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废弃物的转化增效资源化模式及其研究与实践_段金廒

合集下载

本刊编委段金廒教授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本刊编委段金廒教授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本刊编委段金廒教授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本刊编辑部【期刊名称】《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43)2【摘要】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日前召开。

会上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中国药科大学学报》编委段金廒教授主持完成的"中药资源化学研究体系建立及其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段金廒教授主持的这项研究围绕我国中药资源生产与利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若干瓶颈问题,通过十余年的创新研究和探索实践,率先在国内外提出和建立了中药资源化学研究体系,并在10余种重要特色药用生物资源生产和利用中得到成功实践。

【总页数】1页(P192-192)【关键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编委;《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药用生物资源;化学研究【作者】本刊编辑部【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21【相关文献】1.热烈祝贺本刊顾问、编委荣获国家科技奖顾问王辰院士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顾问陈凯先院士荣获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编委王立祥教授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第六届编辑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J],2.本刊编委叶文才教授团队喜获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J], 本刊编辑部3.热烈祝贺浙江中医大学校长、本刊主编范永升教授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J],4.祝贺我刊编委纪红兵教授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新型香精制备与香气品质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简介 [J],5.我国石材行业首次问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种防脱落的超薄石材复合板”项目荣获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J], 谭金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资源节约中药渣高效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资源节约中药渣高效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三、中药渣资源综合再利用的挑 战与前景
虽然中药渣资源综合再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潜在的经济价值,但在实际应用 中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中药渣的组成和性质因药材种类、加工方法的不同 而异,需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和利用。其次,中药渣的再利用需要投 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此外,中药渣的再利用还需要考虑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避免对环境和人体 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3、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合作,共同推进中药渣综合利用研究。中医药、环境 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可以加强合作,共同研究中药渣高效综合利 用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推进其在环保、农业、能源等领域的应用。
4、促进公众对中药渣综合利用的认识和参与,加强环保意识教育。通过宣传 教育和社会倡导,提高公众对中药渣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和环保意识,促进全社 会的绿色发展和资源节约。
一、中药渣的组成和特点
中药渣是中药材经过提取有效成分后剩余的废弃物,主要成分包括纤维素、半 纤维素、木质素、残余药渣和微量元素等。这些成分具有潜在的再利用价值, 如作为肥料、饲料、生物质能源等。
二、中药渣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
1、肥料化利用
中药渣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通过堆肥、发 酵等过程,可以将中药渣转化为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同 时,这种肥料的使用也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中药渣是中医药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和生物 活性物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如何实现中药渣的资源化利用,以减少环 境污染,同时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中药渣综合利用方面,已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例如,某公司研发了一种利用 中药渣生产有机肥的工艺,实现了中药渣的高效转化和资源化利用。同时,还 有研究将中药渣用于制备生物质能源,如生物燃料乙醇等。这些案例不仅减少 了中药渣对环境的污染,还实现了资源的再生利用。

