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研究_张济建
业绩评估与激励机制的优化与改善

业绩评估与激励机制的优化与改善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企业越来越重视业绩评估与激励机制的优化与改善。
良好的业绩评估与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组织的稳定发展。
本文将从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完善激励机制、提供个性化奖励和培训机会等方面探讨业绩评估与激励机制的优化与改善。
1. 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业绩评估的第一步是建立科学、明确的评估指标。
不同岗位、不同职责的员工应有相应的评估指标,以确保评估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工作完成情况、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多个方面。
同时,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量化指标,便于评估结果的比较和综合分析。
2. 完善激励机制优秀的业绩评估与激励机制应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除了普通的薪资和福利激励外,还可以采用其他激励方式。
例如,制定一定比例的奖金制度,根据员工的业绩表现给予相应的奖金;设立岗位晋升机制,让员工看到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正当的晋升;提供股权或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激发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认同感。
3. 提供个性化奖励在完善激励机制的同时,企业还应做到个性化奖励。
不同人有不同的动力,应根据员工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奖励。
例如,对于充满创新精神的员工,可以给予研发经费或优先参与创新项目的机会;对于善于团队合作的员工,可以给予团队旅游或团队培训的机会。
个性化奖励能够更好地满足员工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
4. 提供培训机会优化业绩评估与激励机制还需要提供培训机会,帮助员工提升自我能力和素质。
企业可以组织各类培训班,提供技能培训、管理培训、职业规划等多个层面的培训课程。
培训可以增加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培训也可以满足员工对个人发展的需求,增强他们的职业发展动力。
综上所述,业绩评估与激励机制的优化与改善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之一。
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完善激励机制、提供个性化奖励和培训机会等措施,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升组织的综合竞争力。
企业管理中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企业管理中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中,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们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还能够激励员工积极工作并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将探讨企业管理中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一、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在企业管理中,绩效考核是评估员工工作表现的一种有效手段。
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过程与结果进行定期评估,企业可以了解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以及工作质量。
绩效考核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出员工的优点和不足,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绩效考核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决策的参考,帮助企业管理者评估当前的员工队伍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
二、激励机制的重要性激励机制是企业为了激励员工积极工作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激励机制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起公平、公正的奖惩体系,激励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
通过激励机制,企业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员工的工作动力,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同时,激励机制还可以帮助企业留住优秀人才,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三、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的关系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是相辅相成的。
绩效考核为激励机制提供了基础和依据,而激励机制则可以通过奖励与惩罚等方式来激励员工积极工作。
在实施绩效考核时,企业应该明确绩效目标和考核标准,并将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
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给予奖励或惩罚,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
四、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法1. 目标管理法: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并按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2. 行为评估法:评估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和工作效果。
3. 360度评估法:从员工、直属上司、同事和客户等多个角度对员工进行评估,全面了解员工的绩效表现。
4. 关键绩效指标法:挑选出企业关键业务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估。
五、有效的激励机制策略1. 薪酬激励: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确定薪资水平,适度提高高绩效员工的薪资待遇。
企业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建立

