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
电流互感器技术标准

电流互感器技术标准电流互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电流的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高压电流变压为低压电流,以便于测量和保护设备的运行。
在电力系统中,电流互感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标准来规范其设计、制造和使用。
首先,电流互感器的技术标准涉及到其测量范围和准确度。
根据电力系统的不同需求,电流互感器需要能够适应不同的电流范围,同时保证在这个范围内的测量准确度。
因此,技术标准对于电流互感器的测量范围和准确度都有着明确的要求,以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满足精准测量的需求。
其次,电流互感器的技术标准还包括了其结构和材料的要求。
电流互感器通常由铁芯、线圈和外壳等部件组成,而这些部件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到了电流互感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技术标准对于电流互感器的结构和材料都有着详细的规定,以确保其在工作环境中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另外,电流互感器的技术标准还包括了其安装和使用的要求。
电流互感器通常安装在电力系统的高压侧或低压侧,而其安装位置和方式对于测量的准确性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技术标准对于电流互感器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和使用环境都有着具体的规定,以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正常工作并且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此外,电流互感器的技术标准还包括了其性能测试和检验的要求。
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对电流互感器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和检验,以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因此,技术标准对于电流互感器的性能测试和检验都有着详细的规定,以确保其在出厂前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
综上所述,电流互感器的技术标准涵盖了测量范围和准确度、结构和材料、安装和使用、性能测试和检验等多个方面。
这些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电流互感器在电力系统中的稳定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因此,我们应当严格遵守这些技术标准,确保电流互感器的设计、制造和使用都能够符合标准要求,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光源控制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光源控制什么是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是一种新型的电流互感器,它不同于传统的电流互感器,采用了光电转换技术,把电流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在信号的传输中不会受到外界干扰。
因而在高压、大电流、强磁干扰、脉冲干扰和电磁辐射等极限环境下依然能工作。
而且,相比传统的互感器,光纤电流互感器更加精确,量程更宽,响应更快,抗干扰能力更强,安装更加灵活等优点。
为什么要控制光源光纤传输信号的速度是极快的,但同时,它也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湿度和中心波长等。
其中中心波长对于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精度是非常重要的,而光源的波长则是控制信号中心波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为了保证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稳定性和精度,对光源进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光源控制方式一般情况下,光源的控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温度控制,一种是电流控制。
温度控制温度控制是通过控制光源的温度来控制它的中心波长的。
如果光源的温度升高,那么它发出的光波长就会变长,反之则会变短。
因此,通过控制光源的温度就可以控制信号的中心波长,从而保证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精度。
电流控制电流控制则是通过控制光源的驱动电流来控制它的中心波长。
电流大小对于光源的波长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通过控制光源的驱动电流可以精确地控制信号的中心波长,实现对光源的精准控制。
光源控制电路光源控制电路是实现光源控制的重要部分,一般由光源驱动器、温度控制器、电流控制器和控制信号输入端等组成。
光源驱动器光源驱动器作为控制光源的核心部分,负责准确输出所需的电流信号和光源驱动电压信号,以控制光源的工作状态。
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主要是控制光源的温度,通过反馈控制的方式,保证光路的稳定性和工作精度。
温度控制器一般采用PID算法,可以精确地控制光源的温度。
电流控制器电流控制器则是控制光源的驱动电流,从而实现对信号中心波长的控制。
一般采用开环控制或闭环控制的方式,通过电流反馈控制实现对光源的精准控制。
高可靠自主化光纤电流互感器关键技术及应用

高可靠自主化光纤电流互感器关键技术及应用哎呀,这可是个不小的课题啊!不过别担心,小生我可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今天,小生就要给大家讲讲高可靠自主化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我们得了解什么是光纤电流互感器。
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能够测量电流的仪器,而且是利用光信号传输的哦!这样一来,不仅传输速度快,而且还不受电磁干扰呢!那么,高可靠自主化光纤电流互感器又是什么呢?它就是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使得它更加智能、更加稳定、更加可靠。
接下来,小生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个高大上的技术吧!我们来看看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关键技术。
其实,关键就在于两个字:精度。
因为光纤电流互感器是通过光信号传输来测量电流的,所以它的精度要求非常高。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科学家们研究出了一种叫做“非线性光学”的技术,它可以让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发生相位变化,从而提高测量精度。