中药残渣的主要成分与资源化再利用-生物制药论文-生物学论文

中药残渣的主要成分与资源化再利用-生物制药论文-生物学论文
关键词:中药渣; 资源化利用; 深加工; 生物农业; 畜牧业;
Valor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residue- a review
YUAN Qi LI Weidong ZHENG Yanping JIN Junjie LI Shuang
College of Biotechnology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Jiangsu Haisheng Pharmaceutical Company
气化特性。陈冠益等[32]以生产六味地黄丸过程中产生的中药渣为原 料进行了水蒸气气化实验, 结果发现:该中药渣具备良好的水蒸气气 化特性, 气化温度为 800 ℃, 气化过程通入的水蒸气与生物质的质量 比 (S/B) 为 1.0 时, 气化效果最佳, 气化效率高达 72.91%。王雪[33] 利用快速热解装置对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中药渣进行热解炭化, 利用微型流化床反应器 (MFBRA) 考察药渣炭化产物的动力学以及灰 熔融特性, 为中药渣两段气化装置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基础实验数据。
2 中药渣的资源化利用方式
2.1 农业种植利用
2.1.1 生物有机肥
中药渣既含有大量微量元素、蛋白质和纤维素, 又具有通气 性好且质轻的特点, 因此可用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 是一种优质的轻 基质原料和有机肥;与工业化肥相比, 用它作为肥料不会产生土壤板 结和土质退化等问题, 同时它还具有节水增肥的特点, 更不需要进行 原料粉碎, 操作简便的同时可降低生产成本[1]。我国是农业大国, 每 年有大量的秸秆产生, 利用中药渣和秸秆共同发酵, 待其腐烂分解后, 用作生物肥料, 可以增强土壤肥力。夏文静等[5]以中药渣、玉米秸秆、 麸皮和水按不同比例, 用平菇来发酵生产有机肥, 发酵结束后基质中 氮磷钾的总含量为 5.51%, 有机质含量是 49.66%, 此结果证明:用平菇 对中药渣进行发酵, 可以生产有机肥, 实现中药渣的无害化处理。万 燕等[6]利用妇科千金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药渣发酵制备有机肥, 该 有机肥能有效促进半夏出芽, 显著增半夏质量。陈美兰等[7]采用盆栽 的方法研究了丹参、麦芽、 连翘、白术、丹皮及苦参等药渣发酵后 的有机肥对紫苏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中药 渣均能促进紫苏生长, 且均能改善根系结构, 增加叶片面积, 提高紫 苏酚类物质的积累量。周林山等[8]以甘蓝型油菜为供试品种, 研究黄

中药渣类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中药渣类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中药渣类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综合利用研究进展作者:张秀娟邝振英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21年第19期摘要:中药渣作为一种典型的工业生物质,具有含水量大、极易腐败的特点,处理不当易造成环境污染。

采用热解技术处理中药渣不仅能减少中药渣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生产有价值的绿色化学品和材料。

本文详细回顾和阐述了中药渣类生物质热解的典型代表产物生物燃气、生物油和生物炭,并对其应用进行了梳理,同时概述了生物质微波热解工艺并预测其发展方向,充分证实了中药渣类生物质热解工艺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对实现中药渣类生物质高效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药渣类生物质热解生物燃气生物油生物炭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7(a)-0038-05Research Progress on Thermochemical Convers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Residue BiomassZHANG Xiujuan KUANG Zhenying(Nanchang Hongyi Technology Co., Ltd., Nanchang, Jiangxi Province, 330047 China)Abstract: As a typical industrial biomas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idu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water content and easy corruption. Improper treatment is easy to caus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Using pyrolysis technology to trea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idue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poll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idue to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produce valuable green chemicals and materials. This paper reviews and expounds in detail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products of biomass pyroly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idues, such as biogas, bio oil and biochar, and combs their applications. At the same time, it summarizes the biomass microwave pyrolysis process and predicts its development direction, which fully proves that the biomass pyrolysis proc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idues has a certain application prospect, which is important for realizing the efficient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idue biomas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optimize energy structure.Key Words: Herbal residues biomass; Pyrolysis; Bio gas; Bio oil; Biochar随着化石燃料的迅速枯竭,可再生能源和环境友好型能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中药渣综合利用研究进展及生态化综合利用模式

中药渣综合利用研究进展及生态化综合利用模式

中药渣综合利用研究进展及生态化综合利用模式一、概述中药渣,作为中药制药过程中的废弃物,其综合利用问题日益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中药渣的产生量逐年上升,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中药渣成分复杂,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微量元素及药用成分,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

传统的中药渣处理方式多以焚烧、填埋为主,这种方式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可能引发环境污染。

开展中药渣的综合利用研究,探索生态化综合利用模式,对于推动中医药产业绿色发展、促进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中药渣综合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以及提取有价值成分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将中药渣转化为有机肥料、生物饲料、生物能源等,不仅可以实现中药渣的资源化利用,还能为农业生产、畜牧业发展以及能源供应提供新的途径。

同时,生态化综合利用模式的探索也是中药渣综合利用研究的重要方向。

通过构建中药渣生态化处理系统,将中药渣的处理与生态环境修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相结合,实现中药渣处理的环境友好型和经济效益型双重目标。

