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的机能评定

运动员的机能评定
运动员的机能评定

运动员的机能评定

运动员机能水平与运动项目、训练水平、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运动量是否适宜以及运动训练后恢复状况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进行运动员机能评定一定要考虑到上述因素。运动员机能评定主要采用血液指标、尿液指标等,目前应用唾液指标进行机能评定尚不成熟。

一、脉搏、血压和体重

脉搏、血压和体重的测定是了解运动员机能状态最简易的指标,一般在早晨起床前后的基础状态下进行测量,需经常进行检查。如运动量适宜,晨脉变化每分钟不超过正常的3-4次;血压变化范围上下在10毫米汞柱以内;体重减少低于0.5Kg。数日内如有脉搏、血压明显的持续上升,而体重明显下降则说明运动员对训练量不适应,有疲劳积累的征兆。

二、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诊断贫血的主要指标之一。中国普通人群安静时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男性为120-160克/升,女性为110-150克/升。联合国卫生组织(W.H.O)判断贫血的标准是:6个月-6岁低于110克/升、6-14岁低于120克/升、成年男女分别低于130克/升和120克/升。常人血红蛋白正常范围和贫血诊断数值也适用于运动员,血红蛋白值是评定运动员机能的最常用指标。当运动员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或运动员机能状态较差时,可观察到血红蛋白值降低,这种由运动引起的血红蛋白下降被称为运动性

贫血。在运动实践中,我们发现当运动员上强度和上量训练时,血红蛋白下降,由此引起运动员运动能力下降。如果运动员血红蛋白值持续下降超过 10%以上,就应采用提高血红蛋白的恢复措施,否则就应调整训练负荷。大量运动实践研究证明:当运动员机能状态较好,身体对训练负荷适应时,血红蛋白值较高,训练和比赛可出现较好的运动成绩。因此,在监测中常采用清晨安静时血红蛋白值来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

三、血尿素

尿素是人体内蛋白质代谢的评定指标。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尿素的生成和排泄处于动态平衡,血尿素浓度相对稳定,其安静值约在1.8—8.9毫摩尔/升。运动员安静时血尿素浓度偏高,为5.5—7毫摩尔/升,原因是受训练的影响体内蛋白质代谢旺盛。血尿素指标在运动时可用以评定运动员负荷量。运动中血尿素浓度升高一般出现在运动时间30分钟以上,绝大多数血尿素升高出现在运动持续时间40—60分钟左右。若一次大运动量训练后,血尿素超过8毫摩尔/升,是训练负荷过大的表现。若在训练或比赛次日晨测定血尿素浓度,可以评定恢复状况,血尿素值低表示代谢平衡恢复,即运动负荷适宜,身体机能良好。运动次日晨或第三日晨血尿素值仍超过正常值水平,则表示机体对训练负荷不适应,身体机能较差。在安排训练周期负荷量时,依据血尿素浓度变化可分析训练负荷情况:

(1)血尿素在训练前后未发生显著性变化,说明运动负荷量

小,未能引起机体足够的应激,应增加运动负荷。

(2)血尿素在训练后显著上升,调整休息日后显著下降,恢复到训练前水平,说明负荷量足够大,但机体能适应,训练效果好。

(3)血尿素在训练过程中始终升高,说明运动量过大,机体不能适应,训练后机体还未恢复,这时应注意运动负荷量的控制,否则易造成过度疲劳。

四、血清肌酸激酶

人体骨骼肌、心肌和脑中都含有肌酸激酶(CK),其中骨骼肌中最为丰富,约占全身总量的96%。骨骼肌肌酸激酶是关系到短时间剧烈运动时快速合成ATP、运动后ATP恢复的重要代谢酶,肌酸激酶与运动时和运动后能量平衡及转移有密切关系。血清肌酸激酶主要来自骨骼肌和心肌,正常安静值范围:男子10—100单位/升;女子10—60单位/升。运动训练可引起血清肌酸激酶升高,其原因可能与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或肌肉损伤有关。运动强度和负荷量对血清肌酸激酶活性都有影响,一般认为,负荷强度的影响大于负荷量,当负荷强度和量都大时,其酶活性升高最明显。杨则宜教授领导的课题组通过大量的测试数据,将运动员的血清肌酸激酶安静值定为:男子CK<500U/L;女子CK<300U/L。他们发现,举重运动员在上强度的训练期休息一天后的CK安静值一般在200-500U/L,大强度训练日的晚上CK值可以高达1500-1600U/L,训练次日晨可回落到300-400U/L。

五、血睾酮

睾酮是体内主要的雄激素,大量研究证实,睾酮能显著增加运动员肌肉蛋白质合成和肌肉力量,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吸收和肌糖原合成,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能增强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竞技能力。因此,科研人员、教练员十分重视血液睾酮的变化。运动实践发现,血睾酮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对运动员机能评定时,一定要进行自身前后比较。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如自身对照发现血睾酮水平下降则意味着运动员机能下降,对运动负荷不适应;如血睾酮处于较高水平,说明对运动负荷适应,训练后机体可较快恢复,运动员机能状态良好。

六、免疫球蛋白的应用

免疫球蛋白(抗体)是机体抗感染的重要屏障,其中的IgG、IgM、IgA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显示了重要作用。IgG是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成分,大多数抗菌性和抗病毒性抗体属于IgG,它在抗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分泌型IgA(sIgA)是机体粘膜防御感染的主要因素,可抵御细菌、真菌、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及消化道障碍;IgM在防止菌血症方面起重要作用。一般认为体育锻炼可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防止疾病的发生;但在剧烈运动、大运动量训练和紧张比赛后,运动员免疫机能下降,易感性增加,因此免疫球蛋白可被视为反映免疫机能和身体状态的指标。运动员在大运动量不适应阶段,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地变化,而适量运动和合理营养的结合可以改善免疫机能水平。通常认为,急性