除了非线性光学技术之外,还有一种叫做“温度补偿”的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环境一般都是比较恶劣的,温度变化会对它的性能产生影响。
所以,科学家们研究出了一种可以在不同温度下自动调整性能的方法,使得光纤电流互感器能够在各种环境下都能保持高精度的测量。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高可靠自主化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应用。
其实,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比如说,在电力系统中,它可以用来测量输电线路上的电流;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它可以用来监测生产过程中的电流;在医疗领域中,它可以用来测量人体内部的电流等等。
当然了,要想让这些应用成为现实,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
比如说,如何保证光纤电流互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比如材料的选择、结构的优化等等。
我们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实验和测试,以确保光纤电流互感器的性能达到预期的要求。
高可靠自主化光纤电流互感器是一项非常有前途的技术。
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发展,相信我们一定能够让它在各个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对这个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下次再见啦!。
全光纤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及光学电压互感器产品介绍20130328

*
电磁感应原理的电流互感器已经应用了一百多年,但已不能完全满足智能电网建设的需求。 (1)安全性较差 充油、气,有爆炸危险,存在电磁谐振、二次开路等危险;
爆炸现场
*
1、应用概述
(2)存在磁饱和、动态测量精度差 电磁互感器中的铁磁材料在电网故障时可能出现磁饱和现象,难以适应特高压继电保护快速、准确的要求。
*
率先在国内武高所、西高所通过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光学电压互感器型式试验,电流测量精度0.2S/5TPE,电压测量度0.2/3P,并通过直流测量、63kA(峰值171kA)大电流暂态试验等。
4、成果及应用业绩:成果鉴定
具有优异的频率特性及暂态特性,3dB带宽达10kHz,能够满足IEC60044-8品质测量50次谐波(2.5kHz)测量要求 。
发明专利
已公开
15
201110288611.7
基于电光效应的无源光学电压互感器
发明专利
已公开
4、成果及应用业绩:成果鉴定
*
我公司光纤电流、电压互感器已应用于我国49个智能化变电站重点项目,总数超过1650相,工程应用量居世界首位,运行时间最长超过4年,并实现产品向发达国家的出口(德国西门子公司)。
一种用于GIS腔体的光纤气密引出方法
发明专利
已授权
7
ZL200810226869.2
高可靠光纤耦合器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
已授权
8
ZL200810226744.X
一种电光调制器线性度测试装置
发明专利
已授权
9
PCT/CN2011/081579
基于电光效应的光学电压互感器
发明专利
欧洲专利 已公开
10
(技术规范标准)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书

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书G-YC99-62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1999年10月北京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书G-YC99-62主编单位: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施行日期:1999年10月工程编号:工程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书签署:编制单位:年月关于颁发变压器、互感器、电抗器、运煤自动化设备等九本技术规范书的通知电规电(1999)6号根据电力勘测设计标准化任务的安排,由东北电力设计院编制的《主变压器技术规范书》(G-YC99-60-1)、《联络变压器技术规范书》(G-YC99-60-2)、《起动/备用变压器技术规范书》(G-YC99-60-3)、《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技术规范书》(G-YC99-60-4),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的《电压互感器技术规范书》(G-YC99-61)、《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书》(G-YC99-62),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编制的《油浸式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书》(G-YC99-63-1)、《干式空芯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书》(G-YC99-63-2),华北电力设计院编制的《运煤自动化设备技术规范书》(G-YC99-68)等九本技术规范书已完成报批稿,经组织审查现批准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上述设备技术规范书由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负责解释和管理。
以上设备技术规范书是根据我国现行有关标准编制的,适用于发电厂、变电所设备招(议)标用设备技术规范书的典型范本和指导性文件,可在具体工程设备招(议)标中使用。
各单位在使用设备技术规范书过程中要注意积累资料,及时总结经验,如发现不妥和需要补充之处请随时函告我院。
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1999年5月16日前言为了加强设备管理和规范、指导设备招(议)标工作,原电力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先后以电规技(1994)25号文和电规技(1995)73号文下达了编制下列设备技术规范书的任务:1.1主变压器技术规范书G-YC99-60-11.2联络变压器技术规范书G-YC99-60-21.3起动/备用变压器技术规范书G-YC99-60-31.4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技术规范书G-YC99-60-42电压互感器技术规范书G-YC99-613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书G-YC99-624.1油浸式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书G-YC99-63-14.2干式空芯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书G-YC99-63-25断路器技术规范书G-YC96-646隔离开关技术规范书G-YC96-657氧化锌避雷器技术规范书G-YC96-668离相封闭母线技术规范书G-YC96-679运煤自动化设备技术规范书G-YC99-68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是上述设备技术规范书中的一本。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介绍

