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及制作方法
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地质剖面图(map of geological cross section)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质剖面上的地质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图件。
地质剖面图与地质图相配合,可以获得地质构造的立体概念。
垂直岩层走向的地质剖面图称地质横剖面图;平行岩层走向的剖面图,称地质纵剖面图;按水平方向编制的剖面图,称水平地质断面图。
按地质剖面所表示的内容,可分为地层剖面图、第四纪地质剖面图、构造剖面图等;按资料来源和精确程度,又分为实测、随手、图切剖面图等。
一、绘制地层剖面示意图1、地层剖面示意图内容地层剖面示意图是表示地层在野外暴露的实际情况的概略性图件。
用于路线地质工作之中。
它是在勾绘出地形轮廓的剖面上进一步反映出某一或某些地层的产状、分层、岩性、化石产出部位、地层厚度以及接触关系等地层的特征。
地层剖面示意图的地形剖面和地层分层的厚度是目估的而非实际测量,这是它与地层实测剖面图的主要区别。
2 、绘图步骤(1)确定剖面方向,一般均要求与地层走向线垂直。
(2)选定比例尺,使绘出的剖面图不致过长或过短,同时又能满足表示各分层的需要。
如实际剖面长,地层分层内容多而复杂时,剖面图要长一些,相反则短一些。
一般地,一张图尽量控制在记录簿的长度以内,对于绘图和阅读都是比较方便的。
如果实际剖面长度是30m ,其分层厚度是数米以上时,则可用l:200或1:300的比例尺作图。
(3)按选取的剖面方向和比例尺勾绘地形轮廓,地形的高低起伏要符合实际情况。
(4)将地层及其分层的界线按该地层的真倾角数值用直线画在地形剖面相应点之下方,这时,从图上就可量出各地层及其分层的真厚度,注意检查图上反映出的厚度与目估的实际厚度是否一致,如不一致,须找出绘图中的问题所在,加以修正。
(5)用各种通用的花纹和代号表示各地层及分层的岩性、接触关系和时代,并标记出化石产出部位、地层产状。
(6)标出图名、图例、比例尺、方向及剖面图上地物的名称。
《地质剖面图的编制》课件

其他信息的表示
总结词
其他信息是指在地质剖面图中需要额外标注或说明的信息,如采样位置、钻孔信息等。
详细描述
在地质剖面图中,除了地层、岩性、构造和地貌等信息外,还需要标注采样位置、钻孔信息等其他信 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剖面图,并了解地质体的详细情况。例如,钻孔信息可以用来 表示钻孔的位置、深度和岩性等内容。
在地下工程设计中,地质剖面图可以提供地层分布、岩土力 学参数等信息,优化设计方案。
地质剖面图实例分析
实际应用案例
介绍几个典型的地质剖面图应用实例 ,包括矿产资源勘查、环境地质调查 、工程地质勘察等。
案例分析
对每个实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地质 剖面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效 果。
05
地质剖面图编制软件与技 术
构造现象的表示
总结词
构造现象是指地质体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形和断裂等现象,通过特 定的符号和图例来表示。
详细描述
在地质剖面图中,构造现象通常用特定的符号来表示。例如,断层可以用虚线 表示,褶皱可以用曲线表示。此外,还可以通过标注构造类型、方向和规模等 参数来进一步说明构造现象的特征。
地貌特征的表示
04
地质剖面图的应用与实例 分析
地质研究与矿产资源勘查
地质构造分析
通过地质剖面图,可以分析地层、岩 浆岩、变质岩等地质构造特征,研究 地壳运动规律和成矿条件。
矿产资源勘查
地质剖面图是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手 段,通过分析地层和岩石的分布、成 分和结构,寻找有价值的矿体。
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
地质灾害评估
作用
用于研究地层、构造等地质现象 ,了解地壳运动规律,为矿产资 源勘探、工程地质勘查等领域提 供基础资料。
地质剖面图具体做法

实测地质剖面第一节实测剖面的目的及剖面位置的选择在某一地段内,沿一定方位实际测量和编制地质剖面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地质研究工作,也是对工作区内地层时代、层序、岩性特征、厚度、古生物演化特征、含矿层位和接触关系等进行综合研究的手段。
在实测剖面工作中,凡是剖面线所经过的所有地质现象都要进行观察描述;各种地质数据和资料都要进行测量和收集;所涉及的地质问题都要详细进行研究。
包括沿剖面线的地形变化;各时代地层的岩性特征及厚度;古生物化石层位及所含化石的种属特点;地层的接触关系;系统采集岩石标本及化石标本,采集各种分析样品待室内进行分析研究;有时要有专门人员进行地球物理及放射性测量等项工作。
在此基础上,进行该区地质发展史的研究,以恢复古地理、古气候的特征,推断地壳运动的时期及特点,通过不同地质剖面的对比,研究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地质环境的变化等等。