中药渣综合利用研究及生态化综合利用模式的探索,对于促进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循环经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中药渣的综合利用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1. 中药渣的产生背景与现状中药渣,作为中药材加工炮制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其产生背景与中药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随着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应用,中药材的需求量逐年攀升,中药加工业也随之迅速壮大。

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中药渣却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上,中药渣往往被视为无用之物,被随意丢弃或焚烧,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焚烧中药渣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而随意堆放的中药渣则容易滋生细菌,产生恶臭,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潜在威胁。

中药渣的综合利用模式研究探索

中药渣的综合利用模式研究探索

中药渣的综合利用模式研究探索中药渣是中药材在制备过程中所剩余的固体废物,通常被视为废弃物处理,大多数情况下都被直接丢弃。

中药渣中蕴含着丰富的营养物质和药用成分,具有很高的资源价值。

探索中药渣的综合利用模式,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中药渣的资源价值、综合利用技术及模式、现状和发展前景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中药渣的合理利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中药渣的资源价值中药渣是中药材在炮制过程中所剩余的固体废物,在中医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量庞大,是一种典型的生产废弃物。

中药渣中富含多种有益物质,如植物蛋白、纤维素、多糖、挥发油等,还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生物碱、生物活性多肽、酚类化合物等。

这些物质具有一定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可以用于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养殖业和药物制备等领域,因此具有很高的资源开发利用价值。

1.农业生产:中药渣中所含的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对土壤有一定的改良作用,可以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保水保肥能力,增加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结构。

将中药渣作为有机肥料使用,不但能够有效减少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压力,还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2.食品加工:中药渣中富含的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可以用于食品加工行业的原料制取。

比如将中药渣加工成高营养价值的食品添加剂,用于生产馒头、面包、饼干等食品,不但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还能够减少食品加工厂的生产废渣。

3.养殖业:中药渣中所含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和生物碱,可以用于饲料生产,对饲料的质量和口感有所改善。

中药渣在饲料中加以利用,还可以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降低饲料成本。

4.药物制备:中药渣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经过合理提取和提纯,可以生产出药物原料和保健食品原料,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二、中药渣的综合利用技术及模式中药渣的综合利用技术及模式主要包括资源化利用、化学利用、生物技术利用和循环利用等方面。

1.资源化利用:利用中药渣中含有的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生产有机肥料和土壤改良剂,对土壤肥力和土壤结构有所改善。

中药废弃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中药废弃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甘肃科技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36卷第24期2020年12月Vol.36 No.24Dec. 2020中药废弃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胡露,柯军△(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002)摘要:中药废弃物资源丰富,再利用价值是极具前途的,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也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是符合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国家废弃物资源化的方针政策。

但在利用中药废弃物资源时也存在许多问题。

其一,中药废弃物具有多样性,再利用时需充分考虑是否安全可用,所含的成分、以及实际情况等因素确定如何进行开发利用;其二,要注意投入的成本,简化操作工艺,便于技术应用与推广,并防止二次污染。

其三,需要国家层面建立完善治理制度,需要政策的宏观有效调节,以促进中药废弃物资源再利用技术开发与创新,促使我国中药资源 建设成为循环产业,保障中医资源事业的健康、稳步、绿色、发展。

关键词:中药废弃物;再利用;综述中图分类号:X705随着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卫生服务 业的不断推进,中药资源经济产业的大力发展,一 批新型中药资源再加工再制造企业也应运而生。

随着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巨量的中药废弃物。

我国中药行业中,每年就消耗植物类药材70万t 左右, 产生的药渣数百万吨,是中药企业产生的重要污染 源,对环境和经济都造成巨大的影响叫我国现行关于废弃物资源化的 是从2003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开始,其后又依次出台一系列相关叫主要提出了提高资源合理高效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和危害,推、环、经济、的生产方式。

,现代科技, 中药资源环再的生产 , 进中药产业 发展、 环发展, 进 资源型、环境型产业,是中药现代化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药渣 中药废弃物的 要 源, 一 中药渣 废物、 和等方式处理。

