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事故案例4篇

合集下载

起重机械典型事故案例选编

起重机械典型事故案例选编

起重机械典型事故案例选编起重机械是在工业生产和建筑施工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设备,但由于操作不当、设备老化等原因,容易发生事故。

以下是典型的起重机械事故案例选编。

案例1:起重机坠落事故2024年,建筑工地上,一架塔式起重机突然发生倾覆坠落,导致多人受伤。

事故发生时,起重机正从地面上起吊一个重型构件,但由于操作不当,起重机失去平衡并迅速倾覆。

初步调查发现,起重机在安装过程中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固定,并且操作人员没有正确操作起重机导致倾覆。

案例2:起重机翻车事故2024年,港口码头上的一台起重机在进行堆积货物作业时突然发生翻车事故,致使多人死亡。

事故发生时,起重机正在将货物装卸到一个船上,由于货物超出了起重机的额定载荷,导致起重机失去平衡并翻车。

经调查发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没有正确评估起重机的承载能力,以及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案例3:起重机维修事故2024年,工厂内的一台起重机在进行维修时发生事故,导致一人受伤。

事故发生时,维修人员正在对起重机的电气系统进行维修,但由于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工人触碰到高压线导致电击伤害。

事后调查发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工人没有按照维修规范操作,未切断电源和通风设备。

案例4:塔吊溃落事故2024年,工地上的一座塔吊突然发生溃落事故,导致多人被埋压。

事故发生时,塔吊正在进行高空作业,突然出现横歪并迅速坍塌。

调查发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塔吊的结构缺陷以及施工方没有及时检测和维护塔吊设备。

以上案例反映了起重机械事故的一些典型情况,这些事故都给工业生产和施工带来了较大的伤害和经济损失。

为了避免这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必须加强起重机械的操作培训,确保操作人员熟悉设备使用要求和安全规程。

同时,需加强设备的维护和定期检验,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另外,应加强对起重机械的设计和制造质量监督,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符合标准。

只有全面落实安全措施,才能有效预防起重机械事故的发生。

最新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资料

最新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资料

案例一2013年6月21日江苏常州嬉戏谷“环形过山车”游客高空滞留事故(一)事故概况2013年6月21日12时30分左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嬉戏谷,环形过山车游乐项目。

载有11名游客的列车在回站前最后一次冲上提升塔架刹车段时,未按正常流程回站、滞留在刹车段,同时主控面板报356号故障。

在此情况下,操作人员立即按下急停开关,并启动了应急救援措施。

第一套救援方案为采用链条放车,由于在操作台尝试进入特殊模式失败,进行了第二套救援方案:采用绞车放车,但尝试下来绞车也未能提起列车,第二套救援方案也失败,于是园方正式请求消防支援。

在等待消防支援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尝试切断设备电源后重新上电,并采用手动模式提升列车,可以上提但不能下降;再试,在提升一段距离,仍不能下降,此时列车位置已经接近螺旋段,由于担心再提会进入螺旋段更难于救援,于是只有放弃尝试等待消防到来。

接事故报告后,武进区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公安、消防、卫生、质监、旅游、安监等部门和太湖湾度假区管委会等部门立即组织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紧急调来大型云梯车和救护车。

14时55分,第一名女性乘客被消防云梯车安全转移至地面,至16时53分,乘客全部安全返回地面。

(二)事故原因分析经查,造成列车滞留的直接原因是:传感器故障导致控制系统无法判断车行方向,系统保护将车停在提升塔架顶部刹车段。

而江苏嬉戏族有限公司虽建立了紧急救援预案,平时也进行了应急演练,但是预案中对紧急情况预估不足,紧急救援操作不当造成自救不能正常进行,致使乘客滞留时间过长,也是致使此次故障被扩大为事故的重要原因。

(三)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1.制造厂家应立即分析导致该传感器发生故障的原因,并评估今后发生故障的概率,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对策。

对于特别重要的几个传感器(尤其是传感器本身一旦发生故障可能会导致列车悬停空中的)应增设传感器自诊断模块,主控系统在每次发车前需确认这几个传感器的健康状况。

事故案例分析:30个起重伤害事故案例

事故案例分析:30个起重伤害事故案例

30个起重伤害事故案例案例1:检查时独自行走,小车开动轧断手指伤亡人员概况一、事故简单经过1993.11.24日,某钢铁公司电炉厂,电工黄某(男、25岁,七级电工)对天车进行电气检查,检查完天车滑线想下车,脚被平台斜拉支撑绊了一下,身体绊倒,本能地用手扶物保持身体平衡,左手扶到天车小车道轨上,小车正好开过来轧到黄某手上,将其左手拇指、食指、中指轧掉。

