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第二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二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ppt课件

30
22
三、世界现代旅游产生与发展 (二)现代旅游的主要特征:
1、游客大众性 2、季节性 3、发展持续性 4、地域广泛性与地理集中性 5、旅游类型多样性
23
第二节 中国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国的古代旅行的现象 二、中国的近代旅游 三、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24
一、中国的古代旅行的现象
(一)中国古代的主要旅游形式 :(P34)
1.旅游者阶层结构单一的现象有所改变; 2. 旅游活动内容单调的现象有所改变; 3. 旅游活动组织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 4. 旅游条件大大改善(交通、饭店业...);
21
三、世界现代旅游产生与发展
(一)世界现代旅游产生的背景
纵观现代旅游发展的历程,就宏观背景而言,推动其 持续、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不外 乎4个主要方面的因素: 1、政治背景 2、科技背景 3、经济背景 4、文化背景
5
一、世界古代旅行现象
(一)世界古代旅行现象的形成
新石器时 代晚期
三次社会 大分工
商品交换日趋频 繁
出行需 求产生
奴隶 社会
社会分工更加 细致
商品交换数量 和范围扩大
1.商务旅行 2.宗教旅行 3. 考察旅行
4. 休闲旅游
5. 疗养旅游 6. 探险旅行
6
世界古代旅行现象—商务旅行
7
世界古代旅行现象—宗教旅行
三、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旅游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旅游发展也经历三个阶段: 1. 以接待入境旅游为主的阶段(1979年-1990年) 2. 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并行发展的阶段(1990-2002年) 3. 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全面发展的阶段(2002年至今)
22
三、世界现代旅游产生与发展 (二)现代旅游的主要特征:
1、游客大众性 2、季节性 3、发展持续性 4、地域广泛性与地理集中性 5、旅游类型多样性
23
第二节 中国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国的古代旅行的现象 二、中国的近代旅游 三、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24
一、中国的古代旅行的现象
(一)中国古代的主要旅游形式 :(P34)
1.旅游者阶层结构单一的现象有所改变; 2. 旅游活动内容单调的现象有所改变; 3. 旅游活动组织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 4. 旅游条件大大改善(交通、饭店业...);
21
三、世界现代旅游产生与发展
(一)世界现代旅游产生的背景
纵观现代旅游发展的历程,就宏观背景而言,推动其 持续、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不外 乎4个主要方面的因素: 1、政治背景 2、科技背景 3、经济背景 4、文化背景
5
一、世界古代旅行现象
(一)世界古代旅行现象的形成
新石器时 代晚期
三次社会 大分工
商品交换日趋频 繁
出行需 求产生
奴隶 社会
社会分工更加 细致
商品交换数量 和范围扩大
1.商务旅行 2.宗教旅行 3. 考察旅行
4. 休闲旅游
5. 疗养旅游 6. 探险旅行
6
世界古代旅行现象—商务旅行
7
世界古代旅行现象—宗教旅行
三、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旅游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旅游发展也经历三个阶段: 1. 以接待入境旅游为主的阶段(1979年-1990年) 2. 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并行发展的阶段(1990-2002年) 3. 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全面发展的阶段(2002年至今)
旅游概论课件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中职教材

2021/3/6
7
2.2 中国近代旅游的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1949年以前)
(1)鸦片战争后,外国旅游公司在中国建立旅游经营机构,开 展旅游业务。 (2)1923年8月,陈光甫决定在商业储蓄银行下设旅行部,专门 经营旅游业务 (3)1927年7月,旅游部独立出来,正式成立了中国旅行社,该 社是中国第一家旅行社。
出境旅游者:在内地旅游设施过夜
出境一日游游客:在内地旅游设施不过夜
2021/3/6
国内游客 :
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 、购物、参加会议、从事经济活动、文化、体育、宗 教活动等原因,离开常住地到我国境内其他的地方去 访问,连续停留的时间不超过6个月,并且访问的主 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经济报酬。其在中 国旅游目的地住宿设施内停留至少一夜,最长不超过 6个月的游客称之为国内旅游者;出行时间少于24小 时,长于6小时,且离开常住地10千米以上,不在旅 游目的地旅游设施过夜的游客称之为国内一日游客。
恩格尔系数: 一个家庭或个人的收入中用于食物支
出占其消费支出的比例。
60%为贫困;50-59%为温饱;40%-49%小康; 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2021/3/6
? 闲暇时间===工作以外的时间
时间
法定的工作时间:8小时每天,每周最多40小时
