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特别不规则建筑设计分析及专项论证

合集下载

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121

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121

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建筑的发展,为了讲究建筑的设计立体感,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越来越普遍。

文章以某多层结构平面凹凸不规则,设计建造标准较低,现拟对其进行钢结构增层及改扩建,并实现功能转换。

按照现行抗震规范及检测鉴定规范规定提高结构的抗震设防类别,并对房屋进行抗震鉴定,发现该房屋在承载力和抗震措施方面均存在较大不足。

介绍了钢结构增层改扩建设计中既有建筑的承载能力加强和抗震构造措施加强的设计,分析了增层改扩建后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并提出改扩建施工中注意事项。

关键词:既有建筑;改扩建;钢结构加层;加固设计;抗震分析1 前言城市迅速发展与建设用地紧张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许多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多层房屋已不能满足高层次的城市发展需求。

鉴于这些建筑物目前还处于使用年限内,且大多位于市中心地段、交通便捷,因此对其进行增层改扩建,改善功能、延长使用寿命可以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80年代建造的房屋,由于当时的经济、技术水平限制,按照现行规范标准衡量,均存在抗震性能不良的缺陷。

当时建造的框架结构体系大多采用单向框架,连系梁拉结形成整体,其整体性能不好;有些建筑平面不规则,但并未采取对抗震有利的加强措施;预制装配式楼、屋盖对抗震也极为不利。

这些既有建筑在改扩建设计中,首先要对既有结构进行抗震措施的补强和承载能力的加强。

本文以某改扩建工程为例,在其抗震鉴定结论基础上,介绍了加固及改扩建方案,并对改扩建房屋进行抗震性能分析,为后期同类工程提供一定的建议。

2 工程概况2.1 原工程概况某既有建筑为一栋地上3层、地下1层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呈凹形,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设计建成。

原设计设有洗衣场、仓库、注浆中转站、鞋帽加工场、仓库、服装加工厂及辅助用房等。

建成后作为上海市某居住区中的配套综合服务大楼使用,于2000年左右改作酒店使用,并设有厨房、餐厅大堂、大小包间等设施。

该建筑地下1层按人防常五级设计建造。

针对建筑结构设计中不规则设计问题分析与探讨 刘艺锋

针对建筑结构设计中不规则设计问题分析与探讨 刘艺锋

针对建筑结构设计中不规则设计问题分析与探讨刘艺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建筑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部分建筑结构设计中,奇思妙想出一些形状怪异的建筑外观,这就出现了不规则建筑结构情况。

在进行建筑的不规则施工的过程中因力学受力作用,建筑结构也随着发生一定的变化。

本文笔者论述了建筑结构不规则性的特点,针对建筑结构不规则设计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结构;不规则性;结构设计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一些建筑企业力图利用别致的外观设计使其在竞标中出奇制胜,达到在建筑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目的。

投资方也期望利用建筑的独特外观,吸引客户的眼球。

在此之中,一些设计者借鉴国外设计理念并融合进自己的创作思维,使不规则的建筑结构设计,进一步形成与发展。

不规则建筑结构,虽然有着较高的设计难度,不规则建筑结构的坚固性与安全性,是可以通过科学而合理的设计来实现的。

一建筑结构不规则性的特点1 平面不规则性平面不规则类型中,主要分凹凸不规则、扭转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第一,扭转不规则,表现在每一层楼的最大弹性水平移,是该栋楼楼层两端水平移平均值的1.2 倍,或者最大层间移位,是该楼层两端的层间移位平均值的1.2 倍;第二,凹凸不规则类型,主要是以建筑结构面凹进一侧的尺寸,大于实际投影方向上总尺寸的30% 为准;第三,楼板局部不规则,主要以楼板尺寸、平面刚度发生的急剧变化,做为判断标准。

2 竖向不规则性建筑不规则整体结构包括:平面不规则、竖向不规则类型,其中竖向不规则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侧向刚度不规则,判断依据为小于该楼层以上相邻的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或者以该楼层的侧向刚度值小于与其相邻上一楼层的70%,除掉顶层外的楼层布局,收进的水平向尺度大于与其相邻下一层的25%;第二,竖向抗侧力不规则,依据以竖直方向上的抗侧力产生的内力,通过水平的转换构建而向下传递;第三,楼层承载力突变,判断标准以层间的抗侧力结构受力程度,小于上一层的受剪程度的80%。