运行能耗 安全性能
电磁感应 电磁线圈
否 否 差 小
窄 差 好 大 差
有源电子式
电磁感应 空心线圈
否 是 差 小
窄 差 差 大 好
电子式互感器
无源电子式
磁光玻璃式
全光纤式
法拉第效应
法拉第效应
光学玻璃
光纤
可测但精度低 可测且精度高
是
是
差
好
小
大
高
高
差
好
好
好
小
小
好
好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优势
度漂移
→ PCS‐9250系列全光纤互感器在结构设计和 工艺选择上着手,采用特殊的光纤缠绕方式 ,有效地抑制了温度漂移
PCS-9250全光纤互感器技术难点
¾光学互感器系统长期运行后,光源的输出功 率可能随时间而产生衰减现象,会影响系统
的精度和F稳OC定T性技术难题及我们的解决办法
→ PCS‐9250系列全光纤互感器采用了特殊 的电路处理方案,同时开发了独有的算法系 统,消除了光源功率不稳造成的影响,保证 了系统运行的精度和稳定性
¾传感光纤 环直接套 在变压器 套管底部 挂式全光纤电流互感器
¾因地制宜,可以 灵活安装在线路 上各个位置
¾便于站内改造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被测电流类型
¾AC用
¾DC用
直流用全光纤电流互感器优势
¾传感光纤环可无差别的测量直流和交流电流 ,可沿用交流互感器技术和结构
¾其安装方法和电子式互感器类似,不同之处 是GIS集成式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无需安装远 端模块。
GIS互感器安装结构(单相)
¾每一个传感光 纤环能同时提 供保护和测量 电流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编制说明T/CES(/Z) XXXX-XXXX目次1 编制背景 (3)2 编制主要原则 (3)3 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3)4 主要工作过程 (3)5 标准结构和内容 (3)6 条文说明 (4)1编制背景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是基于法拉第效应,通过传感光纤测量电流。
它特别适合高压、特高压电力传输系统的应用,具有技术先进、无磁场饱和、精度高、高压隔离特性优异、无灾难性危险(爆炸)、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
随着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技术的日益成熟,技术法规及相关标准的建立,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必将逐步取代传统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而成为电网监测的最主要手段。
IEC和国家标准中没有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技术方面的有关内容,迫切需要编制全光纤电流传感器技术规范。
为促进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在高压、特高压电力传输系统的应用,明确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设计和配置要求,规范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试验类型、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满足生产厂商、设计单位和使用单位的迫切需要,特制定本标准《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
制定本标准有利于推动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技术的规范化发展,推动该新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
2编制主要原则本标准的编写格式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编写。
3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本标准以国家标准《互感器第8部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GB/T 20840.8)和《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直流电流测量装置第1部分:电子式直流电流测量装置》(GB/T 26216.1)为蓝本。
根据110kV及以上交流系统和±100kV及以上直流输电系统用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特点,规定了其使用条件、基本参数、结构和配置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标志、使用期限、包装、运输及贮存。
4 主要工作过程2019年1月,成立标准起草编写工作组;2019年6月,工作组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大纲,确定了编写工作的具体时间节点;2019年7月,召开第一次工作组会,开始标准起草;2019年8~9月,编写工作组根据变电站内配置的数字式和模拟式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的具体检测情况编制了检测规范的初稿,召开了内部讨论会,确定了检测规范框架和初步内容;2019年10月,形成征求意见稿,上网征求标准意见。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技术综述

现象称为 S a g n a c效应 。通过测量这个 附加相位差 的大小可
测量磁光 效应在光纤 中引起 的F a r a d a y 旋转角 进而间接地 测 量通 电导体 中电流 的大小 , 因为此种 测量 中传 输与传感部 分 均为光 纤, 因此 被称为全光 纤 电流互 感器 ( 简称 A F O C T ) 。 它 的最大优 点就在 于:除传感光纤之 外 , 无 需任 何其它功 能性
点。时今 后进一步进行全光 纤电流互 感器的实用化研 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 词: 大电流; 光纤 电流互感器 ; F a r a d a y效应 中图分类号 : T N2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3 . 1 1 3 1 ( 2 0 1 5 ) 0 5 . 0 0 2 0 . 0 3
2 0 1 5 年第 5期
( 总第 1 4 9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信 息 通 信
I NF ORM ATI ON & COMM UNI CAT I ON S
2 0l 5
( S u m .N o 1 4 9 )
