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节水栽培技术
水稻节水栽培技术探讨

2 培 育耐 旱带 蘖壮秧
培育 耐 旱 带 蘖 壮秧 是 节 水 创 高产 的关 键 技
术 , 谚有 “ 农 秧好 半年 稻 ” 说 。育苗 方式 上 , 之 可选
推广 水 田免 翻耕 机械压耙 法 。采取全 旱 整地 的好 处是 : 使土壤 结构保 持疏 松 , 以旱栽 也 可 以过 水 可
中 图分 类 号 : 3 8 S 1 文献 标 志 码 : B 文章 编 号 :6 3 6 3 ( 0 2 0 — 0 4 0 1 7 — 7 7 2 1 )3 0 6 — 3
我 国北 方地 区水资 源较为 匮乏 ,在 辽宁 省辽
秧 田管 理 , 用 “ 水 、 温 、 徒 长 、 采 控 控 控 控播 量 ” 和 “ 青 、 枯病” “ 防 立 的 四控 一 防 ” 术 措施 , 现 苗 技 实
上。 该套技 术 不仅提 高 了水 资源 的利用 率 , 应缺 适
水 年 份的水 稻生产 需 要 , 降低 了生产成 本 , 还 少投 入、 多产 出 , 增产 增收 , 取得 了显著 的经 济效益 。
与一般 壮秧相 比,耐 旱壮秧 自由水与 束缚 水 比值小 ( 抗旱 能力强 ) 重 高 比、 , 干鲜重 比 、 氮 比 、 碳 硅氮 比等项 比值较 大 。
找平 , 边插 秧 ” 三边 一条龙 ” 的“ 作业 进行 抛秧 和插
收 稿 日期 : 0 2 0 — 7 2 1 — 4 2
秧 。 整地过 水插 秧的好 处在 于可使水 稻 缓苗快 , 旱
作 者 简 介 : 洪 阁 (9 3 )男 , 艺 师 。 杜 1 5一 , 农
— .
生 育 良好 , 系发 达 , 根 抗旱 、 抗倒 、 病 , 抗 后期 不早
浅谈水稻节水栽培技术

术 是 近 年 来 被 广 泛 采 用 的 技 术 ,经 实 践 证 明具 有 省 工 、 省
6 节 水 灌 溉
节 水 灌 溉 是 水 稻 节 水 栽 培 的 中心 环 节 。 根 据 பைடு நூலகம் 稻 3叶
前育苗期和有效分蘖终止期 2个抗旱最强时期及幼穗分化 和减数 分裂 2个水分敏感期 的生理特点 , 推广浅 、 、 湿 干节 灌溉技术 , 根据不 同土壤 、 同生育期 、 同降雨 季节和 并 不 不 地下水位动态进行灵活调节 。具体做法是 3叶前的育苗阶
段 ,不 缺 水 时 可 不 浇 水 或 少 浇 水 ; 3叶期 后 要 注 意 及 时 浇
水, 但要坚持旱育标准 。插秧前浇 1 次透水 , 插秧 时保持 花 达水 , 插后灌护苗返青水 。 返青后有效分蘖期间灌寸水以增 温促蘖 ,进入雨季或地下水位高时可适 当延长灌水 间隔 时 间或减少灌水次数 ;有效分蘖终 止期 视长势 和分蘖情况应 控灌或停灌 , 形成湿 润灌溉 , 控制徒 长和无效分蘖 , 促进根 系发育 。幼穗分化期及 时灌水 5~7c m;减数 分裂期如遇
浅 谈 水 稻 节 水 栽 培 技 术
付 丽 谭 荣义 李德洙 张成 宝
为适应节水增效农业 的发展要求 ,缓解近年 出现 的连 续干旱现象 , 进一步提高水稻尤其是优质稻米产量 , 面推 全 广 水 稻 节 水 增 效 栽培 技 术 已刻 不 容 缓 。现 将 水 稻 节 水 栽 培 技术总结如下 , 供大家参考 。 l 选用 优 质 抗 旱 品种 选用分蘖力强 、 根系发达 、 株型 紧凑 、 穗粒兼顾 型 、 抗逆 性 强 、 期 适 宜 的优 质 品 种 , 松 粳 6号 、 优 稻 3 、 粳 熟 如 五 号 松 1、 2 五优稻 1号等 。这是进行水稻节水栽培 的基础 。 2 育带 蘖 壮 秧 培 培育带蘖壮秧 , 不仅是创 高产 的基本要求 , 而且是节水 高产的关键技 术。在培育壮秧上主要采用大棚钵盘旱育技 术, 精选 良种 , 实施一段超早或两段式育苗 , 抓好 日光晒 、 盐 水选 、 药剂浸 、 适温催 、 自然晾等处理环节 ; 坚持增加 1 地 层 膜 ( 出齐 后 揭 膜 ) 双 膜 旱 育 方 式 ; 强 秧 田管 理 , 用 控 苗 的 加 采 水 、 温 、 徒 长 、 播 量 和 防立 枯 病 的“ 控 一 防 ” 术 措 控 控 控 四 技 施 , 现 苗 齐 苗 壮 。 以松 粳 1 例 , 育 出 叶 龄 6 实 2为 培 . 、 4叶 株 高 1r 2 8 m、3条根 、 茎粗 04e 以上 、 . m 带蘖 率 9 % 、 5 平均 单 株带蘖 1 个 的秧苗 , ~2 即达到了节水栽培壮苗标准 。 3 整 地 节 水 在整地环 节 中, 过 提高整地质 量 , 通 引入 旋 耕 、 耕 技 条 术 等 达 到 节 水 栽 培 目的 。整 地 时应 做 到旱 整 地 、 找 平 , 水 高 低 不 差 寸 、 水 不 露 泥 , 于进 行 节 水 灌 溉 。水 整 地 地 块 尽 寸 便 量 减 少 泡 田 时 间 , 2~ 泡 3天 即进 行 耙 地 , 平 后 及 时 插 秧 , 找 减 少 水 分 蒸 发 及渗 漏 所 造 成 的浪 费 。旋 耕 旱 整 地 及 条 耕 技
