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会议

合集下载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4.05.14•【文号】发改数据〔2024〕660号•【施行日期】2024.05.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发改数据〔2024〕66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数据管理部门、财政厅(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城市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综合载体,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是面向未来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也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以数据融通、开发利用贯穿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建设始终,更好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特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整体性重塑智慧城市技术架构、系统性变革城市管理流程、一体化推动产城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动力。

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到2030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全面突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涌现一批数字文明时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

二、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一)建立城市数字化共性基础。

2023年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解读

2023年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解读

2023年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解读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

2023 年,一系列有关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相继出台,为城市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这些政策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治理等,旨在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首先,我们来看看基础设施方面的政策。

2023 年的政策明确提出,要加大对 5G 网络、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5G 网络的高速、低延迟特性将为智慧城市中的各种应用提供强大的支撑,比如智能交通系统、远程医疗等。

物联网则能够实现城市中各类设备和设施的互联互通,让城市的运行更加高效和智能。

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路灯可以根据光线和人流量自动调节亮度,垃圾桶可以在装满时自动通知垃圾处理部门。

在公共服务领域,政策强调了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比如,在线教育平台的建设将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无论身处何地。

远程医疗服务的普及能够让患者在家就能获得专家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同时,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也能让更多人方便地接触和了解丰富的文化遗产。

城市治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

今年的政策鼓励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通过对城市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政府可以更加精准地了解城市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例如,利用交通大数据可以优化信号灯设置,缓解交通拥堵;通过环境监测数据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政策还注重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中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数据的安全和隐私问题日益凸显。

2023 年的政策强调了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只有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智慧城市建设才能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在资金支持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这不仅为智慧城市项目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还能够引入更多的创新理念和技术。

顶层设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

顶层设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

顶层设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要2019-08-18智慧城市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环境优美,探索⼯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融合道路的重要途径。

2014年3⽉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以⼈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态⽂明、⽂化传承”的中国特⾊新型城镇化道路,也明确指出推进绿⾊、智慧、⼈⽂城市建设。

2014年8⽉,国家发改委、⼯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资源部、住建部、交通部共同提出《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5年政府⼯作报告的年度⼯作部署中也指出“发展智慧城市,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化”。

⽬前,各部委已经开展了数量众多的智慧城市相关试点实践⼯作。

2012年底开始,住建部启动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作,先后已公布3批试点城市名单,把智慧城市创建和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及安全运⾏、城市管理、便民服务等结合起来,引导各地更加智慧化地管理城市和服务公众,探索新型城镇化推进模式;⼯信部⾃2013年开始开展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前已公布了两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名单;2014年8⽉,国家发改委等12部门确定全国80个城市为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国家旅游局分两批确定了33个城市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科技部组织智慧城市研究课题研究,现已完成“⼗⼆五”国家科技⽀撑计划“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范”、863计划“智慧城市(⼀期)”的项⽬研究,并继续⽀持相关的后续研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牵头展开智慧城市相关的标准制定⼯作。

现如今,智慧城市已不再是种种⼝号和概念,⽽是迈⼊了实际的建设阶段,在此阶段,应更注重建设实效和保证建设质量。

从笔者本⼈的观察和了解来看,第⼀、⼆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虽然已经过了两三年的探索实践,但还是有点“纠结”,即虽然在顶层设计等⽅⾯已经做了不少⼯作,但仍存在着4个⽅向的问题。

第⼀是顶层设计问题,如何协调城市各个委办局之间的关系,这⼀点还需要从体制机制上进⾏理顺并合理设计;第⼆是建设主体的问题,现在国家提倡以“政府引导、市场运营”的模式来建,但这也不是全⾯适合,具体项⽬采⽤何种模式,在建设主体或者投资主体的问题上,地⽅政府还是⽐较困惑的;第三是关于数据和资源的共享问题,各个部门间的⾏政壁垒造成了资源、信息难以共享,导致重复建设,形成信息孤岛;第四个问题在于投融资⽅⾯,对此,我们仍然没有找到最好的突破⼝。

