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0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0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PPT、优质教学课件

二、引导看图,明白图意 1.咱们书上这幅漫画也很有意思,同学们自己看看,仔细观察 :图上主 要有哪些人和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交流所看到的画面 。 2.作者画这幅漫画的意图是什么呢?他要揭露什么?讥讽什 么?学生同 桌讨论,全班交流。 3.咱们来关注这句话:“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到底 “虫”是在 木头里还是在这个人的脑子里?这虫到底是什么? 4.由这幅漫画你联想到了什么?四人小组交流,推荐一名同学全班 交流 。
组内交流讨论(一):“为什么要珍惜资源” 1.学生按要求进行准备。可以结合本组教材的内容进行交流, 也可以结 合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2.进行组内交流。 3.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⑴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⑵将学生收集的资源有限资料用展示台展示交流。 ⑶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
改
同桌交换作文,小声读。 第一遍:勾出写得优美的词句; 第二遍:与同桌讨论文章的问题,并作修改。 [评: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完成初稿后,学生在自
改、互改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习作要求,在遣词用句上也更有心 得。] 三、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引导学生进 行赏析。
③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 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起码”即最低要求,最低限度。 季老在与苗苗交流中提出古诗文积累 的建议,并用“起码”“最起码”提 出了量化的要求。这里面既有季老自 身成长的体验,又有着对中华传统文 化继承的关注,更是对“古今贯通” 的一个注解与落实。
回归整体
三、审题,明确写作要求 1. 学生读题,明确题意:本次习作可以根据漫画的内容,写自
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借助漫画写一个故事;也可以写自己搜集到 的有关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其他漫画。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漫画,交流图意。 四、试写初稿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 习作要求:(投 影出示)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 别指导。
组内交流讨论(一):“为什么要珍惜资源” 1.学生按要求进行准备。可以结合本组教材的内容进行交流, 也可以结 合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2.进行组内交流。 3.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⑴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⑵将学生收集的资源有限资料用展示台展示交流。 ⑶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
改
同桌交换作文,小声读。 第一遍:勾出写得优美的词句; 第二遍:与同桌讨论文章的问题,并作修改。 [评: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完成初稿后,学生在自
改、互改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习作要求,在遣词用句上也更有心 得。] 三、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引导学生进 行赏析。
③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 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起码”即最低要求,最低限度。 季老在与苗苗交流中提出古诗文积累 的建议,并用“起码”“最起码”提 出了量化的要求。这里面既有季老自 身成长的体验,又有着对中华传统文 化继承的关注,更是对“古今贯通” 的一个注解与落实。
回归整体
三、审题,明确写作要求 1. 学生读题,明确题意:本次习作可以根据漫画的内容,写自
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借助漫画写一个故事;也可以写自己搜集到 的有关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其他漫画。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漫画,交流图意。 四、试写初稿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 习作要求:(投 影出示)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 别指导。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优质课件PPT

阅读,是
,Leabharlann 。2021/02/21
5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大家观看
为了方便教学与学习使用,本文档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
时间:20XX.XX.XX
2021/02/21
6
2021/02/21
2
绿林好汉 滚瓜烂熟 文理贯通
水浒传 济公传 跟前儿 偏科 起码 一百单八将
2021/02/21
3
苗苗和季先生交流了哪几方面的 问题?
阅读 偏科
学习外语
积累古诗文
对于这几个问题他们各有哪些见解?
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
2021/02/21
4
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宝库。 阅读,是 一位向导 , 帮我找到智慧的源泉 。 阅读,是 一架望远镜 , 让我看得很远很远 。
2021/02/21
访谈录
PPT模板下载: 节日PPT模板: PPT背景图片: 优秀PPT下载: Word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教案下载:
行业PPT模板: PPT素材下载:
PPT图表下载: PPT教程: Excel教程: PPT课件下载: 试卷下载:
1
莎士比亚说: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培根说: 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高尔基说: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美国人说: 书籍是积累世人智慧的不灭 的明灯。 杰·李·贝内特说:书籍是作者为我们渡过危 险的人生之海而准备的罗盘、望远镜、 六分仪和海图。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PPT课件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贯通”相关文档)共9张

3、 学习外语
4、 积累古诗文
谈一谈
在苗苗对季老先生的采访中,他们用 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那么,到底闲 书指什么,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
想一想
1、课文中的“苗苗”和“大树”分别 指的是谁?
