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大院游记散文

合集下载

王家大院游后感

王家大院游后感

王家大院游后感王家大院是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故居,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是一座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大型古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北方民居建筑之冠,也是我国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王家大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座大院面积广阔,气势宏伟,整个建筑群由前、中、后三个大院落组成,每个院落内有多个建筑,形成了错落有致的布局。

每个建筑的门楼、天井、偏房都展现出浓郁的明清建筑风格,精美绝伦,让人赞叹不已。

漫步于大院之中,我仿佛穿越时空,时光倒流到明清时代。

随处可见的砖雕、木雕、石雕等精美的艺术品和装饰,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工艺和审美理念的高度成就。

每个细节都表现出对对称和对称的追求,每一块砖、一片瓦,都追求完美的比例和和谐的配合。

这种精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给人以无比的观赏和欣赏之感。

除了建筑本身的魅力外,王家大院还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大院内有许多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作品和题诗,这些作品以其文学价值和艺术审美受到了世人的赞誉。

在这里,我仿佛可以与历史中的名人进行心灵的交流,感受到他们的智慧和才华。

参观王家大院,我还了解到了许多有关中国传统建筑和家庭文化的知识。

从院落的设计到建筑的结构,从装饰的手法到家具的摆设,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参观者不仅可以欣赏建筑的美,同时也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这次参观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艺术的力量。

王家大院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也成为了山西省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通过参观,我不仅了解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更加坚定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决心。

总的来说,参观王家大院是一次非常有收获的经历。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还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希望王家大院能够继续保护和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游览山西王家大院心得

游览山西王家大院心得

游览山西王家大院心得游览山西王家大院心得最近我有幸游览了山西省的王家大院,这是一次非常令人难忘的旅行。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是一座规模宏大的传统古建筑群,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民居建筑群之一。

在这里,我不仅领略了浓厚的北方文化,还感受到了古代豪门贵族的生活方式。

首先,王家大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个建筑群巍峨壮观,气势磅礴。

大院内有多个庭院和建筑群,其中最著名的是“三进四合院”布局的正院。

这座正院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精美,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

在院内,我可以欣赏到精致的木雕、石雕和彩绘,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杰作。

此外,大院内还有一些小巧精致的庭院,每一个庭院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和故事。

其次,王家大院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座大院可以追溯到明代,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它曾经是明清两代著名的商业家族王氏家族的祖居,也是山西省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在大院内,我看到了许多古老的家谱和文物,它们记录着王家族的兴衰和传承。

通过游览,我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国古代商业家族的生活方式和家族文化的传承。

最后,王家大院也是一座文化旅游景点,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

我参观了一些展览和文化活动,例如传统音乐演奏、戏曲表演和手工艺品制作。

这些活动不仅让我了解了山西的传统文化,还让我亲身体验了一些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此外,大院内还有一些茶馆和餐馆,提供了当地的特色美食和茶文化,让我能够品尝到地道的山西美食。

总的来说,游览山西王家大院是一次非常值得的旅行。

我通过这次旅行,不仅增长了对中国传统建筑和文化的了解,还享受了一次身心愉悦的旅游体验。

我相信,这座古老的大院将继续吸引着更多的游客前来欣赏和探索。

游山西王家大院的感受

游山西王家大院的感受

游山西王家大院的感受篇一:《走进历史的深处》那天风和日丽,我们几个小伙伴约好一起去山西转转,听说那边有个王家大院,名气挺响,说是去了能感受到浓浓的历史气息。

到了地方,我站在大门口,哇塞,那门楼高得让我脖子都酸了,上面雕刻的花纹密密麻麻,像极了奶奶手里的绣花鞋垫,精致又复杂。

进了院子,每走一步都能感觉到脚下的青石板恍若在诉说着几百年的故事,那些老树上的藤蔓就像时间的手指,在轻轻抚摸着每一个角落。

逛到一半,突然下起了小雨,雨珠落在屋檐上滴答作响,给这古色古香的地方添了几分神秘感。

我躲在一个亭子里,看着雨珠沿着瓦片滑落,心想,要是古人也遇到这样的天气,会不会也像我一样发呆呢?后来雨停了,空气里都是泥土的味道,混着花香,清新极了。

我们在院子里继续走,看到不少穿着古装拍照的人,好像穿越了一样,我也忍不住让朋友给我拍了几张,想着回去给爸妈看看,让他们也感受一下这里的美。

最后,当夕阳把整个院子染成了金黄色的时候,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这次旅行,不只是眼睛饱了福,心里也装满了故事,感觉自己好像跟这片土地有了某种联系,让人忍不住想要再来一次。

