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

合集下载

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

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

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探析一、海内外对张爱玲的评说研究已经持续了较长的时间,在此过程中,论者普遍关注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较少一部分论者关注其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细读张爱玲的小说,发现她的小说大多展现的是被时代之光匆匆掠过、被历史遗忘也遗忘着历史的有着“古墓的清凉”的旧式家族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生存状态。

她不仅为我们描绘了凄婉美丽的、钉在灰暗粗砺石墙上有着“红嘴唇、水眼睛”的女性浮像,更为我们提供了女人“心里的天,迟迟地黑了下去”的整个坍塌掉的男性世界。

张爱玲为了写女人而写男人,她的笔触沉稳有力,不浮不乱。

二、对张爱玲男性形象的研究,以往的论者大都是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分析男性形象的刻画,揭露男性内心的懦弱以及男性在社会中地位的颠覆来说的。

张爱玲作为独具特色的女性主义的作家,她的女性意识主要表现在她对男性形象的颠覆上。

她笔下的男性形象,几乎很难有一个完整的正面形象、肯定形象,大多数都是令人失望的被否定形象。

在她的作品中弥漫着一种强烈的男性批判意识,她对父权的颠覆对强势群体的贬抑到了很强烈的地步,致使她作品中的男性形象不再强大,不再高尚,不再正面。

张爱玲在否定男性形象同时对女性形象进行反思与批判,透露出一种强烈的自救意识。

还有学者提出,张爱玲塑造不完整的男性形象是要反应人性中最本质的一面“动物性机能”,动物因欲求不能,长期压抑而导致动物的强烈报复心理,动物性和社会性都被严重摧毁的病态男性的描写,她从人性立场公正,冷静地塑造出变态灰暗的男性人性,展现人性的斗争和被破坏,被他们挣扎其间的同情并启示人们在悲凉中坚定的活下去。

以往论者在以往对张爱玲小说男性形象的探析中大多将男性形象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封建没落家族中从肉体到精神都残缺萎靡的遗老遗少们;其次新旧兼杂的都市男人形象;第三是混迹洋场的绅士。

他们身上都有着人性的劣根性,自私自利、虚伪、残忍、游戏人生。

他们对待女性有着本质的相似:寡于情、陋于质、趋于利、薄于义。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及其男性观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及其男性观

中文摘要纵观对张爱玲的研究,其小说中的女性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而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却很少受到研究者关注。

本文以张爱玲小说中男性形象分析为切入点来论述张爱玲小说的男性书写以及男性观。

在小说中,张爱玲采用女性主体叙事方式来表现男性、审视男性、颠覆男性,为我们塑造了一群自私、阴郁、猥琐的男性形象。

本文第一部分即根据张爱玲所采用的贬异书写策略和两性参差对照的书写策略,将其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分为四种类型加以分析。

第二部分从男性阳刚性征、爱情理想与责任担当三方面来揭示张爱玲迥异于传统的男性观。

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已不再具有男性的阳刚性征,人类所特有的情感与责任在他们身上也消失殆尽。

第三部分则对张爱玲这种男性观所产生的原因进行挖掘,指出张爱玲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及个人生活经历对其男性观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最后指出张爱玲迥异于传统的男性观的重大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张爱玲;男性书写;男性观AbstractReview the search to Zhang AiLing, the female in her novel has been the point and hot spot of search.,however,the male image in the novel is seldom paid attention by the researcher. This text takes the male image analysis in the novel of Zhang AiLing as to correspond dot to discuss Zhang Ailing's male write and male view.In the novel ,Zhang Ailing express men, examine men and subversion men through adopt the narrative way of make women as master and depicted a huge number of Selfish cheerless and obscene men for us. I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thesis,we can classify and an analyze the male image according the strategies of devaluate difference write and both sexes comparison write what had been adoptted by Zhang AiLing. In the second part we point out the untraditional look towards the man of Zhang AiLing from these aspects that include virility ,love and responsibility. The men writing by Zhang Ailing have lost the virility,Emotion and responsibility .In the third part, we analyze the source of Zhang A iling’s such look towards men and point out the reason what Zhang’s such look towards men is the Live antecedents,personal experience and Community, cultural back ground of the writer in those days.Finally point out the great significance and worth of Zhang A iling’s such look towards men.Keyword:Zhang Ailing;depiction of man;Zhang’s look towards men目录前言 (1)一、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书写 (2)(一)寡廉鲜耻、不务正业的遗老遗少形象 (3)(二)虚伪自私、人格分裂的假绅士形象 (4)(三)风流倜傥、迷失自我的洋场浪子形象 (6)(四)其他庸俗丑陋的都市男性形象 (8)二、张爱玲男性观的体现 (10)(一)对传统男性阳刚性征的阉割 (10)(二)对传统男性爱情理想的质疑 (11)(三)对传统男性责任担当的反思 (12)三、张爱玲男性观形成的原因 (16)(一)个人生活经历 (16)(二)社会历史文化 (18)结语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2)前言自四十年代轰动文坛以来,张爱玲的传奇作品与身世就一直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目光。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

