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塑石] 庭院假山的设计与营建

合集下载

园林工程假山设计方案

园林工程假山设计方案

园林工程假山设计方案一、设计目的和背景假山是园林中一种常见的景观元素,它不仅能够增添园林的美感,还能够扮演遮荫、遮风、隔音等实用功能。

因此,在园林工程中,假山的设计和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旨在设计一份符合园林工程需求的假山方案,以满足美学和实用的双重要求。

二、环境分析1. 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假山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本设计方案所在的地区为南方城市,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假山的树木植被、水源等因素。

2. 环境特点假山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所在环境的特点,包括周边建筑、道路、餐厅、游客流量等因素。

这些因素将影响假山的设计风格、形状、材料等选择。

三、设计原则1. 自然美假山是园林景观的一部分,应具有自然美的特点。

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追求山石、植被的自然形态和自然美感。

2. 实用性假山不仅是一种美观的景观元素,还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比如可以作为遮荫、遮风、隔音的功能,也可以在其内部布置景观、瀑布等。

3. 可持续性在假山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可持续性,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材料和植被,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假山设计方案1. 假山的形状根据环境特点和设计原则,本设计方案选择了自然风格的假山形状,假山主要由山石构成,通过巧妙的搭配和堆叠,形成自然的山石景观。

2. 假山的布局和风格本设计方案选择了分散式布局的风格,主要是为了与周围的景观相融合,避免假山造成单调的视觉感受。

另外在风格上,选择了南方园林常见的水墨山水风格,以追求自然美,体现山水对于人的意境和情感的启示。

3. 假山的材料选择在材料选择上,假山主要由天然山石构成,避免使用人造假山石材料,力求体现自然美。

另外,假山周围将种植各种植被,以增添山石景观的生机。

4. 假山的设计细节在假山的设计细节上,将选择配套适合的景观灯,夜晚照明效果良好,以增加假山的观赏性。

另外,假山内部还将设置一定的水景装饰,例如小型瀑布或人造溪流,以增添假山景观的灵动感。

园林假山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园林假山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景观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手段。

假山作为园林景观中的重要元素,既能丰富景观层次,又能增加观赏性。

本方案针对某园林项目,设计一座具有独特风格的假山,以提升园林景观的整体品质。

二、设计方案1. 假山位置及规模假山位于园林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高约8米。

2. 假山造型假山采用自然山水造型,以山石为主体,结合植物、水体、建筑等元素,形成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

3. 假山材料(1)主石:选用质地坚硬、色泽自然的千层石,以体现假山的自然美。

(2)辅助石:选用青石、花岗岩等,以丰富假山的层次和质感。

(3)植物:选用耐阴、耐旱、耐寒的植物,如松、竹、梅等,以营造浓厚的自然气息。

(4)水体:设计一处小型瀑布,使假山与水体相融合,增加动态景观。

4. 施工工艺(1)基础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假山四周的宽度应比底面宽度宽松200-500mm,以保证重力均匀传递。

