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弓科普—世界各国角弓图形谱
盘点世界四大名弓(1)——亚洲反曲弓和欧洲长弓的较量

盘点世界四大名弓(1)——亚洲反曲弓和欧洲长弓的较量弓者,杀敌于百步之外,在火枪技术成熟前一直是主要的远程杀伤兵器。
而世界各地也因为地理环境不同衍化出各种形态各异的弓。
其一,游牧民族的利器——反曲复合弓。
反曲复合弓最早由中亚的赫梯人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发明,亦见于埃及人的壁画作品中。
我国最晚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已经掌握纯熟的制作反曲复合弓的技术,并记载于《周礼·考工记》中。
商代的金文中,亦有反曲弓的形态痕迹。
埃及壁画中的反曲弓反曲复合弓最大的特点是可以用较短的弓的长度,获得较大的力量,也就是减小弓的体积。
而且由于拉满后所需持续拉力较小,所以射手可以从容瞄准。
但是由于制作工艺中需要使用大量动物角质,故而对潮湿气候比较敏感。
而且由于开弓时所需拉力较大,所以对于射速和射击持久性有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反曲复合弓更适合气候比较干燥地区的骑兵使用。
故而从中东叙利亚一直到亚洲的东方草原,几乎所有游牧民族都广泛使用着它。
依靠与马匹的结合,反曲复合弓成为所有农耕民族最为头痛的武器。
令缺少马匹的农耕民族头大的“安息射法”加重骑兵的组合其二,英吉利的传奇——英国长弓。
长期以来,很多人抱有着偏见——欧洲人一直使用英国长弓这样的单体弓,所以他们的弓箭制作技术实在是差。
其实不然,要知道他们的邻居中东各国,从赫梯人到波斯帝国、萨珊帝国、阿拉伯帝国,反曲复合弓一直都是主要兵器。
和这些老对手打了四五千年都学不会,欧洲人是得有多笨。
所以西欧各国未广泛使用复合弓主要的原因是其湿润的气候。
在温带海洋气候的影响下,欧洲大部分地区气候阴冷潮湿,复合弓的动物胶质难以保持粘度。
反而单体弓却因为潮湿的空气,比较容易保养。
而单体弓虽然工艺没有复合弓那么复杂,但是威力却远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堪。
1182年的阿伯盖文尼城围攻战中,威尔士人发射的流矢穿透了10厘米厚的橡木门板。
同一战中,布劳斯的威廉手下有个骑士被射中,那箭贯穿了他的锁子甲裙、护腿甲、大腿,又穿过内侧的护腿甲和木质马鞍,一直射入马背。
简述弓的分类和谁是最强弓

简述弓的分类和谁是最强弓反曲弓,直拉弓,复合弓有什么区别??首先,射出箭的动能是弓的弹性势能赋予的,弓的弹性势能是你拉动来赋予的,弓自己不能给箭加速。
所以对于弓来说,怎样让你拉弓拉的省力,用力均匀是最重要的。
最原始的是直拉弓,材料不管,这种弓有个缺点,拉开幅度越大,就要用更大的力来继续拉,拉力曲线是一直上升的,也就是用力不均匀。
好处就是结构最简单,怎么拉都没关系,上箭最快,发箭最快,射中最有成就感。
反曲弓上下两端向弓的主体的相反方向弯曲,解决了直拉弓(秃弓)的缺点,它的拉力曲线很平均,你一直用50磅的拉力拉,一直可以形变,最后在你想放箭的时候放箭。
反曲弓相对于直拉弓是一个进步,拉力曲线更平稳,不过由于更加复杂了一点,相对于秃弓,乐趣少了一点。
但是,反曲弓相对于最先进的复合弓,也暴露出了缺点,就是不能省力,一把40磅的弓,拉开需要40磅的拉力,保持住开弓姿势瞄准时,也要一直保持用40磅的拉力。
拉力倒不是问题,问题是肩背的肌肉群,也就是控制射准的肌肉,一旦疲劳,精度就降低了,所以反曲弓的准确度是略低于复合弓的,特别是不适用于长时间瞄准,把握时机的打猎活动。