篇二:《古宅里的新故事》说起来,我一直对那些古老的建筑有种说不出的好奇心。

这不,趁着假期,我和朋友们来到了山西的王家大院。

刚下车,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那大门宽得能并排走过好几个大人,两边的石狮子威武极了,就像守卫着这座大宅的忠诚士兵。

走进去之后,我发现这里的布局特别有意思,每个院子都像是迷宫的一个部分,绕来绕去,总能发现新的惊喜。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叫做“百寿图”的房间,墙上画满了各种各样的“寿”字,据说每一个都有不同的寓意,我当时就想,要是把这些字都记下来,肯定能学到不少知识。

逛累了,我们在一处庭院里休息,旁边正好有一棵老槐树,树荫下凉快得很,还有几位大爷在那儿下棋,看着他们悠然自得的样子,我也跟着放松了下来。

后来,我们还碰到了一位导游姐姐,她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这座大院的故事,比如以前住在这里的王家人是怎么生活的,还有些关于风水的小知识,听着听着,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回到了那个年代,跟着她一起经历了那些有趣的事儿。

关于游王家大院的游记作文

关于游王家大院的游记作文

关于游王家大院的游记作文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 公里处的静升镇,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

下面一起和小编学习一下有关王家大院的吧!游王家大院游记篇一:我们来到第四站,这也是我们大旅行的最后一站,心情特别激动。

王家大院的原主人姓王,被一个叫吴三桂的人买了下来,院名便不再更变。

王家大院是六个豪华房间组成,颇有富家气质,里面有一个洞房,是吴三桂与王家大院的原主人的妻子——陈媛媛结婚时建的,里面有两把红木高椅,两个蜡烛台,与一个华丽的床,床上有一个大红被子,绣着龙凤,床边有一个梳妆台,一面大铜镜前仿佛还留着她的美貌和昂贵的发饰。

接下来是少爷的房间,屋里有许多服饰,要么斯文,要么威武。

跨又一个院——小姐房。

里面有许多小鞋,当时的女人裹小脚,鞋好似小型铅笔盒的五分之一这里的头饰有近百盒!一盒五个之多,没一个重样的!我算见识到了,古人多么爱生活!游王家大院游记篇二:10月1日是我们祖国母亲的生日。

20XX年的十月一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激动的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为了这一天,无数先辈付出了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美好生活。

想到这些心中不觉一种感激、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也为我们祖国的美丽、富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一大早,迎着习习秋风,爸爸开车拉我们全家(爸爸、妈妈、我、妹妹、爷爷、奶奶和我亲爱的三姨奶)去山西游玩,这次山西之行我们参观了平遥古城,王家大院,晋祠公园等,感想颇多,收获也颇多,这次是我们全家第二次来山西旅游。

我们第一站来到了位于灵石县静升村北端黄土丘上的王家大院。

一进院子,我就被她古朴大气、精工雕造,独具匠心的建筑的所吸引。

那院落座北面南,居高临下,视野极为开阔。

据介绍王家大院有东大院、西大院、孝义祠三部分,总面积达34450平方米,相当于祁县乔家大院的4倍,王家大院不仅是一组民居建筑群,而且是一座很有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

在王家大院随处都可以体会艺术的精湛。

参观王家大院感悟

参观王家大院感悟

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参观王家大院。

一到那儿,哇,那气势,一下子就把我们给震住了。

“嘿,这王家大院也太大了吧!” 我那急性子的朋友小李大声嚷嚷着。

我们走进王家大院,就像走进了一个古老的世界。

那高高的院墙,精美的雕刻,都让人惊叹不已。

“哇,你们看,这雕花多漂亮啊。

” 小张兴奋地指着一扇门上的雕花说。

我们都围过去看,那雕花确实精美,栩栩如生。

我们一边走一边看,感觉自己就像穿越了一样。

这时候,我们遇到了一个导游。

导游给我们介绍王家大院的历史和故事。

“这王家大院啊,以前可不得了,是个大户人家。

” 导游说。

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对王家大院的了解也越来越多。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个院子里。