基础施工分为以下步骤:①素土夯实:在假山位置挖去表土,将素土分层夯实。

②级配砂石层:在夯实后的素土上,铺设150mm厚的级配砂石层,整平夯实。

③水泥砂浆层:在级配砂石层上,铺设100mm厚的水泥砂浆层。

(2)桩基施工采用木桩基础,选用松木或杉木,直径100-200mm,桩距约200mm。

平面布置按梅花形排列,木桩必须打到硬底,顶端露出湖底200mm左右,其间用块石嵌紧,用条石压顶(不少于2层)。

(3)假山主体施工①摆放主石:根据设计图纸,将主石按照层次和形状摆放好。

②摆放辅助石:在主石之间,摆放辅助石,以丰富假山的层次和质感。

③水泥砂浆填缝:在石块之间,用水泥砂浆填缝,确保假山的稳定性。

④铺设植物:在假山周围和平台上,种植耐阴、耐旱、耐寒的植物。

⑤建设小型瀑布:在假山一侧,设计一处小型瀑布,使假山与水体相融合。

三、施工进度(1)基础施工:预计15天完成。

(2)桩基施工:预计10天完成。

庭院假山打造方案

庭院假山打造方案

庭院假山打造方案简介庭院假山是一种通过人工手段模拟山水景观的造景元素,常见于中式庭院中。

它具备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观赏性,能够为庭院增添自然的氛围和艺术的韵味。

本文将介绍庭院假山的设计原则、施工步骤、选材要点以及日常养护建议,为您提供一套实用的庭院假山打造方案。

设计原则1.创造自然感:庭院假山的设计应追求自然真实的效果,通过合理的形状、纹理和色彩搭配,使其与周围的场地环境相融合。

2.注重比例和层次:假山的高度、宽度和长度应依据整个庭院的比例进行设计,同时注重建筑物、花草树木等元素与假山的层次感。

3.强调多样性:选择不同的造山材料和植被,如石块、水池、花草等,增加庭院假山的变化和趣味性。

4.考虑周边视觉效果:站在不同角度观看假山,应能够得到不同的美感享受,同时还要考虑假山在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下的景观效果。

施工步骤1.地面准备:确定假山的位置和大小,清理庭院地面,确保地面平整并打造好边界。

2.假山框架搭建:使用钢筋或者木材搭建假山的骨架,按照设计要求确定大小和形状,并确保稳固可靠。

3.石材铺设:将选好的石材依次摆放在假山的骨架上,使用水泥或砂浆进行固定,注意保持石材的自然状态。

4.水池建设:根据设计需求,在假山的适当位置建造水池,固定水泵和管道,并铺设合适的防水材料。

5.植被种植:选择合适的花草树木进行种植,注意选择对环境适应性强、观赏效果好的植物,搭配合适的石头和装饰物。

6.造景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在假山的周围布置合适的石头、栏杆、小桥等装饰物,增加假山的层次感和美观度。

选材要点1.石材选择:可以选择天然的石材,如花岗岩、石英岩等,也可以选择人工合成的石材,如人造石、人造大理石等。

需注意石材的质地、纹理和颜色是否适合庭院整体风格,同时考虑石材的耐久性和易保养性。

2.植被选择:根据庭院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植被种类,如常绿树木、观赏花草等。

需注意植被的生长特性和环境要求,确保其能适应庭院的光照和湿度条件。

假山塑石施工方案(3篇)

假山塑石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景观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假山塑石作为一种常见的园林景观元素,以其独特的自然美和实用性,受到越来越多设计师和业主的青睐。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假山塑石施工方案,以确保工程的质量、进度和安全性。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 熟悉假山塑石的设计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要求。

- 研究相关施工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符合国家标准。

- 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

2. 材料准备- 塑石材料:选用环保、耐候、耐水、耐腐蚀的塑石材料。

- 模具:根据设计要求准备相应的模具。

- 腻子、胶水、涂料等辅助材料。

3. 工具设备- 搅拌机、切割机、凿子、锤子、刷子、喷枪等施工工具。

- 搬运工具:平板车、手推车等。

4. 人员准备- 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等。

-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三、施工工艺1. 基础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假山位置和基础尺寸。

- 清理场地,平整地面,确保基础平整。

-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混凝土浇筑,确保混凝土强度和密实度。

2. 塑石制作- 根据模具和设计要求,将塑石材料进行搅拌,使其达到一定的稠度。

- 将搅拌好的塑石材料倒入模具中,使用振动棒进行振动,排除气泡。

- 塑石固化后,进行脱模、修整和打磨,使其表面光滑。

3. 塑石拼接- 根据设计图纸,将制作好的塑石板块进行拼接。

- 使用胶水和腻子进行缝隙填充,确保拼接牢固、平整。

- 对拼接面进行打磨和修整,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4. 表面处理- 对塑石表面进行喷漆或喷塑处理,使其表面颜色和质感符合设计要求。

- 对喷漆或喷塑后的表面进行打磨和清理,确保表面光滑。

5. 植被种植- 在塑石表面进行植被种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

- 植物种植后,进行浇水和养护,确保植物成活。

四、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 严格把控塑石材料的质量,确保其环保、耐候、耐水、耐腐蚀。

园林工程假山设计方案(3篇)

园林工程假山设计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景观设计在提升居住品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假山作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丰富景观层次,还能增添文化内涵。