短时间中等强度运动激活免疫系统并提高免疫机能;而长时间的耐力运动或长期的强化训练则抑制免疫机能。在大强度运动,特别是力竭运动后,抗体的免疫机能会出现抑制现象。运动所引起的免疫球蛋白变化对机体有较大影响,其机理主要是由于运动时机体的一些激素,神经介质如阿片肽、儿茶酚胺和皮质类固醇等的分泌水平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和调节免疫系统机能。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JOURNA L OF DAQI NG PETRO LE UM I NSTIT UTE 第28卷 第3期 2004年6月V ol.28 N o.3 Jun. 2004 收稿日期:2004-03-09;审稿人:赵俊平;编辑:王文礼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G 01-25) 作者简介:邵 强(1963-),男,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评价、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邵 强1,李友俊1,田庆旺2 (1.大庆石油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8; 2.大庆石油管理局人才劳动力交流中心,黑龙江大庆  163453) 摘 要:针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用数理方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的数学表达式,同时,根据指标重要程度是否相同分别建立了指标体系构建模型,并给出了指标体系构建的程序. 关 键 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方法;程序 中图分类号:F091.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891(2004)03-0074-03 多指标综合评价作为全面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1994~2002年我国中文期刊发表的有关综合评价方面的学术论文达2770多篇,其研究范围涉及到了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在多指标综合评价技术中,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关键问题之一.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评价的前提.目前,我国政府机构和专家学者们提出了涉及社会、经济乃至军事的上百种评价指标体系,由于缺乏严格的优选方法和程序,往往就同一评价对象给出了多种相差甚远的指标体系,因此,迫切需要对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进行研究.笔者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出发,提出指标体系构建的数理方法,并给出指标体系建立的程序. 1 评价要素集与指标集的关系 综合评价某一事物所涉及的各相关要素构成评价要素集.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用以评价该事物的一系列指标构成评价指标集.评价指标集是评价要素集的一个映射.一个评价要素集存在多个映射指标集.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就是在多个映射指标集中寻优.评价要素集和评价指标集之间存在4种映射关系,见图1.图1(a )是一对一关系,即一个评价指标只反映一个评价要素;图1(b )是多对一关系,即一个评价指标反映多个评价要素;图1(c )是一对多关系,即有多个指标共同反映同一个评价要素;图1(d )是多对多关系,即同时存在图1(b )和图1(c )的2种情况. 在4种映射关系中,一对一的关系最简单,也最理想,但在现实中很难找到;在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映射关系中,指标间不存在重叠或交叉;在一对多或多对多的映射关系中,指标间存在重叠和交叉. 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关于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目前有2种典型的表述:一是全面、不重叠(或交叉、或冗余)和指标易于取得;二是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1-3].比较而言,第1种要比第2种更加明确.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首先应根据评价目的反映有关评价对象的各方面状况,如果指标体系不全面,就无法对评价对象做出整体判断;其次,指标间不能重叠过多,过多的重叠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即使对重叠进行适当的修正[4],也会增加计算的难度和工作量;最后,计算指标所需要的数据应是容易采集的,指标容易计算或估计,否则指标体系就无法应用.因此,建立指标体系应遵循评价指标尽可能全面、不重叠和易于取得的原则. ? 47?

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

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 (GMFM88项) (标准化评估参考) 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年月日入园时间: 项目 得分 日期日期日期 仰卧位与俯卧位(17项)0 1 2 3 0 1 2 3 0 1 2 3 1.仰卧位:头正中位,最大限度左右对称转动头部 2.仰卧位:双手于正中位,双手合拢 3.仰卧位:抬头45度 4.仰卧位:右侧髋、膝关节在生理活动范围内屈曲 5.仰卧位:左侧髋、膝关节在生理活动范围内屈曲 6.仰卧位:伸出右上肢、手,越中线抓玩具 7.仰卧位:伸出左上肢、手,越中线抓玩具 8.仰卧位:向右侧翻身到俯卧位 9.仰卧位:向左侧翻身到俯卧位 10.俯卧位:竖直抬头 11.肘支撑俯卧位:竖直抬头,肘部伸展,胸部离开床面 12.肘支撑俯卧位:右前臂水平支撑躯体,左上肢充分向前伸直 13.肘支撑俯卧位:左前臂水平支撑躯体,右上肢充分向前伸直 14.俯卧位:向右侧翻身到仰卧位 15.俯卧位:向左侧翻身到仰卧位 16.俯卧位:使用四肢向右侧旋转90度 17.俯卧位:使用四肢向左侧旋转90度 得分得分得分 坐位(20项)0 1 2 3 0 1 2 3 0 1 2 3 18.仰卧位:检查者握婴儿双手,自行牵拉成坐位,头部能控制 19.仰卧位:向右侧翻身到坐位 20.仰卧位:向左侧翻身到坐位 21.坐于垫子上:检查者支撑胸部,头部保持正中位3秒钟 22.坐于垫子上:检查者支撑胸部,头部保持正中位10秒钟 23.用上肢支撑坐于垫子上,保持5秒钟 24.坐于垫子上:没有上肢支撑,保持3秒钟 25.坐于垫子上:身体前倾触摸玩具后,不用上肢支撑恢复坐位 26.坐于垫子上:触摸右后方45度玩具后恢复坐位 27.坐于垫子上:触摸左后方45度玩具后恢复坐位 28.右侧坐:没有上肢支撑,保持5秒钟 29.左侧坐:没有上肢支撑,保持5秒钟 30.坐于垫子上:有控制的从坐位趴成俯卧位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步骤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步骤 (一)确定评价对象和评价目的 企业人员绩效考评的评价对象是企业中各个层次、各种岗位的人员的工作成果。既可以是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也应该包括技术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评价目的是评判他们对企业的贡献程度后,运用评价的结果,提出有效的激励措施,使得企业人员继续为企业做出贡献。对于管理人员来讲,其业绩多半体现在所管辖的组织的整体业绩。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经营者的业绩则体现在所经营的企业所取得效益以及与企业相关的各种关系的处理状况。从评价结果来决定经营者的年薪、荣誉或承担损失。以下所举例子是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过程。 (二)拟定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 1、收集企业内部或与企业相关的资料,进行体系轮廓设计。按层次结构分析法,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层是:经营业绩。 一级指标: A1=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A2=市场地位 A3=对公众顾客关系 A4=同国家的关系 A5=员工关系及能力发展 A6=股东关系 二级指标: B11=生产要素的利用 B12=优质产品率 B13=商品销售率 B14=资金利税率 B15=成本利税率 B21=市场占有率 B22=增长率 A31=环境污染状况 A32=产品对消费者的满足性质 B30=对公益事业的贡献 B31=污染状况 B32=产品满足性质 B33=服务 B34=对公益事业贡献 B41=税收 B42=国有资产的保值 B51=员工的报酬水平 B52=员工的发展 B61=股东的报酬率 B62=股票的走势 B63=资本金的利润率 三级指标:(对应于B11)

