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衡算学习资料
第四章 物料衡算

G3
G1
330 10000 1000 kg 330
106 .17 1000 1404 .6kg 151 .17 0.50
1404 .6 1478 .6kg 95 %
• 杂质1478.6-1404.6=74kg
17
• (3)计算混酸量及配制混酸的硫酸、硝酸和水量
• 所需混酸量:1478.6×1.855=2742.8kg • 纯硝酸重:2742.8×32%=877.7Kg • 96%硝酸量:877.6/0.96=914.3kg • 硝酸中水量:914.3-877.7=36.6kg
16
• (2)对间歇生产可确定计算基准为kg/天,则需计算每天产量及原料投 料量。反应式为:
C2H5 + HNO3 106.17 G1 63 G2 H2SO4.H2O NO2 151.17 G3 G5 G4 C2H5 [ C2H5 NO2 C2H5 NO2 ] + H2O
• 每天产对硝基乙苯:
• 每天投料纯乙苯量: • 原料乙苯量
4.物料衡算式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写出: • 进入系统的物料质量 Fi+系统内生成量 Dp-系统内消 耗量 Dr= 输出系统的物料质量 Fo +系统内积累的物 料质量W • 即:(Fi-Fo)+(Dp-Dr)=W • 对于稳定的连续生产过程: (Fi-Fo)+(Dp-Dr)=0 • 对于系统内无化学反应:(Fi-Fo)=W
• 纯硫酸量:2742.8×56%=1536kg
• 93%硫酸量:1536/0.93=1651.6kg • 硫酸中水量:1651.6-1536=115.6kg
• 补加水量:2742.8-914.3-1651.6=176.9kg
工艺物料衡算学习1

7.由已知数据,根据物料平衡式进行物料 衡算 物料衡算式既适用于整个生产过程, 也适用于某一工序和设备;即可进行总 物料衡算,也可对其中某一组分进行衡 算。根据物料衡算式和待求项的数目列 出数学关联式,关联式数目应等于未知 项数目。当关联式数目小于未知项数时, 可用试差法求解。
8.校核与整理计算结果,列出物料衡算表
9.绘出物料流程图
根据计算结果绘制物料流程图。物料流 程图能直观地表明各物料在生产工艺过程 的位置和相互关系,是一种简单、清楚的 表示方法。物料流程图要作为正式设计成 果,编入设计文件,以便于审核和设计施 工。 最后,经过各种系数转换和计算,得出 原料消耗综合表和排出物综合表,如下表
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确定 (一)技术经济指标确定的意义 建厂的基本目的是生产目的产物和 获取利润,而技术经济指标则是衡量工 厂设计的合理性和先进性的主要依据。 先进的、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是工厂生 产成功的基础。 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是确定生产过 程技术经济指标的关键数据。通过生产 全过程的总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和各阶 段的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就可以求出:
(8)产品质量 国标食用酒精 GB10343-1989 乙醇含量95% (体积分数)。 (9)薯干原料含淀粉65%,水分13%。 (10)α-淀粉酶用量为8u/g原料,糖化酶用量为 150u/g原料,酒母糖化醪用糖化酶300u/g原料。 (11)硫酸铵用量 7kg/t(酒精)。 (12)硫酸用量(调pH用) 5kg/t(酒精)。
物料流程图要作为正式设计成果编入设计文件以便于审核和设计施最后经过各种系数转换和计算得出原料消耗综合表和排出物综合表如下表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确定一技术经济指标确定的意义建厂的基本目的是生产目的产物和获取利润而技术经济指标则是衡量工厂设计的合理性和先进性的主要依据
物料衡算

4.2.2
衡算基准
1、时间基准 对连续稳定流动体系,以单位时间作基准。该基准 可与生产规模直接联系 对间歇过程,以处理一批物料的生产周期作基准。 2、质量基准 对于液、固系统 ,因其多为复杂混合物选择一定 质量的原料或产品作为计算基准 。 若原料产品为单一化合物或组成已知,取物质量 (mol)作基准更方便。
要注意: (1)对多个设备过程,并非每个体系写出的所有 方程式都是独立的; (2)对各个体系独立物料衡算式数目之和>对总过 程独立的物料衡算式数目。 过程独立方程式数目最多=组分数×设备数 过程由M个设备组成,有C个组分时则最多可能列 出的独立物料衡算式的数目 = MC个。
对全塔进行总物料衡算得