必要的附加工作时间:加班,第二职业 必要的社交活动的时间: 满足生理需要的时间:吃饭、睡觉 做家务的时间 闲暇时间:
重点: 1.旅游活动的本质; 2.旅游活动的特点; 难点: 旅游活动的本质
2021/3/6
重点与 难点
10
1 旅游的概念 (1)概念定义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
7
2.2 中国近代旅游的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1949年以前)
(1)鸦片战争后,外国旅游公司在中国建立旅游经营机构,开 展旅游业务。 (2)1923年8月,陈光甫决定在商业储蓄银行下设旅行部,专门 经营旅游业务 (3)1927年7月,旅游部独立出来,正式成立了中国旅行社,该 社是中国第一家旅行社。
出境旅游者:在内地旅游设施过夜
出境一日游游客:在内地旅游设施不过夜
2021/3/6
国内游客 :
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 、购物、参加会议、从事经济活动、文化、体育、宗 教活动等原因,离开常住地到我国境内其他的地方去 访问,连续停留的时间不超过6个月,并且访问的主 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经济报酬。其在中 国旅游目的地住宿设施内停留至少一夜,最长不超过 6个月的游客称之为国内旅游者;出行时间少于24小 时,长于6小时,且离开常住地10千米以上,不在旅 游目的地旅游设施过夜的游客称之为国内一日游客。
恩格尔系数: 一个家庭或个人的收入中用于食物支
出占其消费支出的比例。
60%为贫困;50-59%为温饱;40%-49%小康; 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2021/3/6
? 闲暇时间===工作以外的时间
时间
法定的工作时间:8小时每天,每周最多40小时
必要的附加工作时间:加班,第二职业 必要的社交活动的时间: 满足生理需要的时间:吃饭、睡觉 做家务的时间 闲暇时间:
重点: 1.旅游活动的本质; 2.旅游活动的特点; 难点: 旅游活动的本质
2021/3/6
重点与 难点
10
1 旅游的概念 (1)概念定义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
旅游学概论课件

第三节 近代旅游
• 一、 国外的近代旅游 托马斯·库克的活动说明在近代国
外的旅游需求已日渐成熟,托马斯·库 克旅行社的问世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 生。
• 二、中国的近代旅游 中国的近代旅游指的是1840年鸦片
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这一历史时 期的旅游。
第四节 现代旅游
一、 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 4、士人漫游
如唐代大诗人李白(701~762年), 他25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到 过湖南、江苏、湖北、河南、山西、山 东、浙江、陕西、河北、安徽、江西、 四川等地。
• 5、高僧云游
如唐代高僧玄奘(602~664年),13 岁就出家为僧,先后在四川、湖北、河南、 陕西等地,拜会高僧名师,寻求佛教真谛, 通晓大乘小乘佛教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 学习目标 • 了解国内外旅游活动的历史; • 掌握古代中国旅游的形式; • 掌握近代旅游产生的基础及发展情况; • 掌握现代旅游的特点; • 熟悉现代中国以及世界旅游的发展情况
第一节 旅游的产生
• 一、人类的迁徙活动
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旅行的物 质基础,主观上亦无外出旅行的愿望。 当时人类迁移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 说明他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和旅 游。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务旅行
例如被历史上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的是海上商贸旅行线路。《汉书·地理志》 说,汉武帝曾派遣官员率领“应募者” 带着大量黄金和丝织品,从雷州半岛乘 船驶过南海,进入暹罗湾,绕印度支那 半岛和马来西亚半岛,通过孟加拉湾到 印度半岛东海岸的黄支国(今印度东南 海岸之康契普腊姆),与当地交换明珠、 壁琉璃(宝石名)等物品。印度商人也 穿过马六甲海峡来中国进行商业贸易。
旅游学概论(全套课件265P)

返 回
特点:对象规模有限,政治任务,政企不分 • 旅游业初创和发展时期(1978至今) 初创阶段:1978-1990 (外延扩张型) 1986年旅游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发展阶段:1991至今 (质量效益型) 1990年出国游,入境、国内、出境三分天下
二战后世界人口增长
70 60 50 亿 人 次 40 30 20 10 0 1950 1960 1970 年代 1980 1990 2000
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
• 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 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 • 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 使大规模人员流动成为可
能
铁路运输对近代旅游的影响
• 降低了旅行费用 • 加快了旅行速度 • 增强了运载能力 • 网络化扩大了活动范围
托马 斯² 库克 组织 的两 次旅 游活 动
托马斯· 库克组织第一次旅行活动的特点
全球国际旅游总收入增长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4758.0
ª À Ô Ú Ã Ò
2662.1 1024.7 21.0 68.7 179.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ê ´ Ä ú
