(二)骨龄:骺软骨内二次骨化中心出现时的年 龄和骺线完全消失时的年龄
上肢各长、短骨的两端骺软骨内均无二次骨化中心 出现,腕骨只有两粒。提示骨龄在2岁以下。患儿实龄1岁
(三)成人长骨(骨干、骨端、骨性关 节面、关节软骨)
骨骺 骨龄 骨性关节面
关节间隙
第二章 骨关节正常和基本病变影像表现
第一节 骨关节的正常结构及影像表现
一、骨的正常结构及发育
(一)骨的结构(骨细胞、骨基质、矿物盐和
纤维)
• 密质骨:长骨骨皮质及扁骨内外板
•
X线表现密度高而均匀
• 松质骨:骨小梁组成,互相连接成海绵状。
•
X线上密度低于骨皮质,可见骨小梁交
骨关节照片 包括周围软组织
腰椎片包括T12
长骨照片包括 临近一个关节
各种不同的位置投照 显示所需观察的部位
怀疑一侧病变时 加照对侧比较
二 体层摄影 • 用于骨关节本身结构复杂或与其他结构 重叠的部位,从而使结构显示清楚,使骨关 节病变的病灶显示清晰
三 血管造影 • 多用于肢体动脉,主要用于了解 骨肿瘤的血管形态改变、血供情况, 用于诊断血管疾病和骨关节良、恶性 病变的鉴别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 • (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骨关节系统的各种组织结构各自具 有不同强度的MR信号,在MRI上能明显 的区别出脂肪、纤维软骨、透明软骨、 韧带、肌肉和骨髓
骨皮质
脂肪
骨髓
肌间脂肪 肌肉
骨皮质 骨髓
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各自具有不同 强度的MR信号,在MR上有明显影像差别
叉排列
(二)骨的发育(包括骨化和生长) • 骨化的两种形式:
1.膜化骨(颅盖骨及面骨) 2.软骨内化骨(躯干、四肢、颅底骨、 筛骨) • 骨的生长:成骨及破骨活动
密质骨 松质骨
骨岛 松质骨
骨小梁
松质骨(板障) 密质骨(颅骨内外板)
二、长骨 (一)小儿骨骼
1.骨干(骨皮质、骨髓腔、骨膜) • 骨皮质:密度均匀致密的条带状影 • 骨髓腔:骨皮质包绕的无结构的半透明区 • 骨 膜:X线片上不显影
第二节 骨关节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一、 骨的基本病变
(一)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一 摄片 • 骨关节影像检查不用透视,首选 方法主要是摄片(只在异物的定位、 摘取,骨折和脱位的复位时才采用透 视)
摄片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1. 常规摄正位和侧位 2.应包括周围软组织及邻近的关节 3.对称的骨关节,若怀疑一侧有改 变而又难以确定时,应照对侧比较
肱 骨 正 侧 位
正侧位胸椎片
踝关节正侧位
第二节 CT检查(Computed tomography)
CT密度分辨力高,可清楚显示出病 灶,确定其部位、范围、形态和结构。 增强扫描对确定病变的范围和性质有 较大帮助
CT对某些骨关节早期病变和脊柱、 骨盆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平片检查
CT 显 示 椎 体 和 骨 盆 的 病 变 有 明 显 优 势
2.干骺端 为骨干两端的较粗大部分,由松
•
质骨形成
• 松质骨:骨小梁交叉呈海绵状影像
• 临时钙化带:干骺顶端薄层横行致密影
3.骨骺(骺软骨、二次骨化中心)
骨骺(骺):软骨,具有骨化功能,X 线不显影
二次骨化中心:出现于骺软骨之中,主 要为松质骨、海绵状骨影
4.骨骺板 :软骨。骨骺内二次骨化中心 与干骺端间横行半透明线
骨关节特点和影像 诊断学
–
骨关节疾病多而复杂,除外伤、
炎症和肿瘤外,营养代谢及内分泌等 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骨骼的改变。影 像学检查能反映这些疾病一定的病理 变化
思考重点:
1. 骨关节影像检查的首选方法是什么?为什么一 般不用透视?
2. 初次X线检查未发现异常,是否就不存在骨关 节疾病?为什么?
