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卫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为什么能利用卫星进行军事侦察

为什么能利用卫星进行军事侦察
1. 射程广——卫星能够从天空中大范围的观察地面,它的位置可以无
视地球的背景的影响和障碍,这比传统的机动侦察更具有优势;
2. 覆盖面广——卫星拥有广泛的覆盖面,可以局部地覆盖地表覆盖,
增大侦察范围,比一般机动侦察覆盖更加广阔;
3. 分辨率高——卫星能够高分辨率拍摄地面,赋能可以通过精确的成
像分类和跟踪观察地面目标,从而发掘其中的信息重要性;
4. 作战效率高——利用卫星能够更高效的了解敌我双方的作战动态,
像是精确的作战协调和军事实时策略调整,等提高军事决策的准确性;
5. 成本低——卫星能够比较实惠的价格拍摄地表,而且它只需要用地
表设备接收拍摄数据就可以,比起传统作战设备付出的成本要低许多。
从上面可以看出,利用卫星进行军事侦察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既
能够增强双方的信息交流,又能够有效的收集情报,增加战斗的效率,将军事策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而这些优势又来自卫星的特性,也
正是把它们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才能让它们为军事侦察带来种种
优势。
浅谈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

浅谈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 安茂春周光华************************************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悍然采取了空中军事打击(以下简称“盟军行动”),并于5月8日野蛮地轰炸了我驻南大使馆。
在这次侵略行动中,美军使用了大量先进精确制导武器,其命中精度与威力令世人担忧,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就是这些武器及其发射平台大量采用的制导或导航定位方式。
从“盟军行动”以及90年代发生的其它几次战争的具体应用来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不仅就是现代战争的重要支援系统,而且已经成为现代武器装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目前正在运行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目前世界上正在运行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有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 与俄罗斯的GLONASS,二者在定位体制上大体类似,都提供军码与民码两种信号,具有全球、全天候、全天时无源三维连续定位能力,具有很高的定位精度。
GPS由美国军方控制,1973年开始研制,1994年完成组建,系统由卫星星座以及相应的地面测控站组成。
星座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无论在世界什么地方,几乎随时都可以捕获到其中的4颗卫星。
每颗GPS卫星都发送L1、L2两个频率载波信号,L1信号提供C/A码(即民码),抗干扰能力比较差,供民用用户使用,也供军用接收机截获P/Y码(即军码)用,用户可自由接收;L2信号提供的P/Y码,抗干扰能力比较强,供军用接收机修正电离层误差,采取加密手段,不能随意接收。
P/Y码定位精度,水平约12米,垂直约18米;C/A码定位精度,水平与垂直为100 米左右。
美国仍在研制发射新一代GPS卫星,新型卫星所提供的定位精度将更高。
前苏联/俄罗斯也于70年代开始研制GLONAS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1995年完成系统的组建,其星座也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3个轨道面上。
浅谈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

浅谈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悍然采取了空中军事打击(以下简称“盟军行动”),并于5月8日野蛮地轰炸了我驻南大使馆。
在这次侵略行动中,美军使用了大量先进精确制导武器,其命中精度和威力令世人担忧,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这些武器及其发射平台大量采用的制导或导航定位方式。
从“盟军行动”以及90年代发生的其它几次战争的具体应用来看,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不仅是现代战争的重要支援系统,而且已经成为现代武器装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目前正在运行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目前世界上正在运行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有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 和俄罗斯的GLONASS,二者在定位体制上大体类似,都提供军码和民码两种信号,具有全球、全天候、全天时无源三维连续定位能力,具有很高的定位精度。
GPS由美国军方控制,1973年开始研制,1994年完成组建,系统由卫星星座以及相应的地面测控站组成。