摘要: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两者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要想进行绩效评价就一定要得到激励机制的全力支撑。
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建设是现代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基础性环节。
在熟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
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对于提高现代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业绩评价;激励机制;人力资源一、企业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的概念(一)企业业绩评价企业业绩效评价是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比较以及对绩效目标的综合评价来评定企业的经营利润,具有公正和准确的特征。
企业绩效评价作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方式已成为企业自我监控和自我反省和自我约束的重要手段,通过业绩评价促使员工目标与组织目标达成一致,更好的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同时也为员工的奖励、惩罚、晋升。
报酬、调岗等活动提供了切实的依据,也为企业选拔、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建立人才选拔制度提供了凭据,从而做到有据可依、有理可循,使得激励机制有章法有制度。
(二)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指在组织这个体系中,激励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刺激变量相互作用的方式。
如果企业缺乏对员工的激励,员工的个人潜能只能发挥一小部分,而对员工进行有差别的激励则能够把剩余的潜能也发挥出来。
所以说一个公司能否做到对职工的充分激励并建立起完备的激励体系,对其生存与发展有着至关作用。
(三)企业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关系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企业所有者聘请具有才能和专门知识经验的人才,并给予他们一定的决策权力。
如何正确评价经营者的业绩,促使其真正地从企业利益出发一直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无论是企业的绩效评价还是具有激励机制的公司都属于公司治理领域,是两个子系统的现代企业管理控制系统,两者具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与其它控制系统形成一个复杂的内在联系与整体目标使得企业管理成为公司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来源。
业绩评价是对企业人员进行激励前提条件,运用评价结果能够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改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而业绩评价它只是作为提升企业的价值的手段,企业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业绩评价系统,那么它的激励机制对员工也起不到良好的作用。
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全书电子课件完整版ppt整本书电子教案最全ppt教学教程

4 第四节 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因果结构
《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2021
1
第一章 业绩评价指标概述
《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2021
第一节 业绩评价指标概述
一、业绩评价指标及其特征 • 多层次性
评价指标具有多层次性,如公司、分公司、分厂和部门的指标。 • 多角度性
多,但瑕不掩瑜,以后提出的业绩评价模式都只是针对财务指标的缺陷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修正。 这些修正大致可分为两种思路。
《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2021
第三节 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简史
第一种思路:调整 • 第一种思路是“调整”,即通过对财务指标的调整,设计出更接近于企业经济现实并反映出企
业未来价值创造的指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1982年,斯特恩·斯图尔特(Stern Stewart) 公司提出了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通过对当前会计数据调整解决了这一问 题,从而得到实务界和理论界的推崇。 • EVA=NOPAT-WACC×NA
《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2021
第一节 业绩评价与激励的概念
一、业绩评价的基本概念 (一)业绩 财政部原统计评价司认为,“企业效绩是指一定经营期间的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企
业经营效益水平主要表现在盈利能力、资产营运水平、偿债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经营者 业绩主要通过经营者在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对企业经营、成长、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所做出的 贡献来体现”。
《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2021
第二节 业绩评价与激励系统
三、业绩评价与激励系统的作用 • 业绩评价的作用 • 激励的作用
《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2021
关于企业业绩考核与激励的思考

关于企业业绩考核与激励的思考绩效考核是企业在一个时期内对员工做出组织贡献评估考核的过程,它从工作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对员工在工作中的优缺点进行系统描述。
绩效考核涉及观察、判断、反馈、度量、组织介入以及人们感情因素,是一个复杂过程,完全客观精确的绩效考核是不可能的。
因为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企业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政治因素,这种绩效考核信息的不完全客观性使考核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而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