第一章 检查方法
骨性关节面:指骨顶端的骨皮质, 由密质骨形成表现为致密细线状影。
关节软骨:不显影
箭
头
示
骨
性
关
节
骨
面
骨
髓
皮
腔
质
骨
性
关
节
骨端
面
骨干
三、四肢关节
关节(骨端、关节软骨、关节囊)
关节囊、关节软骨不显影
整齐
骨端为骨性关节面,致密、光滑
关节间隙:X线上,相对的两个骨性关 节面之间的距离,由关节软骨、狭小的关节 腔隙和少量滑液组成。密度均匀,关节面清 晰、光滑整齐。关节间隙的宽度随年龄、部 位而异。
关节间隙
骨性关节面
骨 端
膝 关 节 侧 位
MRI能清 晰显示关节间 隙内结构。
白色箭头 指 示关节软骨
红色箭头 指 示半月板
黄色箭头 指 示骨性关节面
髋 关 节
肩 关 节
肘 关 节
鹰嘴窝
子 骨
腕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
四、脊柱
由脊椎和椎间盘组成(生理弯 曲),脊椎包括椎体及椎弓
椎弓:由椎弓根、椎板、上下关节 突、横突和棘突构成
骨骼密度高,同周围软组织有良好的自然 对比。其本身结构中也有鲜明的对比,所以, X线检查能使骨关节及其病变清楚显影 • 根据病变显示的影像特征、范围和程度, 有可能作出定性诊断 • 不少疾病的X线表现比病理改变和临床 表现出现晚,因此,不能单凭初次检查未发 现异常就否定早期病变的存在
骨皮质 透明软骨
关节积液 纤维软骨
病变椎体
正常椎体
椎间盘
MRI显示病变椎体(T6、T7、T8、T10、T11)信 号与正常椎体信号明显不同
思考重点:
1. 正常骨组织在X线片上可分为哪两种?简述其 X线表现。
2. 小儿骨骼有何特点?简述小儿长骨的X线表现。
3. 解释下列名词: 干骺端 临时钙化带
椎
间
孔
椎
间
隙
棘突
上关节突
椎 板
下关节突
正
中
椎板
短
下关节突
箭
上关节突
头
椎弓根
示
横突
棘
突
椎间隙
椎弓根
椎
间
椎
隙
间
孔
脊髓
蛛 网 膜 下 腔 脑 脊 液 椎 间 盘
思考重点:
1. 什么是骨质疏松?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于哪些 疾病? • 2. 什么是骨质软化?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于哪些 疾病? • 3. 什么是骨质硬化增生?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于 哪些疾病? • 4. 什么是骨质破坏?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于哪些 疾病? • 5. 什么是骨质坏死?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于哪些 疾病? • 6. 骨膜反应是怎样产生的?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 于哪些疾病? • 7. 为什么骨病变时必须观察其周围软组织有无改变?
二
次
骺
骨
板化ຫໍສະໝຸດ 中心骨 髓 腔
干骺端
骨 干
骺软骨内的二次骨化中心
骺 线
临时(先期)钙化带
(二)骨龄:骺软骨内二次骨化中心出现时的年 龄和骺线完全消失时的年龄
上肢各长、短骨的两端骺软骨内均无二次骨化中心 出现,腕骨只有两粒。提示骨龄在2岁以下。患儿实龄1岁
(三)成人长骨(骨干、骨端、骨性关 节面、关节软骨)
骨骺 骨龄 骨性关节面
关节间隙
第二章 骨关节正常和基本病变影像表现
第一节 骨关节的正常结构及影像表现
一、骨的正常结构及发育
(一)骨的结构(骨细胞、骨基质、矿物盐和
纤维)
• 密质骨:长骨骨皮质及扁骨内外板
•
X线表现密度高而均匀
• 松质骨:骨小梁组成,互相连接成海绵状。
•
X线上密度低于骨皮质,可见骨小梁交
骨关节照片 包括周围软组织
腰椎片包括T12
长骨照片包括 临近一个关节
各种不同的位置投照 显示所需观察的部位
怀疑一侧病变时 加照对侧比较
二 体层摄影 • 用于骨关节本身结构复杂或与其他结构 重叠的部位,从而使结构显示清楚,使骨关 节病变的病灶显示清晰