国际旅游发展趋势
2000年国际旅游人次地区分布
1% 3% 4% 18% 16% Africa Americas EAP Europe Middle East South Asia
58%
2000年国际旅游收入地区分布
2%1%2% 29%
Africa Americas EAP Europe Middle East 17% South Asia
•
有制产生,商品生产的出现。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使商业从农、牧、手工业中分 离出来,商品经济得到发展,人们为了了解其他 地区的生产和需求情况,为了到其他地区交换自 己的产品和商品,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 品的需要(范蠡、吕不韦) 少数奴隶主阶层的享乐旅行(舜、周穆王) 为了政治目的而旅行(孔子周游列国、使者、说 客)
旅游学概论(全套课件)

社会闲暇时间增加
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 离 全球政治局势相对稳定,政府支持,促进
了旅游业的发展
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生活观念上的变 化
二、中国的现代旅游
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一套旅游管理体制
旅行社迅猛发展
旅游涉外饭店迅速增长
旅游交通设施得以完善
旅游产品得到进一步开发 大力开发西部、振兴东北
二、交通运输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
18世纪末,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开始问 世。 铁路运输的出现对近代旅游活动发展影响 很大。 产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和交通运 输手段的进步,使普通大众有了外出旅游 的条件。
三、托马斯·库克与近代旅游业
托马斯·库克(1808—1892)英 国旅行商,出生于英格兰墨尔本。 他是近代旅游的创始人,也是第一 个组织团体旅游的人,被誉为“近 代旅游业的先驱”。
学习目标
了解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过程 熟悉旅游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 认识现代旅游的基本特征
重
点
近代旅游的产生 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难
点
古代旅游
旅游活动是否自古有之?
不是。一方面“古代”一词因世界各地、各 名族的发展历史不同而在使用上并不统一年代界 定。如果说人类旅游活动的渊源的确可以追溯到 古代,那么这种溯源究竟古及何时也就成了难以 回答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古代的经典辞书或 其他国家的古代文献中均无“旅游”字样。
综述:
产业革命带来了经济的繁荣;铁路;闲暇时间 增多→ 社会上迫切需要一种能联系旅游者和旅游 对象的媒介的服务。英国人托马斯·库克认识并 预见到这种社会需要从而率先设立相应的组织机 构。
1.第一次业余性团体火车旅游
1841年7月5日,禁酒大会 拉斯特到洛赫伯勒 特点:
旅游学概论旅游者ppt课件

目前世界各国在对国际旅游者进行界定和统计时,往 往都是以罗马会议定义为基准的。由此看来目前世界 各国对国际旅游者的界定或定义原则上已经形成共识。
2021精选ppt旅游学概论》高等教 育出版社
(四)我国国家统计局对国际游客的界定
1.海外游客 2.非海外游客
2021精选ppt旅游学概论》高等教 育出版社
国际游客又分为国际旅游者(International Tourist)和国际短途 旅游者(International Excursionist)。
2021精选ppt旅游学概论》高等教 育出版社
(四)我国国家统计局对国际游客的界定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于1978年开始步入正轨之后,根据 我国旅游统计工作的需要,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旅游局 也曾对应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人员范围作过一系列的 界定和规定。
由于该定义中界定为游客的来访目的除了消遣性目的之外,还包括 了以商务访问为代表的事务性目的,因此该定义的采纳还使得旅游 (Tourism)和旅行(Travel)这两个涵义原本不同的术语此后在 旅游研究中朝着概念同化的方向大大迈进了一步。
2021精选ppt旅游学概论》高等教 育出版社
(三)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的相关定义
求特点; 能分析旅游者在不同旅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不同旅游动机; 能从宏观层次解释旅游客流的相关特性;能明确旅游者的权力和义务; 能指出旅游者不文明的旅游行为,并提出相应管理措施。
2021精选ppt旅游学概论》高等教 育出版社
第三章 旅游者
第一节 旅游者概述 第二节 旅游者需求的激励因素 第三节 旅游流及其运动规律 第四节 旅游者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节 文明旅游
国内过夜旅游者是指在跟郭某一目的地旅行超过二十 四小时而少于一年的人,其目的是休闲、度假、运动、 商务、会议、学习、探亲访友、健康或宗教。
2021精选ppt旅游学概论》高等教 育出版社
(四)我国国家统计局对国际游客的界定
1.海外游客 2.非海外游客
2021精选ppt旅游学概论》高等教 育出版社
国际游客又分为国际旅游者(International Tourist)和国际短途 旅游者(International Excursionist)。
2021精选ppt旅游学概论》高等教 育出版社
(四)我国国家统计局对国际游客的界定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于1978年开始步入正轨之后,根据 我国旅游统计工作的需要,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旅游局 也曾对应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人员范围作过一系列的 界定和规定。