D+W=200 (a)
对苯进行物料衡算得
DxD +0.01W =2000.4 (b)
由塔顶馏出液中苯的回收率得
DxD =2000.4 0.985 (c)
联解式(a)、(b)和(c)得
D=80kmolh-1,W=120 kmolh-1,xD=0.985
3、体积基准
对气体选用体积作基准。通常取标况下体积
Nm3(Hm3)
在进行物料衡算或热量衡算时,均须选择相
应的衡算基准。合理地选择衡算基准,不仅
可以简化计算过程,而且可以缩小计算误差
基准选取中几点说明:
(1)上面几种基准具体选哪种(有时几种共用) 视具体条件而定,难以硬性规定。
(2)通常选择已知变量数最多的物料流股作 基准 较方便。 (3)取一定物料量作基准,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已 知条件(当产物和原料的量均未知时,使隐条件明 朗化)。 (4)选取相对量较大的物流作基准,可减少计算 误差。
物料平衡计算培训课件(PPT33)

水灰比 mw/mc 0.40 0.50 0.60 0.70 卵石最大粒径,mm 碎石最大粒径,mm
10
26~32 30~35 33~38 36~41
20
25~31 29~34 32~37 35~40
40
24~30 28~33 31~36 34~39
16
30~35 33~38 36~41 39~44
f ce c fce ,g
(2) 复核耐久性
fce,g——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为使混凝土耐久性符合要求,按强度要求计算的水灰比值不得超 过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否则混凝土耐久性不合格,此时取规定的最 大水灰比值作为混凝土的水灰比值。
3. 确定用水量
(1) 水灰比在0.40~0.80范围内时,根据粗集料的品种、粒径及施 工要求的坍落度,按下表选取。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宜根据同类混凝土统计资料确定,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计算时,强度试件组数不应少于25组;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和C25级,其强度标准差计算值σ<2.5MPa时,
取σ=2.5MPa;当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C30级,其强度标准差计算 值σ<3.0MPa时,取σ=3.0MPa; • 当无统计资料计算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时,其值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 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取用。
中砂 表观密度 2.64g/cm3堆 积密度 1.50g/cm3
碎石 表观密度 2.70 g/cm3 堆积密度 1.55 g/cm3 石子最大粒 径20mm
TMS 减水率 18% 掺入量 1.0%~1.2%( 取1.0%)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确定配置强度 根据课本知识得,混凝土配制强度为:
化工计算第四章物料衡算及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节 物料衡算式 4—1 化工过程得类型
间歇操作 操作方式 半连续操作
连续操作
间歇操作: 原料一次加入,然后操作,最后一次出 料。
半连续操作: 进料分批,出料连续;或进料连 续,出料分批或一次。
特点: 间歇操作中,无物料进出设备,且设备内各 部分得组成和条件随时间而变。 半连续操作中,设备内各点得参 数(组成、条 件)随时间而变。
N元素平衡
2×0、79A=2N
烟道气总量
M+N+P+Q=100
过剩氧量
0、21A×0、25/1、25
=M 解上述6个方程得要求得结果。(过程略)
由上例可知计算基准选取恰当与否,对计算难 易影响。所以要重视计算基准选取。
基准选取中几点说明:
(1)上面几种基准具体选哪种(有时几种共 用)视具体条件而定,难以硬性规定。
4、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包括所有主副反应,且为配平后得,将各反应 得选择性、收率注明。
5、选择合适得计算基准,并在流程图上注明基准值 计算中要将基准交代清楚,过程中基准变换时,
要加以说明。 6、列出物料衡算式,然后求解
1)列物料衡算式
无化学反应体系,按:(4—1)、(4—3)(连续稳定过程) 式。
