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讨厌那个人,是因为你自己身上有和她一样的特质
真正能击垮你的,从来不是别人的非议,而是你对自己的怀疑

真正能击垮你的,从来不是别人的非议,而是你对自己的怀疑一、不开心的时候,总想做点什么事,比如剪短发,跑十公里,删掉所有朋友圈和微博。
而事实上,你只能好好过,生活不易,照顾好自己。
二、谁都可以无止境的对一个人好,前提是,值得。
三、时间是治疗一切不快的良药。
等有天回头你会发现,曾经耿耿于怀的大事都变成不值一提的小事,曾经觉得难以逾越的大关都变得渺小不堪。
四、希望你可以明白,长大对你而言,是可以做更多想做的事,而不是被迫做更多不想做的事。
五、没经历过我的事,就没资格谈论我的好坏。
你不是我,不懂我就不要瞎掺和。
不懂我的人,请不要拿我跟任何人比。
六、通讯录里的名字上百个,心事却不知找谁说;微信上的朋友有很多,难过却不知找谁陪。
因为:真正懂你的人真没多少,真正疼你的人更没几个。
七、我始终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有另一个自己,在做着我不敢做的事,在过着我想过的生活。
八、请不要说我变了,因为我没变,只不过懂得了,别人怎样对我,我就该怎样去对待别人。
九、小时候摔跤,总要看周围有没有人,有就哭,没有就爬起来;长大后,遇到不开心的事,也要看周围有没有人,有就爬起来,没有就哭。
十、其实,真正能击垮你的,从来不是别人的非议,而是你对自己的怀疑。
十一、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能用离开,去威胁任何人,因为最后你会发现,原来你真的没那么重要。
十二、也许是年龄一点点大了,很多话听起来没那么实用了,很多时候一句我爱你,甚至不如倒一杯热水,说心疼你,还不如真的过来抱抱你。
十三、做一个成熟、周到、克制的人,真是没什么意思啊!十四、生活总得有点盼头,可以是一部电影,一件在路上的快递,一个喜欢的人,这样子,生活好像就没那么糟了。
十五、有人喜欢你,那是他在你身上,照见了他喜欢的特质,跟你无关……有人讨厌你,那是他在你身上,投射到他排斥的自己,跟你无关……你只需坦然面对,并做好自己。
十六、从此孑然一身,再也没有十里春风。
从此花天酒地,闭口不谈真心实意。
讨厌一个人的句子

讨厌一个人的句子
讨厌一个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能是因为他的言行举
止让你感到不舒服,可能是因为他的性格让你觉得不舒服,也可能
是因为他对你做过一些伤害。
无论是什么原因,讨厌一个人都会让
你感到痛苦和不愉快。
以下是一些表达讨厌一个人的句子,或许能
让你找到一些共鸣。
1. 我真的受够了他的自大和傲慢,每次看到他都觉得很烦。
2. 他的言行举止总是让人觉得恶心,我真的受不了。
3. 每次和他交谈都觉得很累,他总是在说一些让人不舒服的话。
4. 他的态度让我觉得很生气,我真的不想再和他有任何交集。
5. 他总是在背后说我坏话,我真的很讨厌他。
6. 我觉得他的存在就是一种折磨,我真的不想再见到他。
7. 他的行为让我觉得很恶心,我真的不愿意和他有任何接触。
8. 每次看到他都觉得很烦,他的一举一动都让我感到不舒服。
9. 他总是在我面前装出一副好人的样子,但我知道他的真面目。
10. 我真的受够了他的虚伪和假装,我不想再和他有任何联系。
讨厌一个人,是一种消极情绪,但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当我们遇到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的人时,可以选择保持距离,避免和
他们产生冲突,保护自己的心灵健康。
希望以上这些句子能够让你
感到理解和支持,也希望你能够找到处理讨厌一个人的方式,让自
己能够更加轻松愉快地生活。
变成自己讨厌的人是一件坏事(一辩稿)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今天我方的观点是变成自己讨厌的人是一件坏事。
首先,讨厌是指用自己的价值标准衡量之后产生的厌恶或烦恼的情绪。
坏事是指对自己愿望或者他人利益起损坏作用的事情。
而我方评判变成自己讨厌的人是一件坏事是通过是否有利于个人和社会。