事故发生后,黄某自己走到天车端粱安全门处把紧急开关关掉,向天车司机打了招呼。

此事造成黄某重伤。

二、事故原因A、趁天车运行间隙黄某登车,上车时没有断开安全开关,也没有和司机打招呼,司机根本不知道。

B、电工工作至少两人一起,单人作业违反规定。

C、天车上行走脚下确认不够。

三防范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交叉作业的联系。

案例2:对吊物重量确认不清,物落伤人致死一、事故经过2001.7.17日,某钢铁公司氧气厂,2#、3#空压机过滤器到货卸车,用8T汽车吊停在货车尾处卸车,第一件顺利吊下,此时,任某(男,28岁,大学,机动科长)同刘某从厂房出来,站在第一件西侧讨论其用途,14:35吊第二件,当把空气过滤器主体吊出货车槽开始下落时,箱体主体的西南下角蹭挂货车右边槽上方,箱体急速向南偏甩,同时汽车吊车头翘起,吊物迅速下落,将站在吊物旋转半径内的任某砸住,营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a) 吊车司机对吊物重量确认不清,估计偏轻,违章冒险操作。

b) 起重作业管理不善,没有配备专业起重指挥及司索工。

c) 卸货位置不当,任某站位不当。

三、防范措施起重作业必须坚持“十不吊”,起重作业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案例3:一、事故经过2001.1.8日,某钢铁公司炼钢厂转炉检修,从事拆运吸尘管道(管道长10.85米,总重8.27吨)作业,铆工刘某、起重工刘某确认管道吊耳并估算重量为4吨左右,选择2吨倒链一个及ф15.5mm钢丝绳分别栓挂在管道东西两侧的吊耳上,10:40左右,4#天车司机滕某在生产科副科长张某指挥下(欢迎关注泰科钢铁),在管道自转90度情况下,将4#天车开到西侧2#混铁炉处,此时,吊装用的倒链和钢丝绳突然断裂,管道坠落至2#混铁炉过桥上,将正在2#混铁炉过桥上工作的张某(男,30岁,高中,混铁炉班长)击中头部,当场死亡,同一起作业的许某受轻伤。

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集锦

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集锦

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集锦1、天津国棉一厂锅炉爆炸事故2、宁波北仑发电厂锅炉炉膛爆炸事故3、温州鹿城区泰豪皮革厂锅炉爆炸事故4、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气站球罐爆炸事故5、浙江染料助剂总厂搪玻璃反应釜爆炸事故6、衢化集团公司研究所搪瓷反应釜爆炸事故7、杭州永创智能设备公司电梯乘客坠落事故8、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公司龙门起重机倒塌事故9、辽宁铁岭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钢水包倾覆事故10、贵州省兴义市马岭河峡谷风景区客运索道事故11.深圳市盐田区东部华侨城景区太空迷航游乐设施事故。

12、北京地铁自动扶梯逆转事故案例:1、天津国棉一厂锅炉爆炸事故(一)事故概况1955年4月25日,天津国棉一厂一台最高许可工作压力为2.45MPa的日本田熊16-25型锅炉,在正常工作压力下突然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17人重伤,52人轻伤,经济损失36.9万余元。

事故发生前,该锅炉在2月份就已经开始漏水且日益严重,3月底下锅筒接口处有的裂纹可通进8号铁丝1寸多深,漏水的地方已达到2m多长,到4月份每小时锅炉的漏水量在1.5t以上,锅炉房地面积水1寸多深,这已是事故前的严重征兆,但未能引起厂方重视而导致锅炉爆炸,爆炸部位发生在锅筒的铆接处,上下锅筒的连接管飞出75m,烟囱震斜57cm,炉墙被严重破坏。

(二)事故原因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该厂对锅炉设备缺乏认真的检查和忽视日常维护检修工作。

经技术鉴定,锅炉爆炸系下锅筒钢板苛性脆化所致。

造成脆化的原因是:厂动力部门对锅炉长期渗漏不及时修理,再三拖延,以致使锅炉钢板的裂缝占爆破断口的79%;锅炉给水质量十分低劣,渗漏处碱垢极其严重,为钢板苛性脆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高应力,高浓度,介质有浸蚀性)最终使锅炉钢板强度下降不足以承受正常工作压力而发生爆炸。

另外,此次事故的发生和该厂的领导干部存在严重忽视安全的错误思想和官僚主义工作作风是分不开的,对动力部门的管理混乱和锅炉的严重渗漏情况,从未检查,毫无所知,更为严重的是当该厂安全部门提出要审查动力部门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测验,鉴定动力设备的具体建议时,厂领导却把它搁在一边,没有采纳,也是这次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机械事故案例

机械事故案例

机械事故案例机械事故是指在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和生产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设备失效、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的意外事件。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起真实的机械事故案例,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和警惕,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案例一,起重机事故。