由于该定义中界定为游客的来访目的除了消遣性目的之外,还包括 了以商务访问为代表的事务性目的,因此该定义的采纳还使得旅游 (Tourism)和旅行(Travel)这两个涵义原本不同的术语此后在 旅游研究中朝着概念同化的方向大大迈进了一步。
2021精选ppt旅游学概论》高等教 育出版社
(三)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的相关定义
求特点; 能分析旅游者在不同旅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不同旅游动机; 能从宏观层次解释旅游客流的相关特性;能明确旅游者的权力和义务; 能指出旅游者不文明的旅游行为,并提出相应管理措施。
2021精选ppt旅游学概论》高等教 育出版社
第三章 旅游者
第一节 旅游者概述 第二节 旅游者需求的激励因素 第三节 旅游流及其运动规律 第四节 旅游者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节 文明旅游
国内过夜旅游者是指在跟郭某一目的地旅行超过二十 四小时而少于一年的人,其目的是休闲、度假、运动、 商务、会议、学习、探亲访友、健康或宗教。
《旅游概论》课件——第二章 旅游者 第三节

网上各种低价游甚至是零价游层 出不穷,试问,如此低廉的价格, 导游与旅行社的收入从何而来。 因此,为了旅途的愉悦,拒绝低 价游。
二、我国政府规定的旅游者的权利和义务 1.文明旅游义务: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 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 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下
接
4.安全配合义务
旅游者应当遵守旅游活动中的安全警示规定,不得携带危害公共安全的 物品。
旅游者对国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暂时限制旅游活动的措施以及有关部 门、机构或者旅游经营者采取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应当予以配 合;违反安全警示规定,或者对国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暂时限制旅游活 动的措施、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不予配合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接受相关组织或者机构的救助后,应当支付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
9.协助返程请求权 10.投诉举报权
旅行社未与旅游者协商一致或未经旅游者要求, 指定购物场所、安排旅游者参加另行付费项目, 以及旅行社的导游、领队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 游者购物、参加另行付费项目的,旅游者有权 拒绝,也可以在旅游行程结束后30日内,要求 旅行社为其办理退货并先行垫付退货货款、退 还另行付费项目的费用
(3)不过分强调存在于旅游者和当地人之间的经济、 社会和文化差异
(4)对东道国的文化应持接受的态度,因为这是构 成人类共同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5)不能从事娼妓活动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削他人
(6)不能买卖、携带和使用麻醉品和其它被禁毒品
权利
二、我国政府规定的旅游者的权利和义务
1. 知悉真情权 2.拒绝强制交易权 3.合同转让权 4.合同解除权 5.损害赔偿请求权 6.受尊重权 7.安全保障权 8.救助请求权
二、我国政府规定的旅游者的权利和义务 1.文明旅游义务: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 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 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下
接
4.安全配合义务
旅游者应当遵守旅游活动中的安全警示规定,不得携带危害公共安全的 物品。
旅游者对国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暂时限制旅游活动的措施以及有关部 门、机构或者旅游经营者采取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应当予以配 合;违反安全警示规定,或者对国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暂时限制旅游活 动的措施、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不予配合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接受相关组织或者机构的救助后,应当支付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
9.协助返程请求权 10.投诉举报权
旅行社未与旅游者协商一致或未经旅游者要求, 指定购物场所、安排旅游者参加另行付费项目, 以及旅行社的导游、领队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 游者购物、参加另行付费项目的,旅游者有权 拒绝,也可以在旅游行程结束后30日内,要求 旅行社为其办理退货并先行垫付退货货款、退 还另行付费项目的费用
(3)不过分强调存在于旅游者和当地人之间的经济、 社会和文化差异
(4)对东道国的文化应持接受的态度,因为这是构 成人类共同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5)不能从事娼妓活动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削他人
(6)不能买卖、携带和使用麻醉品和其它被禁毒品
权利
二、我国政府规定的旅游者的权利和义务