她的小说风格高雅精致,情感细腻,细致描绘了民国时期上海的社会生活和人性面貌。

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是其文学作品中的一大特点,这些男性人物大多呈现出复杂的人性,成为小说情节中的一大亮点。

本文将从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人物形象入手,分析他们的社会背景、性格特点、形象塑造等方面,以探讨小说中男性形象的文学意义。

一、男性形象的社会背景张爱玲小说的主要背景是民国上海,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都市环境以及伦理道德观念的变革,决定了小说中男性形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民国时期,上海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城市,男女地位有明显的差异,男性有着更多的社会资源和话语权。

同时,自由思想、新文化运动和娱乐业的繁荣,也为男性提供了更多的生活乐趣和个人发展空间。

以上种种因素对男性形象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男性形象的性格特点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人物大多呈现出复杂的人性特征。

其中最典型的是在感情生活上的浮躁不定,以及在人际关系上的矛盾和无助。

比如,《色,戒》中的周先生,他内心复杂,在感情上游移不定,同时在政治上的决断能力也受到了质疑。

《金锁记》中的夏南翁则是一个典型的富二代,心浮气躁,丝毫没有容忍和包容别人的心思。

而《谁的青春不迷茫》中的篆子,则是一个经历了多次恋爱挫败后,变得疯狂和极端的男性,这些不同特点的男性形象,实际上反映了一个时代男性心态和性格特征的深刻阐述。

三、男性形象的形象塑造张爱玲小说中男性形象的形象塑造,既有直接描写,又有间接暗示。

在早期小说中,张爱玲的男性形象往往是通过女性角色的描述来塑造的。

比如,《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谢九,通过卫公夫人的描述,我们看到了他花花公子般的形象。

这种间接描写方式,既能够刻画出男性人物的外表特征,增强形象的真实感,又能够反映出女性视角的情感体验。

而在后期小说中,张爱玲则更多地采用了直接描写的方式,来塑造男性形象。

例如,《色,戒》中的周先生,他的形象完全通过自身的行为举止,细节刻画和心理独白来展现。

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2019年 2月 第 38卷第 2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HeilongjiangCollegeofEducation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9.02.038
Feb.2019 Vol.38No.2
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李雪芳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广安 638000)
关键词:男性形象;张爱玲;精神残障;猥琐;自私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解放是启蒙先驱们的根本意愿,而女 性的觉醒作为个人觉醒的副产品也悄然临世。张爱玲作为 一位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都市女性,她成长在男权文化家 庭里,因此,她经济不独立,同时也没有独立的价值体系,但 是她又接受过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洗礼。因此,她更深刻地 认识到女性的人生悲剧,所以在她的小说里总是在诉说一些 发生在旧式家庭里的琐碎的婚恋小故事,塑造出众多典型的 女性人物形象,并将她们真实的生存困境深刻地揭示出来。 纵观张爱玲的小说,她为了突出女性主体地位这一主题,她 笔下的男性颠覆了传统观念中坚强、勇敢、刚毅的形象,都是 虚伪、自私、猥琐的形象,他们大多是身体残缺或精神残损, 或是在权威家 庭 中 缺 席,或 是 在 家 庭 和 社 会 中 处 于 劣 势 状 态。尽管她在书写男性形象方面带有个人主观色彩,但目的 并不是为表达个人哀怨。在腐朽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长 期影响下,大都市中的人难免会异化变质,为了生存,不惜出 卖了尊严、人格、灵魂,甚至出卖亲情。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 象否定与消解了传统男权的中心地位,这样的男性无法承担 起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进而也反映出张爱玲的女性主体意识 非常强烈。
张爱玲在书写像《怨女》中的姚二爷、《金锁记》中的姜 二爷等一群身体残疾的男性形象时,直接通过矮化其身体使 传统的男性形象彻底被颠覆,男性主体地位被削弱,由此凸 显出创作主题———女性主体意识。除此之外,张爱玲还从角 色、地位、性情等几个方面对比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主要运 用的书写策略就是两性参差对照,通过大量的对比丑化了男 性,并将他们置放于小说的文本边缘,男性主体地位从根本 上被削弱,突出其在失去男性权威的环境中所裸露的丑陋与