(二)取1mol 空气为计算基准 1mol 空气为计算基准中氧量为0、21mol
燃烧丙烷耗氧量 0、21/1、25=0、168 mol 燃烧丙烷得量 0、168/5=0、 0336mol
衡算结果列于下表:
输
入
输
出
组分 摩尔 克 组分 摩尔 克
C3H8 0、
44 CO2 0、101 132
0336
O2 0、21 200 H2O 0、135 72
第三章物料衡算(新)

C2H4 + 3 O2
以100kmol进料为基准,用x和y分别代表环氧乙 烷和二氧化碳的生成量,根据题给组成和该系统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列出下表3-5。
18
表3-5 物料组成
由于反应器出口气体中乙烯和氧的浓度已知, 所以可列出下面两个方程:
解:设 2A+B→2D+E A+D→2C+E C+2B→2F
速率为r1 速率为r2 速率为r3
22
各物质在反应中的变化如表3-4所示 A 进料
/(mol.h-1)
B 100 - r1
C 0
D 0 2r1
E 0 r1
F 0`
200 r2
-2r3
200-2r1-r2 100-r1-2r3
14
有循环物料的反应系统,有两种不同含义的转化 率。一种是新鲜原料通过反应器一次所达到的转 化率,叫单程转化率。这可以理解为以反应器进 口物料为基准的转化率。另一种是新鲜原料进入 反应系统起到离开反应系统止所达到的转化率, 称为全程转化率。显然,全程转化率大于单程转 化率。 (4)收率:转化率是针对反应物而言的,收率则 是针对产物而言的。收率的定义式为:
2.物料衡算基准 选定一个计算基准,并在整个运算中保持一致。 (1)t基准:1d,1h,1s等。 (2)批量基准:每批物料量,Kg/批 。 (3)质量基准:例如取100Kg,一般取某一己知 变量最多或未知变量最少的物流作为基准最为合 适。 (4)体积基准:对气体物料,采用标准体积为基 准,m3,L等。 (5)物质的量基准:有化学反应的取物质的量基 准,mol。
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培训课件(PPT 125页)
(5)收集数据资料,数据资料包括两类:即设计 任务所规定的已知条件,与过程有关的物理化 学参数,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①生产规模和生产时间,生产规模是设计任务所 规定(T/年),生产时间是指全年的有效生产 天数300~330天/年(计约8000h)。
②有关定额的技术指标,这类数据通常指产品单 耗、配料比、循环比、固液比、气液比、回流 比、利用率、单程收率、回收率等等。
24
(9)整理并校核计算结果,当计算完成后, 对计算结果进行整理,并根据需要换算基准, 最后列成表格即物流表。
(10)绘制物料流程图,编写物流表作为设 计文件成果编入正式设计文件。
25
综上所述步骤,可归纳如下:
①、陈述的问题; ②、列出可获得的数据; ③、画出衡算方框图; ④、对物流流股及各组分编号; ⑤、确定衡算范围; ⑥、建立系统各参数的基准; ⑦、建立各组分和总物料的衡算方程; ⑧、解析方程; ⑨、校核计算结果; ⑩、绘制物料流程图,编写物流表。
23
进行化工过程设计,要确定各个物理量的数值,如进料 流率、浓度、温度、压力、热负荷、机械功的输入和输出, 传热面积的大小及理论塔板数等,这些物理量都是相互关联 相互制约的,因此设计者只能规定其中若干变量的数值,这 些变量称为设计变量。如果设计过程中给定数值的物理量少 于设计变量的数目,设计就不会有结果;反之,给定数值的 物理量数目过多设计也无法进行。
从而为,设备选型以及设备尺寸,管路设施与公用工 程提供依据。
2
化工过程有许多输入流股和输出流股, 本章内容是讲授确定这些流股的策略与方法, 物料衡算与热量横算是化工工程师接触最频 繁的计算。
3
§3-1 工艺计算前的准备工作
一、工艺性资料的收集
Aspen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文档资料
物料衡算的结果也是能量衡算的依据,掌握物料带入或带 出体系的能量多少,以计算化工过程需要提供或移除的热量, 控制能量的供给速率和放热速率,进—步算出物质之间交换 的热量以及整个过程的热量分布情况。
包
Approach State Approach Model Approach
宗 宏
Predicted number of stages
11
7
42
required
Approximate cost in dollars 520,000
390,000
880,000
常见有机化合物极性增加顺序:
烃烃烃
醚 醚醚醚
P<1MPa
SR-POLAR,
PRWS, RKSWS 及其衍生方程
南
京
工 业
模拟
大 学
体系
包 宗 宏
不含电解质 含极性物质
含电解质
P>1MPa
有二元交互 作用参数
无二元交互 作用参数
不含极性物质
ELECNRTL, PITZER 及其衍生方程
PSRK, PR, RKS 及其衍生方程