2、读了课文,你认为文中的“苗苗” 和“大树”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吗?
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苗苗同季老交流了哪些问题 ? 2、读了课文,你认为文中的“苗苗”和“大树”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吗? 在苗苗对季老先生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 1、课文中的“苗苗”和“大树”分别指的是谁? 2、读了课文,你认为文中的“苗苗”和“大树”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吗? 在苗苗对季老先生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 2、读了课文,你认为文中的“苗苗”和“大树”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吗? 1、课文中的“苗苗”和“大树”分别指的是谁? 2、读了课文,你认为文中的“苗苗”和“大树”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吗? 2、读了课文,你认为文中的“苗苗”和“大树”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吗? 2、读了课文,你认为文中的“苗苗”和“大树”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吗? 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苗苗同季老交流了哪些问题 ? 1、课文中的“苗苗”和“大树”分别指的是谁? 在苗苗对季老先生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 在苗苗对季老先生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
想一想
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苗苗同季老 1、课文中的“苗苗”和“大树”分别指的是谁? 交流了哪些问题 ? 2、读了课文,你认为文中的“苗苗”和“大树”还有什么更深间在讨论看闲书。 1、课文中的“苗苗”和“大树”分别指的是谁? 2、读了课文,你认为文中的“苗苗”和“大树”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吗? 在苗苗对季老先生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 2、读了课文,你认为文中的“苗苗”和“大树”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吗? 那么,到底闲书指什么,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
4、 积累古诗文
谈一谈
在苗苗对季老先生的采访中,他们用 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那么,到底闲 书指什么,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
想一想
1、课文中的“苗苗”和“大树”分别 指的是谁?
2、读了课文,你认为文中的“苗苗” 和“大树”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吗?
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苗苗同季老交流了哪些问题 ? 2、读了课文,你认为文中的“苗苗”和“大树”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吗? 在苗苗对季老先生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 1、课文中的“苗苗”和“大树”分别指的是谁? 2、读了课文,你认为文中的“苗苗”和“大树”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吗? 在苗苗对季老先生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 2、读了课文,你认为文中的“苗苗”和“大树”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吗? 1、课文中的“苗苗”和“大树”分别指的是谁? 2、读了课文,你认为文中的“苗苗”和“大树”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吗? 2、读了课文,你认为文中的“苗苗”和“大树”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吗? 2、读了课文,你认为文中的“苗苗”和“大树”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吗? 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苗苗同季老交流了哪些问题 ? 1、课文中的“苗苗”和“大树”分别指的是谁? 在苗苗对季老先生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 在苗苗对季老先生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
想一想
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苗苗同季老 1、课文中的“苗苗”和“大树”分别指的是谁? 交流了哪些问题 ? 2、读了课文,你认为文中的“苗苗”和“大树”还有什么更深间在讨论看闲书。 1、课文中的“苗苗”和“大树”分别指的是谁? 2、读了课文,你认为文中的“苗苗”和“大树”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吗? 在苗苗对季老先生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 2、读了课文,你认为文中的“苗苗”和“大树”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吗? 那么,到底闲书指什么,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_课件1

学习 外语
积累古 诗文。
讨论: 结合实际,你觉得阅读还有哪些好
处?
阅读是学习知识的有效途径。
阅读可以充实生活,使生活变得更加 快乐。
品味人物
季羡林先生是北京大学 的教授,他翻译和创作过许 多作品,涉及语言学、翻译 学、文学等多个领域。季老 在《我的童年》一文中记录 了他小时候偷偷看闲书的有 趣经历。
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小苗与大树的对 话》”,一起来闯关吧!