不仅资金投入巨大,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源。

中药企业对其 中,大 于出提、, , 中药资源化 的不发和 叫中药渣是 的 化 和再生价值,,开展中药渣再 重要的现实意1中药废弃物再利用的方法1.1低值利用是指中药废弃物资源价值低或开发利用程度相对初级,可以作为有机肥料、微生物原 料、燃料和饲料添加剂,投入成本低1.1.1制备有机肥料中药 渣的 ,料的 。

中药资源化学研究思路方法与进展

中药资源化学研究思路方法与进展
2009 年 9 月 第 7 卷 第 5 期
发, 研究中药资源可利用物质的时间、空间基本属 性以及它们的变化规律等; 从化学物质的角度研究 中药资源可利用物质的类型、结构、性质、质量、 数量、存在与分布以及利用途径等 [2]。
围绕我国丰富的生物资源, 借助化学、生物学、 生物工程等技术以及功能评价方法等现代多学科 交叉技术和手段开展中药资源化学应用基础和资 源综合利用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是探讨可利用物质 的生物合成、积累规律, 为人工资源生产提供科学 依据; 基于植物化学分类学原理开展替代资源的寻 找及发现, 以解决濒危稀缺资源问题等。综合利用 研究是依据基础研究积累对其各类可利用物质进 行多途径、多层次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努力实现 物尽其用, 形成中药资源—可利用物质—多途径开 发-功能产品群集成的资源化学研究与利用模式, 充分发挥资源整体性价值。
【收稿日期】 2009-07-18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 2006BAI09B05-1; No. 2007BA137B02) 【*通讯作者】 段金廒: 教授, 博导,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天然药物资源专 业委员u. cn
讨了中药资源化学研究思路与方法, 并以研究实例分析了中药资源化学应用基础研究与综合开发利用研究现状。
【关键词】 中药资源化学; 中药资源学; 思路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 R282
【文献标识号】 A 【文章编号】1672-3651(2009)05-0333-08
doi: 10.3724/SP. J. 1009.2009.00333
334 Chin J Nat Med Sep. 2009 Vol. 7 No. 5
幼苗-绵茵陈[6]。 以川泽泻(Alism aplantago-aquatica Linn.)中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中药废弃物的生物转化方法技术及其应用实践 生物转化技术在中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起着重要作
用。通过微生物转化和酶转化使中药废弃物中的生物质转 化成为利用价值较高的木糖醇、乙醇、微生物蛋白饲料、有机 肥料等资源性物质; 或通过微生物或酶的作用将中药废渣、 废水中的次生小分子物质转化为功能活性更优的转化产物, 以提升其资源化潜力,开发高附加值的资源性产品。 2. 2. 1 发酵转化方法技术与应用[19-20] 发酵技术依据对氧 的需要可分为厌氧性和好氧性发酵; 依据培养基物理性状可 区分为液态和固态发酵; 依据发酵设备可区分为: 敞口发酵、 密闭发酵、浅盘发酵、深层发酵。依据发酵转化产品的不同可 分为: 微生物菌体发酵; 微生物酶发酵; 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 微 生物的转化发酵; 生物工程细胞的发酵等类型。微生物转化是 利用微生物细胞的一种或多种酶与中药废弃组织细胞相互作 用,将其中的可转化物质的化学结构改构或对其功能基团进行 修饰、转移等,促使其转化为经济价值更高的产物[21-22]。
尚有分析表明,中药虎杖水提药渣中残余白藜芦醇的含 量可达 2. 3 mg·g - 1 。将其药渣进一步通过醇提-大孔树脂 吸附-硅胶柱分离集成技术,可有效回收白藜芦醇,大大节约 了虎杖资源的生产,有效缓解了国内 20 余家白藜芦醇生产 企业争抢原料,导致虎杖药材及其白藜芦醇价格不断攀升的 局面[18]。
上[5-6] ,依据中药废弃物 所 含 资 源 性 物 质 的 不 同 理 化 性 质 与 资源化潜力、不同利用价值等,在“三大利用策略”的引导下, 构建了“三类资源化模式”,即粗放低值资源化模式; 转化增 效资源化模式; 精细高值资源化模式。本文在资源循环经济 理论和中药资源化学思路的指导下,针对中药废弃物转化增 效的资源化模式,从转化增效的实现途径、适宜技术体系、应 用实践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推动和有效解决这一长期制 约中药资源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中药废弃物的资 源化利用提供借鉴和引导[7-9]。 1 中药废弃物转化增效资源化模式的基本内涵
