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一体化空间数据融合技术研究与应用
数据融合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分析

数据融合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分析一、数据融合技术的发展数据融合(Data Fusion)一词最早出现在70年代末期。
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数据融合比较确切的定义可概括为:充分利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多传感器或信息源的数据资源,采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按时间序列获得的多传感器或信息源的观察数据,在一定准则下进行分析、综合、支配和使用,获得对被测对象的一致性解释与描述,进而实现相应的决策和估计,使系统获得比其它各个组成部分更充分的信息[1]。
可见,多源信息是数据融合的加工对象,协调优化是数据融合的核心。
进入90年代后,随着传感器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军事领域的强烈需求,数据融合引起了广泛重视,人们对数据融合作了多方面探讨,在许多领域都有一定程度的应用,并已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之一,世界各国纷纷开展此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
美国俄勒冈州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开展了多方面的数据融合理论与应用的研究与讨论[3];纽约州立大学设立多源信息融合中心,从融合框架、模型多方面进行研究[4]。
国外也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著,如Llinas和Waltz的专著《多传感数据融合》[5]、Hall的专著《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数学基础》[6]以及《多传感数据融合手册》[7],对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模型框架等研究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论述。
在国内,关于信息融合技术的研究则起步相对较晚,但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开始从事多目标跟踪技术的研究,到了80年代末开始出现有关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研究的报道。
90年代初,这一领域在国内才逐渐形成高潮。
在政府、军方和各种基金部门的资助下,国内一批高校和研究所开始广泛从事这一技术的研究工作,出现了一大批理论研究成果。
与此同时,也有几部信息融合领域的学术专著和译著出版,其中有代表性的专著有:董志荣和申兰的《综合指挥系统情报中心的主要算法—多目标密集环境下的航迹处理问题》、周宏仁、敬忠良和王培德的《机动目标跟踪》、杨靖宇的《战场数据融合技术》、敬忠良的《神经网络跟踪理论及应用》、康耀红的《数据融合理论及其应用》及刘同明、夏祖勋和解洪成的《数据融合技术及其应用》、何友、王国宏等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应用》等。
基于GIS技术的不动产数据库整合技术研究

基于GIS技术的不动产数据库整合技术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发展,不动产数据的管理和整合变得愈发重要。
GIS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能够有效地整合各类不动产数据,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
本文将研究基于GIS技术的不动产数据库整合技术,并探讨其在不动产数据管理中的应用。
我们需要基于不同来源的不动产数据建立一个整合的数据库。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不动产登记部门、房地产公司、土地管理部门等。
通过GIS技术,我们可以将这些数据统一转化为地理位置信息,建立一个统一的地理坐标系统。
这样一来,不同来源的数据就可以在同一个坐标系统下进行整合,实现数据的互通互联。
不动产数据库的整合需要解决一些问题,比如数据质量和一致性。
由于不同来源的数据有可能存在重复、冗余或者错误的情况,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修复,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这涉及到数据质量评估、数据清洗和数据集成等技术。
不动产数据的整合还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不动产数据涉及到个人的财产和权益,因此在整合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并采取措施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
基于GIS技术的不动产数据库整合技术可以实现不动产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和空间分析。
利用GIS技术,我们可以将不动产数据在地图上进行可视化展示,通过图层叠加和空间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地区的不动产分布情况、不动产价值评估等。
基于GIS技术的不动产数据库整合技术在不动产数据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库,解决数据质量和一致性等问题,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和空间分析,可以提高不动产数据的利用价值,为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和房地产等领域提供支持。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动产数据的标准化和分类等问题,以提高整合技术的效果。
基于GIS的房地一体化管理设计构思