文中主要陈述绩效考核的方法及一些企业激励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绩效考核激励一、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的作用与意义通过开展有效的绩效考核,企业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改进组织的效率,同时也可促进企业员工职业化进程。
大多数员工都愿意了解自己的工作成绩,想知道自己如何能工作得更出色,工作绩效考核可以为员工提供反馈信息,帮助员工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发现自己的潜能,改进工作绩效,促进员工个人职业发展。
激励机制是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端正员工生产行为、增强企业内聚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企业员工生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和企业内聚力的增强。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把如何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内聚力作为管理的首要目标。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企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等都是建立在企业员工生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和企业内聚力增强的基础上。
二、绩效考核及激励的方法1.绩效考核的主要方法员工绩效考核的方法有很多种,粗略可分为客观性的评价方法和主观类的评价方法。
员工绩效考核的标准可以是员工的行为表现,可以是员工的工作结果,还可以是员工的个人特征。
企业采取何种绩效考核方法取决于开展绩效考核的目的,如果考核目的是促进员工自身发展,绩效考核时就需要收集员工在不同阶段员工自身工作情况差别的信息。
业绩考核年度总结与激励机制设置

业绩考核年度总结与激励机制设置在企业中,业绩考核与激励机制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工具,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推动企业的发展。
本文将就业绩考核年度总结与激励机制的设置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业绩考核年度总结1. 背景业绩考核年度总结是对过去一年企业业绩的全面梳理与总结,旨在评估员工的工作成果、发现问题与不足,并为未来的发展制定合理的目标与策略。
2. 内容(1)绩效评估:通过对各个部门和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确定各项指标和评分标准。
(2)业绩分析:对企业整体业绩进行分析,深入剖析背后的原因和因素,并提出改进意见与建议。
(3)问题与不足:识别在过去一年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在新的一年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4)培训需求:根据员工的绩效评估结果,识别其培训需求,为员工制定未来发展计划。
3. 重要性(1)激励员工:业绩考核总结为员工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工作成果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
(2)明确目标:通过对过去一年的综合评估,为新的一年制定明确的目标和策略,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3)发现问题:通过对过去一年的业绩进行分析,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
二、激励机制设置1. 个人激励(1)薪酬激励:根据员工的绩效评估结果,进行差异化薪酬激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晋升机会: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评估,确定晋升的机会和条件,为员工提供发展空间和挑战。
(3)奖励机制:设立多种奖励机制,如年度最佳员工、优秀团队等,以鼓励员工积极主动地追求卓越。
2. 团队激励(1)组织目标:设定明确的团队目标,并与个人目标相结合,营造团队合作和共同奋斗的氛围。
(2)团队奖励:根据团队的绩效评估结果,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激励团队成员共同努力,取得卓越成绩。
(3)交流与分享: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分享,提高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3. 文化建设(1)企业核心价值观:明确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内外部培训等方式,将价值观融入员工的意识与行动中。
企业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建立

企业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建立
企业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是企业让员工不断发挥能力,不断完成目标任务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使组织的战略目标不断落实,提升企业的业绩。
以下就是企业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建立的相关内容。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企业要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标准,评价指标与企业战略目标紧密相连,能够反映员工工作的实际情况。
评价指标应当量化,能够量化的指标有助于员工了解自己目前的工作表现情况,并明确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加清晰地了解员工的工作绩效表现,为企业管理层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提供参考。
二、营造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
企业要营造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通过制定激励政策和奖惩机制,给予员工合理的收入和其他福利激励。
这些措施能够鼓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提高团队的士气和凝聚力。
同时,对拥有优秀表现的员工,要给予适当的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以此来激励其他员工向优秀员工学习,促进整个团队的共同进步。
三、激发员工的自我激励
企业要积极鼓励员工的自我激励,让员工从内心产生自我激励的动力。
首先,要让员工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以此激发员工的团队意识和自我价值感。
其次,要在工作环境中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员工感到工作愉悦和自主,激发员工的自我动力。
