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康复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常规ppt课件

02
01
03
评估患者病情、生活方式、心理状况等,制定个性化 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特点,调整护理方案。
定期评估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饮食调整与营养支持
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 合理膳食结构。
增加蔬菜、水果、全谷 类食品摄入,减少高糖 、高脂肪食品摄入。
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 饮暴食。
01
关注患者心理状况,提 供心理支持和辅导。
02
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生 活态度,提高自我管理 能力。
03
向患者及家属提供糖尿 病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 。
04
鼓励患者参加糖尿病自 我管理培训课程,提高 自我保健能力。
03
药物治疗与护理配合
口服降糖药物使用及注意事项
口服降糖药物种类
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口服降糖药物可分为磺脲类、 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饮食计划,提 供营养支持。
运动锻炼指导
01
02
03
04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常规ppt课 件
目
CONTENCT
录
• 糖尿病概述 • 糖尿病护理原则 • 药物治疗与护理配合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足部护理与感染防控 • 家庭关怀与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01
糖尿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 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
第二十一章糖尿病的康复ppt课件

• 所有能引起脱水的因素:利尿剂、水摄入量不足、失水过多(如呕 吐、腹泻)、脱水治疗、透析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
• 肾功能不全。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11
概述
• 低血糖昏迷
• 糖尿病患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但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低血糖, 低血糖比高血糖的危害性大,有的甚至导致昏迷和死亡。
• 低血糖对人体的危害
• ②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③不同层次的糖尿病及糖耐量低下患病率有所差异。
• ④我国糖尿病的流行具有民族特点。某些民族特异遗传素质和环境
及生活习惯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各民族患病率有所不同,如
宁夏回族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汉族,新疆维吾尔族患病率高于其他
民族。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4
概述
• 目前认为,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多因素疾病,是遗传因 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确切病因尚未明确。
• 1型和2型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所不同,2型糖尿病 的主要危险因素有:①糖尿病阳性家族史;②年龄增长; ③肥胖,体重指数(BMI)≥25;④腰围/臀围(WHR)男 性>0.90、女性>0.85;⑤分娩巨大胎儿的母亲;⑥脂肪 代谢紊乱(尤其高甘油三脂血症)等。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5
概述
慢性病变及并发症
• 急性并发症 • 酮症酸中毒 • 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 低血糖昏迷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8
概述
急性并发症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酮症酸中毒常见的糖尿病危重并发症,也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由于体内胰岛素
极度缺乏,抗胰岛素激素增加,组织细胞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导致血糖显著升高, 脂肪分解加速,产生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及明显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出 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如不及时救治可导致死亡。 • 1、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酮症酸中毒,但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绝对缺乏,常表现为 无诱因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发生常有诱因,如在某些应激情况下也可发生, 且随病程延长,胰岛细胞衰竭越严重,越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 临床发病诱因 • ①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感染等;②胰岛素应用不当, 如:长期用量不足或突然中断;③饮食不当,暴饮暴食;④精神刺激等其他因素。
• 肾功能不全。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11
概述
• 低血糖昏迷
• 糖尿病患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但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低血糖, 低血糖比高血糖的危害性大,有的甚至导致昏迷和死亡。
• 低血糖对人体的危害
• ②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③不同层次的糖尿病及糖耐量低下患病率有所差异。
• ④我国糖尿病的流行具有民族特点。某些民族特异遗传素质和环境
及生活习惯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各民族患病率有所不同,如
宁夏回族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汉族,新疆维吾尔族患病率高于其他
民族。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4
概述
• 目前认为,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多因素疾病,是遗传因 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确切病因尚未明确。
• 1型和2型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所不同,2型糖尿病 的主要危险因素有:①糖尿病阳性家族史;②年龄增长; ③肥胖,体重指数(BMI)≥25;④腰围/臀围(WHR)男 性>0.90、女性>0.85;⑤分娩巨大胎儿的母亲;⑥脂肪 代谢紊乱(尤其高甘油三脂血症)等。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5
概述
慢性病变及并发症
• 急性并发症 • 酮症酸中毒 • 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 低血糖昏迷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8
概述
急性并发症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酮症酸中毒常见的糖尿病危重并发症,也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由于体内胰岛素
极度缺乏,抗胰岛素激素增加,组织细胞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导致血糖显著升高, 脂肪分解加速,产生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及明显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出 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如不及时救治可导致死亡。 • 1、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酮症酸中毒,但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绝对缺乏,常表现为 无诱因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发生常有诱因,如在某些应激情况下也可发生, 且随病程延长,胰岛细胞衰竭越严重,越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 临床发病诱因 • ①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感染等;②胰岛素应用不当, 如:长期用量不足或突然中断;③饮食不当,暴饮暴食;④精神刺激等其他因素。
糖尿病病康复PPT课件

