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890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焊接性能的研究
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性能

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性能引言钢是最重要的结构材料。
这是由于钢具有很高的强度-价格比,同时还可以用焊接这种最经济的工艺来连接。
尤其是在采用高输入热和不预热的情况下,焊接工艺的经济性更好。
因而对于开发新型的性能更好的低合金高强度钢来说,焊接性能的研究是很重要的。
焊接性能的概念包括对焊缝裂纹的低敏感性和良好的使用性能,即适合的强度和对脆性以及塑性裂纹扩展的抗力。
无裂纹焊接接头导致焊接接头失效的原因主要是不适当的焊接条件或焊接内部的高应力。
一些焊接缺陷,如气孔、凝固裂纹不是本文讨论的内容。
然而因合金成分的影响而引起的焊缝也常发生,这时只有认真研究其物理冶金原理才能解决问题。
当热影响区局部的塑性不足以抵消工作内部的拘束应力和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和相变应力时,就会在热影响区(HAZ)内出现冷裂纹。
显微组织中的硬脆相导致塑性下降。
钢中游离氢加剧冷裂纹倾向。
游离氢来源于烘干不充分的焊接材料。
热影响区的低塑性和游离氢的同时存在带来最严重的问题。
为了表述母材化学成分对冷裂纹敏感性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回归公式。
表1(1,2)列出了最重要的两个公式。
其中CE适用于>0.18%C的钢种,P CM适用于<0.16%C的现代钢种。
碳当量越低,冷裂纹敏感性越小。
比较两个公式可以明显看出,碳是导致显微组织中形成有害硬脆相的主要元素。
在现代低碳钢中,由于其它合金元素的强化机制和碳的作用不一样,其对焊接性能的不利作用相对较小。
文献(3)对热影响区裂纹敏感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
这些影响因素有:钢的化学成分、冷却速度(输入热、壁厚、预热温度)和焊条氢含量。
纤维素药皮焊条的氢含量很高,冷裂纹经常在此发生。
图1(4)表明在近海平台用钢板的生产发展中,采用热机械扎制的碳含量低的钢种,其焊接性能得到改善。
不预热就可以实现无裂纹焊接,给用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除了显微组织对裂纹倾向的影响外,钢的纯净度是另一个同样重要的因素。
尤其是在组焊壁厚T型接头时,厚度方向(Z向)的应力会导致平行于板面的裂纹的产生,这种现象即为大家所知的层状撕裂,其裂纹沿延伸的夹杂物扩展。
低合金高强度钢的焊接性

低合金高强度钢的焊接性分析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裂纹敏感性,其二是焊接热影响区的力学性能。
众所周知,扩散氢、脆性组织和残余应力是冷裂纹产生的三要素,碳当量公式(如IIW的CEN公式)、热影响区最大硬度等都被用来评价钢材的冷裂敏感性。
(1)冷裂纹问题对于现代低合金高强度钢,由于热机械控制工艺技术和微合金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碳含量和碳当量都大幅度降低,因此,其冷裂敏感性不明显,除非在极端情况下(很大的拘束度或扩散氢含量很高),一般不会遭遇冷裂纹。
值得注意的是焊缝金属冷裂纹问题。
冷裂纹倾向低合金高强钢随着强度等级的增高,焊接接头冷裂纹倾向增大。
冷裂纹又叫氢致裂纹或延迟裂纹,是指焊接接头冷却到较低温度(Ms温度以下)时产生的焊接裂纹冷裂纹一般产生在热影响区,有时也产生在焊缝金属内。
产生冷裂纹的三个主要因素是:裂缝金属内残留的扩散氢、热影响区或焊缝金属硬组织、焊接残余应力。
焊接低合金高强度钢时,氢的主要来源是焊条药皮中的水分和破口表面的水分、油污等杂质。
这些物质在电弧高温作用下分解出氢,溶解在熔池金属内,熔池冷却凝时氢来不及逸出,残留在焊缝内。
另外,焊接低合金高强度钢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热影响区有较大的淬硬倾向,随强度等级的提高、含碳元素或合金元素含量增多,其淬硬性也增大。
当焊接浮大焊件或冷却速度过快时,热影响区或焊缝金属更容易产生淬硬组织。
焊接时由于不均匀的加热和冷却以及构件本身的拘束作用,在焊缝内仍然会产生很大的残余应力。
所以,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时有较大的冷裂倾向。
为防止冷裂纹的产生,焊前应严标按照说明书的规定烘干焊条,将坡口清理干净,并采取焊前预热、焊后保温缓冷及热处理等措施。
母材强度的提高和焊接性的改善,促使冷裂纹发生的位置从热影响区转移到焊缝。
基于焊后随时间变化氢对局部临界开裂应力的影响,国际焊接联合会提出了判别高强钢冷裂纹位置的基本方法,焊后焊缝中的氢含量随时间单调减少,而热影响区的氢含量先从母材基础值升高到峰值然后下降,整个过程只有几分钟,恰好与残余应力发生的过程同步,通过计算残余应力值-时间的变化、以及热影响区和焊缝受实时扩散氢含量影响的临界开裂应力,即可预测冷裂纹发生的位置。
Q890钢焊接性分析及焊接工艺设计