装配式多层不规则结构的设计及分析

装配式多层不规则结构的设计及分析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32 建筑与装饰2022年6月上 装配式多层不规则结构的设计及分析孟敏婕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嘉兴 314000摘 要 本工程为装配式不规则多层框架,为进一步了解,楼盖体系刚度削弱对单体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

本文采用多种结构分析软件,按照规范要求的性能目标,对结构进行设计分析,将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结构的薄弱部位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

计算结构表明,通过合理的选型及设计措施,有效地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构各项指标可以满足规范要求。

结构体系是安全、可靠的,并能满足建筑的要求。

关键字 装配式;不规则;多层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esign and Analysis of Prefabricated Multilayer Irregular StructureMeng Min-jieJiaxing Nanya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Jiaxing 314000, Zhejiang Province, ChinaAbstract This project is a prefabricated irregular multilayer frame. In 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adverse effect of the weakening stiffness of the floor system on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single unit, this article uses a variety of structural analysis software to design and analyze the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performance objectives required by the norms,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and takes corresponding strengthening measures for the weak parts of the structure. The calculation of the structure shows that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structure is effectively improved through reasonable selection and design measures, and the various indexes of the structure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orms. The structural system is safe, reliable and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building.Key words prefabricated; irregular; multilayer frame structure; seismic performance analysis引言装配式建筑结构,具有能耗低、污染小、抗震性能好、施工周期短、可回收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多层特别不规则建筑设计分析及专项论证

多层特别不规则建筑设计分析及专项论证

[论文主体]:
受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委托,我院对该校综合楼进行施工图设计,该 建筑底层长 66.7 米,宽 48.6 米,总建筑面积 12465 ㎡,典型柱距为 8.1 米,二 层报告厅跨度达 24 米。建筑共 6 层,底层层高分别为 4.5 米,二~五层层高 3.9 米,六层层高 3.5 米,建筑从三层开始局部收进 30 米,室外地面到主屋面建筑 总高度为 23.9 米,底层平面及建筑立面见图 1,图 2。该建筑方案已被业主及主管 部门认可,建筑师为确保建筑立面完整,不允许结构师设抗震缝,该建筑整体做 为一个结构单元进行设计。
[4] 徐培福,傅学怡,王翠坤,肖从真等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 . 北 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上海市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实 施细则. 2014
[附录部分]

针对此类建筑阐述了特别不规则的判定方法并依据概念设计对结构薄弱区域进行构造加强配合合理的计算分析组织专家对项目不规则进行专项论证从而完成特别不规则建筑的的设多层特别不规则设计分析专项论证现代建筑为了体现建筑师的造型概念设计理念建筑的功能和形式的要求也日趋复杂
主审论文
(中 级)
题目:多层特别不规则建筑的抗震设计分析 及专项论证
单 位: 上海思筑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姓 名:
李海乐
2015 年 7 月 12 日
目录
摘 要 ………………………………………………………………….…..….........1 绪 论 ……………………………………………………………………………….2 关键词 ……………………………………………………………………………….3 一、规则性判断:…………………………………..………………………………5 1、平面规则性判断……………………………………………...…………………..5 2、竖向规则性判断……………………………………………...…………………..7 3、其他规则性判断.………….……………..…………………………….………….8 4、规则性判断结论………………...………………………………………. ……..8 二、计算分析……….…………………………..……………………………………..8 三、构造加强措施……….……………………..……………………………………..9 四、专项论证……….………………………..……………………………………..10 结 论………………….…………………………………………………………..12 参考文献……………….…………………………………………………………..13 附 录………………….…………………………………………………………..14