院子里有一口古井。

“哇,这古井好有历史感啊。

” 小王感叹道。

我们都围过去看,想象着以前的人在这里打水的场景。

“哈哈,说不定这古井里还有宝藏呢。

” 小李开玩笑说。

在王家大院里,我们还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

比如,有一个房间里摆满了古代的家具。

“哇,这些家具看起来好精致啊。

” 小张说。

我们坐在那些家具上,感受着古代人的生活。

“哎呀,这椅子还挺舒服的。

” 我笑着说。

参观完王家大院,我们都觉得收获满满。

“今天这一趟真没白来。

”“对啊,王家大院太有看头了。

” 大家一边说着话,一边往回走。

哎呀,说了这么多,咱参观王家大院啊,真的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经历。

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人的智慧和生活,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如果你也对历史感兴趣,那就一定要来王家大院看看哦,相信你也会像我们一样,爱上这个地方的。

王家大院游记 [【原创游记】王家大院的魅惑]

王家大院游记 [【原创游记】王家大院的魅惑]

王家大院游记[【原创游记】王家大院的魅惑]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而山西王家却大繁荣了八代,历经680多年。

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走进王家大院,心情开始随着院落的错落有致而汹涌澎湃起来。

穿梭于门中门,院中院,期间的各类匠心独运,内涵丰富的石雕、砖雕、木雕,以及楹联,留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这些雕刻艺术和楹联,见证了王家大院680年间的繁华和兴盛。

王家大院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高家崖(东大院)、红门堡(西大院)。

两院之间,有桥相通。

东大院,又叫高家崖是由十七世王汝聪、王汝成兄弟俩做官后修建的。

院落依山就势,层楼叠院,气势宏伟,功能齐备,继承了我国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

再加上匠心独具的砖雕、木雕、石雕,内涵丰富,有极高的文化品位。

高家崖各院厅堂及居室内,依照“尊卑分等,贵贱分级,上下有序,长幼有伦,内外有别”的封建礼制格局。

就连门楣的的高低都昭示着礼制文化的影子。

据说弟弟王汝成比哥哥王汝聪官高一品,尽管如此,根据旧治兄为长,弟弟的门楣还是比哥哥的低一部分,但上马石比哥哥的高一个台阶,以示官高。

西大院又叫红门堡,院落的格局,隐一个“王”字在内,又附会着龙的造型。

除前堂后寝的院落外,为顺应地形,一部分又应变为前园后院。

各院间有的富丽堂皇,有的曲幽小巧。

据说是用了54年的时间才竣工的。

关于建筑以及建筑美的知识我不求甚解。

王家大院所吸引我的不仅仅是它的建筑美,更重要的是它的思想层面的魅惑。

王家大院的三雕中,尤以石雕内容更为丰富。

几乎每个庭院的房屋外墙壁上都有数块石雕,而尤以图画示人,内涵丰富,面面俱到,更多的画面是以忠、孝、礼为主题雕刻的。

比如:有一块石雕内容是这样的:儿媳妇给婆婆喂奶治病,而将自己的儿子交给侍女。

另一块石雕的内容是儿子背着母亲逃难时,碰到一伙强盗抢劫,但是两人没有钱,苦苦相求,强盗终于把他们放过了。

王家大院的石雕还有一些则是采用中国谐音来寓意美好祈盼。

如:雕刻上南瓜的代表家中“生的男子”;两个柿子寓意“事事如意”;猴子背上爬了只猴子寓意“辈辈封侯”;大狮子和小狮子组合在一块是“太师少师”;高大松树下面仙鹤展翅寓意“长寿”;张翅的蝙蝠则是“洪福齐天”;有锦缎的寓意“锦绣前程”;有蝙蝠与祥云寓意“福祥双至”;有回纹寓意“回纹不断,子孙不断”。

山西王家大院作文四年级

山西王家大院作文四年级

山西王家大院作文四年级哎呀,说到山西的王家大院,真的是太有意思了!你知道吗?这个地方可是山西的“古老明星”,就是那种你一听名字就觉得特别厉害的地方。

它可不是随随便便的地方哦!王家大院是明清时期的一座大宅院,哇,那可真是够气派的。

你想想,一个大家族要住在这样一个大院里,绝对得有不一样的风采。

我们先来说说这座大院的外观。

哇塞,真的是让人眼前一亮!整个院子很大,门口的石狮子可憨态可掬,仿佛在守护着这座大院的平安。

院子里的院墙都是砖砌的,古色古香的,看起来特别有历史感。

最让我觉得特别的是,院子里到处都是花花草草的,那些绿树成荫的地方,就像是自然的绿毯,把整个院子装扮得特别漂亮。

再说说里面的房间。

哇,这些房间真的是让人惊叹!每一个房间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简直是精致得不像话。

