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合集下载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1、燥湿化痰:半夏用于痰清稀而多之湿痰、寒痰,常配陈皮。

2、降逆止呕:半夏用于各种呕吐,尤宜于湿浊中阻所致的脘闷呕吐。

3、消肿止痛:半夏外用治疮疡肿毒、毒蛇咬伤。

1、镇吐作用:制半夏丸剂、半夏煎剂对试验动物有镇吐作用。

2、催吐作用:生半夏及其未经高温处理的流浸膏有催吐作用。

3、镇静作用:半夏水溶性煮沸滤过液对呼吸运动有轻度镇静作用。

4、止咳作用:半夏具有化痰、止咳作用,水溶性煮沸过液内服后能使眼压轻度下降。

1、《本草经集注》:射干为之使,恶皂荚,畏雄黄、生姜、干姜、秦皮、龟甲,反乌头。

2、《药性论》:忌羊血、海藻、饴糖。

柴胡为之使。

3、张元素:诸血证及口渴者禁用。

孕妇忌之,用生姜则无害。

4、《医学入门》:凡诸血证及自汗,渴者禁用。

1、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芩三两。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2、治霍乱心腹胀痛、烦满短气、未得吐下:桂、半夏等分。

末,方寸匕,水一升,和服之。

3、治胃反呕吐者:半夏二升,人参三两,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汤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

4、治小儿痰热、咳嗽惊悸:半夏、南星等分,为末,牛胆汁,入胆内和,悬风处待干,蒸饼丸,绿豆大。

每服三、五丸,姜汤下。

5、治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各一两,半夏二两。

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

饮服十丸,日三服。

球茎繁殖寒露前后采挖球茎时,选择较小的作种,用湿土埋藏在阴凉通风处,到第二年清明前后,按行株距10 × 6 厘米的距离,移载于大田、不可过深,一寸许即可,地温 15--20 ℃,半月可出苗,亩用种 40 至 50 公斤。

珠芽繁殖夏秋间,当地上部分枯萎后,叶梗下的珠芽正长成,即可采下作种,按 6 至 8 厘米开穴,穴播 2 个,覆土 3 厘米,稍压实,施入适量的磷钾肥,保持干湿适宜,出苗后加强管理即可。

珠芽繁殖是当前半夏繁殖的主要途径,发芽可靠,成熟期早。

简述半夏的功效及使用注意

简述半夏的功效及使用注意

简述半夏的功效及使用注意半夏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它的功效和临床应用在中医实践中十分重要。

自古以来,半夏一直是中医眼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药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半夏的药材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以及其使用注意这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半夏的药材来源半夏为植物药物,生长在湿润、阳光充足的河谷、森林边缘及林缘草地上。

它属于穗状花序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

它的花期从七月到八月,果实期从八月到九月,果实成熟时,收藏半夏,剥去外皮,晒干而成。

二、半夏的性味归经半夏味甘、温,性温,归肝、脾、肾经。

它具有滋阴润肺、清肝明目、消肿止痛、活血通络等功效,能帮助改善日常活动,增强免疫力,防治疾病。

三、半夏的功效1、润肺阴:半夏具有润肺阴、清肺咳嗽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湿热咳嗽、肺结核等疾病,也可以用于改善咽喉炎、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

2、清肝明目:半夏能够调理肝脾,清肝明目,健脾开胃,补肝肾,治疗肝肾亏损引起的眼疾,如夜盲、白内障等。

3、消肿止痛:半夏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伤风感冒、肿痛、活血止痛等症状。

4、活血通络:半夏能够活血化淤,通络止痛,促进伤口愈合,治疗四肢麻木、痹痛等。

四、使用注意1、服用后会增加体温:半夏有温通血脉的功效,但服用半夏会使体温升高,容易出现发热的症状,而且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所以服用半夏后应当提高对体温的关注。

2、不宜服用过量:半夏有温通血脉、活血止痛等功效,但服用过量可能会加重症状,引起恶心、呕吐等,因此一定要按照诊断结果服用半夏,避免过量服用。

3、服用时切忌与甘酸药同服:半夏属于甘温药,如果与甘酸药同服可能会影响药效,但可以在服用半夏后一小时内服用甘酸药。

五、结论半夏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它具有滋阴润肺、清肝明目、消肿止痛、活血通络等功效,能帮助改善日常活动,增强免疫力,防治疾病,但服用时要按照中医的指示,切忌自行服用过量。