现。
() 5 服务 层 主要 采用 P  ̄ lS O( 点登 陆 ) o a、S 单 和安 全 和房 屋进 行无 缝管理 .对 地 籍 和房 籍进 行 城乡 一 体化 认证 等技 术来 实现 。 二 ; l。 1 ~ 管理 。 现用 地 申请 、 地审 批 、 实 用 房屋 预登 记 、 地初 始 房 登记 、 品房预 售与 确权 、 地变更 登 记 、 项权 登记 、 商 房 他 查封 登记 、 注销 登记 等操 作 的一 体化 . 现 ” 发 商一 实 开 楼 盘一 地一 一 的一体 化 管理 宗 栋 房”
数 据库 采 用 JE 2 E架构 .地 图 浏 览 和 发 布 采 用 A 卜
囊器 城交 一 砸釉~ 一 啪 黪 一 簸 的数 据共 享 和管理 一体化 。 在此 基础 上 . 结合地 理 信息 c I evr G SS re :而 对 于空 间数 据 管理 平 台 和数 据共一 ~ 享 系 统 的理 论 与方 法 , 计 算 机 技 术 、 在 网络 技 术 、 I G S技 换 平 台采用 C S结构 来 实现 . / / CS整体 框架 采用 .e 架 Nt 空间数 据 管理 平 台基础 控件 采用 A c n ie rE gn 。 术、 工作 流技 术 和数 据 库 技术 的支 持 下 , 房 产 信 息 、 构 , 将 土地信 息 有机整 合起 来 .以构 建房地 一 体 化信 息管 理 ( ) 据库 采 用 O a l1 gGI 间 数 据 引擎 采 用 2数 rce0 , S空
前 提 和 基 础 是 要 将 房 产 数 据 和宗 地 数 据 高 度 关 联 起 来, 形成 房地 在空 间位置 和属 性上 的联系 。
农村房地一体权籍调查成果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

农村房地一体权籍调查成果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摘要:农村房地一体权籍调查按总调查的模式开展,调查程序和内容主要包括准备工作、房地权属调查、房地测量、权籍调查成果审核、数据整理入库等,各地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实现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全覆盖,调查方法可采用全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图解法结合实地丈量法等,技术手段方面可采用全站仪、测距仪等传统测量方法开展,亦可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建模、三维激光扫描点云等获取房地测量成果。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方法生产的农村房地一体权籍调查成果,想要对成果按统一标准快速开展成果检查和评价,以保障全省域工作进度和成果质量的统一要求,需要建立一套房地一体权籍调查成果质量评价方法。
本文以开展房地一体工作的目的为出发点,考虑成果质量的统一性、实施的可操作性,提出针对权籍调查成果检查验收的流程、抽样方法、检查内容、评定指标等一套质量评价技术方法,为农村房地一体权籍调查成果开展检查验收提供解决方案。
关键词:农村房地一体;权籍调查;质量评价引言摸清和完善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的数据资料,对保护农民不动产权利、夯实不动产统一登记、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不动产权籍数据管理工作不规范,导致数据质量较差,严重影响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因此,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全国各地陆续开展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
1检查流程和抽样方法权籍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内容一般包括文档成果、权属调查与测绘成果、权籍调查数据库成果等,其中文档成果有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质量检查报告等,权属调查与测绘成果有调查表、宗地图、房屋平面图、权属来源材料等,数据库成果有空间数据、非空间数据及元数据。
检查采用先外业后内业,人工检查与软件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基于GIS的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动态管理研究

第23卷第)期2021年3月测绘技术装备Geomatics Techuolony and EquipmertVoI23Nu1Map.2021基于Gin的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动态管理研究宋小波(广州全成多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n457)Dynamic Management of Rural Real Estate Based on GISSONG Xiaobo摘要: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取证工作是维护农民权益,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借助GIS、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探索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取证全过程管理流程,设计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全周期数据库,开发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动态管理平台,在“一张图”上,直观展示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整个管理流程,监控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取证工作,实现农村“房地一体”的科学化管理。
关键词:不动产管理;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地理信息系统Keywords:Rural Reai Estate Mana/emert;Reai Estate Inteyratiou;Coufimatiou of Reai Estate Rights:GIS 中图法分类号:P2281引言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取证工作是维护农民权益,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实现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取证工作的科学化管理,不仅可以使农民享有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得到法律确认和保护,还能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提供产权保障。
本文借助GIS、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探索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取证全过程管理流程,设计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全周期数据库,开发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动态管理平台,在“一张图”上,直观展示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整个管理流程,监控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取证情况,实现以图管理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保“地”不取证顺利实施。
测绘房地一体技术报告

