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港
烟台港散杂货操作方法

烟台港散杂货操作方法
【煤炭】
烟台港已成为中国外贸出口煤炭港口之一。
1.码头、泊位、堆场
烟台港用于装卸煤炭的通用泊位共有4 个,最大水深-16 米,10 万吨级船舶可以直接靠港作业,泊位对应的堆场面积约20 万平方米,煤炭堆存能力60 万吨,码头出口通过能力达到500 万吨。
2.装卸工艺
卸船:船-门机-堆场-装载机-火车
卸车:火车-卸车机/曲臂吊-漏斗-皮带机-除杂-上垛(堆场)
装船:堆场-门机-上船
3.港口优势
烟台港根据煤种要求,分别采取卸煤机、曲臂吊、人力卸火车,使用
漏斗、皮带机、筛网和除铁器以及人力除杂,较为原始的操作方式给烟台港带来了独特的优势,虽然效率低于设施先进的煤炭大港,但煤炭除杂达到最佳水平,确保煤炭出口质量,得到了国外客商的好评。
业务电话:6742884 6742687
【矿石】
1. 码头泊位:
烟台港用于矿石生产泊位5 个,最大水深16 米,15 万吨级大型矿石船舶可以直接靠港作业,对于超大型船舶可以组织减载过驳作业,日均过驳减载数量可达2 万吨以上。
2005 年底新建矿石码头投产后,水深可达-18 米,18 万吨级大型船舶可直接靠泊作业,码头配备6 台40 吨门机,进一步。
烟台港简介资料

港口吞吐量
截至2014年12月10日,烟台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突 破3亿吨大关,完成货物吞吐量30061万吨,其中集 装箱吞吐量222.37万标箱,均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目标。近年来,烟台市港口企业采取多项有效措施, 仅用4年时间实现了港口生产从2亿吨到3亿吨的飞 跃。
2005-2013全国沿海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核心业务
集装箱:集装箱业务分布在四个集装箱作业区,共拥有9个专业化位, 泊位岸线总长2000米,码头前沿最大水深14米,配有集装箱岸桥18台, 轮胎式龙门起重机27台,轨道式龙门起重机6台,堆场面积约100万平方 米,各类专业配套设施齐全,能停靠装卸当今世界上先进的第六代集装 箱船,年设计通过能力240万标准箱。已开通至丹东、大连、营口、锦 州、秦皇岛、京唐、天津、上海、温州、泉州、深圳、广州黄埔等港口 的内贸航线18条,航班月均183班;开通至日本、韩国、新加坡和美国 等国家的外贸航线13条,航班月均98班;开通至大连、青岛、上海的外 贸内支线3条,航班月均17班。
全国沿海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统计(2005-2013)单位:万TEU 年份 上海 深圳 宁波-舟 山 青岛 广州 天津 大连 厦门 连云港 营口 烟台 日照 2005 1808.5 1619.7 520.8 630.7 468.3 480 268.8 334.2 100.5 2006 2171.9 1847 713.5 770.2 665.6 595 321.2 401.3 130.2 101.1 104.9 2007 2615.2 2110.4 943.1 946.2 925.9 710.2 381.3 462.7 200.3 137.1 125 2008 2800.6 2141.6 1093.4 1002.4 1100.1 850.3 452.6 503.5 300.1 203.6 153.2 2009 2500.2 1825 1050.3 1026.2 1120 870.4 457.6 468 303.2 253.7 140.1 2010 2906.9 2251 1314.7 1201.2 1254.6 1004.6 526.3 582.4 387.1 333.8 154.1 106.1 2011 3173.9 2257.1 1471.9 1302 1425 1158.8 640 646.5 485.2 403.3 170.9 140 2012 3252.9 2294.1 1617.5 1450.3 1454.7 1230.3 806.4 720.2 502 485.1 185 174.9 2013 3361.7 2327.9 1735.1 1552.2 1531.1 1301.2 1001.5 800.8 548.8 530.1 215 202.7
烟台港简介

烟台港自1861年8月22日开港,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岁月流转, 沧桑巨变。烟台港已从一个原始的自然港口发展成为国家水路运输主枢 纽港和国内沿海重要对外开放港口,成长为拥有芝罘湾港区、西港区、 蓬莱港区、龙口港区四大港区,98个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59 个,码头岸线总长1.5万米),港口总资产200多亿元,年货物吞吐量过 两亿吨的现代化港口集团。2014年,烟台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36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35万标箱。
谢 谢!