水稻免耕旱直播栽培节水技术

水稻免耕旱直播栽培节水技术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但是,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需要大量的耕作和灌溉,并且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
随着科技的进步,一种新型的水稻种植方式——免耕旱直播栽培技术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技术原理免耕旱直播栽培技术是通过改变传统水稻种植方式中的耕作和水灌溉方式,来降低耕作成本、缩短生长周期、节省用水量、改善土壤环境和土壤生态,最终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需要先进行大面积的田间耕作,然后再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水分补充。
而免耕旱直播栽培技术则是直接在土壤表面直接播种,不进行传统的大面积耕作。
同时,通过利用生态农业技术,可在保证水稻的生长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水源的浪费,并且减少土壤对于稻谷的危害。
栽培步骤采用免耕旱直播栽培技术,一般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土地准备:在农业生态环境基础上选好适合水稻种植的土地,在种植之前,需要先进行土地的清理和肥料的施用,以提高土壤质量。
2.播种:直接在适宜的土壤表面进行播种。
稻草和稻壳作为覆盖物,有助于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和土壤肥力的流失,并且还对于净化土壤和提高土壤结构也有很好的作用。
3.布置灌溉系统:水稻在生长期间需要充分的水分供应,而灌溉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植物的水分供应量。
在布置灌溉系统时,可以根据自然季节和土壤状况合理给水,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施肥:施肥可以有效地提高水稻生长期间的养分供应,有助于生长周期的推动。
在施肥时,也可以根据自然季节和土壤状况合理施肥。
5.打药:打药是为了在生长周期间防治病虫害。
在打药时,需要注意药剂的控制量和方法。
技术优势•省时省力:采用免耕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农夫的劳动量,降低种植成本,同时也缩短了生长周期。
•节水节肥:采用水稻免耕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农田用水量,同时也减少了化肥施用的量,减少了农业用水的污染。
•环保育种:采用水稻免耕种植技术有助于提高土地环境和植物的生长力,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促进生态系统的发展。
水稻节水栽培新技术──浅、湿、干间歇灌溉

水稻节水栽培新技术──浅、湿、干间歇灌溉水稻浅、湿灌溉,是间断灌水的灌溉技术,构成不和湿润反复交替,浅、湿、干灵活调查节的一种节水灌模式。
即插秧、返青阶段,保持2周浅水发蘖前期浅湿灌,发档期至拨节期适当晒田,孕穗至开花浅水,灌将成熟期则干干湿湿,适当晚断水,做到后水不见前水,是一种促控结合,适时供水调氮的灌技术,稻和省水低耗,高产稳产。
推广浅、湿灌溉技术能增产的机理:1.防止水稻根和早衰,消除生产障碍。
2.符合水稻的需水规律和要求,发迹了传统的淹水灌溉习惯。
即满足水稻的生理需水,节省了生态需水,在保证增产的前提下,降低了灌溉定额,提高了灌溉水的经济效益。
3.使水、肥、气、热等因素得到合理调整,提高了土壤肥力,并为水委生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有利于各个产量构成因素和高产方向转化。
能促进水委生育性状的改善,有效分蘖率高、秆壮、防倒伏。
5.改善稻株的体结构和田间小气候,有利于控制和减轻病虫害。
6.推广浅湿干节水栽培是发展水稻生产的需要,是长久之计。
浅、湿、干间歇灌溉好处是:1.提高灌溉水的生产效益,浅湿亩用水量为400-450立方,亩产量550-600公斤,1立方米水生产稻谷1.3公斤。
淹水灌亩和水量560-700立方,亩产量是510-550公斤,水的生产效益是0.9左右。
2.稻田一状况得到改善稻田积温增加,据调查,从移栽到成熟田间水温增加76.2-165.2土壤积温增加63.5。
稻田土温日温变幅大。
