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肿瘤 临床病理学
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神经肿瘤专业医师堪与之厮守终生的学问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中针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系统被广泛使用,并为神经肿瘤专业医师提供了重要的指南。
这个分类系统被称为WHO神经系统肿瘤分类(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该分类系统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描述,包括脑、脊髓和其他脑膜瘤等多种类型的肿瘤。
这个系统根据病理学特征和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的特征,将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为不同的亚型和分级。
神经肿瘤专业医师需要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个分类系统,熟悉其中的各种亚型和分级。
这样一来,他们可以根据肿瘤的类型、分级和其他特征,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并预测患者的预后。
此外,对于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这个分类系统也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以便进行更好的比较和分析。
需要指出的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和研究是一个复杂而不断演变的领域。
随着科学的进展和对肿瘤多样性的进一步了解,神经肿瘤专业医师需要持续与之保持紧密联系,并随时更新他们的知识和技能。
这要求他们持续学习、参加研讨会和专业培训,与同行进行交流,以便提供最佳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伴菊形团形成的胶质神经元肿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王 震,男,主 任 医 师,通 讯 作 者。 Email:3275099@ qq. com
1.2 方法 1.2.1 免疫组化 标本均经 10%中性福尔马林固 定,石蜡包埋,3μm厚切片,行 HE和免疫组化染 色。采用 EnVision两步法,并设立阴阳性对照。所 用 一 抗 GFAP(GA5)、Olig2(EP112)、S100 (4c49)、Syn(SP11)、NeuN、vimentin、IDH1R132H (MX031)和 Ki67(MX006),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 一抗 ATRX(多克隆)购自北京中杉金桥公司。 1.2.2 RTPCR PIK3CA试剂盒购自厦门艾德生 物公司,按照艾德石蜡包埋组织 DNA提取试剂盒的 说明书进行 DNA提取,石蜡包埋组织切片样品的 1个循环;95℃ 25s,64℃ 20s, 72℃ 20s,合计 15个循环;93℃ 25s,60℃ 35s, 72℃ 20s,合计 31个循环。在第三阶段 60℃收集 信号,行 RTPCR检测,保存文件。
伴菊形团形成的胶质神经元肿瘤(rosetteform ingglioneuronaltumour,RGNT)是 一 类 罕 见 的 低 级 别混合性胶质神经元肿瘤,由不同分化阶段的胶质 细胞和神经细胞组成,神经细胞形成菊形团和(或) 假菊形团结构,胶质呈类似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 星形细胞形态。大部分 RGNT生长缓慢,组织学形 态相对温和,WHO(2016)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 其组织学分级为Ⅰ级[1]。尽管其属于低级别肿瘤, 但相关报道中少数患者也出现了复发、原位进展及 播散等恶性行为[2-4],因此本文回顾性分析 5例伴 菊形团形成的 RGNT的病理学特征和临床生物学行 为,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提高对该类肿瘤的认识,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神经母细胞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神经母细胞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田海萍;黑静雅;孙金萍【摘要】目的分析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对NB的认识,以尽早明确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病理科自2008年1月~2012年10月病理确诊的10例NB,总结其临床特点并复阅HE切片及免疫组化切片,观察其组织学及抗体表达.