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近年来,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随之而来的是建筑智能化系统“潜伏”在建筑物中,通过数字技术与物理系统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对建筑物内部的智能化控制。

本篇文章旨在探讨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建筑智能化系统简介建筑智能化系统是指使用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将建筑物内部的各个系统进行集成和联网,从而实现对建筑物进行智能化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空调智能控制系统空调智能控制系统是通过安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等传感器,以及集中管理系统进行建筑物内部温度和湿度的智能化控制,从而提升室内舒适度,节能减排。

2. 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照明智能控制系统是通过使用可控硅、电容调光器等设备,实现对室内光照度的调节和控制,同时也可以通过感应器、照度传感器等设备来提升灯光控制的精度和节能效果。

3. 安防智能控制系统安防智能控制系统是通过监控摄像头、入侵探测器等设备,对建筑物内部的安全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同时也可以配合闸机、门禁等措施实现对建筑物出入口的管控。

4. 智能化电梯系统智能化电梯系统是通过扩大电梯的功能范畴,提升电梯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实现对建筑物人员运输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例如,一些高端商业大楼的电梯系统可以通过语音、视频等交互方式给予用户更多的舒适度和便捷度。

综合来看,建筑物智能化系统的目的在于实现对建筑物各个系统进行统一集成和联网,形成一个高效、便捷、节能的建筑物管理系统。

二、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1. 系统框架的设计建筑物智能化控制系统框架的设计应该是基于建筑物内部的各个系统以及其交互需求来确定的。

一个建筑物内部智能化系统的框架应该是高度的个性化定制,并且需要与建筑物的结构和工作模式进行适配。

2. 硬件选型的设计建筑物智能化控制系统硬件的选型是建筑物内部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最基本的一步。

它的选择应该基于建筑物内部不同的系统的特点,并且还需尽可能地减少成本和故障率。

2024年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施工方案(系统设计与功能实现)

2024年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施工方案(系统设计与功能实现)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家居生活方式,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本项目旨在为某高档住宅小区设计并施工一套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实现对家居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该住宅小区共有[X]栋住宅楼,每栋楼有[X]个单元,每个单元有[X]层。

小区业主对家居智能化的需求较高,希望通过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实现灯光控制、窗帘控制、家电控制、安防监控等功能。

二、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由中央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和通信网络组成。

中央控制器负责整个系统的管理和控制,传感器负责采集环境信息,执行器负责执行控制指令,通信网络负责各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2. 功能设计(1)灯光控制:实现对室内灯光的开关、调光、调色等控制,可根据不同场景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和颜色。

(2)窗帘控制:实现对窗帘的开合控制,可根据光线强度自动调节窗帘的开合程度。

(3)家电控制:实现对电视、空调、音响等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可通过手机 APP 或语音控制家电设备的开关、调节等操作。

(4)安防监控:实现对室内外的视频监控,可通过手机 APP 实时查看监控画面,当有异常情况发生时,系统会自动发送报警信息。

(5)环境监测:实现对室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环境参数的监测,可根据环境参数自动调节空调、新风系统等设备的运行状态。

3. 通信方式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包括 ZigBee、Wi-Fi、蓝牙等。

其中,ZigBee 用于传感器和执行器之间的通信,Wi-Fi 用于中央控制器和手机 APP 之间的通信,蓝牙用于近距离设备之间的通信。

三、施工步骤1. 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

(2)材料准备:根据施工图纸和材料清单,采购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并进行检验和验收。

