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对设计的影响

合集下载

新技术对设计的影响

新技术对设计的影响

新技术对设计的影响新技术对设计的影响现代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到工业设计的面貌。

工业设计本身就是因为工业革命带来的产业变化而产生的,因此,工业设计与科学技术的任何进步都有密切的关系,根本无法分开。

自从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迅速,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工业和技术的发展对于生产及设计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别的一些因素的影响则是潜移默化的。

设计受到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就是材料和技术。

两者对于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就材料而言,它是设计师实现设计的物质条件,技术则是设计师实现设计的有力保障。

没有材料,任何设计师也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设计将成为纸上谈兵, 设计只能停留在构思阶段;缺乏技术,设计师难以实现造型的物化,即使再高明的设计师也难以造就功能优良的产品。

同时, 技术更是可以提升设计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业设计史与现代材料的发明史是同步的;设计风格的演变与不同特性的材料更加休戚相关,不同程度地受到材料和技术的影响。

换言之,世纪的技术发展。

从爱迪生发明电灯以来,电灯已经经历了好几个革命化的历程:从早期的白炽灯发展到日光灯(这是美国通用电器公司1938 年的创造); 60 年代出现了氦灯,这是一种技术上完全不同的新光源,从而引发了灯具设计的革命;80 年代初出现了微型日光灯,而它的出现是因为新的小型变压器的研制成功,从而使得低压灯泡可以出现,而照明的方式从日光灯以前的整面的照明变成可以是单束的定向照明,在力、公室、家庭照明中又造成了新的革命。

80 年代以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型低压灯具,它们的设计背景是技术的突破。

对于设计造成变革的推动的另外一个技术因素是大批量生产的规模化。

19世纪机床设计的演变,对于研究技术革新与设计的关系以及早期功能主义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工业革命后最早出现的大型机器几乎全是用木材制造的,特别是机器的框架更是如此。

发明家们全神贯注于实现机器的机械功能而无暇顾及机器的外观。

从历史角度论述新材料、新技术对工业设计的影响

从历史角度论述新材料、新技术对工业设计的影响

从历史角度论述新材料、新技术对工业设计的影响
从历史角度来看,新材料和新技术对工业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方面的论述:
1.工业革命时期:
新材料:工业革命时期,铁、钢等金属材料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机械工业的发展。

这些新材料提供了更大的强度和耐用性,改变了传统手工业的面貌。

新技术:蒸汽机、纺织机械等新技术的出现改变了生产方式,推动了工业的自动化和机械化。

这对产品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考虑机械部件的集成和运作。

2.20世纪中期:
新材料:塑料、合成纤维等新型材料的发展推动了现代材料科学。

这些材料具有轻量、耐腐蚀、可塑性强等特点,对产品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新技术:电子技术的崛起引领了电子产品的兴起。

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应用改变了产品的形态和功能,也对用户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当代时期:
新材料:先进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超导材料等的应用使得产品更轻、更坚固。

纳米材料的研究也为设计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新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包括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
现实等,改变了产品的交互方式和设计理念。

智能化、可穿戴技术等成为新的设计关键点。

4.可持续发展:
新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再生能源材料等的出现使得设计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新技术:智能能源管理、环境监测技术等的应用促使设计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影响,推动了绿色设计的发展。

总体而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产品的物理性质,也深刻地影响了设计思维和方法。

从工业革命到当代科技时代,这种影响一直在演进,推动着工业设计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科技进步对设计的影响

科技进步对设计的影响

科技进步对设计的影响
科技进步对设计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它改变了设计的方式、
过程和结果。

以下是一些影响:
1. 数字化设计工具:随着计算机和软件的发展,设计师现在可
以利用CAD、3D建模等工具进行更加精确、快捷、可视化的设计工作。

2. 设计理念的变化:科技进步推动了设计思维方式的变化。


为一个多元化的领域,设计要与当代科技结合,面临更多的可持续性
和公益性挑战。

设计师们需要更多的创新思维来解决这些挑战。

3. 交互设计:科技进步增强了人们与数字界面的互动能力,使
交互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设计师需要考虑用户体验和用户接口的设计,从而创造出更好的数字产品和服务。