半夏的功能主治用量

半夏的功能主治用量

半夏的功能主治用量半夏简介半夏,又名半夏生,为禾本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根(茎结节)。

性质温和,味辛、微苦,具有理气化痰、止呕降逆、安胎止咳等功效。

半夏的功能半夏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常被用于中医药方剂中,可以针对多种病症进行治疗。

1.理气化痰:半夏具有理气活血、化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胸膈滞闷、咳嗽痰多等症状。

2.止呕降逆:半夏可以平胃降逆,用于胃寒呕吐、胃气上逆等病症。

3.安胎止咳:半夏有安神止咳的作用,适用于孕妇因气血不足、久咳不愈等病症。

4.化痰止咳:半夏含有挥发油和生物碱等成分,具有化痰润肺、止咳平喘的作用,对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具有一定疗效。

半夏的用量半夏的用量应根据不同的病症调整,下面是半夏常见的使用剂量:1.一般剂量:一般情况下,建议成人每次服用半夏310克,每日3次。

儿童每次服用半3克,每日3次。

夏12.煎服用量:将半夏研磨细末,每次服用0.3~1.5克,每日3次。

也可以入丸、入丹、入胶囊等剂型。

3.配伍用量:根据具体药方剂量配伍使用。

例如,配伍白芍草、甘草煎服,每次用半夏3~10克即可。

注意事项1.孕妇慎用:孕妇应慎用半夏,特别是孕初期和孕妇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儿童用量控制:儿童服用半夏应严格按照医嘱控制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3.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半夏,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调整用量。

4.过敏体质者慎用:对半夏过敏的人群慎用,出现过敏反应应停止使用。

结论半夏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理气化痰、止呕降逆、安胎止咳等功能。

在使用半夏时,应根据不同病症合理调整用量,并遵循医嘱和注意事项。

如果出现不适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半夏的药用价值

半夏的药用价值

治疗痰多
总结词
半夏能有效缓解痰多的症状。
详细描述
半夏具有祛痰作用,能够化解痰液,使其容易咳出,对于痰多引起的呼吸不畅、 咳嗽等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
治疗哮喘
总结词
半夏对哮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详细描述
半夏可以舒缓支气管痉挛,减轻哮喘发作时的呼吸困难症状,但需配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胃炎、胃溃疡
总结词
半夏的分布
半夏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各省,如江 苏、浙江、福建、湖南、湖北等地, 常生于田野、溪边、林下等阴湿环境 。
在中国北方部分地区也有分布,但数 量较少。
半夏的形态特征
半夏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60厘米,块茎 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3厘米。
半夏的花序为顶生或腋生的肉穗花序,雌雄同株 ,雌花序位于花序轴的一侧,雄花序位于另一侧 ,中间为佛焰苞所隔。
半夏的药用价值
汇报人: 2024-01-03
目录
• 半夏的简介 • 半夏的药理作用 • 半夏的临床应用 • 半夏的配伍与禁忌 • 半夏的用量与用法
01
半夏的简介
半夏的来源
01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 块茎,是中国传统中药材之一。
02
半夏在古代文献中已有记载和应 用,如《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 下品,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的功效。
半夏茎直立,单一或分枝,表面有细毛,叶片为 三出复叶,互生,叶柄长10-20厘米,小叶片椭 圆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表面深绿 色,背面灰绿色。
半夏的浆果呈椭圆形或圆形,成熟时为红色或黄 色。
02
半夏的药理作用
镇咳作用
镇咳成分
半夏中含有的生物碱、酚类化合物和植物甾醇等 成分具有明显的镇咳作用。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半夏是我们国内常用的一味中药,所以了解它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还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介绍下半夏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半夏的功效和作用1、中药半夏既燥湿以化痰,又善和胃降逆止呕,对多种呕吐均可应用。

用治痰湿犯胃或胃寒呕吐者,常与散寒止呕的生姜同用,如小半夏汤;若胃虚不纳,反胃呕吐者,可配伍补气和中的人参、白蜜等同用,如大半夏汤;若与清热降逆之品同用,亦可治胃热呕吐,如配黄连、竹茹、橘皮同用,谓之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