C111=全员劳动生产率 C112=原材料利用率 C113=生产能力利用率 C114=成本费用利润率 评价指标体系说明如下: 以上指标中,既有财务数据为基础的硬指标,又有一些主观判定或市场调查的资料为基础的软指标,从而全方位的对经营效益做出评价。 2、建立相应的统计指标系统。统计指标系统是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需要而设计的,是为评价指标体系服务的。它将评价指标体系各项指标所需要的统计数据清晰的、系统的、有层次的表示出来。统计指标体系是评价指标体系的辅助系统。实际操作中,能对低层次指标,编制统计表,并评细编写统计说明(规范),以便数据的收集和精度的控制。以上与评价指标体系相对应的统计指标系统如下图: 业绩评估的统计指标体系:

最新GS指标评价方法资料

GS 指标评价方法

项目组2011-12

GS指标评价方法 GS(Goal Sett ing)指标是公司绩效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衡量组织或者岗位不易量化的主要职责,是在考核期内应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其效果。GS指标有相对长期性、过程性、辅助性、难以量化的特点,不易准确评价,在此特介绍一种多维度评价法,便于大家参考。 多维度评价法分为两步: 一、确定GS指标的考核维度 每个GS指标通常包含五个考核维度,它们是:时间、质量、数量、成本和风 险,每个考核维度有不同的评价方式。具体评价方式见下表: 不同的GS指标所用考核维度的数量不同,有的指标偏重于一个考核维度,用一个考核维度就能做出评价;有的指标偏重于两个考核维度,需要用两个考核维度评价,以此类推。 二、设定各考核维度的考核标准 考核维度确定后就要针对每一考核维度,设立相应的考核标准,使得考核具有 可操作性,同时尽量减少主观因素对打分的影响。

下面用5个案例介绍指标考核维度标准制定及具体评价方法。

案例1: “S管理”指标(用质量一个考核维度评价) 有进行非常精确的描述,很简短、很通俗;第三,有些指标没有A等或者B等分数,本例只设置三等标准,降低了辨别难度。 案例2: “研发项目管理”指标(时间和质量两个考核维度评价) 建议:对配分值10-20分之间的GS指标,可以考虑用两个考核维度评价,本案例对具体的工作内容和时间要求做出了明确的界定。 案例3: “绩效分析管理”指标(时间、质量、数量三个考核维度评价)

尽可能进行量化,并且每等级之间的标准要容易区分。 针对配分值大,不同考核维度间权重差别不大的GS指标,建议列出各考核维度的权重,考核维度的权重不同反映出考核者对被考核者工作要求的侧重点不同,目的是要能够充分体现被考核者的业绩,而且考核维度及权重配置都应该是考核者和被考核者达成一致的结果。 案例4: “精益化生产体系建立”指标(时间和两个质量考核维度评价)

机能评定的基本内容

一、生物化学评定的实际意义 人体机能的生物化学评定,是建立在运动生物化学原理 基础上,运用生物化学技术从分子水平揭示运动对机体的影响,具有准确、灵敏、针对性强等优点,已经逐步成为制定训练方法、掌握适宜的训练负荷、评定训练效果的重要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生物化学指标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动员正确选材的科学依据 运动员正确选材是运动训练科学化的首要环节。遗传学的深人研究证实,人体机能水平、代谢能力的高低,既受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疾病以及运动训练等后天因素的影响,也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制约。譬如,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和无氧代谢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由遗传决定(如表12-1)。因此,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生化指标进行运动员选材,把具有从事某项运动天赋的少年儿童选拔出来,通过专门的训练,使他们的先天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进而达到较高的竞技水平。 (二)科学控制运动负荷的重要环节 运动负荷是运动员在训练中所承受或完成的身体负荷量,它是运动训练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不同的运动负荷对运动员机体可产生不同的影响,而相同的运动负荷对不同的运动员产生的影响也不同,这些不同的影响可以通过一系列生化指标得以反映。因此,运用生化指标来观察运动员对运动负荷的反映,科学地控制和调整运动负荷,不仅能防止运动损伤和过度疲劳的发生,而且能有效地提高训练效果,这是科学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如近年来,我国游泳成绩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其成功经验之一,就是采用血乳酸作为客观评定指标来控制和指导训练实践。 @Y i ng Ji eShen g.CO M- (三)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的客观指标 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对科学安排训练负荷至关重要。只有在运动负荷量和强度足够大、机体能够承受和处于最大应激状态,才能有效地提高运动能力。由于机体在运动时其生理活动和代谢过程均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从人体安静时、运动时和恢复期各脏器及血液、尿液、汗液、唾液中某些化学成分的测定和比较,可为机能评定提供客观依据。譬如,可根据血乳酸、尿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来评定运动强度,可从血糖÷血脂肪酸;血氨等指标的变化掌握能源物质利用情况,也可通过血尿素、血睾酮、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来判断机体对训练负荷的适应程度;还可从某些酶或激素含量的变化了解运动时机体的代谢调控能力。 (四)判断运动性疲劳的有效途径 运动性疲劳和恢复是运动训练中十分引人注意的问题。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逐渐从过去认为的“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发展到今天所认识的“没有恢复就不能继续训练”,把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作为运动训练的组成部分。过度疲劳不仅会因达不到训练强度和技术动作要求而对提高运动成绩不利,还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或运动性疾病。通过多项生化指标的测定与综合分析,可正确地诊断运动性疲劳的程度及机体恢复情况,对防治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有积极的作用。 (五)预测运动成绩的理论依据 运动成绩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体现,除了与技术动作、战术要求等有关外,更与运动员身体机能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运用某些生化指标来预测运动成绩,已被逐渐应用于体育科学研究和运动训练中。如根据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V o2max)来预测中长跑的运动成绩;根据两级负荷运动后血乳酸值和跑速来预测400米跑的运动成绩;根据尿肌酐排出量来预测举重成绩等,都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六)解决运动员合理营养的基本手段 合理营养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基本因素之一,合理营养有助于运动能力的提高和运动后体力的迅速恢复。合理营养能供给运动员所需消耗的热能,提供能源物质的储备和补充,能加速代谢废物的清除。维持代谢平衡,使运动员精力充沛旺盛,以创造最佳成绩。运动员营养的合理与否,需要通过一系列生化指标来评定。 综上所述,应用生物化学指标可以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负荷作出科学的评估,对科学地指导运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技术资料3: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评价是根据确定的目的来测定对象系统的属性,并将这种属性变为客观定量的计值或者主观效用行为,整个过程离不开评价者的参与,而综合评价作为评价的一种也需要评价者做出相应反应或指示,而很多综合评价过程易受到评价者的干预,使评价结果产生偏差。 主成分分析能将高维空间的问题转化到低维空间去处理,使问题变得比较简单、直观,而且这些较少的综合指标之间互不相关,又能提供原有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而且,伴随主成分分析的过程,将会自动生成各主成分的权重,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抵制了在评价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因此以主成分为基础的综合评价理论能够较好地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如实地反映实际问题。主成分综合评价提供了科学而客观的评价方法,完善了综合评价理论体系,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客观依据,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上述不良现象的产生。 所以在社会经济、管理、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的多指标体系中,如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生态环境可持续型指标体系、和谐社会指标体系、投资环境指标体系等,主成分分析法常被应用于综合评价。 一、主成分分析原理和模型 (一)主分成分析原理 主成分分析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比如P个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通常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P个指标作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最经典的做法就是用F 1 (选取的第 一个线性组合,即第一个综合指标)的方差来表达,即Var(F 1)越大,表示F 1 包 含的信息越多。因此在所有的线性组合中选取的F 1应该是方差最大的,故称F 1 为第一主成分。如果第一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来P个指标的信息,再考虑选取 F 2即选第二个线性组合,为了有效地反映原来信息,F 1 已有的信息就不需要再出 现再F 2中,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要求Cov(F 1 , F 2 )=0,则称F 2 为第二主成分,依 此类推可以构造出第三、第四,……,第P个主成分。(二)主成分分析数学模型 F2=a12ZX1+a22ZX2……+a p2ZX p …… F p =a 1m ZX 1 +a 2m ZX 2 +……+a pm ZX p