(3)人员准备: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明确施工任务和职责。

高档商业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方案

高档商业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方案

系统运维与安全
系统稳定性
在系统集成方案中要充分考虑 系统的稳定性,采取多种措施
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系统可维护性
系统集成方案应易于维护和管理 ,方便对系统进行升级、扩展和 故障排查。
系统安全性
对于高档商业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 建设方案,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应从多个方面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
07
设计成果展示
语音反馈
通过语音合成技术,将各 类信息以语音形式反馈给 住户,如定时提醒、家电 状态等。
06
系统集成方案
系统对接与协议
开放接口
采用标准化、开放式接口,方 便与其他系统进行对接和信息
交互。
协议兼容
支持多种主流通信协议,如 TCP/IP、UDP、HTTP等,实现 不同设备间的信息传输和通信。
统一协议
高档商业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建 设方案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引言 •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智能安防系统设计 • 智能照明系统设计 •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 系统集成方案 • 设计成果展示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项目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 的提高,高档商业住宅小区不 断涌现,智能化系统成为其不
完成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调试等工作,实现各 系统的有机融合和协同工作。
建设方案与计划
建设方案
包括智能化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各子系统的详细设计、系统
集成方案设计等。
建设计划
制定详细的建设流程和时间表, 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设备 选型与采购、系统集成与调试等 环节。
实施方案
确定实施步骤和措施,包括技术培 训、施工组织、质量监控等,确保 建设方案的顺利实施。

高档小区智能化系统方案

高档小区智能化系统方案

高档小区智能化系统方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档小区智能化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小区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智能化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小区的安全性和便利性,还能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设计高档小区智能化系统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小区的规模、特点以及居民的需求。

下面是一份1200字以上的高档小区智能化系统方案。

一、智能化安防系统1.智能门禁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或指纹识别等技术,实现进出小区的安全控制,避免陌生人进入小区。

2.入侵报警系统:设置门窗探测器、红外线探测器等设备,当有不法分子进入小区时,自动触发报警,提示居民及时警惕。

3.视频监控系统:安装高清摄像头,密布于小区各个角落,实时监控小区的安全情况,并将监控画面传输到居民的手机或电视上。

4.震动感应系统:墙面或地面安装震动感应器,当有不正常震动时,自动触发报警并通知相关人员。

二、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1.智能照明系统:利用光感传感器自动感应室外光线的亮度,根据环境条件调节室内照明灯光的亮度,达到节能的目的。

2.智能供暖系统:利用温度传感器监测室内温度,并自动调节供暖设备的温度,达到舒适的居住环境,并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3.智能用水管理系统:通过水流传感器监测居民使用水的情况,合理分配和使用水资源,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4.智能电表管理系统:安装电子电表,实时记录居民的用电量,通过手机或电脑查看用电情况,并提供用电建议和节能措施。

三、智能化生活便利系统1.智能停车系统:利用车牌识别技术,实现自动收费和卡片自动抬杆进入/退出小区,提高小区停车场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

2.智能快递柜系统:为小区居民提供智能快递柜服务,快递员将快递放入智能柜,居民通过手机或指纹码开启柜门取件,方便又安全。

3.智能家居系统:通过手机APP或智能遥控器,实现对家中电器的远程控制,如空调、电视、灯光等,提高家居生活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4.智能垃圾分类系统:为小区设置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点,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识别居民身份,并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促进环保和资源回收。

住宅小区的智能化物业管理系统设计

住宅小区的智能化物业管理系统设计

住宅小区的智能化物业管理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物业管理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化住宅小区管理的新趋势。

该系统通过集成各种智能设备和传感器,实现了对小区内住户和设施的全方位管理和控制。

本文将就住宅小区的智能化物业管理系统的设计进行探讨。

一、智能化门禁系统智能化门禁系统是住宅小区智能化物业管理系统的基础设施之一。

该系统通过使用高清摄像头、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等技术,实现对小区内人员出入的自动识别和记录,并将相关信息推送给物业管理人员。

同时,该系统还可以与小区内的停车场管理系统相连接,实现车辆入出的自动控制,提升小区内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二、智能化安防系统智能化物业管理系统的另一个核心部分是智能化安防系统。

该系统通过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在小区内各个关键点,实时监控小区的安全状况,并通过智能分析技术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和处理。

此外,该系统还可以与火灾报警系统和报警设备相连接,实现实时监测和自动报警功能,保障住户的生命安全。

三、智能化能耗管理系统智能化能耗管理系统是为了实现低碳环保和节能减排的目标而设计的。

通过该系统,物业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监测和管理小区内的能源消耗情况,包括水、电、气等。

