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文读懂:全国10大核心城市城市产业布局重点!

合集下载

国内十大城市定位与布局分析

国内十大城市定位与布局分析

1、最彻底成功的逆袭:深圳如果要推出一个城市来代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成就,那必然是深圳,没有之一。

不必说出身于小渔村,即便十年前深圳也还只是一个光怪陆离的窗口和试验区的形象。

当特区不特,十字路口迷茫的深圳人一边疾呼“深圳你被谁抛弃”一边并不曾放慢脚步,而是在产业升级、人口扩容、城市转型成功的基础上,在短短几年内被社会公认跨入了一线城市的行列,使得延续多年的“第四城”之争顿时烟消云散。

西方人在谈论二战后亚洲崛起的时候,常用“东亚奇迹”“汉江奇迹”“香江奇迹”这些词来指代二战后日本和四小龙通过来料加工、进口替代、产业升级等战略实现了产业层次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的高端化。

如果中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发展也有奇迹,深圳必然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个,因为深圳是目前内地唯一一个成功复制四小龙模式实现产业和社会发展高端化的城市,没有之一。

君不见佛山东莞还在腾笼换鸟,苏州无锡还在苦苦挣扎?也正是《抛弃》之后这10年,深圳摆脱了靠政策、靠香港的的印象,成功地在中华城市的银河系中找到了独一无二的特色和坐标。

可谓鲤鱼跃龙门,从南海渔民一跃成为比肩北上广的豪门,但绝不土豪。

中兴、华为、平安、招银、朗科、比亚迪、腾讯、联发科……虽然被称为山寨之都,却也是公认的、特色鲜明的创新之都。

这就是深圳,其浓厚的创业和创新氛围及由此形成的创业生态足以让上海广州甚至香港黯然失色。

如果中国也算有硅谷,那必然是在中关村和深圳之间选一个。

那么深圳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当年苏州风头正盛的时候,深圳官方曾组团去参访过,不想此后深圳反而心中有数了。

这个城市深知自己地盘有限,在粗放外延性发展方式盛行的情况下经济总量迟早会被苏州、天津、重庆等大块头超过,即便随后硬生生把这种情况的发生延迟了10年。

然而该来的迟早要来,如今形势已经非常明朗,比总量将不再是深圳特长,比质量比特色才是方向。

未来在扩充地盘无望的情况下,深圳需要继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做好中国的旧金山,即便城市规模不占优势,照样可以非常有活力,有创新,照样可以引领社会潮流,照样可以做国内的一线城市和全球性的世界城市。

城市产业布局与发展

城市产业布局与发展

城市产业布局与发展城市产业布局与发展是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产业布局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稳定增长,提高就业率,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并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城市产业布局与发展的重要性、方法和案例进行论述。

一、城市产业布局的重要性城市产业布局是指根据城市资源、环境和市场条件,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城市内各种产业的空间分布。

合理的产业布局可以带来以下几方面的重要影响:1.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同产业在不同区域间的合理分布可以促进城市周边地区的均衡发展,避免资源和人口的不均衡分布,减少区域间的发展差距。

2. 优化资源利用:合理的产业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的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3. 促进经济增长:城市的产业布局直接关系到城市经济的发展。

合理的布局可以形成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链的完整度和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增长。

二、城市产业布局的方法1. 功能分区法: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产业区、商业区、居住区等。

通过在不同区域内有针对性地发展相应的产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 产业链延伸法:通过延伸产业链,将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纳入到城市内进行发展。

例如,从农产品生产到加工、销售,实现产业的链条化发展。

3. 创新驱动法:将城市的产业重点放在高新技术产业上,通过技术创新带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

这可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推动城市产业的发展。

三、城市产业布局与发展案例1. 深圳市: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成功地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经济特区,并成为了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基地。

2. 东莞市:东莞市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通过吸引大量外资和技术引进,形成了纺织、电子制造、家电制造等产业的集群。