编号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二级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时间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前言 (1)1.2 低合金高强钢的概述 (1)1.3 低合金高强钢的发展 (2)1. 4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研究现状 (3)1.4.1 焊接特点 (3)1.4.2 接头的组织性能研究 (4)1.4.3 焊接工艺 (5)1.4.4 焊缝强度匹配 (6)1.5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7)1.5.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7)1.5.2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8)2 Q890钢焊接性分析及焊接工艺设计 (10)2.1 试验材料 (10)2.2 焊接理论分析 (10)2.2.1焊接冷裂纹敏感性 (11)2.2.2热裂纹敏感性 (12)2.2.3再热裂纹敏感性 (12)2.3 Q890钢的焊接工艺设计 (13)2.3.1 焊接方法的选择 (13)2.3.2 焊接材料的选择 (14)2.3.3 坡口形式的选择 (14)2.3.4 预热和层间温度 (15)2.3.5 焊接热输入量 (16)2.3.6后热温度的确定 (16)3 热输入对Q890钢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影响分析 (18)3.1 试验方法 (18)3.1.1金相组织观察 (18)3.1.2扫描电镜实验 (19)3.1.3焊缝纵向拉伸实验 (19)3.1.4冲击试验 (20)3.1.5显微硬度测试 (20)3.2实验结果分析 (21)3.2.1接头宏观金相分析 (21)3.2.2接头显微组织分析 (24)3.2.3焊缝纵向拉伸实验 (34)3.2.4低温冲击试验及断口形貌分析 (35)3.2.5接头硬度分析 (43)4 结论 (47)致谢 (48)参考文献 (49)文献综述 (52)本文对Q890钢进行了热输入分别为9kJ/cm、12kJ/cm、15kJ/cm的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接。
采用金相组织观察,显微硬度测试、扫描电镜、冲击、拉伸性能测试等分析方法对不同热输入条件下的接头组织、性能等进行了综合的对比及研究。
浅谈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焊接性能研究

浅谈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焊接性能研究摘要:屈服强度为460MPa(S460M)及以上的结构钢用于桥梁、建筑和风电机组塔架的施工,以及铁路货运金属结构的制造。
与St3和09G2S产品相比,使用高强度轧制钢可使结构中的金属总含量降低80%,在这种强度等级的低合金钢结构中,其焊接性的研究成为一个相关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焊接过程中,金属热影响区(HAZ)会发生结构变化,从而导致力学性能的变化。
为此,本文研究了热焊接循环对金属热影响区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特别是抗冷裂性能的影响。
本文论证了S490钢强度用焊接材料的选择,分析了焊接性能的变化。
关键词: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焊接性能引言:强度等级S350及以上的结构钢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结构的制造中。
与St.3和09G2S级钢的产品相比,它们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结构的总金属消耗。
本文研究了焊接热循环对热影响区金属支柱和组织的影响,以及焊接接头对冷裂纹形成的影响。
对S 490级强度钢焊接耗材的选择进行了论证,并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模型试件的热影响区金属强度增加,延性降低。
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现代工业、建筑业和电力工程的发展,对金属结构在降低金属消耗、提高可靠性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现代生产中开发高强度钢主要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应用合金元素提高强度特性。
但这种方法导致轧制金属的成本明显增加。
合金化的替代方法是金属的热变形硬化或随后热处理的可控制轧制。
这些钢包括高强度低合金钢S460M(强度等级S490),与铌和钒微合金化。
根据标准EN10025-4的数据,该钢具有以下力学性能:s y>460MPa,st=540-720 MPa,d5>18%,KCV-40>27J/cm2。
[1]2.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焊接性能研究2.1焊接接头的具体要求研究使用尺寸为120×12×12 mm的模型试样进行,这些试样在安装MSR-75[9]中按照焊接热循环进行热处理。
焊接热输入对890MPa高强钢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研究

