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_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合集下载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必背知识点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必背知识点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一)原始社会1.以物易物的商品交换(二)商周时期1. 工商食官。

2.职业商人出现。

3.最早的货币。

(三)春秋战国1.商业繁荣。

2.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

3.商人地位提高。

4.战国商鞅变法“重农抑商”。

(四)秦汉1.重农抑商。

2.商业发展艰难。

3.经商时间、地点受限。

4.丝绸之路。

(五)隋唐1.重农抑商。

2.经商时间、地点受限。

3.都市商业。

4.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5.柜坊、飞钱、邸店出现。

6.丝绸之路。

7.市舶使专管外贸。

(六)两宋1.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2.商业环境宽松,打破坊市界限。

3.商品种类增多。

4.出现纸币交子。

5.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6.海运发达,商税成国家财政收入重要来源。

7.各族政权之间的边境贸易(榷场)发达。

8.广告业繁荣和娱乐场所瓦肆。

(七)元朝1.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2.泉州,世界第一大港。

(八)明清1.城镇商业繁荣。

2.农副成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3.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4.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5.商帮出现。

6.闭关锁国(广州十三行)。

7.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一)市的变迁(以宋朝为界限)(二)城市的发展1.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扬一益二2. 城市演变特点:(1)城市功能上:政治军事为主到商贸经济为主。

(2)政府管理程度上: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放宽。

(3)城市数量和规模:唐开始,商业性城市增多,规模扩大。

(4)城市布局:与经济中心南移相联系。

(5)影响上: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市民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变化。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一)发展概况(二)方式1.正常的商人贸易2.朝贡贸易(1)含义: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

(2)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3)特点: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问题探究:1.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政策、市场、商人、货币(金融)、交通、环境、发展基础(农业、手工业)。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2、货币材质:从金属到纸币
3、货币从单一到并行
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同时以 钱为辅,形成了银、钱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
海贝
铜贝
齐刀
楚蚁鼻钱 秦半两钱
•唐宋: 铜钱发行量不断增大
北宋交子——世界上最早 的纸币
元代:中国历史上纸币流 通空前兴盛的时期,制定 了 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 纸币制度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二)主要形式——朝贡贸易
1. 朝贡贸易的定义: 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
2. 朝贡贸易的特点: 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3. 朝贡贸易的目的: 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探究三: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特点
1、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发达。 2、商业交通发达,水陆商运兴盛,长途贩 运发达。 3、自汉代以来,各朝代都出现不同数量规 模的商业大都市。 4、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 和纸币很早就出现。 5、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 人社会地位地下。
商业产生的根源何在?它与农业、手工业关系 如何?
商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 的结果。
农业、手工业是商业发展的基础,商业的发 展有力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即“无农 不富”“无商不活”。
徽商与晋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积 累起商业资本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 他行业;还办金融机构,甚至走出国门, 把生意做到国外,积累起巨额财富。徽 商与晋商是全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 两大商帮。
2、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 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3、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 半岛以及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 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高中历史必修2笔记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2笔记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重弄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2.春秋战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局面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出现商品市场和大商人3.秦汉以来:重农抑商4.隋唐:农业手工业发展,大运河开通;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柜坊和飞钱出现5.两宋: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世界最早货币“交子”出现;商税收入成重要裁员6.元朝:交通发达,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7.明清:商业繁荣,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商帮,徽商、晋商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宋朝以前:特定位置设市,与民居严格分开。

设市令或市长,严格管理,闭市后不准交易2.宋朝: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城郊和乡村出现“草市”,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3.明清: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成为四大商业名镇4.城市兴起与繁荣: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南移。

5.扬一益二:扬州、成都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2.唐朝:广州是重要外贸港口3.两宋: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几十个国家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重要财源4.元朝:泉州是重要外贸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5.清朝:海禁,闭关锁国,只开广州对外通商,特许“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6.朝贡贸易: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前言:春秋战国时期,范蠡经商取得了巨大成功,被称为陶朱公。