某工厂的起重机在搬运货物时突然发生了断裂,导致货物掉落砸伤了几名工人。

经过调查,发现起重机的钢丝绳长期使用未更换,且没有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

而工人在操作时也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操作,加之货物超过了起重机的承载能力,最终导致了这起事故的发生。

案例二,压力容器爆炸。

一家化工厂的压力容器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经过事故调查,发现压力容器长期没有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且在生产过程中压力超过了容器的承受范围。

同时,操作人员对于压力容器的使用规定和安全操作流程了解不够,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案例三,机械设备操作不当。

一名工人在使用机械设备时,因为操作不当导致手部被夹伤,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事后调查发现,该工人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机械设备操作培训,也没有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具,导致了这起事故的发生。

以上案例告诉我们,机械事故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叠加而成的。

首先是设备本身的质量和维护情况,其次是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最后是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和监督。

只有这三者能够完美结合,才能够有效地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进行设备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同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做到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另外,企业管理者也应该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可控。

总之,机械事故的发生往往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我们要从这些案例中吸取教训,加强对机械设备安全的重视,做好预防措施,切实保障员工和企业的安全。

希望大家能够引以为戒,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一 2013年6月21日江苏常州嬉戏谷“环形过山车”游客高空滞留事故(一)事故概况2013年6月21日12时30分左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嬉戏谷,环形过山车游乐项目。

载有11名游客的列车在回站前最后一次冲上提升塔架刹车段时,未按正常流程回站、滞留在刹车段,同时主控面板报356号故障。

在此情况下,操作人员立即按下急停开关,并启动了应急救援措施。

第一套救援方案为采用链条放车,由于在操作台尝试进入特殊模式失败,进行了第二套救援方案:采用绞车放车,但尝试下来绞车也未能提起列车,第二套救援方案也失败,于是园方正式请求消防支援。

在等待消防支援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尝试切断设备电源后重新上电,并采用手动模式提升列车,可以上提但不能下降;再试,在提升一段距离,仍不能下降,此时列车位置已经接近螺旋段,由于担心再提会进入螺旋段更难于救援,于是只有放弃尝试等待消防到来。

接事故报告后,武进区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公安、消防、卫生、质监、旅游、安监等部门和太湖湾度假区管委会等部门立即组织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紧急调来大型云梯车和救护车。

14时55分,第一名女性乘客被消防云梯车安全转移至地面,至16时53分,乘客全部安全返回地面。

(二)事故原因分析经查,造成列车滞留的直接原因是:传感器故障导致控制系统无法判断车行方向,系统保护将车停在提升塔架顶部刹车段。

而江苏嬉戏族有限公司虽建立了紧急救援预案,平时也进行了应急演练,但是预案中对紧急情况预估不足,紧急救援操作不当造成自救不能正常进行,致使乘客滞留时间过长,也是致使此次故障被扩大为事故的重要原因。

(三)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1.制造厂家应立即分析导致该传感器发生故障的原因,并评估今后发生故障的概率,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对策。

对于特别重要的几个传感器(尤其是传感器本身一旦发生故障可能会导致列车悬停空中的)应增设传感器自诊断模块,主控系统在每次发车前需确认这几个传感器的健康状况。

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的案例

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的案例

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的案例随着特种设备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特种设备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的案例时有发生。

本文将列举10个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的案例,以提醒大家重视特种设备安全问题。

1、2018年5月,湖南省岳阳市发生一起由于特种设备安全问题导致的爆炸事故。

当时,一家生产玻璃钢储罐的公司因为使用了过期的材料,导致储罐发生爆炸,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

2、2019年3月,江苏省淮安市发生一起由于特种设备安全问题导致的事故。

当时,一家生产化工设备的企业因为设备老化,导致一台反应釜发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6人受伤。

3、2019年5月,山东省济南市发生一起由于特种设备安全问题导致的事故。

当时,一家生产电磁炉的企业因为设备老化,导致一台电磁炉发生爆炸,造成4人死亡,13人受伤。

4、2019年7月,福建省福州市发生一起由于特种设备安全问题导致的事故。

当时,一家生产锅炉的企业因为设备老化,导致一台锅炉发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5、2019年9月,湖北省十堰市发生一起由于特种设备安全问题导致的事故。

当时,一家生产化工设备的企业因为设备老化,导致一台反应釜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

6、2019年11月,上海市宝山区发生一起由于特种设备安全问题导致的事故。

当时,一家生产锅炉的企业因为设备老化,导致一台锅炉发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7、2020年1月,河南省南阳市发生一起由于特种设备安全问题导致的事故。

当时,一家生产化工设备的企业因为设备老化,导致一台反应釜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