浅谈张爱玲的男性观

浅谈张爱玲的男性观

浅谈张爱玲的男性观
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中的重要女性作家,她的小说以
独特的笔调、对情感细腻的描写和对现代文明的批判而著称。

在她
的小说中,女性形象往往是主角,但是她的男性形象也非常有特点。

张爱玲的男性形象主要被塑造为两类:一个是风流倜傥、浪漫
梦幻、背负着复古情怀和浪漫情感包袱的文人;另一个是现代城市
中的俗世男子,生活在大都市中,不堪重负的压力、情绪的波折和
生存的无奈。

对于第一类男性,张爱玲的描写往往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他们多反映了爱情与自由之间的矛盾,被情感占据、被浪漫感情笼罩,却也因此而失去了现实的自由和追求。

而对于第二类男性,张
爱玲的描写则更现实,更具备批判意义。

张爱玲的男性观十分复杂,但是总体来看,她对男性的表达是
非常独特的。

她看待男性的视角和写作风格,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
文学框架和视觉观感。

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精讲

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精讲

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精讲晋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析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院系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高虹学号0901112408学习年限2009 年9 月至2013 年7 月指导教师白春香职称教授申请学位文学学士学位2013 年月日浅析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学生姓名:高虹指导老师:白春香摘要:张爱玲是一位20 世纪40 年月在上海孤岛成名的女性作家,也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作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葩,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在这个充满迷惑的人间剧场,独断专行地导演悲欢,从十里洋场的上海故事,到华丽悲凉的香港情缘,从繁荣绚烂到孤独黯然,她的作品女性色彩浓重,同时,也因她的独到的人生经历,塑造了一系列虚伪,市侩,变态,自私的男性形象。

重点词: 张爱玲;男性形象;悲凉;无望TOPIC : Shallow of zhang ailing ’s male charactersAuthor’s Name:GaoHong Tutor: BaiChunXiangABSTRACT :zhang ailing is a lonely island in the 1940 s in Shanghai famous female writer, is also a legendary writer, is a wonderful work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is spent by the water the people of the world, in this world full of temptation, theatre and pushed director, stories from the glamour of Shanghai, to the colorful Hong Kong love sad, from bustling bright to lonely shade, color thick, her work women at the same time, also because of her unique life experience, created a series of hypocrisy, babbitt, abnormal condition, selfish men.Keywords: zhang ailing ;male image ;sad ;目录一、百态男性⋯⋯⋯⋯⋯⋯⋯⋯⋯⋯⋯⋯⋯⋯(一)在情与欲矛盾中挣扎的一般知识分子和归国华侨(二)家的蛀虫------系列鄙陋无能,昏庸软弱的遗老遗少(三)嘲讽与怜悯兼顾者⋯⋯⋯⋯⋯⋯⋯⋯⋯⋯⋯⋯⋯⋯二,形成这种男性集体的原由⋯⋯⋯⋯⋯⋯⋯三,嘲讽与怜悯兼顾者⋯⋯⋯⋯⋯⋯⋯⋯参照文件⋯⋯⋯⋯⋯⋯⋯⋯⋯⋯⋯⋯⋯⋯⋯⋯⋯⋯⋯说到张爱玲,我想大家其实不感觉陌生,不论是她的出生仍是她的爱情都是世人眼里的传奇,在她的生命中有两个特别重要的男人,一个是她的父亲,一个是她的爱人胡兰成,这两个男人不单对她的生活产生了影响,对她的文学作品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使她的文学作品表现出了好多另类的男性形象,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析她笔下的男性形象一、百态男性(一)在情与欲矛盾中挣扎的一般知识分子和归国华侨1,佟正保------- 理智和欲念的矛盾。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角色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角色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角色[摘要]:在张爱玲所刻意营造的凄迷惝浸的小说世界里,形形色色的市井男女上演着他们各自的传奇,在流连辗转一声喟叹之后,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思索。

