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0幼学记事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幼儿园幼儿中班数学教案《复习以内的数》

2024年幼儿园幼儿中班数学教案《复习以内的数》

2024年幼儿园幼儿中班数学教案《复习以内的数》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回顾1-20以内的数字,并能够准确识别和读出这些数字。

2.学生能够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加深对1-20以内数字的理解。

3.学生能够通过参与游戏和讨论,掌握1-20以内数字的大小关系。

4.学生能够通过练习和活动,掌握1-20以内数的简单加减法操作。

二、教学准备
1.数字卡片(1-20)
2.游戏道具
3.黑板、粉笔
4.教学板书
三、教学过程
1. 温故知新
•复习数字1-20,让学生通过背诵和展示数字卡片来回想数字的顺序。

•利用互动游戏,让学生快速回想数字。

2. 认识数字大小
•利用游戏或实践活动,让学生比较不同数字的大小,培养学生数的大小概念。

•利用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将数字与具体数量相对应。

•引导学生发现数字1-20之间的大小关系。

3. 认识简单的加减法
•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体验1-20以内的加减法操作。

•利用数字卡片或实物,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练习,巩固数字概念。

4. 拓展练习
•小组合作,进行数字游戏。

•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数字,并进行简单的数学探究。

四、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互动游戏和实践活动,学生对1-20以内的数字有了
更深入的理解。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和练习,巩固学生对数字的掌握,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巩固1-20以内数字的认识和运用,为其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小班语文教案《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情景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幼儿园小班语文教案《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情景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幼儿园小班语文教案《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情景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幼儿园小班语文教案《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情景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语文教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点之一。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是幼儿园小班语文教学的经典教材之一,它将数字概念与儿歌形式相结合,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数字和数目的概念,激发了幼儿对数字的兴趣,促进了他们对数学的初步认识。

本文将重点围绕《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一教材展开情景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幼儿园小班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二、情景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帮助幼儿掌握数字概念,认识数字1-10,并能正确书写-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初步认识- 培养幼儿合作学习和团队意识,以及表达和交流能力2. 教学内容-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课文- 数字1-10的认识与书写3.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以教材中的情景为基础,设计各种情景让幼儿在生活中感受并学习数字概念- 游戏教学: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 合作教学:培养幼儿的合作学习和团队意识- 体验教学:通过各种体验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4. 教学过程-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并备有各种教学工具和教材- 通过歌唱、游戏、手工等形式,引导幼儿认识数字1-10- 设计各种情景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并学习数字概念- 利用卡片、玩具等教具进行互动教学,引导幼儿进行数字认知和书写练习- 通过游戏、合作学习等方式巩固教学内容,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表达能力5. 教学评价- 观察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参与情况- 设计简单的测试题,测试幼儿对数字1-10的认识和书写能力- 收集幼儿的手工作品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三、案例分析以小班某班级为例,进行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情景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

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通过情景教学设计,班级中的幼儿掌握了数字1-10的基本概念,并且能够书写- 幼儿对数字的兴趣明显增加,能够正确地唱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首儿歌- 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团队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2. 教学方法的使用情况- 情景教学、游戏教学、合作教学等方法被有效使用,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学习效果显著- 通过游戏和合作学习,幼儿之间的交流和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体验教学的方式深受幼儿喜爱,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3. 教学评价的结果- 通过观察和测试,幼儿对数字1-10的认识和书写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 幼儿制作的手工作品和学习成果丰富多样,展现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情景教学设计是幼儿园小班语文教育的经典案例之一,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培养了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1-4-20幼学记事教案

1-4-20幼学记事教案

第二十课幼学纪事于是之【教学目标】1、正确书写生字,理解新词。

2、充分感知作者身处困境时所表现出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好学不辍的奋斗精神。

3、仔细品味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及其在表情达意上的特殊效果。

【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浸透对良师益友的感激、敬仰与怀念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在逆境中奋发图强的精神。