公路网络:烟台港各港区通过疏港公路直接与沈海高速、绕城高速、威乌高速和206 国道相连,进入山东省及全国公路网络,运输条件优越。
水运网络: 内贸航线:挂靠港口有丹东、大连、营口、锦州、秦皇岛、京唐、天津、上海、深 圳、泉州、厦门、黄埔。 外贸航线:烟台--日本关东(横滨、东京、名古屋);烟台--日本关西(门司、大顺、 神户);烟台--日本九洲(门司、博多);烟台--韩国仁川(仁川、平泽);烟台--韩国釜 山(釜山、蔚山、光阳);烟台--韩国平泽;烟台--美国(横滨、长滩、奥克兰);烟台-中东(巴生、迪拜、那瓦什瓦);内支线(烟台--大连、青岛、上海,中转世界各地)。
未来,龙口港区要发展成为服务于区域经济和临港工业,以煤炭、铝矾土、 液化油品、纸浆木片、集装箱、对非杂货班轮等业务为主的综合性港区,并争取 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煤炭混配基地、国家“北煤南运”的重要通道、渤海南岸重 要的粮食与非矿中转基地和集装箱支线港口。
集装箱业务
集装箱业务
烟台港与中海、中远、南青、大连集发、中韩轮渡、烟台海运等国内外 知名的20余家集装箱船公司合作开展集装箱运输业务,并与中海集团、南 青公皇岛、 京唐、天津、上海、温州、泉州、深圳、广州黄埔等港口的内贸航线18条, 航班月均183班;开通至日本、韩国、新加坡和美国等国家的外贸航线13条, 航班月均98班;开通至大连、青岛、上海的外贸内支线3条,航班月均17班。
烟台港西港区混凝土构件预制施工方案..

烟台港西港区混凝土构件预制施工方案烟台港西港区坐落于山东半岛的海滨城市烟台,是中国重要的海洋港口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烟台港西港区需要进行新的混凝土构件预制施工,以满足港口建设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烟台港西港区混凝土构件的预制施工方案。
施工前准备工作1. 确定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种类和规格在施工之前,需要确定所需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种类和规格,包括板、梁、柱等。
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需要进行合理选择。
2. 制定施工方案和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计划,包括施工流程、施工顺序、工期计划等,确保施工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3. 确定施工场地和设备选择合适的施工场地和设备,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考虑安全和环保因素。
施工过程1. 混凝土配料和搅拌首先进行混凝土的配料和搅拌工作,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要求。
2. 模具制作和浇筑根据设计要求制作相应的模具,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确保构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养护和固化完成浇筑后,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养护和固化,以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
4. 检验和验收对预制的混凝土构件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施工结束及后续工作1. 运输和安装将预制的混凝土构件进行运输和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和连接。
2. 后续维护完成安装后,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后续的维护工作,确保其长期稳定使用。
总结烟台港西港区混凝土构件的预制施工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程,需要严谨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执行。
通过合理的施工准备、精细的施工过程和周密的后续工作,可以保证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和效益,为烟台港西港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烟台港芝罘湾港区资料

芝罘湾港区码头
莱佛士造船厂码头及干船坞、北海救助局与烟台打捞局码
芝罘湾西侧建有烟台海事局工作船码头、中交烟台环保疏浚
芝罘湾港区锚地
1)第一引航检疫锚地:位于港内中部,为下列四点连线以内
:37°33′10″N,121°24′40″E
:37°33′29″N,121°25′36″E
:37°34′44″N,121°25′48″E
,对船舶航行安全影响较
18天。
西港区航道
