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血糖看哪一项
解读常规体检血液化验单

解读常规体检血液化验单健康体检后我们都会拿到一份体检报告,有些体检项目结果一目了然,像B超、胸片、外科等,医生最终都会给一个你能看懂的结论。
而常规的血液化验单看起来就费劲了,那些字母和数字到底代表什么意思一般人还真不容易弄明白。
常规体检血化验项目大多包括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心肌酶、血尿酸等,为帮助患者进一步了解化验结果不同数值代表的含义,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梁金锐在此为您详细解读。
●血糖血液中的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检测指标有两个,即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
正常人血糖浓度相对稳定,饭后血糖可以暂时升高,但应该不超过10mmol/L(180mg/dl)。
正常空腹血糖为3.9~6.1mmol/L(70~110mg/dl),5.6~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为7.8mmol/L以下(<140mg/dl),7.8~11.1mmol/l为糖耐量减低。
因此,糖调节异常(igr)包括三种状态,即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ifg)、单纯糖耐量低减(igt)、ifg +IGT。
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或餐后血糖大于11.1mmol/L即达到诊断糖尿病的标准。
调查结果显示,仅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可以发现9.9%的糖代谢异常患者;而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主要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则可发现64.2%糖代谢异常患者。
这就是说,即使空腹血糖不高,只检测空腹血糖将导致84.5%的糖代谢异常患者被漏诊。
疾病提示:血糖升高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1.各型糖尿病。
2.内分泌疾病,如甲亢、嗜铬细胞瘤等。
3.应激情况,如感染、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病等。
4.过度肥胖,情绪或精神上的压力过重。
5.服用某些会引起高血糖的药物,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
6.肝脏、胰腺疾病,如严重肝病,胰腺炎等。
7.饮酒可导致低血糖,也可导致高血糖。
8.摄食过多,特别是甜食或含糖饮料。
9.原先使用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剂量不够等。
体检报告解读

体检报告解读体检报告是我们了解自身身体状况的重要依据,通过体检报告可以了解到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进行预防和治疗。
然而,很多人在拿到体检报告后并不知道如何正确解读,甚至存在一些误解。
因此,本文将对体检报告中常见的项目进行解读,帮助大家正确理解自己的体检报告。
一、血常规。
血常规是衡量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中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
正常的血常规结果表明身体内部环境相对平衡,但如果出现异常,可能意味着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红细胞计数过高可能是患有高原反应或肺部疾病,白细胞计数过高可能是身体在抵抗感染,血小板计数过低可能是因为血液系统出现问题等。
二、肝功能。
肝功能是检测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指标。
正常的肝功能指标表明肝脏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但如果出现异常,可能是肝脏出现了问题,比如ALT 和AST升高可能是因为肝脏受损,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可能是因为胆道出现问题。
三、血脂。
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质物质,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
正常的血脂水平对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但如果血脂偏高,可能增加患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
因此,及时了解自己的血脂水平,并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四、血糖。
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正常的血糖水平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如果血糖偏高可能是患有糖尿病或者胰岛功能失调,而血糖偏低可能是因为胰岛素分泌过多或者饮食不当。
因此,及时关注血糖水平,保持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对预防糖尿病和其他相关疾病非常重要。
五、尿常规。