这些制造业的集聚为东莞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

3. 上海市:上海市多年来强调发展服务业,尤其是金融、贸易和物流等现代服务业。

这使得上海成为了国际金融中心和组织国际大型展览、会议的重要城市。

城市产业布局与发展

城市产业布局与发展

城市产业布局与发展城市产业布局与发展是指城市规划和发展中,针对不同产业的合理安排和促进,以实现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合理的城市产业布局可以提高城市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一、城市产业布局的重要性城市产业布局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增长与稳定就业:合理的城市产业布局可以促进不同产业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的多元化。

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的经济增长点,还可以为城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2. 优化资源配置:城市产业布局可以根据城市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合理规划和利用资源。

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3. 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城市产业布局也可以帮助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

在城市产业布局过程中,可以避免产业过度集聚,推动城市空间的平衡发展,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住品质。

二、城市产业布局的原则1. 区域协调发展:城市产业布局应该遵循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将不同产业合理分布在不同区域,实现经济各行其是、优势互补的局面。

同时,也要考虑不同区域的特点和优势,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2. 提高创新能力:城市产业布局应该注重提高创新能力。

重点培育创新型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推动城市经济升级和转型。

特别是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打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3. 保护环境与生态:城市产业布局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要加强环境管理和资源保护,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优先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推动生态城市建设。

三、城市产业布局的策略1. 产业集群发展:通过促进相同或相关产业企业的聚集,形成特定的产业集群,提高企业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形成产业链条和创新链条。

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创新能力,推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2. 优化产业结构:城市产业布局还应该注重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和布局不同产业的比重。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产业布局策略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产业布局策略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产业布局策略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的过程,旨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在城市规划中,城市产业布局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产业布局策略是指在城市规划中,合理安排和发展城市产业,以实现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一、城市产业布局的意义和目标城市产业布局的意义在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城市产业,可以实现以下目标:1. 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合理的城市产业布局可以促进城市产业的集聚和发展,提高城市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2.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通过合理布局城市产业,可以避免资源的过度集中和浪费,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和优化。

3.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合理布局城市产业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4. 实现可持续发展:合理布局城市产业可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城市产业布局策略的原则在进行城市产业布局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产业多样性原则:合理布局城市产业时,应注重产业的多样性,避免过度依赖某一种产业,以降低风险和提高城市经济的韧性。

2. 产业集聚原则:合理布局城市产业时,应注重产业的集聚效应,将相关产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产业集群,以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3. 产业链衔接原则:合理布局城市产业时,应注重产业链的衔接,将上下游产业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4. 空间分布均衡原则:合理布局城市产业时,应注重空间分布的均衡,避免资源的过度集中和浪费,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和优化。

三、城市产业布局策略的方法和手段在进行城市产业布局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手段:1. 产业定位:通过产业定位,确定城市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以便在产业布局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和发展。

2. 产业集聚区规划:通过规划产业集聚区,将相关产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产业集群,以提高产业的集聚效应和竞争力。

城市产业布局与发展

城市产业布局与发展

城市产业布局与发展城市产业布局与发展是指为了优化城市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合理安排和发展城市的产业布局。

正确的城市产业布局能够促进资源配置的高效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够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城市产业布局与发展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推动城市产业布局与发展的措施。

一、城市产业布局与发展的重要性城市产业布局与发展对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正确的产业布局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城市的比较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城市的产业结构,可以充分发挥城市的特殊优势,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其次,合理的产业布局可以推动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降低经济风险。

当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过分依赖某一或某几个行业时,一旦这些行业出现问题,整个城市的经济会受到严重冲击。

因此,通过产业布局的多元化,可以降低城市的经济风险,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影响城市产业布局与发展的因素1.经济基础一个城市的经济基础是影响产业布局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城市的经济基础包括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和科技创新能力等。

产业结构决定了城市的经济特色和竞争力,资源禀赋则决定了城市该发展何种产业。

同时,科技创新是推动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具备较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城市更有可能在产业布局与发展中获得竞争优势。

2.政策环境政府的产业政策是影响城市产业布局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提供财政补贴和优惠措施等手段,引导和支持特定的产业发展。

同时,政府还可以推动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企业来投资和发展,进一步促进城市产业的多元化和升级。

3.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决定一个城市产业布局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城市产业的布局应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市场对于某些特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程度来决定产业布局的重点。