NRTL, UNIQUAC 及其衍生方程
学
包
宗 宏
“Datapkg” 文件夹:包含了15个综合化工过程的“.bkp” 数据包
文件。
2.1.4 用软件进行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的要点
(7)学会判断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当一个模拟过程运算正常收 敛后,软件状态栏上提示 “Results Available”,表示计算有了 结果,这并不表示结果正确。
化工计算第三章物料衡算1
化工计算第三章物料衡算11. 引言在化工领域,物料的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物料衡算是指根据化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和产物,计算原料的用量、产物的得率以及各种物料之间的比例关系等。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准确的物料衡算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原料成本,并且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化工计算中的物料衡算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来说明物料衡算的具体操作步骤。
2. 物料衡算的基本概念在进行物料衡算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2.1 原料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原料是指用于制造产品的起始物质。
原料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具体取决于化工过程的需求。
2.2 产物产物是指化工过程中生成的最终产品或副产品。
产物的种类和质量取决于原料的配比和反应条件。
2.3 用量用量是指在化工过程中,各种原料的加入量或消耗量。
用量可以通过实验或计算得到。
2.4 得率得率是指产物与理论产物之间的比值,用于衡量化工过程的效率。
得率可以通过实验或计算得到。
3. 物料衡算的计算方法在进行物料衡算时,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数学和化学的计算方法,例如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平衡等。
3.1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物料衡算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在物料衡算中,可以通过质量守恒定律来计算原料的用量和产物的得率。
3.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在进行物料衡算时,往往需要考虑化学方程式的平衡问题。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可以通过调整配比来实现。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可以计算各种原料的用量和产物的得率。
3.3 实验方法在进行物料衡算时,实验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手段。
通过实验,可以确定原料的用量和产物的得率,并且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4. 实例分析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物料衡算的具体操作步骤。
假设某化工过程需要用到A、B两种原料,化学方程式如下:2A + 3B → C已知反应中A的用量为100 g,B的用量为200 g。
我们需要计算产物C的得率。
补充资料9物料衡算
非稳定操作状态 非稳定操作时,积累的物料量不为零 (1)有化学反应 输入的物料量—输出的物料量—反应消耗的物料量+反应生成的物料量=
积累的物料量 即为通式。 (2)无化学反应
输入的物料量—输出的物料量=积累的物料量
第二节 物料衡算的基本方法
一、物料衡算的范围 进行物料衡算时,必须首先确定衡算的体系。所谓体系
第二节 物料衡算的基本方法
例4-1:丙烷充分燃烧(即转化率100%)时, 实际供入的空气量为理论所需量的125%, 反应式为:
C3H8 5O2 3CO2 4H2O
求:每生成100mol的燃烧产物实际需要供入 多少摩尔空气?