后世商人尊他为祖师。

小结:中国古代商业在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发展缓慢两宋商业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何特点?1.我国商业兴起较早,中国古代商业是在历代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2.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3.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已出现4.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5.城镇商业繁荣程度高6.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往往厚往薄来,赔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7.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逐渐萎缩柜坊和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1.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飞钱
多钱应该怎么带?他顺利买到药材,药材运 是保凭我管帖到回是国金(了手扬银相最扬头州财当早州 钱,物于的丝 不他,支银够应,收票行很取)雏,将好一或形怎货卖定信,物么,的物经于存办租提营是?在金取的他哪…,。业想…里商务扩人是?大需代回经用客益时商营州,,他可带
邸店 柜坊
问题:唐朝柜坊和飞钱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战国
隋唐
宋元
明清
概城数增括市量强指功增。出能多古等代 );中地国理城市位的置演南变移趋势、(东如移数量;、经分济布功区域能、
汉代的宫殿,官署、武库等朝廷机构的建 筑物约占长安城的9/10,剩下供居住的仅 占1/10。唐代的宫城和皇城占长安城的 1/10,而居民区约占6/10,其他面积为道 路、河渠等设施所占。从汉至唐都城布局 的这一变化反映了( )
的手段,求功名做官才是归宿。因此,尽管徽商把生意 做得很大,却做得三心二意。从乾隆到嘉庆十年的70年 间,同样在两淮经营盐业,徽商子弟有265人通过科举入 仕,而晋商仅区区22人。
到19世纪末,当徽商所代表的封建经济没落时,正 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登陆中国之时。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很明显,此时只有把大量资金投入实业,实现商业与 产业的结合才能获得新生。但“官本位”的徽商却做不 到,他们已经没有财力去投资产业了。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程标准: 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2.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传说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 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 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这种叫法一 直延续到今天。
贷财 债
商代货币“贝”
商朝商业初具规模,已经具备了 商业的一些基本要素,如出现了 职业商人和商业活动的交换媒 介——货币。

必修二专题一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说课】

必修二专题一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说课】
1.李元宝那么富有,他的小小愿望为什么不能实现? 2.李元宝若想去扬州做生意,他该如何解决货款支 付问题?
走进古代商人的传奇人生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
1.李元宝生活的长安城有何特征? 2.他若想去广州与更多的外国商人做买卖发大财, 他可能要经过什么机构的批准?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到隋唐之际的商业发展特 征、表现,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
妇”,而到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宁
古代商人的地位变肯化嫁趋与势商如人”何的?现象。
商人地位的变化反映了古代商业发展的哪些特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
感悟古代商人的杰出贡献
材料1: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主 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丝绸之路让中 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佛教、基 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 并传遍整个世界;成吉思汗的铁骑一路 向西,在带来战争的同时促进了东西方 文明的交融;大英帝国通过搜利丝绸之 路上的财富,铸就了日不落的辉煌。
李元宝的后代在商业方面能看到哪些他祖辈无法看
到的东西?
走进古代商人的传奇人生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宋元时期 商业发展的时代特征、表现,增强 学生的时空观念,发展学生的史料 实证素养。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
走进古代商人的传奇人生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入情境, 了解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 及对外政策,进一步强化学生 的时空观念。至此,也化解了 本课难点。
确立依据:高一学生空观念素养有待 提升
突破方法:自主学习、情境创设、史料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高一学生 优势:思维活跃,参与性强, 学生基础较好,可塑性强。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的发展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的发展
608年
江都 江 610年 南 余杭 河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 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 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20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唐.王建《夜看扬州市》
3、“唐代,出现了柜坊和飞钱。 柜坊是由邸店衍生出来 的,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最早的银行雏形。飞钱又称便 换,是中国最早的货币汇兑方式。商人凭借票券到指定的地点 取钱。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方便了商人的商业活动,促进了商 业的发展。”——《中国商业史》 以上三段材料说明唐朝商业发展状况如何?形成这种状况 的原因是什么?
草市原来是乡村定期集市,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到宋代, 其中一部分发展成为居民点,个别的上升为县、镇;而紧临 州县城郭的草市,则发展成为新的商业市区。这类市区,居 民稠密,商铺店肆林立,交易繁盛,与城郭以内的原有市区, 并无区别。有的地方,甚至远远超过了城郭内的旧市区。 城郭草市的发展表明:宋代城市的商业贸易,不但打破 了唐代坊市制度的限制,而且也打破了城郭的限制,进一步 发展到城郭以外的地区。
元朝时,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 第一大港。
明清时期:
“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商人贩卖 货物必须取得路引,否则“重则杀身„„”,承担名目繁多的 商税。禁止民间出海贸易。 ——明 初期海禁很严,前期仅四口通商后只有广州一 处。 ——清
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 贸易渐趋萎缩。
表现:货币种类多;商业繁荣
1、秦 ——“上农除末 ”
2、 汉 ——“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重租税以困辱之”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 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 不识其始终。”
秦汉重农抑商,商业发展艰难(经商受时间、 地点限制)。

