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体验的微软学术搜索和百度学术搜索对比研究
学术搜索引擎

学术搜索引擎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学术界对于学术搜索引擎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学术搜索引擎是一种专门针对学术领域的信息搜索工具,旨在帮助学者、研究人员和学生更快速、高效地获取相关学术文献、论文和研究成果。
本文将介绍学术搜索引擎的背景、功能和优势,并对目前常见的几个学术搜索引擎进行简要评述。
一、学术搜索引擎的背景随着大量学术信息的产生,寻找和获取准确、全面的学术资料变得越来越困难。
传统的搜索引擎如谷歌、百度等无法对学术文献进行有效的分类和筛选,经常泛滥出大量与问题不相关的搜索结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术搜索引擎应运而生。
学术搜索引擎通过采用专门的学术搜索算法和数据库,能够更好地满足学术界的需求。
例如,Google学术、Microsoft学术等学术搜索引擎,利用自有的学术数据库和文献索引系统,实现了对学术文献的精确检索和分类。
此外,学术搜索引擎还提供了一系列的辅助功能,如引文分析、研究趋势分析等,为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全面和深入的学术信息。
二、学术搜索引擎的功能1. 资料检索和过滤功能:学术搜索引擎能够根据关键词、作者、出版物等条件,对学术文献进行准确的检索和过滤,提供与问题相关的结果。
2. 引文分析功能:学术搜索引擎能够根据文献的引用关系,分析某一篇文献的影响力和被引用情况,帮助学者评估其学术价值与质量。
3. 研究趋势分析功能:学术搜索引擎能够通过对大量学术文献的统计和分析,揭示某一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为学者提供指导和参考。
4. 文献管理功能:学术搜索引擎通常提供个人文献库的功能,允许用户将感兴趣的文献保存到个人库中,方便后续查找和阅读。
三、学术搜索引擎的优势相较于传统搜索引擎,学术搜索引擎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明显优势:1.准确性和可靠性:学术搜索引擎专注于学术领域,其索引和收录的文献相对更加准确和可靠,可以减少非学术信息的干扰。
2.专业性和全面性:学术搜索引擎拥有专门的学术数据库和文献索引系统,能够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学术信息,满足学者对于专业性文献的需求。
国内外对用户体验的研究综述【策划方案】

国内外对用户体验的研究综述国外有关用户体验的研究综述用户体验对信息服务的作用已引起国内外相关组织的关注,2005年12月在旧金山召开了2005年用户体验设计大会,就用户体验中的原则,实践,研究和案例进行讨论和交流;2006年10月在西雅图召开的用户体验会议就“信息构建与用户体验”“用户测试”“用户体验团队的管理”和“多用户服务设计”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国外在理论研究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包括:用户体验的定义,内容,特征,模型及评价等。
1)用户体验定义当前,学术界主要从三个层面定义:第一层的体验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向人的大脑,用户通过自我感知确认体验的发生。
第二层指有特别之处且令人满意的事情。
这种体验与物质体验无关,是体验过程的完成。
且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改变用户和环境,对用户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三层是把用户体验作为一种经历。
一般而言,用户体验被认为是在特定互动中个体独特的经历。
体验被看做个体的反应以及与环境,社会因素的关联。
2)用户体验的内容及特征James Garrett:包括用户对品牌特征,信息可用性,功能性,内容性等方面的体验。
Norman扩展到用户与产品互动的各个方面的内容。
Leena Arhippainen认为用户体验包括使用环境的信息,用户情感和期望。
Hassenzahl对用户体验中的非技术特征区分为三类:享受,美学,娱乐。
3)用户体验模型Sascha Mahlke提出了基本的用户体验过程及研究框架审美审美情感情感认知认知实用实用审美审美情感情感认知认知实用实用4)用户体验的评价认知因素:包括人机互动的技术因素和非技术因素,技术因素的标准如系统的有用性和易于使用性;非技术因素的标准,如享受性,视觉的美感性和内容的吸引性。
情感因素一方面包括直接和间接的情感反应,另一方面包括由认知评价过程产生的更为复杂的情感结果。
量化用户体验的4个互相关联的重要因素:品牌(branding),可用性(usability),功能性(functionality),内容(content).国内用户体验的研究及不足以“用户体验”作为关键词,通过中国期刊网进行查询,检索结果为65篇文章,涉及电信,印刷,装饰,信息技术和图书情报等领域,很多文章都是介绍某一领域新推出的一种产品及解决方案,但是它们并没有对用户体验进行深入,细致的理论研究,只是抽象的利用概念。
百度学术搜索与超星发现系统比较分析及评价

百度学术搜索与超星发现系统比较分析及评价
覃燕梅
【期刊名称】《现代情报》
【年(卷),期】2016(036)003
【摘要】本文针对百度学术搜索提出的“高校图书馆计划”,致力于知识发现,连接用户与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的目标,通过引入超星发现系统进行比较分析,对百度学术
搜索系统在收录数据、检索功能、检索结果排序、数据挖掘服务、题录引用与导出、全文获取途径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考量百度学术搜索作为国内首个拥有亿级别索
引量的互联网学术平台的中文学术资源搜索和服务能力.通过比较分析显示,百度学
术搜索需借鉴超星发现系统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以期为国内学术平台研究、学术资
源搜索平台的建设实践、性能评价等提供参考.