本设计方案旨在为某住宅小区打造一处具有自然韵味、文化底蕴的假山景观。

二、设计理念1. 立足本土文化: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假山景观。

2. 生态环保:采用环保材料,注重生态平衡,营造绿色、可持续的园林景观。

3. 人文关怀:充分考虑人的使用需求,创造舒适、宜人的休闲空间。

4. 空间层次:通过高低错落、曲折迂回的设计,营造丰富的空间层次。

三、设计方案1. 假山选址假山位于小区中心区域,紧邻景观湖,四周绿化环绕,交通便利。

此处地势平坦,适宜打造大型假山景观。

2. 假山造型(1)山体造型:以自然山石为原型,采用多峰叠翠、峭壁悬崖的设计手法,形成“一山多峰、错落有致”的视觉效果。

(2)山石选用:选用本地特色石材,如花岗岩、大理石等,确保山体自然、古朴。

(3)植被搭配:以常绿乔木为主,搭配灌木、草本植物,形成四季常青的景观效果。

3. 功能分区(1)观景平台:在假山高处设置观景平台,供游客俯瞰整个小区景观。

(2)休闲区:在假山两侧设置休闲座椅,供游客休息、交流。

(3)健身区:在假山周围设置健身器材,供居民锻炼身体。

(4)水景区:在假山前设置小型瀑布,与景观湖相呼应,营造动态水景。

4. 照明设计(1)基础照明:采用节能LED灯,照亮假山主要路径和景点。

(2)装饰照明:在假山造型和植被上设置装饰灯光,营造夜晚的神秘氛围。

5. 环保措施(1)选用环保材料:在假山建设过程中,选用环保、可回收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雨水收集:在假山周围设置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浇灌植被和补充景观湖水量。

四、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组织施工队伍:组建一支专业、高效的施工队伍,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材料采购:根据设计方案,采购符合要求的山石、植被、照明设备等材料。

灵武假山塑石施工方案(3篇)

灵武假山塑石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景观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假山作为园林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和艺术氛围。

本方案旨在为灵武某园林项目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假山塑石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质量,提升景观效果。

二、工程概况1. 项目名称:灵武某园林假山景观工程2. 项目地点:灵武市某园林3. 项目规模:假山总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4. 设计风格: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打造自然、古朴的山水景观5. 施工周期:预计60天三、施工准备1. 人员组织:成立项目施工团队,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材料准备:包括塑石、水泥、砂、石子、钢筋、模板、颜料等。

3. 设备准备:挖掘机、装载机、搅拌机、振捣器、切割机、喷枪等。

4. 施工图纸:详细阅读设计图纸,了解假山造型、尺寸、材料等要求。

四、施工工艺1. 基础处理- 清理场地,平整地面,确保基础坚实、平整。

- 基础采用混凝土浇筑,厚度不小于200mm,强度等级不小于C15。

2. 塑石制作- 根据设计图纸,制作不同形状、大小的塑石块。

- 塑石材料选用优质水泥、砂、石子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颜料进行染色。

- 塑石块制作完成后,进行晾晒,确保其强度和稳定性。

3. 塑石堆砌-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塑石堆砌的顺序和高度。

- 塑石块之间采用水泥砂浆进行粘接,确保其牢固性。

- 堆砌过程中,注意塑石块的形状、大小和颜色搭配,以达到自然、美观的效果。

4. 钢筋焊接- 假山结构复杂部位,采用钢筋焊接加固。

- 钢筋焊接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确保焊接质量。

5. 模板安装- 根据设计图纸,安装模板,确保模板位置准确、牢固。

- 模板采用钢制模板,便于拆除和重复使用。

6.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确保其质量。

-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振捣器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

7. 表面处理-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表面抹平、打磨,确保其平整、光滑。

假山设计与营造 讲义

假山设计与营造 讲义

假山设计与营造讲义--------庞勇奇崇尚自然向往返璞归真的环境空间是人们的追求。

“园无石不秀”“居无石不雅”,以自然山石为庭院的主景,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假山瀑布、小桥流水、亭廊花架、树木花草与建筑等共同构筑着和谐舒适的环境空间。

