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合集下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急诊护理工作是医院急诊科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重要的医疗任务,为危重病人提供紧急救治和护理,因此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隐患,这些隐患如果不得到及时的防范和解决,将会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从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入手,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为广大从事急诊护理工作的护士们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一、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1. 患者情绪不稳定在急诊科,患者的情绪常常是非常不稳定的,特别是一些突发疾病或伤情的患者,他们常常处于极度的紧张和恐慌之中,这样的情绪状态不仅会影响患者自身的治疗效果,同时也会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

针对这一隐患,护士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加以防范:- 耐心倾听和安慰患者,树立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提前做好沟通工作,告知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医疗措施;- 采用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注和抚慰,安抚患者的情绪。

2. 医疗设备故障急诊科是一处需要高效运作的地方,往往需要借助各种医疗设备进行抢救和治疗工作,因此医疗设备的故障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

为了避免医疗设备故障带来的风险,护士应该做到:- 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 注意医疗设备的使用和操作规范,避免因错误使用而造成设备故障;- 在设备故障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确保设备的及时修复。

3. 患者突发状况在急诊科工作中,患者的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有时候会出现突发状况,如病情急剧恶化、猝死等,这样的突发状况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有效应对患者突发状况,护士需要:- 保持警觉和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患者异常情况;- 掌握紧急抢救的技能和方法,做好抢救准备;- 加强与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的沟通和配合,共同应对患者的突发情况;- 做好患者家属的安抚工作,避免因患者突发状况带来的不良影响。

4. 感染控制急诊科是一个高风险的环境,患者的传染性疾病可能要比其他科室更多,因此感染控制也是急诊护理工作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包括医疗设备故障、感染传播、工作环境不良、缺乏培训和教育、疲劳与压力等。

针对这些隐患,有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可以采取,以确保急诊护理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医疗设备故障是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之一。

护士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

当发现设备故障时,应及时报修或更换设备,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感染传播是另一个常见的隐患。

急诊护理环境中有大量的病原体存在,护士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正确佩戴口罩、手套和隔离衣物,遵守洗手与消毒的规范。

急诊科应有明确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隔离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期消毒环境等,以减少感染传播的风险。

工作环境不良也可能对护理工作造成隐患。

急诊科应保持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避免过多的杂物和走道堆放物品,确保急诊通道畅通。

护士应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作垫、座椅和工作台,减少长时间工作对身体的负荷。

第四,缺乏培训和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隐患。

急诊护士需要不断更新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医院应定期组织急诊护理培训和实践,包括急救技能、疾病管理和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和应对急诊情况的能力。

疲劳与压力也是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

急诊科的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不固定,可能会导致护士疲劳和压力过大。

医院应注意调控护士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合理安排轮班和休假,以缓解护士的压力。

护士个人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和适当的运动,以保持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院前急救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院前急救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全。
加重病情 , 胸腹部内 出血病 人现场 未及时作恰 当的处 置, 造成
严 重 休 克 危及 病 人 的生 命 。 13 转 运 途 中存 在 的 安全 隐患 . 13 1 病 人 放 置 不 当 骨 折 病 人 肢 体 未 妥 善 固 定 , 中颠 簸 .. 途
造成继发损伤 ; 输液病人保护不当 , 造成液体渗 出或针头脱 出; 吸痰 不便不能有效保持 呼吸道通畅。 13 2 监护不严 ..
所用抢救药物。
时间有涂改 ; 抢救记 录书写 不规范 , 过于简单 , 未及时记录 员 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 , 准备 用物不 到位 , 出诊 箱内用过 的药 语 ;
2 护 理 对 策 要 点
2 1 认 真接 听 呼 救 电 话 接 听 电 话 时 应 镇 定 自如 , 清 患 者 . 问
16 2
, + I +
‘ +
。 + 。 + 。 + + 。 + 、
} 教学 ・ 管理 ・ 护理 {