运动功能评定.doc

运动功能评定 一、肌力评定 肌力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肌力评定是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和肌群产生的最大收缩力量。肌力评定是对神经、肌肉功能状态的一种检查方法,也是评定神经、肌肉损害程度和范围的一种重要手段。 及评定分徒手肌力检查和器械肌力测定。 (一)徒手肌力的检查 1、概念根据受检肌肉和肌群的功能,当受试者处于不同的检查体 位,然后嘱其分别在去除重力、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条件下做一定的动 作,按照动作的活动范围及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情况将肌力进行分级。2、标准国际上普遍应用的图,手机的检查方法是Lovett6 级分级 法。 1983 年,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在此分级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即 MRC肌力分级法,表3-1肌力评定标准 分级评级标准 5肌肉抗最大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 - 5肌肉抗较大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 + 4肌肉抗比中等度稍大的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 4肌肉抗中等度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 4-肌肉抗比中度稍小的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 + 肌肉抗重力时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肌肉抗较小阻力时活动关节达到部分范围3 3肌肉抗重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 3-肌肉抗重力,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围的50%以上 + 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肌肉抗重力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围的50%以 下 2 2 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 - 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围的50%以上 2 1+ 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围的50%以下 1可触及肌肉收缩,但无关节运动 0没有可以测到的肌肉收缩

肢体肌群的手法肌力检查方法表3-2。 表 3-2上肢和下肢主要肌肉的手法肌力检查 肌检查方法 群 1 级 2 级 3 级 4 级 5 级 肩仰卧,试向对侧侧前图屈肩时卧,上侧屈可触及三上肢放在滑肌角肌前部板上,肩可群收缩主动屈曲坐位,肩内坐位,肩内旋,坐位,肩内旋,掌心向掌心向下,阻旋,掌心向下,可克服重力加于上臂下,阻力加于力屈肩远端,能抗中上臂远端,能 等阻力屈肩抗较大阻力 屈肩 肩仰卧,试同左,上肢坐位,屈肘肩坐位,屈肘,坐位,屈肘,外图肩外展放在滑板外展 90°,可肩外展 90°,肩外展 90°,展时可触及上,肩主动克服重力外阻力加于上臂阻力加于上肌三角肌收外展展远端,能抗中臂远端,能抗群缩等阻力较大阻力 屈坐位,肩同左,肘可坐位,上肢下坐位,上肢下坐位,上肢下肘外展,上主动屈曲垂;前臂旋后垂;前臂旋(检垂;前臂旋后肌肢放在滑(检查肱二查肱二头肌)(检查肱二群板上;试头肌)或旋(或旋前(检查头肌)或旋前图肘屈曲检查肱肌)或肱肌)或中立(检查肱

运动员的机能评定

运动员的机能评定 运动员机能水平与运动项目、训练水平、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运动量是否适宜以及运动训练后恢复状况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进行运动员机能评定一定要考虑到上述因素。运动员机能评定主要采用血液指标、尿液指标等,目前应用唾液指标进行机能评定尚不成熟。 一、脉搏、血压和体重 脉搏、血压和体重的测定是了解运动员机能状态最简易的指标,一般在早晨起床前后的基础状态下进行测量,需经常进行检查。如运动量适宜,晨脉变化每分钟不超过正常的3-4次;血压变化范围上下在10毫米汞柱以内;体重减少低于0.5Kg。数日内如有脉搏、血压明显的持续上升,而体重明显下降则说明运动员对训练量不适应,有疲劳积累的征兆。 二、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诊断贫血的主要指标之一。中国普通人群安静时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男性为120-160克/升,女性为110-150克/升。联合国卫生组织(W.H.O)判断贫血的标准是:6个月-6岁低于110克/升、6-14岁低于120克/升、成年男女分别低于130克/升和120克/升。常人血红蛋白正常范围和贫血诊断数值也适用于运动员,血红蛋白值是评定运动员机能的最常用指标。当运动员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或运动员机能状态较差时,可观察到血红蛋白值降低,这种由运动引起的血红蛋白下降被称为运动性