星座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无论在世界什么地方,几乎随时都可以捕获到其中的4颗卫星。
每颗GPS卫星都发送L1、L2两个频率载波信号,L1信号提供C/A 码(即民码),抗干扰能力比较差,供民用用户使用,也供军用接收机截获P/Y码(即军码)用,用户可自由接收;L2信号提供的P/Y码,抗干扰能力比较强,供军用接收机修正电离层误差,采取加密手段,不能随意接收。
P/Y码定位精度,水平约12米,垂直约18米;C/A码定位精度,水平和垂直为100 米左右。
美国仍在研制发射新一代GPS卫星,新型卫星所提供的定位精度将更高。
前苏联/俄罗斯也于70年代开始研制GLONAS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1995年完成系统的组建,其星座也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3个轨道面上。
其民码定位精度可能优于100米,军码定位精度可能低于GPS军码。
近几年,由于俄罗斯经济状况恶化,缺乏研制发射补网卫星所需的经费,至1999年2月,GLONASS星座工作星只有19颗,而且大多数卫星已超过了设计寿命。
21世纪军用卫星发展概况

21世纪军用卫星发展概况摘要:21世纪初前后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军事卫星得到了广泛应用。
实践证明,军事卫星在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本文主要对21世纪军用卫星的发展概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卫星军事发展战争一:军用卫星的概念军用卫星(military satellite):专门用于各种军事目的的人造地球卫星。
是发射时间最早、发射数量最多的人造地球卫星之一。
军用卫星从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到90年代直接参加局部战争,已经发展成为一些国家现代作战指挥系统和战略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喻为现代信息战的军事力量倍增器。
二:军用卫星的分类用于各种军事目的的人造地球卫星。
军用卫星发射数量最多,约占世界各国航天器发射数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50年代末期,人造地球卫星开始试验用于军事目的,到60年代中期各种军用卫星即已相继投入使用。
70年代之后,军用卫星得到很大发展,已经成为一些国家现代作战指挥系统和战略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用卫星按用途一般可以分为侦察卫星、军用气象卫星、军用导航卫星、军用测地卫星、军用通信卫星和截击卫星。
一些民用卫星也兼有军事用途。
1、侦察卫星:利用各种遥感器或无线电接收机等侦察设备收集地面、海洋或空中目标的辐射、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获取军事情报。
侦察卫星又分为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海洋监视卫星、导弹预警卫星和核爆炸监视卫星等。
2、军用气象卫星:利用各种气象遥感器拍摄云图和获取其他定量气象参数,提供全球范围的战略地区和任何战场上空的实时气象资料。
军用气象卫星具有保密性强和图像分辨率高的特点。
美国的军用气象卫星有“布洛克”号国防气象卫星,苏联的军用气象卫星混编在"宇宙"号卫星系列中(见气象卫星)。
3、军用导航卫星:通过发射无线电信号为地面、海洋和空中军事用户导航定位。
军用导航卫星定位精度高,能在各种天气条件下和全球范围内提供导航信息,而且用户设备简单。
军用导航卫星主要为核潜艇提供在各种天气条件下全球导航定位服务,也能为地面战车、空中飞机、水面舰艇、地面部队甚至单兵提供精确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
信息化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运用例子

信息化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运用例子信息化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运用已经成为军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化装备的运用可以提高军队的作战效能,增强作战指挥能力,提高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增强战争决策能力,提高作战力量的整体效能。
下面将列举10个信息化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运用例子。
1. 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是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信息化装备之一。
通过卫星通信系统,指挥员可以实时获取战场信息,指挥部与前线指挥部之间可以实现远程通信。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指挥决策的速度和准确性。
2. 无人机:无人机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人机可以用于侦察、目标识别、目标打击等任务。
无人机可以携带各种传感器和武器,通过无人机的使用,可以提高作战的灵活性和隐蔽性。
3.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目标识别和打击,提高作战的效率和准确性。