[ 文章 编号 ]17 - 6 (0 9 0 -160 637 8 20 ) 1 2 -2 7 0

-+ -—卜. + - + -+ -+ -+

院 前 急 救 的 安 全 隐 患 与 护 理 对 策
1 13 抢救设备 、 品准备不 齐全 , .. 药 放置 不规 范 由于不 了解 病情 , 估计不足 , 未带针 对性 的急救 药物 和设 施 ; 的工作人 有 物、 器材未及时补充 又忘记交 班。以上这 些准备 和预计不 足,
直 接 影 响 院前 急 救 的质 量 。
详细 , 关键的阳性 体征 遗漏 , 言描 述不 确切 , 语 未使用 医学术
量地抢救各种急危重 患者 , 是医学科学 发展 水平 的重 要标志 ,

院前急救中护理纠纷及防范措施

院前急救中护理纠纷及防范措施

院前急救中护理纠纷及防范措施院前急救是现代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前急救是指对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害事故等病人在到达医院之前进行的紧急救护,可提高重危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和降低伤残,把紧急救护措施及时准确送到病人现场,使重危病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医护人员的救助,为院内进一步救治创造条件。

[1]院前急救的病人大多数病情比较复杂且情况危急,由于抢救条件有限,非常易容引起护理纠纷。

1 引起护理纠纷原因1.1 服务意识差院前急救的对象大多是急、危、重症病人,病人及病人的家属心情都比较急躁。

因此对急救人员的语气就比较敏感,对医护人员服务要求就更高,希望病人马上可以得到处置。

而护士长期接触急、危、重症病人,对病人及病人家属的反应不太重视,习惯用命令的语气指挥病人及病人家属,很容易引起病人及病人家属的不满。

1.2 急救反应不及时①主观因素:接电话者没有记或记错出诊的地点或联系电话,导致空诊或延误抢救的时间;没有询问病人的病情,没有更好地针对病人的病情准备抢救用物;司机对道路不熟悉;急救人员抢救意识不强,没有及时出诊;②客观因素:出诊的地点较远;道路交通堵塞;因为医院车辆或急救人员不足不能及时出诊;这些因素都会延误抢救的时间,引起医患纠纷。

1.3 业务不熟练大多数医院出诊时只有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而护士要测生命体征、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用药、测血糖、做心电图甚至做心肺复苏等一系列的处置,加上急救环境的限制,病人不配合和其本身的条件。

这对护士急救技术水平的要求就相对较高。

如果护士的动作慢,一次操作不成功或未按操作规程做,过于简化;急救仪器操作不熟练,慌乱;急救设备准备不足,未做到抢救设备完好率为100%,就会造成病人及病人家属的不信任,易引起护患纠纷。

1.4 法律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侵权行为,护士对患者的权利和自身义务认识不足。

侵权行为一般指对某人或许多人的人身权利不应有的侵犯,而护理侵权是护理人员在提供护理服务过程中因故意或过失而侵害被护理者的权利[2]。

院前急救中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院前急救中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院前急救中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原因,针对性地实施有效的防范对策,以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方法: 以出诊记录、问卷表、护理质量考核记录、投诉记录为依据,总结分析2009年9月~2010年9月我院院前急救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原因。

结果:我院院前急救患者6032人,发现存在护理隐患32例,占病人总数的0.53%。

其中与患者及家属缺乏有效沟通是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之一。

结论:在院前急救中,针对护理安全隐患发生原因,及时防范,提高患方满意度,能减少及杜绝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院前急救;安全隐患;对策first-aid nursing of potential safety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zhang hui wen pu qian han liu qiao ling tang xuemei li lanping【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first-aid existing in the work safety hidden reasons, pointed out the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medical disputes. methods: to attend records, questionnaire, nursing quality inspection records, complaints record as the basis,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on september 2009~2010 in september tifert first-aid existence nursing safety hidden reasons.results: patients with our first-aid 6032 people and found that there are 32 cases nursing hidden trouble, accounting for patients had of the total. among them with the patient and family members lack of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s nursing security hidden danger of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conclusions: in view of, first-aid nursing safety hidden causes, timely prevention, improve with square satisfaction, can reduce and stop disputes occurs.【key words】first-aid;safe hidden trouble;countermeasures【中图分类号】r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105-01院前急救是伤病员从现场到医院之前的就地抢救,途中监护运送到医院进一步救治的过程。