因此许多专门性的研究工作也都要通过实测一定数量的地质剖面来完成。
在地质测量工作中,通过实测剖面系统掌握测区内上述资料的基础上,详细而准确地划分地层,确定填图单位,明确分层标志,为顺利开展地质测量作好基础工作。
在踏勘测区的基础上,选择几条典型的剖面进行实测和研究,是地质测量工作的重要内容。
为了使实测剖面顺利而有效地进行,选择好剖面线的位置是很重要的。
选择剖面线有以下几点要求:1.剖面线要通过区内所有地层,也就是说,在剖面线最短的情况下,通过的地层越全越好。
剖面线应尽可能垂直于岩层走向。
有时一条剖面不能包括所有地层,这时可分几个剖面进行测量,然后综合成一个连续剖面。
所测每一时代地层最好要有顶面和底面,选择发育好、厚度最大的地段。
以解决地层问题为目的的剖面,最好选择结构比较简单,尽可能不受断层、褶皱及岩体干扰的剖面。
如果以解决构造问题为主,所选剖面应反映测区的主要构造特征,剖面线要垂直主要的褶皱轴线和断层走向。
2.剖面线经过地段露头要好,尽可能选择连续山脊或沟谷。
避开障碍物,减少平移。
剖面图和断面图知识点总结

剖面图和断面图知识点总结一、剖面图的概念剖面图是一种图形表示方法,用来显示地表以下几公里深处的地质构造和地质情况。
在剖面图中,地质构造和地层分布通常以符号、颜色或形状等方式进行标注和描绘。
剖面图可以帮助地质学家更清晰地了解地质构造的垂直分布特征,从而有利于进行地质勘探和工程设计。
二、剖面图的制作方法1、数据采集:剖面图的制作首先需要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地质构造和地质情况的相关数据。
2、绘制图表:根据采集的数据,利用适当的比例尺和坐标系,绘制出剖面图的基本框架。
3、标注解释:在绘制的剖面图上标注地质构造的相关信息和含义,如断层、褶皱、岩性等。
4、完善绘图:对绘制的剖面图进行详细完善,使其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
三、剖面图的应用范围1、地质勘探:剖面图可以用于地质勘探工作中,帮助勘探人员了解地层分布和地下构造特征,指导勘探工作的进行。
2、地质灾害评估:剖面图可以对地质灾害的可能影响范围进行预测和评估,有助于减少地质灾害的风险。
3、基础设施建设:剖面图可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时的地质条件评估,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四、断面图的概念断面图是地质学上描述地质体的垂直剖面的一种图形表示方法,通过断面图可以了解地质体的立体形态、结构和构造特征。
断面图通常用于描述地貌、地层构造、岩性及地下水、矿产资源等方面的情况。
五、断面图的制作方法1、实地勘察:首先需要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地质体的垂直分布情况,并收集相关数据。
2、制作基本图表:根据实地数据,利用适当的比例尺和坐标系,绘制出断面图的基本框架。
3、标注解释:在绘制的断面图上标注地质体的构造特征和含义,如褶皱、断层、岩性等。
4、完善绘图:对绘制的断面图进行详细完善,使其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
六、断面图的应用范围1、地质勘探:断面图可以用于地质勘探工作中,帮助勘探人员了解地层分布和地下构造特征,指导勘探工作的进行。
2、地质灾害评估:断面图可以对地质灾害的可能影响范围进行预测和评估,有助于减少地质灾害的风险。
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及制作方法

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及制作方法一、目的1.了解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学会编制地质剖面图。
2.掌握不整合(不整合,地层序列中两套地层之间的一种不谐调的地层接触关系。
它意味着不整合面下的地层形成之后和不整合面之上的地层沉积开始时所经历的沉积中断,下盘发生褶皱、断裂、变质、上升、遭受剥蚀和下盘重新下沉或海侵接受沉积等。
不整合表明地层记录的重要间断或缺失。
地层剖面中的岩层是现存的地层部分,而不整合则包含缺失的地层部分。
)在剖面图及平面图上的表现特点。
二、实习内容(一)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1)地质剖面图的定义:用规定的符号、花纹和颜色按一定的比例、沿一定的方向、表示一定距离内、地下一定深度内地质现象的图件。
地质剖面图分为实测剖面、信手剖面与图切剖面(目前了解)两种。
2)地质剖面图的组成:地质剖面图由图名、比例尺(水平、垂直比例尺)、剖面方位、图例、责任表等组成。
(二)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1)剖面线的选择:为了更好地反映图内的构造特征,剖面线应尽量选择垂直于地层走向、构造线方向,以及地层出露最完整、构造最清晰的地段。
2)剖面基线的选择:所谓的剖面基线是指剖面所反映深度的一条基准线。
剖面基线的确定主要根据剖面线地形的起伏,比例尺的大小而定。
3)绘制剖面地形曲线(方法同前)。
4)投影地质界线。
5)根据岩层产状勾绘地质界线(先不整合面以上的新地层,再不整合面以下的老地层)合理布置。
