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动车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
中国高速铁路技术

中国快速铁路网知识小结—记孙永福院士演讲听了孙院士的中国快速铁路网的介绍,总结起来就有一以下几个要点。
1,中国高速铁路的安全性高速铁路,其中最突出的技术经济优势就是它的安全性能好,从高速铁路诞生、开通那天起,到现在已经有41年了,运营历史都证明了它的安全性能。
我们国家高速铁路运营时间长、速度高,而且密度还大,运营安全是靠系统工程来保障的,把安全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来保障。
从现在的高速铁路来看,实现了高品质、高稳定的轨道结构和轨道基础。
举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指标,铁路有一个轨距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直线上,轨距都是1435毫米,普速铁路有一些偏差,对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来说,偏差在正负1毫米,要保证这个精度,难度是很大的。
也就是说,高速铁路相对普速铁路在技术上是快于它的。
我们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要注意弓网关系,实现了弓网结构的简单、可靠、优良。
我们实现了全封闭的行车环境。
我们现在采用的高速列车动车组,性能非常优越,它的监测、侦断系统都是非常先进可靠的。
列车在运行过程中要跑得快,要停得住,要靠列车运营控制系统。
我们国家列车运营控制系统是非常先进、成熟的列车控制系统,像大家看到的京津、武广,都是无线传输列车控制系统,然后把这些信息反映到一台计算机,跟踪它的主控区间,做到了智能控车,而且严格采用了故障导向安全的系统技术,比如当某个车位发生故障的时候,系统会自动采取降速、慢行,甚至停车,等等,这点确保了系统的安全性。
再看看整个高速铁路的建设过程,无论是从勘察设计、建筑工程、产品设备安装工程,都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
如何控制呢?主要是采用标准化管理,采用了专业化、机械化、工厂化、信息化施工,还采用了监理、监督、检验一整套监控来保障,而且要经过充分的试运行。
比如武广,它的一条干线有若干个站,可以是武汉直达长沙,也可以从长沙直达广州,也可以在每站都停,也可以隔站停,这就带来了列车运行的若干场景,这些场景是不是安全?我们都要进行试验,武广一共进行了17大项、2000多个场景的试验,试运行里程上百万公里,最后保证它的安全性、舒适度等指标,筹备好再开通运行。
烛照未来:中国高铁发展历程

烛照未来:中国高铁发展历程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时速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铁引领着世界高铁发展的新潮流。
这一典型的国家成就,内蕴着特殊的交通科技史价值,也孕育着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
此前,新中国成立后的近60年间,中国铁路长期在低速中徘徊。
铁路发展远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一直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2004年起,长足发展。
到2017年3月,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2万公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这一举世瞩目的成就受到了全球的关注,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也吸引了世人的眼光。
中国高铁一路走来,从无到有,从弱变强,从积累、引进和自主创新,从国内走向国外,都堪称世界奇迹。
高铁史的光辉,烛照着交通科技的未来。
1.技术研究基础中国对高速铁路的研究,实际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铁路主管部门在1990年的《铁路“八五”科技发展设想——先行计划》中提出,要重点组织“高速铁路成套技术”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论证,并于1991年经国家批准列入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中国高铁启动了科研攻关;1990年,铁路主管部门正式立项,下达了“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模式和规划的研究”科研课题,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具体负责实施。
同年铁路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提交全国人大会议进行讨论,这是中国首次正式提出高速铁路兴建计划。
2.技术引进期(2004-2008年)2003年6月28日,铁路主管部门在一次研讨会上正式提出铁路跨越式发展的路线方针,并发表了纲领性文件,详细分析了走跨越式发展路线的原因、内容、目标和主要任务。
跨越式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现机车车辆装备的现代化,二是建设发达的铁路网以快速扩充运输能力。
2004年6月17日,为配合铁路第六次大提速,铁路主管部门组织进行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公开招标,招标共分7个包,每包20列动车组,包括1列原装进口车,2列散件进口并在国内完成组装,以及17列国产化列车。
国产化CRH2型200km_h动车组铝合金车体及技术创新

— 1—和谐号专栏国产化 CRH2型 200km/h动车组铝合金车体及技术创新陈文宾,丁叁叁 (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山东青岛266111收稿日期:2008-02-04摘要 :介绍了国产化 CRH2型 200km/h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结构, 阐述了其主要技术特点以及相关的技术创新工作。
关键词:CRH2型动车组;铝合金车体;国产化;技术创新中图分类号:U266.2;U26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128X(200802-0001-04机车电传动 ELECTRIC DRIVE FOR LOCOMOTIVES№ 2, 2008Mar. 10, 20082008年第 2期 2008年 3月 10日Aluminum Alloy Carbody of Localized CRH2 200 km/h EMUsand Its Technical InnovationsCHEN Wen-bin, DING San-san(Technical Center, CSR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Qingdao, Shandong 266111, ChinaAbstract:The aluminum alloy carbody of localized CRH2 200km/h EMUs are introduced. Its main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putforward as well as relative localization content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s.Key words:CRH2 type EMUs; aluminum alloy carbody; localization; technical innovation0引言CRH2型 200km/h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结构是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国产化的。
探中国南车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技术创新始末——访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部部长曹钢材