结果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1个月~6岁,中位年龄2岁6个月.10例中,5例主诉腹痛,4例主诉分别为发热,触及腹部包块,咳嗽、咳痰,颈部淋巴结肿大,另外1例1个月男婴系新生儿体检时发现肾上极占位而就诊.肿瘤原发于腹膜后7例,其中原发于肾上腺4例,肾上腺外3例;原发于纵膈1例,原发于盆腔1例,1例确诊为NB颈部淋巴结转移,但临床未发现原发瘤灶.肿瘤均呈类圆形或分叶状,最大径3~12 cm,大部分包膜完整.病理学亚型:分化型6例,低分化型2例,未分化型2例.免疫表型:神经源性标记(NSE、CgA、Syn)大部分阳性,S-100、CD99灶状阳性,MyoD1、CD45、CK-pan均阴性.结论 NB是起源于神经嵴的胚胎性恶性肿瘤,多见于婴幼儿和儿童,男性多见,好发于腹膜后,尤其是肾上腺,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征性,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并结合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HE染色时与多种小圆细胞恶性肿瘤难以鉴别,需加做免疫组化染色进行鉴别诊断.【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13(029)009【总页数】2页(P1018-1019)【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作者】田海萍;黑静雅;孙金萍【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附属总医院病理科,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附属总医院病理科,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附属总医院病理科,银川,7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又称交感NB,来源于神经嵴的交感神经元细胞[1],发生于肾上腺髓质、腹膜后、后纵膈、下颈部和盆腔后壁的交感神经系统[2,3]。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330例分析

dansda N m r i Q l H si1 Sad n nvrt f m 19 0 7 R sl 30css 16m l n 3 m l ) i oe s St osn i opt . hn ogU i sy r 9 5t 20 . eut 3 ae (9 a s d14f a s g C u u a e i o o s ea e e
te2 0 O c sic t n o te u os f h evu y t art se t ea a s ee e o d o h de a e 6 y a ) h 0 7 WH l s a o f h m r o en r s s m, r p ci n l i w r p r r nc i rn( g ≤1 er a f i i t t o s e eo v ys f me l s
关键词 : 中枢 神 经 系 统肿 瘤 ; 儿 ; 理 学 小 病 中 图分 类 号 : 3 . 1 R7 9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 7 9 ( 0 8 0 00 O 10 — 39 20 )4— 4 3一 4
Ce t a r o s s s e t o si hi o d:a l s so 3 a e n r lne v u y t m um r n c l dh o na y e f3 0 c s s
t r i o g a t e ee s o y m 4 ( 8 4 % ) m ro a tm r i 5 ( 7 5 % )a d ca i h rn i a i 4 o t e hs l i l y sw r :at c t a i 9 2 . 8 p h e to c p r o n ,e b yn l u os n 8 1 . 8 n rno ay g m 9 p o n ( 4 8 % ) T e ee2 9 c sso t ca i u os m n hc e spa n r l u osw r 1 2 css a d i rt t il 1 . 5 . hr w r 9 ae f n a rn lt r ,a o g w i t u rt t i m r ee 9 a e n f e o a e ir a m hh e oa t nanr