转化增效资源化模式是针对具有一定资源化潜力的中 药废弃物,通过化学转化技术酶转化技术、微生物转化技术、 细胞生物转化、发酵转化技术等,使其转化成为利用价值较 高的资源性物质,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充分挖掘中药废弃物 的资源化潜力; 通过技术革新或技术集成,提升资源性物质 的利用效 率。该 模 式 是 实 现 节 约 资 源、循 环 经 济 的 重 要 途 径,为逐步推进中药废弃物资源化及资源产业链的延伸提供 重要支撑,其资源化过程涉及多领域的多学科交融、多元技 术集成等,以实现中药废弃物的转化增效与高效利用[10]。 2 中药废弃物的转化增效途径、方法技术及其应用实践
第 38 卷第 23 期 2013 年 12 月
Vol. 38,Issue 23 December,2013
·专论·
中药废弃物的转化增效资源化模式及其研究与实践
段金廒* ,宿树兰,郭盛,刘培,钱大玮,江曙,朱华旭,唐于平,吴启南
(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3)
图 2 以中药固态废弃物为原料可生产的各类资源性产品 Fig. 2 Kinds of produce products from solid waste materials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2. 1. 3 高效富集 / 转移方法技术与应用 通过现代分离材 料与适宜技术的集成和应用,有效提高中药废弃物中可利用 物质的富集 效 率 和 转 移 率,以 实 现 废 弃 资 源 产 物 的 回 收 利 用,达到节约资 源 的 目 的。例 如,从 丹 参 废 弃 物 中 高 效 富 集 和回收利用脂溶性丹参酮类、水溶性丹酚酸类等资源性化学 成分。在含有 丹 参 的 中 药、保 健 产 品 等 的 深 加 工 制 造 过 程 中,当采用以水为溶剂提取工艺时,药材原料中含有的丹参 酮类等脂溶性成分大多留在了药渣中被废弃。若采用多相 提取工艺,并通过萃取转移与硅胶柱分离等多元技术集成, 可实现丹参各类型资源性物质的高效富集与回收利用[17]。
热解气化技术[11-12],废弃物的热解气化技术是热转化技 术应用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在有氧参与下将废弃物中可燃物 质转化成一氧 化 碳、氢 气、甲 烷 等 可 燃 性 气 体。气 化 一 般 是 将废弃物部分燃烧,在中温或高温下气化生成燃料气、合成 气和不活泼残留物的过程。气化是所有生物质热化学加工 中开发最早、可规模化生产的利用技术,从气化到产品气的 后续加工和应用均已有较高的商业化程度。
[摘要] 药材生产-饮片加工-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化过程构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中药资源产业链和产品集群,产生了巨 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然而,在药材生产与饮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非药用部位”及“下脚料”,在资源性产品深加工制造过程 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等大量的废弃物,既导致了中药资源的极大浪费又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新的压力。在前期研究和实践 的基础上,依据中药废弃物所含资源性物质的不同理化性质与资源化潜力、不同利用价值等,构建了“三大利用策略”和“三类 资源化模式”。该文在资源循环经济理论和中药资源化学研究思路的指导下,针对中药废弃物转化增效的资源化模式,从转 化增效的实现途径、适宜技术体系、应用实践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推动和有效解决这一长期制约中药产业健康发展的瓶 颈问题,实现中药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借鉴和引导。
[收稿日期] 2013-10-09 [基金项目]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010BA I04B 03 ) ; 江苏高校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专项( 2013) ; 江苏省 “333 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项目( 2013) [通信作者] * 段 金 廒,教 授,博 士 生 导 师,Tel: ( 025 ) 85811116, E-mail: dja@ njutcm. edu. cn
