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中国对外贸易促进
国际贸易(第七版)国际贸易促进、救济与管制

为了扩大出口,政府或公共机构对出口商提供的财政资助就是出口补贴。政府提供 的出口补贴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例如,补贴信贷机构,运输企业使得 出口企业的信贷成本和运输成本下降,都可能构成出口补贴。
根据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出口补贴属于禁止性补贴,应该予以取消。 在符合一定条件的前提下,进口国可以征收反补贴税。另外,根据WTO《农业协 议》规定的特殊的出口补贴纪律,出口补贴不能增加,只能逐步减少。
出口促进
三、出口信贷与出口信用保险
(一)出口信贷
出口信贷(export credit)是一种国际信贷方式,是世界各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的 出口,加强国际竞争能力,由该国的出口信贷机构通过直接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 (或其银行)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或者通过担保、保险或给予其满足国外进口商对本 国出口商支付货款需要的一种融资方式。这种由国家组建的出口信贷机构 (Export Credit Agencies,ECAs)鼓励本国金融机构对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或进口国 的银行提供优惠贷款,或甚至直接提供贷款的做法叫作官方支持的出口信贷 (Officially Supported Export Credits,OSECs),简称出口信贷。
二、特殊经济区的主要形式
(一)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 (二)保税区 (三)出口加工区 (四)自由边境区 (五)过境区 (六)科学工业园区 (七)省级和大型特殊经济区 (八)国际合作特殊经济区
Hale Waihona Puke 设立经济特区二、特殊经济区的主要形式
(一)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
自由港(free port)又称自由口岸。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又称对外贸易区、 自由区、工商业自由贸易区等。 无论自由港还是自由贸易区都是划在关境以外,对进出口商品全部或大部分免征 关税,并且准许在港内或区内开展商品自由储存、展览、拆散、改装、重新包装、 整理、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以便本地区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增加财政收 入和外汇收入。 通常,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把港口或设区所在的城市都划为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如香港整个是自由 港。在整个香港,除了个别商品,绝大多数商品可以自由进出,免征关税,甚至 允许任何外国商人在那里兴办工厂或企业。 另一种是把港口或设区所在的城市的一部分划为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
中国对外贸易促进

(二)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意义
➢ 1.有利于调动企业特别是外贸企业深化 改革、增加出口的积极性;
➢ 2.有利于调整出口贸易结构、促进产业 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出口效益;
➢ 3.有利于消除财政和经济运行的风险隐 患,缓解国家财政的压力;
(续上)
➢ 4.有利于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沿海与 内地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调动中央和 地方发展出口贸易、加强退税管理的两 个积极性;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出口退税制度 ➢ 第二节 出口信贷制度 ➢ 第三节 出口信用保险制度 ➢ 第四节 特定区域与对外贸易促进 ➢ 第五节 对外贸易促进机构
第一节
出口退税制度
➢ 一、出口退税制度的含义 ➢ 二、出口退税制度的特点 ➢ 三、出口退税制度的基本原则 ➢ 四、出口退税的管理 ➢ 五、出口退税制度的意义与作用 ➢ 六、我国出口退税机制改革
四、出口退税的管理
➢ (一)出口退税的范围 ➢ (二)出口退税税种和税率 ➢ (三)出口退税的基本程序
五、出口退税制度的意义与作用
(一)出口退税的范围
➢ 1.出口退税的企业范围 有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和生产企业、委托 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企业、其他特定退税企 业(对外承包工程公司、对外修理企业等) 以及外商投资企业。 ➢ 2.出口退税的货物范围 一般退税货物应具备四个条件才可以享受出 口退税。
➢ 调整后的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税率为17%、 13%、11%、8%、5%五档
(三)出口退税的基本程序
一般来说,出口退税程序基本包括 四个步骤: ➢(1)出口退税登记; ➢(2)出口退税申请; ➢(3)出口退税审核; ➢(4)税款退付与退税清算。
五、出口退税制度的意义与作用
第六章中国对外贸易促进-PPT课件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主要业务范围
出口卖方信贷业务 出口买方信贷业务 设备出口卖方信贷 船舶出口卖方信贷
中国政府对外优惠贷款业务
外国政府贷款转贷业务 筹融资业务 代客外汇资金交易业务 对外担保业务
高新技术产品(含软件产品)卖方信贷
一般机电产品出口卖方信贷 对外承包工程贷款
境外投资贷款
国际结算业务 结算业务 企业存款业务 国内结算业BANK)是直属于国务 院领导、政府全资拥有的国家政策性银行。其 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外经贸政 策、金融政策和外交政策,为扩大我国机电产 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推动有 比较优势的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 促进对外关系发展和国际经贸合作,提供政策 性金融支持。 中国进出口银行已转变为既支持出口、又支持 进口。
我国的间接税主要包括增值税和消费税。这些 税的征收不管是在最终产品环节还是在中间产 品环节,在产品出口时应予以退还。 出口退税政策是WTO允许使用的促进出口贸易 发展的手段。与其他税收制度比较,出口退税 不应被视为补贴行为。 出口退税的目的,是使本国出口产品以不含税 价格进入国际市场,与其他国家产品在同等条 件下展开竞争。
出口退税的原则
零税率的原则 公平税负原则 属地管理原则 宏观调控原则
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演变
自1994年税制改革到2009年4月,我国根据 经济形势变化对出口退税政策前后进行了10次 大的调整。 2019年8月1日、11月1日、12月1日;2009 年1月1日、4月1日,我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 里五次调整了出口退税政策,主要目的就是提 高企业出口竞争力,支持企业扩大出口,增强 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支持中小企业克服 经营困难,进一步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克服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
国际贸易促进