20万吨级航道由主航道和支线航道组成,主航道长19680
270米,水深-20.0米,航道走向198°-018°;
6920米,航道底宽165米,水深-14.0米,航道
228°-048°(第一段)、270°-090°。目前该航道正在建
大宇造船海洋(山东)有限公司码头的进港航道。
:37°48′30″N/121°09′12″E 。
4)第七引航检疫锚地(原油船舶锚地)为下列四点连线以内
:38°05′30″N/121°20′00″E;
:38°04′00″N/121°20′00″E;
:38°05′30″N/121°23′00″E;
:38°04′00″N/121°23′00″E。
,对船舶航行安全影响较
18天。
℃。年平降水量为687.7毫米。芝罘湾港区每年1月中旬至
月下旬偶尔出现结冰,严重期二月上旬,冰厚多在5-15厘米,
芝罘湾港区航道
2条进出港水道:北水道和东水道,航道主要有
(又称南航道)、西港区主航道(又称北航道)、三
(又称西航道)和烟台打捞局航道。
1)北水道
宽
米,年最高高潮高2.02米,年最低低潮高-2.0米,年平均
烟台港芝罘湾港区

烟台港芝罘湾港区、西港区、牟平港区、蓬莱港区位置图烟台港烟台港是以商为主的综合性港口,以烟台山灯塔为地理坐标,位置37°32′52″N,121°23′46″E。
包括芝罘湾港区、烟台港西港区、牟平港区三个港区。
一、芝罘湾港区1.1水文、气象、潮流情况芝罘湾港区属于正规半日潮港,涨潮平均历时6小时11分,落潮平均历时6小时12分。
平均高潮间隙9小时57分,平均低潮间隙3小时51分,大潮升2.99米,小潮升1.36米,平均海面1.47米。
在烟台港港外,涨潮为东南流,流速0.94节,落潮为西北流,流速1.1节。
北水道及第一引航检疫锚地附近,涨潮为南偏西流,流速0.8节,落潮为北流,流速1节;东水道涨潮为西流,落潮为东流,流速均在1节左右。
东港池流速很小,涨潮为西偏北流,落潮为东流。
西港池潮流较小,流向紊乱。
各港池口门、水道转流时间均在高、低潮后30分钟。
在芝罘湾外海,历年最多风浪向为NW向,频率为7.4%;最多涌浪向为N向,频率为7.3%。
芝罘湾港区全年盛行南至西南风,冬季多北至西北风,风力可达7-8级。
台风主要出现在夏季和初秋,但次数很少。
当台风中心通过山东半岛附近时,对本港可造成8-12级大风,危害很大。
秋、冬季由于势力较强的西伯利亚冷空气暴发南下而形成的寒潮,常造成大风、阵雪和气温急降天气,对船舶航行安全影响较大。
该港区水域雾较少,属于辐射雾和平流雾两类,辐射雾多于平流雾。
年平均雾日为18天。
芝罘湾港区属海洋性气候,升降温都比较缓慢。
年平均气温为12.6℃。
年平降水量为687.7毫米。
芝罘湾港区每年1月中旬至2月下旬偶尔出现结冰,严重期二月上旬,冰厚多在5-15厘米,但不影响船舶航行。
1.2芝罘湾港区航道芝罘湾港区共有2条进出港水道:北水道和东水道,航道主要有东港区主航道(又称南航道)、西港区主航道(又称北航道)、三港池主航道(又称西航道)和烟台打捞局航道。
(1)北水道北水道位于芝罘岛东端的小山子与担子岛西方的大礁石之间,宽约1.6海里,至东阻浪堤长约3海里,水深-6—-20米,泥沙及泥底,水道两侧的小山子与大礁石上均设有灯桩。
烟台港三期码头靠泊操作

烟台港三期码头靠泊操作烟台港作为北方重要港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2007年年吞吐量突破一亿吨,加入了亿吨大港的行列。
港口快速发展促使超大型船舶到港越来越频繁,确保大型船舶的靠泊安全,满足港口生产的需要,成为进出烟台港船舶船长和引航员共同关注的课题。
由于超大型船舶自身所固有的特性,决定了其引领操纵方法有别于其他小型船舶。
为了作好超大型船舶靠泊操纵,做为船长和船舶引航人员必须熟悉港口航道、潮汐潮流、超大型船舶的操纵性能、港作拖轮性能及使用方法等相关知识。
烟台港概况:烟台港位于山东半岛北岸的芝罘湾内,地理位置处于北纬37度32.9分,东经121度23.8分,北临黄海,隔海与辽宁半岛的大连遥遥相对,三面环山,一面向海,是一个天然良港。
烟台港现有商用泊位41个,泊位岸线总长6150米,万吨级以上泊位23个,其中三期工程所建设的63、64泊位为十万吨级泊位,65、66泊位为二十万吨级泊位。
这几个深水泊位2007年2月投入使用,码头前沿水深为20米,航道水深为17米,航道总长4600米,底宽180米,其中20号灯浮至25号灯浮航道长为1800米,航道走向为248-068°,23号灯浮与25号灯浮之间为底边长1200米,高300米的三角形船舶转向区域,25号灯浮至44号灯浮航道长为2800米,航道末端62泊位处设导标一组,航道走向为278-098°。
超大型船舶:根据海事局的有关规定,载重吨为8万吨以上或总长为250米以上的船舶为大型船舶;但从水运交通管制的角度看,超大型船舶是指总吨位超过10万吨的船舶。
超大型船舶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起源于石油、矿砂的大量运输的实际需求。
超大型船舶的操纵性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质量大。
与一般货船比较大型船舶单位载重吨分配的主机马力要小得多,一般为0.25以下。
变速机动性能较为呆笨,停船性能较差,冲程大。
因此在操纵引领过程中应注意控制船速,特别是船舶接近泊位时,应及早停车,并注意利用拖轮倒拖制动。
烟台港报告线

烟台港报告线烟台港,位于中国东海沿岸,是一个重要的海运口岸和航运枢纽。
