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问题的探讨

合集下载

对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探讨

对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探讨

引 言
泥适应得 到改善, 将 会 大 幅 提 升 混 凝 土 的各 方 面 性 能 , 发挥 出 应 2 . 3 混凝 土外 加剂种 类 的影响 有 的效 果 。 在 众 多 的 混 凝 土 外 加 剂 品种 中 ,它 们 具 有 不 同 类 型 的化 学 键 , 各 自也 发 挥 着 不 同作 用 。 外 加 剂 的构 成 分 子 形 状 差异 、 分子 量 l 水泥和混凝 土外加剂 之间有 着适应 性矛盾
关键 词 : 混 凝 土 外加 剂 ; 水泥 ; 适 应 性 中 图分 类号 : T U 5 2 8 . 0 4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3 — 0 0 3 8 ( 2 0 1 3) 2 2 — 0 1 5 7 — 0 2
得到外加剂对混凝土调整 的最佳效果。 这个最佳掺入量指标需要 通 过进 行 试 验 作 出测 定 。 除此 之 外 , 混 凝 土 外 加 剂 与水 泥 之 间 的 建 筑 业 不 断 发 展 至 新 的高 度 , 对 混 凝 土 的要 求 也 越 来 越 多 , 适 应性 还 受 到 掺 加 工 艺 的 影 响 ,掺 加 有 先 掺法 和 后 掺 法 之 分 , 反 比如 高密实性 、 可调性 、 大流动度 、 可调凝 、 低水热化 、 高耐 久性 复的实践证 明, 同样的掺加量 , 后掺法可 以取得优于先掺法 的效 等 都 有 一 定 要求 , 同时 还 要 求 降低 制 备 成 本 , 易养护 、 易成型 , 而 要 达 到 同 样 的效 果表 现 , 后 掺 法 需 要 的 外加 挤 用 量 更 节 省 。 要 达 到 这 些 目的 , 混 凝 土 外 加 剂 几 乎 成 了一 种 必 不 可 少 的配 料 。 果; . 2 混凝 土 的搅 拌 时 间以及 速 度的影 响 而外加剂 、 水泥 之 间存 在 的不 适 应 状 况 却 依 然存 在 。人 们 不 禁 困 2 混 凝 土 的 搅 拌 时 间和 速 度 对 混 凝 土 中含 气 量 的 多 少 具 有 很 惑, 在 水 泥 的标 准 条 件 不 断提 高 , 生 产 工 艺 大 幅 改 进 的情 况 下 , 外 加 剂 生产 技术 也迅 速 发 展 的 今 天 , 这 两 者 之 间 的适 应 性 问 题 大的影响作用 ,也可 以通 过对混凝土分散效果和凝结 时间的调 影 响 混 凝 土 的耐 久 性 以及 力 学 性等 特 性 。 却 更 加 突 出 。对 此 , 通 过 更 恰 当地 使 用 外 加 剂 , 使 得 外 加剂 与 水 整 ,

外加剂适应性

外加剂适应性

外加剂在商品混凝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是让所有商品混凝土厂家感到担心、头痛的问题,也是让许多外加剂厂家感到委屈的问题。

可以说目前在国内,只要出现外加剂与水泥不相适应,从而导致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或混凝土过于快凝无法满足施工要求,乃至带来工程质量问题时,最终总是归罪于外加剂的问题,这是不公正的。

外加剂与水泥不适应而导致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等问题,既有外加剂的质量、化学成分方面的原因,但也有属于水泥本身矿物组成、所用石膏的种类、含碱量的高低及水泥掺和物的种类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原因。

因本人是学硅酸盐专业(重点为水泥)出身的,1977年以来又先后从事过木质素磺酸盐、β-萘磺酸盐、三聚氰胺类等各种外加剂的开发、研究、生产,又先后在日本和国内商品混凝土合资公司长期从事于外加剂在商品混凝土中的应用工作,对外加剂在商品混凝土行业、水泥制品行业及陶瓷行业中的应用有着较深的体会,特别是商品混凝土不同于其他行业,它有着时间及距离的限制,对外加剂要求更高,也比其他行业更易发生问题,现就外加剂在商品混凝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谈谈体会吧!一、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问题1.水泥矿物组成对外加剂的影响水泥矿物的组成为铝酸三钙(C3A)、硅酸三钙(C3S)、硅酸二钙(C2S)和铁铝酸四钙(C4AF),水泥水化速度以C3A为最快,C3S其次,再次C2S、C4AF。