计 、研究试验、国产化实施以及运营过程中的适应 性改进 ,初步掌握了时速2 0 m动车组的设计 、制 0k
造 、检验 技 术 ,构 建 了动车 组 产 品研 制 平 台 。在 此 基 础 上 ,通 过 对 编组 形 式 、动 力 配 置 、车 型设 置 、 旅 客 界 面 、 服 务 功 能 、 减 振 降噪 等 方 面 的 集 成 创 新 ,相 继 研 发 了时 速 20 m长 编 组座 车 动 车 组 和世 5k
在 中国大地上横空出世 ,乘坐时 的那份安全 、平稳 和舒适的感觉 ,恍若是在穿越地面上的时空隧道 ,
一
从运营情况 看 ,中国南车研制的C RH3 0 8 A动
车组运 行的安全性 和可靠性 是完全有 保障 的。它 源于一整套技术创新体系、试验验证体系和维保体
系。
下子拉近了两座城市之 间的距离。
月 ,中国南车首 批CR 8 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 问 H3 0 世 ,2 1年l f ,沪杭城际高铁开通 ,采用的全部 00 O t 是中国南车提供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 ( )时速2 0 m动车组完成技术 引进 消化 吸 2 0k 收再创新 。2 0 年 ,按照国务院 “ 05 引进先进技术 ,
然 而 , “ ・3 动车 事 故 动 摇 了人 们 对 高 铁 的 72 ”
( )完善 的 自主 创新体 系 ,全 力打造 CR 1 H 30 8 A 中国南车 四方股 份公司将 自主创新作为企 业生存发展的战略支点和企业的第一竞争力。公司
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 ,公司拥有高 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高速动车组 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级技术中心 、博士后 科研工作站和经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认可的检测
中国高铁创新发展历程

中国高铁创新发展历程
中国高铁的发展创新历程是一个从无到有,再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过程。
早在1997年4月,中国铁路就启动了第一次大提速,并开始高速动车组自主化研制探索。
进入新世纪以后,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中国的高速动车组产业开启了快速发展的新篇章。
通过不断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最终全面实现了自主创新,逐步建立起了一个自主完善的研发制造体系。
短短几年时间,中国高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至2023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3.79万公里,占全球高铁运营总里程的70%以上。
凭借先进的技术和惊人的建设速度,中国高铁已经从追赶者角色转变为全球领跑者,铸就了一段辉煌的篇章。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高铁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例如,列车设计上采用了流线型设计,能够减小列车行驶时的空气阻力,提高运行速度;同时,动车组采用了全新的动力分散式设计,能够保证列车在高速行驶时更加稳定。
通信系统方面,中国高铁创新采用了基于GSM-R技术的列车控制系统,实现了列车与地面之间的无线通信,提高了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中国还成功研发出世界首个高铁5G超高清奥运演播室,实现5G高清赛事直播。
总的来说,中国高铁的创新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中国科技实力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增强。
冲破迷雾揭开中国高铁技术进步之源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推动中国技术进步方面发 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次演示将探讨FDI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以及如何 有效引进FDI来促进技术进步。
一、FDI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
1、什么是FDI?
1、什么是FDI?
FDI,也称为外国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企业或个人在另一国进行投资,并参 与或控制该企业的经营活动。FDI不仅包括资本的流入,还包括技术、管理、人 才等资源的输入。
基本内容
中国高铁技术的进步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类交通带来了巨大的贡献。一方面, 高铁的建设和运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机械制造、电力、信息技术等,促 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高铁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条件,缩 短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为人们带来了便利和舒适。
基本内容
总的来说,中国高铁技术的进步是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从政府到企业, 从科研人员到技术工人,每个人都为中国高铁的崛起付出了努力。未来,中国高 铁将继续秉持创新发展的理念,努力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实现交通强国 的目标贡献力量。
实践启示
4、促进国际交流与学习。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体育交流与合作,学习借 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我国在国际赛场上的竞争力。
实践启示
5、挖掘优秀教练资源。加强教练员的选拔和培养,提高教练员的业务水平和 综合素质,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教练保障。
实践启示
6、推动体育产业创新发展。在发挥竞技体育引领作用的同时,注重体育市场 的开发和拓展,培育新的体育消费增长点,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冲破迷雾揭开中国高铁技术进 步之源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当我们在谈论中国的高铁技术时,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让我们感到骄傲和 振奋的话题。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铁技术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从追赶到 领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建设国家。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中 国高铁技术进步的来源。
中国高铁创新体系的意义