2、作者借“以凄楚说得轻松和鲜明的对比”诙谐幽默手法,表达作者乐观、豁达、进取、感恩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讲读【教学时间】2课时【课时导入】有人说贫苦一部血泪史,它留给人的是无尽的沧桑;有人说贫苦是一笔财富,它教给人的是难得的经验;有人说贫苦是一面横于绝路的墙,它会挡住人前进的路;有人说贫苦是一台助跑器,它能助人增加意想不到的能力。

究竟贫苦给人的是阻力呢,还是助力?下面我们学习一篇于是之先生的文章《幼学纪事》,看于先生是怎样面对贫苦的。

【知识技能】一、给画线的字注音寡ɡu ǎ居j ū连li án 缀zhu ì困k ùn 惑hu ò饥j ī荒hu ān ɡ竹zh ú帛b ó熏x ūn 陶t áo 绿l ǜ蔓w àn 安ān 慰w èi 殁m ò侥ji ǎo 幸x ìn ɡ辍chu ò学xu é嘁q ī嘁q ī喳ch ā喳ch ā寡居连缀困惑饥荒竹帛熏陶绿蔓安慰殁侥幸辍学嘁嘁喳喳二、给多音字注音蔓m àn 延y án 瓜ɡu ā蔓w àn 僬ji āo 侥y áo 侥ji ǎo 幸x ìn ɡ(1)蔓:蔓延瓜蔓(2)侥:僬侥侥幸三、识记字形连li án 缀zhu ì辍chu ò学xu é啜chu ò泣q ì饥j ī荒hu ān ɡ惊j īn ɡ慌hu ān ɡ失sh ī措cu ò流li ú水shu ǐ安ān 慰w èi 蔚w èi 蓝l án 侥ji ǎo 幸x ìn ɡ缠ch án 绕r ào春ch ūn 晓xi ǎo 百b ǎi 折zh é不b ù挠n áo 尧y áo 舜sh ùn 蹊q ī跷qi āo(1)连zhu ì()chu ò()学chu ò()泣(2)饥huānɡ()惊huānɡ()失措liú()水(3)安wèi()wèi()蓝(4)jiǎo()幸缠rào()春xiǎo()百折不náo()yáo()舜蹊qiāo()四、词语释义娓娓道来:不停地说;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从容地,很自然地述说。

一到二十点数中班数学教案

一到二十点数中班数学教案

一到二十点数中班数学教案在幼儿园的数学教学中,一到二十点数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这个知识点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基础,也是幼儿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一份适用于中班的一到二十点数教案。

1. 教学目标:- 让幼儿学会数一数,认识一到二十的数字。

- 培养幼儿对一到二十数字的记忆和识别能力。

- 培养幼儿对一到二十数字的排序和顺序记忆能力。

2.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从一到二十的数字卡片,每个数字卡片上有相应的数量图形,如一张上有一个圆圈,两张上有两个圆圈,依此类推。

- 数字拼图:一到十的数字拼图,每个数字拼图上有相应的数量图形。

- 一到二十的数字填空表格。

3. 教学过程:第一步:1-10 数字的认识和数一数- 教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让幼儿认识数字,然后询问幼儿卡片上有几个图形,引导幼儿用手指点数并回答。

- 让幼儿进行数一数的练习,教师出示一个数字,幼儿回答有几个图形,并用手指点数。

第二步:11-20 数字的认识和数一数- 类似于第一步,教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要求幼儿认识数字并数出图形的数量。

- 引导幼儿练习数一数,教师出示一个数字,幼儿回答有几个图形,并用手指点数。

第三步:一到二十数字的记忆和识别- 教师出示一到十的数字拼图,让幼儿逐个认识并用手指指出相应的数字。

- 教师出示十一到二十的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记忆和识别这些数字。

- 引导幼儿逐个数出数字卡片上的图形数量,以加深对数字的记忆。

第四步:一到二十数字的排序和顺序记忆- 教师出示一到二十的数字填空表格,幼儿根据填空表格中的数字卡片,将相应的数字填入空格中。

- 引导幼儿按照顺序逐个填入数字,加深对数字顺序的记忆。

4. 教学总结:-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和总结今天的数学学习内容。

- 引导幼儿分享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收获。

- 鼓励幼儿继续参与数学学习,坚持练习。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幼儿能够逐渐认识一到二十的数字,学会数一数,掌握数字的记忆和识别能力,培养数字的排序和顺序记忆能力。