根据一般回转窑生产的水泥熟料来看,水泥矿物的组成一般为C3S:45~65%,C2S:15~32%,C3A:4~11%,C4AF:10~18%。

但从实际上与外加剂匹配的角度来看,C3A水化最快,吸附外加剂最快,C3S水化其次,吸附外加剂也其次,这两项是影响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主要因素。

从多年经验和教训来看,水泥矿物组成中的C3A、C3S如满足以下二条件:a) C3A≤8%,b) C3A +C3S≤65%即只要C3A≤8% ,C3S在50~55%之间,并用二水石膏配制的水泥与各种外加剂适应性都较好,用这种水泥与一般木质素类减水剂、萘系高效复合减水剂、泵送剂等配制的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较小,一般都能满足施工要求。

什么是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什么是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什么是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化学外加剂已成为商品混凝土的第五组分,其品种日益增多,性能不断提高。

商品混凝土新技术,如高强高性能商品混凝土、泵送商品混凝土、商品商品混凝土、流态商品混凝土、自密实商品混凝土、水下不分散商品混凝土、喷射商品混凝土等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均依赖于外加剂技术的不断提高。

关于商品混凝土外加剂,除了自身必须具有良好的性能外,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个普遍而又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与水泥的适应性,如商品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快就是外加剂与水泥不适应的典型例子。

对于商品泵送商品混凝土、流态商品混凝土、自密实商品混凝土及低水胶比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等来说,与外加剂的适应性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如果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不好,不但会降低外加剂的有效作用,增加外加剂的掺量,从而增加商品混凝土的成本,而且还可能使商品混凝土无法施工或者引发工程事故。

与水泥存在着适应性问题的外加剂包括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缓凝剂(有机缓凝剂、缓凝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普通泵送剂、高效泵送剂、保坍剂(控制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外加剂)等。

由于这些外加剂多是减水型外加剂,且主要是减水剂组分与水泥及其他外加剂组分之间存在着适应性问题,故人们经常又将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称之为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而事实上,某些有机缓凝剂、速凝剂、膨胀剂等外加剂也存在着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

影响外加剂检验结果的因素有很多,特别是在水泥组成和细度方面。

因此,检验减水剂及泵送剂等外加剂时,应使用G B 8076-1997标准规定的基准水泥;基准水泥除应满足42.5级硅酸盐水泥技术的要求,还应满足以下条件:C3A 含量为6%~8%、C3S 含量为50%~55%、f -C a O 含量1.2%、碱含量(N a2O+0.658K2O)1.0%、比表面积32020m2/kg 。