第二节 物料衡算的基本方法
解:由题意物料流程简图如下:
解:由题意物料流程简图如下:
第三节 无化学反应过程的物料衡算
无化学反应过程是指一些只有物理变化而没有化 学反应的单元操作,例如混合、精馏、蒸发、干燥、 吸收、结晶、萃取、过滤等,或是虽有化学反应,但 以物理变化为主,这些过程的物料衡算都可以根据质 量守恒定律,由物料衡算式(4-4),列出总物料和各 组分的衡算式,再用代数法求解即可。
在物料、能量衡算中,计算基准的选取至关重要,从原则上 说选择任何一种计算基准,都能得到正确的解答。
在一般化工计算中,根据过程的特点选择计算基准大致可以 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二节 物料衡算的基本方法
(1)时间基准
(2)质量基准
(3)物质的量基准
(4)体积基准
对于不同化工过程,采用什么基准适宜,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不能作硬性规定。例如,当进料的组成未知时(比如以煤.原油 等作为原料),只能选单位质量作基准;当密度已知时,也可选 体积作基准。但是,不能选1摩尔煤或1摩尔原油作基准,因为不 知道它们的分子量。对有化学反应的体系,可以选某一个反应物 的物质的量(摩尔数)作基准,因为化学反应是按反应物之间的 摩尔比进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料衡算物料衡算1.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物料衡算的基本方法,学会对无化学反应的物料衡算及有化学反应的物料衡算进行计算。
2.主要教学内容掌握物料衡算式、画物料流程简图的方法;计算基准的选择;无化学反应的物料衡算,有化学反应的物料衡算。
3.重点与难点:重点:无化学反应及有化学反应物料衡算的计算方法难点:有化学反应物料衡算的计算方法4.学时分配:8+6S 学时物料衡算是化工计算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是能量衡算的基础。
一般在物料衡算之后,才能计算所需要提供或移走的能量。
通常,物料衡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已有的生产设备或装置,利用实际测定的数据,算出另一些不能直接测定的物料量。
用此计算结果,对生产情况进行分析、作出判断、提出改进措施。
另一种是设计一种新的设备或装置,根据设计任务,先作物料衡算,求出进出各设备的物料量,然后再作能量衡算,求出设备或过程的热负荷,从而确定设备尺寸及整个工艺流程。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物料衡算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即在一个孤立物系中,不论物质发生任何变化,它的质量始终不变(不包括核反应,因为核反应能量变化非常大,此定律不适用)。
第一节物料衡算式1 物料衡算式1、化工过程的类型化工过程操作状态不同,其物料或能量衡算的方程亦有差别。
化工过程根据其操作方式可以分成间歇操作、连续操作以及半连续操作三类。
或者将其分为稳定状态操作和不稳定状态操作两类。
在对某个化工过程作物料或能量衡算时,必须先了解生产过程的类别。
闻歇操作过程:原料在生产操作开始时一次加入,然后进行反应或其他操作,一直到操作完成后,物料一次排出,即为间歇操作过程。
此过程的特点是在整个操作时间内,再无物料进出设备,设备中各部分的组成、条件随时间而不断变化。
连续操作过程:在整个操作期间,原料不断稳定地输入生产设备,同时不断从设备排出同样数量(总量)的物料。
设备的进料和出料是连续流动的,即为连续操作过程。
在整个操作期间,设备内各部分组成与条件不随时间而变化。
半连续操作过程:操作时物料一次输入或分批输入,而出料是连续的,或连续输入物料,而出料是一次或分批的。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稳定状态操作就是整个化工过程的操作条件(如温度、压力、物料量及组成等)如果不随时间而变化,只是设备内不同点有差别,这种过程称为稳定状态操作过程,或称稳定过程。
如果操作条件随时间而不断变化的,则称为不稳定状态操作过程,或称不稳定过程。
间歇过程及半连续过程是不稳定状态操作。
连续过程在正常操作期间,操作条件比较稳定,此时属稳定状态操作多在开、停工期间或操作条件变化和出现故障时,则属不稳定状态操作。