继续开展综合性学习(可任选其一):
1 调查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 2 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
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
退出
谢谢
《感动中国-季羡林》
请同学们分角色读一读课文,提示: 在朗读中要把握住人物对话的基调。
苗苗谦虚好问,对季老的尊敬崇拜 溢于言表。
季老幽默、随和,他们的对话极富 口语化。
回顾文题,体会寓意
“小苗”和“大树” 你知道其中蕴含的寓意吗?
拓展阅读
小小年纪的苗苗不仅采访过季羡林 教授,她还采访过许多中国文学艺术界 的大家,如臧克家、史铁生、王蒙和马 季等。真可谓是茁壮的小苗苗和参天大 树们的对话。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到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全书,读一读苗 苗与十多位名人面对面的交流。
如何理解“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 青年”?
小组讨论,交流偏科贯通,这 看闲书对写 才是21世纪 作帮助很大。 的青年。
学习 外语
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 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起码”怎么理解?“注”是什么意 思?
你听了季老的话有什么感想?
对话
闲书
偏科
三贯通,这 看闲书对写 才是21世纪 作帮助很大。 的青年。
苗苗的 见解 季老的 见解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教学课件3)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Student 1:I can…… Teacher: Wonderful ! How about you , ? Student 2:I can…… Teacher:Thank you. …………
All for one
one for all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Homework: 1、Read "Let's talk"with
A. sing English songs
B. do some Kung fu
do Kung fu
What can you do for the party? I can do some Kung fu .
Dice game (掷骰子游戏)
游戏规则: 每小组有1人掷骰子,其余成员 问:“What can you do ?” 该同学根据所掷骰子内容用 "I can ......."回答
季老:平易近人,亲切随和,幽 默中善于引导,满含着对 下一代的关爱之情。
苗苗: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 好问,对季老的充满着尊 敬崇拜。
想一想
1、课文中的“苗苗”和“大树”分 别指的是谁?
2、读了课文,你认为文中的“苗苗” 和“大树”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吗?
回归整体
朗读、思考后,品味题目的寓意:
表面上与二人的名字密切相关,“小 苗”-苗苗;“大树”-季羡林。
3.写一个读书推荐卡,把自己喜欢的书推 荐给同学。
Unit 4 What can you do?
A Let’s try Let’s talk
√
A:What can Zhang Peng do for the party ?
B:He can ( sing English songs ). A. sing English songs
All for one
one for all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Homework: 1、Read "Let's talk"with
A. sing English songs
B. do some Kung fu
do Kung fu
What can you do for the party? I can do some Kung fu .
Dice game (掷骰子游戏)
游戏规则: 每小组有1人掷骰子,其余成员 问:“What can you do ?” 该同学根据所掷骰子内容用 "I can ......."回答
季老:平易近人,亲切随和,幽 默中善于引导,满含着对 下一代的关爱之情。
苗苗: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 好问,对季老的充满着尊 敬崇拜。
想一想
1、课文中的“苗苗”和“大树”分 别指的是谁?
2、读了课文,你认为文中的“苗苗” 和“大树”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吗?
回归整体
朗读、思考后,品味题目的寓意:
表面上与二人的名字密切相关,“小 苗”-苗苗;“大树”-季羡林。
3.写一个读书推荐卡,把自己喜欢的书推 荐给同学。
Unit 4 What can you do?
A Let’s try Let’s talk
√
A:What can Zhang Peng do for the party ?
B:He can ( sing English songs ). A. sing English songs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小苗与大树的对话_人教新课标

• 熟练,精通而有经验
• 常见,知道
• 1、滚瓜烂熟( ) 梨熟了( )
• 闲:放着,不使用
• 与正事无关的
• 空闲儿
• 2、闲书( ) 忙里偷闲( )
想一想:
•苗苗和季老先生对读书有什么见解 ?
• 1.季老是主张看闲书的,我们可以从哪里看出来 呢?
• (我就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
• 从朗读中,你觉得季老和苗苗分别是怎样的人?