人工智能还可以用于战争模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方面,帮助指挥员制定更科学的战略方案。
4. 网络战:网络战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网络战,可以进行网络攻击、网络防御和网络侦察等任务。
网络战的目的是破坏敌方的网络系统,干扰敌方的指挥和控制,提高我方的作战效能。
5. 光电侦察系统:光电侦察系统可以通过红外、激光和电视等传感器,实时获取战场上的图像和视频信息。
通过光电侦察系统,可以提高侦察的效率和准确性,为指挥员提供更全面的战场情报。
6. 导航系统:导航系统是现代战争中必不可少的信息化装备。
通过导航系统,可以实现战斗部队的定位和导航,提高作战的精确度和协同能力。
导航系统可以使用GPS、北斗和伽利略等卫星定位系统,提供高精度的定位信息。
7. 雷达系统:雷达系统是现代战争中重要的信息化装备之一。
雷达系统可以实现对空中和地面目标的探测和跟踪,提供目标的位置、速度和高度等信息。
通过雷达系统,可以实现对目标的实时监控,为指挥员提供更全面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
8. 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是现代战争中必不可少的信息化装备之一。
战争中的“天眼”—— 军事卫星

战争中的“天眼”——军事卫星作者:暂无来源:《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2012年第12期文/魏岳江你们看过电影《星球大战》吗?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战争可能在太空真实上演。
到那时,光怪陆离的太空武器会轮番登场,上演一场场生死决战。
在未来的太空大战中,有一种武器会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就是——军事卫星。
实际上,军事卫星已经在地球上的现代战争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战场上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有人说,波斯湾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天战”,因为波斯湾战争证明,“空间武器系统无论在战略行动还是在战术行动上,都已成为现代作战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以伊拉克战争为例,美军使用多种侦察卫星,形成严密的监控网络,像一只只“天眼”从太空时刻追踪、窥探着伊拉克的一举一动。
这些“天眼”功能各异,名字也五花八门!“锁眼”卫星,是美军在这场战争中使用的光学成像卫星,或许我们可以叫它“夜猫子”,因为它白天黑夜各两次飞越伊拉克上空,可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对伊拉克的目标区进行扫描。
“夜猫子”厉害,但“透视眼”——“长曲棍球”雷达成像卫星更神奇!原来,这种卫星携带的雷达为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能显示伊拉克埋在地下的管道和伊军地下掩体等目标。
此外,透视眼“长曲棍球”的跟踪能力超强,它能时刻跟踪伊拉克的装甲部队、机动导弹的行动,并将拍摄到的图像在30秒内传输到美军在卡塔尔的联合作战中心。
有些侦察卫星不仅是“千里眼”,还是“顺风耳”呢。
比如“大酒瓶”卫星,就是用来监听伊拉克无线电通信和广播的。
一些气象卫星也大显身手,比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还利用了气象卫星进行气象侦察,进行沙尘暴预警。
一旦伊军使用化学武器,气象卫星也能及时探测到。
跟踪太空卫星,绝非易事要想跟踪太空卫星,就必须先了解卫星轨道。
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就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按离地面的高度,轨道可分为低轨道、中轨道和高轨道;按形状可分为圆轨道和椭圆轨道;按飞行方向可分为顺行轨道(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逆行轨道(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赤道轨道(在赤道上空绕地球飞行)和极地轨道(经过地球南北极上空)等。
军事卫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课程论文Course Paper论文编号Paper No:1206010413撰写日期Date: 2014-4-5军事卫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姓名XXX(计算机与信息学院XX级计算机X班XXXXXXXXXX)课程名称Course:军事高技术课程性质Course No:公选课学分数Credits:1主讲教师Instructor:张帆开设时间Semester: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河海大学军事卫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朱雪林(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12级计算机4班 1206010413)摘要:21世纪初前后的几场军事高技术战争中,军事卫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其在战争中的广泛应用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思考。