张爱玲在体验生活、洞察社会、品味人生之后,在她笔下,隐藏在社会或人生外部现实之下的内容现实和内心得以浮出水面。

张爱玲作品中男性都是丑陋不堪的。

本文从张爱玲具体的作品出发,对男性的角色形象进行分类,概括出他们虚伪、自私、贪婪、压抑、变态等特点,挖掘了张爱玲小说男性角色形象创作的根源;以及张爱玲的家庭,特别是她父亲对其作品男性角色形象的影响。

[关键词]:张爱玲、男性形象、自私、压抑、家庭影响。

谈到张爱玲,我们都知道她是一位独特、带有传奇色彩的现代女作家。

在四十年代的大上海,张爱玲红极一时,那是个属于她的时代。

张爱玲的小说华丽苍凉,犹如徽州古宅中的高深天井,终日不见阳光,窒息、压抑。

欣赏完她的作品,的确让人感到“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鲁迅小说有多篇是以“我”的口吻叙述的,而张爱玲则始终使用第三人称,她用冷静的笔调娓娓述说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张爱玲小说中的世界始终迷漫着一种令人低徊不已的悲凉气氛.不论是嘲弄、讽刺还是调笑,都只是这悲凉的点缀和铺设而已。

小说多以女性为女人公,故事多为悲哀或痛苦的过程和结局。

她用华丽的词藻深入地描写了人性的扭曲、压抑,这在《金锁记》中的曹七巧身上达到了极致。

女性在张爱玲笔下尚且如此,男性更是一无是处。

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多是封建上流社会中的遗老和遗少,他们生活在封建社会荒凉的、令人窒息的夹缝里,深受封建社会落后文化传统熏染,沾染了一系列不良习气。

一、张爱玲小说中男性的分类1、浪子《第一炉香》中的乔琪是一个纯粹的浪子,他是一个惯于游徜于欢场招蜂惹蝶的角色。

空有一副风流倜傥的外表,在社会上却无一技可立身,在经济上并无实际可以倚仗的基础,遗老遗少们总还有些许祖上留下的残羹冷炙,可是他不过是个“现在他老子还活着,已经拮据得很,老是打饥荒”的富家公子,连丫环都说“他除了玩之外,什么本领都没有,将来有得吃苦呢!”。

浅析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

浅析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
被边缘化。
们或 是在权威家庭 中缺席 ,或是在家 庭和 社会中处于去 势和弱化状态 。张 爱玲作 品中对 男性形 象的颠覆 ,彻底 消解 了传统男权 的中心地位 ,反 映出 张爱玲强烈 的女性主体意识 。 对传统男权 中心地位的消解


1 、 男性 主 体 地 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缺 失
在张爱 玲的小说 中,很多在家庭 中本 应 掌 控 统 治 权 力 的 “ 丈 夫 ”或 “ 父