通过数据的分析和统计,物业管理人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浪费,并提供合理的节能建议给住户。

四、智能化设施管理系统智能化物业管理系统还包括对小区内公共设施的智能化管理。

例如,公共卫生间的自动清洁系统、公共区域的智能照明系统、小区内的垃圾分类管理系统等。

通过智能化设施管理系统,物业管理人员可以对这些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和用户的体验。

五、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用于实现住户和物业管理人员之间的信息互通和沟通。

通过该系统,住户可以查询小区内的公告、活动信息等,也可以通过系统提交报修请求或咨询问题。

同时,物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该系统发布通知、统计小区的一些数据等。

综上所述,住宅小区的智能化物业管理系统设计应包含智能化门禁系统、智能化安防系统、智能化能耗管理系统、智能化设施管理系统和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等功能。

某住宅小区智能化方案

某住宅小区智能化方案

某住宅小区智能化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化住宅小区已经成为了现代居住的新趋势。

一个智能化的住宅小区不仅能够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和安全的居住体验,还能够提升小区的管理效率和品质。

以下是为某住宅小区设计的智能化方案。

一、小区门禁系统1、人脸识别门禁在小区的出入口设置人脸识别设备,居民通过提前录入的人脸信息进行识别,快速通行。

同时,系统能够与公安系统联网,对可疑人员进行预警。

2、车辆识别系统对于进出小区的车辆,采用车牌识别技术,实现自动抬杆放行。

业主车辆的信息提前录入系统,访客车辆则需要进行登记。

3、智能门锁居民家门采用智能门锁,支持密码、指纹、刷卡等多种开锁方式,提高安全性和便利性。

二、小区监控系统1、高清摄像头全覆盖在小区的公共区域,如道路、花园、停车场等位置安装高清摄像头,实现无死角监控。

2、智能分析系统监控系统配备智能分析功能,能够对异常行为,如人员徘徊、车辆碰撞等进行自动识别和报警。

3、远程监控小区管理人员和业主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查看监控画面,随时随地了解小区的情况。

三、小区物业管理系统1、在线缴费居民可以通过手机 APP 或小区网站缴纳物业费、水电费等费用,方便快捷。

2、报修服务业主发现房屋或公共设施存在问题,可以通过 APP 进行报修,物业人员及时接收并处理。

3、通知公告物业通过系统向业主发送通知公告,如停水停电通知、小区活动通知等,确保信息及时传达。

四、小区智能家居系统1、智能灯光控制居民可以通过手机 APP 或语音控制家中的灯光,实现灯光的开关、亮度调节和场景模式切换。

2、智能家电控制对家中的电器,如空调、电视、窗帘等进行智能化控制,实现远程控制和定时控制。

3、环境监测与控制安装环境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室内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指标,并自动控制空调、新风系统等设备,保持舒适的居住环境。

五、小区智能安防系统1、烟雾报警系统在居民家中安装烟雾报警器,一旦检测到烟雾,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并通知业主和物业。

智能化小区全套完整设计方案

智能化小区全套完整设计方案

智能化小区全套完整设计方案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小区重要的基础设施是网络建设,对于小区内的各类设备进行联网起到基础支撑的作用。

在小区内铺设高速宽带网络,并建立一个高速、稳定的网络接入系统,以保障各类设备的联网和数据传输,如智能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

2.智能门禁系统智能门禁系统是智能化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采用刷卡、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多种识别方式,提升小区居民出入门禁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通过与网络系统的联动,可以实现远程开锁和访客身份识别功能。

3.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是智能化小区的重要保障措施,可通过安装摄像头、红外感应器等设备,实现小区内的全方位监控和报警功能。

此外,应配置智能化小区管理系统,对监控摄像头的视频进行录像和存储,并进行智能识别分析,提高安全监控的效果。

4.智能化楼宇管理系统智能化楼宇管理系统是实现小区内各类设施设备智能化管理的关键,如水电煤气智能抄表系统、智能洗衣房、智能垃圾分类管理系统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智能感应器和传感器实现楼道照明的自动感应和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智能化公共设施管理系统智能化公共设施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公共照明、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的集中监控和控制系统。