下面,我方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我方观点:一、当我变成自己讨厌的人,对自己而言是一件坏事。
首先,我们大多数人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我们讨厌一个人,可能是因为这个人违背了我们的价值观,从而引起我们的反感,而一旦我们成为了那种人,说明我们自己触碰了我们价值观或者是原则,而在我们不愿意改变的情况下,我们面前有两种办法,一是接受现在的自己,降低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二是依旧讨厌着现在的自己,但是为了生活和所谓的成长,忍受着。
但不管是两种里的哪一种,都是一件坏事,如果一个不断的去降低自己的底线,那么最后他是否还存在着底线呢?一个连底线都没有的人,是好的吗?或者,你依旧以自己讨厌的模样去生活,在你自己内心深处,是否会有遗憾和悲观呢?这件事对你自己而言,是好是坏呢?当然是坏的。
其次,当你成长为自己曾经讨厌的人时,你告诉自己,我是因为成长,而成长并不是一件错事,最后欣然接受自己变成自己讨厌的人,那么这就是一场悲剧,一件坏事。
比如你讨厌第三者,但当你成为第三者时,你告诉自己我们才是真爱,这是一件好事吗?你的自欺欺人是一件好事吗?不是,而自欺欺人的成长也就是一件坏事。
二、当我变成自己讨厌的人,对社会而言是一件坏事。
首先,如果每个人都背弃自己曾经的理想,成为自己讨厌的人,那么这个社会又该如何发展。
为什么要提出中国梦,为了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都赋予个人意义,是为了让每个人都可以坚定自己的理想,为了让每个人都可以并且有机会为了自己的理想去拼搏,为了建立一个健康的社会,但是,如果当每一个人开始屈服于现实,遗忘自己的初衷,并且还告诉自己,没有办法,这就是成长,那么这个社会该如何发展,如果一个社会在建造的是一个又一个的螺丝钉而不是人本身的话,那么这个社会是好的社会还是坏的社会呢?那么这个社会应该如何发展呢?华严经中有一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你讨厌那个人,是因为你自己身上有和她一样的特质

你讨厌那个人,是因为你自己身上有和她一样的特质在工作和生活中,以及人际交往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让自己不舒服的人。
那么,为什么有人让我们不舒服?现在,请在脑海里,后者评论区,写下你自己最讨厌的人具有的特质。
我写下的是:虚伪、强势、自以为是、撒谎成性、恶性自恋。
觉察一下,那些让我不舒服的人,几乎都具有其中一项或几项特质。
是那个人让我不舒服,还是她身上的这些特质让我不舒服?这个问题有利于我们弄清真相。
01我们的不舒服或许与眼前的这个人无关“你的不舒服,与这个人无关!”如果有人这样告诉你,你肯定会大声抗议,“怎么可能!”——就是这满口谎言/盛气凌人/笑里藏刀/虚情假意的人,让我不舒服!如果追问一句,“她只让你不舒服,还是也让别人不舒服?”“你看到的那些特质,是否别人也看到了?”“你讨厌她,是否有人喜欢她?”我们会发现,自己再讨厌的人,也有人不讨厌,甚至喜欢。
更具体地说,她身上具有的某种特质,唤起了你不舒服的感觉,而别人看不到这种特质,或者对此免疫,或者对此有另外的解读。
因此,你的不舒服只与你有关。
可是,这是为什么呢?心理学中有这样一种观点:你讨厌那个人,是因为你自己身上有和她一样的特质。
但在意识中,你认为那种特质是“坏的”。
而承认自己是“坏的”太痛苦了,太不好接受,于是把这种“坏”投射在别人身上。
同时,认为别人是“坏的”也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我们可以因此瞧不起她,对她的行为嗤之以鼻,并在心里获得一种优越感。
这一点,看自己比较难,看别人比较容易。
一次,我在一个女人面前提到她的一个朋友如何有爱心,做了不少公益活动。
没想到她马上很不屑的对我说:“那是你不了解她,她很虚伪,对员工很吝啬!”我心中一惊,因为虚伪与对下属不好这两点,一直是我认为她具有的最大问题。
当时就想,是不是我在说别人有什么“毛病”时,这其实也是我自己的“毛病”?02我们因为不喜欢负面感觉,所以也不喜欢唤起这种感觉的人心理学还有一种观点:你喜欢一个人,不是喜欢她,而是喜欢自己在她面前的感觉。