贫血。在运动实践中,我们发现当运动员上强度和上量训练时,血红蛋白下降,由此引起运动员运动能力下降。如果运动员血红蛋白值持续下降超过 10%以上,就应采用提高血红蛋白的恢复措施,否则就应调整训练负荷。大量运动实践研究证明:当运动员机能状态较好,身体对训练负荷适应时,血红蛋白值较高,训练和比赛可出现较好的运动成绩。因此,在监测中常采用清晨安静时血红蛋白值来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 三、血尿素 尿素是人体内蛋白质代谢的评定指标。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尿素的生成和排泄处于动态平衡,血尿素浓度相对稳定,其安静值约在1.8—8.9毫摩尔/升。运动员安静时血尿素浓度偏高,为5.5—7毫摩尔/升,原因是受训练的影响体内蛋白质代谢旺盛。血尿素指标在运动时可用以评定运动员负荷量。运动中血尿素浓度升高一般出现在运动时间30分钟以上,绝大多数血尿素升高出现在运动持续时间40—60分钟左右。若一次大运动量训练后,血尿素超过8毫摩尔/升,是训练负荷过大的表现。若在训练或比赛次日晨测定血尿素浓度,可以评定恢复状况,血尿素值低表示代谢平衡恢复,即运动负荷适宜,身体机能良好。运动次日晨或第三日晨血尿素值仍超过正常值水平,则表示机体对训练负荷不适应,身体机能较差。在安排训练周期负荷量时,依据血尿素浓度变化可分析训练负荷情况: (1)血尿素在训练前后未发生显著性变化,说明运动负荷量

计量指标评价计分方法实例

计量指标评价计分方法实例 实例一: 基本指标评价计分方法实例 例:已知2016年度某大型钢铁冶炼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为4.12%,计算该指标的评价得分。 该指标的计分过程如下: 第一步:选择评价标准。该企业为大型钢铁冶炼企业,在选择评价标准时,采用冶金行业中的黑色金属冶炼大型企业的标准值(当然,实际评价中,由于评价目的和评价范围不同,评价标准还可以有其他选择。)。 第二步:计算净资产收益率的基础得分。首先将该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的实际值4.12%与黑色金属冶炼大型企业的标准值进行比较,通过查阅财政部2016年颁发的2016年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值,可以得到黑色金属冶炼大型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标准值如下: 通过比较可发现,该企业4.12%的净资产收益率处于良好值与标准值之间,也就是说本档标准系数为0.6,上档标准系数为0.8。按照《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的规定,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权数为25,故: 该指标本档基础分=指标权数×本档标准系数 =25×0.6=15 同理,上档基础分=25×0.8=20 第三步:计算净资产收益率的调整分。按照调整分的计算公式,将有关数字代入计算公式: 调整分=[(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4.12-3.1)/(6.8-3.1)]×(20-15)=1.4 第四步:计算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得分。 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得分=本档基础分+调整分 =15+1.4=16.4 第五步:计算基本指标总得分。基本评价指标共八项,每项指标计算方法是相同的,因此重复上述⑵至⑷步骤,分别计算八项指标得分后,就可以得出基本指标评价得分。 实例二: 修正指标评价计分方法实例 ㈠计算单项修正系数。已知某大型钢铁冶炼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报酬率指标的得分分别为16.4分和8.5分,财务效益状况的分析系数为0.66,并已知成本费用利润率为3.3%,计算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的单项修正系数。 第一步:查阅成本费用利润率评价标准值并确定标准系数。

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翻译)

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 F M-88和GMFM-66) Version 翻译 儿童姓名: 编号: 评估日期: (年/月/ 出生日期: (年/月/实足年龄: (年/ 月) 评估者: 关于研究组: Dianne Russel, CanChild Centre for Childhood Disability Research, McMaster University, Institute for Applied Health Sciences, McMaster University, 1400 Main St. W., Rm. 408, Hamilton, L8S 1C7 Tel: North America – 1 905 525-9140 Ext: 27850 Tel: All other countries – 001 905 525-9140 Ext: 27850

E-mail: Fax:1 905 522-6095 Website: 项目A:卧位&翻身计分NT 1、仰卧,头位于中线:旋转头部时肢体对称0□ 1□ 2□ 3□1 * 2、仰卧:双手位于中线,手指交叉0□ 1□ 2□ 3□2 3、仰卧:头抬起45°0□ 1□ 2□ 3□3 4、仰卧:屈曲右髋和右膝到达全范围0□ 1□ 2□ 3□4 5、仰卧:屈曲左髋和左膝到达全范围0□ 1□ 2□ 3□5 * 6、仰卧:右上肢和手拿玩具穿过中线0□ 1□ 2□ 3□6 * 7、仰卧:左上肢和手拿玩具穿过中线0□ 1□ 2□ 3□7 8、仰卧:自右侧翻身至俯卧0□ 1□ 2□ 3□8 9、仰卧:自左侧翻身至俯卧0□ 1□ 2□ 3□9 *10、俯卧:抬头至竖直0□ 1□ 2□ 3□10 11、前臂俯卧:头部竖直,肘部伸直,胸部抬起0□ 1□ 2□ 3□11 12、前臂俯卧:右前臂支撑,对侧上肢向前方完全伸直0□ 1□ 2□ 3□12 13、前臂俯卧:左前臂支撑,对侧上肢向前方完全伸直0□ 1□ 2□ 3□13 14、俯卧:自右侧翻身至仰卧0□ 1□ 2□ 3□14 15、俯卧:自左侧翻身至仰卧0□ 1□ 2□ 3□15 16、俯卧:使用肢体自由向右翻身90°0□ 1□ 2□ 3□16 17、俯卧:使用肢体自由向左翻身90°0□ 1□ 2□ 3□17 A部分总分 项目B:坐位计分NT 19、仰卧:翻身至右侧坐起0□ 1□ 2□ 3□ 20、仰卧:翻身至左侧坐起0□ 1□ 2□ 3□ *21、坐在垫子上,治疗师支撑儿童胸部:头部直立保持3秒0□ 1□ 2□ 3□