芬蘖期田间土温:湿润的温差6.4-7.3,水层淹灌仅为5-6。
昼夜温差:湿润灌为4.2-4.6,淹水灌为3.8-4.0。
土温日变幅大,可促使分蘖早生快发。
在生育后期抽穗至乳熟期的昼夜温差,温润灌为2.6-3.1,淹水灌的为1.6-1.7。
浅湿灌在温度高,有利于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干物质积累,浅湿灌光照好,淹水光照不足。
3.水稻的生育性状得到改善增强根的活力。
试验结果表明浅湿灌溉根的吸收力是淹水灌溉的1.33倍。
水稻节水灌溉实施方案

水稻节水灌溉实施方案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灌溉是水稻生长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然而,
传统的灌溉方式存在着浪费水资源的问题,因此,节水灌溉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灌溉制度、灌溉技术和管理措施三个方面,提出水稻节水灌溉实施方案。
一、灌溉制度。
1. 合理制定灌溉计划,根据水稻生长不同阶段的需水量,科学制定灌溉计划,
避免过量灌溉。
2. 推广滴灌和喷灌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泵灌和沟渠灌溉,滴灌和喷灌技术能够
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蒸发,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二、灌溉技术。
1. 土壤墒情监测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掌握土壤水分状况,科学调整
灌溉水量和灌溉频次,避免过度灌溉。
2. 配套施肥技术,合理施肥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减少灌溉
水分流失。
三、管理措施。
1. 加强农民节水意识培训,开展水稻节水灌溉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节
水灌溉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建立灌溉管理监测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水稻节水灌溉管理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灌溉水量和土壤水分状况,及时调整灌溉方案。
综上所述,水稻节水灌溉实施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灌溉制度、灌溉技
术和管理措施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灌溉计划,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加强管理措施,才能实现水稻生产的高效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保障粮食安全。
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能够为我国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水稻的节水灌溉技术

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水稻的节水灌溉技术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存在着对水资源的浪费和高耗能的问题,迫切需要寻找一种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同时节约用水的栽培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帮助农民优质高效地栽培水稻。
本文将重点探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水稻的节水灌溉技术。
一、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通过管道将水分直接供给植物根系的灌溉方式。
相比传统的洒灌灌溉,滴灌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水的蒸发和地表径流,从而提高用水利用率。
此外,滴灌技术还可以根据水稻生长的需求,精确地调整灌溉量和灌溉频次,避免了过度灌溉和浪费。