最先进的复合弓运用偏心轮来省力,越往后拉,需要的拉力越小。
例如,一把60磅,省力比60%的弓,拉开需要60磅,保持住瞄准姿势只需要24磅的拉力,可以很轻松的瞄准。
当然省力比还有更高的,但拉力曲线太弯也不是好事,这个先不提。
因为复合弓有偏心轮装置,所以它的拉距是固定的,每一箭的力度也是固定的,所以箭射出的曲线可以精确预测,使它的精度进一步上升,反曲和秃弓每一箭的力度都不一样,箭的曲线有的平直有的弯曲,力大一点瞄的上一点,力小一点要瞄得下一点,比起复合弓就更不准了。
但是因为复合弓是最复杂的弓,部件很多,维护起来有点麻烦,科技感是有的,对于有些怕麻烦的玩家来说有点乐趣不足。
最重要的是,比之反曲和直拉,复合弓射速最慢。
古代世界上最强弓是中国弓、日本弓还是英国弓?弓的有效杀伤力最多60米了,但是大规模使用的话,就是朝天45度射可能会有200米到300米的杀伤力,加上城墙的高度,有400多米的杀伤力。
这样的弓真能射出几百米远?详解土耳其传统弓箭

这样的弓真能射出几百米远?详解土耳其传统弓箭原文为拉尔夫爵士《十字弓之书》(1907版)书后所附小册子。
第一次翻译这种文章,诸多错误和不恰当之处还望大家多多指点。
图1:土耳其反曲复合弓的松弛和上弦状态以及配用的“飞箭”。
一:土耳其弓——构造与尺寸在上弦前沿着弓的外沿测得弓的长度为3英尺9英寸(图1,AAAAA段),上弦后弓的跨度为3英尺2英寸(图1,BB段)。
弓弦长2英尺11英寸。
两侧弓臂的最宽处为1又1/8吋,离中央握把6吋处的弓臂最大厚度为1/2吋[注1],周长为3英寸。
(波斯,印度及中国的复合弓弓臂宽度为1吋半到2吋,虽然这些弓上弦后的跨度为4至5英尺,但是它们射“飞箭”时却没有较短窄而且按比例来说更强劲也更具弹性的土耳其弓远)弓的强度或者说磅数——通过将中部的弦拉到满箭程度测得——为118磅(此处未计入将箭头拉入角槽时那2、3吋的额外距离)。
弓重12盎司半。
虽然我仔细检查了超过了50把这类小型土耳其弓,我从未见过一把弓的最宽处有1又1/4吋以上或者未上弦时的弓长度超过3英尺10英寸(图1,AAAAA段)。
波斯或者印度弓通常要长4、5吋,它们的弹性差得多,这对远射很不利,虽然它们在装饰和构造上和土耳其弓很相似。
注1:强劲的弓,此部分的厚度为5/8至3/4吋。
弓主要由很坚韧的角和筋构成。
这些材料通过加热和浸水软化,然后纵向贴在一根厚1/8到1/4吋(弓把部位除外),宽1/2到1吋的细木条上。
这根木条构成了弓的核心或者说弓胎,每边都要比贴合在它上面的角及筋部分长出3吋(图2)。
木条的凸出末端被做得比较大以形成一个坚固的部分好刻出挂弦的凹槽(图3,CC部位)。
2片弯曲的角材是弓臂的构成部分(上弦后在内侧),它们由水牛角或羚羊角上切下,平均厚度大约1/4吋。
它们在靠近中央握把处较厚,而2端则要比木条短3吋(图3,EE部分)。
弓背的筋取自公牛或雄鹿的颈部大肌腱。
它们被从纵向剖开,然后浸在弹力胶水中,再压成1/4吋厚的一长条,最后按照木质部分塑成形状并粘合上去。
三角复合弓

三角复合弓引言三角复合弓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武器,其起源可追溯到古代。
它由弓弦、弓臂和弓柄组成,结构独特,具有很高的射击性能和精准度。
本文将介绍三角复合弓的历史背景、结构特点、使用方法以及与传统弓的比较,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三角复合弓的魅力。
历史背景三角复合弓起源于亚洲,最早是由蒙古族人发明并广泛使用的。
蒙古族人在打猎和战斗中,经常使用弓箭。