你看那墙壁上的花纹,真的是细腻到让人不敢相信!还有那些木雕的窗户,一根根木头雕刻得栩栩如生,好像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

哎呀,这些房间里真的是藏着好多好多的秘密呢!对了,王家大院还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它的历史背景。

这个大院可是王家族人的家,那可是非常了不起的家族。

他们不仅家底丰厚,还特别有文化气息,学识渊博。

听说当时有很多学者和文人都曾经在这里做客,聊聊天、说说话,那真的是风光无限啊!说到这儿,咱们也不能不提一下大院里的那一大片庭院。

哇,那个庭院可真是让人陶醉!你看那曲曲折折的小径,两旁都是花花草草的,仿佛进入了一个人间仙境。

还有那些小池塘,水面上漂浮着一片片的荷叶,水里还有些小鱼游来游去,真是美得让人舍不得离开。

而且啊,这个王家大院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它的建筑风格。

这种风格叫做“四合院”,就是四个房间围成一个大方块,中间有个院子。

这个设计不仅符合风水学,还能让一家人住得舒舒服服的。

你看,屋子里每个角落都是有讲究的,真的很厉害!最最让人惊喜的是,王家大院的保存真的很好。

现在的王家大院,虽然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但是看起来依然那么崭新。

感悟王家大院-散文_经典散文.doc

感悟王家大院-散文_经典散文.doc

感悟王家大院-散文_经典散文沐着春阳,走进了王家大院。

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

只看了它一眼,我就被震撼了,知道了什么叫豪门巨宅!濡染了灵石的灵、灵石的妙、灵石的秀、灵石的美与灵石的韵,起伏于凤鸣塬之巅,亭台楼阁密密匝匝。

那徐徐贯顶的天风,冉冉升腾的地气,犹如喜鹊送来的警世梵音,这九沟八堡十八巷的琅寰福地,不似江南胜似江南我像是坐井观天的山野村夫,走进了官宦人家的大宅院,满目惊奇,处处新鲜,不知是该迈左脚,还是应迈右脚?大红灯笼,挂在高高的门楼上,竭力炫耀着过往的热闹和繁华,只是风吹日晒,有些褪色泛白。

门前那两个傲然的石狮,忠实地履行着职责,守护着当年王氏家族的显赫地位。

游人并不多,也许大家都去游山玩水了。

没有了喧嚣,大院似乎很安静,在暖暖的阳光里,像是刚刚睡着了。

春日人往往容易犯困,大院或许也概莫例外,经历了岁月的负重,也该喘口气歇歇了,让那份红火稍事淡下来。

向往这座大院已经许久,说不清为什么?走近的那一瞬间,我甚至害怕突然的造访,打扰了它难得的安宁。

推开厚重的大门,依稀间,一驾木质的马车,吱吱忸忸地从大院深处驶来。

赶马车的小伙子,不正是王家的始祖——卖豆腐的王实吗?”卖豆腐嘞,卖豆腐嘞”吆喝声,马蹄声,由远及近,是那么朴实亲切,是那样童叟无欺,唤醒了尚在梦呓中的大街小巷,豆腐的醇香在晨风中弥漫开来古人训:积善人家,必有余庆。

早年间的那个”豆腐发家”的故事,我是听祖辈们讲过的。

王家从太原迁来,从小本生意起,慢慢弃农经商铜板变成了银票,豆腐担变成了票号,窑洞变成了城堡,王家兴旺得如日中天。

嘉庆年间,王家大院,在灵石静升村终成。

层层叠叠的院落,让世世代代的王家人为其耗尽了终生。

我喜欢这样的故事,诚信经营,勤俭致富,天道酬勤,即使住在这大宅子里,晚上睡觉也是踏实的。

至少,王家的钱来得干净,是他们走南闯北,一分一厘积攒起来的。

在跨进高高的门槛一刹那,我分明看见了王谦受、王谦和兄弟俩领着驼队从内蒙古回来了,他们的脸上都挂着笑容,笑得自信,笑得智慧,笑得洒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家大院游记
王家大院,地处灵石县城东12公里的静升镇。