还可用于妊娠呕吐,可配伍人参、干姜同用,如干姜人参半夏丸;亦可配伍苏梗、砂仁等理气安胎,和胃止呕之品同用。

2、中药半夏具辛散温燥之性,能燥湿化痰,为治疗湿痰、寒痰咳嗽的要药。

常用于湿痰犯肺而见咳嗽痰多、胸膈满闷、呕恶不适、苔腻脉滑,常与橘皮、茯苓、甘草同用,如二陈汤;若寒饮犯肺,咳嗽气喘,痰液清稀者,可配细辛、桂枝、麻黄等同用,如小青龙汤;若痰热内结,咳嗽痰黄者,则须配伍黄芩、瓜蒌、胆南星等清化热痰之品同用,如清气化痰丸。

3、中药半夏主归脾经而能燥脾湿以除生痰之源,配伍熄风之品,可治脾湿生痰、肝风内动所致的风痰头痛、眩晕,兼见胸膈胀闷,苔腻脉滑之症,常与天麻、白术等同用,如半夏白术天麻汤。

4、中药半夏具有辛散消痞、化痰散结之效,故可用治胸脘痞闷之证。

如为寒热互结而见脘痞呕恶者,可与黄芩、干姜、人参等配伍,以寒热互用,如半夏泻心汤;如为痰热互结,痞闷呕吐者,可配伍黄连、瓜蒌等同用,即小陷肠汤。

若痰气互结,梗于咽中,如有异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者,称为梅核气,可配伍厚朴、茯苓、苏叶等同用,如半夏厚朴汤。

5、中药半夏内服外用均有消肿散结之功。

如治瘿瘤、瘰疬痰核之症,可与昆布、海藻、贝母等化痰软坚散结之品同用。

用治痈疽发背及乳疮等症,可用生半夏为末,以鸡蛋白调涂患处,亦可用鲜品捣烂外敷。

半夏的宜忌不宜于乌头类药材同用。

其性温燥,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应慎用。

半夏的功能主治与作用

半夏的功能主治与作用

半夏的功能主治与作用一、概述半夏是一种中药材,也被称为半夏藤、半枝莲等,是一种多年生蔓性植物。

半夏在中医药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半夏的功能主治与作用。

二、功能主治半夏的功能主治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止咳化痰:半夏具有镇咳化痰的功能,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咳嗽,尤其是痰多黏稠的情况。

2.止吐安神:半夏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呕吐以及由内火引起的不眠、多梦等症状。

3.理气止痛:半夏能够舒缓肌肉,有止痛、解痉作用,适用于胸腹疼痛、胃脘疼痛等症状。

4.降火消肿:半夏具有降火、消肿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火热内盛引起的口腔溃疡、扁桃体炎等症状。

5.化痰止咳:半夏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三、作用机理半夏的作用机理主要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

半夏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类物质等。

这些成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1.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半夏中的生物碱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

2.抗炎作用:半夏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局部组织的炎症水肿。

3.促进消化:半夏中的多糖类物质可以促进消化系统的蠕动,增强消化器官的功能。

4.调节免疫系统:半夏中的活性成分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四、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半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遵医嘱用药:半夏是一种中药,使用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遵循医嘱用药。

2.避免过量使用:使用半夏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用量,避免过量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3.个体差异:不同人体质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各不相同,使用半夏时应注意个体差异。

4.不良反应:使用半夏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如有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告知医生。

5.儿童、孕妇慎用:儿童和孕妇在使用半夏时需要特别注意,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半夏,即半夏生晒制品,是中药中常见的一味药材,也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非常丰富,但是由于其毒性较大,使用时需要特别小心,并遵循一定的用药禁忌。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半夏的基本信息。

半夏,又名广半夏、生夏、夏季之半和夏半。

(学名:Pinellia ternata (Thunb.) Makino。

拉丁名:Rhizoma pinelliae),是天南星科半夏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常用的中草药之一。

据研究,半夏可在中国各地广泛生长,但以华东、华中、华南等地更为常见。

其根茎具有毒性,能提取鳖甾体皂苷、生物碱、多糖类等多种药效成分。

中医认为半夏性味辛温,有化痰散结、降逆止呕的功效。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如下:1. 止咳平喘:半夏含有较多的生物碱,具有祛痰止咳的作用。

中医认为,半夏可刺激呼吸中枢,使人咳嗽痰多,从而达到止咳平喘的效果。

2. 和胃化痰:半夏可通过调整消化系统的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同时还能促进胆汁的分泌,增加胃肠蠕动,从而起到和胃化痰的作用。