一、庭院假山。

是相对真山而言,以自然的山石为蓝本,用天然的山石叠砌出微型“真山”,浓缩了大自然的神韵和精华,使人从中领略到自然山水的意境。

1.假山的天然石材有:太湖石、英石、斧劈石、石笋石、千层石、龟纹石等等。

太湖石:中国四大传统名石之一。

产于江交界的太湖地区,亦称洞庭石。

太湖石有水旱两种,“旱太湖”产于湖周围山地,枯而不润,棱角粗犷,特有婉转之美。

“水太湖”产于水中,因长期受波涛冲击,年代久远,多成孔穴,面面玲珑,十分稀贵。

英石:始产于广东英德,故又称英德石。

石质坚而润,以灰英石多见,色泽呈灰青色,面多皱多棱,“瘦、皱、漏、透”四字简炼的描述了石英的特点。

斧劈石:沉积岩。

有浅灰、深灰、黑、土黄等色。

产江苏常州一带。

具竖线条的丝状、条状、片状纹理,又称剑石,外型挺拔有力,但易风化剥落。

可人为加工,清秀飘逸。

锦川石:表似松皮形状,如笋,俗称石笋。

色淡灰绿、土红,带有眼窠状凹陷,产浙、赣常山、玉山一带。

形状越长越好看,往往三面已风化而背面有人工刀斧痕迹。

千层石:铁灰色中带有层层浅灰色,变化自然多姿,产江、浙、皖一带。

通常假山可设计为瀑布跌水或者为旱山,庭院假山高可达5米以上,小则1米左右,视空间环境而定。

假山可在草坪一侧,可位于水溪边,大者可行走其间,小者又可坐落于水池中,是位于庭院的主要视线之中,供人欣赏,增添生活的情调和雅趣。

2.假山的营建:①设计人员与业主沟通,查勘现场,根据庭院环境的特点、方位、空间的大小,确定假山的石材、高度体量等,画好假山的平、立面图,有条件再画出假山的效果图,便于施工。

②施工人员要研究图纸,做好假山的基础,基础一般用钢脐昆凝土,然后通过采石、运石、相石,自下而上地逐层进行叠砌,石上叠石,在叠砌的过程中,做到质、色、纹、面、体、姿要相互协调,预留植物种植槽,做瀑布流水的应预留水口和安装管线,叠完之后以灰勾缝,以麻刷蘸调好的水泥和石粉扑于勾缝泥灰之上,使之浑然一体。

景观石雕工程假山设计方案

景观石雕工程假山设计方案

景观石雕工程假山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假山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景观,它既有装饰美观的作用,又能塑造出自然景观的氛围,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现代园林设计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景观石雕工程假山设计也逐渐成为园林景观中的重要部分。

因此,本设计方案旨在通过景观石雕工程,打造一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假山,为园林景观增添特色和魅力。

二、设计要求1. 突出文化特色:设计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园林景观增添古典韵味。

2. 美观与逼真:假山造型要美观大方,栩栩如生,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

3. 结构稳固:假山的结构要稳固耐用,能够经受住风雨的考验。

4. 融入自然:假山的设计要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与植物、水景等景观相衬托。

5. 考虑成本: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设计需要考虑成本因素,尽量控制造价。

三、设计方案1. 总体设计理念本设计以“山水画”为主题,将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山石、树木、水流等元素融入假山设计中,展现出古典的山水意境,为园林景观增添诗意和文化氛围。

设计以山为元,水为魂,将通过景观石雕工程打造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假山景观。

2. 假山造型设计假山整体造型以“巍峨挺拔、流畅有致”为主要特点,选用质地坚硬的天然岩石进行雕刻,使假山既具有观赏性,又能起到固土保水的作用。

在造型方式上,以岩石叠加的方式进行建造,采用分层叠石的手法打造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效果,既体现自然山水的气韵,又具有一定的装饰性。

3. 文化元素融合设计在假山的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松树、松石、亭台等,以增强假山的古典气息。

同时,在假山的表面雕刻上,可以雕刻一些传统山水画中的山石、树木、花鸟等元素,使假山更具有传统文化的韵味。

4. 结构稳固设计在假山的结构设计中,首先要保证假山的稳固性和耐久性。

一方面可以在假山的内部设置一些加固物,如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增强假山的承重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在岩石之间填充水泥或特制的混凝土,以增加岩石之间的黏结力,从而加强整体的稳固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山塑石] 庭院假山的设计与营建崇尚自然向往返璞归真的环境空间是人们的追求。

“园无石不秀”“居无石不雅”,以自然山石为庭院的主景,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假山瀑布、小桥流水、亭廊花架、树木花草与建筑等共同构筑着和谐舒适的环境空间。