豳曩

浅析 张爱玲笔 下的男性形 象
④ 吴世娟
( 新 乡学 院 。 河南
[ 摘
新乡
4 5 3 0 0 0)
要】 张 爱 玲 在 作 品 中 成 功 塑 造 了众 多 姿 态 各 异 的 男 性 形 象 。在 她 的笔 下 , 这 些男 性 都 是 扭 曲和 残 缺
的 ,他 们 或 是 在 权 威 家 庭 中缺 席 , 或 是在 家 庭 和 社 会 中 处 于 去 势 和 弱化 状 态 。张 爱玲 对传 统 男 性 的 权 威 性 和 主 体 性 地 位 进 行 了 无 情 地 嘲 讽和 否定 , 彻底 消解 了传 统 男权 的 中 心地 位 , 反 映 出张 爱 玲 强 烈 的女 性 主体 意识 。 【 关 键 词] 张 爱 玲 ;男权 :消 解 :男 性 观
据甩 了她 。
景使 尊严和人格都 沦落到 了极 点,那 些带着 “ 社 会 权 威 ” 光 环 的男 性 们 也 彻底暴 露 了真实 的生存 面 目,显示出 人性 的缺点 。张爱玲 塑造的众 多病 态 的、残 缺的男性形 象,正是反 映了她 对人性 弱点一贯 的关注 。家庭环境和 生活经 历对 张爱玲 男性 观的影响 也是 巨大 的,张爱玲 出身贵族 家庭 ,父 亲 张廷重 是典型的封建遗 少,他骄奢淫 逸、不 思进 取,是一个靠 祖宗遗产吃 老本 的败家 子,母亲是受 过新式教 育 的新女性,“ 她对男 女不平等及 旧社会 的腐败陋习深恶痛绝” ,因对婚姻 的不 满 , 在 张 爱 玲 4 岁 时 便 同 张 爱 玲 的姑 姑一起出国留洋, 最终 同张廷重离婚 。 父亲对张爱玲 极少有关爱 之情 ,甚至 在张爱玲 l 4岁时,因为其 同继母 的矛 盾,父亲将她 毒打一顿并禁 闭达半年 之久 。这使 张爱玲对父亲彻底 的绝望 了,“ 事实上,张爱玲小说 中的男人形 象,都含有她 父亲的影子 ,甚 至可 以 说就是 张廷重 的化 身或投影 。 ” 另一 个对 张爱玲影 响比较大的 男性 就是她 的弟弟张子静 ,他 从小体弱 多病 、不 求上进 、冷漠麻 木, 在 张爱玲 眼中,弟 弟没 有一丝阳 刚之 气,更谈不上 男子 汉 的责任感 。父亲 的无情 ,弟 弟的软 弱 ,相 反 的 是 母 亲 和 姑 姑 的 民主 和 独 立, 生长在这样 的一个 “ 阴盛 阳衰”的 家 庭 环 境 中 ,张 爱 玲 所 具 有 的 女 性 主 体意识 ,作品 中处 处对男权 中心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
发表时间:2019-06-24T11:00:26.530Z 来源:《成功》2019年第1期作者:孙瑜花卉[导读] 张爱玲以其独特的风姿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她笔下多有苍凉的世态,展露一种穿透黑暗后的清醒。

细品其作品,其里的男性形象都带着一种“丑陋”。

本文将以张爱玲作品中具体人物为例,对其笔下的男性形象进行分析,还原张爱玲眼中的“男性形象”。

孙瑜花卉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摘要】张爱玲以其独特的风姿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她笔下多有苍凉的世态,展露一种穿透黑暗后的清醒。

细品其作品,其里的男性形象都带着一种“丑陋”。

本文将以张爱玲作品中具体人物为例,对其笔下的男性形象进行分析,还原张爱玲眼中的“男性形象”。

【关键词】张爱玲;男性形象;悲悯情怀
张爱玲一直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特别的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她笔下的故事总是带着一种厚重的苍凉,用她犀利敏感的笔触展现给一段段新旧交替时期的悲欢离合,塑造了各色各异的人物形象。

而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出现的男性角色都带着一种“丑陋”,与以往固有的威严、勇猛的男性角色对立。

一、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张爱玲出生于1920年,正是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

她的作品也主要以30与40年代的沪港洋场为创作背景,以旧时女性、两性关系和婚假迎娶为主要切入点,力求对人物有一个细致的描绘。

张爱玲在小说中塑造了60多位身份各异的男性,他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丈夫、父亲、儿子等等。

(一)缺失的夫爱
文学的主题永远离不开两性之爱,张爱玲故事里男人们都不是坚贞爱情的守卫者,而是这场战争里的逃兵。

他们贪慕刺激的激情却不愿负起责任,视婚姻于形式。

《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佟振保就是鲜明的例子,勾引了不用对她负责任的有夫之妇娇蕊,与她偷情,却在娇蕊想要舍弃丈夫与他在一起时落荒而逃。