第3课_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3课_古代商业的发展
17
在重农抑商下,古代商业为什么还能得到发展呢?请概 括影响商业发展有哪些因素? (统一的市场、交通、生产进步、政府政策、金融) (1)经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2)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 (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政府逐渐放松对商 品交易的限制) (3)中外交往、民族交往 (4)交通便利(大运河、丝绸之路) (5)人民的辛勤劳动、科技的进步 (6)金融:(柜坊、飞钱、纸币的出现和应用) 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7)政策: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①官府控制 ②朝贡贸 易占重要 地位
特点
元朝
走向 明清 衰落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概况
丝绸之路 ,中外贸易逐渐 1. 西汉时,由于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__________ 发展起来。 市舶使 ,专管对 广州 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有_______ 2. 唐朝时,______
外贸易。
3. 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的几十个国 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家进行贸易,_____________
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 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得 到发展
①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③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④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 晋商、徽商
(3)明清商业繁荣原因: 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
弛。
26
明 朝 后 期 国 内 市 场 示 意 图
27
知识扩展
新阶段
明清
①两宋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元朝交通发达。②商 品种类增加。③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 ④商税成为宋朝重要税源。⑤元大都成为国际 性的商业大都会。 ①城镇商业依然繁荣。②农副产品大量入市。 ③长途贩运发展快,商帮形成—晋商、徽商。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2、主要形式——朝贡贸易
朝贡贸易的特点:
1.官府控制 2.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厚往薄来、倍 偿其价 3.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 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 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名词解释:朝贡贸易
明朝
明清:中国对外贸易萎缩。
3、明清:中国对外贸易萎缩。 原因:
晋商是中国 最早的商人,其 历史可远溯到春 秋战国时期。明 清两代是鼎盛时 期,称雄国内商 界长达500年之 久。晋商首创中 国历史上的票号。 今天的人们 仍然可以从众多 的晋商大院中看 到当时的辉煌。
咸丰初年,山西祁县乔家堡乔家二少爷乔致庸在 贩茶汇兑银票的过程中,使用银票的方便快捷使乔致 庸对票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乔致庸开设票号,提出 “汇通天下,货通天下”的口号。 1900年,八国联军 攻占京城,慈禧太后仓皇出逃。乔致庸不顾众人反对, 给朝廷捐银逃难。慈禧太后解除了各地商号禁止汇兑 官银的禁令,乔家生意从此蒸蒸日上。
南门大街以东,南则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 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都亭驿相对,梁家珠 子铺,余皆卖时行纸画、花果铺,一直南去过州桥,两 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 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过桥即投西大 街,此一店最是酒店上户,银瓶酒七十二文一角:羊羔 酒八十一文一角。街北薛家分茶,羊饭,熟羊肉铺。向 西,御廊西即鹿家包子,余皆羹店、分茶、酒店、香药铺。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 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新课: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你知道为什么把善于经商的 人叫做“商人”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关于“交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它首先出现于中国的四川地区 C、它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D、它最早是由北宋政府印制和发行的
D)
6、明朝中期,江南农村出现“昔日逐末之人尚 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现象,这 说明( D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自然经济解体 D、商品经济相对发达
战 国 钱 币
二、商业的初步发展——秦汉
1、重农抑商政策 “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汉
二、商业的初步发展——秦汉
1、重农抑商政策 2、商业初步发展 (1)东西二市 (2)陆上、海上丝绸之路
汉代的陆路丝绸之路 和海上丝绸之路
三、商业的进一步发展——隋唐
1、原因: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商品 流通范围扩大)
3、唐朝城市中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其中市中 “柜坊”的职能是( A ) A、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 B、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 C、管理市场的物价和税收 D、负责皇家物资的采购 4、中国古代城市中的坊(住宅区)和市(贸易 区)曾严格分开。市的开设有地域限制,活动 有时间限制。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是在( ) A、魏晋南北朝 B、隋唐 C、宋代 D、元代 C