中国高铁创新体系的意义中国高铁创新体系的实践对中国其他产业的创新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许多产业纷纷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而且各个产业里的中国企业的技术引进模式有十分相似的部分。
它通常是在引进外国技术后从零部件开始模制和改造,即对原有的设计进行一定程度的吸收消化和再创新;下一步是能把各种来源不同的零部件整合在一起,让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正常工作,即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系统集成创新。
然而,许多产业的技术引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吸收消化再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后,基本上止步不前,很少有企业通过这一过程掌握了核心技术,到头来还是陷入低价竞争的陷阱。
从吸收消化再创新到系统集成创新,再到原始创新是中国实行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内在逻辑。
中国高铁与其他产业相比在实行市场换技术战略时最大的不同不在于它实现了吸收消化再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尽管它在这两个方面比其他产业做得更好,而是在于它通过这两个阶段最终达到了原始创新,造出了拥有百分之百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标准动车组。
为什么中国高铁能够避免在技术引进时陷入最终无法获得核心技术,单纯依靠低价竞争的陷阱?如果我们把中国高铁创新这个动态过程中各个成功的节点抽象成一个相对静态的形式,并把这些特征与其他产业进行简单的横向比较,就可以看出为什么高铁最终成功地走到了原始创新,而其他产业在这方面落后甚至是失败的原因。
换句话说,高铁这一超级工程的战略意义在于通过这个工程的组织实施发展出一个国家创新体系,这个创新体系不仅帮助中国成功地建成世界上运营里数最长的高铁网络和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标准动车组,而且这个创新体系还将为未来的“中国制造2025”,以及各种重要的超级工程的实施提供宝贵的组织和制度方面的借鉴。
简单地说,中国高铁创新之所以成功有以下原因: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市场准入政策和竞争政策很好地处理了高铁创新各行动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它既坚决避免国内企业在引进技术和对外合作时的过度竞争,以保持国内企业在实施市场换技术战略时的主体地位,利用科研项目资金的分配大力推动跨行业的产学研合作,又积极鼓励国内移动设备主要生产厂家之间的寡占竞争,刻意避免高铁产业内垄断的形成;企业积极打造以系统集成和耦合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全面发展正向研发、试验和制造工艺等方面的企业技术能力;高校在创新过程中不仅在观念引领、理论支持、实验验证和提升生产工艺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而且为中国高铁创新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本支撑。
树立一流目标发挥综合优势 大力推进高速铁路技术创新

1 项 重 大专 项 课 题 ,解 决 了 一 批 技 术 难 题 ,为 顺 利 推 进 4
强 化 基 础 ,重 点 突 破 ,努 力发 挥 科 技 主 力军
乍 用
.
工程建设提供 了技术保障 。 2 2 积极开展试验技术研 究 ,高质量完成高速铁路联调 . 联试任务
联 调 联 试 覆 盖 了高 速 铁 路 所 有 技 术 系 统 ,对 综 合 技
1 强化 组织 ,凝聚力量 ,大力推进高速铁路技
术 创新
1 1 加强组织领导 ,全力推进 高铁技术创新 . 确定 了 “ 紧密围绕 行业需求 ,瞄准世界一 流水平 ,
干 的攻 坚和 引领 作 用。铁 科 院 着眼科 技 创新持 续
发展 ,不 断加 大科 技投 入 ,完善 配套措 施 ,创 新
关键 词 :高速铁路 ;技 术创 新 ;科技 攻 关 ;铁科
院
力量 ,协调合作单位 ,形成抢抓机遇 、全力 推进 高速铁
路 技 术 创 新 的 良好 态 势 。
12 完善科研组织 ,充分发挥综合技术优势 .
对 高 速铁 路技 术 创新 需 求进 行全 面 梳理 ,将 高速 铁路 系统集成 、高速动 车组 、客运专线建造及养护维修 等6 领域 3 项 技术作 为重点攻 关 内容 ,制定详 细的推 个 5 , ,.适应我 国高速铁路迅 猛发展的新形势 ,中国铁道 进落实方案 ,保证创新工作有序推进 。创新科 研组 织模
管理机 制 ,为快速提 升科 技创 新 能 力提 供 有 力支
撑和 保障 。
强化综合 技术优势 ,发挥 骨干引领作用 ”的工作思路 , 统筹研究 总体规划 、项 目立项 、资源调配等重大 问题 , 抽调优势力 量集 中投人到重大项 目中。分管领导负责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