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讨厌的人

各位微友,大家好,今天的分享为十分种左右,我们一起来看看用另一种视角分析我们所讨厌的人。
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讨厌的人,从令你讨厌人的身上看到了飞扬跋扈、虚伪至极、欺软怕硬、大大咧咧、虚荣心极强或者其他的特质。
或许你也读了很多的文章在帮你分析为什么你总是讨厌这类人,为什么这类人在你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你讨厌的那些特质和你内心又是什么样的关系。
知道这些也许你会恍然大悟,会豁然开朗,但之后可能还是忍不住去排斥那些人,而那些人还会不断的出现在你的周围扰动你的心。
我也有讨厌的人,回想起从小到大遇到让我讨厌的人好像无外乎也就那几种类型。
但其中一种就是用心理学的话说就是不断侵占我的边界线(其中一种类型就是那种明明不是和ta很熟,ta还总是不断侵占我的边界线。
)比如说总是不告诉我就随便拿我的东西,一边霸占还一边埋怨你的东西多么多么的不好,对比自己会买什么样的(说着自己下次要买什么什么样的)。
当你不巧,碰到她正在“案发现场”时,偶尔发发善心告诉你ta只是借用一下,从来不爱惜别人的东西不说,丝毫也没有感谢的意思。
好像你还应该高兴似的。
而当你用ta什么东西的时候,ta就百般给臭脸,明着说不让你动这个,不让你动那个。
当然,这种人在你有困难的时候,从来也不会主动帮助你。
而ta有困难的时候,不管你方不方便死乞白赖的让你帮。
要想知道怎么面对这种讨厌的人,你想要看看ta的做法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情绪。
对于上述我的例子,可能是因为对方的做法让我感觉不到尊重,让我感觉不到平等。
好像一切都得围着ta转才行,而我的需求,我的价值则不被看重、在乎。
首先认识自己负面情绪是处理与讨厌人关系很重要的一步。
你也有可能疑惑,到底是谁的原因呢?Ta是针对我吗?今天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以缓解我们的不悦——我们如何解释他人的行为呢?我们想探讨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动机,就是进行归因的过程。
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认为一般人(在归因时要沿着三个方面的线索进行思考),然后把原因归结于刺激物、行动者、环境背景。
对别人产生反感厌恶,是我们过去的恶业所感召

对别人产生反感厌恶,是我们过去的恶业所感召外在的境界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折射。
佛教中说,依报随着正报转。
正报是我们自身,依报是我们周围的一切环境,包括山河大地和人际关系等等。
依报是我们自身的业力感召来的。
业力反映出我们的内心深处无始以来种子熏习的势力,以及形成的等流习气。
这种力量牵引着我们,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外界有各种各样的认识。
我们看到他人,有时候看第一眼就觉得很顺眼、很喜欢。
因为一切愉悦的感觉都来源于过去生的善业,那些善业感得了快乐的果报。
如果我们觉得反感、厌恶、愤怒,乃至生起各种不良情绪,那一定是过去生中的恶业所感召。
当我们看到他人的短处,产生一种不悦意之受。
这是我们自己与烦恼相应而产生的感受。
它折射出来的不仅仅是个人判断力的高低,而是烦恼和思维角度的问题。
我们看人,往往很难看到他人的长处。
刚跟人家谈了三五分钟的话,甚至只是从头到脚扫视了人家一眼,基本上就能感觉到这个人的各种毛病、习气以及他讲话的目的所在。
我们还常常惊叹自己的「识人水平」,沾沾自喜于这种情绪。
觉得「我这个人法眼如矩!什么人都能看穿!就连一个蚊子从我面前飞过,我都知道它是雄是雌!」其实这代表什么呢?代表我们更注重对方的缺点与烦恼。
也就是说,对方的缺点与烦恼和我们自己是比较相应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为什么那些长处不容易和我们相应,却总有这么多短处和我们相应呢?因为我们内心烦恼炽盛。