肌电图检查可显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第20页/共69页
糖尿病足评定2 血管评定
1、皮肤血液灌注压的测定 2、趾部血压和跨皮肤的氧分压的测定
3、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的脉搏触诊 4、踝肱压力指数(ABI)测定
第21页/共69页
1、皮肤血液灌注压的测定 皮肤血液灌注压的测定: 踝的血流灌注可以采用标杆试验(pole-test) 来评估,该方法是将腿部抬高后记录超声波信号点。
2 适当比例和摄入量:
①碳水化合物:约占饮食总热量的50-60 % 提倡用粗制米、面和一定量杂粮,忌食用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
(各种糖果、甜糕点饼干、冰淇淋、含糖软饮料等)。
第36页/共69页
②蛋白质:饮食中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总热量的 15%,成人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0.8-1.2g 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或伴有消耗性疾病者 宜增至1.5-2.0g,伴有糖尿病肾病而肾功能正常者 应限制至0.8g;血尿素氮升高者,应限制在0.6g。 蛋白质来源应至少有1/3来自动物蛋白质,以保证 必需氨基酸的供给。
第33页/共69页
第34页/共69页
体形 肥胖/超重
正常 消瘦
休息 (千卡/公斤体重) 20-25 25-30 30-35
轻体力(千卡/公斤体重) 25-30 30-35
第35页35-/共4069页
中体力(千卡/公斤体重) 30-35 35-40 40-45
重体力(千卡/公斤体重) 35-40 40以上 45-50
第51页/共69页
2、运动强度
运动量是运动方案的核心,运动量的大小取决于运动强度和 时间,在制定和实施运动计划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个体化的 差异,肥胖程度,糖尿病的类型和并发症的不同,给病人制 定出能将风险降低至最低的个体化运动处方。
第20页/共69页
糖尿病足评定2 血管评定
1、皮肤血液灌注压的测定 2、趾部血压和跨皮肤的氧分压的测定
3、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的脉搏触诊 4、踝肱压力指数(ABI)测定
第21页/共69页
1、皮肤血液灌注压的测定 皮肤血液灌注压的测定: 踝的血流灌注可以采用标杆试验(pole-test) 来评估,该方法是将腿部抬高后记录超声波信号点。
2 适当比例和摄入量:
①碳水化合物:约占饮食总热量的50-60 % 提倡用粗制米、面和一定量杂粮,忌食用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
(各种糖果、甜糕点饼干、冰淇淋、含糖软饮料等)。
第36页/共69页
②蛋白质:饮食中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总热量的 15%,成人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0.8-1.2g 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或伴有消耗性疾病者 宜增至1.5-2.0g,伴有糖尿病肾病而肾功能正常者 应限制至0.8g;血尿素氮升高者,应限制在0.6g。 蛋白质来源应至少有1/3来自动物蛋白质,以保证 必需氨基酸的供给。
第33页/共69页
第34页/共69页
体形 肥胖/超重
正常 消瘦
休息 (千卡/公斤体重) 20-25 25-30 30-35
轻体力(千卡/公斤体重) 25-30 30-35
第35页35-/共4069页
中体力(千卡/公斤体重) 30-35 35-40 40-45
重体力(千卡/公斤体重) 35-40 40以上 45-50
第51页/共69页
2、运动强度
运动量是运动方案的核心,运动量的大小取决于运动强度和 时间,在制定和实施运动计划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个体化的 差异,肥胖程度,糖尿病的类型和并发症的不同,给病人制 定出能将风险降低至最低的个体化运动处方。
(内科护理学)糖尿病病人护理ppt课件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增加靶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
胰岛素治疗适应症与注射技巧培训
适应症
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无效或禁忌症、妊娠期糖尿病 等。
注射技巧
选择正确注射部位(腹部、大腿外侧等),掌握正确注射方法 (捏起皮肤、45度角进针等)。
药物副作用观察及处理方法
01
02
03
低血糖反应
表现为心悸、出汗、饥饿 感等,应立即进食或口服 葡萄糖缓解。
鼓励患者参与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运动处方的制定和调整过 程,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 运动治疗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05
心理干预与康复支持工作部署
心理健康问题筛查方法
问卷调查
使用专业的心理健康评定量表, 如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等,对患
者进行定期评估。
临床观察
对患者的痛苦和困扰表示理解和同 情,拉近与患者的心理距离。
鼓励自我表达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帮助其宣泄和释放压力。
04
家属参与康复支持模式构建
家属教育培训
对家属进行糖尿病知识和护理技能培训,提高其参与康复支持的能力。
家属心理支持
关注家属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家属参与护理计划
THANKS
感谢观看
合理安排运动时间
避免空腹和餐后立即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
注意运动环境
选择安全、舒适、空气清新的运动环境,避 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运动。
效果评估及调整策略
定期评估效果
通过监测血糖、体重、心血管功能等指标, 评估运动处方的实施效果。
及时调整策略
根据评估结果和患者的反馈,及时调整运动 处方,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