最后,要通过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员工的工作技能和知识能力,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总之,企业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建立是企业良好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公平公正的奖惩机制和自我激励体系,才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论企业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建设

论企业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建设摘要: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建设是现代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基础性环节,两者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
企业绩效评价一定要得到激励机制的全力支撑,而应用激励机制的最终目标就是促进企业的绩效评价,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本文在对企业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当前企业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企业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绩效评价;激励机制;对策企业绩效评价是连接企业战略和执行的桥梁,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绩效评价以员工为中心,是企业运用一种管理模式以激励员工实现个人及组织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实施考核、分析与评价,进而总结经验,全力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从而实现员工利益与企业发展共赢。
[1]一、企业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内涵界定(一)绩效评价绩效评价主要是指根据企业中每位员工所承担的工作,科学地应用各种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对员工行为的实际成效及其对企业的贡献率开展考核与评价。
绩效主要有以下五大特征:其一,绩效是企业员工行为的后果,是一种目标的完成程度;其二,绩效一定要具有实际效果,无效劳动的结果无法称其为绩效;其三,绩效是指一定的主体作用于客体所表现出来的效用,也就是说,绩效是在工作的过程之中产生的;其四,绩效应当体现出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其五,绩效应当具有一定的可度量性。
绩效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绩效发展,绩效考核应当有助于员工的绩效发展,从而促进企业员工在绩效方面的提升与改变。
二是为人事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绩效考核的结果应当与奖金、薪酬、人员任用、晋升等人事决策挂钩。
因此,绩效评价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业绩所进行的分析,这样有利于找到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与提高绩效的具体方法。
[2](二)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主要是通过一套理性化制度以反映激励主体和激励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主要包含了诱导因素集合、行为导向制度、行为幅度制度、行为时空制度及行为归化制度等五方面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600010 0.40 20 600129
5 600018 0.40 21 600006
6 600130 0.31 22 600196
7 600001 0.28 23 600155
8 600143 0.28 24 600167
9 600192 0.18 25 600163
10 600126 0.16 26 600161
三、业绩评价指标在激励机制中的应用 前面利用因子分析法从宏观角度衡量了企业业绩,因为企业 经营者的激励是激励的制度层面,企业员工的激励是激励的管理 层面,现从微观角度出发,将业绩评价指标应用到经营者和员工的 激励机制中,为进一步提高企业业绩提供方案。 (一)经营者的激励机制设计 (1)对经营者的短期激励。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 真正发挥人工作积极性的因素是激励因素,作为“理性人”,经营 者只有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成果得到相应的回报,才能更好地经营
(2)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我们可以用上述因子得
分方程得到每个样本的因子得分,也可用 F= A ′R-1X(A ′为因子载
荷矩阵,R 为相关系数矩阵,X 为选取的变量) 计算得到各公共因
子的得分,最简便的是利用数据分析结果中的 fac1-1、fac2-1 和 fac3-
1,最后我们根据每个因子得分的大小给出综合得分方程:
应收账款比 0.757 - 0.243 - 0.333 0.829 0.056 - 0.229
流动比率 0.072 0.150 0.643 - 0.056 0.032 0.616
存货周转率 0.281 0.191 0.544 0.140 0.149 0.608
根据上表可知,旋转后变量与因子之间的关系是很清楚的, 第一个因子主要由变量净利润、资产总额、经济增加值、应收账款 比决定;第二个因子主要由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资产增长 率、营业增长率决定;第三个因子主要由经济增加值、流动比率、 存货周转率决定,我们可以根据因子载荷矩阵写出因子分析的模 型:
42 600145 - 0.24
43 600149 - 0.24
44 600146 - 0.30
45 600199 - 0.30
46 600187 - 0.51
47 600181 - 0.89
我们利用因子分析法来求得所有样本指标的公共因子,然后 根据因子得分算出企业综合得分,从而衡量企业的经营业绩。总的 来说,综合得分越高说明企业业绩越好,即经营者和员工对企业做 出的贡献就越大。
(二)实证分析 (1)数据分析。首先将样本中各公司的 10 个业绩评价指标分 别记为 x1 ̄x10,进行趋同化、标准化处理,为表述方便,处理后的指 标仍记为 x1 ̄x10。得到标准化后的指标之间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 值、方差贡献率,累积方差贡献率如表 2:
表2
C om ponent 1 2 3 4 5 6 7 8 9 10
表1
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名称 净利润
净资产收益率
资产总额 每股净资产
经济增加值
营业增长率 资产增长率 应收账款比 流动比率 存货周转率
指标代号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
指标性质
指标计算公式
正指标 扣除非正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正指标
扣除非正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的净 资产收益率