只有有市场需求的产业才能够在城市中获得持续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的增长。

三、推动城市产业布局与发展的措施1.建立产业政策体系城市应建立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和路径,并提供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引导相关产业发展。

全国主要城市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全国主要城市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全国主要城市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同城市的产业发展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和趋势。

本文将对全国主要城市的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性大都市,其产业结构多元化。

金融、贸易、航运和现代服务业是上海的支柱产业。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上海自贸区的建设,金融服务、物流、科技创新等领域将继续发展壮大。

与此同时,上海在环保产业和高端制造业方面也有着巨大潜力。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政治中心,其产业结构以政府和公共服务为核心。

北京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科研机构,因此高科技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在北京有着显著的发展潜力。

未来,随着科技创新的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新能源等领域有望成为北京的新兴产业。

广州是中国南方的经济中心和国际贸易港口城市,其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

广州的制造业经验丰富,拥有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稳定的出口市场。

未来,广州将继续加大高端制造业和创新驱动型产业的发展力度,逐步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创新创业城市之一。

深圳的产业结构以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拥有众多的创新企业和科技园区。

未来,深圳将继续发展硬科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重庆是中国西部的重要城市,其产业结构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

重庆拥有较强的水陆运输优势和特色的工业园区,制造业发达。

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推进,重庆将继续发展物流、金融、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

以上是对全国主要城市产业发展现状的简要分析,下面将对其未来的趋势进行更细致的探讨。

首先,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各个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

无论是北京的科技创新园区,还是深圳的硬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产业都将在未来继续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将推动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

其次,现代服务业将持续扩大规模和提升质量。

未来10年最有发展潜力的全国10个大城市

未来10年最有发展潜力的全国10个大城市

未来10年最有发展潜力的全国10个大城市
1.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政治中心,北京在科技、文化、金融等领域拥有先进的资源和优势。

2.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上海在国际化、创新、服务业等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3. 深圳:作为中国的科技中心和创新中心,深圳在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发展态势非常迅猛。

4. 广州:作为中国的商贸中心和物流中心,广州在数字经济、跨境电商、智能物流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5. 成都:作为中国的西南门户和文化中心,成都在新兴产业、文创、旅游等领域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6. 杭州:作为中国的互联网中心和数字经济中心,杭州在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非常迅猛。

7. 南京: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和科技中心,南京在文化创意、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发展非常有潜力。

8. 武汉:作为中国的中部门户和科技中心,武汉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非常具有优势。

9. 西安:作为中国的西部门户和古都文化中心,西安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10. 青岛:作为中国的海洋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青岛在海洋经济、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发展非常有潜力。

中国最重要的十大战略城市

中国最重要的十大战略城市

中国最重要的十大战略城市战略要冲,雄踞天下。

最重要的战略城市(城市组),有两个说明。

一,可能是单一城市,也可能是两个城市的组合。

二,判断战略地位,不仅仅考量经济,还要考量政治,军事,区域影响,以及失去成本。

通俗而言,就是丢不起。

当下,中国最重要的十大战略城市组,分别是北京、上海、武郑、广州、成渝、沈阳、西兰、乌鲁木齐、南昆、湛江。

一、北京首都,中国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

兼北方中心。

随着雄安新区的崛起,未来北京将出现巨大变化。

天津重要性更将下降,京津并列的时代终结。

政治中心的地位被分流,两千年来,将一切最优质公共资源集中于首都的模式,将得到改变。

未来的北京,将没有当下北京强势。

但是却更安全。

经济地位将下降,北京当下的经济地位,是非常态,集中了太多的资源所致,随着中国更加市场化,北京将逐步被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中心城市赶超,经济排位将在第三名甚至以第三名之后。

作为连接华北,漠北,东北的北方交通中心,军事重镇,北京在北方具有无可替代的中心地位。

这也是天津虽然被国家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但是事实上却无法胜出北京的核心因素。