【总页数】6页(P48-52,60)
【作者】覃燕梅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图书馆,广东广州5106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0.76
【相关文献】
1.基于用户体验的微软学术搜索和百度学术搜索对比研究 [J], 刘敏
2.近十年我国搜索引擎研究现状分析——基于超星发现与中国知网的文献计量分析[J], 曲悦
3.国内三大中文发现系统比较分析及评价 [J], 赵功群;王恒;
4.国内三大中文发现系统比较分析及评价 [J], 赵功群;王恒
5.学术搜索引擎CNKI SCHLOAR和超星发现比较研究 [J], 撖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2种网络学术搜索引擎大全

42种网络学术搜索引擎大全1 Google 学术搜索/【很有名,但直接打不开,代理吧】不少人说这玩意不好,尤其是与百度比较。
这也只是一说,你可以自己试试。
Google学术搜索滤掉了普通搜索结果中大量的垃圾信息,排列出文章的不同版本以及被其它文章的引用次数。
略显不足的是,它搜索出来的结果没有按照权威度(譬如影响因子、引用次数)依次排列,在中国搜索出来的,前几页可能大部分为中文的一些期刊的文章。
2 百度学术搜索/ 【不服的可以比较比较谷歌的】2011年6月初,“百度学术搜索”上线,后来沉沦过貌似,前几天改头换面重新出世,重大变革。
收录国内外学术站点超过70万家,如中文学术站点知网、万方、维普,外文学术站点acm、IEEE、springer等,共计收录中外文学术资源总量逾2亿,中文超1.5亿,外文超1亿,让学术搜索“一键直达”。
据悉,这也是国内首个拥有亿级别索引量的互联网学术平台。
不过和谷歌一样,只是结果呈现,大部分无法下载,不过可以搜索后,有目标地在学校的数据库下载啊。
3 BASE搜索/BASE是德国比勒费尔德(Bielefeld)大学图书馆开发的一个多学科的学术搜索引擎,提供对全球异构学术资源的集成检索服务。
它整合了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图书馆的图书馆目录和大约160 个开放资源(超过200 万个文档)的数据。
4 Vascodahttp://www.vascoda.de/Vascoda是一个交叉学科门户网站的原型,它注重特定主题的聚合,集成了图书馆的收藏、文献数据库和附加的学术内容。
5学术搜索引擎导航/science/science-search.htm收录了优秀的的中外文学术搜索引擎及其地址。
6读秀学术搜索/读秀学术搜索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文献资源服务平台。
它集文献搜索、试读、文献传递、参考咨询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以海量的数据库资源为基础,为用户提供切入目录和全文的深度检索,以及部分文献的全文试读,读者通过阅读文献的某个章节或通过文献传递来获取他们想要的文献资源,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搜索及文献服务平台。
用户体验国内外研究综述

用户体验国内外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U/UE)已成为产品设计、开发、运营和优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优秀的用户体验不仅能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还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的业务增长。
因此,对用户体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国内外关于用户体验的研究现状,分析不同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将对用户体验的定义、内涵和评估方法进行介绍,为后续的研究综述奠定基础。
然后,从国内外两个维度出发,分别梳理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交互设计、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分析不同领域的研究特点和研究成果。
接着,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研究的异同点,揭示用户体验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
本文还将对用户体验研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推动该领域的深入发展。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希望能够为学术界和企业界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用户体验研究视角,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二、国内用户体验研究现状随着国内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和产品竞争的加剧,用户体验在国内逐渐受到重视,并成为设计、开发、运营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
国内对于用户体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学者对用户体验的定义、构成要素、评估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们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适合中国市场的用户体验理论框架,为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应用研究方面,国内企业开始重视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和服务中的作用。
许多企业设立了专门的用户体验团队,通过用户研究、原型设计、用户测试等手段,不断优化产品的用户体验。