事实证明,现代战争胜利的天平将会倾向军事卫星实力更加强大的一方。
关键词:军事卫星作用现代战争1 概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小米加步枪式战争已经不复存在,而是被如今的军事高技术战争所替代。
在军事高技术中,军事卫星技术在战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使其成为继海、陆、空之后的第四维战场。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军事卫星的发展,我们也必须清楚的了解到军事卫星在现在战争中的作用。
2 军事侦查卫星在现代战争中的监控作用在军用卫星之中,侦查卫星数量最多,应用最广,可以说,世界的每个地区都在军事侦查卫星的监控之下。
相对于空中的无人侦察机、水面舰艇、陆地上的雷达等其他的监控手段,军事侦查卫星具有监视范围广、不易被敌方摧毁等特点。
军事侦查卫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全方位的探测能力和高速自动化处理能力,将会成为未来战争监控的主要手段。
军事侦查卫星主要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进行监控任务的。
2.1 成像侦查成像卫星是从空间侦查敌方军事设施和战略武器的发展状况、监视冲突和危机地区的军事态势的主要手段。
因此也被称为“太空千里眼”。
成像侦查卫星分为光学成像侦查卫星和雷达成像(微波照相)侦查卫星两大类。
光学成像也称为照相成像卫星,其上载有可见光、红外和多光谱成像设备。
军事航天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军事航天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一开始对军事航天技术的了解,可能就是载人航天飞船呀,探索卫星呀之类有关太空探索的一些高端技术,感觉那些都应该是些科学家研究的东西,离我们正常人的生活很遥远,所以一直都没敢涉及。
直到大学里,军事理论课成了必修课以后,自己才开始真正对它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其实,军事航天技术是为军事目的而研究和应用的航天技术,是通过将无人或载人航天器送入太空,达到开发和利用太空的军事目的,用以完成侦察、摧毁、截获、通信、监测、导航、定位测绘和气象测报等各种军事航天任务的综合性工程技术。
这样说起来可能还是会觉得很抽象,但是真的联系到生活中来说,我们不难发现它的发展和应用与军事技术现代化关系十分密切。
首先,军事航天技术的进步,必定会使国家军事侦察监视能力和军事指挥控制能力进一步增强。
国家与国家之间都是因为共同的利益而联系在一起的,一旦国家之间出现什么矛盾,必将引发纠纷或者战火的点燃。
各种军用卫星的发展,使军事侦察、通信、测绘、导航、定位、预警、监测和气象预报等的能力和水平空前提高,在军事指挥及作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大可以利用军事航天技术来获取情报、监视敌情,这也从一定的层面上可以发现,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它军事航天技术上的进步密不可分。
其次,军事航天技术的进步,会使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进一步提高。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我们还处于一穷二白的困境中。
为了不像从前一样成为任人宰割的阶下囚,我们研发新的武器,造导弹、原子弹,发射卫星探索太空……先辈们的努力换来了今天中国的新辉煌。
只有自己强大了才可以保护自己,于是各种新型武器的出现也让我们在国际的舞台上向着大国强国的方向迈进。
2010年的国庆,天安门前的阅兵仪式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几十年的变化,中国的航天技术挤进了国际大哥大的行列,神舟五5、6、7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以及我们国家不断更新的新武器,也意味着我们的祖国蒸蒸日上的一种新气象,在一定的程度上,也避免了战争的爆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论文Course Paper论文编号Paper No:1206010413撰写日期Date: 2014-4-5军事卫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姓名XXX(计算机与信息学院XX级计算机X班XXXXXXXXXX)课程名称Course:军事高技术课程性质Course No:公选课学分数Credits:1主讲教师Instructor:张帆开设时间Semester: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河海大学军事卫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朱雪林(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12级计算机4班 1206010413)摘要:21世纪初前后的几场军事高技术战争中,军事卫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其在战争中的广泛应用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思考。
事实证明,现代战争胜利的天平将会倾向军事卫星实力更加强大的一方。
关键词:军事卫星作用现代战争1 概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小米加步枪式战争已经不复存在,而是被如今的军事高技术战争所替代。