北京的北方中心功能,往往被忽视,北京不能疏解交通功能,核心原因就是它是三北枢纽,北京疏解物流和市场,将严重伤害东北。

至于科技中心,文化中心,都是作为首都的派生物,无需多言。

二、上海东部中心,长江入海城市,中国沿海开放前沿作为中国经济之河长江的入海口城市,上海在中国弓字型战略的箭口,同时,又是沿海城市,两者叠加,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随着北京削减功能,未来上海将成为中国无可争议的经济中心。

上海最大威胁,是开放性还不够。

作为海派城市代表,上海需要恢复百年前的开放度,而不是三十年前的开放度。

霸占浙江地盘搞了中国第一大港口之后,上海的对外吞吐功能上升。

杭州、南京、苏州等重要的经济重镇,因为离上海太近,战略重要性下降一个档次,无法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性城市。

正如北京存在,天津就失去了无可替代的地位。

但杭州、南京、宁波、苏州等长三角诸雄崛起,将分流上海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文读懂:全国10大核心城市城市产业布局重点!【招商引资内参正文】01一线城市北京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全国政治、文化、交通、旅游和国际交往的中心,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最集中的城市,不仅有众多的大学,还有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中国教育学会等权威的机关和机构,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等高水平的研究所。

北京市的高校很多,普通大专高校就达到了87所,其中“211工程”就有22所,北京的教育资源是全国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地方。

北京明确了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1、城市定位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对做好北京发展和管理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了重要指示,指明了新时期首都工作方向。

中央把京津冀协同发展确立为重大国家战略,制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首都未来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和光明前景。

2、支柱产业在北京市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可以找出北京市行业发展的重点,当前北京市的支柱产业以第三产业为主,其所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GDP总量的70%,北京市的发展重点在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包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金融街、北京商务中心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临空经济区、奥林匹克中心区。

(1)中关村: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航空航天、文化创意等八大产业集群,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高地。

(2)金融街:定位为金融管理中心和电信指挥中心,重视建立金融业发展市场服务体系,召开首都金融发展论坛、首都国际金融文化节以及举办金融新产品推介会和开展国际交流等形式,提供信息互动与交流的平台。

(3)北京商务中心区:简称北京CBD,形成以国际金融为龙头、高端商务为主导、国际传媒聚集发展的产业格局。

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包括普华永道、麦肯锡等200余家世界级高端服务业企业,聚集了惠普、三星等近百家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是最大的服务外包承接区和需求提供区域;聚集壳牌、丰田、通用等近5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聚集文化传媒企业1800余家,包括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风凰卫视等大型传媒企业,还包括阳狮集团、电通广告、WPP集团等全球知名传媒集团,聚集华尔街日报、VOA、CNN、BBC等国际传媒机构。

区域内国际化资源聚集,集中了北京市约90%的国际传媒机构169家,约80%的国际组织、国际商会110家,约80%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0家,约70%的世界500强企业160家,约70%的国际金融机构252家,约30%的五星级酒店17家1。

(4)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移动通讯产业集群、显示器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汽车制造产业集群、生物制药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医疗设备产业集群、信息安全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集群。

(5)临空经济区:以航空制造业为核心,航空物流、航空研发、航空服务多点支撑的航空产业体系。

(6)奥林匹克中心区:主要功能是文化交流展示,包括:体育赛事,如FLL机器人世锦赛、意大利超级杯足球赛;文艺演出,如滚石三十周年演唱会、安德烈·波切利演唱会,赛事、会展、文演是奥林匹克中心区的新增长点。

上海上海,简称“沪”或“申”,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中国的经济、金融、航运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上海拥有10所“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中4个“985工程”高校。

上海市现有100多所科研机构,10万科研人员及100多所专业技训机构1、城市定位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的基础上,到2040年将上海建设成为综合性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优化和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等全球服务功能2、支柱产业上海市有关部门出台的《上海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其中列出了包括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两大类共20个产业,把电子信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发展汽车制造业等2个大类列入了重点扶持的先进制造业行业。

广州广州地处中国南部、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缘,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濒临中国南海,东连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三水、南海和顺德,北靠清远市区和佛冈县及新率县,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隔海与香港、澳门相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中国的“南大门”,是广佛都市圈、粤港澳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