如果满眼看到的都是不悦意,经常做种种愤怒之状,这更多地说明自己的心性不够调柔。
六祖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
」所谓「不见他人过」,不是说眼睛里看不见他人之过,而是说看见他人之过,并不会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这需要有智慧与慈悲两种方便加以对待。
用智慧分别,可以发现对方有种种缺陷,不随他的烦恼而转;同时用慈悲予以善意的理解乃至宽容——这个人因为缺乏智慧而充满缺点,他是如此可悲悯!对他不是一种鄙视厌恶的态度,而是一种同情怜悯的态度,甚至是一种更加体贴照顾的态度。
如何把自己不喜欢的人踢出局

如何把自己不喜欢的人踢出局我们在自己人生的经验中,常常有这种经验,在工作中、在婚姻、在感情或在家庭中,总是有某些人会重复出现在我们的经验当中,让我们感到非常的不愉快,我们很想避开他却避不掉,想要推开他却推不掉。
我们就感到非常的气馁、非常地无力,我们越用力推开他,我们越是用力地避开他,这个人和我们粘得就越紧,我们越用力,这个人反倒越是繁密地出现在我们的经验当中。
到底我们要怎样做,我们才能把这个人从我们的经验当中踢出局。
这种情况的产生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吸引定律。
吸引定律告诉我们说:同频共振,同质相吸。
如果一个人他会介入你的经验,并且重复地出现在你的经验,那不管表面上的原因跟过程是什么?最根本的原因是你跟他达到了共振、和鸣。
什么是所谓的共振、和鸣呢?比如:一个人身上有十个特质,这其中有8个对你来说是优点,有2个对你来说是缺点,这两个缺点呢,一个是很贪心,一个是很小气,而你这个人偏偏最讨厌别人贪心和小心,于是你常常在你自己的心中不知不觉你会想到这个人有多贪心,有多小气,想到你多么讨厌这个人,你心目中有非常多这样的记忆,他怎么样子对你贪心,怎么样对你小气,并且你观察到他对别人怎么样子的小气、怎么样子的贪心,如果别人问起你对他的看法,你很少会去描述他那8个优点,但你会非常集中而且充满很强烈的负面情绪去向人家述说他的这两个缺点。
任何东西不管是你要的还是你不要的,只要你持续地聚焦,你都会得到,这就是创造定律。
所以当你持续地聚焦到这个人的缺点的时候,你就和这个人缺点达到了共振。
当你想这个人不好的时候,你就不断地在吸引、不断地在激活他对你重现他的缺点,不管这些缺点是你要不要的,不管你这个聚焦的过程本身你是否察觉。
我们聚焦的都会放大,并且吸引更多,当这个人身上如果有十个特质,而你偏偏只聚焦在他那2个特质时,而那2个特质刚好对你来说是缺点,于是每当你一想起他的这个缺点,或者是你观察到他那2个缺点,你产生很强烈的负面情绪的时候,那表示你正在持续地激活他的这个部分,这个你不要的部分,当你产生负面情绪时,其实也是告诉你正在创造一些你不要的东西。
心理学家:心术不正的人,往往都具有这五个特质,请速速远离!

⼼理学家:⼼术不正的⼈,往往都具有这五个特质,请速速远离!⽣活中我们总能碰到形形⾊⾊的各种⼈,每个⼈的性格都是不⼀样的。
有的⼈我们相处得了,有的⼈我们会因为她的性格相处不了。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在与⼈交往的过程中,都需要对于⼀个⼈有⼀些⾃⼰的“⼼眼”。
⼼理学家:⼼术不正的⼈,往往都具有这五个特质,请速速远离!1、搬弄是⾮,造谣诬陷⼼术不正的⼈,整天的⼼思不在⾃我进步上,⽽是在拖别⼈后退上⾯。
他的最⼤特点就是:见不得你好!他会利⽤⼀切⼿段,在你背后中伤你,添油加醋地说你坏话,联合⾝边的⼈来孤⽴你。
闹得满城风⾬,⼤家都对你指指点点,他才开⼼。
⼈⾔可畏,他就是让你百⼝莫辩!2、凡事找⼈背锅,还说⾃⼰是⽆辜在现实⽣活中最常见的事情就是,⾃⼰做错事情,把责任⼀个劲的全都推到别⼈⾝上。
这种⼈⽆论在⽣活中还是⼯作上⾯都是这样的,⼯作做不好了,埋怨⼯作难度⼤。
⽣活中⾃⼰做错了事,不懂得反省⾃⼰,还说是别⼈让他做的。
反正,⼩编是觉得这种⼈真的是⼼术不正,坏的很。
3、特别爱⾯⼦这是⼀种特别爱⾯⼦的⼈,他们爱⾯⼦的程度⾮常⾮常的深,不管⾃⼰说的对,还是说的错,别⼈都不能有任何反对的意见,甚⾄连⼀个不字都不能在他⾯前讲,如果你讲的这个不字,他就会跟你没完没了,把你纠缠得焦头烂额,所以,⼤家⼀定要注意,遇到这样的⼈,⼀定要让⾃⼰⼼⾥⾯有底。