足球运动员身体机能评价研究综述

足球运动员身体机能评价研究综述 [摘要]本研究从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两个方面对足球运动员身体机能评价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足球身体机能评价研究综述 本研究从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两个方面对足球运动员身体机能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了解和掌握此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一、生理指标研究 心率:自上世纪60年代起研究人员开始对足球比赛中的心率进行监测,试图发现足球比赛的能量代谢特征和心率变化特征。还有学者希望建立心率与最大摄氧量的关系曲线,通过监测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率变化来了解其最大摄氧量的变化特征,从而了解其能量代谢特征和规律。一些公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国外运动员比赛心率的平均范围大约在150-175之间。我国著名教练员殷铁生等对昆明集训的部分球队运动员比赛中心率进行了监测,测试结果显示:比赛平均心率150.5次/分,心率分布范围130-150次占23.1%;150-170次占55%;170次以上的占9.6%。 最大摄氧量:具备良好的有氧能力对于增强有氧代谢能力,加快磷酸化合物合成,消除酸性物质,延迟疲劳的发生等方面起重要的作用。Davis(1992)的研究表明,对经过系统有氧能力训练的人,其最大吸氧量可以提高25%左右。王世椿等(2002)对33名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进行了测试,得出以下结论:前卫队员测试值(45.4±0.6mL/kg/min)相对较高,但是与后卫(43.3±1.4mL/kg/min)和前锋队员(39.1±0.8mL/kg/min)没有显著性差异,而显著高于守门员的测试结果。其原因可能与中场球员的角色有关,比赛中的总跑动距离相比较高,其心肺功能相对较好。 无氧功:无氧代谢能力是指机体在磷酸原和糖酵解供能条件下的做功能力,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ATP-CP分解供能(非乳酸供能)和糖酵解供能(乳酸供能)。Wasserman(1973)等的研究表明,不同项目运动员跑台无氧功的测试结果显示足球运动员的测试值平均为16.2W/kg,显著高于相同级别的篮球和竞走运动员。Kannus(1994)等的研究发现,95名14-18岁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无氧功测试平均值从14岁的15W/kg到18岁的16.1W/kg。而Bergh(1991)等对对瑞典国家足球队的运动员进行显示无氧功率平均值为13.5W/kg,此测试结果显著高于英格兰橄榄球运动员。

优秀运动员机能评定习题集

名词解释 1.血尿素:尿素是蛋白质和氨基酸分子内氨基的代谢终产物,在肝细胞内经鸟氨酸循环合成后释 放入血,称为血尿素 2.运动性蛋白尿:由运动引起蛋白质含量增多的尿称作运动性蛋白尿 3.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升高,所达到的最高值。其主要反映心脏每搏输出量的大小 4.最大乳酸稳态:在固定负荷做功中,血乳酸浓度达到平稳状态,即达到稳态乳酸浓度上限 5.内稳态:人体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能精确调节,使身体内环境处于相对 稳定状态,简称内环境。 6.高氨血症:运动时骨骼肌氨的生成增多,引起体内氨的生成和消除之间平衡被破坏,使血氨水 平升高,表现为高氨血症。 7.最大摄氧量平台:指在测定V O2max时,当强度持续增加,而V O2水平不增加,V O2在最高水 平维持的时间。 8.最大摄氧量:在心肺功能和全身各器官系统充分运动员的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机体吸收和利 用的氧容量 9.无氧阈是指在递增运动负荷过程中,人体运动达到某一强度(无氧阈)后,机体内出现氧需要 量大于氧供给量,细胞进入无氧氧化过程,体内的功能方式由有氧代谢为主向无氧代谢转换的临界点。 10.心搏频率储备:最大心率与安静时心率之差称为心搏频率储备,表示人体运动时心率可能增加 的潜在能力。 11.舒张压:心室舒张时,动脉压下降,在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下降所达到的最低值。 12.运动疲劳: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持其机能在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运动强度。 13.能量代谢:伴随物质代谢过程发生的能量吸取、存储、释放、转移和利用的过程,称为能量代 谢。 填空题: 1.酮体是脂肪在肝脏分解氧化时所特有的中间代谢产物,包括乙酰已酸、羟丁酸和丙酮,肌酐是 体内磷酸肌酸或肌酸的代谢产物。 2.磷肌酸和肌酸在人体内组成,肌酸池是能量利用和储存的重要物质。 3.正常成人尿中蛋白质含量极少,浓度为2mg%左右

人体机能评定及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

医 务 监 督 人体机能评定及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 第一节:人体机能评定的常用指标 一、身体形态学指标 身体形态学指标主要有身高、体重、坐高、胸、腰和臀等部位相关围度及皮褶厚度等。通过测定身体的形态学指标可以了解身体的一般情况。 二、生理学评定指标 人体运动机能评定所采用生理指标分别在运动、循环、呼吸和中枢神经等系统。 (一)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的生理学指标主要有肌肉力量、肌电图和关节伸展度等。 1.肌力 肌力评定主要包括最大肌力、爆发力和肌肉耐力等,有等长力量、等张力量和等动力量三种形式。等长力量又叫静止力量,常采用测力计完成,在测试过程中肌肉或肌群做等长收缩,无关节活动。此方式主要了解在某一固定关节角度时肌肉或肌群所能克服的最大阻力负荷(最大肌力)或克服最大阻力的70%的最长时间(肌肉耐力)。 等张力量又叫动态力量,常用测力计、杠铃、哑铃及力量练习器械来测定。其最大肌力的测定是以受试者能克服一次最大阻力值来表示(1RM),在克服所给予阻力后,休息2-3分钟后再克服新的阻力值,通常每次增重不超过2-4公斤,直到最高阻力值。其等张耐力的测定通常以能持续克服最大等张力量70%负荷的

