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2精品课件3: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西汉:开 通丝绸之 路
外贸开始 逐渐发展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秦半两钱
汉使用统一货币五铢钱
西市 东市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通过海陆丝绸之路,汉朝的对 外贸易最远可到达哪些地方?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隋唐时期商业发展概况
历史 发展 时期 阶段 商人
进一 隋唐 步发 时期 展
具
货币
出现 柜坊 和飞 钱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概念解析
1、商业的含义 商业的本质是交换,它源于原始社会以物易物的 交换行为。后来人们把以货币为媒介而进行商品 交换的活动,称之为商业。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概念解析 2、商人的含义 在远古时期,商部落就以善于交换出名。周武王灭 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 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后人就称 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这种 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受到阻碍。
—— 张泽咸《唐代工商业》
情景模拟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邸店
类似酒店
柜坊
类似银行
飞钱
类似汇票
提示:使各地之间的商业 往来更加方便快捷, 有利于商叶的繁荣。
唐
代
长
安 城
西市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东市
——
长
安
大
道
横
李 白
九 天
。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 击钲三百而散。有果毅(唐府兵军官) 巡迣”。 ——《新唐书·百官志三》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认知升华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

挑战自我
畅游唐朝商海
时间:公元890年 地点:钱塘(今杭州) 人物:苏老板一家
思考一:找出这幅画中不符合唐朝经济发 展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唐三彩是专为贵族特制的陪葬品; 白银不是当时通行的货币;
思考二:苏老板选择去扬州做生意,并能在 那里买到他所需要的各种商品,这说明了什 么?如果不去扬州,他还能去哪里?
—《唐六典》卷二十 材料四:“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 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 店也。” ─引自《中国商业简史.宋史》 据材料三四,唐宋的市场交易有什么变化?
2.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 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 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 原因是 ( ) A.纸币“交子”的出现 B.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 C.海外贸易空前发达 D.工商业市镇的出现
符合,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走到市镇一个转角处,王小二听到有人 。 正在议论张居正的赋税政策,它规定老百姓 无论是交田赋、户税还是其他杂役,现在 都一律折钱征银。这可愁坏了一些老百姓, 他们该去哪里找白银交税呢?
在继续闲逛的过程中,王小儿惊奇的发 。 现,佛山镇竟然有来自新疆的和田玉、东北 的野山参和貂皮。在询问的过程中,王小二 才得知这些商品都是通过长途贩运贸易才过 来的........
会馆:供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 的场所
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祁县。乔氏 家族的第一创业人乔贵发,年轻时只 身走西口,在包头苦心经营,终于发 展起一家最大商号。到第三代乔致庸, 金融资本在一千万两白银,以上大约 相当于现代的近百亿资产。素有“皇 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
高中历史必修2笔记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重弄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2.春秋战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局面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出现商品市场和大商人3.秦汉以来:重农抑商4.隋唐:农业手工业发展,大运河开通;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柜坊和飞钱出现5.两宋: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世界最早货币“交子”出现;商税收入成重要裁员6.元朝:交通发达,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7.明清:商业繁荣,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商帮,徽商、晋商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宋朝以前:特定位置设市,与民居严格分开。
设市令或市长,严格管理,闭市后不准交易2.宋朝: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城郊和乡村出现“草市”,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3.明清: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成为四大商业名镇4.城市兴起与繁荣: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南移。
5.扬一益二:扬州、成都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2.唐朝:广州是重要外贸港口3.两宋: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几十个国家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重要财源4.元朝:泉州是重要外贸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5.清朝:海禁,闭关锁国,只开广州对外通商,特许“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6.朝贡贸易: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前言:春秋战国时期,范蠡经商取得了巨大成功,被称为陶朱公。
后世商人尊他为祖师。