一幅标准的剖面图各单元组成及布置如下。
见插图6(三)不整合在地质图上的特点1. 平行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在平面图上不整合线与新、老地层界线平行或重合,不整合面的产状与新、老地层产状相同。
在平面图上用实线加虚线(新地层一端)表示,剖面图上用虚线表示。
2. 角度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在地质图与剖面图上的特点分两种情况:1)当新、老地层的倾角不同,倾向大致相同时,不整合面(或界线)在平面图上与新、老地层大致平行,剖面图上与新地层平行、与老地层斜切。
2)当新、老地层的倾角与倾向均不同时,则不整合面(或界角度不整合的特点插图79线)在平面图和剖面图上,均与新地层平行,与老地层斜切。
高中地理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高中地理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一.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它的绘制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绘制地形剖面图的主要步骤有以下几点。
1. 定线:确定需要了解的剖面方向,并画出剖面基线,如下图所示的AB线。
2. 找点:找出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剖面线与河流的交点、剖面线与山顶或山谷的交点,这些点均为控制剖面图上相应地点高程的控制点,如图所示1~15个点。
3. 取尺:根据要求,选取确定地形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一般水平比例尺与原等高线地形图的比例尺相同,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如图所示的垂直比例尺就为水平比例尺的20倍。
4. 画矩形并作平行线与垂直虚线:平行线是在所要画的剖面图上按垂直高程(如图所示0米、250米、750米……)引出来的,垂直虚线是从剖面图AB与等高线的每个交点上开始,向矩形底边(如图所示的MN)引出的垂线。
5. 定位:依据原图中控制点的高程,确定剖面图中点位,如图所示中的。
6. 点点相连:用平滑曲线从点1’一直连到点15’,即得AB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
7. 注意点:连接海拔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地形图上原两点间的地势高低走势及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从而做到准确平滑过渡。
二. 地形剖面图的应用根据等高线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平整土地、修筑渠道、修建大堤、建设铁路和公路等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工程量的依据。
例题:读下图(单位:米),完成(1)在图中标注出该区域的最高点(以H表示),该点海拔约__________米。
(2)在地形图下的网格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
(3)在剖面图上标出M、N两点,将地形分成三类,分别实行封山育林、经济林种植和适度规模的农业种植。
对你的地形划分和土地利用方案加以简要说明。
(4)在图示区域内,拟修建一个小型水库。
实测地质剖面及成图方法(修改)

实测地质剖面参数计算表
导线
导 坐标 方
线
位
编
角
号XYH °
斜距 ( L/m )
坡 度 角
/β °
平高 距差
// mm
累计/m
平 距
高 程
/M
产状
倾向°
倾角 /α°
位 置
真 导线与走 厚
向间 度 夹角γ° D/
m
分层
分 真厚 层度 号 /m
地质 描述
(化 石)
样品
备
编 号
位注 置
/m
1
2
3
4 56 7 8
③换算导线方位与岩层走向之夹角(γ): γ=导线方位角-岩层走向方位角 ④岩层真厚度(h)计算:计算法采用的计算公 式如下: h( 地 层 真 厚 度 ) = L (sinα·cosβ·sinγ±sinγ·cosβ) 式中:L-导线斜距;α-地层真倾角;β-导 线方向上地面坡度角;γ-导线与岩层走向夹角。
8、特殊“层位”的处理。在剖面图上小于 1mm的,但又具有特殊意义的单层(如化石 层、标志层、矿层、岩脉等),可适当放大 画在图上,但在记录中应注明实际厚度。
9、剖面数据整理。当天工作结束后,全组 人员对野外实测工作逐导线、逐层进行校对, 使记录本、登记表、平面图、信手剖面图、 标本样品互相吻合,保证不出差错。若查出 问题,室内不能解决,可在第二天复查后再 开始工作。测制剖面过程中如果碰到疑难的 问题,也可全组共同讨论解决。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9
实测及记录总结
剖面代号: A - A’ 剖面名称: --------实测剖面 导线号:第一导线为0-1;第二导线为1-2,依此类 推。 导线长(L):每一导线的长度。 导线方位角(B):指前进方向的方位角, 前后测 手平均。 坡角(±β):仰角为正,俯角为负,前后测手平 均。