尿常规是通过检测尿液中的各种成分来了解肾脏和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包括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红细胞等指标。
正常的尿常规结果表明肾脏和泌尿系统功能正常,但如果出现异常,可能意味着肾脏出现了问题,比如尿蛋白偏高可能是肾脏受损,尿糖偏高可能是糖尿病等。
如何看体检报告

1。
血常规一般看病最常做的就是3大常规,这也是住院病历里面必须的,特别是小孩子发烧感冒时,建议大家去医院要自己要求验,看看是不是病毒感染,这样可以避免医生滥用抗生素。
血常规化验现在一般取指尖血(过去取耳垂末梢血),内容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及血小板计数,均用英文字首缩写表示。
血红蛋白(HGB) 正常值为120-150g/L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值为4×109/L-10×109/L其中中性白细胞(NEUT%)正常时为0.5-0.7淋巴细胞(LYM%) 正常时为0.2-0.4嗜酸细胞(MXD%) 正常时为0-0.02血小板(PLT ) 正常值为100×109/L-300×109/L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正常值为82-92fL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值为340-360g/L临床意义:如果HGB值低于120g/L,就说明有贫血存在,应该进一步检查是什么性质的贫血,如果HGB值高于160g/L,可能是因为患有血红蛋白增高症或者血液被浓缩的缘故,WBC代表的白细胞是人体的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相当于国家的军队,共总数的增高(超过10×109/L)时,多表明有炎症、感染存在,此时病人多有发热症状,如果白细胞总数太高在(30-50)×109/L以上,病人是于少年儿童或年青人,伴有较严重的不能解释的贫血,请不要掉以轻心,应该进一步做骨髓穿刺检查,排除白血病的可能,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可由接受放射线,病毒感染药物及化学物质中毒等引起。
中性白细胞比例增高多意味着感染(特别是细菌感染)存在,淋巴细胞增高多见于慢性疾病及长期接受放射线照射,嗜酸性白细胞增高时,往往说明体内有过敏原存在引起的过敏,如寄生虫(蛔虫多见),过敏性炎症,过敏反应等。
PLT减少时,可能会有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增高时,说明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
血糖检验报告单

血糖检验报告单当你进行健康检查时,医生会让你做很多不同的检查,其中一项是检查你的血糖水平。
一旦完成检查,你将会收到一份血糖检验报告单。
这份报告单将会告诉你自己的血糖水平以及医生的建议和治疗。
血糖检验报告单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你的个人信息这个部分列出了你的个人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和身高体重等。
这些信息是用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你的身体状况。
第二部分:血糖测试结果这一部分是整个报告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它会告诉你你的血糖水平是否正常。
正常血糖水平在70-99 mg/dL之间。
如果你的血糖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医生可能会采取措施来降低或提高你的血糖水平。
第三部分:医生的建议和治疗这一部分主要是医生给你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医生可能会要求你在下一次检查前遵循一些特定的饮食或运动计划。
此外,如果你的血糖水平高于正常范围,医生可能会推荐药物来起到治疗作用。
除了这些基本的元素之外,血糖检验报告单还可能包含其他信息,如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曲线、胰岛素等。
这些信息可为医生更好地了解你的健康状况提供更详尽的数据。
虽然每份报告单都很重要,但是不应该过度依赖它。
血糖水平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饮食、运动、睡眠和压力等,所以很多时候提高或降低血糖需要全方位的治疗方法。
如果你的血糖有问题,一定要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让医生为你量身定制一份更完整的治疗计划。
总之,在拿到血糖检验报告单之前,不要惊慌。
理正常的血糖水平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坦诚与医生沟通、严格遵守饮食计划和注意身体的正常的运动等生活习惯。
希望每个人保持健康的血糖水平。
手把手教你看懂检查报告——糖尿病报告单

手把手教你看懂检查报告——糖尿病报告单关于糖尿病的相关检查有很多,其中包括空腹血糖,胰岛功能检查,糖化血糖蛋白和OGTT。
但这些项目并非每次都要做,也不是全部都得做,大家只需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项目即可。
一、四种常见糖尿病相关检查的意义和作用以下是四种糖尿病相关检查的意义和作用,不同的方法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阶段:①空腹血糖:适合普查、筛查等常规性检查,用来发现糖尿病。
②糖化血红蛋白:•可配合空腹血糖方法更灵敏地发现糖尿病;•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也可用此方法,来监测平时在家长期血糖控制水平是否达标。