4. 制造和生产方式的变革:科技的进步已经改变了产品的制造
和生产方式,从传统的机械制造转向了数字制造技术如3D打印。

5. 可持续性:科技进步也促进了可持续性设计的发展。

通过更
加环保的材料和技术,设计师能够创造更加环保的产品。

综上所述,科技对设计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设计师必须时刻保
持跟进科技发展,从而不断提高设计能力,创新设计理念,推动设计
行业不断前进。

例析新技术、新材料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例析新技术、新材料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例析新技术、新材料对室内设计的影响一、现阶段室内设计与新技术、新材料室内设计与人们的生活水品密切相关,它是一门系统性的综合艺术。

室内设计以建筑室内空间为背景,以多元化的艺术为表现形式,以提供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为目的,从而为业主营造出一个物质与精神并重,情感与功能相统一的室内环境生活。

从传统的仅满足使用功能的室内设计,到现在彰显个性,凸显艺术文化,增强视觉效果等特色,室内设计可谓是有了本质上的进步与发展。

室内设计与现代材料技术及视觉艺术结合最密切的科学,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与装饰材料层出不穷,室内设计成功与否,离不开设计者对各种材料语言的深刻理解。

美国著名建筑大师赖特曾说过:“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的语言,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的故事。

”传统材料在新工艺、新理念的支持下,被重新诠释;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则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

新材料就是指人工合成的金属、玻璃、钢筋混凝土、其它合成材料等新型材料,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发掘出新特征的传统材料。

这些新材料具有传统材料无法比拟的、更为优异的性能,在尺寸和形状上不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给设计带来了更大的自由度。

另外,现代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更加的绿色环保。

但准确地讲,真正意义上的新材料是不多见的,一般只是新技术的介入改变了原有材料的操作程序,使它的外观起了变化,丰富了材料的语言形式。

二、新技术、新材料对室内设计的影响2.1新材料对室内空间的影响对于不同的室内空间来讲,其材料的适用范围也不同。

如我们通常可见到宾馆的大厅内采用暖色调的石材及灯光,以彰显富贵、豪华的气氛,办公室空间内则多用玻璃、金属等具有现代感的材料,代表着与时俱进。

而新型的建材则改变了这种墨守成规的布局。

现代新型材料多样的物理属性和表面质感,使得材料之间可以相互替代,組合使用。

装饰材料对室内空间有着很大的影响,其中一种重要的功能就是对建筑空间界面的再阐释和加工,室内空间点、线、面、体通过相互围合,扭曲、折叠、穿插等所形成的空间与实体的关系,使得室内平面和立面的层次更加丰富,从而使得装饰工艺与艺术效果完美结合,给人以感官上的享受。

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这些新技术和新材料不仅能够提供更加高效、环保的建筑设计方案,还能够为建筑提供更好的功能性和美感。

本文将探讨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以及它们对建筑设计带来的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新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1.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模拟真实环境的技术,可以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建筑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加直观地感受建筑的空间和布局,从而更好地优化设计方案。

在设计建筑外观时,设计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直接在虚拟空间中尝试各种外观设计方案,从而找到最合适的设计方案。

2.数字化设计工具随着计算机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设计工具已经成为了建筑设计师不可或缺的工具。

数字化设计工具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加快速、精准地完成建筑设计,同时还可以方便设计师与其他设计人员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设计师可以利用数字化设计工具快速生成建筑模型和图纸,从而更好地展示设计方案。

3.可持续性设计技术可持续性设计技术是一种可以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率和减少建筑对环境影响的技术。

在建筑设计中,可持续性设计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选择建筑材料和建筑设施,从而实现建筑的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在选择建筑材料时,设计师可以利用可持续性设计技术评估材料的环保性能和能源消耗情况,从而选择更加环保的建筑材料。

1.新型墙体材料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墙体材料已经成为了建筑设计的一个热门材料。