全 光 纤 电流 互 感器 技 术 综 述
周 军 , 肖 恺‘ , 李 平 , 赵 浩’ , 蔡海文
l全 光 纤 电流互 感器 的概 述
全光纤 电流互感器 是基于光 法拉第效应 , 通 过 非 导体 传 感或测 量 电流 的一种方 法 。将传 感光纤 通过特 定 工艺缠 绕 在被测 电流导线 上, 根 据 光 纤 内传 输 光 波 的 偏 振 特 性 , 通 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
目次
1 编制背景 (1)
2 编制主要原则 (1)
3 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1)
4 主要工作过程 (1)
5 标准结构和内容 (1)
6 条文说明 (2)
1编制背景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是基于法拉第效应,通过传感光纤测量电流。
它特别适合高压、特高压电力传输系统的应用,具有技术先进、无磁场饱和、精度高、高压隔离特性优异、无灾难性危险(爆炸)、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
随着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技术的日益成熟,技术法规及相关标准的建立,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必将逐步取代传统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而成为电网监测的最主要手段。
IEC和国家标准中没有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技术方面的有关内容,迫切需要编制全光纤电流传感器技术规范。
为促进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在高压、特高压电力传输系统的应用,明确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设计和配置要求,规范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试验类型、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满足生产厂商、设计单位和使用单位的迫切需要,特制定本标准《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
制定本标准有利于推动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技术的规范化发展,推动该新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
2编制主要原则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编写。
3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本标准以国家标准《互感器第8部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GB/T 20840.8)和《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直流电流测量装置第1部分:电子式直流电流测量装置》(GB/T 26216.1)为蓝本。
根据110kV及以上交流系统和±100kV及以上直流输电系统用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特点,规定了其使用条件、基本参数、结构和配置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标志、使用期限、包装、运输及贮存。
4 主要工作过程
2019年1月,成立标准起草编写工作组;
2019年6月,工作组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大纲,确定了编写工作的具体时间节点;
2019年7月,召开第一次工作组会,开始标准起草;
2019年8~9月,编写工作组根据变电站内配置的数字式和模拟式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的具体检测情况编制了检测规范的初稿,召开了内部讨论会,确定了检测规范框架和初步内容;
2019年10月,形成征求意见稿,上网征求标准意见。
5 标准结构和内容
本标准参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DL/T 600—2001《电力行业标准编写基本规定》,按照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技术标准编写要求进行编制。
本标准共10章,标准的主要结构和内容如下:
第1章“范围”,主要说明标准制定的目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本标准引用的30项标准、规程。
第3章“术语和定义”,对本标准适用的主要术语进行了定义。
第4章“使用条件”,主要说明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工作时的额定工作条件。
第5章“型号与分类”,主要对型号定义和结构分类进行说明。
第6章“基本参数”,对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额定电压、额定一次电流、额定扩大一次电流系数、准确限值系数、准确级、电流谐波准确度、额定延迟时间、采样频率、暂态特性、额定动稳定电流、温升限值和供电电源的参数进行了描述。
第7章“技术要求”,对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通用框图、准确级及误差限值、合并单元数字量输出与传输方式、低压器件的电压耐受能力、电磁兼容要求、外壳防护等级、振动抗扰要求、可靠性和可信赖性、使用期限、故障自检以及安装要求,进行了规定。
第8章“试验”,对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试验类型和试验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
第9章“标志”,对产品铭牌应包括所有额定值等进行了规定。
第10章“包装、运输及贮存”,对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包装、出厂文件和运输与贮存进行了规定。
6 条文说明
在第3章术语和定义中,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定义的基础上对全光纤电流互感器进行了定义:一种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以光纤作为电流传感材料,用于输出正比于一次电流的量,供给测量仪器、仪表和继电保护或控制装置。
在第5章型号与分类中,对结构类型分类分为独立式、组合式、套管式,并对独立式(一般包括支柱式光纤电流互感器、悬挂式光纤电流互感器)、组合式(一般包括GIS用光纤电流互感器(含GIS内置、GIS外置)、DCB用光纤电流互感器)和套管式(一般指不配置专用绝缘结构(如绝缘子、GIS罐体等)的光纤电流互感器,包括穿心套管式光纤电流互感器、柔性光纤电流互感器等)进行了分类规范。
在第7章技术要求中,给出了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通用框图,应至少包括一次电流光纤传感环、传输光缆、二次转换器和合并单元,并在附录A中给出了交流系统和直流输电系统的具体配置方案可参见实施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