智慧城市:系统地推进城市发展——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杨德海处长

智慧城市:系统地推进城市发展——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杨德海处长

“ 智慧城市”是产业发展 的需要
说 到 近 二 百 个 智 慧 城 市 建 设 的 试 点 , 杨 处 长 为 我 们 讲 起 了 智 慧 城 市 工 作 的 开 始 、 试 点 城市 的建立 。 “ 最 初 是 建 设 部 承 担 的 科 技 部 8 6 3智 慧 城 市 课 题 ,进 行 智 慧 城 市 公 共 信 息
市 经 常 与 数 字 城 市 、 感 知 城 市 、无 线 城 市 、
智 能 城 市 、 生 态 城 市 、 低 碳 城 市 等 发 展 概 念 相 交 又 ,甚 至 与 电 子 政 务 、 智 能 交 通 、 智 能
电 网等 行 业信 息 化 概 念 产 生混 淆 。对 智慧 城
市 概 念 的 解 读 也 经 常 各 有 侧 重 , 有 的 观 点 认 为 在 于 技 术 应 用 , 有 的 观 点 认 为 在 于 网 络 建 设 , 有 的 观 点 认 为 在 于 人 的 参 与 , 有 的 观 点
慧 城市 ” 的建设 发展 问题 。
何 解 决 城 市 发展 所 带 来 的诸 多 问题 、实现 可 持 续发 展 成 为城 市 规划 建设 领域 的重要 命题 。
在 此背 景 下 ,“ 智 慧城市 ”作 为解决 城市 发展 问 题 的 一 条 可 行 道 路 被 提 出 来 ,也 是 未 来 城 市 发展 的趋 势。
智慧城市 : 系统地推进城市发展
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杨德海处长
文 l本 刊记者 张 杰 李 文姹
首批 国家智 慧城市 试 点共 9 0个 ,其 中 地 级 市 ( 包含 省会 城 市 ) 3 4个 ; 区 、县 ( 含 县 级市 ) 5 3个 ; 镇 3个 ,建 设 部 与 这 些 试 点 城 市 及 相 应 省 建 设 厅 签 订 了 共 同 推 进 智 慧 城 市 创 建 的 任 务书 。2 0 1 3年 8月 5 日 ,建 设 部 公 布 第 二 批 国 家 智 慧 城 市 试 点 名 单 ,再 度 确 定 1 0 3个 城市 ( 区 、 县 、镇 ) 为 国家智慧 城市试 点 。 “ 智 慧 城 市 ” 一 时 声 名 鹊 起 ,社 会 上 各 种 机 构 都 对 这 一 概 念 给 予 了 极 大 关 注 。 智 慧 城

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含一批、二批)

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含一批、二批)

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含一批、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智慧城市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

智慧城市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手段,将各种城市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利用,以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为了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国家对各地进行了试点示范,本文将介绍一批和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以及相关的进展情况。

一、一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1. 北京市作为首都和经济中心,北京市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的前沿地区。

目前,北京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被列为一批智慧城市试点。

在北京,智慧城市建设涵盖了如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 上海市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和国际大都市,上海市一直致力于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通过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上海已经在城市交通、医疗健康等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智能化改造。

同时,上海还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3. 广州市广州在智慧交通、智慧环保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特别是在智慧交通领域,广州通过建设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有效缓解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4. 成都市成都市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一批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之一。

成都通过建设智慧市民卡、智慧公交等项目,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水平。

此外,成都还注重发展数字经济,积极推动互联网+行动,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1. 青岛市青岛市是中国东部的重要城市,也是一批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之一。

青岛通过建设数字政府、智慧能源等项目,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特别是在智慧旅游和智慧医疗方面,青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 深圳市深圳市是中国南方的经济特区,也是一批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之一。

深圳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动了城市快速发展。

通过建设智慧交通、智慧环境等项目,深圳提高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典范。

阜阳

阜阳

阜阳,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华北平原南端。

西北部与河南周口市,西与驻马店市相邻,西南部与信阳市接壤,北部、东北部与亳州市毗邻,东部与淮南市相连,南部与六安隔淮河相望。

阜阳辖颍州区、颍泉区、颍东区三区和太和县、临泉县、阜南县、颍上县四县及省直辖县级界首市。

阜阳是皖北中心城市,也是淮海经济区、中原经济区、豫皖城市群成员城市。

2013年,阜阳全市户籍人口为1039.8万人,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市。

被誉为“酒都盛地”、“黄牛之乡”,盛产小麦、水稻、棉花、玉米、大豆、红薯和中药材,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肉类生产基地和全国山羊板皮重点产区。