在实际工程中使用的水泥,由于其组成与细度同基准水泥不相同,故外加剂在实际工程中的作用效果可能与使用基准水泥的检验结果有差异。

浅析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浅析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的s 离子 ,造成 c 大量水化 ,形成大量水化铝酸钙结晶体并相互连 0: 一 A 接。这一结果轻者导致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 陕,严重者将导致混凝土异 常快凝。因而石膏 的成份 、溶解 度含量直接影响混凝 土的凝结时间 ,也 影响混凝土外加剂 与水泥的适应性 。 1 .水泥碱含量 的影响 .3 2 水泥中碱含量主要来 源于生产所用的原材料 ,是按N O+ . 8 ,计 a 6 KO o5 算 的重量百 分率来表示 。水泥 中过量 的碱会和集料 中的活性物质S i 反 O 应, 生成膨胀性的碱硅酸盐凝胶 ,一方面会导致混凝土开裂 ,另一方 面 碱含量 的增大降低 了外加剂对水泥浆体的塑化作用 ,使水泥浆体流动性 损失加快 ,凝结时间急剧缩短 ,减弱了高效外加剂的作用。但 当可溶性 碱 的含量过低时 , 不仅 当外加剂剂量不足 时坍落度损失较快 , 而且 当剂 量稍高于饱和点时 , 出现严重的离析 与泌水 。大量实验数据表 明,碱 会
12 水 泥 特 性 对 减 水 泥 塑 化 效 果 的 影 响 ( 附作 用 ) . 吸 1 .水 泥熟 料 矿物 组 成 的影 响 .1 2 硅酸盐水泥是建 筑工程 中最 常用 的水泥 ,它 由硅酸盐水 泥熟料 、
石膏调凝剂 和混合材料三部分 组成 。硅酸盐水 泥熟料 主要 由硅酸三钙 ( CS)、硅酸二钙 ( , Cs)、铝酸三钙 ( cA)和铁铝酸 四钙 ( CAF) 组成 ,它们对混凝土外加剂的吸附能力对 于混凝土的流动性及强度增长 都有很大 的影响 ,其 吸附混凝土外加剂能力 的顺序为cA>CA , .F>CS> cS , 。总的来说铝酸盐 ( ,cA ) cA F 在水化初期 其动电位呈正值 ,对 外加剂分子 ( 阴离子表 面活性剂 ) 吸附较强 ,而cs . ,cs 在水化初期其 动电位呈负值 ,因此吸附外加剂 的能力较弱。所以,在混凝土外加剂掺 量相 同的 情 况下 ,cA , 4 F 量 高 的 水 泥浆 体 中 ,混 凝 土 外 加 剂 的 分  ̄CA 含 散效 果就较差 ,混凝土单方 用水量大 幅增 加 ,坍落度 损失加快 。而生 产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由石灰石和粘土两大原料 ,石灰质原料主要提供 C O,常 用石 灰 石 、白垩 、石 灰 质凝 灰 岩 等 ,粘 土 质 原 料主 要 提 供 s a i 、 0 A23 e0 ,常用粘土 、粘土质 页岩 、黄土等 。原料的变化将对外加剂 I ) , 0  ̄F 的作用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 1_ _2 2 水泥中石膏形态和掺量的影 响 石 膏在水泥生产 中用于调节水 泥凝结 时间,常采用 天然的或合 成 C S ,2 0,石膏掺量控制在 1 — .% ( ̄s aO - H, . 25 3 1 o %计 )。但如果石膏掺 l 量不够或细度不够 使石膏不能充分溶 解 ,当溶解度 含量小于 13 _%时 ,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与性能影响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与性能影响

一些外加剂 如糖 钙、 木钙 等与硬石膏 同 工 艺、 胶凝 材料 的成份 、 细度 、 水泥磨 细阶段工 艺的差异有 关. 其 中硬石青溶解性能较差 , 用, 不但不 能促进石 膏溶 解 , 反而会 降低 硬石青 的溶解度 , 使水 他如环境温度 、 加料 方式和外加剂用量也会产生影响 。
2 0 1 3年 3月 【 文章编号】 1 6 7 3 — 0 0 3 8 ( 2 0 1 3 ) 0 7 — 施工技术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与性能影响

( 贵州省 中铁 电气化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贵州省 贵 阳市 5 5 0 0 0 7 )
混 凝土外加剂与水泥 的适 应性 问题 , 涉及水泥 化学 、 高分子 水泥浆体的流动度值越大。 材料学 、 表面物理化学和 电化学等 多方面 的知识 , 是一个 极复杂 1 . 3 水 泥细 度 与颗粒 形貌 的影 响 的问题 , 但也是一个必须 了解与基本掌握的问题 。水泥是混凝土 为满足水泥新标准 的强度要求, 提高水泥细度是最有 效的办 最 基本 的胶 凝材料 , 我 国水泥 占世界水 泥总量 的 1 / 3 , 各水泥 厂 法, 但水 泥过 细, 表面积 的增 加, 需水 量大, 更加 降低 了液相 中残 已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技术措 施来提高水泥质 量 以适应新标准 的 留外加 剂浓度 , 增加 了液体粘度 , 塑 化效果变 差 , 混凝土 坍落度 要求, 主要是提 高水泥早期强度 、 细度 ( 增大 比表面积) , C A的含 损失更快; 水泥过细水化速度快 , 水化热高 , 容 易产生裂缝。根据 盆、 混合料 的质量等 , 使水 泥达到 新标准 的要求 , 但不 同时期 效 国家标准 , 允许在水泥 中掺入一 定量的掺合料 , 常用掺合料有水