测绘房地一体技术报告1. 引言测绘房地一体技术是指将测绘技术与房地信息管理系统相结合的综合性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测绘房地一体技术在城市规划、土地管理、房产交易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报告将介绍测绘房地一体技术的概念、技术流程和应用领域,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2. 技术概述测绘房地一体技术是将测绘技术与房地信息管理系统相结合,通过测量、数据采集和空间分析等手段,实现对房地信息的全面、精确、实时的管理和利用。
测绘技术包括地球测量、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等,可以获取和处理地理空间数据。
房地信息管理系统则是通过数据库和软件平台,对房地信息进行存储、管理、分析和查询。
测绘房地一体技术通过将两者结合,可以实现对土地利用、建设规划、房产交易等方面的高效管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城市规划和房地产发展。
3. 技术流程测绘房地一体技术的流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和结果输出等环节。
3.1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测绘房地一体技术的第一步,主要通过测量、遥感影像获取等手段,获取地理空间数据。
其中,测量技术可以使用全站仪、GPS等设备进行地理坐标的测量;遥感影像获取则可以通过卫星或无人机等工具获取。
3.2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整理、编辑和转换的过程。
其中,质量控制可以通过对测量数据的验证和检查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数据整理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组织和分类;数据编辑可以对数据进行修正、补充和删除;数据转换可以将数据格式进行转换,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3.3 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测绘房地一体技术的核心环节,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空间分析可以包括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查询、空间统计、空间推理等。
3.4 结果输出结果输出是将经过空间分析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和输出的过程。
输出的结果可以通过制作地图、图表、报告等形式来呈现,方便用户进行查阅和使用。
基于多尺度DEM一体化融合技术构建水利枢纽三维地形技术研究与应用

0引言研究背景和意义:水利部党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将推进智慧水利建设作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六条实施路径之一,将数字孪生流域作为数字孪生水利的核心和关键,先后印发《智慧水利建设顶层设计》《“十四五”期间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实施方案》《“十四五”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总体方案》《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技术大纲(试行)》等系列文件,组织行业内外有关单位编制了《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技术大纲(试行)》《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导则(试行)》等技术文件,以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为路径,在算据方面,要求建成覆盖全国的L1级数据底板,主要江河流域重点区域建成L2级数据底板,重点水利工程建成L3级数据底板,监测数据自动采集率明显提升,智能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为数字孪生流域提供全面及时“算据”支撑。
乌鲁瓦提水利枢纽作为国家重点工程,为其建设了L2、L3级数据底板。
本文研究的技术就是数据底板的其中一种数据类型,为数字孪生乌鲁瓦提水利枢纽提供“算据”支撑,并为构建三维可视化场景提供数据底座。
本文技术研究的意义有以下几点:①通过对不同尺度的DEM 数据融合试验,提出了一种一体化融合方法,提高了水陆一体化三维地形模型的准确性,为乌鲁瓦提数字孪生工程L3级数据底板提供支撑数据。
②利用不同尺度水陆的DEM 进行融合,实现了三维地形模型实用性,为乌鲁瓦提数字孪生工程库区计算库容曲线以及洪水淹没范围计算提供了数据基础。
③利用不同期DEM 进行比对分析,获得淤积严重和冲淤变化明显区域的情况,为乌鲁瓦提管理局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④水陆一体化三维地形模型的可视化展示为乌鲁瓦提管理局管理提供直观地形数据,方便管理人员做出判断决策。
总之,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DEM 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并为水利枢纽的规划和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该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潜力,并完善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细节和操作流程。
空间数据融合技术的研究