随后他又娶了烟鹂,却把她置于妻子这个位置上的摆设,心里念念不忘的还是与他偷情的娇蕊。

(二)异化的父爱
在以往的小说中,父亲总是权威的象征。

他们或者是高大威武的保护者,或者是温暖、粗中有细的守护者。

而张爱玲站在人性的层面上,对传统的父亲形象进行了颠覆,他们不再是受到尊敬和仰视的“太阳”,只是市井中自私、无能的凡人。

《金锁记》中姜家二少爷生来就有软骨病,只得终生躺在床上,这是肢体残疾的父亲。

《花雕》中的封建遗少郑先生,眼中只有金钱,他的子女受尽伤害,甚至在女儿不幸患病之后也不愿拿出钱来治病,这是自私的父亲。

《心经》中的许峰仪,因为性的欲望爱上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却又因为害怕世人的指责,找到了一个长相与女儿相似的“替代品”,这是虚伪的父亲。

《倾城之恋》中的白三爷不学无术,好像个风流少爷流连与风月场所,还赌博、抽鸦片,完全不负担起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这是无能的父亲。

(三)崩溃的子爱
中国传统社会中,“孝”字一直是核心。

中国封建家族所崇尚的一直是儒家文化,而儒家一直讲究“孝悌是仁的基础”,讲父父子子,认为“孝”一字是父子关系的核心。

子辈是为小辈,那么对长辈就要尊敬、顺从,孝顺父母,谦让兄长。

这是中国一直以来的传统,而张爱玲却打破了这种传统,她笔下的子辈眼里没有人伦道德,也不重视血缘亲情。

如《创世纪》中的匡仰彝,没有把赡养父母当成自己的责任,家庭的生活条件日渐窘迫,他却完全不放在心上,甚至希望匡家早些散伙,那么他一个人就是自由自在的。

如《茉莉香片》中的聂传庆,与父亲的关系恶劣,他觉得有这样一个抽大烟的父亲是自己的耻辱,厌恶着家中冷漠的亲情却又不肯着手去改变什么。

甚至希望将家中的一切占为己有,然后就能把他抽大烟的父亲踩在脚下了。

二、张爱玲男性角色创作的背后
纵观张爱玲的小说,几乎找不到一个正面的男性形象,他们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某些障碍,有些是生理方面的,有些是精神方面的。

张爱玲生活在一个日渐没落的旧贵族世家,她的父亲就是一个封建遗少,“挥霍祖产,坐吃山空,吸鸦片,养姨太,逛堂子,对子女缺少责任心。

”张爱玲从小所感受的“父爱”便是专断而粗暴的,有时候父亲兴起也许会对她好一些,若是情绪不好,那就是虐待。

而父母关系的冷淡甚至是最后的离婚,都在张爱玲幼小的内心里笼上了一层阴霾。

父亲再婚后,张爱玲又因为顶撞新进的继母而被父亲毒打。

这样一个父亲,就是张爱玲眼中万千父亲的缩影。

张爱玲的弟弟是她的世界里另一个重要的男性角色。

可惜这个弟弟也没有给予张爱玲一个明朗的形象,因为自小弟弟受到的父爱也是畸形的,导致他的性格软弱无能,张爱玲“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他也是失望透顶。

所以张爱玲笔下的男性青年总是不求上进,软弱无能。

而最终摧毁张爱玲对于男性阳刚神话的人是大她15岁的有夫之妇胡兰成,“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

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可是这样让她低到尘埃里的胡兰成也让她失望了,在与张爱玲结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又接连与其他两个女人好上了。

如果说父亲、弟弟、丈夫三个人成了张爱玲眼里男性形象的代表,那么身处在一个新旧交替时代成了她完成笔下一个个萎缩的男性形象的契机,张爱玲敏锐地察觉到,在这样一个封建社会即将解体传统文化即将破裂的时代,在夹缝中挣扎的男性无法承担起时代改革的责任,只能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之中。

她笔下的男性形象,丰富了人们对于人性的理解,为关照男性世界的存在提供了一种历史纬度,而且对后人认识那个时代男人们的生存状态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余斌.张爱玲传[M].海南出版社.1993.
[2]宋红霞.男性典型的缺失——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J].作家.2008(2):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