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塔合一”技术在660MW机组的应用

合集下载

烟塔合一技术分析ppt课件

烟塔合一技术分析ppt课件
将各种废水处理后,再经过反渗透系统处理,补充到循环 冷却水系统,但成本较高。 ➢ 采用简单的循环水旁流处理形式,要进行相关的试验,通 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旁流处理系统的容量和冷却塔群换 水的频次和容量。
编辑课件
17
5 “烟塔合一”工程设计技术
5.1烟塔工况设计 5.2冷却塔设计技术 5.3净烟道设计技术 5.4入塔烟道的结构设计
流断面大,支撑跨度长,对其材质的采用要求就比较高,一 般选用玻璃钢材料。 ❖ 入塔烟道的支撑结构:入塔烟道由塔外钢架及塔内的立柱支 撑。塔外钢架及塔内立柱的设置应视脱硫装置与塔体间的距 离经对烟道的强度计算后确定。
编辑课件
2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入塔烟道的安装:烟道从塔外脱硫装置至塔中心大约70至
80米长,由多节烟道,逐一连接。为保证烟道的温度补偿, 在烟道的适当位置应设置膨胀节及维修平台。
❖ 我国现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空气质 量标准》等环境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导则》规定的烟气 抬升和环境空气污染物扩散模式,是基于采用传统烟囱排 放烟气这一前提先决条件。
编辑课件
12
4 “烟塔合一”技术应用对冷却塔
的影响
烟气进入对热浮力的影响:入塔的烟气密度低于塔 内气体的密度,对热浮力是正面的影响。
➢入塔烟道的结构设计,包括入塔烟道的材质选择, 入塔烟道的支撑结构设计; ➢冷却塔筒壁的开孔,冷却塔筒壁强度的校核计算与 设计验算,工程的施工技术与安全措施; ➢冷却塔的防腐技术。
编辑课件
9
3 “烟塔合一”技术应用对环境的影响
3.1 采用“烟塔合一”技术,有利 于烟气中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有
利于保护环境
4.1对塔内气体 流动工况的影响

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

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

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2016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电力建设科技创新新常态,坚持主动创新驱动,推动电力建设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以下简称“五新”)在电力建设工程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升电力建设科技进步水平,规范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以下简称“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火电(含核电常规岛)、水电(含抽水蓄能)、输变电、风电、光伏、储能等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的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全过程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新技术是指依托本工程,推广应用的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电力建设五新技术"及自主创新研发形成的新技术。

第四条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流程如下:一、申报立项与受理备案;二、过程控制与指导检查;三、申请验收与现场评审;四、审核批准。

第五条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申报受理机构应是各电力建设项目的上级集团公司或全国性电力行业协会。

已列入“电力建设全过程质量控制示范工程"的电力建设项目,原则上由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以下简称“中电建协”)负责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立项审批、咨询指导及评审验收工作。

第二章申报立项第六条符合《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评选办法》(2016版)申报条件且有创优目标的工程,可申报立项。

第七条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坚持自愿申报的原则,申报单位应是建设单位、工程管理单位或工程总承包单位。

第八条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应在工程项目主体工程开工前申报立项。

第九条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申报立项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申报单位应填写《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立项申报书》(见附件1,纸质资料一式两份,电子版一份),报送立项受理单位.二、立项受理单位应组织专家评审,经评审通过的工程项目,由受理单位批准立项并登记备案,纳入全过程检查指导、评审验收工作计划.三、批准立项的工程项目,如立项条件发生变化,受理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取消或更改立项的决定。