一、庭院假山。

是相对真山而言,以自然的山石为蓝本,用天然的山石叠砌出微型“真山”,浓缩了大自然的神韵和精华,使人从中领略到自然山水的意境。

1.假山的天然石材有:太湖石、英石、斧劈石、石笋石、千层石、龟纹石等等。

太湖石:中国四大传统名石之一。

产于江交界的太湖地区,亦称洞庭石。

太湖石有水旱两种,“旱太湖”产于湖周围山地,枯而不润,棱角粗犷,特有婉转之美。

“水太湖”产于水中,因长期受波涛冲击,年代久远,多成孔穴,面面玲珑,十分稀贵。

英石:始产于广东英德,故又称英德石。

石质坚而润,以灰英石多见,色泽呈灰青色,面多皱多棱,“瘦、皱、漏、透”四字简炼的描述了石英的特点。

斧劈石:沉积岩。

有浅灰、深灰、黑、土黄等色。

产江苏常州一带。

具竖线条的丝状、条状、片状纹理,又称剑石,外型挺拔有力,但易风化剥落。

可人为加工,清秀飘逸。

锦川石:表似松皮形状,如笋,俗称石笋。

色淡灰绿、土红,带有眼窠状凹陷,产浙、赣常山、玉山一带。

形状越长越好看,往往三面已风化而背面有人工刀斧痕迹。

千层石:铁灰色中带有层层浅灰色,变化自然多姿,产江、浙、皖一带。

通常假山可设计为瀑布跌水或者为旱山,庭院假山高可达5米以上,小则1米左右,视空间环境而定。

假山可在草坪一侧,可位于水溪边,大者可行走其间,小者又可坐落于水池中,是位于庭院的主要视线之中,供人欣赏,增添生活的情调和雅趣。

2.假山的营建:①设计人员与业主沟通,查勘现场,根据庭院环境的特点、方位、空间的大小,确定假山的石材、高度体量等,画好假山的平、立面图,有条件再画出假山的效果图,便于施工。

②施工人员要研究图纸,做好假山的基础,基础一般用钢脐昆凝土,然后通过采石、运石、相石,自下而上地逐层进行叠砌,石上叠石,在叠砌的过程中,做到质、色、纹、面、体、姿要相互协调,预留植物种植槽,做瀑布流水的应预留水口和安装管线,叠完之后以灰勾缝,以麻刷蘸调好的水泥和石粉扑于勾缝泥灰之上,使之浑然一体。

③叠石的手法有传统的“叠、竖、垫、跨、挑、压、钩、挂、撑、拼及断空”诸种,叠造出石峰、石洞、石壁、谷、壑、粉蹬道等,而今更注重整体的景观效果,远看近看都是大自然的缩影。