③OGTT初次检测血糖,检测结果异常,但不明显,医生无法确诊,可以使用OGTT。
OGTT是确诊糖尿病的金标准。
④胰岛功能检查确诊为糖尿病后,胰岛功能检查可以帮助您确认您的糖尿病属于哪种类型。
★使用方法:•如果您想检查是否患有糖尿病,可使用①或①②;•如果您使用①或①②检查后,仍无法确诊,可选择③来确诊糖尿病;•如果您已经确诊为糖尿病,需要确定糖尿病分型,可使用④;•如果您早已确诊糖尿病,但想知道自己在家长期血糖控制水平是否达标,可使用②来检验;每种检测的意义和作用不同,所以您在阅读本文时,需要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选择性阅读即可。
下面我们为大家详细解读每种方法的报告如何解读。
二、空腹血糖1.适用人群●使用普查、筛查等常规性检查,用来发现有没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复诊时,检查血糖水平2.空腹血糖报告单长啥样?此报告中,空腹血糖为6.15 mmol/L。
3.空腹血糖指标有什么意义?人体的血糖水平会随着进食、运动等活动发生变化。
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水平相对稳定,能够反映人体真实的血糖浓度。
因此,血糖检测前需要空腹。
空腹指隔夜空腹,检查前一天晚上9点后停止进食。
图:乐检查原创4.实战练习(点击,可查看大图)这份报告单指出此人空腹血糖受损,处于糖尿病前期。
分析如下:报告单中空腹葡萄糖为6.15 mmol/L,高于正常范围内(3.6~6.1mmol/L),又低于糖尿病标准(7.0mmol/L),因此,判断此人空腹血糖受损,处于糖尿病前期阶段。
怎样看体检报告单

怎样看体检报告单怎样看体检报告单篇一:体检报告单怎么看体检报告单怎么看“在家人朋友的提醒下,我很认真地去做了检查。
体检报告出来了,医生说没事,可我自己对照着后面的参考值,觉得相差挺大的,但又不懂那些专业术语和数据。
医生是不是应该腾出时间给我讲解一下?” 针对大多数人看不明体检报告的检测数据和项目,记者请秦鉴教授谈谈体检报告里最常见指标的临床意义。
血糖:中老年应该把血糖作为常规的体检项目。
正常时空腹血糖<5.6mmolL,当空腹血糖在5.6-6.1mmolL时,属于糖耐量异常,当空腹血糖≥6.1mmoll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糖尿病患者应首先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2-3个月血糖控制仍不满意者,应选择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治疗。
血常规:白细胞:正常人白细胞计数在每立方毫米血液里为4000-10000个。
如果数值偏低,则说明身体抵抗力差,容易感冒、皮肤表面容易感染病。
如果身体有炎症时,如扁桃体炎、肺炎、阑尾炎等等,体内白细胞的数值就开始剧增,用来吞噬细菌。
红细胞: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有赖于红细胞运载血红蛋白为组织携带氧气。
红细胞太低,可能会贫血,典型的表现为上楼气喘吁吁,脸色蜡黄。
红细胞多了也不好,会使得血液黏度增大,引起血液流通不畅。
血小板:当我们受伤出血时,血小板常成群聚集,促进血液凝固而起到止血作用。
正常情况下,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10-30万个。
当血小板过少时,止血困难,一有伤口就麻烦了。
当然血小板过多,也易形成血栓。
血红蛋白:主要是携带氧气,每100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男性约120~160克,女性约110~150克。
优秀的运动员则可以达到170-180克,由于携带氧气的能力强,所以体力好。
尿常规:如果肾脏有病变,大部分都能在尿常规中有所反映。
尿常规化验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有无蛋白、有无白细胞等。
单从尿液的颜色上就可以看出很多问题来,比如透明淡黄色的尿液变成血尿,则有可能是肾结石、尿路感染等。
血糖血脂的报告单

血糖血脂的报告单一、引言血糖血脂的报告单是医学检查结果的汇总,旨在评估一个人的血糖和血脂水平。
血糖和血脂是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指标,它们的异常水平可能意味着潜在的健康问题。
本文将介绍如何解读血糖血脂的报告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体检结果。
二、血糖指标解读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重要能量来源。
常见的血糖检测指标有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1.空腹血糖:通常在早餐前8小时内进行检测。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水平一般在3.9-6.1mmol/L之间。
超出这个范围可能表明糖尿病的风险。
2.餐后血糖:在进食后2小时进行检测。
正常人的餐后血糖水平一般在3.9-7.8mmol/L之间。
高于这个范围可能表明胰岛功能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
3.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近期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常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
正常人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一般低于6.5%。