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

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
(高压)干熄焦技术(余热利用)
钢铁行业钢铁生产企业焦化工序
惰性气体将汲取红焦的热量传给干熄焦余热锅炉产生蒸汽而发电与供热
熄焦能力2×140t/h及以上
约2亿元
10%—20%
75kWh/t焦
年发电量为1.5亿kWh/年
30亿kWh
11
钢铁行业烧结
余热发电技术
钢铁行业
利用钢铁行业的低温(200-400℃)废烟气产生蒸汽发电
年节5亿kWh以上
4
汽轮机通流部分现代化改造
电力行业各类容量(50-600MW)与形式(纯凝、抽汽、空冷)的汽轮机
使用先进的汽轮机三维流场设计,结合四维精确设计对汽轮机通流部分及汽封系统进行优化改进
200MW及以上的各类汽轮机组
1×300MW机组3850万元
应进行改造机组
的80%
供电煤耗率下降15-20g/kWh
120-150万吨/年规模焦化厂、6000万元
30%
326MJ/t
100万吨焦化厂434.7×106MJ/年(14.84×103吨标准煤/年)
34267.8×106MJ/年(1169.5×103吨标准煤/年
16
能源管理中心技术
钢铁行业联合大型企业
在钢铁生产全过程中对各类能源介质进行全面监视,分析并及时调度处理,及时进行能源使用情况分析、能源平衡预测,系统运行优化、专家系统运行、高速采集数据与反馈,实现能源系统的集中管理操纵
石油行业带伴生气的油田
6万t玻璃纤维池窑
1000万元(纯氧系统)
“十一五”末达到10条线
节能50%
1000万标方天然气/年
12000万标方天然气/年
浮法玻璃熔窑
1亿元(耐火材料及纯氧系统)

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版).doc

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版).doc

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版)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度重新申请验收。

第二十六条对批准验收的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发现其工程质量存在重大缺陷或有弄虚作假行为,受理单位将取消其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称号。

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七条本办法由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1月15日起施行。

附件:1.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立项申报书2.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评审验收报告 3.电力建设“五新”推广应用信息目录(试行)附件1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立项申报书工程名称:申报单位:申报时间: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制工程名称建设规模计划开工日期计划竣工日期申报单位名称工程负责人姓名职务电话电子邮箱技术负责人姓名职务电话电子邮箱通信地址邮政编码主要参建单位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调试单位工程概况(包括:地理位置、核准文件字号、建设规模、投资规模、占地面积、建筑总面积、主要设备型号、工期进度计划等)推广应用新技术项目实施计划清单序号项目名称拟应用部位拟形成成果一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应用项目1234…二“建筑业十项新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序号为大项与子项的实际编号。

如X.XX)1234…三“电力建设五新技术”推广应用项目123…四其他自主创新及研发项目123…计划形成成果填写内容包括:1.获得省部(行业)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工法、QC成果奖及其他专项奖;2.取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3.发表专著、软著及论文;4.主、参编国家/行业标准。

整体实施计划及措施: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申报单位意见:(公章)年月日立项评审组意见:组长签字:年月日立项审批意见:(公章)年月日附件2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初验/评审验收报告工程名称:验收单位:申报单位:填写时间: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制编制说明:1.本报告为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初验及评审验收时共用。

2.本报告的支持性资料附件应包括:(1)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立项申报书(复印件);(2)应用成果证明文件(荣誉及获奖文件等,复印件);(3)经济、社会效益证明(申报单位财务部门出具,复印件);(4)工程质量证明(质量监督机构出具,复印件);(5)新技术应用总结报告(简述工程概况、新技术成果应用计划及执行情况、主要单项新技术成果应用效果、新技术应用对提升整体工程质量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节能减排指标的成效等。

干式冷却TZL系统介绍

干式冷却TZL系统介绍

干式冷却TZL系统介绍摘要:乏汽通过排汽干管流入蜗壳状蒸汽分配干管中,再进入配汽立管中,经过顺流管束凝结为水,流入收集管中;未凝结的少量蒸汽,上升至收集管的上部,再经逆流管束凝结为水;极少量的未凝结蒸汽和不凝气体,被收集在集气管中,通过抽真空管路被抽走。

蒸汽凝结为水时,体积骤小千余倍而形成真空。

配汽立管、集气管、顺流管束、逆流管束和逆流顺流分配斜隔板构成的八字倾斜状TZL凝汽器荷载落地,特征鲜明。

逆流顺流分配斜隔板可任意整定和分配逆流与顺流凝汽器所占的比例。

TZL三角斜盖板可打开,TZL挂钩有利于挡风板的挂取和移走,TZL斜挑板与立柱式凝汽器相匹配,并能降低冷却塔的重心,如冷却塔采用一字型支柱,可将TZL蜗壳状蒸汽分配干管布置在支柱内侧。