4、没有责任⼼的⼈在他们⾝上,你会发现,他们的⼈⽣就是满嘴的跑⽕车。
没有责任⼼的⼈之所以会⼼术不正,因为他们⾻⼦⾥是⼀种懒癌到了晚期。
正所谓“君⼦坦荡荡,⼩⼈长戚戚!”。
⼼的⼒量⽐我们想象中强⼤,⼼术不正的⼈,终究成就不了⼤事!⼀个⼈为何⼀直⼀事⽆成,最⼤的原因就是⼼术不正、⼼思不端正。
5、不懂得回报他⼈虽然说帮助别⼈,就不应该抱着对⽅会回报的⼼态,这样会显得⾃⼰⽄⽄计较。
但是,这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对⽅不会为难你,也不会得⼨进尺。
有⼀些⼈在受到你的帮助之后,连⼀句感谢都没有,说明他认为你的帮助⾮常廉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工作和生活中,以及人际交往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让自己不舒服的人。
那么,为什么有人让我们不舒服?现在,请在脑海里,后者评论区,写下你自己最讨厌的人具有的特质。
我写下的是:虚伪、强势、自以为是、撒谎成性、恶性自恋。
觉察一下,那些让我不舒服的人,几乎都具有其中一项或几项特质。
是那个人让我不舒服,还是她身上的这些特质让我不舒服?这个问题有利于我们弄清真相。
01我们的不舒服或许与眼前的这个人无关“你的不舒服,与这个人无关!”如果有人这样告诉你,你肯定会大声抗议,“怎么可能!”——就是这满口谎言/盛气凌人/笑里藏刀/虚情假意的人,让我不舒服!如果追问一句,“她只让你不舒服,还是也让别人不舒服?”“你看到的那些特质,是否别人也看到了?”“你讨厌她,是否有人喜欢她?”我们会发现,自己再讨厌的人,也有人不讨厌,甚至喜欢。
更具体地说,她身上具有的某种特质,唤起了你不舒服的感觉,而别人看不到这种特质,或者对此免疫,或者对此有另外的解读。
因此,你的不舒服只与你有关。
可是,这是为什么呢?心理学中有这样一种观点:你讨厌那个人,是因为你自己身上有和她一样的特质。
但在意识中,你认为那种特质是“坏的”。
而承认自己是“坏的”太痛苦了,太不好接受,于是把这种“坏”投射在别人身上。
同时,认为别人是“坏的”也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我们可以因此瞧不起她,对她的行为嗤之以鼻,并在内心里获得一种优越感。
这一点,看自己比较难,看别人比较容易。
一次,我在一个女人面前提到她的一个朋友如何有爱心,做了不少公益活动。
没想到她马上很不屑的对我说:“那是你不了解她,她很虚伪,对员工很吝啬!”我心中一惊,因为虚伪与对下属不好这两点,一直是我认为她具有的最大问题。
当时就想,是不是我在说别人有什么“毛病”时,这其实也是我自己的“毛病”?02我们因为不喜欢负面感觉,所以也不喜欢唤起这种感觉的人心理学还有一种观点:你喜欢一个人,不是喜欢她,而是喜欢自己在她面前的感觉。
那么,你讨厌一个人,也不是讨厌她,而是讨厌自己被她唤起的那种感觉。
譬如,我特别讨厌强势的女人,是因为她们的“强势”唤醒了我内在的“虚弱”。
而“虚弱”是一种让人很不舒服的感觉,同时承认自己“虚弱”也会引发一种羞耻感。
同样,我们容易被一个总是自以为是的人,唤起自己一无所是的感觉;被一个极度整洁卫生的人,唤起自己邋遢的感觉;被一个撒谎成性的人,唤起被愚弄的感觉;被一个“好人”唤起自己是“坏人”的感觉等。
而那些自恋、偏执等人格障碍者,更容易唤起我们的负面感觉,对这些人另写文讨论。
我们因为不喜欢这些负面的感觉,所以也不喜欢唤起这种感觉的人。
还有一种可能,这些特质我们没有,但这些特质带来的一些东西让我们“羡慕嫉妒恨”。
譬如,表面上我们是讨厌一个人的虚伪,但实际上我们可能羡慕她的八面玲珑或处事圆滑,也有可能嫉妒或恨她靠虚伪得到的成功。
我们讨厌一个人的自恋,也许羡慕她那种“永远觉得自己最好”的状态。
听到一个例子,一个相貌平平的女人,特别讨厌水性杨花的女人。
深入觉察,才发现自己讨厌的深层原因,是嫉妒她们对男性的吸引力。
03“不舒服”背后也许有一道未疗愈的伤口人类的负面特质林林总总,我们为什么只对某些特质毫无抵抗力呢?这大概和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有关。