通过系统化监控和控制,可以实现对其运行状态和能耗的实时监测和调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效能。

6.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可通过安装车辆识别设备、停车位感应器等实现对小区停车场的智能管理。

通过手机APP等方式,居民可实现在线查找、预约、缴费等停车服务,提高停车管理的效率和用户体验。

7.智能化生活服务系统智能化生活服务系统是为小区居民提供便利生活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智能快递柜、智能家政服务、智能购物等。

通过与小区的网络系统联动,提供智能化的生活服务,解放居民的时间和精力。

除了上述方案,还可以根据小区居民的需求和未来发展前景,增加其他智能化设备和系统,如智能化环境监测系统、智能化社区医疗系统等。

现代化智能化住宅小区设计方案

现代化智能化住宅小区设计方案

现代化智能化住宅小区设计方案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代化智能化住宅小区应运而生,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便捷、安全的居住体验。

本文将详细阐述现代化智能化住宅小区的设计方案。

一、智能化系统概述现代化智能化住宅小区应配备一系列智能化系统,包括但不限于:1、智能安防系统:通过安装高清摄像头、门禁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等设备,实现对小区全方位的实时监控和安全防范。

居民可以通过手机 APP 远程查看小区公共区域的监控画面,提高安全感。

2、智能照明系统:根据环境光线和时间自动调节路灯和楼道灯的亮度,实现节能的同时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

3、智能物业管理系统:方便物业管理人员对小区的设备设施、维修保养、收费管理等进行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4、智能家居系统:居民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智能终端对家中的灯光、窗帘、空调、热水器等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实现智能化的家居生活。

二、小区规划与布局1、建筑设计采用现代化的建筑风格,注重外观美观与实用性的结合。

建筑外立面使用环保、节能的材料,如隔热玻璃、保温墙板等,降低能源消耗。

合理规划户型,充分考虑采光、通风和空间利用,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2、小区绿化打造多层次的绿化景观,包括草坪、花坛、树木等,营造优美的自然环境。

规划步行道和休闲区域,让居民在小区内能够亲近自然,放松身心。

3、交通规划实现人车分流,设置地下停车场和专用的人行通道,保障居民的出行安全。

合理规划小区内的道路,确保交通流畅,避免拥堵。

三、智能化设施设备1、智能电梯配备智能电梯系统,实现电梯的自动调度和优化运行,减少居民等待时间。

安装电梯故障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保障居民的出行安全。

2、智能垃圾分类系统设置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点,通过感应装置自动打开垃圾桶盖,并对垃圾进行分类识别和称重。

建立垃圾分类积分制度,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可获得积分,用于兑换生活用品或物业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学位论文题目: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综述工程领域名称:软件工程学号:201191231213姓名:黄燕校内导师姓名:佘堃企业方导师姓名:胡火清硕士生所在单位名称:九江职业大学填表日期:2012年9月20日填表说明1、研究生须认真填写本表相关内容。

2、开题报告内容见《电子科技大学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暂行规定》3、所列栏目填写不下的,可以另加附页。

4、本表采取双面印制,且保持原格式不变,纸张限用A4(页边距为上、下:2.5cm, 左为2.6cm,右为2.1cm;字体为宋体小四,行间距为18磅),整齐装订。

5、开题报告完成,此表经相关人员签字后,须交学院研究生教务秘书保存。

学位论文工作计划表电子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注:1、文献综述加页附后,整齐装订。

2、纸张限用A4(页边距为上、下:2.5cm, 左为2.6cm,右为2.1cm;字体为宋体小四,行间距为18磅)。

3、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一般不少于3000字。

4、至少应阅读20篇中外文献,其中英文文献不少于5篇。

1 选题背景与传统住宅小区安防监控系统相比,现代安防监控系统多应用传感器识别技术及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

这种系统将更合理、更高效、更快捷的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人们人身财产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