3. 降逆止呕:半夏含有的生物碱物质能刺激呕吐中枢,从而减少呕吐的频率和程度。

中医认为半夏具有降逆止呕的功效,对于妊娠呕吐、胃寒呕吐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4. 消肿祛痰:半夏中所含的鳖甾体皂苷是一种有效的消肿祛痰成分,可以帮助病人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身体水肿的症状。

5. 祛湿化痰:由于半夏具有较强的散湿作用,可以通过祛除体内的湿气,改善一些由湿气引起的症状,如排尿困难、腹部胀满等。

6. 消食化滞:半夏可刺激胃肠道蠕动,促进食物在消化道中的运动,从而起到消食化滞的作用。

除了以上的功效与作用之外,半夏还可以用于治疗哮喘、胸满气胀、口腔溃疡、无食欲等病症,并且在肿瘤化疗的辅助治疗中也有应用。

虽然半夏具有许多功效与作用,但由于其毒性较大,需要特别小心使用,并遵循以下的用药禁忌:1. 孕妇禁用:半夏具有刺激子宫的效果,容易导致流产或早产,所以孕妇禁用半夏。

中药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中药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中药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半夏,又名指南半夏,为天南星科、藕节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中医认为,半夏味甘、性温,具有化痰散结、止咳平喘、安胎止血、止吐、止泻的功效。

它的主要成分为沙门冬酮、半夏碱、半夏酮等。

半夏主要功能及功效:1. 化痰散结:半夏能够入肺,化痰解郁,对于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呕吐,有良好的疗效。

尤其对于痰湿结块阻塞而引起的胸闷、郁滞,可起到化痰散结的作用。

如用半夏与苍术、厚朴、陈皮等配伍使用,效果更好。

2. 止咳平喘:半夏具有镇咳作用,对于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特别是对于咳嗽痰多、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半夏有较好的咳喘平喘作用。

可以与白芍、川贝母、杏仁等药物配伍使用,增强疗效。

3. 安胎止血:半夏具有抑制宫缩、安胎止血的作用。

对于妊娠性呕吐严重、动胎痛、胎漏、妊娠出血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常与柴胡、当归、桃仁等药物配伍使用。

4. 止吐:半夏具有镇吐作用,对于呕吐、反胃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尤其对于妊娠呕吐、头晕恶心等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可与佩兰、木香、陈皮等药物共同应用。

5. 止泻:半夏具有收敛肠道、止泻作用,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便溏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常与茯苓、白术、木香等药物配伍使用。

半夏的禁忌:1. 孕妇禁用:半夏具有抑制子宫收缩的作用,对于正常妊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对于已有流产、早产等妇女,以及已有先兆流产、宫缩不正常的孕妇,应禁用半夏,以免影响胎儿健康。

2. 脾胃虚寒者禁用:半夏具有收敛止泻作用,如果脾胃虚寒者大量服用,容易导致脾胃功能进一步受损,使脾胃寒湿更加重,加重腹泻、腹痛等症状。

3. 湿热痰滞者禁用:半夏虽然有化痰散结的作用,但对于痰湿阻滞、湿热痰滞较重者,容易使痰液更加黏稠,加重病情。

4. 阴虚火旺者禁用:半夏具有一定的温燥作用,对于阴虚火旺、阴液不足的人群,容易出现上火、口干等症状。

总之,半夏作为一味常用的中药,具有较好的化痰散结、止咳平喘、安胎止血、止吐、止泻的功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处方用名] 半夏——天南星科Araceae [概要]
半夏之名始见于《礼记,月令》:“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

” 在本草文献中则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半夏,一名地文,一名水玉。

味辛,毒。

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山谷。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释名项谓:“礼记月令: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也,故名。