多层特别不规则建筑设计分析及专项论证

多层特别不规则建筑设计分析及专项论证
根据以上意见,并与专家组成员多次沟通,本次工程专项论证报告得到专家 组高度认可,结合专家组的意见,本工程现已顺利通过图纸审查,且已进入施工 阶段。
[结论及建议]:
对于多层结构的特别不规则论证,我们尚缺少一套系统的论证体系,对于不 规则的加强措施规范也少有说明,但是参考高层结构相关规范及相关论文中的相 关要求,并结合超限高层审查要求和流程,进行合理的概念设计和计算分析、构 造加强,版职业技术学校委托,我院对该校综合楼进行施工图设计,该 建筑底层长 66.7 米,宽 48.6 米,总建筑面积 12465 ㎡,典型柱距为 8.1 米,二 层报告厅跨度达 24 米。建筑共 6 层,底层层高分别为 4.5 米,二~五层层高 3.9 米,六层层高 3.5 米,建筑从三层开始局部收进 30 米,室外地面到主屋面建筑 总高度为 23.9 米,底层平面及建筑立面见图 1,图 2。该建筑方案已被业主及主管 部门认可,建筑师为确保建筑立面完整,不允许结构师设抗震缝,该建筑整体做 为一个结构单元进行设计。
1、 平面规则 性判断:
① 平面凹凸尺 过大:该建筑五层平 面,建筑局部收进, 平面呈 L 形分布,建 筑总长度 66.70 米, 端部凸出长度达 31.8 米,相当于总长度 47.6%,大于 30%,小 于 50%,见图 3,属于 平面不规则一项。
图 3 五层结构平面图
② 楼板局 部不连续:该建 筑报告厅层高 为 7.8 米,因此 三层结构平面 在此处造成局 部大开洞,连同 中庭及电梯井 处洞口,Y 向有 效楼板宽度 26.762 米,典 型楼板宽度 68.2 米,比率 为 39%,小于 50%,见图 4, 属于平面不规 则一项。
该建筑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地震烈度 7 度,加速度 0.1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 组,场地类别 IV 类,特征周期 0.9s。该建筑为学校类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重 点设防类(乙类),按要求主体结构按 8 度采取抗震措施。

建筑设计不合理性的整改报告

建筑设计不合理性的整改报告

建筑设计不合理性的整改报告1. 引言在建筑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设计不合理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建筑的功能、安全性和美观性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敬请报告整改措施。

2. 定位与分析2.1 定位:根据对建筑的全面调研和评估,发现了一些存在不合理性的设计问题。

2.2 分析:具体分析这些问题,包括造成问题的原因,以及问题对建筑的影响。

3. 整改措施3.1 问题1:空间布局不合理分析:建筑的功能区划不合理,空间利用率低,造成部分区域的浪费。

这会影响建筑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整改措施:重新规划空间布局,优化功能区域划分,提高空间利用率。

3.2 问题2:材料选择不合理分析:部分材料的使用不合理,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导致材料的劣化和损坏,影响建筑的美观性和耐久性。

整改措施:重新选择适合环境的材料,提高材料的耐久性和美观性。

3.3 问题3:结构设计不合理分析:部分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建筑在承受载荷时出现变形或破坏的风险。

这会威胁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整改措施:重新评估结构设计,进行强化和改进,确保建筑的安全可靠性。

3.4 问题4:施工工艺不合理分析:施工工艺存在问题,导致建筑存在一些隐患,如漏水、开裂等,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品质。

整改措施:重新审查施工工艺,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施工质量和建筑品质。

4. 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整改措施的效果,我们将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监测和评估:4.1 功能性评估:通过对重新规划的功能区域的使用情况调查和用户反馈收集,评估建筑的功能是否得到了提升。

4.2 美观性评估:通过对建筑外观、材料和细节的检查,评估建筑的美观性是否得到了改善。

4.3 安全性评估:通过对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的复核,评估建筑的安全性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4.4 经济性评估:通过建筑的省能源和节约运营成本来评估整改措施的经济效益。

5. 结论与展望通过对建筑设计的不合理性问题进行分析和整改,我们相信建筑的功能、安全性和美观性将得到明显改善。

高层建筑不规则结构的设计实例分析-建筑设计论文-土木建筑论文

高层建筑不规则结构的设计实例分析-建筑设计论文-土木建筑论文

高层建筑不规则结构的设计实例分析-建筑设计论文-土木建筑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在现代建筑发展体系中,高层建筑的发展比较迅速和重要,其稳固性更加得到设计人员的重视。