焊接热输入对890MPa高强钢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研究摘要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890MPa高强钢不同焊接热循环的热模拟试验,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组织、显微硬度与和冲击韧性及其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一次热循环后,随着线能量的增加,热影响区的最大硬度随之减小,冲击韧性先是下降然后增加,组织主要由贝氏体和马氏体的混合组织,且随着热输入的增加,粗晶区的组织也出现长大的趋势,且贝氏体的含量有所增加。
经历峰值温度为800°C二次热循环后的韧性基本保持不变,但HAZ的最大硬度明显减小,其组织表现为晶间析出铁素体和晶粒内部的贝氏体和马氏体由于过热而产生分解的现象。
关键词高强钢;焊接热输入;焊接热影响区;冲击韧度;显微组织1 引言采用淬火-回火工艺制造的低合金高强钢因其优良的强韧性匹配、高的强度/质量比被广泛应用于采矿设备、工程机械和压力容器等结构的制造。
然而,这类钢在焊接时,受热循环作用后热影响区(HAZ)的组织和性能均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对实际的加工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低合金高强钢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主要由焊接热循环决定,而焊接热循环决定于焊接热输入。
对于淬火-回火低合金钢,在焊接热输入的作用下,靠近熔合区的母材被加热到较高的温度,组织发生明显的变化[1]。
在加热过程中,基体组织会转变为奥氏体,高的峰值温度导致奥氏体晶粒粗化,形成粗晶区,基体组织中的原始析出物会溶解或者粗化。
在冷却过程中,奥氏体组织转变成马氏体、铁素体或贝氏体组织以及可能产生新的析出物[2-4]。
因此,研究焊接热输入对淬火-回火高强钢热影响区组织性能的影响对提高接头性能具有重要义。
此外,对于大厚度的高强度钢,在实际焊接过程中,焊接热影响区将经历多次热循环作用。
二次热循环对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影响也成为了当前对这类材料焊接的重点内容[5-7]。
本文通过对890MPa级高强钢进行焊接热模拟试验,探讨不同焊接热输入下该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和韧性的变化规律,以及多道焊时二次热循环对HAZ的组织、硬度和冲击韧性的影响,对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具有重要作用,为今后的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低合金高强钢的强韧化机理与焊接性能

低合金高强钢的强韧化机理与焊接性能张中武;魏兴豪;赵刚【摘要】回顾了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该类钢的强化机制、韧性机制以及焊接性能,并阐述了显微组织及合金元素对其性能的影响.采用微合金化成分设计与控轧控冷工艺相结合的方式,在传统强化方式基础上,在低合金高强钢中引入纳米沉淀相利用沉淀强化代替碳强化,使钢既保持了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又提升了钢的焊接性能.【期刊名称】《鞍钢技术》【年(卷),期】2018(000)004【总页数】8页(P1-8)【关键词】低合金高强钢;强化机制;韧性机制;焊接性能【作者】张中武;魏兴豪;赵刚【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鞍山114009;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鞍山 114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13金属材料,特别是钢铁材料的发展对于世界工业以及社会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21世纪的制造业被推向了新的高度,对传统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强度高、韧性好、综合性能优越的新型合金、复合材料等的不断涌现,为国民经济建设众多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钢铁材料作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长久以来都是材料界重点关注与研究的对象之一。
随着中国钢铁总产量的迅猛增长,品种结构调整成为了我国钢铁工业的重中之重。
低合金高强钢以其低成本、高强度、高韧性、易焊接、易加工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在石油运输管道、高层建筑结构和桥梁、汽车底盘、铁路和交通设备等众多领域。
随着微合金化技术的蓬勃发展,低合金高强钢的设计理念和性能也在不断发展和提高。
低合金高强钢的演变过程构成了钢铁材料近3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发展之一。
1 低合金高强钢的发展历史按照强化方式及处理工艺的不同,高强度低合金结构钢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高抗拉强度(HTS)钢,调质型高强度钢和低合金高强(HSLA)钢,如表 1 所示[1]。
低合金调质高强钢焊接工艺研究进展