在军事高技术中,军事卫星技术在战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使其成为继海、陆、空之后的第四维战场。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军事卫星的发展,我们也必须清楚的了解到军事卫星在现在战争中的作用。
2 军事侦查卫星在现代战争中的监控作用在军用卫星之中,侦查卫星数量最多,应用最广,可以说,世界的每个地区都在军事侦查卫星的监控之下。
相对于空中的无人侦察机、水面舰艇、陆地上的雷达等其他的监控手段,军事侦查卫星具有监视范围广、不易被敌方摧毁等特点。
军事侦查卫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全方位的探测能力和高速自动化处理能力,将会成为未来战争监控的主要手段。
军事侦查卫星主要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进行监控任务的。
2.1 成像侦查成像卫星是从空间侦查敌方军事设施和战略武器的发展状况、监视冲突和危机地区的军事态势的主要手段。
因此也被称为“太空千里眼”。
成像侦查卫星分为光学成像侦查卫星和雷达成像(微波照相)侦查卫星两大类。
光学成像也称为照相成像卫星,其上载有可见光、红外和多光谱成像设备。
可见光成像的地面分辨率最高,但缺点是受天气影响较大,阴雨天、有云天及夜间都不宜工作。
红外成像可以在夜间工作,并有一定的识别伪装的能力。
多光谱成像还可以获得更多的目标信息。
但红外和多光谱成像的缺点是分辨率都不及可见光成像高,而且都在一定程度上受浮云、雾、雨、雪的影响。
雷达成像侦查卫星则有一定的穿透地表层、森林和冰层的能力,能够克服云雾雨雪天气和黑夜条件的限制,与光学成像卫星相配合,可以实现全天候、全天时侦查。
2.2 电子侦察电子侦查卫星又称电磁探测卫星,用于侦察、截收敌方雷达、通信和武器遥测系统所发出的电磁信号,并测定信号源位置的侦察卫星,它是伴随着电子对抗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电子侦查工具。
卫星所载电子侦察设备由接收机、天线和终端设备组成,对侦收的电磁信号进行预处理后,发送到地面接收站,以分析电磁信号的各种参数,对信号源进行定位或破译,从中提有价值的军事情报。
电子侦察卫星按侦察对象的不同分为雷达情报侦察卫星和通信情报侦察卫星;按用途的不同分为普查型电子侦察卫星和详查型电子侦察卫星;按信号源定位体制的不同分为单星定位制电子侦察卫星和多星定位制电子侦察卫星。
电子侦察卫星在战争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发展趋势是提高天线灵敏度,提高实时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处理从地面向星上转移和提高时间分辨率等。
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在空袭伊拉克前几个月就开始通过电子侦察卫星搜集掌握了大量的伊军电子情报。
利用这些情报在空袭前几十分钟开始对伊展开电子战,使伊大部分雷达受到强烈干扰而无法正常工作,无线电通信全部瘫痪,连巴格达电台的广播也因干扰而无法听清。
据报道,萨达姆与前线作战指挥官的通话,甚至战场分队之间的通话,均被美国的电子侦察卫星所窃听。
因此,电子侦察卫星的做用在战争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2.3 导弹预警用于监视和发现敌方战略导弹的发射、跟踪其飞行并发出警报的侦察卫星。
预警卫星是名副其实的千里眼,通常由多颗卫星组成预警网,利用卫星所载红外与可见光探测器、望远镜或电视摄像机,发现并跟踪导弹发动机尾焰或弹体的红外辐射,并向地面发送目标图像,在地面电视屏幕上显示导弹尾焰图像的运动轨迹,据此识别目标的真伪,判明导弹发射点和落点的位置,以便己方及时组织战略防御和反击。
预警卫星一般发射到地球静止轨道上,在卫星上装有高精度的探测器。
这个探测器在空中定向,始终指向敌对方的地区。
一旦敌方发射导弹,在不到几分种的时间内,卫星就可以探测出来,同时通过对飞行弹道进行计算,可以确定它的落点和攻击目标,并马上把信息传到本部指挥中心,提醒作好反击准备。
一般的洲际导弹要飞行几十分种的时间,就是一般中程导弹也要飞行几分种到十几分种的时间。
预警卫星的报警就为自己一方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2.4 海洋监视海洋监视卫星是用于探测、识别、跟踪、定位和监视全球海面舰艇和水下潜艇活动的卫星,它能提供舰船之间、舰岸之间的通信,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十分先进的卫星技术。
由于它所覆盖的海域广阔,探测目标多而且是活动的,所以它的轨道较高,并且多采用多星组网体制,以保证连续监视。
海洋监视卫星分为电子型和雷达型两类,它是军事预警和侦察卫星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
海洋监视卫星的作用在于探测、监视海上舰船和潜艇的活动。
它要求能在全天候条件下监测海面,有效鉴别敌舰队形、航向和航速,准确确定其位置,能探测水下潜航中的核潜艇,跟踪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为作战指挥提供海上目标的动态情报,为武器系统提供超视距目标指示,为该国航船的安全航行提供海面状况和海洋特性等重要数据。
另外,它还要求能探测海洋的各种特性,例如海浪的高度、海流的强度和方向、海面风速及海岸的性质等,从而可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3 军事卫星在现代战争中的定位、导航作用所谓导航卫星,就是从卫星上连续发射无线电信号,为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间用户导航定位的人造地球卫星。