为了提高弓箭的射程和杀伤力,他们开始改进传统弓的结构,最终发明了三角复合弓。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弓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不同民族武器库中的一部分。
结构特点三角复合弓的结构与传统弓有很大的不同。
它由弓弦、弓臂和弓柄组成,其中弓臂呈弧形,弓弦紧绷在弓臂上。
弓柄位于弓臂的中央位置,起到支撑和稳定弓臂的作用。
三角复合弓的弓臂通常由复合材料制成,如玻璃钢、碳纤维等,使其更加坚固耐用。
弓弦则通常由高强度的合成纤维材料制成,具有很高的拉力。
使用方法在使用三角复合弓时,需要注意一些基本的使用方法。
首先,正确选择合适的弓弦张力,过高的张力会增加使用者的负担并影响射击的精准度;其次,正确握持弓柄,保持稳定的握持力,以确保稳定的射击动作;最后,掌握合理的瞄准方法,调整射击角度和力度,以确保箭矢准确射中目标。
与传统弓的比较三角复合弓与传统弓在结构和使用方法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首先,在结构上,三角复合弓采用了弧形的弓臂和弓弦,使其具有更大的张力和射程,而传统弓则是直形的弓臂和弓弦。
其次,在使用方法上,三角复合弓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和适应期,而传统弓则相对容易上手。
另外,三角复合弓在射击精准度和杀伤力上优于传统弓,但传统弓更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
结论三角复合弓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武器,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和卓越的射击性能。
其起源于亚洲,经过时间的沉淀和改进,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使用三角复合弓需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并与传统弓进行比较。
虽然三角复合弓在射击性能上有优势,但传统弓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古埃及弓箭最有效的杀伤兵器

古埃及弓箭最有效的杀伤兵器上古时代的埃及是最為古老的国家之一。
公元前6000年左右,冰河期结束,北非茂密的草原开始退缩,埃及人的祖先放弃游牧生活,开始寻求固定的水源以耕作。
公元前4000年后半期,在尼罗河河谷地带逐渐形成农耕文明的古埃及国家。
古埃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同尼罗河密不可分,正如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公元前480年~公元前425年)所言:“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古埃及时期,尼罗河几乎每年定期泛滥,淹没土地,也为农田带来了肥沃的河泥,使古埃及的田地丰腴无比。
尼罗河还为古埃及人提供了交通便利,使人们较容易地来往于河畔的各个城市之间。
古埃及各大城市之间的贸易、手工业都很繁盛,在世界上其他地区都还是一片上古洪荒的时代,古埃及已经是一朵尼罗河上盛开的美丽莲花,但是这片流着奶与蜜的土地必然遭到外敌的觊觎。
在战争极度频繁的时代,古埃及法老和他的臣民开始武装起来,保卫自己的国家。