推广智能住宅小区技术,对于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安全、高效、舒适提出了要求,应运而生的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目前在我国各类住宅小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是集住宅小区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系统集成技术为一体的一个新兴但发展又十分迅猛的技术领域。

网络技术发展更是突飞猛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金融、科研、教育、农业及日常生活等方面,已经在影响并逐步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

智能住宅小区在国际上又称为3A住宅小区,它包括以下几个部分:BAS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为住宅小区自动化系统、CAS (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 为通信自动化系统、OAS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为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过SCS (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把上述三个系统有机结合起来。

中国国家标准《智能住宅小区设计标准》(GB /T50314-2000) 中智能住宅小区(IB) 的定义是:它是以住宅小区为平台,兼备住宅小区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讯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住宅小区环境。

住宅小区自动化系统是智能住宅小区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利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构建的高度自动化的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将大楼内部各种设备连接到一个控制网络上,通过网络对其进行综合的控制,这些设备包括空调、照明设备、电梯、消防设备、安防设备等等。

它确保住宅小区物内的舒适和安全的办公环境,同时实现高效节能的要求。

2智能住宅小区安防监控技术的发展趋势目前,在我国房地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智能住宅小区已迅速成长。

智能住宅小区安防监控也被人们所了解。

智能住宅小区安防监控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高档住宅中也得到了应用,它已经成为高档物业的新标志。

经过多年来的探索、推进,我国智能住宅小区安防监控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据美国一家权威机构的调查资料显示,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60%以上的商务住宅小区已经与一些全球知名的住宅小区接入服务商达成了协议,针对住宅小区内企业的需求设定了一套统一的服务标准。

在社会主义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智能住宅小区的系统构成更注重于满足住户在安全性、舒适的环境、便利的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具有增值效应的网络通信等方面的实现和个性化要求。

现在智能住宅小区系统集成的发展主要分为两种趋势:将安防系统、住宅小区自控、消防系统的数据整合,交由统一平台进行管理;还有一种将住宅小区自控、安防、消防、信息设备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集成起来,形成IBMS系统,一个平台控制5个系统。

后者集成的系统较多,一般适用于银行、企业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中。

由于系统集成具有节能、高效的特点,逐渐成为大型公共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全国70%大型公共建筑内部的系统实现了不同程度的集成,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生活住宅小区在城市和乡镇中出现。

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小区的规模和档次也会进一步提高。

3 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中网络技术的概况智能住宅小区系统是将大楼内的若干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系统组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大系统。

这其中计算机通信网络是智能住宅小区系统的神经系统,它把现有的分离设备、功能、信息组合到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的、协调的系统之中,实现语音、数据、图像的综合传输、交换、处理和应用。

由于局域网具有全开放、成本低、带宽高、稳定性和可靠性高、应用广泛、共享资源丰富等优点,将其应用到工业网络己经成为国内外工业控制领域研究的热点。

工业局域网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给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每台设备赋予一个IP地址,将现场设备通过各种途径连接在互联网上。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网络互相传递信息和数据,因而具有了远程维护功能并能从Internet获取信息。

近年,企业、科研机构都在研究开发各种带局域网络接口的现场设备,并且这些网络接口已应用于生产现场。

很自然,局域网络技术也同样进入了住宅小区自动化系统的研究领域。

目前,局域网多用于基于现场总线的住宅小区自控网络集成到智能住宅小区信息管理网络这一环节,即Ethernet总线技术。

在一些新开发的住宅小区自控系统中,局域网直接进入了控制层,如北京住宅小区自动化中心开发的基于局域网的ENC-20011P智能住宅小区测控系统。

4 研究目标为了实现我们的研究目标,在此将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系统在理论方面,掌握和分析局域网的核心技术VLAN技术,系统采用该项技术,它存在哪些优缺点,以及整个智能住宅小区通信系统在实际当中是如何规划和实现的;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将技术理论同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具体的实际需求合理的分配有限的资源,力争达到最优的住宅小区智能化组网效果。

最后,还要运用现已掌握的技术手段,对硬件系统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尽最大努力使之实际运行效果接近理论值,也就是利用华为公司所提供的数据通信设备实现最佳的系统性能。