新型墙体材料不仅具有更好的保温性能和隔音性能,同时还具有更加美观、耐用的特点。

新型墙体材料可以帮助建筑实现更好的保温效果,同时还可以拓展建筑外观的设计可能性,从而丰富了建筑的美感。

2.智能建筑材料智能建筑材料是一种可以实现自动调节、感知环境和提高舒适性的材料。

在建筑设计中,智能建筑材料可以帮助建筑实现更好的功能性和舒适性。

新兴技术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与应用

新兴技术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与应用

新兴技术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已经开始在建筑设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新技术对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与变革。

本文将探讨新兴技术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并介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案例。

一、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生成的模拟环境,使用户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虚拟空间中的场景。

在建筑设计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设计师提供更直观的设计工具。

设计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中建立具体的建筑模型,并通过虚拟现实头盔等设备将用户引入到模型中。

设计师可以在虚拟空间中自由移动、观察和修改建筑设计,从而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设计的效果。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案例之一是建筑外观的设计。

设计师可以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不同材料和色彩的外观效果,以便更好地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效果。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帮助设计师对建筑的光线照明进行模拟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师可以在设计初期就对建筑外观进行全面的呈现和调整,减少后期修改和调整带来的额外成本和麻烦。

二、人工智能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是一种通过计算机仿真人类智能的技术,它可以对巨大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在建筑设计中,人工智能可以帮助设计师从海量的数据中获得设计灵感和解决方案。

设计师可以使用人工智能算法来分析历史建筑数据,以便更好地理解建筑设计的规律和趋势。

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设计师进行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优化,以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人工智能的应用案例之一是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

设计师可以使用人工智能算法来对建筑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设计师通过大数据分析来预测建筑的性能,例如隔音效果、能源利用效率等。

通过人工智能的辅助,设计师可以更快速地找到最优解决方案,并减少设计过程中的试错和重复工作。

三、增强现实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将虚拟图像与现实场景相结合的技术,使用户可以在现实环境中看到虚拟物体的效果。

科技进步对设计的影响

科技进步对设计的影响

科技进步对设计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设计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技在设计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不仅拓宽了设计的边界,还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工具和媒介。

本文将探讨科技进步对设计的影响,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其带来的变革。

科技进步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工具和媒介。

传统的设计过程需要手工绘图、剪贴和拼贴,而现在设计师可以利用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上的设计软件进行创作。

这些软件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设计元素和模板,还可以通过图像处理、排版和动画效果等功能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此外,设计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各种素材库和设计社区,与其他设计师分享和交流自己的作品。

这些创作工具和媒介的出现,使设计师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创作,并且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科技进步改变了设计的方式和思维方式。

在传统设计中,设计师需要通过手工绘图和模型制作来进行设计,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现在,设计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设计,通过三维建模和虚拟现实等技术来模拟和展示设计效果。

这使得设计师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评估自己的设计,并可以更快地进行修改和优化。

此外,科技进步还促使设计师采用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设计方法,例如人机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和数据驱动设计等。

这些方法的应用,使设计师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作品的质量和效果。

科技进步为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和可能性。

科技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新的设计工具和媒介,也推动了新的设计领域和概念的出现。

例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为设计师提供了全新的创作空间和视角。

设计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模拟和展示设计效果,使用户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设计的效果和体验。

而增强现实技术则可以将虚拟元素与现实环境相结合,创造出全新的交互和体验方式。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通过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等技术,设计师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从而设计出更加个性化和用户友好的作品。

技术创新引领的平面设计艺术形式变革

技术创新引领的平面设计艺术形式变革

技术创新引领的平面设计艺术形式变革技术创新一直是推动各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平面设计艺术也不例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平面设计艺术的形式变革也在不断进行。

本文将从技术创新引领的角度,探讨平面设计艺术形式变革的过程和影响。

一、技术创新对平面设计艺术的影响技术创新给平面设计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机遇。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平面设计艺术的创作和表现方式也得到了全新的拓展。