国际贸易促进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贸易已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提升生活水平的重要力量。
国际贸易的发展不仅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还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
本文将深入探讨国际贸易促进的多方面意义、面临的挑战以及有效的促进措施。
国际贸易促进首先体现在经济增长方面。
通过参与国际贸易,各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专注于生产具有优势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例如,一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它们可以出口原材料;而另一些国家在技术和创新方面具有优势,它们则出口高科技产品。
这种专业化分工和贸易往来使得全球的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促进了经济的整体增长。
国际贸易还为各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出口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生产线上的工人到物流运输、市场营销等领域的专业人员。
同时,进口贸易也为国内市场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商品和服务,刺激了消费需求,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就业。
此外,国际贸易还促进了劳动力的跨国流动,使得人才能够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发挥作用,提高自身的收入水平。
国际贸易的促进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带来了显著的好处。
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多样且价格合理的商品和服务。
进口的商品和服务丰富了市场选择,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通过竞争,国内企业也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这最终使得消费者能够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
在技术创新方面,国际贸易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各国在贸易往来中交流和分享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企业为了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力,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进步。
这种技术的传播和创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促进了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然而,国际贸易的促进并非一帆风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贸易保护主义就是其中之一。
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采取了加征关税、设置贸易壁垒等措施,这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自由流动。
贸易争端也时有发生,各国在贸易规则、市场准入等方面存在分歧,导致贸易关系紧张。
对外贸易课件:中国对外贸易促进制度

三、促进出口可以因实际的交易和消费增长, 增加政府 税收收益
四、 促进出口, 可以使大量外汇回流到本国, 从根本上 促进本土投资, 投资的增长会拉升本土经济信心, 而 这是一个远期的拉动
பைடு நூலகம்
出口信贷
出口信贷(Export Credit)
• 出口信贷(Export Credit) • 概念:是一个国家的银行为了鼓励商
3、出口信贷的特点
(1)信贷发放以货物出口为基础 (2)利率较低 一般低于相同条件下的资金贷放市场利率,利差由国家补贴 (3)贷款金额通常占买卖合同的85%左右,其余部分由进口商 先行支付 (4)出口信贷发放与出口信贷保险相结合 一般设有国家信贷保险机构对贷款予以担保,风险本身由国家负 担,利润由企业获得 (5)成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中国对外贸易促进制度
链接——中国出口贸易
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字显示,2009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
值为22072.7亿美元,其中出口12016.7亿美元,下降16%;进
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全年贸易顺差1960.7亿美元。
中国的年出口额首次赶超德国,跃居全球首位。
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日前表示, 2009年 , 中 国 影 视 节 目 出 口 总 时 长 约 10617.2 小 时 , 影 视 文 化 产 品 和 服 务 出 口总金额约达8604.2万美元,其中影视 节目出口5889万美元。
自2003年以来,《英雄》、《十面埋 伏》、《功夫》、《夜宴》、《满城尽带 黄金甲》、《霍元甲》、《投名状》等一 批大制作商业电影打开欧美主流院线市场 的大门,在扩大出口规模,提升国际影响 力方面迈出了历史性的步伐。
如何提高我国对外贸易促进水平

二、 完瞢 贸易促进 的外部环境
( ) 续 推 进 优 化 发 展 环 境 工 作 , 低 企 业 的 出 口交 一 继 降 易成 本
度。 ( ) 一 建立 完备 的公共信 息服 务体 系
、
构 建新型 贸易促进体 系的关 键在 于理顺各类 贸易促进 机构 的运 行机 制 。根 据不 同主体 赋予不 同 的职能 和权责 , 真 正形 成相互 沟通 、 互协调 、 相 相互促进 的有机整体 。研究 发现 , 达 国家一 般只在 中央政 府层 面设立 贸 易管理 的政 发 府部 门 , 在地方 政府层 面 , 般只有 贸易促 进机 构 , 一 而无 管
我 国是 世界 出 口大 国,同时也是 遭受反倾销诉 讼调查 最多 的国 家 ,已经 成为 国际 贸易保 护主义政 策 的受害者 。 由于我 国在 加入 WT O的谈 判 中接 受 了 l 的非 市 场经 5年 济和 l 年的特殊保 障措施条 款 , 口产品在 国际市场上可 2 出 能遇到更 多的不公平对 待 。有关部 门应充分重视 反倾 销应 诉 工作 , 大反倾 销应诉 资助 资金规 模 , 扩 发挥 各地 WT O事 务中心 等专 门机构 的作用 ,与海 外律 师事务所 加 强联系 , 对反倾 销应诉 工作 进行组 织与指 导 , 充分 发挥 各商会 的组 织 协调作用 , 支持力度 , 加大 提高抗辩 能力 , 争取有利结果 。
自改 革开 放 以来 ,我 国的对 外 贸易 不 断扩 大 ;加 入 WT O之 后 , 国内企业 获得 了更 多公 平竞 争 的机会 , 在世 界
市场上 , 中国已成为 贸易大国 , 并非 贸易强 国。我 国对外 但 贸易现状 具有 以下几个 特点 - 一 , 总额 上来 看 。进 出 口 第 从
06 第六章 国际贸易中的政治经济