在普遍缺乏防御铠甲的时代,弓箭成为古埃及效率最高的杀伤兵器。
两种古埃及单体长木弓未上弦、上弦时的状态。
第一种单体长木弓(上图)未上弦时整体呈弧形,其弓梢较细,尚保留着非常原始的状态;第二种单体长木弓(下图)未上弦时是反弯曲形长弓,中部握持段向使用者方向弯曲,弓臂段向前弯曲,两端的弓梢部亦向使用者方向弯曲古埃及单体长木弓在古埃及时代,其军队主要由大量的步兵组成,而步兵由自耕农、猎人和渔夫等平民征召组成,他们大量装备的是单体长木弓。
古埃及单体长木弓的形制分为两种:第一种单体长木弓未上弦时整体呈弧形,其弓梢较细,尚保留着非常原始的状态;第二种单体长木弓未上弦时是反弯曲形长弓,中部握持段向使用者方向弯曲,弓臂段向前弯曲,两端的弓梢部亦向使用者方向弯曲。
这两种单体长木弓上弦后均呈弧状。
大英博物馆收藏有15张保存完整的古埃及单体长木弓。
其中,EA47569号弓长度为161.5cm;EA47570号弓长度为169.1cm;EA5429号弓长度为172.5cm,EA41583号弓长度为174.3cm;EA5431号弓长度为149.3cm;EA5430号弓长度为108.8cm。
中国古代战争使用的弓箭威力有多大?(内附视频)

中国古代战争使用的弓箭威力有多大?(内附视频)军迷常争得面红耳赤:霍去病的骠骑军能不能狂虐凯撒的罗马方阵?横扫天下的蒙古铁骑如果遇到的是盛唐时期的陌刀步兵团,会不会被砍得七零八落?像这些臆想的穿越战争,答案肯定无解的。
今天我们来点实在的,复原几种颇具代表性的冷兵器,来一场面对面的PK。
以前通常以为古代的弓箭的射程也就150米左右(受到局座在某7套节目中言论影响一直是这么以为的)。
后来得知古代欧洲闻名的英国长弓的射程的确是150米至180米。
但中国自汉代以后一直使用的都是反曲复合弓,威力和同期欧洲皮弹弓根本不可同日而语(知道为什么匈奴突厥蒙古渣游牧到了欧洲就进入屠幼模式了吧,古典时代科技点的根本不一样)。
在冷兵器时代,弓箭是最可怕的致命武器。
欧亚大陆上最具特色的两种弓箭是:英国长弓和中国清弓。
而防御它们的最后一道防线是铠甲,欧洲锁子甲和中国铁札甲,一个攻一个防,结果会怎样呢?英国长弓和中国清弓的区别英国长弓属于单体弓,而中国清弓属于复合弓,又叫角弓。
英格兰长弓的弓体结构很简单,就是一根棍。
中国清弓的特点是稍头是向前翘,中间有个弦垫。
复原英国长弓,上弦后弓体长度大约1.78米,它比复原清弓长了0.26米。
实测两种弓的箭速通过测速仪测得它们的最高箭速。
英国长弓的最高箭速:126英尺/秒,约等于38米/秒(相当于6级台风)。
清弓的最高箭速:144英尺/秒,43.9米/秒。
在箭速上,短小的清弓更胜一筹。
实测弓箭破甲能力:欧洲锁子甲据历史记载,北欧维京人穿上锁子甲作战,敌人长剑直接砍上去,维京人基本都没事!欧洲“铁布衫”能不能防住英国长弓和中国清弓呢?准备了一支60克的穿甲箭,它能否穿透锁子甲呢?实测结果,两把弓箭都射穿了锁子甲!尤其是中国清弓,穿透力更大,双面都贯穿了实测弓箭破甲能力:中国铁札甲复原的铁扎甲,前胸由80片铁片组成,铁片厚度0.5毫米,长约5厘米,宽3厘米。
与徐州狮子山出土的铁札甲相仿。
英国长弓射出的第一支穿甲箭,射穿了单张甲片,但第二支箭却被甲片震开了。
论角弓的种类、特征及传统价值

论角弓的种类、特征及传统价值
崔锡圭
【期刊名称】《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17)002
【摘要】为了传承角弓的制作技艺,发掘其传统价值,在指出角弓的种类与特性的基础上,阐述了角弓的制作材料与材料的特性,并参考各种史料分析其中角弓的特性,有助于在学术领域对角弓的价值进行重新评估与研究.