神经母细胞瘤

2021/2/20
4.混合性反应(mixed response,MR):没有 新的病灶,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可测量的病灶体 积下降超过50%,同时存在其他任何一个或多 个病灶体积下降小于50%,任何存在的病灶体 积增加小于25%。
• 注:中线为脊柱,越过中线是指侵犯到或越过脊柱的对侧缘。若存在多发原发 病变,按照受累范围最广的病变进行分期。
2021/2/20
LOREM IPSUM DOLOR
低危
①所有1期; ②<1岁所有2期;③>1岁 MYCN未扩增2期; ④>1岁,MYCN虽扩增但 INPC为预后良好型2期; ⑤MYCN未扩增,INPC为预 后良好型且DNA为多倍体 4S期
• 预后分类
• (1)预后良好型:<1.5岁,弱分化或分化中 的神经母细胞瘤,并且MKI为低度或中度; 1.5~5岁,分化中的神经母细胞瘤,并且 MKI为低度;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混合型 (Schwannian间质丰富);节细胞神经瘤 (Schwannian间质优势)。
• (2)预后不良型:<1.5岁,未分化的或高度 MKI神经母细胞瘤;1.5~5岁,未分化或弱 分化神经母细胞瘤,或中度或高度MKI神经 母细胞瘤;≥5岁的各种亚型神经母细胞瘤; 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结节型(混合型, Schwannian间质丰富/优势和贫乏)
2021/2/20
适应症
1 未治NB,<18岁 2 治疗前必须明确诊断及分期 3 无严重脏器功能不全
2021/2/20
CONTENTS
2023第5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分类主要内容

2023第5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
断分类主要内容
本文档旨在概括2023年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分类的主要内容。
1. 引言
- 介绍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重要性和诊断分类的目的。
- 强调基于最新科学研究和临床观察的更新。
2. 分类体系
- 概述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体系结构。
- 列出不同类别及其亚类别的名称和定义。
3. 主要分类变化
- 强调与以往版本相比的主要分类变化。
- 解释新添加的肿瘤类型或亚型的原因。
4. 诊断要点
- 概述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相关的关键要点。
- 包括病理学特征、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5. 分子标志物诊断
- 强调分子标志物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中的作用。
- 提供重要的分子标志物名称和其所能确定的肿瘤类型。
6. 结论
- 总结2023年第5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分类的主要内容。
- 强调分类的重要性和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
请注意,本文档仅概括了2023年第5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分类的主要内容,并未涵盖所有细节。
如需详细信息,请参考官方出版物。
(以上内容仅作为创作辅助,不得引用未经确认的内容。
切勿考虑法律纷争。
)。
医学课件神经内分泌肿瘤

pNET的靶向治疗
舒尼替尼A6181111研究
基本情况
1907年德国病理学家Oberndorfer首次提出了类癌 (carcinoid)这一术语。目前称为神经内分泌肿瘤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NENs)
长期以来临床医师对NENs的认识不足,在过去的30年里, 患者的生存率没有获得明显改善。
近年来发病率有迅速上升趋势。
晚期肺类癌的靶向治疗
NCT00056693研究
评估了舒尼替尼对于类癌的作用,ORR为2.4%,疾病稳定率可 达83%,TTP 10.2月,1年疾病控制率可达83.4%。
晚期肺类癌的内科治疗
该病人是否需要术后辅助化疗?
该病人是否需要术后辅助化疗?
ⅠB期肺癌的术后辅助化疗
ANITA研究、CALGB9633研究及LACE荟萃分析认为: 辅助化疗并不适合所有的ⅠB期患者,肿瘤直径>4cm的 患者可从术后辅助化疗中获益。