次数作为评定指标,通常一般人可连续完成12-15次,而运动员则可完成20-25次。 等动力量的测试需要利用专门的等动测力计完成,它与等长力量和等张力量的区别在于:等长力量只能测出某一关节角度的最大肌力,等张力量只能测出肌肉收缩过程中关节处于最不利收缩角度时的最大肌力,在其他收缩角度时所测出的肌力都小于最大肌力;而在等动力量的测试过程中,由于运动阻力是随关节活动而不断变化并自动调节的,因而只要肌肉进行最大收缩,就可准确测出肌肉或肌群在整个运动范围的最大肌力。因此,利用等动练习器进行训练,可发展肌肉各收缩角度的最大肌力。 2.肌电图 肌电图(EMc)是通过肌电仪将肌纤维兴奋时所产生的动作电位进行放大记录所得到的图形。通过计算机可对其进行振幅、频域和时域分析,从而对肌肉兴奋程度和机能状态进行评定。 3.关节的伸展度 通过测定受试者的相关关节的活动幅度,可以评价运动员的柔韧性。 (二)循环系统指标 循环系统指标主要包括心脏形态、结构和心血管功能方面的指标。 反应心脏的形态和结构的指标在机能评定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有心脏体积、心肌重量、心腔容积、左心室后壁和心室间隔厚度等指标。心脏结构指标与心功能指标结合用于循环机能的评定,采用的测定手段主要是超声心动图(UCG),它能直观准确地测量出心室肌厚度和心室腔内径,并据此推算出心肌重量和其他心功能指标,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无创性心脏结构和功能测试手段。此外,核磁共振技术亦可用于心脏形态和结构的测定。 反映心血管功能的指标在机能评定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主要有心率、心电图(ECG)、心输出量、心指数、每搏输出量、心力贮备、射血分数、心肌收缩性、心肌舒张性和动脉血压等。这些指标可以通过遥测心率计、心电图仪、多道生理记录仪、超声心动仪、核磁共振仪和血压计等仪器测得。经过长年系统训练的运动员与一般人相比,其心脏结构和功能都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形成通常所说的“运动员心脏”。

运动员的机能评定修订稿

运动员的机能评定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运动员的机能评定 运动员机能水平与运动项目、训练水平、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运动量是否适宜以及运动训练后恢复状况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进行运动员机能评定一定要考虑到上述因素。运动员机能评定主要采用血液指标、尿液指标等,目前应用唾液指标进行机能评定尚不成熟。 一、脉搏、血压和体重 脉搏、血压和体重的测定是了解运动员机能状态最简易的指标,一般在早晨起床前后的基础状态下进行测量,需经常进行检查。如运动量适宜,晨脉变化每分钟不超过正常的3-4次;血压变化范围上下在10毫米汞柱以内;体重减少低于。数日内如有脉搏、血压明显的持续上升,而体重明显下降则说明运动员对训练量不适应,有疲劳积累的征兆。 二、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诊断贫血的主要指标之一。中国普通人群安静时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男性为120-160克/升,女性为110-150克/升。联合国卫生组织()判断贫血的标准是:6个月-6岁低于110克/升、6-14岁低于120克/升、成年男女分别低于130克/升和120克/升。常人血红蛋白正常范围和贫血诊断数值也适用于运动员,血红蛋白值是评定运动员机能的最常用指标。当运动员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或运动员机能状态较差时,可观察到血红蛋白值降低,这种由运动引起的血红蛋白下降被称为运动性

贫血。在运动实践中,我们发现当运动员上强度和上量训练时,血红蛋白下降,由此引起运动员运动能力下降。如果运动员血红蛋白值持续下降超过 10%以上,就应采用提高血红蛋白的恢复措施,否则就应调整训练负荷。大量运动实践研究证明:当运动员机能状态较好,身体对训练负荷适应时,血红蛋白值较高,训练和比赛可出现较好的运动成绩。因此,在监测中常采用清晨安静时血红蛋白值来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 三、血尿素 尿素是人体内蛋白质代谢的评定指标。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尿素的生成和排泄处于动态平衡,血尿素浓度相对稳定,其安静值约在—毫摩尔/升。运动员安静时血尿素浓度偏高,为—7毫摩尔/升,原因是受训练的影响体内蛋白质代谢旺盛。血尿素指标在运动时可用以评定运动员负荷量。运动中血尿素浓度升高一般出现在运动时间30分钟以上,绝大多数血尿素升高出现在运动持续时间40—60分钟左右。若一次大运动量训练后,血尿素超过8毫摩尔/升,是训练负荷过大的表现。若在训练或比赛次日晨测定血尿素浓度,可以评定恢复状况,血尿素值低表示代谢平衡恢复,即运动负荷适宜,身体机能良好。运动次日晨或第三日晨血尿素值仍超过正常值水平,则表示机体对训练负荷不适应,身体机能较差。在安排训练周期负荷量时,依据血尿素浓度变化可分析训练负荷情况:

评价指标方法概述

?综合评分法 ?方法 ?软评价方法 ?德尔菲法 综合评分法 这一种方法是用于评价指标无法用统一的量纲进行定量分析的场合,而用无量纲的分数进行综合评价。 综合评分法是先分别按不同指标的评价标准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评分,然后采用加权相加,求得总分。其顺序如下: 1、确定评价项目,即哪些指标采取此法进行评价。 2、制定出评价等级和标准。先制定出各项评价指标统一的评价等级或分值范围,然后制定出每项评价指标每个等级的标准,以便打分时掌握。这项标准,一般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也可能是定量为主,也可以是定性为主,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制定评分表。内容包括所有的评价指标及其等级区分和打分,格式如下表所示: 4、

根据指标和等级评出分数值。评价者收集和指标相关的资料,给评价对象打分,填入表格。打分的方法,一般是先对某项指标达到的成绩做出等级判断,然后进一步细化,在这个等级的分数范围内打上一个具体分。这是往往要对不同评价对象进行横向比较。 5、数据处理和评价。 (1)确定各单项评价指标得分。 (2)计算各组的综合评分和评价对象的总评分。 (3)评价结果的运用。将各评价对象的综合评分,按原先确定的评价目的,予以运用。 方法 (模糊、灰色、物元空间)方法是贺仲雄教授创立的一种新的决策、评价方法,是对德尔菲法的改进和发展,融合了德尔菲法、法(头脑风暴法)、法的优点,并采用了一些新兴学科的思路,如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理论、物元分析等,从而能定量处理联想思维,而把德尔菲法的咨询表改为咨询表,把向专家咨询的一个数(顺序、判