幼儿园小班1至20教案

幼儿园小班1至20教案

幼儿园小班1至20教案【篇一:小班教案1】小班教案1、在中体验按指令活动的愉快。

2、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态度和习惯。

二、重点与难点听清完整的指令才能行动。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1、场景布置:草地、路。

(山洞、蚂蚁洞)。

2、录音“小鸟的叫声”“秋天的树叶”沙袋等。

四、设计思路对于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来讲有一明显的特点即“自我为中心”。

在游戏中也是以“自说自话”的个体活动为主,还不习惯于听他人的指令集体行动。

因而让孩子通过活动积累有关“只有听得清,才能做得对,玩得开心”的经验和体会是很有必要的、从情感人手,培养孩子逐步养成注意倾听的态度、习惯也是可行的。

本活动设计的内容编排思路是:指令的语句从短到长,语速有快有慢,指令所包含的信息量由少到多:要求孩子完成的动作由小到大,时的环境干扰因素由少到多。

这样的编排意图旨在使孩子的有意控制时间增加,有意记忆的信息量不断扩大。

本活动设计的过程是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激发孩子倾听的兴趣,并在游戏中体会儿歌的意义,乐意跟着学念。

同时结合体育活动、认识秋季的活动,及相关的数活动开展,综合地完成教育目标。

五、活动流程室内听指令动作——室外听指令动作(一)室内听指令动作。

1、引发倾听兴趣。

放录音:“小鸟的叫声”设问:听听是什么声音,你是用什么来听的?说明主要是突出耳朵能听的主题,并提出以听为要求的游戏规则。

强调听得清楚,听完整会玩得开心。

2、听指令动作。

(1)脸部动作。

A翘起嘴巴,做只小猪。

B捏下鼻子,做只狐狸。

C一眼睁,一眼闭,做只调皮的小猴子。

说明一开始语速可慢些,接下来可快一些并变换指令例:“拉拉小耳朵,捏捏小鼻子,梳梳黑头发,拍拍小嘴巴。

”小结:玩得开心吗?为什么开心?因为你们听得仔细做得对。

老师念儿歌:“小耳朵,真正灵,听得清,做得对,我们玩得真开心。

”(2)手指动作。

A变把手枪“嗒嗒嗒”,B变个相机“喀嚓,喀嚓”,C变把小鎯头,修修小椅子,“叮咚,叮咚”。

小结:小耳朵,真正灵,听得清,做得对,我们玩得真齐心。

记事情教案

记事情教案

记事情教案记事情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应该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2、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每人一件开衫的,扣纽扣得衣服。

2、幼儿用书第10~11页。

活动过程1、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图片,快来看看吧。

提问: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2、结合图片,引导幼儿懂得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

(1)师:图中哪个宝宝做得好?好在哪里?(2)让幼儿联系自己,说一说谁像这个好宝宝,自己是怎样做的。

提问:你会像这个小朋友这样,自己做这些事吗?追问:你是怎么做的?你还会自己做哪些事情?3、游戏:穿衣服比赛师:让我们来比比看,看谁会穿衣服,看谁穿得最快。

4、小结师:小朋友们,你们都长大了,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那样才能成为大家喜欢的好宝宝。

5、延伸活动:观察挂图引导幼儿边看边说:我长大了,吃饭不要妈妈喂。

我长大了,走路不用妈妈抱。

我长大了,穿衣不用妈妈帮。

我长大了,睡觉不用妈妈陪。

活动反思从那以后,我不再帮幼儿穿衣服,而是限制时间让他们自己穿,并告诉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是的,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幼儿缺乏自理能力,依赖性很强。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找机会锻炼他们,让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才能让他们经受住挫折,也有益于今后的成长。