我之所以讨厌虚伪、强势、自以为是、撒谎成性、恶性自恋的人,也许是因为我的童年经历。
大约在我六岁时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对我的伤害如此严重,以至于成为我最早的记忆。
小时候有一个阶段我收集漂亮的火柴盒,也许因为这个爱好,我有一次到村里一户人家的厨房去拿火柴。
往外走的时候,被这家的女主人抓了个现行。
她很凶地叫嚷着,并去找母亲告状。
我顿觉大祸临头,极度恐慌。
我离开了她家,开始逃跑,却不知要逃向哪里。
我惊慌失措地站在村子里的一条小路上,感受着漠漠的恐惧……自此,那种恐惧感深深印在我的生命里,笼罩了我整个童年。
在这个“偷火柴事件”里,虚伪、强势、自以为是、撒谎成性、恶性自恋这些特质都存在。
我母亲是一个十分严厉的女人,我自小就害怕她。
除了强势外,她几乎不自恋,同时也没有虚伪、撒谎等特质。
而那个向母亲“告密”的人,被村里人戏称为“万事通”,她经常夸夸其谈,仿佛世上没有她不知道的事情。
她具备了除了强势之外的所有特质。
也许她就是我讨厌的那类人物的“原型”。
每遇到这类人,就激活了我童年经历的那种恐惧、羞耻以及被出卖的体验。
而且,很有趣的是,我讨厌的几个人几乎都是女性,很少有男性因为强势或虚伪让我想躲开。
对于这种心理机制,美国心理医师苏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中有着精彩的描述。
她将此称为“热键”——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的富集情感的敏感神经束。
“每一个‘热键’就像一个充电电池,存储着我们末了的心事,积蓄着我们的仇恨、内疚、不安全感和脆弱。
这些都是我们的弱点,是由我们的基本品质、敏感性以及小时候的经历共同塑造的。
”她说,储存在我们“热键”中的情感和记忆可能会变得模糊,但是当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勾起了我们埋藏在内心的记忆时,其所引起的反应会超越思想和理性的约束,长期贮藏和蓄势待发的纯粹情感就会奔流而出。
可见,是谁让我们不舒服?是那些我们没有修复好的创伤,以及我们不接纳的自己的某些特质,而不是眼前的这个人。
04拥抱自己的人格对立面如果把我们喜欢的、正向的人格特质称为A,那么我们讨厌的、负向的人格特质就是-A。
我们会发现世界上有许多吊诡的现象:A和-A总是如影随形。
譬如,同性恋者做着反同性恋的工作;洁癖者找一个邋遢的伴侣;极端厌恶自恋的人,却长期为一个自恋者工作。
武志红在他的文章中,提到这样一个例子:一个自认为“负责、勤劳、善解人意、顽固、强势”的企业家,却选择了一个“不负责任、懒惰、任性、灵活、容易受人摆布”拍档。
他认为,选择这个拍档,不是这个老板做生意的需要,而是他内心的需要,他需要找一个人,把内心深处被严重压抑的东西投射到这个人身上。
这样,他可以理直气壮地将内心的冲突转嫁到这个外部关系上来,从而在极大程度上减轻了自己的痛苦。
因此,严重压抑自己的-A,它会通过在你身边“设置”一个让你不舒服的人来替你表达。
那么,是不是我们接纳了自己的全部特质,世界上就没有让我们不舒服的人了?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这样。
当一个人超越了二元对立的框架,或许就会达到这种境界。
台湾证严法师就有“普天三无”的说法,即普天之下,无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无我不能相信的人;普天之下,无我不能原谅的人。
05我们普通人,也许可以通过一个练习来拥抱自己的人格对立面1.列出你的所有重要个性,也即列出A。
2.找出-A。
3.对自己说,我可以A,也可以-A。
他提醒,在找出A与-A时,不要停留在表面意思上,而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贴切地表达出内心的感受。
比如,我的A 是真诚,-A就是虚伪,这种虚伪有时包含了对一件事的弹性与变通。
对我来说,这个练习是这样的:我带着感觉对自己说,我可以“真诚待人、尊重事实”;我也可以“稍为变通、更有弹性”;我可以同时拥有“真诚待人、尊重事实”,也可以“稍为变通、更有弹性”,这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体验。