地质剖面

3.根据剖面测制的目的,按需要配合以物探、化探工作。
4.剖面上样品采集工作:应根据剖面研究的目的,系统采集岩石薄片样、各类标本、岩石化学、人工重砂、 古生物样等。特别注意矿化地段样品的采集,严防漏矿现象发生。
5.沿剖面线用定地质点的方法控制剖面起点、终点、转折点、重要地质界线、接触关系、构造关键部位和矿 化有利的地段等。地质点和分层号、化石及主要样品应用红漆在实地标记,并准确标绘在图上。
应基本垂直区域地层走向。地质构造复杂地区,剖面线方向和地层走向夹角不小于60度。若地层产状平缓, 其剖面宜布置在地形陡坡处。
典型剖面
天津市蓟州区的地质剖面是珍贵的自然历史遗产,具有地层齐全、出露连续、保存完好、顶底清楚、构造简 单、变质轻微和古生物化石丰富等特点。
基本方法
0 1
剖面踏勘
0 2
6.居民点、河流、地形制高点、主要地物及探矿工程等,应适当标注于平面图和剖面图上。
地质剖面7.在剖面通过部位,遇到有意义的地质现象应画素描图或拍照地质照片,并在记录上记明地点、时 间和要说明的内容、遇到构造、特别是可说明大褶皱构造的次级褶皱构造,应在小构造具体出现位置的剖面图上 方,用特写方式附上小构造形态特征特征素描图。
含义
地质剖面地质剖面(geologic cross section,geological section)又称地质断面,是沿某一方向,显 示地表或一定深度内地质构造情况的实际(或推断)切面。地质剖面又分实测地质剖面和路线地质剖面或随手地 质剖面。地质剖面同地表的交线,称地质剖面线(geological profile)。表示地质剖面的图件,称地质剖面 图。地质剖面是研究地层、岩体和构造的基础资料。根据剖面资料划分填图单位,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前提。测制 地质剖面,是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不同岩类特征可分别测制地层剖面、火山—构造剖面、花岗岩 单元超单元剖面、矿区(或矿床、矿体)剖面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及制作方法
一、目的
1.了解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学会编制地质剖面图。
2.掌握不整合(不整合,地层序列中两套地层之间的一种不谐调的地层接触
关系。
它意味着不整合面下的地层形成之后和不整合面之上的地层沉积开始
时所经历的沉积中断,下盘发生褶皱、断裂、变质、上升、遭受剥蚀和下盘
重新下沉或海侵接受沉积等。
不整合表明地层记录的重要间断或缺失。
地层
剖面中的岩层是现存的地层部分,而不整合则包含缺失的地层部分。
)在剖
面图及平面图上的表现特点。
二、实习内容
(一)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
1)地质剖面图的定义:用规定的符号、花纹和颜色按一定的比例、沿一定的方向、表示一定距离内、地下一定深度内地质现象的图件。
地质剖面图分为实测剖面、信手剖面与图切剖面(目前了解)两种。
2)地质剖面图的组成:地质剖面图由图名、比例尺(水平、垂直比例尺)、剖面方位、图例、责任表等组成。
(二)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1)剖面线的选择:为了更好地反映图内的构造特征,剖面线应尽量选择垂直于地层走向、构造线方向,以及地层出露
最完整、构造最清晰的地段。
2)剖面基线的选择:所谓的剖面基线是指剖面所反映深度的一条基准线。
剖面基线的确定主要根据剖面线地形的起伏,比例尺的大小而定。
3)绘制剖面地形曲线(方法同前)。
4)投影地质界线。
5)根据岩层产状勾绘地质界线(先不整合面以上的新地层,再不整合面以下的老地层)
6)整饰图件:图名、方位、图例、颜色等的标注,各单元的
插图6
(三)不整合在地质图上的特点
1. 平行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在平面图上不整合线与新、老地层
界线平行或重合,不整合面的产状与新、老地层产状相同。
在平面图上用实线加虚线(新地层一端)表示,剖面图上用虚线表示。
2. 角度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在地质图与剖面图上的特点分两种情况:
1)当新、老地层的倾角不同,倾向大致相同时,不整合面(或界线)在平面图上与新、老地层大致平行,剖面图上与新
地层平行、与老地层斜切。
2) 当新、老地层的倾角与倾向均不同时,则不整合面(或界线)在平面图和剖面图上,均与新地层平行,与老地层斜切。
见插图7 (四)勾绘角度不整合时注意事项: 1. 先绘不整合面界线,再绘不整合面以上的新地层,最后绘
不整合面以下的老地层。
2. 当不整合面下的老地层界线被不整合面所切时,应将老地
层的界线适当用虚线延长至剖面线,再将其交点投影到剖面线上。
根据该交点的位置和老地层的倾角,可在剖面图上勾绘
出老地
层的界线。
见插图
8。
(五)作业 3. 在《凌
河地形地质
图》上
作A —B 剖面图(产状用上次实习结果)。
4. 将《凌河地形地质图》与A —B 剖面图上色,色谱见指导
书P75页。
9
角度不整合的特点插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