记事情教案篇2活动目标:1、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2、体验自我服务带来的快乐。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绘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拉链马甲一人一件。

活动过程:1、听音乐做游戏,引入主题说说自己能做那些事情。

提问:你们自己都能做些什么事情?小结:原来宝宝们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分享交流,哪些事情我们可以自己做。

小班数学教案《学习4以内的点数》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学习4以内的点数》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学习4以内的点数》教案
1.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数字1-4的认知;
•学会识别和记忆1-4个点数的规律;
•训练观察能力,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

2. 教学内容及过程
(1)认识数字
教师给学生展示数字1-4,让学生识别。

通过展示手指或物品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数字。

还可以结合数字卡片等教具进行辅助教学。

(2)数学游戏
游戏1:数数字
教师随机指定一个数字,比如3,让学生数3个手指,或者食指、中指、无名指3个手指,然后数一遍,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字3的记忆。

游戏2:点数记忆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随机的1-4个点数,让学生观察,过几秒钟再擦掉,询问学生记住了几个点数。

逐渐增加点数数量,增加难度。

游戏3:点数配对
教师利用点数卡片,分发给学生,分组,要求学生找到相同点数的卡片,并站在一起。

逐步增加卡片数量,增加难度。

(3)巩固练习
练习1:数数字
在黑板上画出一些数字,让学生数出相应的手指或物品,加深对数字的认知。

练习2:配对游戏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的点数,让学生自行配对找出相同的点数。

3. 教学后记
小班的学生对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发展具有极高的敏感度,利用数学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刺激他们的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多关注学生的表现,通过正确的引导和鼓励,让他们更快乐地成长。

中班数学教案1到20

中班数学教案1到20

中班数学教案1到20教学目标:帮助中班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数字的认知、数的顺序、数的比较以及简单的数学操作。

教学时间:共计20课时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包括1到20的数字。

2. 图形卡片,包括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状。

3. 数学游戏材料,如拼图、积木等。

教学内容:第一课:认识数字1和21. 准备数字卡片1和2。

2. 向学生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数字1和2。

3. 教师说出数字1或2,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第二课:认识数字3和41. 准备数字卡片3和4。

2. 向学生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数字3和4。

3. 教师说出数字3或4,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第三课:认识数字5和61. 准备数字卡片5和6。

2. 向学生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数字5和6。

3. 教师说出数字5或6,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第四课:认识数字7和81. 准备数字卡片7和8。

2. 向学生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数字7和8。

3. 教师说出数字7或8,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第五课:认识数字9和101. 准备数字卡片9和10。

2. 向学生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数字9和10。

3. 教师说出数字9或10,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第六课:认识数字11和121. 准备数字卡片11和12。

2. 向学生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数字11和12。

3. 教师说出数字11或12,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第七课:认识数字13和141. 准备数字卡片13和14。

2. 向学生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数字13和14。

3. 教师说出数字13或14,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第八课:认识数字15和161. 准备数字卡片15和16。

2. 向学生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数字15和16。

3. 教师说出数字15或16,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课 幼学纪事
于是之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生字,理解新词。

2、充分感知作者身处困境时所表现出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好学不辍的奋斗精神。

3、仔细品味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及其在表情达意上的特殊效果。

【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浸透对良师益友的感激、敬仰与怀念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在逆境中奋发图强的精神。

2、作者借“以凄楚说得轻松和鲜明的对比”诙谐幽默手法,表达作者乐观、豁达、进取、感恩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讲读
【教学时间】
2课时
【课时导入】
有人说贫苦一部血泪史,它留给人的是无尽的沧桑;有人说贫苦是一笔财富,它教给人的是难得的经验;有人说贫苦是一面横于绝路的墙,它会挡住人前进的路;有人说贫苦是一台助跑器,它能助人增加意想不到的能力。