中药资源生产过程所追求的目标是实现有限资源的最 大化利用。中药废弃物主体为可再生物质,尤其是废弃的植 物组织器官、废渣、废水等是一类可转化利用的生物质原料。 通过转化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提升其利用价值、发现其潜 在利用价值。该过程主要包括: 化学转化、生物转化和物理 转化三大类方法技术体系。中药废弃物的转化增效资源化 途经与集成技术体系见图 1。 2. 1 中药废弃物的化学转化与富集转移技术及其应用实践
碱预水解化学转化技术: 利用不同浓度的碱液与某些助 剂的共同作 用,将 中 药 生 物 质 中 不 同 类 型 的 多 聚 糖 抽 提 出 来。碱液还可削弱皂化纤维素与半纤维素之间的氢键、半纤 维素与木质素之间的酯键,从而将半纤维素释放到溶液中。
化学催化反应转化技术: 以中药固态废弃物经处理液化 产物,或中药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等,加入特定的化学催化
热 / 压裂解转化技术[13-14]: 废弃物的热 / 压裂解化学转化 技术主要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 或添加催化剂) ,经 过一定时间的化学反应使中药固态废弃物转化为液态性产 物的过程。不同的工艺技术条件,其转化率一般在 50% ~ 90% 。大致可以分成高压热解、常压热解、常压快速热解、气
化途径与技术,使中药废弃物转化为固态、液态和气态等资 源性产品; 通过酸、碱预处理,以及化学催化反应等化学转化 途径与技术,将废弃物中大分子物质解聚转化为低聚类或小 分子化学物质,或通过转化提升资源性化学物质的利用价值 或潜在利用价值。也可通过应用现代分离材料及其技术集 成使中药废弃物中可利用物质高效富集或提高其转移率,以 实现提高利用效率的目的。 2. 1. 1 热化学转化方法技术与应用 燃烧热转化技术: 废 弃物燃烧模式是将贮存在废弃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可利用 的热能、电能等 能 源 化 方 式,用 于 供 热 和 发 电 等。该 方 式 虽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废弃物处理压力和提供了热能和电能,但 直接燃烧效率低,烟尘排放量大,污染环境等,是粗放低值化 的利用方式。
第 38 卷第 23 期 2013 年 12 月
Vol. 38,Issue 23 December,2013
试剂,促使中药废弃物中可转化的物质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可 利用物质,进一步开发为资源性产品。
有机溶剂处理法: 中药固体废弃物经有机溶剂处理后, 回收的半纤维素纯度高、活性好,有利于进一步转化为酒精、 制浆造纸助剂、木糖及木糖醇、阿拉伯糖木聚糖、黏合剂、增 稠剂、稳定剂、水凝胶、食用纤维、薄膜形成剂及乳化剂等资 源性产品。
以丹参药渣为 研 究 对 象,由 于 其 含 有 丰 富 的 纤 维 素、半 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生物质高分子物质,通过催化热解技术实 现高附加值转化。方法是将丹参药渣于固定床热解炉中进 行热解处理,热解产生的气体进行催化反应得到生物油。 2. 1. 2 化学反应转化方法技术与应用 酸预水解化学转化 技术: 中药废弃生物质原料经酸预水解后,组织材料中的半 纤维素与纤维素之间的连接键被解离,得到由纤维素和木质 素组成的固体物质,或可用做制浆造纸的原料,或经进一步 发酵生产获得乳酸或乙醇等。
·3992·
化合成、超临界液化等 5 种的富含纤维
素类物质的植物茎叶为原料,通过热裂解液化可制取液体产 物,主要为不凝性气体或生物质燃气,其中的有机小分子化 合物含量约 15% 。所采用的技术方法为: 在缺氧状态下快速 加热中药废弃物,然后迅速冷却为液体生物油; 在气体中的 高分子化合物完全分解前进行中温浓缩,以减少气体产物的 形成,提高液相产物产量; 再通过脱水分离为木醋酸和木焦 油。木醋酸经减压分馏获得乙酸、丙酸、丁酸、甲醇和其它有 机溶剂,木焦油可加工为杂酚等抗聚剂。
化学转化利用途径与方法技术主要包括: 通过热化学转
·3991·
第 38 卷第 23 期 2013 年 12 月
Vol. 38,Issue 23 December,2013
图 1 中药废弃物的转化增效资源化途经与集成技术体系 Fig. 1 Resources ways and the integrated technology system of castoff from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conversion efficienc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