1 概述火力发电每发一度电能,采用干式冷却(又称空冷),比采用湿式冷却节省2.5kg的水。

经典的干式冷却系统为下表中的混间、表间和直冷三种系统。

由经典的三种系统又派生出下发达国家均已改称空冷系统为dry cooling system,目前,中国尚未规范干式冷却的术语,歧义较多,严谨性不足。

对于电站冷却,换热器、散热器、凝汽器和湿冷、干冷系统可定义如下:散热器:一种特殊的换热器,受热体为环境空气。

内部为水,外部为空气。

凝汽器:一种很特殊的换热器,具有下列显著特征:1) 内部有汽轮机作功过的乏汽(一定得有汽,才可叫作凝汽器);2) 这种乏汽受冷凝结为水时,体积急促缩小,形成真空;3) 将废热在体内传给水(湿冷即水冷、间冷)或空气(直冷)。

含有表面式凝汽器、冷却塔或冷却水源等;也是一种间接冷却系统———冷却塔一侧为开式系统表间系统:含有表面式凝汽器、散热器、冷却塔等—————冷却塔一侧为闭式系统干冷系统:混间系统:含有混合式凝汽器、散热器、冷却塔等;直冷系统:含有凝汽器等。

干式冷却显著的节水效果必然导致系统投资的变大和运行费用的增高。

已有干式冷却系统的小缺陷和适配性的不足,迫使人们更换思路,集成各种冷却系统的优点,相互借鉴。

铜冶炼中离子液烟气脱硫技术工艺的运用

铜冶炼中离子液烟气脱硫技术工艺的运用

铜冶炼中离子液烟气脱硫技术工艺的运用文章首先对离子液循环吸收法进行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对离子液烟气脱硫技术工艺在铜冶炼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促进铜冶炼工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标签:铜冶炼;离子液体;烟气脱硫1 离子液循环吸收法简介所谓的离子液体实质上就是由阴、阳离子组合而成的液体,其归属于离子化合物的范畴,熔点低是离子液体最为突出的特点。

离子液体中的阳离子以咪唑阳离子为主,阴离子则以卤素离子和其它无机酸离子为主。

近年来随着业内对离子液体的研究不断深入,合成出一些新型的离子液体,这对离子液体的推广应用,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离子液体无味、不燃,蒸汽压非常低,由此使其可在高真空体系中应用,并且还能有效减少因挥发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离子液体可以溶解有机物和无机物,反应过程可在均相条件下完成,设备体积随之减少;可操作的温度范围相对较宽,从零下30℃到零上300℃,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都十分良好,容易与其它物质分离,并且可循环再利用;在室温条件下,离子液体具有较大的粘度,可在分离、催化、有机合成以及电化学等领域中应用,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离子液循环吸收法具有脱硫效率高,并且可对脫硫效率进行灵活调节的特点,在脱硫过程中的适应范围较宽,含硫量从0.02-5%均可适用,整个工艺过程的能耗较低,同时,脱硫系统的运行稳定、可靠,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吸收液可以再生,能够进行循环利用,副产品可作为硫化工产品的优良原料,在脱除SO2的过程中,不会释放NH3及CO2等气体,符合国家提出的环境保护要求,与传统的脱硫技术工艺相比,其综合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图1是离子液体脱除SO2的工艺流程。

2 离子液烟气脱硫技术工艺在铜冶炼中的应用铜作为人类发现最早的一种有色金属,它的用途十分广泛,相关调查资料显示,铜的产量和消耗量非常大,在全部有色金属中,仅次于铝,排名第二。

在这一背景下,推动了铜冶炼工艺的发展,然而,与铜冶炼过程密切相关的脱硫方式,却仍然沿用着传统的技术方法,这与铜冶炼工艺不相适应,由此导致脱硫介质大量消耗,伴随脱硫过程生成的副产物,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与国家大力提倡的环保理念相违背。