二、雨水收集利用技术雨水是免费的天然水资源,如何利用好雨水资源是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可以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水稻的灌溉。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节约用水资源,还可以降低农民的用水成本。
在水稻种植的休耕期,可以利用雨水来满足水稻的灌溉需求,减轻对地下水的依赖程度。
三、地下滴灌技术地下滴灌技术是将滴灌技术与地下水位相结合的一种灌溉方式。
通过埋设管道将水分输送到植物根系附近,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的蒸发和浪费。
同时,地下滴灌技术还可以减少表面积水的滞留时间,降低病虫害的风险,提高水稻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四、膜下滴灌技术膜下滴灌技术是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特殊的滴灌膜,将水分通过膜下滴灌管送至水稻根系。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水的渗漏和蒸发,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膜下滴灌技术还可以减轻土壤侵蚀,保持土壤湿度和肥料的有效利用。
五、调控灌溉及时机调控灌溉及时机是指根据水稻的生长需要,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溉量。
水稻不同生育期的需水量存在差异,因此需要科学地制定灌溉计划。
比如,在水稻的生育初期,可以适量增加灌溉量以满足幼苗期的需水;而在抽穗期及成熟期,可以适量减少灌溉量,避免过度灌溉浪费水资源。
总结: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水稻的节水灌溉技术对于我国降低用水量、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水稻智慧农业智慧灌溉技术种植节水智慧园林

水稻智慧农业智慧灌溉技术种植节水智慧园林一、引言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存在着灌溉水资源浪费和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水稻智慧农业智慧灌溉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稻智慧农业智慧灌溉技术的种植方法以及其在节水和园林方面的应用。
二、水稻智慧农业智慧灌溉技术的种植方法1. 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选择适合种植的水稻品种。
例如,旱地水稻适合在缺水地区种植,而淹水水稻适合在湿地地区种植。
2. 智能化灌溉系统:利用现代智能技术,建立智能化灌溉系统,实现对水稻的精准灌溉。
该系统可以根据土壤湿度、气象条件和作物需水量等因素,自动调节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以达到节水的目的。
3. 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微喷灌和喷灌等,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此外,还可以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雨水进行灌溉,从而减少对地下水的依赖。
三、水稻智慧农业智慧灌溉技术在节水方面的应用1. 精确测量土壤湿度: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土壤湿度,精确掌握土壤水分状况。
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避免过度灌溉和浪费水资源。
2. 智能灌溉控制:利用智能化灌溉系统,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水量和环境条件,自动调节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
通过精确的灌溉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水的浪费,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3. 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采用滴灌、微喷灌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