近年来,烟台港的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本文将从烟台港的历史、地理位置、发展情况和未来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烟台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当时被称为鲟鱼山港。
在明朝时期,烟台港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素以鲜活水产品著称。
然而,直到20世纪初,烟台港的发展仍然相对缓慢,过去的一百年间,烟台港的地位和规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烟台港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位于渤海和黄海交汇处,是连接中国东北地区和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
这个地理位置使得烟台港成为北方的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枢纽,为中国北方地区提供了便捷的海上运输渠道。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烟台港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烟台港始终坚持开放发展的理念,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的投资。
不仅仅是为了进出口贸易,烟台港也积极引进先进的港口设备和技术,将自身打造成为一流的现代化港口。
目前,烟台港已经形成了集装箱运输、散货运输、液体化工品运输等多样化的港口业务体系。
每年大量的货物在烟台港进出口,远销海外,为中国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烟台港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烟台港积极推行绿色港口建设,采用清洁能源,减少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烟台港还致力于提升港口的服务水平,以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为货主和船东提供更好的航运体验。
未来,烟台港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烟台港将继续发挥自身的地理和产业优势,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港口的贸易合作。
同时,烟台港也将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的运能和效率,推动烟台港向更高水平迈进。
总的来说,烟台港作为中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无限的发展潜力。
它不仅为中国的外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中国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烟台港一定会继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台港
芝罘湾港区 西港区 龙口港区 蓬莱港区
芝罘湾港区 烟台港现有的核心港区,以集装箱、客货滚装运输和矿石、煤炭、粮 食、化肥、钢材等散杂货作业为主,共有泊位48个,万吨以上深水泊 位25个,最大水深—20米,码头岸线长度8300米。芝罘湾港区与烟 台出口加工区A区一墙之隔。针对烟台出口加工区成为全国首批拓展 保税物流功能试点区的发展机遇,烟台港正与烟台出口加工区、烟台 海关一起加快区港一体化建设,实施芝罘湾港区与烟台出口加工区A 区的联动发展,在积极拓展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分拨配送和国际转 口贸易等功能业务的基础上,最终将芝罘湾港区发展成为现代化的自 由贸易港区。
港口经济
烟台港腹地经济发达,尤其是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公路、铁路运输 便利,港口疏运条件优越。烟台港对外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的150多个港口直接通航。近年,烟台港集装箱运输业务发展迅速, 现已开通10余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可承接、中转世界各地适箱货 物,尤其是中韩国际旅客运量和集装箱运量增长迅速,已开辟内贸航 线18条。烟台至大连旅客运输、汽车轮渡是国内沿海最繁忙的航线之 一。近年又相继进行了新客运站、三里桥汽车轮渡码头建设,适应了 国家南北大通道运输的需求。 2005年,烟台港加快了芝罘湾内港口整合进度,已完成了烟台国 际海运公司港务公司和山东渤海轮渡烟台客运公司的接管工作,分别 于2005年底和2006年5月完成了蓬莱港和龙口港的重组整合。