铜川照金电厂二期“五通一平”方案说明【最新资料】

铜川照金电厂二期“五通一平”方案说明【最新资料】

铜川照金电厂二期“五通一平”方案说明【最新资料】华能铜川照金电厂二期(2×1000MW机组)扩建工程施工准备方案批准:审查:编写:2013年9月16日华能铜川照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施工准备方案为满足华能铜川照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施工现场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调度、动态分级的管理要求,保证施工现场的力能供应及交通运输的畅通,本着永临结合、满足施工、布局合理、降低费用的原则,按照集团公司审查确定的项目“三塔合一”总平面布置方案、《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火电工程设计导则》、《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等的有关规定,编写了华能铜川照金电厂二期扩建项目施工准备实施方案(施工总平面规划、施工道路规划布置、施工电源规划布置、施工供水规划布置、施工排水规划布置)。

具体说明如下:一、施工总平面规划说明根据华能陕基〔2013〕11号文件关于电厂二期扩建工程施工标段划分方案的批复,本项目主要划分13个标段:1#标段:电厂工程监理2#标段:厂区土石方工程3#标段:地基处理工程4#标段:间冷塔土建工程5#标段:主厂房工程6#标段:燃料供应系统建筑。

7#标段:3#机组安装8#标段:4#机组安装9#标段:调试10#标段:厂区附属工程11#标段:灰场及运灰道路12#标段:消防工程13#标段:厂区内部厂前区生活设施。

在13个标段中,其中1#标段和9#标段主要是技术服务人员,不须考虑施工场地;11#标段施工场地本着就近考虑的原则布置在灰场周围,厂区范围内不予考虑;2#标段、3#标段和10#标段在工程开工前就基本全部完成,因此其施工场1地主要利用征地范围场地(如煤场)进行布置,施工完毕拆除后交付后续施工单位;其余4#,8#标段及12#、13#标段均需要在厂区征、租地范围内考虑施工生产区和生活区,另外尚需考虑电厂材料堆放场。

根据厂区的气象资料,本着就近布置、方便施工、有利健康安全的原则,结合主体施工单位的实际需要,将主要施工单位(4#、5#、7#、8#及12#标段)的生活区和生产区集中布置在纬六路两侧,6#标段施工生产、生活区主要利用煤场位置,13#标段施工生产、生活区布置在电厂一期GIS东侧位置,电厂材料堆放场紧临经二路布置,方便材料进出。

空冷系统选择

空冷系统选择

空冷系统选择【摘要】:本文根据国内某2×350mw电厂空冷系统选型的经济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于特定地点电厂采用直接空冷或间接空冷系统的必要性。

【关键词】:直接空冷间接空冷初期投资年总费用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前言当前,用于发电厂的空冷系统主要有三种,即直接空冷、表凝式间接空冷系统和混凝式间接空冷系统。

直接空冷系统多采用机械通风方式,两种间接空冷多采用自然通风方式。

以上三种空冷系统均在实际发电厂得以应用,三种系统各有优缺点。

直接空冷系统:特点有冷却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初投资少,系统简单、调节灵活,空冷凝汽器及其平台建设周期短。

但受环境风的影响较大,空冷机组主厂房的布置方位受风向的影响大,年平均运行背压相对间冷较高,故运行煤耗较大。

间接空冷系统:特点有运行背压较低,所以煤耗较低,受自然界大风影响较直接空冷较小,空冷机组主厂房的布置方位不受风向的影响,循环水泵扬程低,能耗少。

但是循环水量大,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复杂;系统设备较多,控制复杂,采用全铝散热器,冬季抗冻性能差,使用有色金属铝量大,初投资增加,空冷塔占地面积大,冷却塔建设周期长。

本文根据国内某2×350mw电厂直接空冷和间接空冷的技术经济比较选型分析,对同规模电厂的空冷系统选型进行探讨。

2 空冷技术分析1)直接空冷系统直接空冷系统亦称为acc系统,它是指汽轮机的排汽引入室外空冷凝汽器内直接用空气来冷凝。

其工艺流程为汽轮机排汽通过大直径的排气管道引至室外的空冷凝汽器内,布置在空冷凝汽器下方的轴流冷却风机驱动空气流过冷却器外表面,将排汽冷凝为凝结水,凝结水再经泵送回汽轮机的回热系统。