2 物料衡算式物料衡算是研究某一个体系内进、出物料量及组成的变化。
所谓体系就是物料衡算的范围,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人为地选定。
体系可以是一个设备或几个设备,也可以是一个单元操作或整个化工过程。
进行物料衡算时,必须首先确定衡算的体系。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对某一个体系,输入体系的物料量应该等于输出物料量与体系内积果量之和。
所以,物料衡算的基本关系式应该表示为:⎪⎪⎭⎫ ⎝⎛⎪⎪⎭⎫ ⎝⎛⎪⎪⎭⎫ ⎝⎛物料量积累的+物料量输出的=物料量输入的如果体系内发生化学反应,则对任一个组分或任一种元素作衡算时,必须把反应消耗或生成的量亦考虑在内。
即⎪⎪⎭⎫ ⎝⎛⎪⎪⎭⎫ ⎝⎛⎪⎪⎭⎫ ⎝⎛±⎪⎪⎭⎫ ⎝⎛物料量积累的+物料量输出的=消耗的物料量反应生成或物料量输入的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上式对反应物作衡算时,由反应而消耗的量,应取减号;对生成物作衡算时,由反应而生成的量,应取加号。
列物料衡算式时应注意,物料平衡是指质量平衡,不是体积或物质的量(摩尔数)平衡。
若体系内有化学反应,则平衡式中各项用摩尔/时为党委时,必须考虑反应式中的化学计量系数。
因为反应前后物料中的分子数不守恒。
如图,表示无化学反应的连续过程物料流程。
图中方框表示一个体系,虚线表示体系边界。
共有三个流股,进料F 及出料P 和W 。
有两个组分。
每个流股的流量及组成如图所示。
图中x 为质量分数。
F P W f1f2p1p2w1w2x x x x x x 无化学反应的连续过程物料衡算可列出物料衡算式:总物料衡算式 F = P + W每种组分衡算式 F ·x f1 = P ·x p1 + W ·x w1F ·x f2 = P ·x p2 + W ·x w2对于连续不稳定过程,由于该过程内物料量及组成等随时间而变化,因此,物料衡算式须写成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微分方程,表示体系内在某一瞬时的平衡。
第二节物料衡算的基本方法进行物料衡算时,为了能顺利地解题,避免错误,必须掌握解题技巧,按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步骤进行。
尤其是对复杂的物料衡算题,更应如此,这样才能获得准确的计算结果。
3 画物料流程简图方法求解物料衡算问题,首先应该根据给定的条件画出流程简图。
图中用简单的方框表示过程中的设备,用线条和箭头表示每个流股的途径和流向。
并标出每个流股的已知变量(如流量、组成)及单位。
对一些未知的变量,可用符号表示。
画流程简图:例:含甲烷90%和乙烷10%的天然气与空气在混合器中混合,得到的混合气体含甲烷8%。
试计算100摩尔天然气应加入的空气量及得到的混合气量。
4 计算基准及其选择进行物料、能量衡算时,必须选择一个计算基准。
从原则上说选择任何一种计算基准,都能得到正确的解答。
但是,计算基准选择得恰当,可以使计算简化,避免错误。
对于不同化工过程,采用什么基准适宜,需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作硬性规定。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根据不同过程的特点,选样计算基准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应选择已知变量数最多的流股作为计算基准。
2. 对液体或固体的体系,常选取单位质量作基准。
3. 对连续流动体系,用单位时间作计算基准有时较方便。
4. 对于气体物料,如果环境条件(如温度、压力)已定,则可选取体积作基准。
例4-1 丙烷充分燃烧时,要供入的空气量为理论量的125%,反应式为问每100摩尔燃烧产物需要多少摩尔5 物料衡算的步骤1、画物料流程简图。
求解物料衡算问题,首先应该根据给定的条件画出流程简图。
2、计算基准及其选择。
进行物料、能量衡算时,必须选择一个计算基准。
从原则上说选择任何一种计算基准,都能得到正确的解答。
但是,计算基准选择得恰当,可以使计算简化,避免错误。
对于不同化工过程,采用什么基准适宜,需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作硬性规定。