浅谈院前急救护理细节潜在的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浅谈院前急救护理细节潜在的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浅谈院前急救护理细节潜在的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摘要】本文主要围绕院前急救护理细节展开讨论,分析了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误判病情、操作不当和环境不利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提高医护人员技能水平、加强沟通与配合以及规范操作流程。

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分析和探讨,可以更好地保障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的安全和效果,提高急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也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希望能够在院前急救领域不断改进和创新,将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为社会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细节、风险因素、分析、防范措施、误判病情、操作不当、环境不利因素、医护人员技能水平、沟通与配合、操作流程、总结、展望1. 引言1.1 概述院前急救是指在医疗机构到达患者现场前的急救工作,是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

院前急救护理细节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存与后续康复情况。

在进行院前急救护理时,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判断,正确操作急救技术,并克服环境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由于种种原因,院前急救护理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因素,如误判病情、操作不当和环境不利因素等。

为有效预防这些风险,提高急救工作的效率和成功率,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如提高医护人员的技能水平、加强沟通与配合以及规范操作流程等。

通过深入分析院前急救护理细节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可以有效提升院前急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2 重要性院前急救是指在患者到达医院之前,在急救车或救护车上对患者进行的紧急医疗护理。

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病情恶化和提高其生存率。

院前急救护理的细节非常重要。

院前急救护理细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救治效果和康复状况。

如果医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存在失误或疏忽,可能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顾金芝

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顾金芝

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顾金芝【摘要】目的对院前急救护理中常见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方法总结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院前急救护理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制定针对性的护理防范措施。

结果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较多,如信息传递措施、到达现场时间延迟、院前急救设施配备不全、出诊人员素质问题、现场人员急救知识缺乏、转运风险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应当通过提高120接线员素质、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急救能力、准备齐全院前急救药品及仪器、向公众普及院前急救知识、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风险意识、做好安全转运、履行告知义务等等,从而使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隐患降至最低,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安全,使其能够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救治。

结论加强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可提升院前急救质量。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方法对策院前急救是救治因各种疾病、创伤、中毒等情况导致的生命危急的患者的入院前救治措施,其主要包括现场急救以及监护转运过程[1]。

在将此类患者送往医院之前,院前急救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对患者的救治效率以及效果、预后情况等,高质量的院前急救能够使患者的伤残率、死亡率显著降低。

院前急救工作情况复杂多变,难以预见,对护理人员的体力、专业素质、应急能力等均有较高的要求,工作中稍有疏忽,便可导致风险事件的发生,甚至造成严重后果[2]。

而通过加强对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的分析,并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可以使院前急救工作质量以及效率都得到提升。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2017年全年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总结,并探讨相应的防范对策。

1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隐患1.1信息传递错误拨打120的人员常常由于情况紧急,在电话中情绪急躁,无法准确、有逻辑性的进行事件描述,表述不清,使得120接线员容易出现记错电话、地址等情况,使得无法及时联系现场人员,耽误到达现场时间,延误救治最佳时机[3]。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常见安全隐患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方法对本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间120指挥中心反馈的意见表以及相关的急诊护理管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导致院前急救安全隐患的原因诸多。

结论针对院前急救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有效提升院前急救护理质量,最大限度的减少医疗纠纷。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急诊医学中包括院前急救部分,而且院前急救也是急救医学的主要步骤,其主要是对急、重、危症患者实施急救护理,也是在患者位置到医院之间实施的紧急救治处理及转运监护的过程。