守田会意,水玉因形。

”而故名。

生半夏有毒,误食常有生命危险。

据史料记载;很久以前,闽南有一胡姓樵夫,一日卖柴回家,饥饿难忍,狼吞虎咽地吃妻子做好的饭菜,一碗饭尚未吃完,忽然口吐白沫而死。

其妻见状,放声大哭。

邻居闻讯赶来,对樵夫之死,议论纷纷。

地保说;樵夫早上还在卖柴,怎么回家顷刻而死呢?分明其妻有了奸情,狠心投毒!遂将胡氏扭送县衙。

知县审案,见胡氏一表人才,长得很漂亮,心想;“这个女人有这般姿色,自然不甘作樵夫之妻,看来一定是通奸杀夫无疑了。

”于是一拍惊棠木,喝令招供,胡氏大喊冤枉。

知县大怒,吩咐用重刑,胡氏被屈打成招,打人死牢。

案子被送到府里,王知府看了案卷后,觉得疑点甚多;胡氏既然通奸杀夫,奸夫是谁?又为何平时夫妻感情融洽?其女儿已13 岁.此案一定另有原因.想到这里,王知府决定重审此案.经过仔细审问,原来
胡氏家境贫寒,那日饭菜是其女儿从野外挖回来的野菜叫野小蒜。

王知府要胡氏女儿重新挖回一篮野菜,发现是一种比野小蒜叶子稍宽,
其根茎略大。

王知府叫胡氏照当日做重新烹好后让一位犯了死罪的囚犯吃了。

果然那囚犯很快口吐白沫,满地打滚,不一会儿就死掉了。

至此真相大白,胡氏被无罪释放。

王知府根据种野草生长的季节将它取名为“半夏”.半夏为天南星科Araceae 半夏属Pinellia 植物半夏Pirtellia ternateThunb.)Breit .的干燥地下块茎。

半夏属植物全世界约有8 种,我国产7 种,其中6 种为中国特有。

其中最主要的为半夏和虎掌半夏Pinellia pedati-ta Schotl. 《中国药典》收载半夏一种为法定用药品种,而虎掌半夏又称虎南星,《中华本草》收载。

而全国各地收购的天南星中混有大量的虎掌半夏。

目前国内炮制的“胆南星”原料,几乎都是“虎掌南星”。

近年来市场上有水半夏Typhoninm flagolliforrne( Lodd) Blume .冒充半夏。

水半夏为天天南星犁头尖属植物,无半夏临床疗效。

半夏止呕,水半夏致呕,应注意区别。

半夏人药首见于《五十二病方》第376 号方,处方用名为冶半夏粉(李时珍:半夏研为末,以姜汁汤浸澄三日,沥去涎水,晒干,F,谓之半夏粉),与牛脂、
合煎服用。

半夏秫米汤,为《内经》所沿用。

《武威汉代氏医简》治疗久咳上气汤云:“半夏母父(哎)且(咀),泊水斗三升,饮令六沸,浚去滓,温饮一小杯。

”因生半夏有毒,
故古人谓不能哎咀 (畋咀:用嘴咬撕之意) 。

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创用的半夏为主药的方剂,至今仍为中医广泛应用。

半在国内外防治疾病中占据重要地位。

医药工业,很多中成药中均离不开半夏。

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积的功效。

这是历代医
药学家经过漫长的探索,不断总结的结晶。

《中国药话》载:清朝末年,一位英国医生患呕吐症,“屡屡吐,绝食者久矣”,先后邀请了日本医生和美国医生共同为其治疗。

但其结果是:“协力治疗,呕吐卒不止”。

当时已认为患者已是不起之人了,遂请中国盐山名医张锡纯“一决其生死”。

张锡纯经过认真细致的视后说:“余有一策,试姑行之。

”随即张锡纯拿出自制的“半夏加茯苓生丸”,叫患者服用。

待一二服后,其效突显,数日后竟恢复到了原有的健康。

使得三位“东洋大夫”赞叹不已,对中医中药敬佩至极。

张锡纯精通药性,技一筹,善用半夏,立起沉疴。

现代药理研究:半夏含挥发油,烟碱,黏液质,甾醇,胆碱,胡萝卜苷,多氨基酸等。

具有镇咳祛痰,止吐,解毒,抗心律失常,抗溃疡,抗肿瘤,抗早,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现代临床使用半夏,其炮制品有姜制半夏、法半夏、竹沥半夏、宋半夏京半夏、半夏曲、仙露半夏等。

现在已简化为四种炮制方法,即:清半夏、姜制半夏,法半夏和半夏曲。

[基原] 半夏系天南星科Araceae 半夏属
Pinellia 植物半夏PineLlia terrte( thunb) Breit. 的地下块茎。

[别名] 地文、水玉、守田、三步跳、麻芋子、地雷功、珠半夏、麻玉果、示姑、羊眼半夏、蝎子草、和姑等。

[性
味归经] 性温,味辛,有毒。

归脾、胃、肺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