第六章国际贸易中的政治经济一、贸易政策措施限制贸易的方式主要有关税、配额、禁运、外汇管制、自愿出口限制、国产化规定和行政管理政策以及反倾销政策等。
近几十年来,关税壁垒下降,非关税壁垒如补贴、配额、自愿出口限制和反倾销政策呈现上升趋势。
1. 关税◆关税是对进口或出口商品征收的一种税收。
关税分两类:从量关税是按进口商品每单位征收一个固定的税额;从价关税是按进口商品价值的一定比例征收的税额。
在大多数情况下,向进口品收取关税以提高进口品的价格,是为了保护国内生产商免受国外的竞争;同时,关税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征收关税:政府得益,因为税收增加了政府收入;国内生产者得益:因为关税通过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给他们以某种保护,使其免遭来自外国的竞争;消费者受损:因为他们必须为某些进口品支付高价。
政府和生产者获得的利益是否超过消费者的损失取决于各种因素。
◆从经济角度分析进口关税的影响可以得到两个结论:①关税无疑地是保护生产者而损害消费者的,当它们保护生产者免遭外国竞争时,对供给的限制也提高了国内价格。
②关税降低了世界经济的总体效率。
这是由于保护性的关税鼓励国内企业把理论上在国外生产效率更高的那些产品放在国内生产,其结果是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有时关税是向出口到别国的商品征收的,总的来说,出口关税有两个目的:第一,提高政府收入;第二,通常是因为政治原因限制一个部门的出口。
2. 进口配额和自愿出口限制◆进口配额是对进入一个国家某种商品数量的直接控制,这种限制通常是通过对个人组成的团体或企业发放进口许可证强制实行的。
关税和配额的结合产生了关税配额,在关税配额下,向超过配额的进口品征收的关税超过配额内的。
◆自愿出口限制是由出口国政府——通常是在进口国政府的要求下——对贸易强制采取的一种配额。
外国生产商同意自愿出口限制是因为他们害怕如果不这么做,可能遭到更具破坏性的惩罚关税或进口配额。
同意自愿出口限制被看成是缓解一国保护主义者的压力,扭转不利形势的最好方式。
6古代的世界贸易解析

三、波罗的海和北海贸易圈
二、东西方贸易的发展
一、希腊化时代 二、罗马和拜占庭时代 三、十字军和忽必烈时代 相关链接:“丝绸之路”与东西方贸易
1、丝绸之路的由来
早年,人们对这条东西往来的通路没有给予一个统一的固定名称。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 von Richthofen)在他所写 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 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德文作 Seidenstrassen, 英文作the Silk Road)。其后,德国历史学 家赫尔曼(A. Herrmann)在 1910 年出版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 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 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 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 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因为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 西传,故此称作“丝绸之路”,简称本走向形成于公元前后的两汉时期。它东面的 起点是西汉的首都长安(今西安)或东汉的首都洛阳,经陇西西行 至金城(今兰州),然后通过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四郡,出玉门关或阳关,穿过白龙堆到罗布泊地区的楼兰。从楼 兰出发经西域各国,到达疏勒,后越葱岭,西行至阿富汗、伊朗、 罗马帝国诸国;或从皮山西南行,至阿富汗、巴基斯坦诸国。
3、丝绸之路与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1)通过“丝绸之路”,东西方的物质文化交流频繁。 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一批带有“胡”字的植物,如胡桃、胡瓜、胡椒、胡罗 卜等,大多来自西方。到公元7世纪至9世纪的唐朝,“丝绸之路”最为繁荣,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流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西方的珍禽异兽、珠宝 香料、玻璃器皿、金银货币,西亚和中亚的音乐、舞蹈、饮食、服饰等源源 传入中国。与此同时,中国的物产和技术也经过“丝绸之路”传到各地,像 丝绸、农桑、造纸术、印刷术、漆器、瓷器、火药、指南针等,为世界文明 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2)通过“丝绸之路”,东西方的精神文化交流也在不断进行。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早在西汉末年就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战乱频仍,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到了隋唐时期,佛教已经深入 民心,并且由中国的高僧创立了中国化的宗派。今天,佛教已没有古代那么 盛行,但人们头脑中的因果报应思想; 语言中常常使用的一些词汇,如“刹 那”、“影响”、“水乳交融”等等; 随处可见的佛寺山窟; 小说弹词等文 学艺术形式; 都是佛教直接或间接留下的影响。 “丝绸之路”这条古道漫长而久远,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 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丝绸之路新研究计划”,把“丝绸之路” 称为“对话之路”,以促进东西方的对话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