因而在对其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应从提高结构稳固度这一角度出发改善设计方案。

尤其针对可能出现的不规则建筑构造,设计人员更要提高重视,从不同的设计角度出发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以满足实际建筑工程的结构优化需要。

文章在对高层建筑的不规则结构设计进行探讨时,从介绍基本的高层建筑的不规则结构形式出发,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具体的不规则结构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高层建筑; 不规则结构; 结构设计;Abstract:In the modern building development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s is relatively rapid and important,and its stability has gained more concern from the designers. Therefore, when designing it, the designer should improve the design scheme fromthe point of view of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structure. Especially in view of the possible irregular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it and adjust the design scheme from different design angles in order to meet the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needs of the actual building project. While discussing the irregular structure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s,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asic irregular structure forms of high-rise buildings, and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cases, analyzes the specific design points of irregular structures.Keyword:high-rise building; irregular structure; structural design;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标准化设计,设计人员需要秉持质量为先、发展为重的设计理念,要进一步将提高建筑稳定性当作设计的出发点。

某多层住宅建筑设计案例及注意问题分析

某多层住宅建筑设计案例及注意问题分析

某多层住宅建筑设计案例及注意问题分析关键词:多层住宅建筑;设计理念;绿化环境;立面设计1.住宅建筑设计理念住宅建筑在一个项目开始设计前,根据该项目制定一个主题,根据不同的品质定位、居住人群,地理位置、环境因素,首先考虑住宅建筑应该有一个设计方向,以满足不同的受众群体,凸现自身的设计特点,做到在众多的设计中,有自己鲜明的设计个性。

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体现在统一性、合理性及舒适性等几方面。

(1)建筑设计的统一性。

建筑设计不再单纯是一幢两幢的规划设计,而是以一定规模的小区作为前提,小区的规划设计首先以人为本,同时营造更优美的室外环境。

要求功能合理,让居住者能在其中方便、安全、卫生、舒适地生活。

住宅内部房间齐全,动静分开,洁污分离;主要居住的房间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各种设施齐全,能满足节能的要求。

同时要结合城市的自身特色,小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对小区进行总体规划设计,是创造良好小区环境的基础,是小区设计的感观因素,是设计中的重要工作。

(2)住宅建筑的合理性。

未来的住宅标准将有很大的提高,细微之处将得到重视。

节点细部设计在于整体布局合理,功能性强,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同时细部设计、节点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任何设计的尺寸、体量都应从人的生理学考虑,作为主体人感受到外部环境的舒适程度,可以直接衡量设计的好与坏,千万不能忽视细节的小问题,一切从人的需求考虑是获取成功的关键。

代写论文(3)住宅建筑的舒适性。

现在,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不仅是“住得下”,而且要“住得好”,这就是说人们对住房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住宅要方便、舒适、自由、美观。

对室内采光、日照、通风、采暖、景观等因素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现代、接近自然,要有时代感,体现自由、体现家庭的亲切感。

2.住宅建筑案例分析2.1工程概况某多层住宅建筑,一共38层,一层为杂物间,二到八层住宅,小区中心布置一栋老年活动中心,沿街布置一层商业,其中商业面积9850㎡,老年活动中心3580㎡,住宅建筑面积96368㎡,容积率1.50,密度34.8%,绿地率4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审论文(中级)题目:多层特别不规则建筑的抗震设计分析及专项论证单位:上海思筑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姓名:李海乐2015 年7 月12 日目录摘要 (1)绪论 (2)关键词 (3)一、规则性判断: (5)1、平面规则性判断 (5)2、竖向规则性判断 (7)3、其他规则性判断 (8)4、规则性判断结论................................................................... .. (8)二、计算分析 (8)三、构造加强措施 (9)四、专项论证 (10)结论 (12)参考文献 (13)附录 (14)[摘要]:多层建筑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平、立面不规则建筑,在达到抗震规范规定的特别不规则建筑时,按规范要求需要进行专项论证。

针对此类建筑,阐述了特别不规则的判定方法,并依据概念设计对结构薄弱区域进行构造加强配合合理的计算分析,组织专家对项目不规则进行专项论证,从而完成特别不规则建筑的的设计。