在广州设市舶使, 专管对外贸易
四、商业的繁荣——宋元
(一)宋朝
1、表现: ①打破市坊界限 ②“交子”的出现 ③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④城市的发展
a、形成“市、镇、大城市” 的古代商业三级市场体系 b、出现开封、临安超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四、商业的繁荣——宋元
(一)宋朝
1、表现: ①打破市坊界限 ②“交子”的出现 ③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④城市的发展 ⑤对外贸易繁荣
五、商业的继续繁荣——明清
1、政府的压制政策
2、表现:
①农副产品进入市场②区域间Leabharlann 途贩运贸易③地域性商人群体
④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中国商业起源很早,且不断发展; 2、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曲折;
3、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
4、伴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大量兴起;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 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 的特点
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 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 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 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 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 “商业”。这种叫法一直延续 到今天。
一、商业的兴起——先秦(春秋战国)
2、表现:
①都市商贸——农村集贸 ②柜坊、飞钱 ③长安东西二市
凡市,以日中击 鼓三百响, 而 众以会;日入前 七刻,击钲三百 声,而众以散。
西 市 东 市
《唐六典》卷20
这段材料说明唐 朝对市的设置有 什么限制?
三、商业的进一步发展——隋唐
1、原因: 2、表现:
①都市商贸——农村集贸 ②柜坊、飞钱 ③长安东西二市 ④设市舶使(广州)
• 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 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易经•系辞》 1、原始社会:物物交换 2、春秋战国:商业兴起
吕不韦,战国末年秦相。卫国濮 阳(今河南濮阳)人。吕不韦在赵 都邯郸见入质于赵的秦公子子楚 (即异人),认为“奇货可居”, 遂予重金资助,并游说秦太子安国 君宠姬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嫡嗣。 后子楚与吕不韦逃归秦国,子楚即 位(即庄襄王),任吕不韦为丞相, 封为文信侯。庄襄王卒,太子政立 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 父”。后因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 相国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 秦王政复命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恐 诛,乃饮鸩而死。
5、朝贡贸易在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繁华的清代京城前门市街
南方城市的一条商业街
北京的鼓楼大街
明 清 经 济 发 展 示 意 图
明 朝 后 期 国 内 市 场 示 意 图
博大高深的徽文化是"滋养"百年徽商的沃土
徽商主要经商路线图
“红顶商人”胡雪岩 从明代中叶到清朝乾隆末年,有一支商帮称雄中 国商界300多年,那就是徽商。在辉煌的数百年间,徽 商造就了一批享誉中华大地的的百年老字号。如安徽 绩溪湖里村人“红顶商人”胡雪岩。
咸丰初年,山西祁县乔家堡乔家二少爷乔致庸在 贩茶汇兑银票的过程中,使用银票的方便快捷使乔致 庸对票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乔致庸开设票号,提出 “汇通天下,货通天下”的口号。 1900年,八国联军 攻占京城,慈禧太后仓皇出逃。乔致庸不顾众人反对, 给朝廷捐银逃难。慈禧太后解除了各地商号禁止汇兑 官银的禁令,乔家生意从此蒸蒸日上。
“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 都有山西商人”
明朝
明清:中国对外贸易萎缩。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 无有“ ----乾隆皇帝
"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 ——嘉庆皇帝
广 州 十 三 行
1、我国至晚在什么时期已出现用金属制造的货 币?( B ) A、夏代 B、商代 C、西周 D、战国 2、下列关于西汉都城长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A、是当时著名的商业中心 B、城里设有专门的贸易区域——市 C、当时的市区与住宅区还没有严格分开,方便 了人们的生活 D、官府设有专职的官员管理市
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 岛以及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
四、商业的繁荣——宋元
(一)宋朝
1、表现: 2、原因:
①物质基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②政府放松对商贸的控制 ③纸币出现,便利商贸 ④水陆交通便利(海上丝路)
(二)元朝
元 代 海 运 图
泉州的六胜塔是元代引导海船进出港口的灯塔
日升昌:创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座落于“大清 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大街的繁华地段,分号遍布全国 30余个城市、商埠重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 “汇通天下”著称于世。日升昌票号创立后,结束了我 国镖局押送现银的落后金融局面,极大地加速了商业运 转和货币流通,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尽管 日升昌小小的院落无法与现代银行的摩天大楼相比,日 升昌仅有的分号也无法与当代覆盖全国的金融网点相比, 但我们可以从日升昌看到当代银行的影子;从日升昌领略 到中华民族的商业智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