同时,一些企业还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如基于用户体验的定制化服务、个性化推荐等,以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在人才培养方面,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纷纷开设用户体验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了一批具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用户体验设计师和研究人员。
实用的学术搜索引擎及学术资源库

实用的学术搜索引擎及学术资源库实用的学术搜索引擎及学术资源库本文在《常用学术搜索引擎》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1.谷歌学术搜索谷歌学术搜索是一个可以免费搜索学术文章的网络搜索引擎,可广泛搜索学术文献。
用户可以从一个位置搜索众多学科和资料来源,包括学术著作出版商、专业性社团、预印本、各大学及其他学术组织的经同行评论的文章、论文、图书、摘要和文章等。
访问链接:/2.微软学术搜索微软学术搜索(Microsoft Academic Search),是微软研究院开发的免费学术搜索引擎,它为研究员、学生、图书馆馆员和其他用户查找学术论文、国际会议、权威期刊、作者和研究领域等提供了一个智能、新颖的搜索平台,同时也是一个对象级别垂直搜索、命名实体的提取和消歧、数据可视化等许多研究思路的试验平台。
访问链接:/3.读秀学术搜索读秀学术搜索是全球最大的中文图书搜索及全文文献传递系统。
提供中文图书文全文检索与阅读,期刊、报纸、学术论文、会议论文的联合检索以及上述所有文献资源传递及参考咨询等功能。
访问链接:/KI知识搜索CNKI知识搜索是中国知网推出的知识搜索平台。
访问链接:/5.ScirusScirus是一个混合型搜索引擎。
它不仅包含发表的科学/技术类期刊文章,还包含精选的科学类的网页,以及同行评议的文章、预印本资源、会议文章、专利等科学相关的文献。
访问链接:/6.BASEBASE 是德国比勒费尔德(Bielefeld)大学图书馆开发的一个多学科的学术搜索引擎,提供对全球异构学术资源的集成检索服务。
访问链接:/7.深度搜深度是由美国硅谷留学生创立的新一代知识搜索引擎技术公司,致力于成为国内广大知识群体提供学术及知识搜索应用的平台。
深度搜目前已收录4万种权威中英文学术期刊杂志,上亿篇中英文学术论文、文献,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疗卫生及知识产权领域,正在逐步增加医疗/健康,教育,金融和法律等其它与生活和工作紧密相关的知识内容。
《2024年基于用户体验的APP设计研究》范文

《基于用户体验的APP设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APP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工具。
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UX)在APP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个优秀的APP设计不仅需要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还需要在用户体验上做到极致。
本文将就基于用户体验的APP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通过设计提升用户体验。
二、用户体验在APP设计中的重要性用户体验是指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满意度、易用性、可用性以及情感体验等。
在APP设计中,用户体验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用户满意度:良好的用户体验能够使用户在使用APP 过程中感到愉悦,从而提高用户满意度。
2. 增加用户粘性:优秀的用户体验能够吸引用户长时间使用APP,形成用户粘性。
3. 提升品牌形象:用户体验是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优秀的APP设计能够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
三、基于用户体验的APP设计原则1. 简洁明了的界面设计:界面设计应遵循简洁明了的原则,避免过多的复杂元素和操作步骤,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所需功能。
2. 良好的交互设计:交互设计应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和思维方式,提供明确的反馈和提示,使操作流程更加顺畅。
3. 个性化定制: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使APP更加符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4. 优质的内容呈现:内容是APP的核心,应注重内容的筛选、分类和呈现方式,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所需信息。
5. 快速响应和加载速度:APP应具备快速的响应和加载速度,避免用户因等待而产生的焦虑和不满。
四、基于用户体验的APP设计实践1. 用户需求分析:在APP设计初期,应进行用户需求分析,了解用户的需求、习惯和偏好,为设计提供依据。
2. 界面设计:在界面设计中,应遵循简洁明了的原则,避免过多的复杂元素和操作步骤。
同时,应注重色彩、字体、图标等元素的搭配,提高界面的美观性和易用性。
数据库和学术搜索引擎的比较研究报告

. 1数据库和学术搜索引擎的比较研究戴春春12030804工学院12物联网:1602665297qq.摘要:近几年来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以及各大搜索引擎都发展很快,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本文选取了中国知网、维普以、万方中学术期刊数据库以及百度、谷歌、必应搜索引擎作为研究对象,从它们各自的适应围、收录情况,数据库结构以及检索功能及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各类搜索引擎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使我们在信息检索中选择了好的搜索引擎,才能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要信息。