这些技术可以将水直接送到植物的根部,减少水的损失,提高灌溉效果。
四、水稻智慧农业智慧灌溉技术在园林方面的应用1. 智能化园林灌溉:利用智能化灌溉系统,对园林植物进行精准灌溉。
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土壤湿度和气象条件等因素,自动调节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保证园林植物的生长健康。
2. 智慧园林管理:利用智能化技术,实现对园林的智能化管理。
通过传感器等设备,监测园林植物的生长状况和环境条件,及时调整灌溉水量和施肥量,保证园林的美观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水稻节水栽培技术

水稻节水栽培技术浅析摘要:根据新田县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干旱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分析水稻节水栽培的必要性。
节水栽培有节水、增产、防病虫、省工等优势,提出节水灌溉,旱蓄晚灌,并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合理搭配和改进栽培技术等节水栽培的措施。
关键词:水稻;节水;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1前言新田县位于湖南省南部,耕地面积1.85万hm2,境内山区面积大,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县城境内没有大的河流,最大的水库只有一个中型水库,其供水区域并不大。
我县年降水量分配极不均匀,年度之间差异较大。
水稻是我县主要的粮食作物,单产水平较低,单产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干旱灾害的影响,对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我认为应推广水稻节水栽培,在水资源利用上,应充分接纳降水,上季为下季用,扩大双季稻栽培面积,确保我县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2水稻节水栽培的优势2.1节水可以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由于水稻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对水和肥的需求是不同的,实践证明:水稻从最后一片剑叶出齐到齐穗这一阶段不能脱水,田间水深必须在2cm以上的水层,否则的话水稻不能正常抽穗,从而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而其它各生长发育时期只要保持田间湿润,田面不要露白即可。
根据水稻各个生长发育时期需水的不同情况,我们进行水分管理也就是节水灌溉也称间隙灌溉,这样浅、湿、干交替灌溉比常规灌溉方式每667m2单季可节水50m3以上,从而可以避免很多山塘未插晚稻之前早已干涸的现象。
2.2节水栽培可以提高单产通过水稻节水栽培,水稻的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的氧化层,而这一层土壤的通透性强,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强,根系发达,有利水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从而茎叶生长健壮,谷米结实度高,据报道,节水栽培可比常规灌溉方式增产4%左右。
2.3节水栽培可增强水稻的抗病防病力水稻节水栽培通过对水稻各个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进行水分管理,从而抑制了无效分蘖的产生,大大地改善了通风和透光性。
由于田间湿润度小,可有效地防止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施药次数,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节水栽培技术
我们宁安市已成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水稻生产基地之一。
近年来,这一地区连续出现旱灾,严重威胁水稻生产。
为了进一步提高优质稻米产量,必须认真总结本地区经验,全面推广水稻节水增效栽培技术。
1 水稻品种选择