④山石本是无生命的,因其有自然的纹理、造型、色彩,朴实无华,所以在假山上栽些有生命的植物,赋予山石以生命和生机。

通常栽植的植物有罗汉松、五针松、南天竹、黄杨球、雀梅、杜鹃等。

二、置石。

通常有太湖石、灵璧石、斑马纹石、泰山石、石笋、卵石等。

对石的形状、色泽、纹理、体量要求较高。

常安放于树下、水边、宽阔的场所中,按放置的形式分为特置、散置。

独峰石:体量大、色彩突出,姿态或优美或雄浑,古朴秀丽、形神兼备,置于庭园主要位置中,供人观赏。

这些孤赏石除了本身具有瘦、透、漏、皱、丑的观赏价值,又因历年流传,极具人文价值。

如上海豫园的”玉玲珑”,苏州的”瑞云峰”,杭州的“绉云峰”和北京的”青芝岫”等。

散点石:太湖石、灵壁石、英石、斧劈石、石笋石等,“攒三聚五”,“散漫理之”。

有断有续、主次分明、高低曲折、顾盼呼应、层次丰富。

配合地形,植以花木。

是山石在庭院中最为广泛的应用。

曰式庭院的置石景观,则是重于布局的群体效果,体现一种自然天成的野趣,与我国的孤赏石有所不同。

景石的放置是将景石具有特色的一面朝向观赏者,除合乎真、善、美的法则外,更应注重牢固、安全。

堆叠山石要注意的是:1、在同一座山或同一区域的景石组合中,忌用不同种类的石材。

2、石材的纹理要统一,切忌横七竖八乱堆乱放。

3、石色要协调,尽量选用色彩协调统一的石材。

这样使人感到整个假山浑然一体,置石也与环境相协调。

石质假山营造布局园林假山是一门讲究意境的造型艺术,它是自然界名山大川的艺术缩影。

营造石质假山通常采用的石料,按其质地分为软、硬两大类。

大型的园林假山主要用硬质石料创作。

由于硬质石料所具有的天然形态、纹理、色彩等特点,通常依据其天然姿态来确定创作主题,因材立意造型。

如用锋芒挺秀的斧劈石、砂片石、千层石来表现壁立千仞之势;用圆滑浑厚的溪水石、卵石、龟纹石来表现清远绮丽之秀;用纹理突兀的英德石、祁连石来表现崎岖危岩之险;用剔透嵌空的灵壁石、太湖石来表现洞天幽深之奇。

在石质假山的营造过程中,山石的布局手法尤为关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分清主次假山中所有山石的风格、质地、色彩、纹理、脉络必须一致。

但山形、大小、高低必须有变化。

山峰高高低低,参差不齐;山腰线要流畅,左右要有变化,一边坡度陡,一边坡度缓,使山的造型形成一种动势;山脚要有回抱、曲折,线条要流利自如,以突出假山中水的柔软。

疏密得当疏密有致是指山石分布不可平均。

在园林假山的造型布局中,山石皴纹、群峰位置、植物点缀、小品配置等,都要做到疏密有致。

通常,园林假山的主峰一带是最密处,山石布置得密,树木栽植得密;而在配峰部分相对较稀疏。

讲究开合在园林假山的艺术造型中,开是起势,合是收尾。

立峰是开,坡脚是合;近山是开,远山是合。

一般的园林假山布局都是由3 至4个开合组成,开合的交替出现,可以使假山体现出节奏韵律。

虚实相生在假山艺术中,虚实既指艺术境界,又指艺术的处理手法。

所谓艺术境界是指园林假山所表现出来的深远意境(称为虚境)和假山所形成的真实景观(称为实境)。

所谓虚实的艺术手法是指园林假山所表现出来的虚空与实在。

露中有藏露中有藏是指园林假山要能展现出一个景外有景、景中生情的动人画面,创造深远意境。

空白处理空白在假山中所占空间的大小,对整个布局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要表现湖光山色、海岛风光等题材时,空白处宜大、山角处理宜简洁;而表现重山峻岭,峡谷险滩等题材时,则空白处宜小些,山角处理也宜复杂、多变。