除此之外,还需要在研究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寻找“捷径”,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寻找更有效的研究方法。

在此将采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通信设备,如二层、三层交换机,路由器,进行智能住宅小区的住宅小区智能化组网设计,通过对数据通信技术原理和设备硬件知识的研究,根据实际的用户需求,合理的对硬件系统进行配置,提供最优的方案来解决实际的住宅小区智能化组网设计问题。

最终通过UML软件设计方法对系统进行总体设计,运用J2EE技术实现系统模块。

参考文献[1]李林﹒智能化系统工程顾问指南﹒第一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6[2]郑宏﹒弱电系统集成﹒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刘晓胜﹒智能小区与通信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5[4]成龙﹒智能小区及智能大楼的系统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5] 陈一才﹒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刘丽丽.2004.基于IP组播技术的数字化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硕士].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4.[6]毕厚杰.2005.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H.264/A VC[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7]吕潇超,侯增选.2007.基于C/S结构的数字视频监控软件系统[J].科学技术与工程:7(9):1894~1897.[8]苏民生.2006.基于DirectShow的通用型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硕士].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8~32.[9]吴东南.2002.数据压缩的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0]宋坤,刘锐宁,马文强.2008.Visual C++视频技术方案宝典[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1]邹纯宏.2007.基于DirectShow和RTP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硕士].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12~13.[12]李金伴,王善斌.2008.电视频监控系统及其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3]邱春城.2008.大华股份:国内视频监控安防市场的主流供应商[EB/OL].[2008-4-19].Http:///afjk/yjxw/200805/1210320610351.html.[14]罗世伟,左涛,皱开耀.2007.视频监控系统原理及维护[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5]易志刚,2007.基于RTP/RTCP的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实现[D]:[硕士].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9~24.[16]范金刚,陈雷霆.2005.基于嵌入式WEB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EB/OL].[2008-4-28].[17]周承芳,汪志奇,唐昆,等.2004.基于IP组播的分布式数字音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计算机系统应用:(11):50.[18]欧建平,娄生强.2002.网络与多媒体通信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钟玉琢,向哲,沈洪,2003.流媒体和视频服务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66~72.[20]姚昊.2006.碧云智能别墅小区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硕士].武汉:华中科技大学,36~39.[21]俞新东.2003.数字视频监控系统视频播放器研究与开发[D]:[硕士].杭州:浙江大学,61~70.[22]彭小桢,郝福珍,鄢楚平.2007.基于B/S的视频监控系统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43(24):209.[23]鲁宏伟,汪厚祥.2008.多媒体计算机技术[M].第3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4]彭海云,徐建敏.2007.基于VC++与DirectShow的视频监控及其实验平台[J].农业网络信息:(10):189~190.[25]雷刚勇,解梅.2005.基于DirectShow的MPEG-4远程视频监控系统[J].视频技术应用与工程:(5):91~92.[26]颜菲菲,2005.基于web的远程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硕士].济南:山东大学,33~38.[27]Forouzan B A,Fegam S C.2004.TCP/IP协议簇[M].第2版影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1998.14496-2.Information Technology-Coding of Audio-Visual Objects-Part2:Visual[S].[28]Liesenborgs J.2007.JRTPLIB 3.7.1[EB/OL].[2008-6-25].Http://research.edm.uhasselt.be /jori/jrtplib/documentation/index.html.[29]Tanenbaum A S.2004.计算机网络[M].第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1989.RFC1112.Host Extension for 1P Multicasting[S].[30]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1996.RFC1889.RTP:A Transport Protocol for Real-Time Applications[S].[31]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2000.RFC3016.RTP Payload Format for MPEG-4 Audio/Visual Streams [S].[32]Wikipedia.2008.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EB/OL].[2008-10-3].Http://zh.wikipedia.or g/w/index.php?title=A VS&variant=zh-cn.[33]Wikipedia.2008.RAID[EB/OL].[2008-7-10]./w/index.php?title =RAID&variant=zh-cn#RAID_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