究竟贫苦给人的是阻力呢,还是助力?下面我们学习一篇于是之先生的文章《幼学纪事》,看于先生是怎样面对贫苦的。

【知识技能】
一、给画线的字注音
寡ɡu ǎ居j ū连li án 缀zhu ì困k ùn 惑hu ò饥j ī荒hu ān ɡ竹zh ú帛b ó熏x ūn 陶t áo 绿l ǜ蔓w àn 安ān 慰w èi 殁m ò侥ji ǎo 幸x ìn ɡ辍chu ò学xu é嘁q ī嘁q ī喳ch ā喳ch ā
寡居 连缀 困惑 饥荒 竹帛 熏陶 绿蔓 安慰 殁 侥幸 辍学 嘁嘁喳喳
二、给多音字注音
蔓m àn 延y án 瓜ɡu ā蔓w àn 僬ji āo 侥y áo 侥ji ǎo 幸x ìn ɡ
(1)蔓:蔓延 瓜蔓 (2)侥:僬侥 侥幸
三、识记字形
连li án 缀zhu ì辍chu ò学xu é啜chu ò泣q ì饥j ī荒hu ān ɡ惊j īn ɡ慌hu ān ɡ失sh ī措cu ò流li ú水shu ǐ安ān 慰w èi 蔚w èi 蓝l án 侥ji ǎo 幸x ìn ɡ缠ch án 绕r ào 春ch ūn 晓xi ǎo 百b ǎi 折zh é不b ù挠n áo 尧y áo 舜sh ùn 蹊q ī跷qi āo
(1)连zhu ì( ) chu ò( )学 chu ò( )泣
(2)饥huānɡ()惊huānɡ()失措liú()水
(3)安wèi()wèi()蓝
(4)jiǎo()幸缠rào()春xiǎo()百折不náo()yáo()舜蹊qiāo()
四、词语释义
娓娓道来:不停地说;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从容地,很自然地述说。

寓庄于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说明事理,使人在轻松和愉悦中感其深刻的蕴含。

立竿见影:在阳光下竖起竹竿,立刻就看到影子。

比喻立刻见效。

良师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良师益友一般指同一个友人而言。

色彩斑斓:形容色彩灿烂的样子或形容生活或文学作品等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要断了,多形容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或用来形容局势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

令人神往:使人非常向往。

寥寥可数:形容很少,数得出来。

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作者简介】
于是之,著名表演艺术家,原名于淼,天津人。

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肄业。

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祖国剧团、北平艺术馆、华北人民文工团演员。

后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艺委会副主任、副院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剧协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副主席。

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在《龙须沟》《骆驼祥子》《茶馆》《洋麻将》等剧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舞台艺术形象。

著有《于是之论表演艺术》。

【作家作品】
1、法国作家莫奈德《苦儿努力记》。

2、诗人臧克家《罪恶的黑手》。

3、法国喜剧家莫里哀《伪君子》《唐璜》《悭吝人》。

【教学过程】
1、速读课文,给文章加小标题。

【明确】一、贫寒家境,读书作用幼已明
二、短暂求学,读书习惯师育成
三、不幸辍学,艰难生活难读书
四、业余读书,苦心求知得真趣
2、第一部分写幼年的生活环境,为什么第一段不写生活的贫困,而全段侧重写“没有文化”?
【明确】这实际上是在写他家境的贫寒,另外根据中心的需要,点出了作者渴望求学的艰辛。

3、为什么要详细叙写“我”帮助老郝叔起草“请会通知”的事?
【明确】我的处境地位:与拉洋车的同处社会底层;突出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
没有文化的痛苦。

4、第二部分写幼年上学时的两位良师,分析第一段的作用。

【明确】从全文结构上看是个过渡段,概括叙述求学的困难,引出下文对良师益友的深情忆念。

5、作者回忆美术教师卫天霖时,详细写教师教给孩子各种画法,特别着重回忆一次写生课的情况和教师给自己的鼓励,为什么?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明确】留露对老师的喜欢和敬重之情,表明老师给“我”的影响之深,突出老师的伟大。