正指标 由资产负债表直接查得
每股净资产 0.315 0.657 0.002 0.091 0.705 0.160
经济增加值 0.796 - 0.122 0.235 0.760 0.066 1 - 0.528 0.018 0.5990 - 0.416
资产增长率 0.219 0.737 0.050 - 0.030 0.743 0.202
特征值 3.022 1.880 1.246 0.937 0.786 0.735 0.616 0.501 0.171 0.106
初始特征值 贡献率(% )
30.223 18.801 12.460
9.369 7.863 7.349 6.162 5.005 1.707 1.061
累计贡献率(% ) 30.223 49.024 61.484 70.853 78.716 86.065 92.227 97.233 98.939 100.00
关键词:企业业绩评价 激励机制 因子分析法
一、企业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的相互关系 企业业绩评价制度与激励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 之一,是确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是现代企业运作赖以生存 的基础,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作为绩效管理的两个方 面,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相互联系十分紧密,业绩评价是实施激 励机制的基础和依据,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为获得一个更 高的业绩水平而实行的手段;而激励则是为了更好地改进业绩, 尽力使业绩最大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中,员工 的工作业绩评价和对员工实施有效的激励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 企业管理中,只有在对员工业绩进行科学的评价的基础上,才能 合理运用有限的激励资源,实施相应的激励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 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 激励机制必须以评价制度为基础,并与评价制度保持一致。 组织结构的重点在于业绩评价、激励机制和决策体系。激励机制 与业绩评价系统是相互依托的:一方面,业绩评价系统是激励机 制的基础,如果没有健全的业绩评价系统,激励机制将变得毫无 意义;另一方面,激励机制影响业绩评价的重点,随着激励理论的 变化,评价的重点也随之而变。总之,业绩评价为激励机制提供依 据,激励机制使业绩评价变得更有意义。 二、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企业业绩评价的实证分析 评价企业业绩的指标很多,但由于选取的指标间存在着相关 性且可能影响分析结果,难以直接作出评价,这就需要把各项指 标归纳为一项或多项指标予以反映。因此,本部分利用因子分析 法通过对选取的业绩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将筛选的主成分重新组 合成一组新的相互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对企业业 绩进行综合评价。 (一)指标选择及样本选取 (1)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 比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参考了 2002 年 2 月出台的《国有资本金绩 效评价规则》中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不区分业绩与绩 效),从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 状况进行指标选取,详见表 1: (2)样本选取和数据资料来源。这部分所用到的原始数据来自 巨潮网上公布的 2004 年沪市 957 家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摘要。数据处 理和数据分析采用 SPSS 完成。为保证分析的客观性,消除异常样本
综合得分 = fac1-1×30.223% + fac2-1×18.801% + fac3-1×12.460%
表5
企业最后综合得分和排名
排名
股票代号
综合 得分
排名
股票 代号
1 600019 1.62 17 600121
2 600011 1.11 18 600176
3 600002 0.48 19 600180
+ 0.308x8- 0.064x9+ 0.004x10
F2= - 0.044x1+ 0.367x2- 0.006x3+ 0.357x4- 0.023x5+ 0.341x6+ 0.380x7
+ 0.004x8- 0.022x9+ 0.034x10
F3= - 0.153x1- 0.032x2+ 0.158x3+ 0.074x4+ 0.219x5- 0.364x6+ 0.113x7
通过对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因子分析模型的综合评价得分的对 比分析,有利于客观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业绩,形成有效的企业经 营激励机制。通过经营业绩评价的因子分析模型,采取多因子的指 标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债务风险、发展潜力进行 综合考察,科学客观地衡量企业业绩。此外,还有利于企业深入分 析和正确判断自身存在的差距。应用因子分析法对企业经营业绩 进行分析评价,可以使企业直观地了解自身经营业绩在同行业中 所处的地位和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
净利润 = 0.828F1- 0.317F2- 0.224F3 净资产收益率 = 0.271F1 + 0.642F2- 0.130F3 资产总额 = 0.901F1- 0.134F2+ 0.150F3 每股净资产 = 0.315F1 + 0.657F2+ 0.002F3 经济增加值 = 0.796F1- 0.122F2+ 0.235F3
11 600020 0.09 27 600169
12 600162 0.07 28 600183
13 600123 0.04 29 600125
14 600153 0.04 30 600132
15 600152 0.02 31 600172
16 600128 0 32 600179
综合 得分 - 0.02 - 0.03 - 0.03 - 0.05 - 0.06 - 0.07 - 0.09 - 0.09 - 0.10 - 0.11 - 0.12 - 0.13 - 0.14 - 0.14 - 0.14 - 0.14
这是利用主成分法提取公共因子,在利用 SPSS 进行分析的 过程中我们保持系统对特征值 Eigenvalues的默认值 1,可以看到前 三个公共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 61.484% ,故取前三个特征值建立因 子载荷矩阵,提取的前三个公共因子以及贡献率如表 3 所示:
10 财会通讯 ·综合版 2006 年第 12 期
18.801
49.024
3
1.246
12.460
61.484
由 SPSS 软件分析结果我们得到因子得分矩阵(第一列为 F1, 第二列为 F2,第三列为 F3)如下:
所以,我们得到计算公共因子得分的线性方程:
F1= 0.332x1- 0.010x2+ 0.289x3- 0.012x4+ 0.246x5+ 0.005x6- 0.059x7
正指标 净资产总额÷普通股总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