目前世界四大卫星导航系统是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前苏联/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 )、欧洲航天局的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和中国的北斗导航卫星定位系统。
美国拥有的“GPS”卫星定位系统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首次得到实战应用,并获得不菲战绩。
在多颗卫星的高精度三维导航信号下,部队的机动、打击和保障能力大大提高,为上演一部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书写了重要的一笔。
尤其是在科索沃战争中,由于战区恶劣的天气和复杂的地形条件,使得应用其它制导方式的巡航导弹和灵巧炸弹等攻击精度受到很大制约,于是把北约大批巡航导弹和灵巧炸弹都改用了全天候、自主式惯导/全球定位系统制导。
如B-2战略隐形轰炸机本身就采用了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导航定位,所携带的16枚制导导弹改为全球定位系统制导后,使该飞机具备夜间和全天候精确打击能力。
4 军事卫星在现代战争中的通信作用军事卫星包括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预警卫星等。
世界上最早部署国防卫星系统的是美国。
自1962年至1984年,美国共部署了三代国防通信卫星68颗,使军队指挥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据说,美国总统向全球一线部队下达作战命令仅需3分钟。
如1991年海湾战争,多国部队前线总指挥传送给五角大楼的战况有90%是经卫星传输的。
多国部队以美国全球军事指挥控制系统(WWMCCS)为核心,进行战略任务的组织协调工作,以国防数据网(DDN)为主要战略通信手段,用三军联合战术通信系统(TRI-TAC)来协同陆、海、空的战术通信,构成完整的陆、海、空一体化通信网。
多国部队共动用了14颗通信卫星,包括用于战略通信的“国防通信卫星”Ⅱ型2颗,“国防通信卫星”Ⅲ型4颗;用于战术通信的舰队通信卫星3颗,“辛康”Ⅳ型通信卫星4颗。
还有一颗主要用于英军通信的“天网”Ⅳ通信卫星。
多国部队各军兵种都配有国防通信系统接收机和通信接口。
另外,在沙特的美军部队还配有一支20人组成的卫星通信分队操作卫星地面站,用以确保卫星通信网正常运转。
许多国家都把军事卫星当作国防竞备的重要内容,并让它在现代战争中大显身手。
而在和平年代,又把这些军事卫星改造为民用,为经济建设服务。
军用卫星的发展趋势主要在于提高卫星的生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实现全天候、全天时覆盖地球和实时传输信息,延长工作寿命,扩大军事用途。
5 基于卫星平台的空天一体战已成为现代战争的新样式空天一体是主要国家空中力量未来发展的总体目标,在发展道路上目前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走航空航天一体化的发展道路(部分防空防天任务在外),如美国空军在《全球参与:21世纪空军构想》中提出,首先要将美国空军建设成为一支航空与航天力量,进而再将其改造成为一支航天与航空力量。
二是走空防合一、防空防天一体化的发展道路(航天器在外),即航空、防空、弹道导弹,如法国、俄罗斯、印度、以色列等空天力量的使命任务是控制和利用空天环境,通过空天军事行动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
空天力量独具“高位优势”,通过控制和利用空天环境,可以体现出空天力量的三大特点:一是居高望远,视野广阔,有利于信息获取与中继。
二是居高临下,势险节短,在打击陆、海面目标方面,具有广泛的任务适应性,大可灭国,小可实现战术目标的“精确打击”。
三是三维机动,超越时空,不仅可以超越战场空间和作战地域对地海面目标遂行远程快速打击,还可以超越敌方外围防御体系,打破作战顺序,直击要害,达成“快速决定性的”作战效果。
空天一体的实现程度由低到高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信息融合,即空天信息融合,特别是天基信息进入“座舱”,实现天基信息的战术运用;技术融合,即航空航天技术的一体融合,主要以空天平台一体化为标志;力量融合,即空天力量融合,以空天力量结构的一体融合和空天战场作战行动的一体融合为标志。
总的看,信息融合是空天一体建设的现实目标,主要以“天基信息进座舱”为重点,着力形成天基信息支援下的航空空间攻防作战能力;技术融合是中期目标,以高超声速飞行器为重点,以临近空间作战能力建设为突破口,加快空天一体飞行器的武器化进程,初步建设空天一体化的武器装备体系;力量融合则需要更长时间的努力。
6 总结在军事高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军事卫星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无疑将会是十分巨大的,在第四维战场上的较量将会直接决定战争的胜负。
世界各国也因此都在不断进行相关军事发展,争取在第四维空间战场上开辟属于自己的领地,从而在未来的战争中获得优势。
作为世界上的航天大国,我国在航天事业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侦查、通信、导航定位上,我国也已经发送了多颗卫星,为我国的国防建设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也因此让我国逐渐走向了世界军事强国的行列,有效的保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走向复习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