数字化工具的普及使得平面设计师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创作和表现,从而为平面设计艺术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惊喜。

技术创新为平面设计提供了更加高效和便捷的创作工具。

由于数字化设计工具的不断完善和普及,平面设计师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设计和创作,不再受制于传统的手绘工具和方式,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

技术创新为平面设计带来了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表现手段。

数字化设计工具的发展使得平面设计师可以轻松地进行图像处理、排版设计、色彩搭配等工作,同时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元素的加入,实现更加生动和丰富的表现形式。

这些新的设计手段和表现方式为平面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使得作品更加富有表现力和吸引力。

技术创新为平面设计带来了全新的传播和展示方式。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平面设计作品可以更加便捷地在网络上进行传播和展示,观众可以通过多种平台和设备来欣赏设计作品,使得平面设计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大大提升。

技术创新为平面设计艺术带来了更加高效、丰富和多样化的创作、表现和传播方式,为平面设计艺术形式变革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也为平面设计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平面设计艺术的形式变革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数字化设计工具的普及使得平面设计师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创作和表现,不再受制于传统的手绘工具和方式,使得平面设计的创作方式和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平面设计带来了更加广泛和便捷的传播与展示方式,使得平面设计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大大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技术对设计的影响现代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到工业设计的面貌。

工业设计本身就是因为工业革命带来的产业变化而产生的,因此,工业设计与科学技术的任何进步都有密切的关系,根本无法分开。

自从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迅速,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工业和技术的发展对于生产及设计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别的一些因素的影响则是潜移默化的。

设计受到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就是材料和技术。

两者对于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就材料而言,它是设计师实现设计的物质条件,技术则是设计师实现设计的有力保障。

没有材料,任何设计师也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设计将成为纸上谈兵, 设计只能停留在构思阶段;缺乏技术,设计师难以实现造型的物化,即使再高明的设计师也难以造就功能优良的产品。

同时, 技术更是可以提升设计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业设计史与现代材料的发明史是同步的;设计风格的演变与不同特性的材料更加休戚相关,不同程度地受到材料和技术的影响。

换言之,材料和技术是影响现代设计风格的最主要的因素,其中技术是主导因素,他对现代设计风格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技术主要是从造型、结构、装饰等方面对现代设计风格进行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更深刻地影响到设计的发展,无论是设计对象、设计手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人类已经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技术发展阶段,即原子能阶段、喷气式阶段、电视技术阶段、宇航技术阶段、自动化阶段等等。

粗略的划分,也可以把战后时期分成原子能时代、太空技术时代、信息化时代等等。

当然,另外还有一些更加含糊的名称形容特殊的技术发展,比如信息时代、后福特时代(post-Fordism) ,等等。

21 世纪很可能是一个以生物化学和信息超级公路技术为中心的时代。

但是,有一点是从1945年以来一直持续发展的,那就足微别饰艾伙般的影响。

可能我们没有办法找到一个特别的技术种类来代替或者标志整个时代特征,但是有一点非常明确的,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更深刻地影响到设计的发展,无论是设计对象、设计手段。

我们可以从电灯的发展来看本世纪的技术发展。

从爱迪生发明电灯以来,电灯已经经历了好几个革命化的历程:从早期的白炽灯发展到日光灯(这是美国通用电器公司1938 年的创造); 60年代出现了氦灯,这是一种技术上完全不同的新光源,从而引发了灯具设计的革命;80 年代初出现了微型日光灯,而它的出现是因为新的小型变压器的研制成功,从而使得低压灯泡可以出现,而照明的方式从日光灯以前的整面的照明变成可以是单束的定向照明,在力、公室、家庭照明中又造成了新的革命。

80 年代以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型低压灯具,它们的设计背景是技术的突破。

对于设计造成变革的推动的另外一个技术因素是大批量生产的规模化。

19世纪机床设计的演变,对于研究技术革新与设计的关系以及早期功能主义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工业革命后最早出现的大型机器几乎全是用木材制造的,特别是机器的框架更是如此。