NCCN指南推荐具有高危因素的ⅠB期患者术后行辅助化 疗。(低分化癌、脉管侵犯、楔切、直径≥4cm 、脏层胸 膜侵犯、淋巴结取样少)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 pNET)
pNET的病理诊断
分级比分期更重要
2010年WHO消化系统NENs分类未纳入肿瘤分期相关的资料,而是更 强调肿瘤的分级。临床上,根据肿瘤的不同类别(NET或NEC),治 疗方案也不尽相同。由此可见,分级对于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具 有更重要的意义。
NETs-neuroendocrine tumors 中高分化 NEC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低分化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级
病理学-第五章肿瘤

外生性生长(皮肤乳头状瘤)
(二)肿瘤的组织结构
1、肿瘤实质:肿瘤细胞的总称, 是肿瘤
的主要成分。决定肿瘤的生物学特点、是判定 起源、分类和诊断的主要依据 。
2、肿瘤间质:主要由结缔组织和血管构
成,可有淋巴管和少量神经纤维,对肿瘤实质 主要起支持和营养作用,可有淋巴细胞浸润。 肌纤维母细胞有限制瘤细胞运动和浸润及收缩 作用。
对诊断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细胞浆的改变:
核蛋白↑→嗜碱性 一些肿瘤细胞可产生异常分泌物或代谢
产物而具有不同特点,如激素、粘液、糖原、 脂质、角质和色素等,有助于对其进行区别。
上述肿瘤细胞的形态,特别是细胞核的 多形性常为恶性肿瘤的重要形态特征,对区 别良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而细胞浆内的 特异性产物常有助于判断肿瘤的细胞来源。
淋巴结转移性腺癌(黏液腺癌)
黑色素瘤
➢间变(anaplasia):原意是指已分化成熟细胞和 组织的退分化,返回原始的幼稚状态。因此, 间变是指恶性肿瘤细胞缺乏分化状态或异型性 明显。
➢间变的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多形性,即瘤细胞 彼此大小和形状上有很大变异,有时很难确定 其组织来源。有的恶性肿瘤主要由未分化细胞 构成,称为间变性肿瘤(anaplastic tumor)。
高分化管状腺癌
第三节 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
异型性(atypia):指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
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 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分化(differentiation)程度指肿瘤细胞和组
织与其来源的细胞和组织的相似程度。
异型性与分化程度关系:异型性小者, 肿瘤组织(细胞)分化程度高;异型性 大者,表示肿瘤组织(细胞)分化程度 低。
二、肿瘤的生长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Ⅰ-Ⅱ)
9、终丝副神经节瘤(Ⅰ)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6)
八.成神经细胞肿瘤 1、嗅神经母细胞瘤(感觉神经母细胞瘤) 2、嗅神经上皮瘤 3、肾上腺和交感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 九.松果体实质肿瘤 1、松果体细胞瘤(Ⅱ) 2、松果体母细胞瘤(Ⅳ) 3、中等分化的松果体实质肿瘤(Ⅲ)
管增多,彩点状坏死。 Ki 67 5-10% ,存活少于3年
P53 Ki 67 5-10%
胶质母细胞瘤( Ⅳ)
增生活跃,分原发性和继发性 平均年龄:53岁, 男:女=1.5:1 好发于大脑半球,白质区多见 影像学:环状强化,可多发性, 组织学:细胞密度高、核异型性明显、核
分裂多,微血管增多,坏死。 与Ki67 无关,存活多数少于1年
手术前后发展速度很快,结果导致死亡。
一、星形细胞瘤
弥漫浸润型星形细胞瘤 特点: 1. 发生于任何部位,特别是大脑半球 2. 好发于成人 3. 组织学特点与生物学行为变化很大 4. 弥漫浸润与分级一般无关 5. 具恶性程度不断增加的倾向,到胶母为止
弥漫浸润型星形细胞瘤
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占原发性脑肿瘤的60% 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期: 小脑部----8-18岁 大脑部----35-45岁 男:女=1.8-1
良恶性的相对性 局部浸润性 转移:脑积液转移、颅外转移(极少见)
神经系统肿瘤的组织学分类
神经上皮肿瘤来源 外周神经来源 脑膜来源(包括脑膜内皮、纤维母细胞和间叶性肿瘤、脑膜原