高于这个水平可能表明血糖控制不佳。
三、血脂指标解读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质成分,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对血脂进行检测非常重要。
常见的血脂检测指标有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1.总胆固醇:正常人的总胆固醇水平一般应低于5.2mmol/L。
过高的总胆固醇水平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甘油三酯:正常人的甘油三酯水平一般应低于1.7mmol/L。
超出这个范围可能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相关。
3.HDL-C:这是一种有益的胆固醇,被认为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正常人的HDL-C水平一般应高于1.0mmol/L。
4.LDL-C:这是一种不良的胆固醇,高水平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相关。
正常人的LDL-C水平一般应低于3.4mmol/L。
四、结论通过解读血糖血脂的报告单,我们可以初步评估一个人的血糖和血脂水平。
血糖和血脂的异常水平可能意味着潜在的健康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体检报告看血糖

体检报告看血糖简介体检报告是衡量一个人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其中血糖作为常规项目之一,对于评估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风险非常关键。
本文将介绍如何根据体检报告中的血糖指标来判断个体的血糖水平,以及一些常见的血糖异常情况。
1. 血糖的基本知识血糖是指人体内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是大脑和身体各个器官正常功能的重要能源。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血糖水平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并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
2. 血糖指标解读体检报告中通常会提供多个血糖指标,以下是常见的几个指标及其解读:2.1 空腹血糖(FPG)空腹血糖是指一个人在至少8小时的禁食后,测量的血糖水平。
通常用于评估糖尿病和其他血糖异常状况。
•正常范围:3.9-6.1 mmol/L•高血糖风险:6.1-7.0 mmol/L(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患者:≥7.0 mmol/L2.2 餐后血糖(2hPG)餐后血糖是指一个人在饭后2小时内测量的血糖水平。
它可以用来评估胰岛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
•正常范围:3.9-7.8 mmol/L•高血糖风险:7.8-11.0 mmol/L•糖尿病患者:≥11.1 mmol/L2.3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红蛋白是指血液中被糖化的血红蛋白的百分比,它可以反映过去2-3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
•正常范围:4.0-5.6%•高血糖风险:5.7-6.4%•糖尿病患者:≥6.5%3. 常见的血糖异常情况3.1 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受损是指空腹血糖水平高于正常范围,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它是糖尿病前期的一个重要预警指标。
3.2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常伴有多种症状和并发症。
糖尿病的诊断通常需要多次血糖检测结果的确认。
3.3 糖化血红蛋白增高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通常表明近期的血糖控制不佳,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辅助诊断指标。
4. 如何降低血糖水平对于血糖异常的个体,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血糖水平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饮食调整:减少摄入糖分和高GI(血糖指数)食物,增加摄入纤维素和低GI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检报告血糖看哪一项体检报告血糖看哪一项篇一:专家教你看体检报告专家教你看体检报告华西都市报 201X年05月18日体检身体确实是件好事儿,可每次体检报告发下来后,有些人简单一看,觉得没有大问题就把报告直接塞到了抽屉里,还有一些人,觉得自己一些指标不在参考值内,顿时担忧不已。
成都铁路分局医院体检部医生吴仕英教大家如何看懂体检报告,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状况。
1、肝功能可探测有无疾病和肝损害程度医生解析:常用的肝功能检查项目很多,它们的上下波动各有各的意义。
要注重肝功能检查单上主要的几项指标,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r-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白蛋白(ALB)等。