透视处理物体给人的感觉总是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清远迷,这种现象叫透视现象。

根据透视现象,园林假山中的近景和主景宜清晰和具体;中景则着重表现山石的块面结构;远景则着重表现出山势和山形。

小中见大在园林假山中,常以点石显示高山的雄伟;以小树衬托出山峰的壮观;以小屋、小亭等体现群山的磅礴气势。

叠山的技术措施1、压:“靠压不靠拓”是叠山的基本常识。

山石拼叠,无论大小,都是靠山石本身重量相互挤压而牢固的,水泥砂浆只是一种补强和填缝的作用。

2、刹:为了安置底面不平的山石,在找平石之一至数块控制平稳和传递重力的垫片,北方假山师傅称为“刹”,江南假山师傅称为垫片或重力石。

山石施工语有“见缝打刹”之说,“刹”要选用坚实的山石,在施工前就打成不同大小的斧头形片以备随时选用。

这块石头虽小,却承担了平衡和传递重力的要任,在结构上很重要,打“刹”也是稀量技艺水平的标志之一。

打刹一定要找准位置,尽可能用数量最少的刹片而求得稳定,打刹后用手推试一下是否稳定,至于两石之间不着力的空隙也要适当地用块石填充。

假山外围每做好一层,最好即用块石和灰浆填充其中,称为“填肚”,凝固后便形成一个整体。

3、对边:叠山需要掌握山石的重心,应根据底边山石的中心来找上面山石的重心位置,并于保持上、下山石的平衡。

4、搭角:石工操作有“石搭角”的术语,这是指石与石之间的相接,特别是用山石发券时,只要能搭上角,便不会发生脱落倒塌的危险。

搭角时应使两旁的山石稳固,以承受做发券的山石对两边的侧向推力。

5、防断:对于较瘦长的石料应注意山石的裂缝,如果石料间有夹砂层或过于透漏,则容易断烈,这种山石在吊装过程中因难会发生危险,另外此类山石也不宜作为悬挑石用。

6、忌磨:“怕磨不怕压”是指叠石数层以后,其上再行叠石时如果位置没有放准确,需要就地移动一下,则必须把整块石料悬空起吊,不可将石块在山体上磨转移动去调整位置,否则会因带动下面石料同时移动,从而造成山体倾斜倒塌。

7、铁活加固设施必须在山石身重心稳定的前提下使用铁活用以加固。

铁活常用熟铁或钢筋制成。

铁活要求用而不露,因此不易发现。

古典园林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A、银锭扣为生铁铸成,有大、中、小三种规定,主要用不以加固山石间的水平联系,先将石头水平向接缝作为中心线,再按银锭扣大小划线凿槽打下去。

古典石作中有“见缝打卡”的说法,其上再接山石就不外露了。

北海静心斋翻修山石驳岸时曾见有这种做法。

B、铁爬钉或称“铁锔子”,用熟铁制成,用以加固山石水平向及竖向的衔接。

南京明代瞻园北山之山洞中尚可发现用小型铁爬钉作水平向加固的结构。

北京圆明园西北角之“紫碧山房”假山坍倒后,山石上可见约10厘米长、6厘米宽、5厘米厚的石糟,槽中都有铁锈痕迹,也似同一类做法。

北京乾隆花园内所见铁爬钉尺寸较大,长约80厘米、宽10厘米左右、厚7厘米,两端各打入石内9厘米。

也有向假山外侧下弯头而铁披爬内侧平压于石下的做法。

避暑山庄则在烟雨楼峭壁上有用于竖向联系的做法。

C、铁扁担多用于加固山洞,作为石梁下面的垫梁。

铁扁担之两端成直角上翘,翘头略高于所支承石梁两端。

北海静心斋沁泉廓东北,有巨石象征“蛇”出挑悬岩,选用了长约2厘米、宽16厘米、厚6厘米的铁扁担镶嵌于山石底部。

如果不是下到池底仰望,是看不出来的。

D、马蹄形吊架和叉形吊架见于江南一带,扬州清代宅园“寄啸山庄”的假山洞底,由于用花岗石做石梁只能解决结构问题,外观极不自然。

用这种吊架从条石上挂下来,架上再安放山石便可裹在条石外面,便接近自然山石的外貌。

E、模胚骨架岭南园林多以英石为山,因为英石很少有大块料,所以假山常以铁条或钢筋为骨架,称为模胚骨,然后再用英石之石皮贴面,贴石皮时依皱纹、色泽而逐一拼接,石块贴上,待胶结料凝固后才能继续掇合。

8、勾缝和胶结掇山之事虽在汉代已有明文记载,但宋代以前假山的胶结材料已难于考证。

不过,在没有发明石灰以前,只可能在干砌或用素泥浆砌。

从宋代李诫撰《营造方式》中可以看到用灰浆泥假山、并用粗墨调色勾缝的记载,因为当时风行太湖石,宜用色泽相近的灰白色灰浆勾缝。

从一些假山师傅拆迁明、清的假山来看,勾缝的做法尚有桐油石灰(或加纸筋)、石灰纸筋、明矾石灰、糯米浆拌石灰等多种,湖石勾缝再加青煤,黄石勾缝后刷铁屑装置盐卤等,使之与石色相协调。

现代掇山,广泛使用1:1需要水泥砂浆,勾缝用“柳叶抹”,有勾明缝和暗缝两种做法。

一般是水平向缝都勾明缝。

在需要时将竖缝勾成暗缝,即在结构上结成一体,而外观上若有自然山石缝隙。

勾明缝务必不要过宽,最好不要超过2厘米,如缝过宽,可用随形之石块填后再勾浆。

掇山用自然山石掇叠成假山的工艺过程。

包括选石、采运、相石、立基、拉底、堆叠中层、结顶等工序。

施工程序基本程序如下:1,选石。

自古以来选石多着重奇峰孤赏,追求“透、漏、瘦、皱、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