) 发性黑色素细胞病变 淋巴瘤和造血组织肿瘤 生殖细胞肿瘤 鞍区肿瘤 转移瘤(Ⅰ)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1)
突触(synapse)
结构:神经元与神经元或非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结构
突触的形式:轴-树突触(最常见)
轴-体突触
树-树突触
轴-轴突触
体-树突触
突触的种类:化学突触
电突触:缝隙连接,以电流
作为通讯联络方式,双向传导
几种突触形式
中枢神 经系统 几种神 经胶质
细胞 (间质)
星形胶质细胞
外胚叶
❖ 星形胶质细胞:大,星形,突起多(脚板) astrocyte
血脑屏障超微 结构模式图
脑肿瘤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基础
颅内占位性病变
两类症状:颅内压增高 压迫、刺激或破坏脑组织
幕上:精神症状、癫痫、运动和感觉障碍 幕下:小脑性共济失调、脑干—交叉性麻痹 蝶鞍区:视觉障碍、内分泌功能紊乱 松果体:压迫四叠体、双眼上视不能,
瞳孔光反应 和调节反应障碍。
颅内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A. 胶质母细胞瘤有不同程度的GFAP表达;
高增生活性(MIB-1)免疫反应;
肿瘤细胞的核TP53阳性;
胶质瘤细胞膜EGFR受体过度表达。
鳞化 鳞化区CK+
网染
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Ⅳ)
罕见,占脑肿瘤1%, GBM 5% 发病年龄42岁,也可见于儿童。 男:女=1:1.6 影像学:边界清,类似转移瘤,常见与颞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Tumou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神经系统的发育
神 经 元 与 神 经 胶 质 细 胞 的 发 生
神经系统的概述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和神经节
神经组织
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细胞 接受刺激、传导冲 (神经元): 动和内分泌功能
弥漫性星形细胞 (Ⅱ)
平均年龄34岁,男:女=1.18:1 幕上多见,小脑少见。影像学:低密度,
低T1W,高T2W,少强化。可见钙化和囊变。 常有癫痫史或行为、性格改变等 术后平均存活6-8年。
弥漫性星形细胞 (Ⅱ)
纤维型星形细胞瘤(Ⅱ)
纤细的胶质纤维交织成网,轻度核异态
血管不多,微囊或大囊形成,GFAF(+),ki67<4%
结构:粗、短、粗糙(树突棘 dendritic spine)、 多,有Nissl体
功能:接受刺激和传导冲动
3、轴突(axon)
结构:细、长、光滑、一根,无Nissl体 *轴丘(axon hillock) *轴突终末
功能:传导冲动
神 经 元 模 式 图
脊 髓 前 角 运 动 神 经 元
神经元的分类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7)
十.胚胎性肿瘤 1、髓上皮瘤(Ⅳ) 2、室管膜母细胞瘤(Ⅳ) 3、髓母细胞瘤(Ⅳ) 促纤维增生型髓母细胞瘤(Ⅳ) 大细胞型髓母细胞瘤(Ⅳ) 髓母肌母细胞瘤(Ⅳ) 黑色素型髓母细胞瘤(Ⅳ) 4、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Ⅳ) 神经母细胞瘤(Ⅳ) 神经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Ⅳ) 5、非典型性畸胎样/横纹肌样肿瘤(Ⅳ)
纤维型星形细胞瘤
位于额、颞叶的弥漫型星形细胞瘤在MRI T2W像上的表现,肿瘤占位效应明显。肿
瘤累及相应皮质区增大
纤维型星形细胞瘤
肥胖型星形细胞瘤
GFAP
原浆型星形细胞瘤
Bcl-2
P 53 肥胖型星形细胞瘤
Ki67<5%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Ⅲ)
弥漫性星形细胞中灶性或散在间变,增生活跃 平均年龄:34岁 男:女=1.80:1 好发于大脑半球 典型者为原来Ⅱ级的复发患者 影像学:低密度,部分强化。 组织学:细胞密度、核异型性、核分裂增多,微血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细长,分支少, 胶质丝多
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粗而短,分支多, 胶质丝少
功能:支持、营养、绝缘、修复
纤维性
星 形 胶 质 细 胞
原浆性
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
形态:较小,梨形或椭圆形,突起少 功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形成