甄别及调整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试验方法

甄别及调整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试验方法

甄别及调整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试验方法外加剂与水泥产生不相适应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在使用泵送减水剂时,这种现象更加频繁。

不相适应的表现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新拌混凝土坍落度偏小,扩展度更小,而此时的减水剂用量已经相当大,通俗的说法就是“打不开”;二是坍落度损失大,有时甚至出现假凝, 即在搅拌开始时水泥浆很稀,随即迅速发粘、变干,出机后混凝土和易性很差;三是虽然坍落度和扩展度都不小,但混凝土泌水,有时滞后1~3小时泌水并且严重;四是砂浆包裹不住石子,发生离析但却并未大量泌水;五是新拌混凝土中未观察到明显不适应,可是硬化后强度偏低。

特定外加剂与特定的水泥发生不相适应的原因可能来自三个方面:水泥特性引起;混凝土组成材料,特别是其中的砂及掺和料引起;外加剂本身匹配不当所引起。

究竟哪个是主要原因,需要经过试验和分析,要想调整到相适应,就必须进行试验。

于是,从何处着手开始试验的问题就摆到我们面前了。

第一步宜从检测拟用的水泥pH值开始,也就是水泥的碱度。

用pH试纸就可以完成这项工作,当然用pH计或pH笔更好。

可以用三份水溶解一份水泥(以重量计),充分搅拌后沉淀澄清,取清液一滴置于广泛pH试纸上,观察试纸背面变色程度以确定水泥的碱性。

一般pH值应在12以上,但也有普通硅酸盐水泥pH值只有9~10,个别的更低。

试验结果让我们能初步判断:水泥中可溶性碱量大还是小;水泥中的混合材是否是含偏酸性的材料或石粉类惰性材料而使pH值偏低。

第二步是考察。

考察的第一部分是要尽量设法取得该种水泥的熟料分析结果。

水泥厂每班做一次熟料的萤光快速分析,每个月有一个平均值,虽然不可能写在水泥合格证上,但也不是一个保密资料。

如果我们能得到近期任何一日的熟料分析结果也可以。

根据分析数据可以计算出水泥中的四种矿物:铝酸三钙C3A,铁铝酸四钙C4AF,硅酸三钙C3S和硅酸二钙C2S的数量。

影响水泥适应性的矿物是C3A、C3S和C4AF。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选择缓凝剂的品种。

谈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谈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谈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丽等
137
� 施工技术�
�� � �


� �, �� , �
���

��
( 山西电建一公司, 山西 大同 037043)
� � � � 摘 � 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键词� �� �� �� ; � ; �
, 因此 � 了解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及外加剂对 C 3A , C 4A F 混水后, 电位 呈正 值, 较 多地 吸附 外加 混凝土性能的主要影响, � 对更好使用外加剂, 处理好外 剂. C 3S , C 2S 混水后 电位呈负值, 吸附量较少. 在 加剂与水泥及混凝土的关系, 充分发挥混凝土在建筑 工程上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3A 需水量大 , 水泥矿物中 C 水化快, 放热大, 吸附外加 4A F , C 3S, C 2S. 水泥新标准实行 剂量最大 , 依次为 C 后, 水泥厂为提高强度而增加 C 3A 与 C 4A F , 其含量越 3A 含量对相容性的影响远比 高, 适应效果越差, 且C C 4A F 大, 3A 或其 这是由于高效减水剂优先吸附于 C 初期水化物的表面, C 3A 的水化速度比 C 3A F 快. 水 泥中 C 3A , C 4A F 含量低对外加剂适应好, 混凝土体积 稳定性好 , 开裂趋势减少 . 2.4 水泥细度与颗粒级配的影响 为满足水泥标准的强度要求, 提高水泥细度是最 有效的办法 , 但水泥过细, 表面积的增加 , 需水量大更 加降低了液相中外加剂浓度, 增加了液体粘度 , 塑化效 果变差, 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更快. 水泥过细早期水化