2)混合式凝汽器间接空冷系统(海勒式heller)混合式凝汽器间接空冷系统(海勒式)主要由混合式(喷射式)凝汽器和装有福哥型散热器的空冷塔构成。

循环冷却水在凝汽器内与汽轮机排汽直接接触混合进行热交换,将其冷凝;受热的循环冷却水大部分在空冷塔散热器(冷却三角)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将冷却水冷却以使其重新循环利用,极少部分进入汽轮机回热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塔合一”技术在国内660MW机组的成功应用 杨立铭 刘明华 国电宝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 宝鸡 721405 【摘要】本文以国电宝鸡发电公司2×660MW机组为例介绍了海勒式空冷系统、烟气排放和烟气脱硫“三塔合一”方案的工程应用,通过对该系统主要设备、运行情况的介绍,说明该技术可以成功应用于600MW级超临界机组,机组经过各工况下运行,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整塔装置达到冷却、脱硫、排烟三种功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塔合一”技术的应用前景一片光明。对于我国北方地区火力发电厂的建设提供了实例,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和应用前景。 【关键字】三塔合一;混合式凝汽器;脱硫;排烟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火力发电厂建设主要采用直接空冷技术,很少采用间接空冷技术。国电宝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60MW超临界燃煤机组,采用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是目前国内首家投入运行的高参数、大容量采用“三塔合一”技术的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的燃煤机组。空冷塔为海勒型双曲线形混凝土结构自然通风塔,整套烟气脱硫装置(FGD)位于冷却塔中心位置,烟道通过Χ支柱空档进入空冷塔与脱硫岛连接,脱硫净烟气从脱硫塔顶部钢制烟筒排出。整塔装置具有冷却、脱硫、排烟三种功效,简称此技术为“三塔合一”技术,在600MW以上大容量机组上应用属于世界首创,自2010年12月机组投产发电以来,三塔合一的运行状况良好,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系统设备均能有效满足机组各种工况的运行要求。 一、 “三塔合一”设备系统介绍 1. 海勒式间接系统及相关设备 国电宝鸡第二发电厂2×660MW机组采用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是海勒式间冷系统在世界上首次应用于600MW级超临界机组。系统主要由喷射式凝汽器、水力机械组和间冷冷却塔三部分组成。在两个低压缸下各布置一台混合式凝汽器,低压缸排汽与喷射的冷却水混合,将汽轮机排汽冷却。凝汽器中有约3%的凝结水进入锅炉给水系统,其余约97%的水被循环水泵打入冷却塔散热管束被空气冷却后经与循环水泵电机同轴布置的水轮机调压后再进入混合式凝汽器喷射。此系统中循环水水质与凝结水水质相同。系统简图见图1。 2

 图1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示意图 间接空冷系统采用2台混合式凝汽器。凝汽器纵向方向的5个内侧联箱和分割板把凝汽器分为10个蒸汽通道,在内侧联箱的侧面板有4层喷嘴,每台凝汽器有4760个喷嘴,喷嘴直径为13mm,冷却水通过喷嘴喷射至冲击板形成水膜。汽轮机排汽与水膜直接接触完成换热并冷却成水,同时水膜被加热到排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整个系统设计冷却水量为50000m3/h,喷射式凝汽器额定蒸汽流量为1300.5t/h,设计气温为16℃,背压(汽轮机排汽口处)11KPa,夏季温度33℃,夏季背压(汽轮机排汽口处)27KPa。相对于表面式凝汽器,混合式凝汽器能够让水温基本达到排汽的饱和温度,过冷度小于0.5℃,系统可以获得更好的真空度,此外其结构更简单,可靠性更高,维修费用更低。 系统内还布置有3套相同且并联连接的水力机械组。该机械组由驱动电机、冷却水循环泵和能量回收水轮机组成。循环水泵与水轮机、驱动电机同轴连接。低压缸排汽与喷射的冷却水混合后的热水经循环水泵升压后至冷却塔内冷却单元冷却,冷却后的冷水经与循环泵电机同轴布置的水轮机调压后进入凝汽器喷射。主厂房内凝结水泵入口取水自循环水泵出口热水管与水轮机入口冷水管,可根据凝结水精处理水温要求切换。冷却水循环泵为DVSe1100型卧式单级双吸泵,是为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而设计,能使喷射式凝汽器真空室的冷凝水保持饱和状态。能量回收水轮机用在冷却水回路上,水轮机的作用是回收从冷却塔返回到凝汽器的冷却水的残余能量,通过挠性联轴器与循环水泵相连,富余压头被利用,可以使每台循环泵电机电流下降约20A左右。同时冷却水通过水轮机后的压力值降到了混合式凝汽器的压3