1. 知悉真情权 2.拒绝强制交易权 3.合同转让权 4.合同解除权 5.损害赔偿请求权 6.受尊重权 7.安全保障权 8.救助请求权
旅游学概论旅游文化课件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人民对人民友好交往、传递友谊的渠道,是开展民间外 交的有效途径。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旅游是文化形象的重要载体
发展旅游可以弘扬中华文化。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是
一项关系全局的重要战略任务。 每年数千万国际游客来到中国,首先接触到的是中国
的旅游业者和旅游资源、旅游配套设施,广大国际游 客眼中的“中国印象”其实更多的是“中国旅游印象”。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六)文化是旅游业创名牌,提高竞争力的法宝
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的需 求,易于满意,而精神文化的需求是一种高级而复杂的 需求,很难得到满足,但又影响全局。开发旅游业,能 够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能够使整个城市“升值”, 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往往都是“旅游名片”。杭州整治 西溪湿地及西湖景区对游客免费开放后,城市升值带来 了包括财政收入在内的各方面收入的增长。
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不仅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 求,也是使我国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的必然保证, 而且对旅游目的地和整个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也有重要 意义。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节 旅游文化及文化产业
一、旅游与文化关系 二、旅游文化对于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墨子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 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现代旅游现象实际上是一项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 受为基础的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国际交流等 内容的综合性大众活动。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旅游客体同样具有文化属性
“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 人文旅游资源,无论是实物形态的文物古迹还是无形
人民对人民友好交往、传递友谊的渠道,是开展民间外 交的有效途径。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旅游是文化形象的重要载体
发展旅游可以弘扬中华文化。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是
一项关系全局的重要战略任务。 每年数千万国际游客来到中国,首先接触到的是中国
的旅游业者和旅游资源、旅游配套设施,广大国际游 客眼中的“中国印象”其实更多的是“中国旅游印象”。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六)文化是旅游业创名牌,提高竞争力的法宝
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的需 求,易于满意,而精神文化的需求是一种高级而复杂的 需求,很难得到满足,但又影响全局。开发旅游业,能 够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能够使整个城市“升值”, 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往往都是“旅游名片”。杭州整治 西溪湿地及西湖景区对游客免费开放后,城市升值带来 了包括财政收入在内的各方面收入的增长。
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不仅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 求,也是使我国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的必然保证, 而且对旅游目的地和整个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也有重要 意义。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节 旅游文化及文化产业
一、旅游与文化关系 二、旅游文化对于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墨子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 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现代旅游现象实际上是一项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 受为基础的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国际交流等 内容的综合性大众活动。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旅游客体同样具有文化属性
“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 人文旅游资源,无论是实物形态的文物古迹还是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