东挽绵山,西望汾河,北靠黄土高坡,南临一片葱茏的漫漫田畴。

这里是地肥水美、风光绮丽之地。

元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王诚斋率家族迁居静升。

该镇在明清前,即已形成一条横贾东西的五里长街和所谓“九沟八堡十八巷”的民居建筑。

那九道沟,从长街的北面,一条条地渐次北上,系结于北山黄土高塬上的凤凰台,呜风塬,栖凤塬,凤呜岗等处。

于是,这沟这粱,就像一只只凤凰依偎在一起,尤其在夏秋绿荫遍地、百鸟啭喉之际,给人一种凤兮凰兮的联想。

山上的呜凤塬是王家的祖坟,山下的九沟十八巷中,五道沟五条巷属于“王氏”,有大小院落千余处。

王家大院的住宅群主要是东院高家崖,西院红门堡。

高家崖是一个不规则形城堡式串联住宅群。

东门为进出的主要通道。

门楼雄伟巍峨,两边各挂一盏大红灯笼,“王府”二字格外引人注目。

步人高墙深院,似乎立即有一种森严的气氛禁锢于心。

跨入门槛,沿着马道,我们来到凝瑞居大门。

木柱上的一副对仗工整的楹联跃入眼帘:
仰云汉俯厚土东西南北游目骋怀常中意
沐烟霞披彩虹春夏秋冬抚今追昔总生情
这副楹联,烘托着王家大院,陪衬着王家大院,使其更具“花不知名分外娇”的魅力。

走进那两进或三进不同风格的四合院内,犹如进了迷宫一般。

如若没有导游小姐的引领,很难走出那院内套院、门内有门的境地。

登上最高楼层,回眸顾盼,住宅群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因1ll构筑,依山重叠,随形生变,依势而曲,层楼叠院,错落有致。

真个是“状飞动之趣,写真奥之思”。

堡墙高筑,四门俱全,由四道封闭圈组成。

据说,这是沿袭了西周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室多进庭院建筑特色,丰富了封闭的空间层次,增强了安全防范机能。

整个东大院,居高临下。

层层梯升,融南方之隽秀、幽雅、古朴和北方之雄伟、厚重、粗犷为一体,形成别具特色的建筑风格,给人以完美的山庄别墅之感。

出东大院的西堡门,走过一条马蹄形的沟涧小道,就是西大院——红门堡。

该院是一处十分规则的城堡式封闭型住宅群,面向与背靠同东大院完全相同。

因堡门为红色,故称红门堡。

红门堡墙外高8米,内高4米,厚2米多,用青砖砌筑。

堡墙上有垛El。

堡门外正对堡门的地方,有一座砖雕照壁。

堡门左右及堡墙东北、西北角各有一条踏道可上堡墙。

堡内南北向有一条主街,用大块河卵石铺成。

主街将大院划为东、西两大区,东西方向有3条横巷。

横巷又把大院分割为南北四排。

从下往上数,各排院落依次叫底甲、二甲、三甲、顶甲。


条纵街和三条横巷相交,恰好组成一个巨型“王”字。

王家大院,与其说是一组民居建筑群,不如说是一座建筑艺术博物馆。

漫步于通道,穿梭于院落,登ll缶于楼阁,每一处都令人情不自禁地驻足观赏,拍手称奇。

游览王家大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别有洞天的花院书斋。

这里是主人养心修身、研究学问、探讨知识的地方,也是少爷们读书深造的圣地。

看着那古色古香的图书四壁,充栋连床,钟鼎彝尊,我忘却了尘俗之缤纷,而飘然有凌云之志。

花院的瞻月亭和东大门上的望绵阁,四面阙如,八方无碍.斗拱叠出,翼角腾空。

立于之上,可以目游骋怀,极视听之美,东可望绵山日出,西可观苏溪夜月,是“指点江山”的最佳场地,成为传统的庭院风景线。

离开王家大院,已是夕阳西沉的傍晚。

暮霭中,古镇静升连同“华夏第一宅”,均被甩到身后。

而王家大院之“美”,却始终在胸问萦绕,挥之不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