[关键词]:多层特别不规则设计分析专项论证[绪论]:现代建筑为了体现建筑师的造型概念设计理念,建筑的功能和形式的要求也日趋复杂。

为了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和外观的设计要求,建筑师越来越多倾向于设计平面、立面都比较复杂的建筑。

而对于我们结构设计师,就要求我们在满足现行规范、标准的要求下,既能实现建筑师的构想,又能做到安全经济合理。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质[2010]109号)中明确提出了对高层建筑超限的认定和审查要求,但对于大量的多层建筑如果照此执行则过于苛刻,因此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版中对多层建筑提出了不规则建筑、特别不规则建筑、严重不规则建筑的概念。

严重不规则的建筑规范禁止采用,特别不规则建筑明确要求应进行专项论证,但此类项目进行专项论证的实例寥寥无几,笔者通过主持设计的一项特别不规则建筑的结构设计,重点阐述多层建筑特别不规则建筑的判定、计算分析、设计加强措施、专家论证等。

[论文主体]:受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委托,我院对该校综合楼进行施工图设计,该建筑底层长66.7米,宽48.6米,总建筑面积12465㎡,典型柱距为8.1米,二层报告厅跨度达24米。

建筑共6层,底层层高分别为4.5米,二~五层层高3.9米,六层层高3.5米,建筑从三层开始局部收进30米,室外地面到主屋面建筑总高度为23.9米,底层平面及建筑立面见图1,图2。

该建筑方案已被业主及主管部门认可,建筑师为确保建筑立面完整,不允许结构师设抗震缝,该建筑整体做为一个结构单元进行设计。

该建筑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地震烈度7度,加速度0.1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IV类,特征周期0.9s。

该建筑为学校类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乙类),按要求主体结构按8度采取抗震措施。

图1:综合楼一层平面图图2:综合楼剖面图一、规则性判断:参考《抗震设计规范》中相关要求对该建筑从平面规则性、竖向规则性两个方面对该建筑方案进行规则性判断。

1、平面规则性判断:①平面凹凸尺过大:该建筑五层平面,建筑局部收进,平面呈L形分布,建筑总长度66.70米,端部凸出长度达31.8米,相当于总长度47.6%,大于30%,小于50%,见图3,属于平面不规则一项。

图3 五层结构平面图②楼板局部不连续:该建筑报告厅层高为7.8米,因此三层结构平面在此处造成局部大开洞,连同中庭及电梯井处洞口,Y向有效楼板宽度26.762米,典型楼板宽度68.2米,比率为39%,小于50%,见图4,属于平面不规则一项。

图4 三层结构平面图③扭转不规则:X+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最大水平位移比位于第2层,位移比为1.41,最大层间位移比位于第1层,位移比为1.40,均大于1.20。

Y+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最大水平位移比位于第3层,位移比为1.21,最大层间位移比位于第3层,位移比为1.45,均大于1.20。

综上判定属于平面不规则一项。

2、竖向规则性判断:该建筑从第四层开始局部收进,X向局部收进33.575米,收进比达65%,见图3,大于25%;从第五层开始X向局部收进31.8米,收进比达47.7%,见图5,也大于25%,属于竖向不规则一项。

图5六层结构平面图3、其他不规则判断:建筑物有通高柱做为立面线条(见图4),存在穿层柱,属于不规则一项。

4、结论:参照《全国超限高层审查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办法》中相关要求,本工程共存在以上第1-①、1-②、1-③、2、3条共五条不规则项,属于《抗震设计规范》中3.4.1条文说明中规定的特别不规则项,按3.4.1条:“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并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

本工程设计时,从计算和构造两个角度对结构进行加强措施。

二、计算分析:由于本工程超限项目较多,在进行结构计算时,对计算表结果的把握采取比规范更严来把握,本工程按以下标准做为结构设计预期目标:1、严格控制层间位移角。

规范对框架结构层间位移比限值问为1/550,本工程设计时按1/700标准来控制层间位移角。

2、严格控制水平最大位移比和层间位移比。

规范对框架结构层间(水平)位移比为不宜大于1.2,不应大于1.5,本工程平面不规则超限较多,按1.2控制位移比困难,设计时按1.45标准来控制层间位移比。

3、严格控制结构竖向刚度变化。

严格控制楼层侧向抗剪承载力之比不小于0.85。

4、严格控制结构周期比。

为提高结构抗扭刚度,将结构周期比按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A级高度高层建筑要求按0.9控制。