作者 | 代桂云,壹心理专栏作者,一个相信文字改变世界的写作者,一个让心理学服务大众的践行者。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你|价的|值分|连享|城说明:挑选优质文章及视频,与大家共同学习。
重在分享,尊重原创。
1.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品版权及观点归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
2. 所有转载均标明原始出处与原作者,如尽力核查未能发现原始出处和原作者,则默认“来自网络”。
若有疏漏欢迎原作者及时联络署名或删除。
3. 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让爱回家富足 | 和平 | 喜乐 | 丰盛让爱回家【让爱回家】公众平台致力于传播身心灵正能量美文,定期推送彼尚企业参会通知、以及其他有益于大家的身心灵方面的课程通知,分享每天生活中的奇迹,让我们开始穿越无明走向觉醒,伴随你找到自性之光,活出爱与感恩。
可,加入《我是正能量》微信群,欢迎加入爱的家园,让我们一起让爱回家!如果感觉文章很赞,请嘉奖小编,我们会更加努力!感恩各位家人的陪伴,感恩生命中遇到了您,是您的陪伴才让《让爱回家》平台越来越成长,是您的支持和鼓励才让瑞卿一直有创作灵感。
在这期间有许多家人有许多的人生疑惑,瑞卿也愿意尽自己绵薄之力来让大家找回心灵的家。
可是我发现其实大家的问题都大同小异,其实只是大家还没有了解一些生命的真相,所以瑞卿就想是否可以有这样一个平台,可以永久保留,只要家人进来就可以听到分享,大家各取所需,而且还不占用群的资源,大家不用爬楼梯听分享,解决疑惑了呢?结果宇宙就显化了这样一个语音分享平台给我,让我在这里可以用语音给大家分享生命的实相,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到语音分享平台,瑞卿愿用真心相伴,和大家一起让爱回家。
.彼尚介绍彼尚·安裘密,现年72岁,在伊朗出生,19岁时移民美国。
他是一位演说家,曾经在全世界巡回演讲,讲述健康、身心灵平衡之概念、分享奇迹及如何成功和实现丰盛人生等等题目。
他曾经为美国著名影视歌星、亿万富豪甚至国家总统做过个案,为他们指引了获得轻松愉快生活的方向。
Bijan所倡导的宇宙法则、书本、光盘、研讨会和工作坊等协助人们打开心扉、接受喜悦、实现和平和轻而易举的人生,而最终达成世界和平。
他在5年前觉察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和平的能量,中国将是引领世界和平的国家。
于是来到中国,在中国进行巡回演讲。
他的演讲让很多人重新找回了初生时的快乐,他的喜悦感染着每一位前来聆听的听众,他的健康令无数人惊叹,他让每一位来到他的研讨会的人都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和喜悦。
如今,他的正能量之旅仍在继续,欢迎每个人来到彼尚老师的研讨会,接收和平喜悦的沐浴。
前美国总统布什、里根、加州州长施瓦辛格、莉芙泰勒、约翰屈伏塔、好莱坞巨星布拉德皮特、fecabook(脸谱网)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华人身心灵作家张德芬、疯狂英语李阳、销售女神徐鹤宁、中国心灵财富李胜杰等等政商名人都曾经上他的课程,并且强力推荐他的课程。
健康:他荣获了三次世界先生冠军,分别是1993年、1994年和2003年,22 年以后没有生过一次病,健康状况令医生惊叹,从未见过如此无瑕的健康。
财富:他是一名成功的商人,轻轻松松获得了几亿资产。
关系:他的爱情和家庭关系以及所有的关系,都十分的轻松愉快。
灵性:内心深处充满极大的喜悦,和平与无条件的爱。
轻而易举的富足当你作为一个孩子来到地球上时,你的一切都是纯净的。
你没有对过去和未来的思想,你不会担心、恐惧,你也没有任何问题和困难。
你完全在当下享受每一个时刻,并且你记得当下就是喜悦与快乐。
随着你长大,你把自己的头脑填满了各种信念系统,很快这些信念系统就让你和你的真我断开了连接,结果就是让你变得受苦和永远都不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