2005年, 烟台港集团(不含龙口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506万吨,较上年增长 47.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0.2万标箱,较上年增长106.7%;完成旅 客运量365万人次,较上年增长21.6%。货物吞吐量、集装箱运量与 旅客运量均创烟台港历史最好成绩。龙口港区在2004年实现港口吞吐 量超千万吨历史性突破的基础上,2005年又跨上了1600万吨的新台 阶,从2000年至2005年五年间平均增幅达到23.5%。2007年,烟台 港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成为沿海第11个亿吨港口。
西港区 烟台港规划的核心港区,地处烟台开发区大季家东北海域,规划港区 水域面积约50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约50平方公里(其中港口作业区面 积24平方公里,临港工业区26平方公里),码头岸线总长19000米, 码头前沿最大水深—28米。港口作业区规划为五大部分:石油作业区、 液体化工作业区、大宗散货作业区、通用散货作业区和集装箱作业区, 将建成5至30万吨级泊位65个,最终实现港口吞吐能力2亿吨和1500万 标准箱。 龙口港区 烟台港现有的重要港区,地处渤海南岸、胶东半岛西北部,与辽东半 岛隔海相望,是政府规划建设的烟台市三大核心港区和两个亿吨港区 之一、中国沿海最大的对非出口贸易口岸、国内铝土矿进口第一港, 我国首批对台直航港口,国家拟设的北煤外运装船港。 龙口港现有码头岸线6200余米,生产泊位27个,其中10万吨级5个, 5万吨级5个,万吨级7个,年核定通过能力4000万吨。主航道水深15.5米,底宽200米,10万吨级船舶可正常进出港。港区库场面积140 万平方米,公用型保税仓库面积13.8万平方米,石油化工仓储能力96 万立方米,散粮罐存储能力10万吨。港口机械设备齐全,共计800余台 (套),最大荷重80吨。 蓬莱港区 位于蓬莱市,于1995年12月正式验收投产。以通用散货和客货滚装作 业为主,拥有生产泊位7个,万吨级以上泊位2个,码头岸线长度1400 米
○ 港口物流的特点
国际化 多功能化 系统化 信息化 标准化
港口区位
烟台港位于山东半岛北侧,扼守渤海湾口,隔海 与辽东半岛相望,与日本、韩国一衣带水,位于 东北亚国际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是中国沿海南北 大通道(同江至三亚)的重要枢纽和贯通日韩至 欧洲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节点。烟台港地理坐标 为 121 ° 23 ′ 46.9 ″ E , 37 ° 32 ′ 51.8 ″ N ,位 于山东半岛北侧芝湾内,隔海与辽东半岛相望。 港北由芝罘岛与市区相连,相成天然屏障。港区 水域面积 867.4 平方公里,水深域阔,不冻不淤。
自然条件
风况:常风向为南南西和南西,频率均为 10% , 静风频率为 12% ,强风向为南,瞬时最大风速为 33.5 米 / 秒。 7 级以上大风的年平均天数为 1.31 天。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为 737 毫米 , 7~8 月 降水量较多,占全年的 50% 强, 1~2 月降水量 最少。 气温:年均气温 12.5 ℃ , 8 月份气温较高, 月平均 25 ℃ ,累年极端最高气温 38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月 份气温较低,月平均 -1.6 ℃ ,累年极端最低气温 -13.1 ℃ 。
○物流业务建议流程
市场营销开发 接受订货信息 安排供应计划 安排运输和存储计划 进行高炉铁矿石配送 跟踪铁矿石供应信息
※港口物流概述 ※港口区位 ※港口简介 ※自然条件 ※发展状况 ※烟台四港区 ※港口经济 ※核心业务 ※经济腹地 ※网络运输 ※资源市场 ※物流中心建设建议
港口物流概述
○港口物流的概念
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 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 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 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 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 系。
建设铁矿石物流中心的建议
○物流中心组织建议
成立烟台港铁矿石物流中心运营部,下辖业务操作部、市 场营销部、项目协调部和物流信息部
○物流中心操作建议
*合理规划铁矿石物流中心布局 *努力促成和建立铁矿石物流联盟 与钢铁厂联盟,共同建设和运作铁矿石物流中心 与铁路联盟,共同建设铁矿石车皮编组站 与港口联盟,取长补短,取得共赢