低合金调质高强钢焊接工艺研究进展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低合金调质高强钢焊的焊接工艺有了很大进步,近几年,高强度钢焊接广泛的运用在了工业中,并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该工艺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面对问题时应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
本文主要研究低合金调质高强钢焊接工艺的进展,进而提高其焊接质量。
关键词:低合金调质;高强钢焊接工艺;进展研究低合金调质高强钢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较高的强度,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其广泛的应用在了工程机械、汽车、电力等领域,焊接的质量能够决定低合金调质高强钢的应用,因此,研究高强钢焊接工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低合金调质高强钢的焊接性1、低合金调质高强钢的含碳量高强钢的含碳量较低,其机械性是通过调质热处理和提高合金元素达到的,具有很好的韧性,强度也较高,但在焊接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1)高强钢会受到热影响区的影响,导致软化;(2)在经过热影响区时会使高强钢脆化;(3)热影响区的软化是热影响区被加热的区域,碳化物会使钢软化。
高强钢在焊后不进行焊接,无法避免热影响区带来的软化问题,在焊接过程中,控制输入参数是焊接的主要任务,以满足区域程度和软化程度。
2、焊接冷裂纹焊接冷裂纹和热影响区脆化是两个矛盾,能够影响高强钢焊接质量,在拘束度不变的情况下,冷却速度能够产生矛盾。
因低合金高强钢冷冽倾向和淬透性较大,焊接因温度较高形成低碳,影响其冷却时间,期间生成的马氏体,能够避免冷裂纹,若马氏体转速较快,就不能避免冷裂纹。
热影响的脆化是因冷却速度较慢形成的。
3、焊接工艺的评定标准在焊接前应对焊接技术进行评定,结合相关文件并查阅资料,对立焊、横焊、平焊进行等工艺进行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对焊接工艺制定参数。
4、焊工资格控制焊工的焊接水平直接影响高强钢焊接质量,在实际工作中,应对焊工进行检查,查看其是否有焊接资格证书,因低合金调质高强钢焊接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社会上很多人都在学习焊接工艺,但单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能够提高焊工的专业水平,只有使其接受转恶业学习,和实践才能够独自进行焊接,因此,在焊工正式上岗前,工厂要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在焊工学习过程中对其进行同工艺、同材质、同板厚等培训,使其掌握焊接的基础知识,在焊工上岗后,工厂应安排有经验的焊工带领他们操作,进而提高焊工的焊接能力。
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性及其焊接工艺措施
!!!!!!!!!!!!!!!!!!!!!!!!!!!!!!!!!!!!!!!!!" !!!!!!!!!!!!!!!!!!!!!!!!!!!!!!!!!!!!!!!!!!!!!!!!!"!!!!!!!!!!!!!!!!!!!!!!!!!!!!!!!!!!!!!!!!!"!!!!!!!!!!!!!!!!!!!!!!!!!!!!!!!!!!!!!!!!!!!!!!!!!"强度级别较低的低合金高强钢,如300~400MPa级,由于钢中合金元素含量较少,其焊接性良好,接近于低碳钢。
随着钢中合金元素的增加,强度级别提高,钢的焊接性也逐渐变差,出现的主要问题有:(1)热影响区的淬硬倾向。
含碳量较少、强度级别较低的钢种,如09Mn2、09Mn2Si、09MnV钢等,淬硬倾向很小。
随着强度级别的提高,淬硬倾向也开始加大,如16Mn、15MnV钢焊接时,快速度冷却会导致在热影响区出现马氏体组织。
(2)冷裂纹。
低合金高强钢焊接时,热影响区的冷裂倾向加大,并且这种冷裂纹往往具有延迟的性质,危害性很大。
例如,材料为18MnMoNb钢、壁厚115mm的一大型容器,由于预热温度不够,焊后在热影响区形成大量冷裂纹。
低合金高强钢的定位焊缝很容易开裂,其原因是由于焊缝尺寸小、长度短、冷却速度快,这种开裂属于冷裂纹性质。
(3)热裂纹。
一般情况下,强度等级为294~392MPa的热轧、正火钢,热裂倾向较小,但在厚壁压力容器的高稀释率焊道(如根部焊道或靠近坡口边缘的多层埋弧焊焊道)中也会出现热裂纹。
电渣焊时,若母材的含碳量偏高并含镍时,电渣焊缝中可能会出现呈八字分布的热裂纹。
强度等级为800~1176MPa的中碳调质钢(如30CrMnSiA钢),焊接时热裂的敏感性较大。
(4)粗晶区脆化。
热影响区中被加热至1100℃以上的粗晶区,当焊接线能量过大时,粗晶区的晶粒将迅速长大或出现魏氏组织而使韧性下降,出现脆化段。
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性研究
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性研究关键信息项:1、研究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时间安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研究所需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研究成果评估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研究成果归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保密条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违约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引言11 低合金高强钢在现代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及其重要性。