关键词:数据库;搜索引擎;比较分析引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应用的迅速普及,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方便了全球信息资源共享。
全球目前的网页超过100亿,每天新增加数百万网页,电子信息爆炸似的丰富起来。
要在如此浩瀚的海洋里寻找信息,就像“大海捞针”一样。
能有一种工具使我们可以在不到1秒钟的时间就迅速找到我们想要的容吗?答案是“有”,这就是搜索引擎。
今天,搜索引擎已成为人们在网络信息海洋中自如冲浪必不可少的利器。
与此同时,各种类型的期刊数据库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为广大读者所接受。
目前国学术文献信息服务市场上利用率最高,影响围最广,市场份额最大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有中国期刊网KI、维普科技期刊VIP和万方数据——中国数字化期刊群。
那么,在多个数据库和学术搜索引擎中进行检索,又会出现怎样的异同?本文就是我用不同的搜索引擎和专业数据库对智能推荐系统进行的检索结果。
一、搜索引擎的简介1.1 搜索引擎的概述用户输入所需查询条件后,根据此查询条件在网络或者其他数据来源中按照. . . w d .2 《科技创新与实践》某种方式在数据源中检索并搜集信息,同时对所获取到的信息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例如分析和存储等,并将处理后的结果返回给用户,这种能够为用户提供信息导航作用的系统称为搜索引擎。
全文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以及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是当前主要的搜索引擎分类,这三类搜索引擎的差别,主要是按照其工作方式的不同进行划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7月JUL.2018情报探索Information Research第7期(249期)No. 7(Serial No. 249)基于用户体验的微软学术搜索和百度学术搜索对比研究!刘敏(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湖南长沙410128)摘要:[目的/意义]旨在为用户使用学术搜索引擎提供参考。
[方法/过程]在文献调研基础上,构建基于用户体验的学术搜 素体系,///4个一,23个二,与定量的,合实验分析法对微软学术搜索和百度学术搜索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结论]微软学术搜索学术搜索满意度评分持平,百度学术搜索有用性和易用性优于微软学术搜索,微软学术搜索优学术搜索,总体评分百度学术搜索高于微软学术搜索。
提出学术搜索引擎应注重增加学术文献来源,提升检索功能,注重色彩搭配且界应简洁、合理,个性化服务应更智能和可 靠,注重用户整体体验效果。
关键词:搜索&学索;微软学术搜索;百度学术搜索;用户体验中图分类号:>252.7 文献标识码:A Adoi : 10.3969/j.issn.1005-8095.2018.07.010Comparative Study on Microsoft Academic Search and Baidu Academic Search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ser ExperienceLiu M in(Library of Hun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Hunan Changsha 410128)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The paper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users to use academic search engine. [Method/process]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academic search engine based on user experience is constructed, including 4 first-class indexes of usefulness, ease of use, reliability, satisfaction degree, and 23 second-level indexes. The paper adopts the comprehensive method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Microsoft academic search and Baidu academic search. [Result/conclusion]The satisfaction scores of Microsoft academic search and Baidu academic search are equal, Baidu academic search is more useful and easy to use than Microsoft academic search but Microsoft academic search’s reliability is better than Baidu academic search’s, and Baidu academic search is higher than Microsoft academic search on overall score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academic search engin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creasing the sources of academic documents, improving the retrieval function, collocation of colors, simplicity and reasonableness of interface, providing more intelligent and reliable individualized service, and the overall experience effect for users.Keywords:search engine; academic search; Microsoft academic search; Baidu academic search; user experienceo引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 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 7.51 ,网民总数的 -之一,互联网普及率54.38,中国网站数506万个,IPv4地址3.38 ,总量居世界第二[1-2]。