广州是我国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也是南方高校最密集的城市,拥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4所国家知名985、21工程高校,还拥有其他类型本科院校30所、专科院校46所。

2015年,广州研究生教育招生2.71万人,在学研究生7.95万人,毕业生2.32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30.74万人,在校生104、32万人,毕业生27.14万人。

1、城市定位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优化枢纽空间布局,建设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同时在国务院关于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指出“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比此前的国家中心城市再提升。

广州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到2020年,广州GDP年均增长7.5%以上达到2.8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万元左右,力争提前实现全市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到2020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9%,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达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5件。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8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250万吨,广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6亿吨和2500万标准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0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2%。

商品进出口总值达200亿美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

2、支柱产业要实现这些目标,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坚持“三大战略枢纽、一江两岸三带、多点支撑“发展格局。

三大战略枢纽——国际航运组、国际航空枢组、国际科技创新积组;一江两岸三带——提升珠江经济带、珠江创新带;珠江景观带多点支撑——珠江新城、广州国际金融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天河智慧州南站商务区、广州北站商务区、广州国际创新城、白鹅潭经济圈、白云新城、北京路城化核心区、新中轴线南段商务区、黄墙临港经济区、从化经济开发区。

“三中心一体系”是指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强化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核心和关键;规划四大国际物流园,全市建12个配送中心;一城两区多点”金融产业空间格局【七大现代服务业】金融业:到2020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2%物流业:到2020年,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8%。

信息服务业:到2020年,信息服务业增加值达800亿元。

电子商务业:到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万亿元科技服务业:到2020年,科技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00亿元会展业:到2020年,新培育和引进20个优质专业品牌展会,重点展馆展览面积突商务服务业:重点发展企业管理服务(总部企业)、商务咨询、法律聚务、人力资源等【五大支柱产业】汽车产业:“十三五”时期,汽车工业产值年均增长7%。

电子信息产业:“十三五”时期,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8%石化产业:“十三五”时期,石化产业产值年均增长5%先进装备产业:到2020年,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达2300亿元都市工业:到2020年建成国内领先的时尚服装基地、智能家居基地。

【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1)新一代信息技术(2)生物与健康(3)新材料与高端装备制造(4)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5)时尚创意深圳深圳位于中国南部海滨,是中国经济中心城市,经济总量长期位列中国大陆城市第四位,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在英国《经济学人》2012年“全球最具经济竞争力城市”的榜单上,深圳位居第二深圳市拥有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5所本科院校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一伯克利深圳学院等4所研究生院校,同时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中山大学·深圳获批建设。

1、城市定位2016年4月深圳正式发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该《纲要》共5万多字,分为15章,是深圳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导性规划深圳市未来将建成国际领先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更具辐射力带动力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建设信息经济为先导的智慧城市;建设协调均衡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更具影响力竞争力的国际化城市;建设更高质量的民生幸福城市;建设更具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市;建设一流法治城市;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先锋城市。

2、支柱产业根据《纲要》,未来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深圳市拥有以下支柱产业。

(1)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生物、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文化创意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点围绕生物医药、高端医学影像、基因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材料、数字内容、高效储能等领域。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基因技术、高端医学影像、新能源汽车、高端材料、数字内容、节能环保。

(2)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卫星制造与应用、航空电子设备、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新型健康技术(3)高端现代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专业服务业、商贸会展业、旅游服务业(4)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5)国际化金融创新(6)国际化物流枢纽02东南地区杭州杭州市是浙江省省会,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中国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之一。

杭州市拥有普通高等院校38所,其中公办本科院校18所、民办本科及独立学院9所、高等职业学院17所,在校学生47.47万人,其中在校研究生4.80万人1、城市定位杭州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重镇和商贸中心。

千百年来,从白居易到苏东坡,从西湖到大运河,杭州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说引人入胜。

杭州是创新活力之城,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在杭州点击鼠标,联通的是整个世界。

杭州也是生态文明之都,山明水秀、晴好雨奇,浸透着江南韵味,凝结着世代匠心。

在2016年1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其是“浙江省省会和全省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而杭州的城市发展目标定位是:以美丽中国先行区为目标,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山水旅游资源优势,发展科教事业,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