混凝土外加剂使用中的问题探讨

混凝土外加剂使用中的问题探讨

混凝土外加剂使用中的问题探讨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中,进行混凝土、砂浆或净浆的制备过程中,掺入不超过水泥用量5%(特殊情况除外),能对混凝土、砂浆或净浆的正常性能要求而改性的一种产品,称为混凝土外加剂。

外加剂按其所对于应的功能不同分为多种类型,文中对混凝土外加剂使用中的问题探讨。

关键字:混凝土外加剂;使用;问题前言:建筑工程在进行混凝土、砂浆或净浆的过程中,合理使用外加剂可以在不改变水泥生产工艺的前提下显著的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从而起到节省水泥、节约能源、提高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和改善工艺和劳动条件的作用,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特点,极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外加剂概念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拌制混凝土拌合前或拌合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

混凝土外加剂的掺量一般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

混凝土外加剂产品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的规定。

混凝土外加剂按其主要功能分为四类:a.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

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

b.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

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

c.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

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

d.改善混凝土其它性能的外加剂。

包括加气剂、膨胀剂、着色剂、防冻剂、防水剂和泵送剂等。

2、外加剂作用由于有了高效减水剂,大流动度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得到应用;由于有了增稠剂,水下混凝土的性能得以改善:由于有了缓凝剂,水泥的凝结时间得以延长,才有可能减少坍落度损失,延长施工操作时间:由于有了防冻剂,溶液冰点得以降低,或者冰晶结构变形不致造成冻害.才可能在负温下进行施工等。

总体来说,外加剂在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方面具有以下作用:a.可以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或者不增加用水量就能增加混凝土的流动度。

b.可以调整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c.减少泌水和离析.改善和易性和抗水淘洗性。

d.可以减少坍落度损失.增加泵送混凝土的可泵性。

e.可以减少收缩.加入膨胀剂还可以补偿收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S在 烧结 过程 中稳定 , 能与 C O正 常反应 , 制 : 不 a 抑 C S生 成 , 可 能延长 水 泥的硬 结 时间 。 还
坍落度经时损失又有较大变化 , 不能保证外加剂对
水 泥 的稳 定适 应 , 能 满 足 现 场施 工需 要 。复拌 混 不
凝 土坍 落 度经 时损 失过 大 , 工作性 差 。经 过分 析 , 我 们 认 为虽 然不 同 厂家 的外 加 剂 品质存 在 一 些 差 别 , 但 适应 性 问题 主要 集 中在 水 泥 上 面 , 并且 发 现该 厂 P 0 2 5水 泥主 要 问题 表 现如 下 : . 3.
C S< 5 时 即当 C A含 量 不 超过 8 、 。 6% , % C S含 量 不 超 过 5 % 时 , 泥 与外 加 剂 的 适 应 性 较 好 , 5 水 而该 厂