外胚叶
小胶质细胞 (microglia)
结构: LM 为颗粒状或斑块状的嗜碱性物质 EM 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 和游离核糖体
功能:合成结构蛋白和分泌蛋白
➢ 神经原纤维(neurofibril)
结构:LM 嗜银性,在胞体内交织成网,并伸入 树突和轴突
EM 神经丝 + 神经微管
功能: 维持细胞形态,参与物质运输
➢ 色素:常见脂褐素
2、树突(dendrite)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3)
四.室管膜肿瘤 1、室管膜瘤(Ⅱ) 富细胞型(Ⅱ) 乳头状型(Ⅱ) 透明细胞型(Ⅱ) 伸展细胞型(Ⅱ) 2、间变性室管膜瘤(Ⅲ) 3、粘液乳头状室管膜瘤(Ⅰ) 4、室管膜下瘤(Ⅰ)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4)
五.脉络丛肿瘤 1、脉络丛乳头状瘤(Ⅰ) 2、脉络丛癌(Ⅲ) 六.不明起源的神经胶质肿瘤 1、星形母细胞瘤 2、大脑神经胶质瘤病(Ⅲ) 3、三脑室脊索瘤样胶质瘤(Ⅱ)
体、可见肾小球样血管增生,退行性变(血管透 明变性、扩张、钙化、坏死、淋巴细胞浸润 GFAP(+++),常可见蛛网膜下腔浸润。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5) 发病率低预 后好
七.神经元和混合神经元-胶质肿瘤 1、神经节细胞瘤(Ⅰ) 2、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Ⅰ) 3、促纤维增生性幼稚星形细胞瘤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Ⅰ)
4、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Ⅰ)
5、神经节细胞胶质瘤(Ⅰ-Ⅱ)
6、间变性神经节细胞胶质瘤(Ⅲ)
7、中枢性神经细胞瘤(Ⅱ)
脑膜肿瘤(2)
高复发和高进展危险性脑膜瘤
10、透明细胞型脑膜瘤(Ⅱ) 11、脊索瘤样型脑膜瘤(Ⅱ) 12、非典型脑膜瘤(Ⅱ) 13、乳头状瘤型脑膜瘤(Ⅲ) 14、横纹肌样型脑膜瘤(Ⅲ) 15、间变性(恶性)脑膜瘤(Ⅲ)
淋巴和造血系统肿瘤
恶性淋巴瘤 浆细胞瘤 粒细胞肉瘤
生殖细胞肿瘤
生殖细胞瘤 胚胎性癌 卵黄囊瘤 绒癌 畸胎瘤 混合性生殖细胞瘤
鞍区肿瘤
颅咽管瘤 颗粒细胞肿瘤
转移性肿瘤
肺癌 乳腺癌 恶性黑色素瘤 绒癌 肾透明细胞癌
各种类型肿瘤的WHO分级
Ⅰ级:增生潜能低,单独外科手术能够治愈 Ⅱ级:具有浸润的特性,增生能力较低,
但经常复发 Ⅲ级:有恶性组织学表现,
多数情况需接受辅助放疗和化疗 Ⅳ级:恶性组织学表现加坏死倾向,
叶和顶叶皮质下。 组织学:可见巨怪形多核巨细胞,
GFAP(+++) 生存少于1年
大部分肿瘤细胞表达GFAP;
间质反应(Bodian 银染)
TP53阳性
少许瘤细胞细胞膜表达EGFR
胶质肉瘤(Ⅳ)
属于GBM的亚型,具有胶质和间叶组织双向分化。 40-60岁高发,平均53岁 男:女=1.8:1 临床病史短,有颅内高压、癫痫和瘫痪史。 好发大脑,颞>额>枕 影像学:高密度,界限清楚 组织学:具有胶质和间叶组织双向分化。
一.星形细胞肿瘤 弥漫浸润型星形细胞瘤
1、弥漫性星形细胞 (Ⅱ) 2、间变性星形细胞瘤(Ⅲ) 3、胶质母细胞瘤(Ⅳ)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II) 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Ⅱ) 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Ⅰ)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2)
二.少突胶质细胞的肿瘤 1、少突胶质细胞瘤(Ⅱ) 2、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Ⅲ) 三.混合性胶质瘤 1、少突星形细胞瘤(Ⅱ) 2、间变性少突星形细胞瘤(Ⅲ)
T1W 环状高密度
T2W:周围水肿明显
6
岁 患 者, 箭 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所 指 为 坏 死 灶
79岁 原发性GBM,68天肿瘤迅速增大,坏死,水肿
A. 胶质母细胞瘤扩散 到胼胝体和附近枕叶;
B. 同一病例的组织学 显示大量多核巨细胞。
A. 具有高度间变的胶质母细胞瘤; B. 腺样GBM形成腺样结构; C. GBM中少突胶质细胞成分。
假单极神经元 根据神经元突起的数目 双极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
根据轴突的长短
高尔基Ι型神经元 高尔基Ⅱ型神经元
根据神经元的功能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