小结:中国古代商业在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发展缓慢两宋商业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何特点?1.我国商业兴起较早,中国古代商业是在历代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2.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3.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已出现4.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5.城镇商业繁荣程度高6.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往往厚往薄来,赔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7.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逐渐萎缩柜坊和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1.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
人教必修二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7.明清时期
用越来越大。 晋商 为代表的“商 (4)出现了以徽商和________
帮”。
课
预
前
览 温馨提示:商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部门,它既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又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应用思考
1.隋唐、宋元、明清时期商业不断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什么? 提示: 农业、手工业发展;国家政治长期稳定;交通
课
预
前
览 2.城市的发展。 长安 、洛阳、开封、________ 临安 、大都等是不 (1)________ 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和商业中心。 大运河 的开凿、经济重心南 (2)丝绸之路的开通、________ 移催生了一批城市的兴起与繁荣。 扬州 、成都等成为当时 (3)南方经济的发展,使________ 最繁华的南方大都会。
4.隋唐时期
交子 ”。 (1)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__ 5.两宋时期 商税 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2)________ 6.元朝 大都 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________
(1)城镇商业繁荣。
(2)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作 (3)区域间________
课 堂 点 睛 一个因素 政府的商业政策
关键
信息
三个时期
四个领域
汉唐、宋元、明清
商人群体、金融货币、市的变迁、对外 贸易 展达到新高度。
1.宋代是城市变迁、海外贸易的转折点,明清商业发
本课
要旨
2.古代中国城市商业发展与政治局势、政府政策密
切相关。 3.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朝贡
贸易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
课
预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共32张PPT)

柜坊
是唐代专营钱币存放与借贷的机构,是从邸店中分离出来。 为最早的银行雏形
(3)隋唐: 商业发展,但仍受到限制
原 经济:农业、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交通:京杭大运河开凿,对外交通发达
因 政治:国家统一、交流频繁
都市:邸店、柜坊、飞钱 表现 商业都市:长安、洛阳
对外贸易:(唐)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 ,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唐代韦述的《西都杂记》称:“西都禁城街衢,有执金 吾晓暝传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夜敕许驰禁前后各 一日,谓之放夜。
原 经济:农业、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交通:交通发达
因 政治:国家统一
表现
出现了大都会:大都 元朝泉州市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明清时代先后活跃在商业领域的商帮: 山西商帮、陕西商帮、 山东商帮、福建商帮、 徽州商帮、洞庭商帮、 潮汕商帮、江右商帮、 龙游商帮、宁波商帮。
明代苏州的小说家冯梦龙把这商帮的情况最先写进 了他的小说集《醒世恒言》里。小说中写道:两山 之人,善于货殖,八方四路,去为商为贾,所以江 湖上有个口号,叫做“钻天洞庭”。
发展的原因: 国家统一,特别是货币的统一 丝绸之路的开通
挑战自我 畅游百年商海
第一游:梦回盛世唐朝
时间:公元890年 地点:长安 人物:苏老板一家
思考一:此时出现波斯店符合历史事实吗?衙门会管这事吗?
波斯珠宝店
符合,唐朝大都市还有很多胡商。
会,政府设市令或市长专门管理商业 活动,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A.苏商和晋商
B.浙商和晋商
C.苏商和晋商
D.徽商和晋商
(6)明清: 商业经济繁荣
原 农副产品的商品化 因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二、古代商业的发展
4.贸易距离的发展
(1)基本形式
近距离贸易 地区间的贸易(商帮) 对外贸易
二、古代商业的发展
4.贸易距离的发展
(2)对外贸易
①民间:a.西汉—丝绸之路;b.唐—广 州—市舶司;c.宋—税收成为主要来源; d.元朝—泉州—世界第一大港;e.明 清—广州“十三行”;
②官府:朝贡贸易—目的不在获利,为 宣扬国威。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商业的产生
1、原因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为弥补生产的不均衡性。
2、名称来源
商朝人说
商与口相关
鬲
二、古代商业的发展
1.货币的产生发展 2.商品种类的丰富 3.交易地点的拓展 4.贸易距离的发展 5.经济重心的变化
二、古代商业的发展
1.货币的产生发展
(1)货币的产生
物—物 物—币—物
(2)货币的发展
①原始社会:贝币; ②春秋战国:金属货币; ③商鞅变法以后:圆形方孔钱; ④隋唐:柜坊、飞钱; ⑤宋朝: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二、古代商业的发展
2.商品种类的丰富
农产品——手 工业品 少——多
二、古代商业的发展
汉长安城
3.交易地点的拓展
(1)宋以前:市坊 分开; (2)宋以后:市坊 界限打破——城市 的形成。
作用
• 为远途贸易提供保障; • 为复杂贸易提供保障。
二、古代商业的发展
1.货币的产生发展
贝币(原始社会)
二、古代商业的发展Fra bibliotek1.货币的产生发展
楚 燕
韩 赵
齐
魏
秦
二、古代商业的发展
1.货币的产生发展
秦半两钱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共34张PPT)

赀 拟 王 公
猗 顿
猗顿用盬盐起
《史记•货殖列传》
驰 名 天 下
注目山西
范 蠡
子 贡
定居齐国的范蠡
卫国端木子贡
放眼全国
郑国弦高
商 鞅
重农抑商
国之所以兴者, 农战 农战也。……其境内 之民,皆事商贾,为 技艺,避农战,如此 亡国则不远矣。
《史记·商君列传》
二、秦汉商业
秦 始 皇
汉 武 帝
全国大势
放眼全国
产生于四川的纸币 交子,流通范围由四 川扩大至陕西,河东 (山西)。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放眼全国
宋代商业发展得这么好, 以后的商业还有没有进一步发 展的空间呢?
山西省政区
第三探访地: 平遥
在这里,我们 将体会明清商业的 辉煌。
太 原
平 遥 运 城
我国现存最完 整的县级城池。城 内外有各类遗址、 古建筑300多处, 有保存完整的明清 民宅近4000座。
二、秦汉商业 ——艰难前行
汉 代 盐 官 、 铁 官 分 布 图
全国设盐官共 三十六处,解州盐 官为全国之首。
法律贱商人, 商人已富贵矣。
是不是商业从此就被限制在 低水平徘徊的状态了呢?
山西省政区
第二探访地: 太原
在这里,我们 将探寻唐代、宋代 商业的重大发展变 化。
太 原
运 城
三、唐代商业——初步发展
炭重乌银争晓市,蔬挑翠羽荷邻家。 ——王之道 红灯焰焰三更市,从此吴江不值钱。 ——郑侠
你注意到了第二组材料中的哪些关键词?这 些关键词说明宋代商业活动比之于唐代出现了什 么明显变化?