【总页数】5页(P80-84)
【作者】崔锡圭
【作者单位】首尔国立大学,韩国首尔1007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6
【相关文献】
1.朝鲜族传统弓近距离射法特征与应注意的原则 [J], 张博
2.哈萨克传统骨角工艺及其种类 [J], 伊尔布勒·比达合买提
3.论角弓的种类、特征及传统价值 [J], 崔锡圭;
4.传统弓扳指的种类分析 [J], 金苹
5.传统弓扳指的种类分析 [J], 金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英国长弓、复合弓、弩与火枪

英国长弓、复合弓、弩与火枪作者:佚名英国长弓长弓发源于威尔士的南部,1150年左右开始有关于它的记载。
威尔士位于不列颠岛的西南部,受洋流的影响而温暖湿润,地形起伏,沟壑纵横,到处都是密林和山地草场。
威尔士人就在这些山岭之间过着半游牧的生活。
他们剽悍好战,尤其擅长利用地形开展小股民兵的骚扰袭击。
因此,罗马人撤走以后,盎格鲁― 撒克逊人、维京人等入侵者都没能征服他们。
在长期的战争中,他们发展出了长弓这种简单而实用的武器。
可惜诺曼底人要难缠得多。
诺曼底人征服了英格兰后,分封到边境的伯爵们就开始了对威尔士的蚕食。
他们通过修筑彼此呼应的城堡,不断地向威尔士人的腹地推进。
经过二百年步步为营的挤压,到了爱德华一世(1239―1307),终于将威尔士并入版图。
老爱是英国历史上的一大枭雄,政|治、军事才能都很出众。
他被长弓深深地吸引了,先是招募归顺的威尔士人为自己作战,继而通过立法在全英普及长弓。
从13世纪末直至16世纪末,长弓一直是英国军队高效而不可或缺的武器,他们凭着它打了不少胜仗,多次以少胜多,甚至转败为胜。
一般的长弓长5英尺(1.5米)左右,大致齐眉,个别的长达1.8—2米,比欧洲常见的4尺短弓要长。
弓背由一条完整的木材弯制而成,长弓的强劲就全靠它了。
上好的弓用紫杉木制作,坚硬而有弹性。
原料出自温暖湿润的地中海沿岸,如意大利、提尔(今天的黎巴嫩)、克里特岛(地中海属希腊)等地,尤以卡斯蒂里亚(西班牙的一部分)的最好。
英国国王为此设置了特别配额关税――每进口一桶欧洲大陆产的葡萄酒,都必须缴纳几条紫杉木坯材。
不列颠岛上并非不出产优质紫杉,但数量稀少,被老谋深算的英国佬当作战略资源储备严加管理,不准动用。
当黑太子远征西班牙、用长弓打败了当地原始的投枪时,卡斯蒂里亚人竟迁怒于树木,立法严令铲除所有的紫杉。
榆木、白蜡木、橡木等坚硬的材质也是可用的替代品,但性能总归要差一些。
选料十分仔细。
制作要严谨,但并不复杂,技艺高超的制弓师傅2个小时之内就能做好一张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兵器弓科普—世界各国角弓图形谱
| 冷兵器| 侠文化| 人文|纵览中华上下五千年,探索中华冷兵器之谜,回归古代冷兵器时代,解密流传百世的名刀名剑,第一冷兵器自媒体形漫谈——常见角弓弓形图谱第一类:大反曲+小梢反翘弓形这一系特点是:1.弓身短小,重量轻,效率高2.弓臂和弓梢都构成反曲,未上弦时弓身呈反曲的C形甚至反曲的圆形。
它利用反曲或脊(而不是增加厚度)来加大弓臂前端的硬度,以达到让形变集中在弓臂后端的目的。
3.利用外翘的弓梢来达到开弓后充分挤压弓臂下端的作用。
(因为作用力杠杆角度的原因,开弓后,前段弓臂逐渐向内合拢的同时随着和弓弦的角度加大,而受力减少,而此时外翘的弓梢已经充分打开,和弓弦的拉力方向达到最佳角度,因此可以集中挤压弓臂后端如图)4.都有弦垫或弦槽,开弓时有先紧后松的效果。
这一弓形系列的代表有:1.最早的代表:斯基泰弓最早的角弓是谁发明的,弓形是怎样,我们已经无从得知。
但是现存最古老的角弓弓形,应该是斯基泰弓无疑。
斯基泰弓的特点是:1.显著的蛇状弓形,把手处大幅度内凹。