三 血管造影 • 多用于肢体动脉,主要用于了解 骨肿瘤的血管形态改变、血供情况, 用于诊断血管疾病和骨关节良、恶性 病变的鉴别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 • (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骨关节系统的各种组织结构各自具 有不同强度的MR信号,在MRI上能明显 的区别出脂肪、纤维软骨、透明软骨、 韧带、肌肉和骨髓
骨皮质
脂肪
骨髓
肌间脂肪 肌肉
骨皮质 骨髓
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各自具有不同 强度的MR信号,在MR上有明显影像差别
叉排列
(二)骨的发育(包括骨化和生长) • 骨化的两种形式:
1.膜化骨(颅盖骨及面骨) 2.软骨内化骨(躯干、四肢、颅底骨、 筛骨) • 骨的生长:成骨及破骨活动
密质骨 松质骨
骨岛 松质骨
骨小梁
松质骨(板障) 密质骨(颅骨内外板)
二、长骨 (一)小儿骨骼
1.骨干(骨皮质、骨髓腔、骨膜) • 骨皮质:密度均匀致密的条带状影 • 骨髓腔:骨皮质包绕的无结构的半透明区 • 骨 膜:X线片上不显影
第二节 骨关节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一、 骨的基本病变
(一)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一 摄片 • 骨关节影像检查不用透视,首选 方法主要是摄片(只在异物的定位、 摘取,骨折和脱位的复位时才采用透 视)
摄片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1. 常规摄正位和侧位 2.应包括周围软组织及邻近的关节 3.对称的骨关节,若怀疑一侧有改 变而又难以确定时,应照对侧比较
肱 骨 正 侧 位
正侧位胸椎片
踝关节正侧位
第二节 CT检查(Computed tomography)
CT密度分辨力高,可清楚显示出病 灶,确定其部位、范围、形态和结构。 增强扫描对确定病变的范围和性质有 较大帮助
CT对某些骨关节早期病变和脊柱、 骨盆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平片检查
CT 显 示 椎 体 和 骨 盆 的 病 变 有 明 显 优 势
2.干骺端 为骨干两端的较粗大部分,由松
•
质骨形成
• 松质骨:骨小梁交叉呈海绵状影像
• 临时钙化带:干骺顶端薄层横行致密影
3.骨骺(骺软骨、二次骨化中心)
骨骺(骺):软骨,具有骨化功能,X 线不显影
二次骨化中心:出现于骺软骨之中,主 要为松质骨、海绵状骨影
4.骨骺板 :软骨。骨骺内二次骨化中心 与干骺端间横行半透明线
骨关节特点和影像 诊断学
–
骨关节疾病多而复杂,除外伤、
炎症和肿瘤外,营养代谢及内分泌等 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骨骼的改变。影 像学检查能反映这些疾病一定的病理 变化
思考重点:
1. 骨关节影像检查的首选方法是什么?为什么一 般不用透视?
2. 初次X线检查未发现异常,是否就不存在骨关 节疾病?为什么?
第一章 检查方法
骨性关节面:指骨顶端的骨皮质, 由密质骨形成表现为致密细线状影。
关节软骨:不显影
箭
头
示
骨
性
关
节
骨
面
骨
髓
皮
腔
质
骨
性
关
节
骨端
面
骨干
三、四肢关节
关节(骨端、关节软骨、关节囊)
关节囊、关节软骨不显影
整齐
骨端为骨性关节面,致密、光滑
关节间隙:X线上,相对的两个骨性关 节面之间的距离,由关节软骨、狭小的关节 腔隙和少量滑液组成。密度均匀,关节面清 晰、光滑整齐。关节间隙的宽度随年龄、部 位而异。
关节间隙
骨性关节面
骨 端
膝 关 节 侧 位
MRI能清 晰显示关节间 隙内结构。
白色箭头 指 示关节软骨
红色箭头 指 示半月板
黄色箭头 指 示骨性关节面
髋 关 节
肩 关 节
肘 关 节
鹰嘴窝
子 骨
腕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
四、脊柱
由脊椎和椎间盘组成(生理弯 曲),脊椎包括椎体及椎弓
椎弓:由椎弓根、椎板、上下关节 突、横突和棘突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