力值。水轮机由蜗壳、可调节导叶和混流式转子组成。导叶通过电动执行器控制水轮机的正常关闭和调节水量。 间冷冷却塔是内置脱硫吸收塔和烟囱的“三塔合一”设计,冷却塔的塔外圈垂直布置冷却三角,塔内布置有烟囱和脱硫吸收塔。采用将脱硫岛及排烟装置布置在空冷塔的中心位置,烟道通过Χ支柱空档进入空冷塔与脱硫岛连接,脱硫净烟气从脱硫塔顶部钢制烟筒排出,塔筒内侧至顶部 50m处涂有环氧、聚氨酯涂料。冷却塔采用钢筋混凝土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冷却塔高170m,塔顶直径为84.466m,喉部标高145m,喉部直径82m。吸收塔布置于冷却塔内,烟气从引风机出口烟道穿过冷却塔X柱接入吸收塔,通过置于吸收塔顶部的烟囱排放,脱硫吸收塔总高57.23m,其中烟囱段15m。 “三塔合一”布置如图2所示。间冷冷却塔塔共布置179个冷却三角,被分为10个功能相同的冷却扇段,冷却三角采用第五代FORGO(福哥)TA-60多孔槽板翅片铝制热交换器,这是一种全铝制的管翅式热交换器,多根换热管与翅片整体连接。空气侧的换热通过在平板表面上冲压形成矩形槽而得以增强,冲压而形成的槽与空气流交叉,当气体穿过换热束时沿着气流方向就能形成 图2间冷冷却塔布置示意图 一种重复出现的波状的气体流动。同时空气侧的压降相对于换热增强可以忽略,且具有良好的表面清洗性。该热交换器翅片间距3.1mm,翅片厚度0.3mm,管道外径18.6mm,壁厚0.75mm。每个冷却元件的长度×宽度×深度为6m×2.4m×0.15m。4个或者3个冷却元件组装到一起,两端有联箱,采用O形环密封,相邻两个冷却三角百叶窗共用一个电动执行机构;空气进入侧安装有气流控制百叶窗。塔内布置6个串联的地下储水箱(6×220t)及地下冷却水管道。冷、热循环水母管上各配有一个液动事故疏水阀,排水进入地下储水箱;同时循环水冷水母管上配有一个电动凝汽器溢水阀,排水也进入地下储水箱。 设计中管道系统的恒压由水轮机导叶调节控制。系统中恒定水量由储水箱和凝汽器水位控制。液力平衡通过旁通阀的正确控制来保证。两个旁通阀分别控制5个冷却扇段的液力平衡。冷却水温度通过控制冷却塔周围百叶窗的开度来控制。 2.脱硫塔 烟气脱硫装置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FGD)脱硫工艺,脱硫装置采用单元制,一炉一塔,脱硫烟气系统采用烟塔合一,不设旁路烟道,不设GGH ,不设脱硫增压风机,阻力由引风机统一考虑。吸收塔布置在冷却塔中心线处,吸收塔出口垂直净烟道直接对空排放,脱硫后的洁净烟气通过吸收塔顶部的垂直烟道排烟装置与冷却塔热空气一起混合从空冷塔中排出。 脱硫装置在锅炉所有负荷状态下均能持续安全运行。吸收塔采用喷淋塔,喷淋塔塔内有多层喷雾层,石灰石浆液喷嘴为轴流型/旋流型,材质为碳化硅。采用二级除雾器,吸收塔内壁采用玻璃鳞片树脂衬里。所有输送浆液的管道在设计上均能保证合理的自流排空,停运后重新启动不发生堵塞。配备有自动停运清洗系统,由工艺水系统供水,防高温、防冻、防结露。吸收塔及相关设备均布置在冷却塔内,为防止夏季冷却塔内高温对设备、仪表的影响,从设备选型、运行、检修方面均采取防高温的措施。为了保证脱硫主要设备运行正常,对空冷塔内设备电机采用闭式水系统进行冷却,水质采用除盐水。 按锅炉BMCR工况全烟气脱硫,脱硫系统设计的含硫量按照1.2%进行,保证含硫量为1.2%时脱硫效率≥95%,脱硫系统可用率≥95%。 3.排烟塔 从锅炉引风机出口烟道引出到脱硫后烟气通过吸收塔顶部垂直烟道排放的整个烟风道系统及设备。烟气系统将未脱硫的烟气引入脱硫装置,将脱硫后的洁净烟气通过排烟装置与冷却塔热空气一起排放。