快速 I 的网络信息,“信息的海洋中淹死,却因为缺乏知识而渴死”的矛盾。
2015年 12 月 ,国索 5.66 ,为82.38 ;索 4.78 亿户,为 77.18。
94.68的搜索 通 索网 索信息。
[3]因此,,搜索 成为人信息的重要工具。
通 、网络学术信息,学术搜索收稿日期:2018-03-05)本文系湖南图书馆学会一般项目“MOOCs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变革创新研究"(项目编号:XHYB1029);湖南省普 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大数据时代高校数据素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68)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敏(1982—),女,硕士,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信息检索与智能分析。
552018年7月情报探索第7期(总249期)引擎为用户提供科学的检索人口,以快速获取学术 信息。
索 要有两类:一类是依托数据库的文献源,构建学术搜索/台,CNKH#Web of Science;另一类是 索市场,搜索 网站转向学术型网站服务.索/台,是在互网类•学源基础上,互网与图书馆信息服务有机整合,如百度 、Microsoft Academic、谷歌学术等。
用户 信息的学术搜索引擎,应用户角度出发、用户体验。
文 ,构用户体验的中文索引擎指标体。
1微软学术搜索和百度学术搜索简介索 二、,迎来索 ,结个性化数、人数 体索[4]。
索,服务内容 来 。
1.1微软学术搜索2006年,微软推出Windows Live学术搜索,2007 年更名为 Live Search Academic。
2008 年,微软索引擎/台。
2009年,在原有索/台,有对象级垂直索,数挖掘、体链接数可视化的微软学术搜索(Microsoft Academic Search)。
2012 ,由服务效果欠佳、数 新慢 因,索引擎再次 。
2014年7月,结:软Bing搜索 ,索面向用户重新开放(费)。
2017年7月,化和数据更新,软学术推出了 Microsoft Academic 2.0版本(以下简 称 MA),访问网址为 https://,有设置个人账户管理 源、定制个人主页、个性化索,[J6]支持文键词检索,提在线 源搜索服务,论文、国会议、权威期刊、作 领域等实时免费检索。
目前,微软将 索引擎嵌人 索引擎Bing主页中。
1.2百度学术搜索为扩中文索用户群体,2014年6月13曰,百度推出百度学术搜索(简称百度学术),访问网 址为/。
百度学术刚面世时,提 键词检索,具备高级检索 ,但检索结果仅提 用频次提示,不提供引用链接。
[7]3却展,目前百度 收录120万个国内外学术站点,拥有12亿个国内外 站点索引、4亿篇 文 献、400万个中国主页学者库[8]。
该网站面世以来,不 论是资源还是检索/台都 化,目前已成为中文 源搜索领域一支独秀。
2基于用户体验的学术搜索引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理 索 检索/台提高搜索的查全率查准率,提高用户检索效率。
用户体 索 指标体,够用户度,客观评价 索 索效果。
《ISO 9241-210人机交互、人机工程学国标准》指,用 户体验是使用产品、统或服务程用户感知反应,包括用户使用前、使用中和使用 所有情感、信念、偏好、感知、理 理反应、行为和成。
[9-10]索 文献为基础,结合用户体。
笔者认,构建基于用户体 索引擎评价指标应 用户 、用、理、工信息产品或服务 程 一 反应 。
国客户满意度指数(ACSI),感知质量、网站声誉、用户预期、感知价值、用户满意 度、持续使用6个方面 Web搜索 满意度模 。
[11]裴一 用户体验视,运用层次从有用性、可 性、可靠性、满意度4个方面 ^索 评价体 。
[12]佳 用户体 视 ,对 国 3 个 类 索 有效性、效率 满意 度3个方面 可用性评估。
[13]用户体视角,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 的国内外主流中英文搜索引擎评体系。
[14]目前,于用户体 索引擎评价指标。
结 索 用户体 ,括4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 索引擎评价指标体 (1)。
表1基于用户体验的学术搜索引擎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有用性(信息内容)易用性(检索平台)可靠性(个性化服务)满意度(用户认知度)文献来源、检索标识、命中信息提示(特殊字体)、链接的有效性快速检索、布尔逻辑算符、二次检索、截词算符、位置算符、检索结果排序、高级检索、短语限定 页面布局、简洁度、色彩搭配、网站导航、人机交互度、广告嵌人、个性化服务、个人账户响应 、死链、知名度562018年7月刘敏:基于用户体验的微软学术搜索和百度学术搜索对比研究第7期(总249期)2.1 有用性有用性是从信息内容进行评价,是学术搜索引 擎评价的一级指标,包括文献来源、检索标识、命中 信息提示(特殊字体)、链接的有效性。
(1) 文献来源文献来源包括学术文献来源地和丰富度2个方 面。
学术文献来源地影响学术文献丰富度,是指学术 搜索引擎收藏的各类学术出版商、性学会或协 、、各学图书馆和学术点。
收录文献的语种、种类、数量可作为评价学术搜索引擎 文献资源的丰富度。
见文献类型有 文、会议文、学位论文、、标准、技术 ,常见语种有中文、文等。
,MA文献来源,从检索实例来看,MA提 文搜索,收录文学位文、文、学术文献,提供文献收录出处链接或全文 。
百度学术 来,收录的文献来源,有 收录文献容量,并提 量中文文献检索学术资源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