12 焊接性研究对于确保低合金高强钢结构的质量和可靠性的意义。
2、研究目的21 确定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工艺参数,以获得良好的焊接接头性能。
22 评估不同焊接方法对低合金高强钢焊接性的影响。
23 研究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及其预防措施。
3、研究方法31 实验材料的选择选用具有代表性的低合金高强钢材料,明确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
32 焊接工艺的设计制定多种焊接工艺方案,包括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焊接角度等参数的变化。
33 焊接实验的实施按照设计好的工艺方案进行焊接实验,并对焊接过程进行详细记录。
34 焊接接头性能测试对焊接接头进行拉伸、弯曲、冲击等力学性能测试,以及金相组织分析、硬度测试等微观性能分析。
4、研究时间安排41 实验准备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1)完成实验材料的采购、焊接设备的调试和实验方案的制定。
42 实验实施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2)按照实验方案进行焊接实验,并完成焊接接头的性能测试。
43 数据分析与总结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3)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撰写研究报告。
5、研究所需资源51 实验材料提供足够数量的低合金高强钢板材、焊丝等焊接材料。
低合金高强钢焊接性分析
低合金高强钢焊接性分析0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不断进步,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重型装备制造业不断向着大型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焊接结构设计日益趋向高参数、轻量化,及大型化发展,要求在自重增加不多的条件下大幅度提高焊接结构的承载能力,因此,对制造这些重型设备的钢材的力学性能,稳定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更高强度要求的钢材与之相匹配,这种情况下须采用高强钢甚至超高强钢。
由于与普通低碳钢相比,高强钢中加入了较多的合金元素,化学成分较为复杂,各种力学性能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必然在焊接性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其焊接性,才能够在现场施工作业中,做好焊接质量控制工作。
1 S690高强钢焊接性分析20世纪50~80年代,美、英、德、日等先后开发出性能优异的低碳调质钢,用于重要焊接结构,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目前屈服强度为690MPa的低碳调质钢,较为著名的有美国的ABS Grade EQ70、德国的Dillinger Dillimax 690、法国的INDUSTEEL Superelso 690 CR和奥地利的Aldur 700 QL1等,被广泛的用于起重设备制造、海洋采油平台制造、海上钻井船桩腿制造等方面。
S690高强钢是一种应用于大型装备制造业如重型起吊机,挖掘机,煤矿机械等设备的低合金高强度细晶粒结构钢,它是一种德国产钢材,国内相应钢种为HQ-80C[1],这种钢是我国在日本WEL-TEN80C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屈服强度为685MPa级的工程机械用钢。
1.1 冷裂纹敏感性分析采用碳当量估算法,对S690高强钢冷裂纹敏感性进行分析。
所谓“碳当量”即把钢中包括碳在内的合金元素对淬硬、冷裂及脆化等的影响折合成碳的相当含量。
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相继建立了许多碳当量公式,国际焊接学会(IIW)推荐的碳当量公式如公式2.1所示:1.4 热影响区软化S690高强钢热影响区峰值温度高于母材回火温度至Ac1的区域会出现软化(强度、硬度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5 一次热循环下 S890 钢的硬度值 Tab.5 Hardness of S890 steel under thermal cycle 1
试样号
硬 度 (HV) 平 均 值 (HV)
1# , 2#
301,300 300.5
3# ,4#
282,280 281.0
5# ,6#
280,281 280.5
YANG Dixin1, SUN Yuanfang2