最主要的目的是将患者的生命挽救回来,将院前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降到最低值。

因急诊工作相对特殊,环境比较差,随机性较强,时间紧迫,车上配备的设备有限,这就需要急救人员具备专业熟练地急救知识,提高急救技能,增强相关的法律知识学习。

山东德州平原县人民医院现将最可能出现安全隐患的地方报告如下,同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1 院前急救最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1. 1 院前急救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流动性也相对较大,患者多是突然发病,各方面均具有不确定性。

假如值班的急诊人员没有详细记录呼救电话,没有问清患者的疾病、地址及时间,盲目的出车,就有可能引起医务人员不能准确及时的到达抢救现象,延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

1. 2 急救物品、药品及器械使用不当或者准备不充足。

因急救现象具有复杂性和紧迫性,如救护车上的物品准备不充分,或者上个患者使用后没有及时的检查和补充,就容易引起物品失效,抢救仪器无法正常应用,使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1. 3 出诊不及时。

一些医师、护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急诊急救工作的重要性,出诊不及时,进行急诊分针的工作人员经验不够,没有足够的急诊医师,不能在预定的时间达到指定位置,对院前急救的医疗护理质量造成影响。

1. 4 急救护理技术不熟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具体防范措施。

方法:对本院近两年的院前急救状况进行总结,找出安全隐患,并针对这些隐患提出防治措施。

结果:当前院前急救安全隐患主要存在于出诊阶段、急救过程及急救后期。

出诊时间长、设备药品不全及医护抢救操作不熟练为主要安全隐患。

结论:通过制定严格院前急救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法律意识能够有效防范院前急救安全隐患发生。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院前急救指的是医护人员在医院外对各种危机患者生命的创伤、急症及灾难事故等伤病患者进行现场急救、转运及运送途中救护。

在医院急救系统中,院前急救属于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尽管院前急救属于暂行应急性行为,但是是否能够对患者进行切实可行的院前急救对维系病人生命,减轻病人痛苦,为病人进一步抢救创造更好诊治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效减少患者病残率,关系至关重要。

此次我们根据这两年我院院前急救的病例特点,分析院前急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根据这些隐患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最大限度减少及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1 临床资料
2011年2月—2013年3月急救中心接到有效急救电话9853次,我院出诊4356例,急救患者接回2145例,其中有209例发现存在护理隐患,占9.74%。

有56例出现院前急救纠纷,其中被投诉出诊
时间长22例,设备药品不全18例,医护抢救操作不熟练12例,同患者家属沟通不当4例。

2 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分析
在对上述病例资料进行详细回顾性分析基础上,我们从这些资料中总结在院前急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有如下几种:2.1 出诊阶段的安全隐患:1)急救信息接收不准确:接听人员在接听电话过程中,对于出诊的地址及联系方式没有询问清楚,没有详细对病人性别、年龄、病情等进行详细询问,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情不能进行准确判断,不仅会在出诊中准备不充分,抢救设备不完善,有时还会出现派错车,导致救护车空跑,这样不但会耽误患者救治的最佳时间,延误病情,同时还极易导致医疗纠纷发生。

2)急诊意识淡薄:救护车未能在规定时间出诊,导致出诊时间延迟,影响救治工作顺利实施,使患者丧失急救最佳时机,降低救治成功率,最终导致医疗纠纷出现。

2.2 急救过程中的安全隐患:1)急诊保障不足:因为种种原因,医院不能保障车辆安全,使救护车不能进行及时保养,车辆油量不足或者零件出现故障,在转途过程中车辆维修耽误患者的抢救。

2)责任心不足:医护人员急诊抢救技术不过硬,对急诊应急能力差,急救动作慢,在转运过程中没有对患者进行严密监视,导致患者出现窒息、休克等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或者患者在急救途中因为车身颠簸出现了静脉输液外渗,急诊救治仪器脱落,甚至因为急诊车辆摇晃摔落病床导致脊椎及盆骨骨折。

这些都是因为医护
人员对病人护理不到所致,也是最容易导致医患纠纷的事件。

3)消毒隔离的意识差:院前急救的环境复杂,医护人员无菌观念差,对可能传染疾病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导致运送车发生污染,或者医护医院在抢救中被感染。