ALT、AST、γ—GT是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1%的肝细胞发生坏死时,血清ALT水平即可升高1倍。
如脂肪肝、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γ—GT主要是肝胆疾病的监测项目。
肝脏炎症,γ—GT轻度和中度增高。
肝胆其他疾病如肝癌、肝阻塞性黄胆、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胆囊息肉、胆结石、胰腺炎、胰头癌、胆道癌等γ—GT明显升高。
长期或大量饮酒,也会导致该酶的升高。
TBil、TBA是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的指标,肝细胞变性坏死,胆红素代谢障碍或者肝内胆汁淤积时,TBil、TBA可以出现升高。
如中度增高,可能患了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癌;明显增高,就有患胰腺癌、阻塞性黄疸的危险。
ALB的含量可以反映肝脏合成贮备功能,如果ALB降低就表示肝脏合成功能受损害,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
要注意的是:肝功能结果异常也不全是肝脏出现了问题,有些情况如脱水,检查进食、饮水,检查前一晚饮酒、吃油腻食物、剧烈运动、服用某些药物等也有可能造成转氨酶高或白蛋白异常。
2、高血压并不是一次检测就能判定医生解析:人的血压是波动的,体检时记录的是瞬间的血压,即使达到高血压的标准,也不能根据这一次血压确定为高血压病。
成人的理想血压应该是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
不同时间连续两次测量,血压值大于或等于14090mmHg时,就可以称为高血压。
诊断高血压时,必须不同时间多次测量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不能确诊。
3、糖尿病危害在于一系列并发症医生解析:糖尿病的诊断必须靠血糖检查,不过看血糖的化验单大有讲究。
在体检报告中,生化类检查中几乎都会有血糖这一项,而体检时的血糖通常是空腹血糖。
从预防病角度讲,仅仅检查空腹血糖是不够的,因为只有空腹血糖男:4.0×10 12-5.3×10 12个L 男:120-160gL 成人:4×109-10×109L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0.05 理解10个数字看懂体检表▌体检时,化验单上的一堆数值,总让你看得“云里雾里”。
而无论是手机号码,还是银行卡密码,你却能背得滚瓜烂熟。
其实,与身体有关的一些数字值得一生牢记。
日前,美国《真简单》杂志发表了各科名医整理出的一组与健康有关的最完美指标,供您参考。
▌1.血压:<12080毫米汞柱▌血压较低者更健康。
血压达到或超过14090毫米汞柱,就被视为高血压。
最厉害的“杀手”往往“杀人于无形”,高血压也是如此,它通常无明显症状,一旦拖延不治,会导致中风、心脏病、肾脏损伤、视力及记忆衰退等。
▌空腹血糖:<5.5毫摩尔升▌空腹至少8小时测得的血糖即为空腹血糖,一旦达到或超过7毫摩尔升,即被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不但可使心脏病风险加倍,还会增加肾病、失明等风险。
▌人过了45岁之后,每3年应查一次血糖。
身体超重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应更早检查。
另外,减肥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3.总胆固醇:<5.2毫摩尔升▌总胆固醇是测量血液中所有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越高,心脏病危险越大。
总胆固醇的理想值应在5.2以下,超过6.2,就是心脏病高危人群。
▌20岁后应该检查胆固醇。
一旦检查结果异常,最好多锻炼,坚持低胆固醇、低饱和脂肪及低反式脂肪饮食,每年查一次胆固醇。
必要时,还应服用降胆固醇药物。
▌4.坏胆固醇力量训练:每周2—3次水果蔬菜:每天5—9份肥鱼:每周吃1次,或者服用鱼油补品维生素C:每天摄入75毫克钙:每天摄入1000-201X毫克维生素D:每天摄入1000国际单位酒水:每天不超过1杯香烟:0支睡眠:每晚7—8小时血常规一般看病最常做的就是3大常规,这也是住院病历里面必须的,特别是小孩子发烧感冒时,建议大家去医院要自己要求验,看看是不是病毒感染,这样可以避免医生滥用抗生素。
血常规化验现在一般取指尖血(过去取耳垂末梢血),内容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及血小板计数,均用英文字首缩写表示。
血红蛋白谷草转氨酶(AST) IUL 碱性磷酸酶(ALP) IUL r-转肽酶(GGT) IUL 总胆红素(TBIL) umolL 直接胆红素(DBIL) umolL 临床意义: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P(碱性磷酸酶)、GGT(r-转肽酶)、检测结果明显增高,反映肝功能异常(损害),TBIL(总胆红素)增高提示黄疸,由胆道梗阻所致。
常见的原因有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胆道肿瘤引起的胆道阻塞或胰头肿瘤压迫、侵犯胆总管所致。
5.乙肝2对半检验正常表面抗原(HBsAg)阴性表面抗体(抗-HBs)阴性或阳性e抗原(HBeAg)阴性抗-HBe 阴性核心抗体(抗-HB)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这里指的是检查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里的乙肝病毒抗原抗体,应称作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标记物,由于有三种抗原及与它们相应的三种抗体,核心抗原通常不检测,因此只检测二种抗原及三种抗体,二种抗原是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三种抗体则分别是表面抗体(抗-HBs)核心抗体(抗-HB)及(抗-HBe)。