2.弓臂反曲,到弓梢处加剧,呈半圆形并内卷,上弦后弓梢外翘,外翘的弓梢达到了在开弓后可以充分挤压弓臂的效果。
另外和这一系其它角弓不同的是,斯基泰弓的弓梢是有弹性的,在满弓弓臂被拉到极限时弓梢的弯曲
也逐渐被展开。
弓臂的反曲增加了前半个弓臂的硬度,使得这段弓臂在上弦后仍然是硬而向内微曲的,而形变则集中在了弓臂的后端。
3.有弦槽来保证弓弦不脱落,弦槽后来演变成了弦垫。
4.弓身极其小巧大反曲和弓梢外翘的设计,即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仍然被认为是极其有用的,现代反曲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大反曲系的弓,或多或少的继承了上诉的这些特点。
因此斯基泰弓,可以说是后来所有小梢弓,土弓、蟹脚弓甚至清弓的祖宗。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中国在汉之前所使用的角弓大多都是这种斯基泰弓形,我们的甲骨文,金文,和东汉前的一些绘画,雕刻都反映了这一点新疆吐鲁番出土的汉代洋海弓,注意是不对称弓形2.土耳其弓土耳其弓好像是公认的发射轻箭效率非常高的角弓了,它结构轻巧短小,是战争中的利器。
(如图)它的结构特点我用图片来简单分析一下1. 反曲土耳其弓在整个弓臂的大反曲的基础上,在前半个弓臂上加入了一个脊,以此来给这一段提供一个稳定的硬度,来代替弓臂前半段的反曲,或许这样可以降低工艺的难度和增加弓体的稳定性而达到同等的效果,在鞑靼弓,印度-波斯弓身上同样有这一设计,这一设计的好处是,它比长梢和斯基泰弓的反曲都要更稳定,而且,它并没有为弓臂增加多少重量。
2.在整个弓身上有两个明显的拐点,这在斯基泰弓上也可以找到相应的。
3.短小的外翘弓梢(有的有弦垫)4.弓把土耳其弓和斯基泰弓最大的区别在于
弓把,卵形,向外侧凸而内侧平直的弓把更加适宜手握,同时给加大拉距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5.弓身短小,长度只有约130厘米,上弦后弦长只有113厘米左右。
但是拉距仍然可以达到80厘米以上3.鞑靼弓鞑靼弓和土耳其弓几乎可以混同,结构相似。
也有两个拐点。
但区别还是有的,第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要梢微长些,总长要比土耳其弓长十几公分,另外的区别在把手,鞑靼弓的弓把内侧略微内凹,而土耳其弓的弓把内侧是平直的。
4.明代小梢弓和土弓原理相似,外形也有许多相似,只是弓稍外翘不那么明显,明代小梢系列弓在吸收外来设计的同时保留了一些自己的特点,那就是千年流传的卵形弓把,这种弓把估计是最舒服的一种设计吧,韩弓也吸取了这一设计。
5.韩弓韩弓小巧高效,张弦后,它是斯基泰一系中长得和斯基泰弓最相似的弓种了。
扣弦的方式相似,弓把内凹相似,大反曲的弓臂相似,弓梢半圆形相似。
基本原理是一致的,但是不同的是韩弓的弓臂反曲一致,呈圆形,没有明显的拐点,而且在装饰和线条上有浓重的东方韵味,而斯基泰弓在弓梢的末端要反曲得更加厉害一些,在弓臂上有一个拐点,因而上弦后弓臂前端绷直,甚至有些微微内凹,因而其曲线是曲中有直,更加有一种西方中世纪图藻的感觉。
另外就是韩弓弓臂较扁而斯基泰弓弓臂梢圆些。
第二类:长梢弓形这一系的基本设计理念是:1.梢长,但弓臂相应减短,弓臂段一般无反曲,使用长梢来达到让形
变集中于弓臂的作用2.同时片状的长梢还可以达到减轻弓身自重,增加拉距的目的。
3.长梢的长度和长梢与弓臂之间的角度决定了对弓臂的挤压程度。
4.弓体较长,整个弓身仍可以呈C形反曲。
这一系的弓很好区别。
这一弓形系列的代表有:1.已知最早的代表——匈奴(匈人)弓以我有限的学识我猜测,最早的长梢角弓出现在匈奴。