5、严格控制穿层柱设计。

手工复核穿层柱计算长度,并按中震不屈设计。

按照以上预定目标,进行反复计算,最后调到比较理想的方案,结构最终计算结果见表一,计算结果均在预定目标范围之内:表一:结构主要计算结果:质量参与系数X向最小剪重比Y向最小剪重比X向最大位移角Y向最大位移角周期扭转系数周期比最大位移比X向:99.02%Y向:98.77% 4.90% 6.45% 1/896 1/833T1:1.0483T2:0.9140T3:0.8097T1:0.18T2:0.01T3:0.740.7724X向:1.40Y向:1.45三、构造加强措施:本工程在严格控制计算指标的同时,也根据对不规则项目的分析,从以下各个方面对构件进行构造方面加强:1、平面凹凸尺过大加强:计算时凹口一侧周边各一跨,凸出部位根部一跨应定义为弹性膜单元计算位移比(范围见图3凸出区域)。

相应区域按中震不屈对该部分板跨做应力分析,控制多遇地震下混凝土主拉应力小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板配筋按不小于三倍主拉应力的要求设置。

2、楼板局部不连续加强:(1) 计算时洞口周边一跨、细长板带处应定义为弹性膜单元(见图3、图4、图5洞口周边阴影区)。

相应区域按中震不屈对该部分板跨做应力分析,控制混凝土主拉应力小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板配筋按不小于三倍主拉应力的要求设置。

(2) 构造上对该区域板厚加厚至130mm,配筋10@150双层双向;洞口周边梁纵筋、腰筋配筋适当加大,上部架立钢筋采用纵筋贯通等构造措施。

3、扭转不规则加强:对扭转大一侧的竖向构件内力予以放大,柱轴压比限制适当严于规范值(小于规范值0.05),配箍率、纵筋配筋率等相应加强。

4、竖向局部收进加强:(1)体型收进部位上、下各一层周边竖向构件抗震等级提高一级,配筋适当加大。

(2)一侧收进导致结构偏心,导致底部构件因扭转效应的影响而内力增大,加强收进部位以下两层的周边构件的配筋及其他构造措施。

(3)考虑收进部位上、下楼层的相互作用,对收进部位外延三跨框架柱箍筋予以加强,提高延性。

(4)收进部位的楼板(见图6)厚度加厚至150,加强配筋至12@150,双层双向拉通,整层楼板进行应力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薄弱部位予以加强。

图6 五层顶板构造加强图5、穿层柱加强:穿层柱按中震不屈设计,箍筋全高加密。

四、专项论证:在本工程实施以前,本公司尚未有多层超限论证方面的经验,经过与市抗震办的多次沟通,并结合高层超限审查的经验,进一步明确了专项论证的流程如下供参考:①由设计单位根据初步设计成果,进一步撰写多层超限论证专题报告,内容主要包含:不规则判断、不规则加强措施等方面内容。

②组织本市来自不同单位的具有高级职称的3名结构工程专家成立专家组,对报告进行专题论证。

③由专家组协商出具专家组意见。

④根据专家组意见,设计单位修改回复,并交由专家组确认。

⑤汇总专题报告和专家意见,审图时提交图纸审查中心做为审查依据之一。

以下列出专家组提出的部分意见,供后续工程做为参考。

根据以上意见,并与专家组成员多次沟通,本次工程专项论证报告得到专家组高度认可,结合专家组的意见,本工程现已顺利通过图纸审查,且已进入施工阶段。

[结论及建议]:对于多层结构的特别不规则论证,我们尚缺少一套系统的论证体系,对于不规则的加强措施规范也少有说明,但是参考高层结构相关规范及相关论文中的相关要求,并结合超限高层审查要求和流程,进行合理的概念设计和计算分析、构造加强,同样可以顺利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全国超限高层审查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办法. 201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2010[4] 徐培福,傅学怡,王翠坤,肖从真等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上海市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实施细则. 2014[附录部分]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