空间数据融合技术的研究
彭煜玮;彭智勇
【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
【年(卷),期】2007(033)018
【摘要】空间数据融合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表现、多分辨率空间数据库中,该技术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该文介绍了几种主要的空间数据融合技术,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了空间数据融合技术的有效性,并描述了空间数据融合技术发展前景.
【总页数】3页(P51-52,55)
【作者】彭煜玮;彭智勇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11.5
【相关文献】
1.基于陆海基础地理空间要素数据特征的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J], 彭瑞
2.基于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的多源地理空间数据融合技术应用研究 [J], 刘艳琴
3.房地一体化空间数据融合技术研究与应用 [J], 陆蕙;杨洁
4.基于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的多源地理空间数据融合技术应用研究 [J], 刘艳琴[1]
5.兼顾空间关系的河流数据融合技术研究与应用 [J], 单森华;王战友;封敏;林平;林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地一体化空间数据融合技术研究与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房地一体化的空间数据融合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研究,主要为了促进我国数字国土的更好发展,以期满足现阶段“房地一张图”的信息化建设需求,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房地一体化;空间融合技术;应用
引言
土地和房屋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数据的信息化和一体化管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我国当前的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已经初具雏形,但是房屋管理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升级,需要对其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现如今的科学技术信息化手段已经为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提供了基础性的技术保障,是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支持。
一、空间数据融合技术的概述
空间数据融合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重要组成,这种技术在多表现和多分辨率的空间数据库当中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
空间数据融合技术的目标就是将2个或多个空间数据进行集中,将表示同一客观世界实体的空间对象进行标识,并且要将它们放在融合集中,对空间数据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
我国非常重视国土资源的数据化和信息化发展,通过“数字国土”等重点规划来与各地的国土资
源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进行结合,从而获得全面集成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布局,进而更好的提升信息化的发展水平。
二、房屋一体化空间数据融合技术的路线
(一)工作路线
1、数据的准备
首先是要对现有的各项土地和房产资料进行关注,做好资料的收集,其中包括着纸质资料和电子化的资料。
对于已经电子化的资料来说,可以对其覆盖范围和数据质量进行直接的分析。
对于没有实现电子化的资料来说,需要与实际的情况进行结合,按照相应的标准来逐步的实现电子化。
对于数据库建设来说,标准化的数据资料是其基础性的内容,是保证数据库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需要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信息化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应用。
在形成数据收集、形成数据标准之后,还需要过滤不属于目标范围的数据、清洗冗余数据、修正相互矛盾的数据,然后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整理,按数据标准来进行规范化处理,做好数据的属性检查和空间检查,一直到最终形成符合标准要求的数据集。
(二)基础底图的绘制
要将收集到的基础性地理数据和现有的业务数据作为主要的内容,按照原有地形图来进行数据的更新,然后依据相关的规范和设计的要求,按照1:500比例尺设计出房地基础图,并且要将其作为主要的工作底图。
对于房地基础图来说,它主要包括着三大核心数据,分别是境界类、居民地类、建筑类要素,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
以添加其他种类的空间数据。
对房地基础图进行绘制完成之后,需要对后续所有房地业务数据加工与处理进行重视,要保证其在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下来完成,最终要确保好数据成果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三)房地数据融合
对于房地数据来说,它主要包括着三个层次的内容,分别是土地、建筑物和房屋,其中的土地是基础内容,建筑物和房屋主要是与土地有关联的内容。
在房地产的业务数据当中,地籍数据为主要的基础内容,因此一般会对其进行优先的整理,接着是对房产业务数据进行整理,再通过空间拓扑、属性关联等方式来实现“房地一体”的过程。
再对业务数据进行分级分类之后,需要对所描述对象的性质作为主要的依据,将其划分为与地理位置的“强相关”或“弱相关”。
之后,强相关的数据就会通过图形和空间的位置来实现数据的融合,而弱相关的数据就会通过属性和关联关系进行数据的融合,具体可以分为地理空间数据融合和属性信息数据融合两种类型的内容。
将上述两种方式作为主要的依据,可以实现对房地数据的对比,对房地关系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保证。
(四)数据更新
要建立起数据库更新维护的机制,对房屋、土地业务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实现对各个环节信息源唯一性的保证。
对数据进行开发,并且做好接口的更新,实现对房地产融合数据库和业务系统的同步型对接,让房屋和土地业务在各个环节中产生的数据进
行分析和检验,进一步的实现对房地融合数据库的现实性的保证,让数据融合的成果可以各个不同的部门之间的业务实现充分的应用。
3.房屋一体化空间数据融合技术的应用—以广东省“房
地一体”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为例
1.工作目标和内容
在农村地籍调查成果的基础上,要做好土地调查的工作,同时还要注意补充农村房屋调查,重点关注额农村土地及房屋的位置、面积以及权属等基本情况,进而更好的完成“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权籍调查工作。
2.房地调查程序与内容
在做好相关的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之后,就可以进行具体的房地调查工作,主要的程序和内容可以如下图1所示。
图1 房地调查程序和内容
1.房地权属调查
房地权属调查需要由县(市、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国土所(自然资源管理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自治组织等基层力量,共同配合来完成,也可选择专业队伍、聘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村民委员会成员或村民代表来参与到权属调查的过程当中。
2.地籍调查和测量
对于农村地籍调查中新增、变化较大的宗地,可参照相关的规范要求来进行修补测,并且要保证宗地界址点、边长、面积精度要求与相应房屋精度一致。
(三)“房地一张图”的应用
在房地一体化的数据融合之后,通过对多种地理信息软件和空间数据引擎进行利用之后,与数据库进行结合,就可以为不同的使用者提供特定需求的数据支持和相关的服务内容。
“房地一张图”一张图的平台与国土资源领域的系统进行了对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分布式的数据访问和管理,能够对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内容进行展示,并且能够实现对房地管理业务的整合,从而实现更多的功能应用。
此外,平台还能够对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良好的应用,与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结合之后,通过手机APP的形式来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更为有效的手段和平台,进而更好的信息化管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房地一体化的数据融合方式能够对土地和房屋的数据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可以让各个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化的发展,对于不动产的统一等级制度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主要是对房地一体化的数据融合技术环节进行简要的分析,在土地的管理和规划上能够提供出有力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