查到HbsAg、HbeAg及抗-HB即“大三阳”,而HbsAg、抗-Hb及抗Hbe阳性即“小三阳”。
表面抗体即抗-HBs,它是乙型肝炎感染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
当发现仅抗-HBs阳性时,有以下几种可能:首先是处于急性乙肝的恢复期。
抗-HBs常在HbsAg转阴以后的一段时间出现,可持续多年;其次发现仅表面抗体阳性,而无既往明确的乙肝感染史,亦说明既往有过HBV的隐性感染,疾病已痊愈,病毒已被清除;最后就是接种乙肝疫苗的结果。
接种乙肝疫苗的目的,就是希望产生保护性抗体,达到预防乙型肝炎的目的。
另外,一种较少见的暴发性肝炎发病时,由于机体免疫反应很强烈,此时可以产生高滴度的表面抗体,但这种免疫亢进可能损伤机体,带来不良后果,发生大块肝叶坏死导致肝衰竭。
对HBsAg携带者升学、就业、结婚等有什么限制?篇四:体检报告怎么看?各项指标解读体检报告怎么看?各项指标解读在生活中,很多人去体检时,每次拿到体检报告都会被上面的专业的医学名词和一推的数值弄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云。
其实,体检报告也并不是很复杂。
下面我就告诉大家如何看体检报告。
1.血压:<12080毫米汞柱血压较低者更健康。
血压达到或超过14090毫米汞柱,就被视为高血压。
最厉害的“杀手”往往“杀人于无形”,高血压也是如此,它通常无明显症状,一旦拖延不治,会导致中风、心脏病、肾脏损伤、视力及记忆衰退等。
空腹血糖:<5.5毫摩尔升空腹至少8小时测得的血糖即为空腹血糖,一旦达到或超过7毫摩尔升,即被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不但可使心脏病风险加倍,还会增加肾病、失明等风险。
3.总胆固醇:<5.2毫摩尔升总胆固醇是测量血液中所有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越高,心脏病危险越大。
总胆固醇的理想值应在5.2以下,超过6.2,就是心脏病高危人群。
必要时,应服用降胆固醇药物。
4.坏胆固醇力量训练:每周2—3次水果蔬菜:每天5—9份肥鱼:每周吃1次,或者服用鱼油补品维生素C:每天摄入75毫克钙:每天摄入1000-201X毫克维生素D:每天摄入1000国际单位酒水:每天不超过1杯香烟:0支睡眠:每晚7—8小时1.血常规一般看病最常做的就是3大常规,这也是住院病历里面必须的,特别是小孩子发烧感冒时,建议大家去医院要自己要求验,看看是不是病毒感染,这样可以避免医生滥用抗生素。
血常规化验现在一般取指尖血(过去取耳垂末梢血),内容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及血小板计数,均用英文字首缩写表示。
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50gL 白细胞计数:正常值为4×109L-10×109L 其中中性白细胞(NEUT%):正常时为0.5-0.7 淋巴细胞:正常时为0.2-0.4 嗜酸细胞:正常时为0-0.02 血小板:正常值为100×109L-300×109L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正常值为82-92fL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正常值为340-360gL 临床意义: 如果HGB值低于120gL,就说明有贫血存在,应该进一步检查是什么性质的贫血,如果HGB值高于160gL,可能是因为患有血红蛋白增高症或者血液被浓缩的缘故,WBC代表的白细胞是人体的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相当于国家的军队,共总数的增高(超过10×109L)时,多表明有炎症、感染存在,此时病人多有发热症状,如果白细胞总数太高在(30-50)×109L以上,病人是于少年儿童或年青人,伴有较严重的不能解释的贫血,请不要掉以轻心,应该进一步做骨髓穿刺检查,排除白血病的可能,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可由接受放射线,病毒感染药物及化学物质中毒等引起。
中性白细胞比例增高多意味着感染(特别是细菌感染)存在,淋巴细胞增高多见于慢性疾病及长期接受放射线照射,嗜酸性白细胞增高时,往往说明体内有过敏原存在引起的过敏,如寄生虫(蛔虫多见),过敏性炎症,过敏反应等。
PLT减少时,可能会有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增高时,说明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
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GB)减低,即可诊为贫血。
按红细胞体积大小可分为巨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和正细胞性贫血。
MCV (红细胞平均体积)和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为主要分型依据。
尿常规蛋白(PRO):正常为阴性尿糖(GLU):正常阴性红细胞(RBC):正常0-1高倍白细胞(LEU):正常0-5高倍尿酸盐结晶(NIT)酮体(KET):正常阴性尿胆元(UBG)定性:弱阳性定量1-4mg24h附送:体检报告血红蛋白偏高体检报告血红蛋白偏高xg201X08201X0822239736.shtml篇二:如何看体检报告如何看体检报告血常规报告在血常规检查中,只要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这四项主要指标正常,其他次要指标高点儿或低点儿问题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