经济:全年生产总值1062.5亿元,2013年阜阳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总量不断上台阶,经济实力实现新突破,GDP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6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占皖北六市的19.7%,居皖北六市第1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8.0亿元,占皖北六市的24.6%,居皖北第1位;财政总收入157.1亿元,占皖北六市的19.4%,居皖北第3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00亿,达645.3亿元,占皖北六市的14.3%,居第5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355.7亿美元,占皖北六市的15.2%,居第4位。

2013年全市人均GDP为13839元,比上年增加1223元,增长9.7%。

人均GDP折合2269美元,突破2000美元关口。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城乡个体投资)645.3亿元,比上年增长25.3%。

全年进出口总额1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5%。

其中,出口11.1亿美元,增长24.4%;进口2.5亿美元,增长24.8%。

区位交通:阜阳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是安徽3大枢纽之一。

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相互衔接的立体交通网已经形成。

6个方向的铁路在此交汇,成为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最高峰日发送旅客达10万人。

已建成运行的界阜蚌、合淮阜、阜亳、阜周高速公路、阜新高速公路使阜阳形成东引京沪、西通京珠、南连沪汉、北接南洛的高速公路网。

寿光市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寿光市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寿光市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了寿光市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的初稿上。

我泡了杯清茶,望着窗外繁忙的城市景象,思绪开始飘散,回忆起这十年来的方案写作经验,此刻,我将这些经验融入笔端,让文字在键盘上跳跃。

一、项目背景寿光市,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我们提出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方案。

这既是响应国家战略的举措,也是提升城市竞争力、满足市民需求的必然选择。

二、建设目标1.构建高速、智能、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

2.推动城市管理、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领域智能化。

3.提高市民生活品质,提升城市竞争力。

三、实施方案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1)加快5G网络覆盖,提升网络速度。

(2)推进光纤到户,实现千兆宽带接入。

(3)构建物联网感知体系,为智慧城市提供数据支持。

2.城市管理智能化(1)推进智慧交通,优化交通资源配置。

(2)建立智慧环保系统,提升环境监测能力。

(3)实施智慧安防,提高公共安全水平。

3.公共服务智能化(1)打造智慧医疗,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2)推进智慧教育,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分配。

(3)构建智慧社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4.产业发展智能化(1)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2)发展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

(3)推动数字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四、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2.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创新能力。

4.强化项目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五、项目预期成果1.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市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2.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城市竞争力增强。

3.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经验。

时光荏苒,当我重新审视这份方案时,仿佛看到了寿光市新型智慧城市的未来。

那些曾经困扰我们的问题,在智慧城市的照耀下,都将得到解决。

而我,也将继续用手中的笔,为这座城市的发展献出一份力量。

在这份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紧密围绕建设目标,细化任务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伊宁:建设独具特色的示范型智慧城市

伊宁:建设独具特色的示范型智慧城市

伊宁:建设独具特色的示范型智慧城市2013年8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外公布了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伊宁市成为伊犁州首个入围城市伊宁市是祖国西部边陲的一座花园城市,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自然禀赋得天独厚,素有“中国绿谷”、“塞外江南”的美誉,所在的伊犁河谷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十大新天府,2010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选为中国十座宜居中小城市之一。

今年8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外公布了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伊宁市成为伊犁州首个入围城市,如何把伊宁市美好的自然条件和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成为伊宁面临的新课题。

伊宁市将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优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构建新的城市管理生态系统。

目前,伊宁市已经完成了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编制工作,围绕“产业经济活力注入”、“和谐社会信息惠民”、“城市运行绩效提升”和“信息发展能力进阶”四大主题,以智慧门户为引导,以智慧政务为突破口,以智慧安防、智慧校园、智慧社区建设为重点,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现代科学技术,引导和推动各行业的信息化应用,提升伊宁市的城市发展实力。

一、“数字伊宁”基础平台初步形成。

伊宁市是新疆自治区第四个“数字城市”建设试点城市,通过开展数字伊宁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实现现有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有效利用,从根本上促进伊宁市的信息化建设。

2012年6月15日,新疆测绘局与伊宁市政府签订了“伊宁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

目前,伊宁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简称“数字伊宁”)基础平台已初步形成,该平台整合和利用现有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促进伊宁市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城市的公共服务、应急管理和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各部门、各行业以及社会公众之间的地理信息资源共享。

作为“数字伊宁”的一个子系统,也是核心项目,伊宁市土地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直接推动了“数字伊宁”的快速实施和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