脱硫烟气系统按不设旁路烟道,进入脱硫装置的烟气通过引风机实现流量控制,从吸收塔出来的净烟气直接通过吸收塔顶部的垂直烟道排放,即排烟系统采用“烟塔合一”技术。 从锅炉到FGD的烟气烟道直径大约为8米,烟道从冷却塔约16米高的位置引入冷却塔内部。烟道经过冷却塔X支腿之间,并由带油漆保护的钢结构支撑。冷却塔内部的温度从25°C 到 65°C 不等,这取决于环境以及热负荷。为了避免FGD配件出现故障,所有电机以及其它电气设备应该以热带环境条件为基础予以选择。在正常运转情况下,烟气从FGD顶部排出,同时这股相对较细的气流柱被大量干燥气流包裹,干燥的气流在具有腐蚀性的烟气和混凝土塔筒表面形成了保护层,大量的气流会起到保护冷却塔混凝土塔筒的作用。尽管如此,为了更有效地降低洁净湿烟气对塔筒壁的腐蚀破坏,在混凝土冷却塔筒顶部内表面100m以上高度进行了防护涂料处理。 排烟效果与240m常规烟囱进行比较:在评价检测区域内,空冷塔排烟与传统烟囱的排放污染物对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其分布趋势是相同的,均在区域的西北部出现污染物浓度高值区。从浓度值分析,空冷塔在170m排放高度和烟囱在240m排放高度的条件下,无论是区域的小时浓度和日均浓度的最大值,还是对各关心点的小时和日均浓度最大值,烟囱的影响均高于空冷塔。整体上来讲,尽管空冷塔的排放高度为170m,比烟囱低70m,但由于充分利用了空冷塔中大量热空气的热力抬升力,从而使空冷塔排烟对区域空气质量的改善贡献明显优于烟囱的排放方式。 二、“三塔合一”系统设备的运行状况 1.空冷系统在各类工况的间接空冷系统性能参数得到保证 宝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厂区地处宝鸡东北方向32km,常年环境温度(最低/最高) -19/+40℃,大气压力平均 927mbara,塔筒结构设计风速在10m高度为23.7m/s (0.35kN/m2)。机组经过冬季和春、夏季运行,各项性能工况均得到保证。机组经过一年半的实际运行检验,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散热量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在各种工况和负荷要求下均能保证机组冷却效果。系统阀门严密性良好,控制及保护逻辑完善,在冬季系统投退、运行中未发生设备冻坏现象。海勒式空冷系统自动投入率100%,能完全自行调整,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从下表运行参数情况来看,春、夏、秋、冬各个季节运行均可以满足机组设计要求。采用了混合式凝汽器,凝汽器运行端差近乎为零。以凝汽器背压10KPa为例:该压力下的排汽饱和温度46℃,凝结水温46.12℃,热经济性优秀。 表1 660MW机组海勒空冷系统运行参数一览

负荷 % 环境温度 ℃

凝汽器 背压 Kpa 循环水进出水温度 ℃ 运行 循环泵台数 投运 扇段数 个 百叶窗

开度 %

夏季

50%(330MW) 34 12.57 50/42 3 10 100

80%(500MW) 31 21 60/50 3 10 100 100%(600MW) 33 23.2 63/50 3 10 100

冬季

50%(330MW) -2 8.9 36/27 2 8 35

80%(500MW) -2 9.8 46/31 2 8 45 100%(655MW) -2 7.7 45/29 2 8 55 春50%(330MW) 15 7.7 38/29 3 10 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