还有些护理人员因技术不熟练,在现场复杂条件下忽视了无菌操作,使患者增加了感染风险。

4)对患者病情不能准确评估:在现场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没有准确评估,没有充分考虑到病人在转运中的病情变化,与患者及家属没有做好沟通,没有将患者病情及病情预后还有可能医疗费用向家属通告。

对于急危重病人没有按照抢救原则进行救治及通知,导致咋转运途中因人力、物力等欠缺,患者病情出现恶化或死亡。

对于到现场已经死亡的患者,医护人员没有进行常规抢救,对死亡患者没有仔细检查,没有存留详细死亡检查记录。

2.3 后期安全隐患:现场急救记录是患者入院进行进一步诊治的关键参考依据,但是因为院前急救时间紧急,时间记录常不及时,不准确,有时因抢救患者未能将医师口头医嘱及现场抢救记录补写完整,记录字迹潦草,内容不详实,遗漏关键阳性体征,或者在记录中没有使用专门医学术语,书写简单,不规范。

这些不规范的记录会直接影响医生判断,影响患者入院后的救治。

3 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
鉴于上述院前护理安全隐患分析,我们分析要消除这些隐患,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出现,应当主要从下面几点进行具体防范:
3.1 制定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要确保院前急救各项工作能够到位,必须制定详实的规章制度,让医护人员在救治过程中有章可循,这样才能确保各项抢救措施能够切实执行。

因此医院需要切实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规定》还有《护理安全事故防范措施》等相关文件制定适合医院急救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及技术操作流程,保证急救过程顺利实施。

同时还要建立护理评价规章制度,对医护人员护理过程进行全程质量监控。

另一方面还要做好急救的各种后勤保障,确保各类急救药品到位,没有过期及变质,医护人员需要对救护车物品掌握清楚,定期检查,确保车辆物资充足。

3.2 强化护理人员职业道德
院前急救事件多紧急、突发,并且事件多变性强。

所以急诊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更应该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严守职业道德,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不嫌脏、不怕累,对工作认真负责,时刻将患者放在首位,坚持救死扶伤,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保持良好道德风范。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主动接诊,对患者做到灵活的施救措施,坚持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做100%的努力,为抢救患者节省宝贵时间。

3.3 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护理人员素质高低与院前急救中抢救效果息息相关,当前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差,综合素质不过关属于院前急救中的主要安全隐患,因此要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必须加强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首先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要对医院的接线员及护理急救新成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及责任素质,要求接线员按照程序进行电话询问,问清病人详细病情及地址,这样才能够方便病情评估,节省救治时间。

第二,加强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培训,让护理人员了解急救重要性,对于常见的各类急救患者抢救流程都有熟练掌握,能够准确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静脉留置针、气管插管、现场搬运这些抢救措施。

第三,培养护理人员沉着冷静性格,要求其在具备熟练急救护理操作外能够沉着冷静、机智灵活地处理现场问题,做好同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取得患者配合。

3.4 提高法律意识
当前人们法律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医疗纠纷也越来越多。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具备法律意识,在工作中恩你个狗懂得运用法律条文来保护患者及自我,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按照法律程序去解决医疗纠纷及护患纠纷的能力。

当然院前急救过程中还要讲究团队精神,日常工作人员还要做好急救常识的普及工作,这样在院前急救中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安全医患出现,提高院前急救质量,为挽救患者生命保驾护航,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参考文献
[1]刘丹,陈红. 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j]. 吉林医学, 2011,(22).
[2]董慧珍,汪小红,陈娜. 探讨护患沟通在院前急救护理工作
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 2011,(22).
[3]伏清华,沈雪梅,肖艳. 院前急救影响因素及护理体会[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13).
[4]安今善,李美玉. 不稳定性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护理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18).
[5]范素香,刘明美,王肖丽. 院前急救人员影响满意度因素分析与对策[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0,(10).
[6]刘小伶. 急救护理流程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体会[j]. 齐鲁护理杂志, 2006,(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