发明家们全神贯注于实现机器的机械功能而无暇顾及机器的外观。

因而机器的肥梁胖柱和硕大的连接螺栓给人一种十分简陋、粗糙的印象,并无多少美可言。

19世纪初,布鲁勒(Marc Isambard Brunel)为普茨茅斯皇家船厂大批量制造滑轮设计了一系列机床(图一),这是机床设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图一布鲁勒于1804年设计的系列滑轮机床之一——榫接机由于设计和制造水平很高,其中一些机床在20世纪中叶仍在使用。

为了适应流行的趣味,布鲁勒在他的机床中使用了一种最简洁的柱式——塔斯干(Tuscan)柱式。

这既是传统审美观念的余波,也是19世纪追求功能与形式和谐的体现,即把质朴的功能形式与浪漫的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

机床的框架采用建筑上的形式在19世纪是颇为寻常的,但就布鲁勒的机床而言,其塔斯干柱式仅仅是过去传统的“余波”而已,它在设计中不起支配作用,并不至于使机器成为一种装饰性的玩物。

19世纪以来,传统形式的残迹渐渐消失,而越来越多的新功能形式出现于机床设计之中。

在这一进程中值得一提的重要人物是怀特沃斯(Joseph Whitworth,1803—1887)。

怀特沃斯在机床床身的设计中,已完全抛弃了建筑风格的影响。

他发展了一种整体式的机床设计,采用中空的箱式床身,并增加所用金属的重量以保证稳定性。

曾几何时,使用诸如建筑部件和曲腿之类的艺术样式被认为是使机器产生美感的惟一可行方式,后来的工程师又试图通过将质量减至最小限度,使每一个部件恰好能完成其功能来获得某种功能性的美感。

而怀特沃斯的设计则通过采用整体而稳重的箱式底座来达到精确加工的目的,这同时也改变了机床的外形与其各部分的比例。

他采用了标准化的方法来制造机床,达到很高的质量水准,并成为世界性的通用标准。

现代机床稳重、质朴和严格的功能性等特点,正是源于怀特沃斯的设计。

图二怀特沃斯于1850年设计的具有高精度测量装置的机床设计与技术发展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设计对干几乎每一种新的技术的发展都会立即采用,比如石英数码计时技术( digital quartz)和液晶显示技术(iiquid eiectronic display , 简称LED)的发明,这两项技术一旦发明,就被立即用到钟表设计上,一度有人担忧石英显示手表会取代指针式手表。

70 年代这种技术被广泛使用,特别是香港、日本等地,石英数字手表比比皆是,但是,经过一段时间,证明消费者还是习惯于指针显示。

因此设计师和企业领导开始重新研究产品发展方向,他们决定把消费者习惯的指针显示方式和先进的石英数码计时技术合并使用,使钟表既具有传统钟表的指针显示方式,内部结构则采用石英数码技术。

这种结合,显然取得非常大的成功,已经逐步把机械钟表、数码式的液晶显示技术取代了指针显示方式和先进的石英数码计时技术合并使用的手表石英显示手表工业设计还受到加工技术发展的影响和约束。

从30 年代到50 年代以来,家庭用品、办公用品的设计,特别是收音机、打字机、电冰箱、电视机等等的设计,都受到生产工艺的限制,因此形状都比较庞大,并且,由于消费者传统的习惯,喜欢家用产品与家具相似,因此,这些现代化的产品与家具设计形式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由于这些用品一方面体积比较大,而又都是与家庭起居密切相关的,因此消费者自然会提出安全、适用的要求,比如外型圆角、曲线等等对干家庭使用比较方便,因此自然就造成流线型风格的流行。

其实,家庭用品无需流线型,但是,流线型风格具有比较安全的圆角、完整的外型,因此,除了对于流行风格的喜爱以外,造成当时流线型风格流行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功能性的,即家庭起居的安全要求。