颂扬老师的平凡的画像,表现老师的谦逊的品格,赞颂老师是一位“播种者”。

6、第三部分写辍学时期的困苦生活,思考一下,为什么写这段生活?
【明确】辍学时期的困苦生活少年辍学是作者求学历程的转折点必须交待,这段凄苦生活,则是为下文记叙作者苦心求学作了铺垫。

7、第四部分写辍学后苦心求学的经过,这段可分几个层次?各层次写什么内容?【明确】分三层:①写侥幸进辅仁大学旁听;②找到职业后上夜校学法语;③最后一段,全文的总结。

8、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议论点题,表达作者对当时的恶劣政治制度的痛恨,对良师益友的感激、敬仰和怀念。

9、本文写了哪些材料(事件)?
【明确】①贫寒的家境,②周围环境大杂院,③两位良师,④中途辍学,⑤辅仁大学旁听,⑥上夜校。

10、什么是幽默?举例说明文中哪些地方是幽默写法?作用是什么?
幽默是指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语言风格。

它的表现形式有两种:本来很严肃的事情,用貌似轻松的笑话来表达;轻松的笑谈却故意说得十分严肃。

【明确】本文第一段交待作者出生于一个“完全没有文化的家庭”,家里没有书,作者却说“家里的藏书每年一换”,接着一个转折“但只有一册”,再接着解释“就是被俗称为‘皇历’的那本书”。

这笑话说得多么严肃,本是凄凉辛酸的往事,作者却说得俏皮轻松,叫你听得忍俊不禁,正当你想笑时,分明感到作者说得那么严肃,几乎催人泪下。

第二段中的这句“我替老郝叔起草的这篇‘通知’,无疑是一篇为人生的文学了,何况还分送出去,也算是发表了的呢!”这些都是写大杂院里的人们家境的贫困、生活的艰辛和无文化的困苦,而作者却是以嘻笑的笔触向我们展示这些。

再如文章第三部份写作者辍学后找事做的艰难。

“母子两个茫茫然地等着,等着一个谁也不愿多想的茫茫然的未来”。

文章在叙述这沉痛的往事后不再去写令读者“哭”的话,而接下来的却是一句轻松的俏皮话:“茫然中还是有事可做的。

子承母业,去当当”。

这俏皮话,貌似轻松,却比涟涟的泪水更令人沉痛。

这样幽默的语言就更深刻地表现中心思想。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最后一句“一当二押三卖,手续虽不繁难,我和母亲的一间小屋可就渐渐地显露出空旷来,与老郝叔的家日益接近”。

这句话用貌似豁达幽默的语言,揭露了旧社会对穷人的残酷剥削,生动地写出“我”家日益贫困的过程。

【合作探究】(赏析重要语句)
1、每当路过孔德旧址,我还常常想起他来,我总觉得他或者是一位诗人,或者是一位革命者,老幻想着有一天会碰上他。

【明确】“常常想起”“老幻想着有一天会碰上他”,表明对这位忘了姓名的老师的深切思念和爱戴。

2、到底是称赞我的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当时我可没想这么多,反正是被老师夸了,就觉得了不起,就还要画。

【明确】心理描写,感受独特,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表明老师的鼓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老师的鼓励激发了作者画画的兴趣。

3、大家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都学会了一种本事,就是能够在通篇辱骂的文字里看出一个人的真价值来。

【明确】这句话批判了动乱年代里颠倒是非的黑暗现实。

4、添两双筷子总还可以。

【明确】“添两双筷子”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在缺吃的年代本家们同舟共济的情景。

5、母子两个茫茫然地等着,等着一个谁也不愿多想的茫茫然的未来。

【明确】有意重复使用“茫茫然”,强调了母子俩处境的艰难、无依无靠。

【课后作业】
见习题册
【板书】
幼学纪事
于是之
贫寒家境
——良师益友——书——“没有胡乱地生长”
恶劣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