烟台港对外已与世界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00 多个港口 直接通航,每年有 800 多艘外籍船舶进出港口。烟台港国 际班轮运输业务发展迅速,现已开通近 20 条适箱货物; 1996 年开通了烟台至韩国釜山群山两条客货班轮航线,中 韩国际客运量和集装箱运量迅速增长。 烟台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适应烟台市建设现代 化国际性港口城市战略目标的需要,正在大力加快港口建 设和发展步伐。目前,烟台港总体布局规划已经国家正式 批准实施,总布局分为客货区、集装箱区、散货区和远景 发展区。至 2020 年,烟台港将拥有泊位 58 个,其中深水 泊位 43 个,年货物吞吐量将达到 4500 万以上。 烟台港位于山东半岛北侧,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沿 海开放的重要港口,良好的港口条件,完善的口岸服务机 构,优惠的外经政策,创造了良好的港口条件,完善的口 岸服务机构,优惠的外经政策,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吸引了众多客商到港口进行投资、合作、建设,其中水泥 生产出口、海产品冷藏出口、化肥生产加工、进口大豆深 加工等都是以港口为依托建设的合作项目,收到了良好的 效益,近几年来,烟台港随着二期、三期港口建设项目的 完成,在进一步改善了港口投资环境的同时,又提供了许 多新的合作机会。
网络运输
铁路网络:港区铁路通过蓝烟线、胶济线 与中国铁路网相连。蓝烟线、胶济线均为 复线铁路,年运输能力分别为400吨和9200 万吨,运输条件优越。
公路网络:烟台港各港区通过疏港公路直 接与同三高速、绕城高速、威乌高速和206 国道相连,进入山东省及全国公路网络, 运输条件优越。
资源市场
我国的铁矿石大部分分布在辽宁、河北、 四川、内蒙古以及山西等地。许多铁矿石 资源已经枯竭。国内矿山包袱沉重、成本 高,无法与国外进口铁矿竞争。因此,近 年来钢铁产业的迅速发展迫使国内钢铁厂 纷纷转向海外进口铁矿石。这不但极大的 影响了世界远洋运输市场,也刺激了沿海 港口建设,从而为烟台港铁矿石物流中心 创造了绝佳的契机。
1 、物流建设 烟台港地理条件优越,交通运输网络发达,港口码头、 机械设施齐全,港口开发条件好,适宜港口物流的建设发 展,欢迎国内外客商来烟台港洽谈合作建设、化肥、矿石、 粮食等大宗货物的配送中心、分拨中心。 2 、码头建设 “十五”期间,烟台港规划建设三期工程第二阶段三 个散货码头和二期工程两个顺岸码头(一个集装箱、一个 散粮),建设条件良好,欢迎国内外客户采取独资、合资 等多种形式与港口洽谈合作港口建设。 烟台港务局为综合大型企业,现有职工 8000 余人, 下设 20 余个企事业单位,承担货物接卸、储运、加工、 理货、中转代理、疏运和水陆客货运输、船舶代理、航修、 港务工程、机械修理、工业生产、商业贸易、旅游服务及 其它多种业务。
港口简介
1861年开埠的烟台港,目前是中国环渤海港口群主枢纽港,是中国沿 海25个重要港口之一。集团有限公司为综合性大型企业,现有职工 10000余人,下设20余个分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承担货物装卸运 输、仓储配送、加工分拨、中转换装和船舶代理、外轮理货、港务工 程、机械制修等港口业务。烟台港集团2010年完成吞吐量突破1.5亿 吨,同比增长22.2%,增幅高于全国沿海港口平均增速约7个百分点。预 计全年全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4.1万标箱,创历史最好水平。[1]烟 台港资产总额近百亿元。 烟台港有芝罘湾港区、西港区、龙口港区、蓬莱港区四大港区, 共有各类泊位76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7个,泊位最大水深—20米。 码头岸线总长14000余米,货场总面积277万平方米,仓库总面积14.6 万平方米,铁路专用线26公里,船舶34艘,港口作业机械800余台套。 主航道水深—17米,底宽180米,15万吨级船舶乘潮可自由进出港口。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集团公司成立后,烟台港不断完善经营机 制,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港口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 益,实现跨越式发展。先后获得全国企业管理优秀奖、国家质量管理 奖、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型企业、“爆发式”港口、中 国最具竞争力十大港口等荣誉称号。
客货滚装
核心业务
散杂货 综合业务
集装箱业务
经济腹地
烟台港直接经济腹地主要是烟台市,间接腹地为 山东省北部沿海地区,包括潍坊市、淄博市北部、 东营市、滨州市以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的 部分地区。 腹地内矿产资源丰富,有许多重工业和轻工 业基地,烟台港进口的金属矿石、化肥、粮食、 铝矾土、液体化工品及出口煤炭、钢铁等均集疏 运与上述腹地,同时,烟台港与东北三省重工业 基地隔海相望,与韩国、日本的交流也有明显的 地理优势。近几年来,上述腹地已经在客货滚装 运输、金属矿石中转、外贸集装箱运输等许多方 面带来了丰富的客货资源,发展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