(1. Institut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03, China; 2.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Zhengzhou Coal Mining Machinery Group Co., Ltd., Zhengzhou 450013, China)
表 3 一次热循环下 S890 钢的冲击性能 Tab.3 Impact properties of S890 steel
under thermal cycle 1
试样号
AK(-20℃) /J 平 均 AK(-20℃) /J
1# , 2#
168,158 163
3# ,4#
152,156 154
5# ,6#
收 稿 日 期 :2010-03-09 作者简介:杨涤心(1951- ),男,江苏南通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新
材 料 及 其 加 工 工 艺 的 研 发 ;电 话 :0379-64231846; E-mail:wangyiydx@
广泛应用,效果显著[1]。 但是,在具体应用中,还需要 对材料的焊接性进行试验研究,优化焊接工艺,提高 焊接接头的综合力学性能和承载能力, 以满足高可 靠性支架设计要求[2-7]。 本文采用模拟和实际焊接的 方法,对液压支架所使用的 σb≥900 MPa 的 S890 钢 焊接性能进行了研究,以探讨焊接工艺参数对 S890 钢热影响区及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规律。
7# ,8#
270,266 268
表 6 二次热循环下 S890 钢的硬度值 Tab.6 Hardness of S890 steel under thermal cycle 2
试样号
硬 度 (HV) 平 均 值 (HV)
9# , 10#
287,305 296
11# ,12#
287,305 296
13#,14#
Key words: S890 steel; low alloy high-strength steel; weldability; hydraulic supports
液压支架是综采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煤矿 长壁开采工作面的主要设备,它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是决定工作面能源安全高效生产的关键因素。 随着 支架向大工作阻力和高可靠性要求的提高, 支架重 量也不断增加,给运输、搬运和安装等环节带来很大 困难,如何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减轻支架重量是支 架设计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采用高强度钢材是 最有效的途径。 国际先进液压支架结构钢已以 σb=700~1000 MPa 高强度焊接结构为主, 近年来, 材料的升级换代已初见成效, 基本上解决了高强度 板材的生产、加工与焊接问题,并在支架设计中得到
118,104 111
7# ,8#
100,116 108
表 4 二次热循环下 S890 钢的冲击性能 Tab.4 Impact properties of S890 steel
under thermal cycle 2
试样号
AK(-20℃) /J 平 均 AK(-20℃) /J
9# , 10#
136,124 130
Abstract: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features of S890 low alloy high-strength steel were analyzed,the influences of welding parameters, peak temperature and t8/5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welding HAZ of the steel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rmo-simulation test, and the influence of welding heat input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welded joint was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steel changes from tempered martensite to ferrite and pearlite when welding heat input changes from low to high, which accompany the austenite grains coarsening, so the impact toughness and hardness of the welding HAZ at lower peak temperature and shorter t8/5 are higher than that at higher peak temperature and long t8/5. In practical welding, the influence of heat input change in a certain scope on the welded joint strength of the steel is not distinct, but the plasticity of the welded joint falls off steeply as heat input increasing.