3、物料衡算的步骤OH CO O H C 22283435+→+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进行物料衡算时,尤其是那些复杂的物料衡算,为了避免错课,建议采用下列计算步骤。
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这种步骤似乎有些繁琐,但是训练这种有条理的解题方法,可以培养逻辑地思考问题,对今后解决复杂的问题是有帮助的。
计算步骤如下:(1) 搜集计算数据。
(2) 画出物料流程简图。
(3) 确定衡算体系。
(4)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包括主反应和副反应,标出有用的分子量。
(5) 选择合适的计算基准,并在流程图上注明所选的基准值。
(6) 列出物料衡算式,然后用数学方法求解。
(7) 将计算结果列成输入-输出物料表(物料平衡表)。
(8) 校核计算结果第三节 无化学反应过程的物料衡算在化工过程中,一些只有物理变化,不发生化学反应的单元操作,如混合、蒸馏、蒸发、干燥、吸收、结晶、萃取等,这些过程都可以根据物料衡算式,列出总物料和各组分的衡算式,再用代数法求解。
根据图4-1,若每个流股有n 个组分,则可以列出以下衡算式222111wn pn fn w p f w p f Wx Px Fx Wx Px Fx Wx Px Fx W P F +++各组分的衡算式总物料衡算式===+=ΛΛ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可见,有n 个组分的物料,可列出n 个组分衡算式及一个总物料衡算式,共n+1个衡算方程。
但是,在同一个物料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或摩尔分数)之和等于1。
即所以n +1个方程中,只有任意n 个方程是独立的,由这n 个独立方程用代数运算可以得到另一个方程。
因此,有n 个组分的体系,最多只能求解n 个未知量。
6 简单过程的物料衡算简单过程是指仅有一个设备或一个单元操作或整个过程简化成一个设备的过程。
这种过程的物料衡算比较简单,在物料流程简图中,设备边界就是体系边界。
下面举例说明计算步骤和计算方法。
一种废酸,组成为23%(质量%)HNO 3,57%H 2SO 4和20%H 2O ,加入93%的浓H 2SO 4及90%的浓HNO 3,要求混合成27%HNO 3及60%H 2SO 4的混合酸,计算所需废酸及加入浓酸的数量。
解:设 x ——废酸量,kg ;y ——浓H 2SO 4量,kg ;∑∑∑==+++==+++==+++11111 1212121Wi Wn W W Pi Pn P P fi fn f f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即即即K K Kz——浓HNO3量;1、画物料流程简图z kg y kg2、选择基准,可以选废酸或浓酸的量为基准,也可以用混合酸的量为基准,因为四种酸的组成均已知,选任何一种作基准计算都很方便。
3、列物料衡算式,该体系有3种组分,可以列出3个独立方程,所以能求出3个未知量。
基准:100kg混合酸总物料衡算式x + y + z=100 (1)H2SO4的衡算式 0.57x + 0.93y=100×0.6=60 (2)HNO3的衡算式 0.23x + 0.90z=100×0.27=27 (3)解(1),(2),(3)方程,得x=41.8kg废酸y = 39kg浓H2SO4z = 19.2kg浓HNO3即由41.8kg废酸、39kg浓H2SO4和19.2kg浓HNO3可以混合成100kg 混合酸。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根据水平衡,可以核对以上结果:加入的水量 = 41.8× 0.2 + 39 × 0.07 + 19.2 × 0.10 = 13kg混合后的酸,含13%H2O,所以计算结果正确。
以上物料衡算式,亦可以选总物料衡算式及H2SO4与HNO3二个衡算式或H2SO4、HNO3和H2O三个组分衡算式进行计算,均可以求得上述结果。
例4-3需要制备富氧湿空气。
把空气、纯氧和水通入蒸发室,水在蒸发室汽化。
出蒸发室的气体经分析含1.5%(mol%)H2O。
水的流量为0.0012米3/时,纯氧的流量(千摩尔/时)为空气流量(千摩尔/时)的1/5,计算所有的未知量及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