亲切随和,毫无名 人架子,满含着对 下一代的关爱
可亲可爱,对季 老的尊敬爱戴
辩论:
中心思想:
• 本文是一篇访谈录(访问交谈记录),记述了一 名叫苗苗的小学生与季羡林爷爷的对话内容,在 轻松和谐的谈话气氛中,我们感受到苗苗的稚气 和礼貌,季老的亲切幽默与平易近人,表达了季 老对下一代的深切关爱之情。
走近作者
张钫(1989-)原名张苒,笔名张苗,2003年5月改名 张钫。1989年1月12日出生于北京。她的父亲是一位著名 报告文学作家和诗人张锲,母亲是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教授鲁景 超。 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张钫自幼对文学、美术等方面有着浓厚的兴 趣。
主要作品有 :等 待、 荷塘——论金庸武侠作品《 笑傲江湖》、天坛公园 、梦的世界——论漫 画 我喜欢做梦、那大片、大片的四叶三 叶草、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小 苗与大树的对话_人教新
课标
2020/9/8
学习目标
• 1.认识3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 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 2.默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 步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想一想
• 课题中的小苗是谁 • 大树又是谁
• 常见,知道
• 1、滚瓜烂熟( ) 梨熟了( )
• 闲:放着,不使用
• 与正事无关的
• 空闲儿
• 2、闲书( ) 忙里偷闲( )
想一想:
•苗苗和季老先生对读书有什么见解 ?
• 1.季老是主张看闲书的,我们可以从哪里看出来 呢?
• (我就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
• 从朗读中,你觉得季老和苗苗分别是怎样的人?
亲切随和,毫无名 人架子,满含着对 下一代的关爱
可亲可爱,对季 老的尊敬爱戴
辩论:
中心思想:
• 本文是一篇访谈录(访问交谈记录),记述了一 名叫苗苗的小学生与季羡林爷爷的对话内容,在 轻松和谐的谈话气氛中,我们感受到苗苗的稚气 和礼貌,季老的亲切幽默与平易近人,表达了季 老对下一代的深切关爱之情。
走近作者
张钫(1989-)原名张苒,笔名张苗,2003年5月改名 张钫。1989年1月12日出生于北京。她的父亲是一位著名 报告文学作家和诗人张锲,母亲是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教授鲁景 超。 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张钫自幼对文学、美术等方面有着浓厚的兴 趣。
主要作品有 :等 待、 荷塘——论金庸武侠作品《 笑傲江湖》、天坛公园 、梦的世界——论漫 画 我喜欢做梦、那大片、大片的四叶三 叶草、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小 苗与大树的对话_人教新
课标
2020/9/8
学习目标
• 1.认识3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 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 2.默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 步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想一想
• 课题中的小苗是谁 • 大树又是谁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优质课件(含课文相关视频)

资料宝袋
季羡林(1911—2009),山东人。中国语言学家、 翻译家、作家。曾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教授、系 主任,副校长。精通12国语言,其著作汇编成《季羡 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 学界泰斗、国宝。
字词乐园
会认字 pénɡ
彭
xiá
组词:姓彭
彭叔叔
侠
g
组词:侠义
武侠
侠肝义胆
初步感知
初步感知2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各部分大意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9自然段):记述了苗苗与季老 关于儿童是否可以读“闲书”的谈话,表明了季老对 儿童课外阅读持赞同的态度。 第二部分(第10、11自然段):主要写了季老根 据苗苗提出的偏科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并向21世纪 的青年提出了“三贯通”的更高要求。 第三部分(第12—15自然段):主要写苗苗与季 老关于小学生学外语的问题进行交流。季老回答了这 个问题又提出了积累古诗文的要求。
重难点解析
重难点1 季羡林: 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 我,可是他不让看闲书 。
闲书:“闲 书”指的是《彭 公案》《济公传》 等课外书。
“不大管”与 “不让看”形成鲜明的 对比,说明很多大人是 反对小孩看闲书的。
重难点解析
季老支持儿童阅读闲书吗?你从哪看出来的?
季羡林: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 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 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 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 摆的,都是正课。
“小苗”指苗苗;“大树”指季羡林。
重难点解析
2.读了课文,你认为文中的“苗苗” 和“大树”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吗?
“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 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 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 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小苗”与“大树” 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长、汲取营养,小苗才会 长成参天大树,像苗苗这样的孩子们才会成 才的内容。