放眼全国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临街的商铺
高中历史必修2教材《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

请思考: 对比唐代长安城,想一想,北宋汴京有
哪些不同?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不同: 整齐划一的坊市制被打破,坊市的界限不复存在; 市的启闭不再由官府统一规定时间,商业活动不再受
官府监视; 出现了市民娱乐活动场所(瓦子)等具备商业活动的专
业场所. 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商品经济和城市生活迅速的发展; 统治者城市管理活动政策的调整等
●商周时期:最早的货币贝币
货 币
的
发
展
●秦朝:以“半两钱”通行天下奠定铜钱基本形 制
半两钱 对比春秋战国时期币制混乱的局面,思考统一币 制在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等方面的巨大意义。
●北宋时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川蜀地区商业交易极为繁盛, 但政府强制推行笨重的铁钱,“ 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 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 三五贯,即难以携持。”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商业
1、原始商业的产生:
A、时间:原始社会末期
生产
B、产生的条件:①剩余产品的出现 力的
②社会分工的发展 发展
2、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
A、商朝: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B、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设官 统一管理
C、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特点 ①许多庶人突破官府的限制,成为强大经 济实力的自由商人 ②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②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经济中心不再依赖于政治 中心而独立存在。
总结:城市的发展
周至唐代城市中的市 有时间
时间: 的控制
宋代城市中的市
打破时间的限制 (夜市、晓市、鱼市)
地点: 凡县治以上的城市才设 市;在城中有特定位置
分散 在城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十几个国家进行贸易
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明清
中国对外贸易萎缩
2、目的
材料 外国“朝贡”方物,明朝政府“赐赉” 礼品等方式进行的,素有“厚往薄来” 特征,明朝政府对朝贡使者均是“以礼 待之”,即使“私货来,皆倍偿其价”。 传播中国文化,宣扬国威,扩 大在海外的影响,树立大国形象。
3、历史影响
(1)商品经济日益活跃。 (2)一方面刺激了农、工和城市的发展, 另一方面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 (3)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4)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 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5)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 生了变化。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阅 读 并 归 纳 历史时期
等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阅 读 并 归 纳
西汉:长安城东西“市”九处
1、市的变化与发展
唐朝:长安设有“市”、“坊”
宋朝:“市”、“坊”界限被 打破 明清:出现单一的商业城市
四大商 业名镇
汉口镇 佛山镇
景德镇
朱仙镇
2、特点
(1)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 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益活跃。 (2)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 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3)明朝中后期,再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 些城市,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4)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 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
原因
1、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2、大运河的开凿 3、政局稳定 4、政策开明
表现
唐三彩钱柜
元代 纸钞
皇都胜迹图(明) 繁华的清代京城前门市街
博大高深的徽文化是"滋养"百年徽商的沃土。
“红顶商人”胡雪岩
晋商大院
商 帮 起家
发展
兴盛
经营 经营茶叶、 “遍地徽商”:经营大 盐业 木材、粮 宗商品和长途贩运; 食等 插手生产领域;经营 徽 商 致富 典当 经营 经营丝绸、 盐业 铁器、茶叶、 经营票号,走出国门 致富 棉花、木材 晋 商
春秋战国时的玉鹿
初步发展 原因
1、秦始皇的措施,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2、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 3、海上和陆上的丝绸之路开通, 4、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表现
受到限制
1、出现专供贸易的“市” 2、出现许多商业中心:长安、洛阳、邯郸、成都 3、对外贸易发展 4、设专职官员进行管理 1、市区和住宅区分开 2、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 不许再经营活动。
1、基础归纳型:按照课堂教学思路, 理清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 用表格形式展现。 2、能力提高型:结合课文,自主探 究中国货币发展史、商业都市和城镇的发 展史、海外贸易的发展史(以小组为单位, 由学生认购其一完成,可通过收集图片、 实物、影像资料的方式展现)
材料3
(3)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
课堂小结
中国国民经济中农业、手工业、商业之间的关 系:“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商业 的发展和农业、手工业的进步是古代中国经济发 展的必然趋势,并催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 芽,这是古代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新生力量。 然而,传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却成为资本主 义萌芽继续发展的阻碍。当西方世界陆续发展资 本主义经济的时候,中国传统经济又将面临如何 变革呢?
郑和下西洋和西方 新航路开辟的异同?
3、特点
我国古代贸易,可以以唐朝为界分 两段:汉家交往;唐朝至明朝,海路对外交 往占据主导地位,这与北方的战乱 和经济重心南移和造船技术的进步 有很大的关联。
材料1
(1)先陆路贸易,再海上贸易。
材料2
(2)以友好为主。
第三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商朝时:“商人”的出现 2、春秋战国时: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 打破 3、秦汉时期:初步发展,但比较艰难 4、隋唐时期: (原因、表现) 5、宋元: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6、明清:城镇商业繁荣,“商帮”出现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 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做 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 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 “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 “商业”。这种叫法一直延续 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