8、2020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发生一起由于特种设备安全问题导致的事故。

当时,一家生产化工设备的企业因为设备老化,导致一台反应釜发生爆炸,造成7人死亡,1人受伤。

9、2020年5月,重庆市南岸区发生一起由于特种设备安全问题导致的事故。

当时,一家生产锅炉的企业因为设备老化,导致一台锅炉发生爆炸,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

特种设备事故案例

特种设备事故案例

武汉工地电梯突坠19人死亡2012年9月13日13时10分许,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东湖景园还建楼C区7-1号楼建筑工地,发生一起施工升降机坠落造成19人死亡的重大建筑施工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约1800万元。

查明“9·13”重大建筑施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事故发生时,事故施工升降机导轨架第66和67节标准节连接处的4个连接螺栓只有左侧两个螺栓有效连接,而右侧(受力边)两个螺栓的螺母脱落,无法受力。

在此工况下,事故升降机左侧吊笼超过备案额定承载人数(12人),承载19人和约245公斤物件,上升到第66节标准节上部(33楼顶部)接近平台位置时,产生的倾翻力矩大于对重体、导轨架等固有的平衡力矩,造成事故施工升降机左侧吊笼顷刻倾翻,并连同67-70节标准节坠落地面。

湖南长沙施工电梯坠落致17人死亡1人重伤长沙市韶山南路643号湖南东方红建设集团上海城19栋项目部发生一起建筑施工升降机挂篮坠落事故,事故已经造成17人死亡1人重伤。

据工地工人介绍,发生事故的19栋计划建33层,现盖到了30层。

发生事故的升降机限载12人,但工人们称事发时升降机上乘坐的工人严重超出了这个数目。

“还有5名工人在17楼时下了电梯,后来升降机在继续上升过程中才发生事故。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人介绍。

乌鲁木齐米东区施工电梯从十楼坠落4人遇难新疆米东区府前中路阳光公寓建筑工地上,一部施工电梯从高空坠落,电梯厢里的5名工人仅有1人生还。

6月23日下午,记者从乌市和米东区在事发现场联合召开的现场会上获悉,据初步调查,当日16时09分左右,这5名工人乘坐出事施工电梯前往17楼干活,在电梯上行至10楼时,电梯厢发生坠落。

塔机司机、起重工(指挥司索)违规操作引发的安全事故案例一:2 0 1 0 年6 月2 日,在承建的杭州万银双子中心工程发生一起QTZ250塔机倒塌事故,造成司机一人坠落死亡。

出事时该塔机安装高度49.5m,按使用说明书规定临界最大独立高度51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种设备事故案例4篇
篇一:特种设备事故案例
2000年1月17日8时,蒸球车间2名操作工上班后与二楼切草人员配合开始给3号蒸球内加料,下午1时30分加料完毕,开始送汽。

约1个半小时后,球内压力达到0.6MPa开始保压正常运行,同时,由于2号蒸球内出料口堵塞,生产安全技术员,维修工,操作工等3人正在现场维修;17时40分,3号蒸球出料管伸缩节突然错位脱落,球内大量蒸汽纸浆向西方向迅速喷出,这时正在2号蒸球工作台上抢修的三名工作人员由于躲避不及,当场烫伤、昏迷,事故发生后,伤员当即用车送到就近的磁县医院抢救,由于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相继死亡。

篇二:特种设备事故案例
1986年2月22日5时9分,常德市桃源县某乡一造纸蒸球在运行中爆炸。

爆炸时蒸球内气压为0(7兆帕,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使整个厂房毁坏,绝大部分机器设备遭到严重的破坏,其中蒸球的基础钢筋水泥墩
2014年1月1日16时许,永昌县瑞丰贸易有限公司供销大厦三楼掌上明珠家具城业主李松年乘坐该公司载货电梯往三楼运输货物,电梯往上行驶中突然出现故障停止运行,导致李松年被困电梯中,
其立即打电话求救。

其间,电梯被困人员李松年进行自救,用手拨开重力锁致二楼电梯层门打开,得知消息前来施救的李松年之父李世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不慎从层门外踏入电梯井道坠落,经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

李松年于当日17时30分许从轿厢救出。

篇四:特种设备事故案例
2010年3月29日,公司上班的行车工卢某在3月27日晚上经人带班后,于当日独立操作行车。

她所操作的行车为地面操作,比原先她所操作的行车多了一个液
压翻滚装置。

和她一起进行吊运模具作业的辅助工严某也是该公司新招工人,当日是第二天上班。

他们的任务是将行车北侧经在模具里静养后的砌块由严某拉出并拨放至相应位置后由卢某吊放到东边,经行车翻滚动作后卸出模具,将砌块送往下道工序切割,再由行车将模具空壳吊放到行车西侧。

当日15:00左右,卢某操作行车,在准备起吊模具时,发现严某仍站在模具处,就叫其让开。

当行车靠近模具时,严某避让不及,被行车吊具撞击其右大腿致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