1 2・
10 0 mm 间 , 能满 足现 场施 工需 要 。 不 1 影 响水 泥与 外加剂 适 应性 的 因素分 析 通 过到 厂察 看该 厂生 产工 艺 、 控制 制度 、 材和 原
6.4 。由于水泥各成分中, , 、 对外加剂的 68 % cA CS 适 应性 影 响 较 大 , 验 证 明 , 试 当水 泥 熟 料 中 C A+
掺 和料组 配 等情 况 , 根据 该 厂 的熟 料 ( 质 量 日报 并 《 表 》 ( 表 1 对其 熟料 成份 进行 了分 析 : )见 )
表 1 该 厂 水 泥 调 整 前 质 量 记 录 统 计 表
立 , 场使 用 过程 中经 常 会 遇 到 这样 的 问题 : 泥 、 现 水 外加 剂均 为合 格材 料 , 符合 相应 的 国家 和行业 标准 , 但 采 用二 者 生产 的 混 凝 土 性 能 却 不 能 满 足 施 工 要 求, 主要 表现 在混 凝 土坍落 度经 时损 失快 、 凝或 严 假
( ) 泥性 能 波 动 较 大 , 1水 与外 加 剂 相 容 性 及 稳
定 性较 差 。
( ) 料 中 C S含量 偏 高 。从 其 中连续 3次 质 3熟 量 记 录 看 , 高 6 . 5 , 低 6 .8% , 均 最 7 6% 最 5 2 平
( ) 泥早 期 活 性 高 , 凝 土 坍 落 度 经 时损 失 2水 混 太快 , 别是 初期 损失 快 。1 时损 失坍 落度 5 特 h经 0~
在初 期 , 我们 对 中标水 泥 厂 P 0 25水 泥 共 取 . 3. 样 7批 次 试验 , 别 采 用 了 5个 厂家 萘 系  ̄ D 剂 现 分 ' t fi ,
场 调配 , 整外 加 剂 来 适 应 水 泥 。但 由于 水 泥性 能 调 不 断 改变 , 每批 水 泥 都 导致 混 凝 土 工 作 性 与 前批 水 泥调好 的外加 剂产 生 明显 波动 。 当外 加剂 通 过调 配 能够适 应 一个 批次 水 泥性 能后 , 换 一个 批次 水泥 , 更
的吸附 , 降低 了 ̄3 N 的效 能及适 应性 , 大 了外 加 'H b 增 剂掺 量 ; 同时石 煤 渣 的大 量 掺 人 也 直接 影 响混 凝 土 外观 , 混凝 土颜色 发黑 , 使 不利 于外 部质 量控 制 。 () 2 由于该 厂 采 用 工业 废 石 膏 ( 即磷 石 膏 ) 废 , 石膏 掺入 容易对 水 泥 产 生 一 些 副作 用 , 生 对 外 加 产 剂 的吸 附 , 同时 其 中 P O含 量超 过 0 3 . %时 , 还能 使
重离 析泌 水等 , 给现 场 施 工 造 成 很 大 困难 。本 文论 述 了在某 大 型桥梁 工程 施 工 中遇到水 泥 与外 加剂 的 适 应性 问题 时采取 的一 些成 功 经验 。
( ) 厂 水 泥 掺 和料 为 石煤 渣 , 当 地 石 灰 窑 1该 是
中未 烧成 石 灰 的石 渣 , 格 低 廉 , 中大 约 有 1 % 价 其 0 左 右为 高 温煅 烧 过 的 C O。 由于 C O早 期 水 化 强 a a
烈, 放热 量大 、 水化 后 膨胀 及 部 分成 份 滞 后 膨胀 ( 过 烧 石灰 的继续 消 化 ) 。用 该 水泥 拌 和后 表现 为 早 等 期混 凝 土工作 性差 , 水化 放 热大 , 对大 体积结 构 物将
导致 温 升增大 , 而产生 温度 裂缝 ; 从 后期 将导 致结 构 物产 生膨 胀 裂 缝 , 重 影 响结 构 物 耐 久 性 ; 一 方 严 另 面, 石煤 渣为 多孔结 构 , 这种 特点 导致 了它对 外加 剂
第1 2期
北 方 交 通
水 泥 与 外 加 剂 适 应 性 问题 的探 讨
唐 亮
40 0 ) 104 ( 湖南交通 职业 技术 学院 , 长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要: 针对水泥和萘 系高效减 水剂 间的适应 性问题 , 主要从水 泥成 分、 生产工 艺及 混凝 土的生产工 艺上 对此
问题 进 行 论 述 , 出 了解 决 适 应 性 的具 体 措 施 。 提 关键词 : 泥 ; 水 外加 剂 ; 产 工 艺 生 中 图分 类 号 :2 4 1 U 1 . 8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6 3— 02 2 1 )2~ 0 1 0 17 6 5 ( 0 1 1 0 1 — 2
随着 混凝 土 向 高性 能 ( C) 向的发 展 , 求 HP 方 要 混凝 土具 有 良好 的施 工 性 能 ( 坍 落 度 、 时损 失 大 经 少、 自流 平 、 定 性 好 ) 强 度 高 、 积 稳 定 性 好 、 稳 、 体 耐
久性 好 等特点 , 由于我 国 目前 水泥 、 t t 生产 与 但  ̄ D剂 ' l - 混凝 土 生产分 属 不 同 的行 业 , 执行 的标 准 又 各 自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