选用分蘖力强、根系发达、株型紧凑、穗粒兼顾型、抗逆性强、熟期适宜的优质抗旱品种,如东农425、东农428、龙粳26、龙粳29。
2 培育带蘖壮秧
培育带蘖壮秧,是节水创高产的关键技术。
我们培育壮秧主要采用钵盘旱育技术。
精选良种抓好“日光晒、盐水选、药剂浸、适温催、自然晾”等处理环节;坚持增加一层地膜(苗出齐后揭膜)的双膜旱育方式;加强秧田管理,采用“控水、控温、控徒长、控播量”和“防立枯病”的“四控一防”技术措施,实现苗齐苗壮。
以东农428为例,培育出叶龄5.4叶、株高14cm、18条根、茎粗0.4cm以上,带蘖率95%,平均单株带蘖1-2个的壮苗,达到了节水栽培壮苗标准。
3 节水整地
在节水整地方面,宁安市以提高整地质量,引入旋耕技术、条耕技术等,达到节水目的。
做到旱整地、水找平,“高低不差寸,寸水不露泥”,便于节水灌溉。
水整地田块要尽量减少泡田时间,泡
2-3d即进行耙地。
找平后,及时插秧,减少水分蒸发及渗漏所造成的水浪费。
旋耕旱整地及条耕技术是近年来推广应用的整地技术。
经实践证明,具有省工、省力、成本低、整地质量好、能大量节省泡田水等优点。
旋耕时间,以春季化冻15cm或返浆前为宜。
4 过水插秧,合理稀植
在旱整地基础上,采取边灌水、边整平、边插秧的过水插秧方法,节省了泡田水、插秧水和养生水。
插秧采用机插和人工摆插,规格为30cmx20cm单行超稀植,或(40+20)cmx20cm大垄双行超稀植。
插深1.5cm,即钵体团土上表面与泥面平齐即可,有利于分蘖早生陕发。
5 合理施肥
为适应节水灌溉栽培,按照水稻需肥规律和特点,坚持平衡施肥、平稳促进、全层深施与灵活调节的原则,做到农肥与化肥相结合,全价养分配合,适当控氮,增加磷、钾、硅、钙、锌及其它微量元素。
水稻需硅约30%来自灌溉水,而实行节水灌溉,要注意补施硅肥,否则水稻缺硅将导致抗逆性明显降低。
一般667m2施纯氮8kg、纯磷4.6kg、纯钾3.3kg,另外补施一定量的硅肥和锌肥。
在施肥方法上,除全层深施外,水稻追肥可根据节水灌溉的特点,采用“以水带肥”的方法。
即在田间无水层情况下,按水稻生育时段,将化肥撒于田里,然后缓慢地灌水,使化肥溶解下渗到水稻根层,既有利于水稻根系吸收,又减少了化肥流失和挥发,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6 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是水稻节水栽培的中心环节。
根据水稻3叶前的苗期和有效分蘖终止期两个抗旱最强时期,以及幼穗分化和减数分裂两个水分敏感期的特点,我们推广浅、湿、干节水灌溉技术。
并根据不同土壤、不同生育期,不同降雨季节和地下水位动态,进行灵活调节。
具体做法是3叶前的育苗阶段,不缺水时可不浇水或少浇水;3叶期后,要注意及时浇水,但要坚持旱育标准。
插秧前苗床浇一次透水,插秧时田间保持花达水,插秧后灌护苗返青水,返青后有效分蘖期间灌3cm深水层以增温促蘖。
进入雨季或地下水位高时,可适当延长灌水间隔时间或减少灌水次数。
有效分蘖终止期,视长势和分蘖情况应控灌或停灌,形成湿润灌溉,控制徒长和无效分蘖,促进根系发育。
幼穗分化期,及时灌水5-7cm深。
减数分裂时期如遇17℃以下低温,要加深水层至15cm以上护胎,冷害过后,立即恢复原水位。
抽穗灌浆期,灌3-4cm深水层,乳熟期,间歇灌溉,抽穗后35d断水。
据调查,实行节水灌溉每667m2可节约用水100m2以上,节省水电费20元左右。
7 杂草防除
在节水栽培条件下,稻田经常处于无水层状态,有利于杂草迅速生长。
因此,在药剂选择上应选用广谱高效、挥发性小、性状稳定、渗透性强、缓释长效的药剂,如丁草胺、稻田王等。
施药时,要做到“一平”、“二匀”、“三准”、“四看”、“五不施”。
“一平”指土地要平;“二匀”指拌药匀、施药匀;“三准”指面积准、药量准、时期准;“四看”指看药灵活施、看草对症施、看稻安全施、看地选择施;“五不施”指有露水不施、药土过干或过湿不施、水深不施、风雨天不施、渗漏地块不用毒土法施。
8 应用化学节水技术
我们引进并应用了fa旱地龙,具有显著的抗旱节水效果。
在育苗床土配制上,我们应用了保水剂,减少育苗期间的浇水次数,达到节水壮苗的作用。
我们还引进试验了药肥缓释高吸水种衣剂,为化学节水提供了储备技术。
与此同时,重视工程节水和管理节水。
一是加强田间基本建设。
修建高质量渠道,防止渗漏。
采用低压管输水,减少蒸发,降低了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损失量。
二是实施蓄水工程。
修建蓄水池、蓄水罐、蓄水窑,以接纳雨水、拦截桃花水、利用回归水,供水稻育苗、整地、插秧等用。
三是制定节水制度。
通过培训增强节水意识,培养节水管理队伍。
做好水系上下游左右岸的协调供水,统一规划。
逐步建立健全节水管理机制,形成整套节水管理体系。
(作者单位:157400黑龙江省宁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