也许是角片不够长,又想满足大拉距的原因,使他们采取了这种长梢的设计,又也许是因为要在马上骑射,所以他们发明了这种上梢长的不对称弓形。
特点:直把,弓把内凹明显,上下不对称的弓梢和弓臂,弓梢梢头略弯,不上弦时弓臂无反曲。
2.尼雅弓、汉长梢弓、和所谓的元弓尼雅出土的长梢弓的特点是长梢很直,长度较长,弓梢上下粗细较为一致,弦扣的位置比较接近弓梢的顶端,弓臂很宽,弓臂没有反曲或向内侧弯曲,弓把是直把,这和后来经常在绘画中出现的汉长梢非常相似,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把手,中原的长梢角弓的把手多是圆润的长卵形。
下图卢卡斯制作的“元”弓3.阿瓦尔弓阿瓦尔人是柔然人的一支,一说是柔然人的附庸,柔然被击败后来到匈牙利一带。
由于源自中亚草原,他们的弓带有和匈奴弓相似的特色,直把,弓臂无反曲,张弦后弓梢微微外翘,最大的特征是弓梢上端扁大,梢头一般呈圆形,梢的长度中等,弦扣的位置比较接近弓梢的顶端。
4.匈牙利弓特点,向内弯曲的把手,弓臂无或者微反曲,梢很长,梢头弦扣的位置有变
宽的处理,弦扣离弓梢的顶端较远。
5.罗马弓特点,向内弯曲的把手,弓臂无反曲且向内侧弯曲,梢长度中等,梢的形状和汉长梢相似,但要短许多,整体弓形就像汉长梢的短梢版。
第三类:受斯基泰弓影响的三角形角弓——埃及-亚述弓埃及(或亚述)人根据自己的文化特点和战争需要,吸取斯基泰角弓的技术,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三角形角弓,虽然外形极为独特,但是实际上基本沿袭了斯基泰弓的力学原理,埃及弓将整个弓臂做成一个大的弧形的反曲,并且和斯基泰一样,到弓稍处反曲加剧,这样在上弦后弓臂几成直线状,于是,上下弓臂和弓把就构成了一个三角形。
另外三角弓中有一种是鸟首形弓稍的,其扣弦方式和斯基泰弓也是一样的,也同样有弦槽,同样弓稍外翘,只是弓稍要小很多,(如图)可能是由于强大的文化习惯的原因,整个弓形仍然保留了单体弓的许多特点。
说点相关的题外话,埃及-亚述角弓的射手的撒放手法有些诡异,在流传下来的壁画和雕刻中,有一种是“阿凡达”式撒放,这和斯基泰的弓箭手是一致的;还有一种是类似蒙古式撒放的姿势。
造成这种分别的原因还真不清楚。
(如图)第五类:长稍外翘+弦垫的弓形1.清弓虽然清弓外形上更加像长梢弓,但是由于其弓臂的大反曲和明显外翘的弓梢,也可以说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弓形。
清弓系列包括清弓、蒙古弓和青海弓,它们的特点是都有外翘的弓梢(弓稍顶端有牛角保护)、未上弦时大反曲的弓臂、有弦垫,这
符合斯基泰弓系的设计理念,但是不同也太明显了,那就是弓身较长,弓梢大而显得沉重,拐点只有一个,可以说这种设计相对于土耳其弓而言是一种较简易的设计。
制作工艺会相对简单,弓身稳定,可以长时间上弦,大拉距。
而效率低的缺点则可通过使用重箭和大拉距来弥补。
同样它也是卵形弓把。
2.蒙古弓蒙古弓的特点是弓梢比清弓短,反曲和外翘也没那么厉害3.青海弓青海弓的特点是弓梢比清弓短,外翘幅度大第四类:长稍+梢头反翘的弓形1.印度-波斯弓和土耳其弓相似在反曲上也有两个拐点,但是弓身要更长,而且第一个拐点的角度不大,弓梢只有微微外翘,第二个拐点则很大。
但是由于两个拐点段的后一段更长,因而弓臂会更加沉重,在效率上就会低于土耳其弓,但是这样的设计也有稳定性更好,保证拉距,和可以长时间上弦的优点。
其实这种设计兼于长梢和大反曲之间,但是更接近大反曲一些。
这分为北印度角弓和波斯角弓,北印度弓的第二个拐点反翘的角度要比波斯角弓大得多。
2.开元弓“其实都源于土尔其蟹腿弓的设计,开元是我国东北蒙元时期的一个地名,在元代有土耳其雇佣军,这些雇佣军在马背上用这种独特的弓梢挑起箭不用下马取箭,明代弓吸收了这种外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