由于各种产品都采用流线型,这种风格也就成为一种时代的风格了。

但是,一旦新的生产方式、新的技术和材料使家庭用品设计不再必须局限干庞大、家具式的范围时,流线型作为一种风格就被淘汰了。

流线型的过时,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发展和加工、生产技术的进步造成的。

比如,金属冲压成型技术对于战后工业设计的影响是很大的,这种加工技术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的工业设计师广泛采用,因为比较能够取得整体的、圆滑的流线型外部,因此,不少战后初期的经典设计作品都是利用这种工艺制成的,比如意大利设计师尼佐利(1887 - 1969)为奥利维蒂公司于1948 年设计的“列克辛康型”打字机、达散尼奥(corradinn ' Ascania , 1891-1981)为皮亚吉奥(Piaggio) 公司设计的维斯帕小型摩托车(1946 年),都是采用这种工艺生产的。

这些设计都成为了战后设计的重要代表作品。

个人电脑(PC)的迅速发展,以及它的不断改进的各方面的设计,是现代科学技术和设计密切合作的最好例子。

其中,美国的苹果电脑公司的设计和开发具有很重要意义。

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史提夫·约柏斯(Steve Jobs)从开始时起,就希望个人电脑,特别是他的苹果电脑在20 世纪末和下世纪初能够起到如同福特T 型汽车在20 世纪初对人类社会所起到的巨大影响作用,以至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从技术角度来看,他同时把电脑作为人类大脑的扩展和延伸来看。

电脑辅助人类思维、帮助记忆、整理资料、使人类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从事机器所不能代替的独立性、创造性思维。

而他也认为电脑的发展能够改变出版发行的体系,如同活字印刷技术带来的革命一样,他认为电脑也会改变印刷和出版的发展方向。

经过20 来年的发展,证明了他的设想是完全正确的。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在1945 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设计和研制出来的。

那台机器重30 吨,由几千个真空电子管组成,使用时必须用人工的打卡片(punch card)方法开动。

机器虽然大,但是能力却很小。

机械性看来并不能真正解决高速计算的问题,真正改变计算机命运的是半导体的发明。

半导体是1947 年到1951 年之间在美国的贝尔电话公司实验室发明的。

半导体具有独特的性能并且只需要很低的电压就可以工作,而制造成本也不高,因此到了50 年代末期,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如收音机、音响设备、电脑等等都用上半导体原件。

更新一代的半导体发明出来用于电炉、洗衣机、咖啡电磨、厨房用的搅拌机器、冷冻设备等等。

电脑是在60 年代左右,以为企业服务的目的发展起来的。

当时的市场主要是企业,研制的电脑都是大型的、为商业服务或者企业服务的专业化很高的设备,这种电脑的市场基本上都被美国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完全控制,当时IBM 公司唯一不完全控制的市场是微型计算机,微型电脑是在1968 年由数字设备公司发明的。

它采用的是10 年以前发明的所谓的微片,或者微型晶片( microchip) ,在50 年代,DEC 公司已经可以制作出体积比较小的计算器,但是功能却还是很有限。

1957 年,美国人杰克·基尔比(Jack Kilby)研究和生产出第一个可供实际工作使用的微型晶片,也就是我们现在称作半导体集成电路版的东西。

这个发明注定要改变世界电脑发展的方向,也直接影响到工业设计发展的面貌方向。

1971 年,美国的因特尔公司发明了第一部微型处理机,这种微型处理机的基本结构是基于一个集成电路版上的,类似微型计算器。

由于运算速度快、轻便,因特尔公司的这种微型处理机立即被用于商业的目的,越来越多的机械开始采用因特尔微型处理机,经过不长的时间,微型处理机器被更加广泛地用于会思考的机械上,比如新一代的洗衣机、汽车、缝纫机、面包炉、电炉灶等等,都采用了微型处理机。

因特尔公司的微型处理机开创了新一代电脑的发展可能性。

经过20 年左右的发展,电脑晶片越来越小,而记忆容量和速度则越来越大,个人电脑已经取代了以前庞大的企业用电脑(称为工作站working station ) ,成为深人千家万户的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