金属铸锻焊技术 Casting·Forging·Welding
2010 年 9 月
S890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焊接性能的研究
杨涤心 1, 孙远方 2
(1. 河南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2.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13)
摘 要:分析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S890 的成分特点,并通过热模拟试验研究了峰值温度、t8/5 等焊接工艺参数对 其焊接热影响区性能和组织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实际焊接时热输入对其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焊接热输入
图 1 3# 试样的断口形貌 Fig.1 Appearance of facture surface of sample 3#
表 7 S890 钢焊接工艺参数及接头强度 Tab.7 Welding parameters and welding seam
strength of S890 steel
试样 预热温度 焊接电流 焊接电压 焊速
破坏,表现为脆性材料失效的特征;而 14# 试样的断 口以大量的细小韧窝为主, 更多地表现为塑性材料 特征。 2.2 硬度
表 5 和表 6 分别为经一次热循环和二次热循环 后测得的 S890 钢的硬度值。 可见,在一次热循环条 件下,当加热的峰值温度一定时,随着 t8/5 的增加,材 料的硬度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在二次热循环过程中, 当 t8/5 保持不变时,加热峰值温度的变化对材料硬度 的影响很小。
试样号
9#
10#
11#
12#
13#
14#
峰值温度 / ℃ 1150 1150 1100 1100 950 950
t8/5 / s
10 10
10
10
10 10
点考察在 t8/5 不变的情况下,加热峰值温度对焊接热 影响区的影响。
2 实验结果及分析
2.1 冲击性能 表 3 为一次热循环模拟试验条件下所测得的
S890 钢冲击性能;表 4 为二次热循环模拟试验条件 下所测得的 S890 钢冲击性能。 可见,在一次热循环 过程中,当加热的峰值温度一定时,随着 t8/5 的增加, S890 钢 的冲击功明 显降低; 而 在二次热循 环过 程 中,当 t8/5 保持不变时,加热峰值温度越低,材料的冲 击功越高。
2010 年 9 月
S890 钢为优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其金相组 织主要为铁素体、 珠光体和粒状贝氏体, 组织很致 密,具有高的强度和塑韧性 ,在热轧状态 下 σb 达到 940~1100 MPa,δs≥12%。 其成分特点为:在保持一 定 碳 含 量 (≤0.18%)的 前 提 下 ,适 当 提 高 了 锰 含 量 (1.2%~1.6%), 从 而 在 增 加 材 料 强 度 的 同 时 提 高 了 缺 口 韧 性 值 ;对 硫 (≤0.01%)、磷 (≤0.02%)的 含 量 控制更为严格,以进一步削弱硫、磷的脆化作用;对 铜 的 含 量 (≤0.3%) 适 当 进 行 了 控 制 , 虽 然 适 量 的 铜 有利于提高耐大气腐蚀, 并通过强化铁素体提高钢 的强度,但过高的铜含量会在热加工时出现热脆;合 金 中 允 许 加 入 的 镍 含 量 (≤2%)比 较 高 ,镍 通 过 铁 素 体固溶强化使强度适度提高, 同时也使缺口韧性稍 有提高,此外,含铜钢中加入镍可以克服热脆现象, 并可提高钢的耐腐蚀性能; 由于硅除了增强耐大气 腐蚀性能外,还能够通过铁素体硬化适度提高强度, 因 此 ,适 当 提 高 了 硅 含 量 (0.2%~0.5%);适 当 放 宽 了 钼 含 量 (≤0.6%), 通 过 其 对 淬 透 性 的 强 烈 影 响 而 产生一定量的下贝氏体和(或)回火马氏体等低温相 变产物, 而通常这些产物在提高钢的强度的同时还 能够保持高的韧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