断、打分)改为一个模糊、灰色物元。 法的步骤为: (1)收集与指标相关的信息资料,以便能做出判断。 (2)填写“评价表”:每个专家填写两次评价表。 第一次,不开讨论会,各自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各自的判断才能,填写A轮评价表。这样 做的目的,是为了使专家在填表时不受“马太效应”的影响。 第二次,召开讨论会,会后再填写B轮表。讨论会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要求意见统一。这样可以相互启发,激发联想思维,讨论顺序,一般应和A轮表的填写顺序相反,以防止思维惯性的影响。经过讨论,专家填写B轮表时,尽可能对自己在A轮表中填写的数据作必要的修改。当然,允许不修改自己的意见。 (3)方法计算各组评价指标。由于每个专家都进行了两轮咨询,所以每个项目都由两个数据,这两个数据便组成一个闭区间,组成模糊灰色物元空间,评价的结果需要得到一个数,所以必须在区间数投影到一个点上,由三种准则可供选择。 第一种,乐观准则。将区间数投影到最大值,这适用于评价条件从宽的情况。 第二种,悲观准则。将区间数投影到最小值,这适用于条件从严掌握的情况。 第三种,平均值准则。将区间数投影到两个端点的平均值。 然后计算主体评分T,总灰色N,白色优劣比S、灰色优劣比D、

软件评价指标

软件评价指标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我们常说某某软件好用,某软件功能全、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这些表述很含糊,用来评价软件质量不够确切,不能作为企业选购软件的依据。对于企业来说,开发单位按照企业的需求,开发一个应用软件系统,按期完成并移交使用,系统正确执行用户规定的功能,仅仅满足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企业在引进一套软件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如下问题: ● 定制的软件可能难于理解,难于修改,在维护期间,企业的维护费用大幅度增加; ● 企业对外购的软件质量存在怀疑,企业评价软件质量没有一个恰当的指标,对软件可靠性和功能性指标了解不足; ● 软件开发商缺乏历史数据作为指南,所有关于进度和成本的估算都是粗略的。因为没有切实的生产率指标,没有过去关于软件开发过程的数据,企业无法精确评价开发商的工作质量。 为此,有必要先了解软件的质量评价体系。美国的B.W.Boehm和R.Brown 先后提出了三层次的评价度量模型:软件质量要素、准则、度量。随后G.Mruine 提出了自己的软件质量度量SQM技术,波音公司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采用了SQM 技术,日本的NEC公司也提出了自己的SQM工具,即SQMAT,并且在成本控制和进度安排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层是软件质量要素,软件质量可分解成六个要素,这六个要素是软件的基本特征: 1. 功能性:软件所实现的功能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功能性反映了所开发的软件满足用户称述的或蕴涵的需求的程度,即用户要求的功能是否全部实现了。 2. 可靠性:在规定的时间和条件下,软件所能维持其性能水平的程度。可靠

体育运动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第二讲 体育运动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体育运动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有目的的社会活动。体育是一门包括生理、解剖、运动医学、生物化学、卫生保健、营养学、体育美学、体育欣赏等的多种内容综合性学科。 健康是人类最大的幸福。什么叫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而且身体上、精神上、处于更好状态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正确的含义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 一、体育锻炼对人体机能系统的影响 健康来自坚持不懈地体育锻炼。生命来自于运动。那么,进行体育锻炼究竟对人体机能系统有什么影响? 1、神经系统:大脑是神经系统的主要器官,大脑皮质是人类神经活动的主宰,它的机能状态对身体各器官生理病理过程起决定性作用。通过体育锻炼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引导部分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增强,抑制加深使兴奋和抑制更加集中。从而改善神经过程的均衡性与灵活性。提高大脑的分析综合能力,保证了机体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同时促进了中枢神系统对内脏器官的调节作用。如长期对中枢神经系统作恶性刺激,会使兴奋、抑制失去平衡,诱发心脏病、高血压、癌症等。现代生活中对人们情绪影响最大的外因是:(1)紧张的生活节奏,(2)激烈的竞争,(3)复杂的人际关系(4)突发的灾难事件。经常处于悲伤、恐怖、沮丧、悔恨、憎恶或厌食、抑郁等精神状态,血液中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过度,会产生一系列副作用,使身体自身的免疫系统遭到紊乱。体育活动就是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进行的,长期的体育锻炼促进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体育能使神经系统对人体各器官的调节更迅速、准确,经常锻炼者反应速度比一般人快0.2 – 0.3秒。 人体在一次运动时其生理机能会发生暂时性的变化。如心跳加快、呼吸加速变深等,运动停止后这些变化又在短时间内消失,这种生理功能的暂时性变化较反应。 如果长时间(几周、至几年)反复多次进行同样的练习(锻炼)就会一起机体形态和技能持久性的良性变化,这个持久性的良性变化的过程叫适应。 2、体育运动与运动系统的作用 运动系统是由206块骨、数以百计的关节、以及600多块肌肉组成。骨与骨之间以关节连接,

wo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

w o 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郭铁成,卫小梅,陈小红.改良A s h w o r t h量表用于痉挛 评定的信度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10): 906-909 wo1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评价项目 项目号项目内容 1前臂放到桌子(侧面) 2前臂由桌子放到盒子f侧面) 3在桌面上伸肘(侧面) 4在桌面有负荷伸尉(侧面) 5手放到桌子(正面) 6手由桌子放到盒子(正面) 7在桌面屈肘拉回O.45kg的物体 8拿起易拉罐到嘴边 9从桌面上拿起铅笔 10从桌面拿起曲别针 11叠放3个棋子 12翻转3张纸牌 13在锁中转动钥匙 14叠毛巾 15提1.35kg篮子到旁边桌子上 WMFT由15个项目组成.1—6为简单的关节运动.7一15为复合的功能动作(表1)。对所有动作当场进行计时和动作质量打分(O一5分,6个分级),目前该量表的评价手册还没有进行汉化,以下是评测项目和评分标准。WMFT功能能力评分: 0分:所测试的上肢没有尝试参与测试 1分:所测试的上肢没有功能性的参与但试图参加.在单侧动作的测试中.未被测试的上肢有可能帮助测试上肢。 2分:所测试的上肢参与测试并完成任务.但需要未测试上肢的帮助.如小的调整或变换位置.或需要2次尝试才能完成任务.或完成任务非常慢。在双侧任务中,被测试上肢功能损害非常严重。只能作为辅助。 3分:所测试的上肢参与测试并完成任务.但是动作受到协同运动的一些影响。或动作完成较慢及需要努力才能完成 4分:所测试的上肢参与测试并完成任务,动作接近正常.但是完成速度轻度变慢,或缺乏精确度.良好的协调和流畅性。 5分:所测试的上肢参与测试并完成任务.表现为正常动作。以健侧上肢动作为正常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